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园规划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农业园区规划方案PPT(共48页)

二、规划区自然概况
现状分析图
1、园区的自然概况
地理位置:
沙头镇地处##南郊,南临长江,与镇江市 隔江相望,境内长江支流夹江环绕,施港公路 和在建的沿江高等级公路穿越而过,水运、铁 路、陆路交通十分便利,有利于发挥示范园区 的功能和作用。
1、园区的自然概况
生产条件:
本园区以沙壤土为主,肥力中上,地势平坦; 温、光、水三要素协调,极适宜蔬菜生产。排 灌条件较好,灌溉水源直接来自长江,水质优 良。园区附近无污染性工业企业、无三废排放、 无城市垃圾。据监测,大气、农田灌溉水、土 壤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估均为1级,符合绿色蔬菜 生产的标准,适宜绿色蔬菜生产,为发展无公 害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小型农贸市场:
为整个园区的产品提供集散的场所, 是产品包装、运输的场地。
冷库与仓储区:
结合农产品设置产品加工、储藏的场地。
办公管理区:
是管理园区事务的办公点,同时接待各方来 客,进行简单的商务洽谈。
2、农业生产示范区
本区域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区,该区域 包括: 农业精品园区 农民创业园区 ##大学、##蔬菜研究所科技示范园区 种苗繁育中心 反季节蔬菜生产区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
1、科技先导原则 2、可持续发展原则 3、市场导向原则 4、以生产为主,结合生态观光的原则 5、充分利用环境优势,突出城市观光农业的特
色,增强观赏性、趣味性,并利用多种手法, 开展趣味性科普活动和劳作活动,增加体验, 寓教于乐,各种设施尽可能地吻合地方风格和 体现时代精神,映衬自然景色,丰富园区景观。
(二)、规划的可行性
➢ 1.地理优势
➢ 2.区位、生态环境优势
➢ 3.地方积极性较高
➢ 4、效益显著性(社会效益、经济效
种植园的规划和设计

4.5.1 园艺植物种植园档案类型 档案类型 1.技术档案: 是园艺产业的各种档案中的一种,它记述和反映种 植园的规划设计、各项生产技术、农田基本建设和科学实验等活 动,具有保存价值,并按一定归档制度保管的技术文件资料。这 种档案是技术资源贮备的重要形式,也是从事生产和科学实验的 重要条件和工具。技术档案可分为几大类:建园档案(含规划设 计、建园苗木等),基本建设(含农田基本建设)档案、机械设备 和仪器档案、生产技术档案(生产技术方案、计划、技术实施及 结果、新经验及事故等)、科学实验档案(含新品种引进、新技术 和创新技术的记载、结果等)、技术人员及职工技术进步和考核 等档案。 2.人事档案 3.财务档案 4.土地资源档案 5.设备档案
4.2.1 园艺植物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依据 1.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 3.社会、经济、人文条件 4.市场需求 5.投资状况
4.2.2 园艺植物种植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1.果园
⑴ 水土保持工程 ⑵ 种植小区划分 ⑶ 作物种类、品种的配置 ① 不同用途和成熟期种类、品种配置 ② 果树的授粉树枝配置 ③ 品种的隔离情况 ⑷ 防护林体系 ⑸ 排灌系统 ⑹ 道路 ⑺ 建筑物 ⑻ 灾害防护系统
(1)蔬菜轮作 2年轮作:青蒜→茄果类→大白菜→菠菜→瓜类→萝卜 3年轮作:西红柿(温室、塑料大棚或阳畦)→黄瓜→萝卜→越冬茬 小葱→菜豆→大白菜→越冬菠菜→瓜类→芹菜。 (2)花卉轮作
4.3.3 间作
间作,是指同一田地里按一定次序同时种植两种或几种作 物.一种为主另外一种或几种为间作物的种植制度。主栽作物、 间作物可能都是园艺植物,也可能有的是园艺植物,有的不是园 艺植物。如玉米地间作马铃薯,枣树行间间作小麦、菜豆与甜椒 间作等。间作能充分利用空间,高矮不同的作物间作,各自能在 上下空间充分利用光照,相互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主栽与 间作物的生长发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间作种植,有一定好处,但也有一些缺点,主要是管理上比 单一作物要复杂一些,用工多,应用机械作业困难较多。因此, 主栽作物应当有选择地确定间作物种类,如间作物应尽可能低矮、 与主栽作物无共同病虫害、较耐阴、生长期短、收获较早等。种 植间作物,主栽作物的行距应适当加大,主栽物还应讲究株形较 直立、冠幅较小的品种等。 间作种植,应当始终和确实地体现主栽作物为主,间作物服 从主栽作物的原则。一些地方果粮间作中,一时因果品滞销,果 园中种植的间作物株形高、密度大,大有重粮弃果之势,这样对 多年生的果树而言,不良影响很大。
种植园规划设计

滴灌系统
通过管道将水缓慢滴入土壤,适用 于果树、蔬菜等需要精确控制水量 的作物。
地下灌溉系统
