课程名称--美学与人生1145--第二章---西方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2019
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ppt

•
外部
罗马建筑
哥特建筑
C、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黑格尔把理性因素看作是主观方面的。
• 总结: 黑格尔的出发点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现实生 活,美的定义带有唯心主义色彩。
理念的显现就是指人的精神劳动的外化。
小男孩扔石头 水圈
精神劳动
精神活动的外化
二、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
• 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 • 亚里士多德“美在事物的形式、比例”
“柏拉图路线”贯穿于整个西方美学史。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 图的,可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回提纲
康德
• 康德的生平 • “美是主观”说 • 注意几点
康德生平
• 1724.4.22~1804.2.12 • 哥尼斯堡(东普鲁士首府,
现属俄罗斯,加里宁格勒)
• 1740:入大学学习 • 1746-1755:家庭教师 • 1755:大学老师,直到去世
S: 美是难的。
什
么
H:美是恰当的
?
《大希庇阿斯篇》对美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区分了“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 的”这两个问题。柏拉图对美本身的追问被称作为天才的追问,正是有了这个追 问,西方才产生了美学。
(3)美是理式 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式,实质就是美本身。 A、美本身和美的东西的区别: • 美的理式(美本身):永恒不变、不可感不可见 • 美的东西:变幻无常、可见可感 B、二者的联系:美的理式先于美的事物存在,是美的创造者,
陶渊明的《饮酒》诗
采
菊
东
南由
下
近 及
悠远
然
见
南
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明陶渊明从庭院悠悠窥见宇宙回旋往复的节奏 而达到忘言的境界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 【1145】试题答案

崇高美也存在于喜剧之中。与悲剧性的崇高美相比,喜剧性的崇高美所表现的更倾向于生活的本身。作为与悲剧相对立的美学范畴,人们总是从喜剧的特定的喜剧效果――“笑”去加以论述与分析。德国美学家康德认为,喜剧美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情感体验,即“笑”的体验。
“笑”是喜剧的特征之一,也许人们难以将“笑”与“崇高”联系在一起,认为前者是轻松的、滑稽的,后者则是严肃的、庄重的。然而,我们如果摆脱对“笑”的狭义理解的束缚,将“笑”从本质深处理解成一种喜悦、满足或者是一种自豪、成功,那么这种“笑”无疑具有崇高的内涵,并且可以看作是崇高的一种表现形式。朗吉纳斯在《论崇高》中就把他心目中的崇高与心灵上的喜悦、快乐和自豪联系在一起,强调崇高的获得主要就是表现为一个高尚的心灵的满足,只有“永远使人喜爱”的文辞才是“真正高尚和崇高的”。由此可以看出,崇高也可以理解的实现或心灵的满足来显示,这时的崇高往往表现为喜剧形式。喜剧性的崇高美的内在形式是喜剧冲突,它是由喜剧感脱化而来的,这是一个飞跃的过程。
三、结合美学史上关于崇高的论述,谈谈你认为崇高美的实质是什么?(50分)
四、结合当前的审美现象,谈谈你对审美的非功利性是怎样理解的?(50分)
五、结合具体的审美现象,谈谈什么是审美的情感性?(50分)
美学与人生 【 1145 】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一、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艺术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生活做出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识、个别性与概括性相统一的反映,把创照性的生活与表现情感结合起来,并用语言、音调、色彩、线条等物质手段将形象物质和外观,成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形象性与审美性是艺术作品最突出的特征。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人类自由创照能力的体现,它在发展过程中早已成为独立的精神活动领域。艺术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
\
二、艺术是渗透在每一个细节的。艺术无处不在,每一行职业,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每一种形态都可拥有艺术的成份。自然界更是最大手笔的艺术家。而任何事物,无论战争、科学、爱情、文艺、生产制造等等都可以发展到艺术的层面。艺术是一种可以同时被绝大多数人赞同与惊叹的自然或人类的产物。它的表达方式种类不同,但都是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当任何平凡的事物演绎至艺术的层面,将几近于完美。人类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艺术文化的本质特点,就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发生的基础是人类的语言,有效的艺术创造必须完全借助于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不借助语言的所谓艺术创造,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戏创造。在娱乐功能的层面上,艺术与普通的娱乐游戏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然而,艺术与普通的游戏在文化形态上毕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文化的社会功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被认真关注的必要。
西南大学20秋[1145]《美学与人生》第二章 西方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答案
![西南大学20秋[1145]《美学与人生》第二章 西方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a2ae603186bceb18e8bb18.png)
一、
单项选择题
1.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
”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
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人类的审美需要
2.
