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课件

作出猜想:
猜想假设
猜想1:
H2O
猜想2:
CO2
设计实验 方案
猜想3: CO2和H2O 生成新物质
实验现象
实验 结论
不变红
不是H2O使石 蕊变红
不变红 不是CO2使石 蕊变红
变 红 CO2和H2O生成的
新物质使石蕊变红
想一想
CO2和H2O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使石蕊变红?
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自主学习:
检查预习题: 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4、什么叫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
质疑点拨:
活动A(教师演示课本实验6-3)
向有燃着阶梯蜡烛的烧杯中释 放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下蜡烛火焰
变化的现象, 现象说明什么? 现象:两支蜡烛的火焰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氧气
人、动物、植物的 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你了解二氧化碳吗?它有哪些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我们经历科
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 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保持和增强对生活 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通过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 出结论的过程。
答:不是越多越好。空气中CO2 含量太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CO2不能供给呼吸,过多对人有
害,甚至死亡,但温室中样进入一个久未
开启的菜窖较为恰当?
先做灯火实验,一 定要证明菜窖的安
全方可进入!
探究延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H2O
猜想3:
CO2和H2O 生成新物质
实验 结论
不是CO2使石 蕊变红
不是H2O使石 蕊变红
CO2和H2O生成的 新物质
【对比实验】用稀醋酸喷湿另一朵干燥的石蕊纸花,并干燥第一朵花。
想一想
CO2和H2O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使石蕊变红?
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想一想 红花怎么变紫了? 结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H2CO3 = H2O + CO2 ↑
【小结】 CO2的性质
物理性质 通常无、气体 A 、无味 B ρCO2>ρ空气
小结
CO2
化学性质
A 一般不可燃, 也不支持燃烧 、不供给呼吸
B 能与水反应
c 能溶于水
c 能与石灰水反应
【阅读自学】阅读教材P119页有关干冰的知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回顾】 实验室如何制取CO2?
操作中体验 实验室制取CO2的主要步骤: 1.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入药品; 4.收集气体。
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一】 观察并描述CO2
实验现象 无色 气体 无味
结论
通常状况下CO2是一种 无色、无味的气体。
知识补充: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呈紫 色,遇酸变成红色。石蕊的水溶液,叫做 紫色石蕊溶液。
【合作探究】 是什么使紫色石蕊变红? 【分析提示】 溶有CO2的水中含有那些物质? 【猜 想】 ①CO2 ? ②水? ③酸性物质?
【探究五】CO2与水的反应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方案
实验现象
猜想3:
CO2和H2O 生成新物质
实验 结论
不是CO2使石 蕊变红
不是H2O使石 蕊变红
CO2和H2O生成的 新物质
【对比实验】用稀醋酸喷湿另一朵干燥的石蕊纸花,并干燥第一朵花。
想一想
CO2和H2O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使石蕊变红?
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想一想 红花怎么变紫了? 结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H2CO3 = H2O + CO2 ↑
【小结】 CO2的性质
物理性质 通常无、气体 A 、无味 B ρCO2>ρ空气
小结
CO2
化学性质
A 一般不可燃, 也不支持燃烧 、不供给呼吸
B 能与水反应
c 能溶于水
c 能与石灰水反应
【阅读自学】阅读教材P119页有关干冰的知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回顾】 实验室如何制取CO2?
操作中体验 实验室制取CO2的主要步骤: 1.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入药品; 4.收集气体。
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一】 观察并描述CO2
实验现象 无色 气体 无味
结论
通常状况下CO2是一种 无色、无味的气体。
知识补充: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呈紫 色,遇酸变成红色。石蕊的水溶液,叫做 紫色石蕊溶液。
【合作探究】 是什么使紫色石蕊变红? 【分析提示】 溶有CO2的水中含有那些物质? 【猜 想】 ①CO2 ? ②水? ③酸性物质?
【探究五】CO2与水的反应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方案
实验现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1)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 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如人工降雨、 舞台烟雾等。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CO2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纯碱 尿素
灭火
汽水
工业原料
人工降雨
CO2
制冷剂
光合作用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人类及环境不利的一面 (1)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导致人和动物的死亡
2C+O2 点燃 2CO
四、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根据CO的物理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也是造成煤气中毒的元凶。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有人在煤炉上放一盆水来防止一氧 化碳中毒,可以吗?为什么?