将水引入地下管道,通过土壤毛细 管作用将水分输送到作物根部,适 用于干旱地区。
作物类型
不同作物对水分需求不同,需选择适 合的灌溉方式。
土壤性质
土壤类型、质地、渗透性等影响水 分分布和保持能力,需考虑土壤特 性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分类
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种植园可 分为果园、茶园、蔬菜园、花卉 园等。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种植园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传统农业到 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 化,种植园的规模、品种、技术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
现状
目前,我国种植园的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品 种单一、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未来,随着农业现代 化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种植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 遇。
规划设计意义
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 率和产出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 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 发展。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 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选址应便于交通运输,降低运输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布局类型及特点
1 2
3
规则式布局
按照几何图形进行布局,道路、树行、排灌系统等均为直线 ,具有整齐、美观的特点,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管理。
自然式布局
根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布局,道路、树行等随地形 变化,具有自然、生态的特点,适合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 。
通过管道将水缓慢滴入土壤,适用 于果树、蔬菜等需要精确控制水量 的作物。
地下灌溉系统
将水引入地下管道,通过土壤毛细 管作用将水分输送到作物根部,适 用于干旱地区。
作物类型
不同作物对水分需求不同,需选择适 合的灌溉方式。
土壤性质
土壤类型、质地、渗透性等影响水 分分布和保持能力,需考虑土壤特 性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分类
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种植园可 分为果园、茶园、蔬菜园、花卉 园等。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种植园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传统农业到 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 化,种植园的规模、品种、技术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
现状
目前,我国种植园的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品 种单一、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未来,随着农业现代 化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种植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 遇。
规划设计意义
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 率和产出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 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 发展。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 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选址应便于交通运输,降低运输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布局类型及特点