休谟主张“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这属于( )。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
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
3.
在美学史上,( )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
马克思
黑格尔。
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有很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经验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人类感官经验,它是对外在物
质形态的感知和评价。
2.理性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理性判断,它是人类对事物结
构和关系的理解。
3.文化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文化产物,它是人类社会文化
背景下的产物。
4.价值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人类对于事物
的价值评价。
5.抽象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抽象概念,它不能被直接感知
或描述,而是需要通过抽象的思考来理解。
6.精神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精神状态或经验,它是人类内
心的一种体验或感悟。
总的来说,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多元化,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对美的定义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并不断地受到新思想和学科的影响。
论述西方美学史关于美的本质的研究

毕业论文题目:论述西方美学史关于美的本质的研究姓名:宋体小三学号:宋体小三学院:应用文理学院专业:宋体小三指导教师:宋体小三201 年月日摘要美学在人类生活中是极其重要的。
人们普遍探寻的是对个别事物作审美判断或经验描述,这是很主观也很容易的。
而我们要讨论的是通过研究西方美学史,在各种美的事物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质或者在和其他事物比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美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困难主要不在于说明“什么是美的”,困难在于回答“美是什么”。
本文将就西方美学史不同流派对于美的本质的定义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与现当代美学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西方美学史上五个重要流派的美的本质的研究内容,阐述其流派产生的历史原因,并分析现当代西方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研究的转变,最后总结西方美学史上对于美的本质研究对中国美学带来的影响。
以期通过本文的论述和分析,可以使更多的人对美学产生兴趣,发现美,感受美,甚至投入到美学的研究中来,探寻美的本质。
关键词:西方美学美的本质辩证AbstractAesthetic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human life. Is widely looking for individual experience for aesthetic judgment or describe things, this is very subjective and easy. And we want to discuss is through the study of western aesthetics, find beauty in all kinds of beautiful things common in nature or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things to find its special nature. Essence of beauty is a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 in aesthetics, is also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solved. Difficulty mainly lies not in the show "what is beauty", the difficulty is that answer "what is beauty".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western aesthetics different genre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for the definition of the essence of beauty, and with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esthetic thoughts were analyzed. Mainly includes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as the essence of five important genre of research content, its genre of historical reasons, and a nalyze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western aesthetics in the transition of the essence of beauty research, finally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in the study of essence of beauty to the impact of Chinese aesthetics. Hope is described and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can make more and more people interested in aesthetics, and find the beauty, feel the beauty, even into the research of aesthetics, explore the essence of beauty.Key W ords:In the west Aesthetics Essence of beauty dialectical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逻辑判断涉及概念,如:这是一朵花。 审美判断只涉及对象的形式引起的快感,如:这 朵花是美的。
11
2.量的方面:审美判断虽是单称的、主观的, 却仍有普遍有效性。
如果一个人觉得一个对象使他愉快,并不涉及利害计较, 他就必然断定这个对象有理由叫一切人都感到愉快。因为这 种愉快既不是根据主体的欲念(或是其他意识到的利害计 较),而是感觉到在喜爱这个对象中自己是完全自由的,他 就会看不出有什么只有他才有的私人特殊情况,作为他感到 愉快的理由。因此,他就必然认为可以设想:产生这种愉快 的理由对一切人都该有效,相信他有理由去假定一切人都能 感到同样的愉快。