还有人说当问到煤气味就开窗通风,这样就不 会中毒,可行吗?
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该怎么办?
精彩抢答
现象: 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两点性质: 第一 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第二 密度比空气的大。
想一想: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 空气大吗?
探究实验2 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现象: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 内气压减小,所以瓶会变瘪。
通常条件下,1体积的水能够 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Ⅰ
Ⅱ
Ⅲ
Ⅳ
ⅴ
现象 分析
变红
不变
不变
变红
变紫
酸可以使 紫色石蕊 变成红色
水不能使 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课件

⑶此套装置中增添了尾气处理装置。
仔细观察CO和H2在还原CuO时,装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置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装置?
对CO还原CuO实验中的尾气处理方法有哪 几种?你认为哪种方法较好?请说明理由。
在点燃CO之前是否也要通过验纯?为什么?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你知道吗?
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 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⒉CO化学性质
假设 2.CO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操作:⑴点燃纯净的CO。 ⑵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石
灰水的烧杯。
现变浑浊。
结论:⑴CO具有燃性。 2CO + O2 点 燃 2CO2 ⑵CO燃烧的产物是CO2。
CO2 + Ca(OH)2
CaCO3↓+ H2O
⒉CO化学性质
假设 1.CO 能与水化合生成相应的酸。
操作:将CO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现象:紫色石蕊没变色。 结论:C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CO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CuO 失氧
Cu
氧化铜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 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仔细观察CO和H2在还原CuO时,装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置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装置?
对CO还原CuO实验中的尾气处理方法有哪 几种?你认为哪种方法较好?请说明理由。
在点燃CO之前是否也要通过验纯?为什么?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你知道吗?
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 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⒉CO化学性质
假设 2.CO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操作:⑴点燃纯净的CO。 ⑵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石
灰水的烧杯。
现变浑浊。
结论:⑴CO具有燃性。 2CO + O2 点 燃 2CO2 ⑵CO燃烧的产物是CO2。
CO2 + Ca(OH)2
CaCO3↓+ H2O
⒉CO化学性质
假设 1.CO 能与水化合生成相应的酸。
操作:将CO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现象:紫色石蕊没变色。 结论:C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CO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CuO 失氧
Cu
氧化铜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 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件(共15张PPT)

实验后此试管请留存
设计并完成实验三
1.矿泉水瓶内液体含有哪些物质? a.二氧化碳 b.水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2.设计实验证明是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提供仪器药品:石蕊试纸、可乐、蒸馏水)
结论: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碳酸) 使紫色石蕊变红。 H2O + CO2 H2CO3
设计并完成实验三
加热留存的装有红色液体的试管。 现象:产生气泡,溶液又变成紫色。 结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 H2O + CO2↑
反思提升:二氧化碳用途
反思提升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得知二氧化 碳有很多用途,那么你知道二氧化碳有什 么危害吗?
2.你知道哪些措施能帮助减小温室效应的 影响呢?
细节二: 街道上的二氧化碳气体已 经消散,但当地居民任然被要求进入地 下室之前,先做检查。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细节三:消防员们对街道上逸出 的气体进行了洒水作业,以降低二氧 化碳浓度。
完成实验一
探究学习:CO2的性质
向烧杯中倾倒 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现象并分析。
完成实验二
探究学习:CO2的性质 CO2是否能溶于水呢?
探究学习:CO2的性质
温故知新:依据CO2的检验方法 如何证明可乐中含有CO2气体呢?
CO2+Ca(OH)2=CaCO3↓+H2O
设计并完成实验三
资料:紫色石蕊试液(或试纸)在遇到酸性物 质时会变红,是一种指示剂,可以用来检验酸 的存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等量的蒸馏水
少量矿泉水 瓶中的液体
8滴紫 色石蕊 试液
8滴紫 色石蕊 试液
反思提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24张PPT)

约1/3体积的水 2、立即旋紧瓶盖 3、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小组实验 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溶解性)
现象: 塑料瓶变瘪 分析与结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使瓶内气压减小,所 以瓶会变瘪
演示实验 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
现象: 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第一、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 燃烧; 第二、密度比空气的大。
通过上述实验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填表: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可乐喷泉视频
你们知道可乐中含有的气体是什么?