1 2
3
规则式布局
按照几何图形进行布局,道路、树行、排灌系统等均为直线 ,具有整齐、美观的特点,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管理。
自然式布局
根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布局,道路、树行等随地形 变化,具有自然、生态的特点,适合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 。
植物种植设计PPT(完美版)

常用植物为一二年生绿花植卉为花主卉,配品以种球根上花并卉、无多太年生多花要卉及求木,本植物。 按绿树植种 花组卉成品分种,上可并分无根为太据单多纯要场树求地林,和根实混据际交场树地需林实求际需选求择选择。。
按郁闭度分,可分为疏林和密林; 常用于园门、建筑入口、桥头、假山登道等视觉突然收窄的空间。 群植所表现的,主要为群体美,群植也像孤植和丛植一样,是构图上的主景之一。 孤植树的构图位置应突出 ,常配置于大草坪、林中空旷地 。 绿化草坪是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修剪的人工草地。 也可布置在园林绿地出入口、路叉和弯曲道路的部分,诱导游人按设计路线欣赏园林景色; 数目不等的花卉植株组合成丛,以显示华丽色彩为主,极富自然之趣,管理比较粗放,作为园林中的点缀。 18世纪中,英国自然风景园中出现大面积草坪。
绿植花卉品种上并无太多要求,根据场地实际需求选择。 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称为绿篱,也叫植篱、生篱等。 矮生竹类可作为地被类植物使用。 我将保持缄默,只看,只听。 常见于人流量大且有展示需求的地方,如:道路交叉口、广场、公园出入口等人流或车流聚集地等。 林植是大面积、大规模的成带成林状的配置方式,形成林地和森林景观、这是将森林学、造林学的概念和技术措施按照园林的要求引入自然风景区、大面积公园、风景游览区或休 闲疗养区及防护林带建设中的配置方式。 栽种花卉应以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单、能陆地越冬的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 群植是指二三十株至上百株树种成群配置,这群体称为树群。 常见于人流量大且有展示需求的地方,如:道路交叉口、广场、公园出入口等人流或车流聚集地等。 绿植花卉品种上并无太多要求,根据场地实际需求选择。
花境
绿植花卉品种上并无太多要求, 根据场地实际需求选择。
按郁闭度分,可分为疏林和密林; 常用于园门、建筑入口、桥头、假山登道等视觉突然收窄的空间。 群植所表现的,主要为群体美,群植也像孤植和丛植一样,是构图上的主景之一。 孤植树的构图位置应突出 ,常配置于大草坪、林中空旷地 。 绿化草坪是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修剪的人工草地。 也可布置在园林绿地出入口、路叉和弯曲道路的部分,诱导游人按设计路线欣赏园林景色; 数目不等的花卉植株组合成丛,以显示华丽色彩为主,极富自然之趣,管理比较粗放,作为园林中的点缀。 18世纪中,英国自然风景园中出现大面积草坪。
绿植花卉品种上并无太多要求,根据场地实际需求选择。 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称为绿篱,也叫植篱、生篱等。 矮生竹类可作为地被类植物使用。 我将保持缄默,只看,只听。 常见于人流量大且有展示需求的地方,如:道路交叉口、广场、公园出入口等人流或车流聚集地等。 林植是大面积、大规模的成带成林状的配置方式,形成林地和森林景观、这是将森林学、造林学的概念和技术措施按照园林的要求引入自然风景区、大面积公园、风景游览区或休 闲疗养区及防护林带建设中的配置方式。 栽种花卉应以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单、能陆地越冬的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 群植是指二三十株至上百株树种成群配置,这群体称为树群。 常见于人流量大且有展示需求的地方,如:道路交叉口、广场、公园出入口等人流或车流聚集地等。 绿植花卉品种上并无太多要求,根据场地实际需求选择。
花境
绿植花卉品种上并无太多要求, 根据场地实际需求选择。
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ppt课件(共101张PPT)

②苗木供应规格发生变化的处置,重点地域用规格苗木采取号苗措施 〔苗木编号与现场定位〕
〔5〕施肥要求。 〔6〕非栽植季节施工要求。
