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寻找太阳系外的地球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2022·广东卷]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 km的中国空间站。

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

据此完成1~2题。

1.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2.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持续不断变大D.始终保持不变[2023·湖南卷]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

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 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

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

据此完成3~5题。

3.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A.昼夜长短B.天敌数量C.太阳辐射D.食物数量4.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5.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①食物储备充足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③需要调节体温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3·陕西高三专题练习]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10月22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10月23日12时05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亮相。

据此完成6~8题。

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A.伊犁(90°E)夜幕降临B.东京(140°E)夕阳西下C.纽约(75°W)即将日出D.伦敦(0°)已过午夜7.二十大期间()A.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断减慢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减小C.悉尼的白昼渐短黑夜渐长D.太阳直射点先南移再北移8.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亮相当天,天安门前华表影子的移动轨迹是()A.东南—正南—西南B.东北—正北—西北C.西北—正北—东北D.西南—正南—东南[2023·吉林高三专题练习]2022年2月4日晚8时许,北京冬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此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气立春,2月20日闭幕。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平台。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和酶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150℃之间二是..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提供能源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给选文第一段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的标点正确的是()A.,,,,B.;;;;C.。

D.;;;。

2.天体存在生命必须具备的条件的关键词是()A.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B.温度、蛋白质、核酸、氧气、光和热C.温度、水分、二氧化碳、能源D.温度、水分、酶、二氧化碳、光和热3.从选文第二段中提取的关键信息正确的是()A.水星离太阳近;金星缺氧、缺水。

B.水星表面温度过高;金星表面温度过低。

C.水星、金星表面温度过高,不存在生命;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过低,不存在生命。

D.水星离太阳最近;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

4.第一段加了横线的句子是两个设问句,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总结全文B.画龙点睛C.引出下文D.承上启下5.注意第一段中加点的部分,指出这段话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6.把句子缩成最简短。

2020秋湘教版高一地理上学期《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20秋湘教版高一地理上学期《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D.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乙地
10.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A.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
5.瀑布具有溯源侵蚀的作用。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几千年前该瀑布可能位于
A.甲B.乙C.丙D.丁
6.图中瀑布的落差最大可能是
A.88 米B.92 米C.31 米D.63 米
7.我们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美国NBA篮球赛的时候经常是在上午,而美国当地时间却是晚上。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
25.此时,新一天所占范围约为全球的( )
A.1/2B.1/3C.1/4D.3/4
26.太阳辐射是
A.地球上产生极光现象的主要原因 B.地球内部能量的主要来源
C.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D.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二、综合题
27.读“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甲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北半球节气是_____,日期为_____前后,该日A、B、C三地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最早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地。
(3)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具体表现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D 6.A 7.B 8.B 9.D 10.A 11.B 12.C 13.C 14.D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 16.C 17.C 18.C 19.C 20.D 21.B 22.A 23.A 24.D 25.C 26.D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如图为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T1时刻,北京时间为()A.12月22日11:00B.12月22日3:00C.6月22日11:00D.6月22日3:002.T1至T2期间()A.北京昼长缩短B.悉尼日出东北C.地球公转变慢D.银川正午影长缩短2018年11月5日至10日,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据此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3.当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始时,北半球最接近的节气是A.秋分B.立秋C.立冬D.冬至4.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北半球白昼渐短C.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D.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在缩小欧洲航天局发布公报说,火星探测器探测到火星上存在含水硅酸盐矿物质,表明水可能曾经遍布火星表面。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火星表面曾经遍布水的发现说明了(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B.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6.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①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①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①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A.B.C.D.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2月7号9时B.2月7号15时C.2月7号17时D.2月8号7时9.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寻找流浪的地球阅读答案美,赏心悦目

寻找流浪的地球阅读答案美,赏心悦目

寻找流浪的地球阅读答案美,赏心悦目①《流浪地球》是20xx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

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

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

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

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

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

20xx 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

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 500摄氏度。

预计在之后的1 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

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

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

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有删改)1.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3分)引出说明内容“地球流浪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于“恒星”的说明。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人类发现太阳系外天体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人类发现太阳系外天体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人类发现太阳系外天体①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

②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

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

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宙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越了最远的冥王星轨道,但它是否已飞出了太阳系呢?④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

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发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

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以及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

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十几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⑤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类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1.上文第③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

2.根据人们目前的设想,人类要能飞出太阳系必须突破飞行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道难关。

3.上文分别介绍了宇宙航行的两个阶段。

先介绍航天阶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再介绍宇航阶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 达标检测(含答案)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 达标检测(含答案)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达标检测(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7年2月22日宣布,某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围绕单一恒星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

中心天体Trappist-1的质量和亮度分别只有太阳的1/10和1/200,温度只有太阳的1/2。

天文学家认为,这一酷似太阳系的星系,堪称迄今为止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点。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推测该天体系统属于( )A.地月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2.天文学家推测该星系的某颗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需要从哪些方面寻找论据( )①大小与地球相似②存在液态水③距离地球较近④拥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18年5月21日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飞行器中继星“鹊桥”号,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引力太小下图为扬州某住宅区的宣传海报,其采用的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能供热制冷的空调系统。

浅层地能是从数百米内的地下收集的太阳辐射能,大约占太阳辐射射向地面能量的60%。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4.浅层地能( )A.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B.存在于地幔中C.储量大,清洁无污染D.仅冬季被利用5.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能源中属于太阳辐射能的有( )①太阳能热水器②用煤、石油发电③用潮汐能发电④核电站发电A.①④B.①②C.③④D.①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了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