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O CO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 熟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
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表达所观察的现象, 分析实验结论
同学们按要求 完成小组实验
要求如下: 1、向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小塑料瓶中加入
猜想
猜想1 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2 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3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
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 是什么物质是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备品:蒸馏水 干燥的石蕊小纸花3朵 刚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2瓶
现象: 小花由紫变红
结论: CO2与H2O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思考:酸性物质是什么(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
化学方程式 CO2+H2O
H2CO3
【动手试一试】
烘干
现象: 小花由红变紫 结论: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 H2CO3
H2O + CO2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针对训练
将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有紫色石
蕊试液的水槽中,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_管_内_的_液__面_上_升___试_管_内__的_液_体_变_红__ ,再将试管
小组实验 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溶解性)
现象: 塑料瓶变瘪 分析与结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使瓶内气压减小,所 以瓶会变瘪
演示实验 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
现象: 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第一、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 燃烧; 第二、密度比空气的大。
通过上述实验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填表: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可乐喷泉视频
你们知道可乐中含有的气体是什么?
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O CO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 熟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
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表达所观察的现象, 分析实验结论
同学们按要求 完成小组实验
要求如下: 1、向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小塑料瓶中加入
猜想
猜想1 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2 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3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
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 是什么物质是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备品:蒸馏水 干燥的石蕊小纸花3朵 刚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2瓶
现象: 小花由紫变红
结论: CO2与H2O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思考:酸性物质是什么(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
化学方程式 CO2+H2O
H2CO3
【动手试一试】
烘干
现象: 小花由红变紫 结论: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 H2CO3
H2O + CO2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针对训练
将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有紫色石
蕊试液的水槽中,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_管_内_的_液__面_上_升___试_管_内__的_液_体_变_红__ ,再将试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13张PPT)

(1)A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2)B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由此说明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H2C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由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2+Ca(OH)2==CaCO↓3 +H2O; (4)由D中出现的现象说明CO2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且 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物理性质
同学们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推测其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 气体
探究实验一:蜡烛燃烧阶梯实验
此实验说明二氧化 碳不能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且密度比空 气大。
1.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2.蜡烛为什么是自下而上熄灭?
拓展一
你还能举出实例或设计实验证明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吗?
一种酸碱指示剂, 遇到酸可以显出红 色,遇到碱可以显 出蓝色。
紫色石蕊溶液 塑料瓶中液体
探究实验四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紫色石 蕊遇酸 变红
水不能使 紫色石蕊 变色
CO2不 能使紫 色石蕊 变色
变红
纸花 由红变紫
CO2与H2O反应 碳酸不稳定, 生成的碳酸使 受热易分解 紫色石蕊变红。
探究实验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CO2 + Ca(OH)2 = CaCO3 ↓+ H2O
探究实验二
①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约1/3的水 ② 立即旋紧瓶盖 ③ 振荡
塑料瓶变瘪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拓展二
你还能设计出其它实验证明二氧化碳 能溶于பைடு நூலகம்吗?
A
化学性质
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已经知道 二氧化碳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溶 于水的过程中有 没有发生化学变 化呢?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物理性质
同学们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推测其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 气体
探究实验一:蜡烛燃烧阶梯实验
此实验说明二氧化 碳不能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且密度比空 气大。
1.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2.蜡烛为什么是自下而上熄灭?
拓展一
你还能举出实例或设计实验证明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吗?
一种酸碱指示剂, 遇到酸可以显出红 色,遇到碱可以显 出蓝色。
紫色石蕊溶液 塑料瓶中液体
探究实验四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紫色石 蕊遇酸 变红
水不能使 紫色石蕊 变色
CO2不 能使紫 色石蕊 变色
变红
纸花 由红变紫
CO2与H2O反应 碳酸不稳定, 生成的碳酸使 受热易分解 紫色石蕊变红。
探究实验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CO2 + Ca(OH)2 = CaCO3 ↓+ H2O
探究实验二
①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约1/3的水 ② 立即旋紧瓶盖 ③ 振荡
塑料瓶变瘪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拓展二
你还能设计出其它实验证明二氧化碳 能溶于பைடு நூலகம்吗?