从制图和方便标注角度出发,植物种植方式可分为点状种植、片状种植和草皮种植三种类型,可用不同的方法进展标注。 对这种种植方式,施工图应绘出明晰的种植范围边境限,标明植物称号、规格、密度等。 繁盛的树枝和茂密的树叶组成树木的体积,由树叶的铺排构成树冠。 在图面上的空白处用引线和箭头符号标树种的种类,也可用数字或符号简单标注。 植物种植范围内往往有一些现状植物,从维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尽量保管原有植物,特别是古树古木、大树及具有欣赏价值的草本、灌 木等。 5 种植设计施工图 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的常见问题 该规范中的第三、四部分分别对常见植物的平面及立面图例做了规定与阐明,使植物种植设计中常用图例图示有一致的制图规范,根据实 际阅历该规范尚存如下缺乏: 凡在草地、树冠线、建筑物等边缘外应密,然后逐渐稀疏。 对于景观要求细致的种植部分,施工图应有表达植物高低关系、植物外型方式的立面图、剖面图、参考图或文字阐明与标注。 树干和树枝之间的相互位置和长度决议着树木的整体外形,而树枝偏离树干的斜角又直接影响树冠的外形。 植物种植范围内往往有一些现状植物,从维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尽量保管原有植物,特别是古树古木、大树及具有欣赏价值的草本、灌 木等。 〔2〕阐明施工时预备选用的园林植物的高度、体形。
树林立面上的绘法,既可以用实物为对象进展描画的写生法, 也可以只强调树冠轮廊、省略细部或在细部位置以一些装饰性线条 表示的图案法绘制。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各种树木的特征,在绘图前应对 树木进展以下几方面的察看、分析、琢磨、概括。
一、树干的枝干构造
树干和树枝之间的相互位置和长度决议着树木 的整体外形,而树枝偏离树干的斜角又直接影响树 冠的外形。 ①有无明显的主干,②枝干间倾斜角, ③枝干空间构造,④枝干年期变化,⑤察看方向影 响。
〔5〕施肥要求。 〔6〕非栽植季节施工要求。
从制图和方便标注角度出发,植物种植方式可分为点状种植、片状种植和草皮种植三种类型,可用不同的方法进展标注。 对这种种植方式,施工图应绘出明晰的种植范围边境限,标明植物称号、规格、密度等。 繁盛的树枝和茂密的树叶组成树木的体积,由树叶的铺排构成树冠。 在图面上的空白处用引线和箭头符号标树种的种类,也可用数字或符号简单标注。 植物种植范围内往往有一些现状植物,从维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尽量保管原有植物,特别是古树古木、大树及具有欣赏价值的草本、灌 木等。 5 种植设计施工图 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的常见问题 该规范中的第三、四部分分别对常见植物的平面及立面图例做了规定与阐明,使植物种植设计中常用图例图示有一致的制图规范,根据实 际阅历该规范尚存如下缺乏: 凡在草地、树冠线、建筑物等边缘外应密,然后逐渐稀疏。 对于景观要求细致的种植部分,施工图应有表达植物高低关系、植物外型方式的立面图、剖面图、参考图或文字阐明与标注。 树干和树枝之间的相互位置和长度决议着树木的整体外形,而树枝偏离树干的斜角又直接影响树冠的外形。 植物种植范围内往往有一些现状植物,从维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尽量保管原有植物,特别是古树古木、大树及具有欣赏价值的草本、灌 木等。 〔2〕阐明施工时预备选用的园林植物的高度、体形。
树林立面上的绘法,既可以用实物为对象进展描画的写生法, 也可以只强调树冠轮廊、省略细部或在细部位置以一些装饰性线条 表示的图案法绘制。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各种树木的特征,在绘图前应对 树木进展以下几方面的察看、分析、琢磨、概括。
一、树干的枝干构造
树干和树枝之间的相互位置和长度决议着树木 的整体外形,而树枝偏离树干的斜角又直接影响树 冠的外形。 ①有无明显的主干,②枝干间倾斜角, ③枝干空间构造,④枝干年期变化,⑤察看方向影 响。
园艺植物种植园的规划与生产计划的实施(PPT 60页)

38
39
优点
充分利用光照
互相提供良好的 生态条件 促进生长发育
取得良好的经济 效益
缺点
管理复杂 用工多 机械操作困难
主栽作物为主
40
3.2.4 套作和混作
套作,又称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 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不同作物共生期只占生育期的一小部分。
混作,是指两种或多种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 定比例混合种植于同一田地上的种植方式。
风蚀10谷
11
12
2.种植园小区规划设计 面积 10~20hm2 形状 长方形为好 种植较单一的园艺植物
13
3.作物种类、品种的配置 因地制宜 1)产品不同成熟期、不同用途的种类、品种配 置 作物的早、中、晚熟 销路、占地面积比例
14
2)果树的授粉树配置
15
16
3)品种的隔离情况 互相影响 辣椒和豆类 病菌或害虫的寄主
种植 园的 规划 与生 产计 划的 实施
内容提要
1 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 2 种植制度 3 生产计划制定的依据和内容 4 生产技术档案的建立和开发利用
2
3.1 种植园的规划设计
3
3.1.1 规划设计的依据
调查研究内容