专家表示CME抛射的带电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闪焰”发生于光球B.“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C.CME发生于色球D.CME发生地温度低于“闪焰”发生地7.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期,则上一个太阳活动高峰期约为( )A.2005—2006年B.2006—2007年C.2007—2008年D.2008—2009年8.“闪焰”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是( )A.我国北方极光绚烂B.许多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C.国内有线电话通话中断D.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2017年8月21日,北美洲境内出现了日全食现象。

寻找新的地球阅读答案汇总

寻找新的地球阅读答案汇总

寻找新的地球阅读答案汇总篇一:寻找新的地球阅读答案(二)(13分)15.(3分)(1)需要满足液态水可长期稳定存在于星球的表面;(2)行星距离其恒星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

16.(3分)不能删去,(1分)“完全”从范围上加以限制,删去后显得太绝对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2分)(意近即可)17.(3分)较,(1分)突出说明了行星HD40307g离地球比较近。

(2分)18.(4分)不同意,(1分)开普勒—69c上很可能没有水;开普勒—62e上存在的水很可能不会维持超过一两亿,而这个行星目前至少已有3亿年的高龄了;开普勒行星都离地球太远了。

(3分)篇二:寻找新的地球阅读答案《寻找“新的地球”》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①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宣布,发现了3颗迄今为止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62e、开普勒—62f和开普勒—69c。

据称这三颗行星“大小合适,位臵合适”,距离地球约为1200光年。

或许这样的距离对人类而言仍太为遥远,但却为人类寻找“地外文明”带来新的希望。

②人类宜居的类地行星,首先需要满足液态水可长期稳定存在于星球的表面,一般来说其质量约小于10个地球质量之和,如果超过这一质量范围,行星通常是气态的,无法供地球生命的发生、发展。

另外,行星的位臵也很重要。

行星距离其恒星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这样才可以保证液态水在行星表面的稳定存在。

③就最新发现的三颗行星而言,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行星恐怕也不能称其为人类的新家园。

首先,开普勒—69c从恒星得到的光和热比金星从太阳得到的还多,而我们知道,金星上是没有水的,因此开普勒—69c上很可能没有水!开普勒—62e的情况稍好些,但根据计算,这颗星球上存在的水很可能不会维持超过一两亿年,而这个行星目前至少已有3亿年的高龄了。

开普勒—62f可能是情况最好的行星了,尽管它从恒星得到的光和热少,但只要有较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就能维持接近地球的表面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题:寻找太阳系外的地球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无论是天文学家还是普通人,当我们眺望浩瀚星空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不免有这样一种感觉:宇宙太宏大了,相比之下人类和地球都太渺小了。

在这茫茫太空之中,有没有其他生命的存在?
虽然人们曾一度想象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但迄今为止,无论在火星还是在太阳系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人们都还没有找到过生命。

以我们现在对生命的理解,液态水在孕育生命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能够存在生命的行星,既不能离中心恒星太近,因为那样会太热而导致水沸腾汽化;也不能离中心恒星太远,那样会太冷而导致水结冰。

当然,由于大气气压的不同,其他行星上水的沸点和冰点可能与地球上有所不同,但也不会差得太远。

而行星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到中心恒星的距离。

因此,恒星周围那些适争生命存在的距离范围,被称为宜居带,处在这些区域内且质量接近地球的行星,才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近年来,人们使用凌星法找到了很多行星,其中不少是在宜居带内。

所谓凌星,是指行星从恒星前经过而挡住一部分恒星的光,这样我们观测到的恒星的亮度会略微减弱。

如果我们长期以高精度的设备来监测恒星的亮度,就会发现这样的凌星事件。

通过周期性的凌星事件,我们可以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

当然,凌星发生的条件是,地球与恒星的连线恰好在这些行星的轨道面上,显然大部分系外行星的轨道面并不满足这一条件。

不过,我们总还是有可能幸运地观测到一小部分系外行星。

开普勒卫星是美国于2009年发射的一颗天文卫星,专门“盯着”天鹅座的一小块天空中的恒星,通过凌星法寻找行星。

现在,经过几年观测,已经找到了一些宜居带内的类地行星。

目前,这些行星大部分还是所谓的“超地球”(指质量明显大于地球,但小于巨行星的行星)。

当然,这并不奇怪,因为行星越大,就越容易被发现。

不过,开普勒卫星已经发现了一些有待证实的候选行星,其大小可能与地球差不多,而且有的位于宜居带内,因此在它们上面也有可能存在生命。

在已发现的这些系外行星中,有一些就像我们的太阳系一样,是几个行星在一个系统内。

当然,那些现在还只发现了一个行星的系统,也很可能其实有着更多的行星,只不过还没有被我们发现而已。

由欧罗斯博士等人组成的团队,利用“开普勒”镜首次观测到一个双星系统中,有两个行星围绕一对恒星运转,这一新发现的双星系统被命名为“开普勒-47”。

这一系统中的一个恒星具有类似太阳的体积,另一个的体积则仅有前者的三分之一。

两个行星的大小则与海王星接近,它们在相当近的轨道上围绕双星公转,而且最外围的那颗行星还恪巧处在宜居带内。

不过,这个双星系统中很可能存在第三个行星,但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选自陈学雷《寻找太阳系外的地球》,有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