A
化学性质
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已经知道 二氧化碳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溶 于水的过程中有 没有发生化学变 化呢?
6.3.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优质课件(人教版)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臭氧(O3)、 甲烷(CH4)、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 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一方面,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因天灾和人类的乱砍滥伐等 因素不断减少。
根据实验6-3和6-4完成下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CO2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不支持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 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 溶解更多。 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讨论 CO2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实验6-5
的是 D
A.A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恢复紫色
B.B处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O 2 + C aO H 2= H 2 O + C a C O 3
C.C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且不支持燃烧
5、下列CO2用途中,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现象 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烘干第四朵花 纸花由红变紫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 = H2O + CO2 ↑
当烘干时,碳酸分解,二氧化碳从溶液里逸出,所以红色石蕊溶 液又变成紫色。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CO2 + Ca(OH)2 = CaCO3 ↓+ H2O 碳酸钙 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 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一方面,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因天灾和人类的乱砍滥伐等 因素不断减少。
根据实验6-3和6-4完成下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CO2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不支持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 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 溶解更多。 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讨论 CO2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实验6-5
的是 D
A.A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恢复紫色
B.B处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O 2 + C aO H 2= H 2 O + C a C O 3
C.C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且不支持燃烧
5、下列CO2用途中,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现象 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烘干第四朵花 纸花由红变紫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 = H2O + CO2 ↑
当烘干时,碳酸分解,二氧化碳从溶液里逸出,所以红色石蕊溶 液又变成紫色。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CO2 + Ca(OH)2 = CaCO3 ↓+ H2O 碳酸钙 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受热易分解
质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
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 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呜呼了。因此, 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 幽冥死狗洞亡犬不亡人!奇哉!怪哉!同学们猜 测这是为何?
原因分析: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供给呼吸
CO2
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枯井前,为什 么要做“灯火试验”?
资料卡片
石蕊是一种植物色素,显紫色,遇 到酸或酸性物质时会变为红色。
合作探究一:
紫色石蕊遇到什么物质变红了?
你的猜想:是CO2? 是H2O? 是CO2和H2O反应的生成物?
要求:根据你的猜想,小组内设计出可行 的实验方案,时间4分钟
探究实验3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步骤
Ⅰ
喷上稀 醋酸
Ⅱ 喷水
直接放 Ⅲ 入CO2中
Ⅳ
喷水后放 入CO2中
Ⅴ
将Ⅳ中的小 花取出,加热
现象
紫色小花 变红
紫色小花 不变色
紫色小花 不变色
紫色小花 变红
红色又变 成紫色
分析 稀醋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石蕊 遇酸变红色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 石蕊变红 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所以红花 又变成紫色
合作探究二: 如何验证可口可乐饮料中有二氧
化碳气体?
要求:根据实验盒中的药品和仪器,设计
可行的实验方案,并验证。
长期盛放澄清石灰 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 着一层白色固体。这层 白色固体是怎样形成的? 主要成分是什么?石灰 水用完以后,如何除去 瓶壁上的白色固体?
自学提示
1、阅读教材119页第二段和图6-18,完成课 时练118页知识点二。 2、阅读教材119页中间一段完成课时练118页 知识点三。
在久未开启的菜窖、枯井中 可能沉积着较多的二氧化碳, 人若误入其中则会窒息死亡。 所以下到菜窖、枯井之前要 进行灯火试验。明火若熄灭 就表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大。
课后作业
1、课本P123页第3、6题 2、练习册P83页2、4、5、8;
P85页11题
谢谢各位的聆听!
效 ③、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应 3、防治措施
①、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②、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燃料
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日常生活,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双面使用纸
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二
氧 化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碳 的
化学性质 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
3、CO2的用途
灭火
人工降雨
CO2
纯碱
尿
工业原料 素
汽
水
制冷剂
光合作用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气体能像温室 的玻璃或塑料薄 膜那样,使地面 吸收的太阳光的 能量不易散失, 从而使全球变暖
1、原因
①、大量使用含碳燃料
②、乱砍滥伐,使森林遭到破坏
温 2、危害
室
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②、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它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
它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
它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同学们知道“它”是谁?
二氧化碳
探究实验1 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
现象 分析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的大
探究实验2 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现象 分析
塑料瓶变瘪了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 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 的这一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