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 本地为主,外地为辅
4
调研内容
1.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 方针,特别是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方针、城乡发展 规划。
轮作的顺序性
35
(1)蔬菜轮作 2年轮作: 青蒜→茄果类→大白菜→菠菜→瓜类→萝卜 3年轮作: 西红柿(温室、塑料大棚或阳畦)→黄瓜→萝卜→越冬
茬小葱→菜豆→大白菜→越冬菠菜→瓜类→芹菜
39
优点
充分利用光照
互相提供良好的 生态条件 促进生长发育
取得良好的经济 效益
缺点
管理复杂 用工多 机械操作困难
主栽作物为主
40
3.2.4 套作和混作
套作,又称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 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不同作物共生期只占生育期的一小部分。
混作,是指两种或多种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 定比例混合种植于同一田地上的种植方式。
风蚀10谷
11
12
2.种植园小区规划设计 面积 10~20hm2 形状 长方形为好 种植较单一的园艺植物
13
3.作物种类、品种的配置 因地制宜 1)产品不同成熟期、不同用途的种类、品种配 置 作物的早、中、晚熟 销路、占地面积比例
14
2)果树的授粉树配置
15
16
3)品种的隔离情况 互相影响 辣椒和豆类 病菌或害虫的寄主
种植 园的 规划 与生 产计 划的 实施
内容提要
1 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 2 种植制度 3 生产计划制定的依据和内容 4 生产技术档案的建立和开发利用
2
3.1 种植园的规划设计
3
3.1.1 规划设计的依据
调查研究内容
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 本地为主,外地为辅
4
调研内容
1.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 方针,特别是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方针、城乡发展 规划。
轮作的顺序性
35
(1)蔬菜轮作 2年轮作: 青蒜→茄果类→大白菜→菠菜→瓜类→萝卜 3年轮作: 西红柿(温室、塑料大棚或阳畦)→黄瓜→萝卜→越冬
茬小葱→菜豆→大白菜→越冬菠菜→瓜类→芹菜
《园林种植设计课件》PPT课件

.
2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 有明显的中轴线。 • 地形比较开阔平坦。 • 水体外形轮廓为几何形。 • 广场与道路多为规则对称的几何形。 • 建筑多用中轴辐射对称格局。 • 种植配合中轴对称,全园配植
中列植,多修剪,多有图案花坛。 • 用小品、雕塑等点缀于道路的 • 交点或一端。
.
3
规划式c园o林nt的en种t植方式
.
12
自然式园林的种植方式
孤植 Solitary plants
单独种一棵树,作为绿地空间的主景树。遮荫树、目 标树,主要表现单株树的个体美。所以要选用体型高 大、枝叶茂密、树冠开展、姿态优美的树种。
如银杏、榕树、香樟、悬铃木、槐树、枫杨等。 另外,体形不大但树形优美,或叶色美丽的树。如苏 铁、罗汉松、黄山松、白皮松、鸡爪槭等也可作为孤 植树。
要点:树丛聚栽宜聚不宜散,但要 注意株距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可用灌木作树 下种植,使树丛显得紧凑。聚栽可作为建筑 和雕塑的背景,也可作为一处视线汇聚处的 点景树丛(如置于岛屿、庭园、道路转弯处 等)
.
20
聚栽实例
.
21
自然式园林的种植方式
群植Group planting
群植:用一种或多种树木集团在较大的地块上。英国现 代景观学有一种概念认为:景观没有体量就没有美。 群植可分为:纯林群植和混交群植两种。 要点:群植种植是模仿自然界的纯林景观和交林景观的 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多用于公园的安静休息区,山 林景观区等大尺度的绿化设计。
.
15
对植实例
.
16
自然式园林的种植方式
三株或五株种植
三株或五株种植:三株树是自然式种植的基 本单元,自然式树丛都是由一组三株或多组 三棵树组成的。
园林种植设计课件 共31页

• where it is most suitable to build and where it is no t. Sun, wind, and rain are important factors of design where the development of comfort zones for human activity or the growth of plants is a primary objective . Thus,in many ways natural factors influence land use, site planning, and detailer design.