Hegel,1770--1831,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
17
绝对理念/绝对精神——概念与存在的辩证 统一。
18
美学思想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绝对精神或“真实” 的,三者的不同只在于表现的形式。艺术表现绝 对精神的形式是直接的,它用的是感性事物的具 体形象;哲学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间接的,即 从感性事物上升到普遍概念,它用的是抽象思维; 至于宗教,则介乎二者之间,它所借以表现绝对 精神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图像思维,例如用父子的 图像来表现神与基督一体,是用既含有普遍概念 的东西来表现普遍真理。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1
一、“美是什么”问题的提出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1.美(的本质)不是美的事物。 2.美不是恰当。 3.美不是有用的。 4.美不是善。 5.美不是快感。 6.美不是视听快感。
2
美是难的。
3
二、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客观精神本体——柏拉图、黑格尔 主观精神本体——康德、休谟
2.美的本质(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1.柏拉图:美是美的理式
· 理念世界和真实世界。(说明:桌子的理式) · 最重要的是他第一次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对此,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有一个非常精到的评价“柏拉图是第一个 对哲学研究提出更深刻的要求的人,他要求哲学对于对象(事物) 应该认识的不是他们的特殊性,而是它们的普遍性,它们的类性, 它们的自在自为的本体。他认为真实的东西并不是个别的善的行为, 个别的真实见解,个别的美的人物或美的艺术品,而是善本身,美 本身和真本身”。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创作于1665年,现藏荷兰海牙 毛利斯博物馆 。戈施耶德认为 这是维米尔最出色的作品,是 “北方的蒙娜丽莎”。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陈晓旭饰林黛玉
上流社会中美人则是以纤手细足为美, 甚至以病态为美。因为这是社会上层 阶级觉得惟一值得过的生活,即没有 体力劳动的生活标志。
4.博克(1729—1797)
• “美的性质,因为只是些通过感官来接受的性质,有下 列几种:第一.比较小;第二,光滑:第三,各部分见 出变化;但是,第四,这些部分不露棱角,彼此溶成一 片;第五,身材娇弱……;第六,颜色鲜明,但不强烈 刺眼;……”
• 这些品质作用于感官就可以引起神经松弛舒畅而获得愉 快。
·美在事物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 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 ↔ 脱离美的事物的“理念”或“美本身”。
2.达·芬奇: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美并不是什么神意的体 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 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 得事物的性质。
·比例论
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 圣的比例关系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单项选择题
1.
以下不主张游戏说的是( )
席勒
卡西尔
斯宾塞
康德
2.
休谟主张“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这属于( )。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
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
3.
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
格式塔美学
实验美学
接受美学
分析美学
4.
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 )。
黑格尔
鲍姆嘉通
费希纳
康德
5.
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 )。
黑格尔
康德
歌德
席勒
6.
在实验美学的一系列研究方法中,以下不属于实验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观察
思辩法
内省法
核对法
7.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
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8.
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苏格拉底
柏拉图
毕达哥拉斯
亚里士多德
9.
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席勒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贺拉斯
10.
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1775年
1757年
1755年
1750年
11.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
毕达哥拉斯学派
伊壁鸠鲁派
英国经验派
精神分析学派
12.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说明了(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美是主观的
美是客观的
13.
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
毕达哥拉斯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柏拉图
14.
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的人是()。
费希特
车尔尼雪夫斯基
黑格尔
狄德罗
15.
提出审美的“第六感官”这一概念的人是( )。
夏夫兹博里
柏克
培根
洛克
16.
认为“劳动创造美”“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总和”的是()
马克思
黑格尔
休谟
康德
17.
“客观事物的美的形象关系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而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高尔泰
蔡仪
李泽厚
康德
18.
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
亚里士多德
黑格尔
弗洛伊德
柏拉图
19.
相当于“崇高”范畴概念的是()
适宜
柔美
婉约
雄浑
20.
“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是( )提出的。
康德
克罗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