对实例
自然式园林的种植方式
三株或五株种植
三株或五株种植:三株树是自然式种植的基 本单元,自然式树丛都是由一组三株或多组 三棵树组成的。
要点:要使三株树显得自然优美就 要让三颗树分布在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 顶点上,而三棵树的重心又能集中在三角形 的重心附近。
五株树的自然种植
五株树的自然种植是三株树种植的扩展,是 干个不等边三角形组成的。 方法:用五棵树先用不等边三角形布置,然 后修存在的等边三角形和三点一线的状况即 可。
一贯必须的。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Consider how natural factors data are relevant to both planning and design . At the regional scale, the impact of development or change in use on a landscape must be known and evaluated before a policy to allow such action is set. An inventory of the natural factors, including geology, soils, hydrology, topography, climate, vegetation and wildlife, and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is fundamental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system to which change is contemplated. Equally important is an analysis of visual quality .Land use policy can thus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known vulnerability of resistance of the landscape . In other circumstances the natural processes which add up to a given landscape at a give moment in its evolution may, as at Grand Canyon and other unique places, be considered a resource to be preserved, protected, and managed as a public trust. On a smaller scale, soi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may be critical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st and the form of building foundations:
对实例
自然式园林的种植方式
三株或五株种植
三株或五株种植:三株树是自然式种植的基 本单元,自然式树丛都是由一组三株或多组 三棵树组成的。
要点:要使三株树显得自然优美就 要让三颗树分布在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 顶点上,而三棵树的重心又能集中在三角形 的重心附近。
五株树的自然种植
五株树的自然种植是三株树种植的扩展,是 干个不等边三角形组成的。 方法:用五棵树先用不等边三角形布置,然 后修存在的等边三角形和三点一线的状况即 可。
一贯必须的。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Consider how natural factors data are relevant to both planning and design . At the regional scale, the impact of development or change in use on a landscape must be known and evaluated before a policy to allow such action is set. An inventory of the natural factors, including geology, soils, hydrology, topography, climate, vegetation and wildlife, and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is fundamental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system to which change is contemplated. Equally important is an analysis of visual quality .Land use policy can thus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known vulnerability of resistance of the landscape . In other circumstances the natural processes which add up to a given landscape at a give moment in its evolution may, as at Grand Canyon and other unique places, be considered a resource to be preserved, protected, and managed as a public trust. On a smaller scale, soi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may be critical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st and the form of building foundatio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a
2.1 生产用地(小区)规划设计(80~85%)
为便于果园生产管理,宜将种植园划分为若干小区,小区是种 植作业的基本单位。
2.1.1 小区划分依据: 气候、土壤条件基本一致;有利水土保持;有利防风;有利于 运输和管理
2.1.2 小区的面积: 平地、缓坡地10~30公顷; 丘陵山地(大于10度)一般2~5公顷、个别不限; 以防护系统、道路系统、排灌系统等相结合,并作为主要的小 区界线。
5
a
2.1 生产用地(小区)的规划设计(80%~85%)
2.1.3 小区的形状、位置 主要依地形地势并与道路系统、防护系统、排灌系统、风害 等相结合确定小区的形状和位置。 平地多为长方形 (1:2~5); 丘陵坡地依地形确定;
2.1.4 种类、品种的选择和配置 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表现丰产、优质; 经济性状突出、独特; 效益高、潜力大、前景好; 成熟配套的综合栽培管理技术; 相关人才;市场定位;资金等。
37
a
自动传送设备-成本较高
38
a
蕉园内的洗果棚
39
a
第五节 建园与定植 洗果池
40
a
3 种植园规划设计的步骤
3.1 平面地形图准备与识别:(两院平面地形图)
方位:除特定标明外,无标明的正面上端为北
比例尺:1/10000
等高线:2.5M
最高点:250.7M
最低点:约130M
地形地貌:山头,山谷,山脊,鞍部,低洼地等
26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马占相思
27
a
木荷
28
a
大叶相思
29
a
2.2.2 小区水土保持工程
沟埂梯田:坡度小于3度(一般多行植)。 水平梯田:坡度3~15度(一般多行植)。 环山行(反倾斜梯田):坡度大于15度
(一般单行植)。
30
a
沟埂梯田
31
a
水平梯田
32
a
环山行(云南思茅茶山)
33
a
2.2.3 截水沟(天沟)
水利、生态等) 1.3 社会经济与人文条件(人口、劳力、
文化等) 1.4 市场现状与展望
3
a
2 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主要项目与内容
2.1 生产用地(小区)规划设计(80~85%) 2.2 排灌系统的规划设计(2%) 2.3 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4~5%) 2.4 防护系统规划设计(5~10%) 2.5 附属设施的规划设计(5~8%)
24
a
2.2.1 防护林
2.2.1.3 常用的防护林树木 主木:要求速生快长、抗风、直立高大等。
常用的有雷林1号、刚果12号、马占相思、 耳叶相思、大叶相思、木麻黄等。 副木:要求抗风,较耐荫。 台湾相思、竹柏、樟树、肉桂、木荷等。 下木:耐荫,较矮小。 油茶、藤、耐荫花卉等。
25
a
木麻黄
重要标志物:道路,水渠,建筑物,
边界:
插花地:金富村,水渠,低洼水田
41
a
两院平面地形图
42
a
3.2 资料收集与分析
3.2.1 气候资料: 光照:日照时数等 水份:年雨量、雨量分布等 温度:年均温、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
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等 风:风速、风向、台风(东北为主)等
43
a
3.2 资料收集
主林带:与主风方向垂直,偏角20~30度, 10~20M。
副林带:与主风方向平行,偏角20~30度, 5~10M。
山脊林:沿山脊线设置,15~20M。
块状林:山顶,根据相对海拔高度与坡度等 设置块状林作为水源林。
22
a
23
a
2.2.1 防护林
2.2.1.2 防护林结构与组成: 紧密结构:由主木、副木、下木组成。 疏透结构:由主木、副木或主木、下木组成。 通风结构:仅由主木或副木单一树种组成。
常用的灌水方法:地面灌溉(漫灌、沟灌、区灌、 穴灌等);喷灌;滴灌;滲灌等,将灌水与施肥、 病虫害防治相结合。
15
a
16
a
17
a
18
a
19
a
20
a
2.4 防护系统规划设计(5~10%)
2.4.1 防护林:防风、防寒、防旱、防水土冲刷等
21
a
防护林
2.2.1.1 林带类型和宽度(实际中宽度会小一 些):
6
a
7
a
8
a
9
a
10
a
11
a
2.2 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4~5%)
与种植园的防护系 统、排灌系统、居 住点、主要地段、 输电线路、地形地 势等相结合,构成 贯穿种植园、便于 管理、用地少、控 制范围大的种植园 道路系统。
12
a
2.3 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4~5%)
主路(大路): 大车对开,与居民点、主要小区、苗圃、仓库、园外 道路等相连,路宽6+2M(两边水沟)。
36
a
2.5 附属设施的规划设计(5~8%)
居民点:开阔、向阳、避风寒、平整、居中、 交通便利、水电好,1亩/劳力。
仓库:与居民点和主要道路相连。 苗圃或生活用地:在居民点附近,土壤、水源、
交通良好,1亩/人。 水塔或水池:相对最高点,保证用水量。 水肥池:个/40~50亩。 电源、生活水源等: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土壤 资料: 地形地势、海拔: 水、电、通信: 交通: 自然植被: 社会人文环境: 其他
副路(干路): 能通大车,与主路、小路等相连,路宽4+2M。
小路(支路): 与主路、副路、小区等相连,路宽2+2M。
13
a
14
a
2.4 排灌系统的规划设计(2%)
依据种植园地形地势、道路系统、防护系统等合理 安排排水系统(沟、涵洞、管等),及时排出园内 多余的水,防止出现水土流失和水涝。
供水系统应把水源(井、灌沟、山塘、水库、水塔) 与供水设施(管、沟、池、泵等)和林段相连,在 需水时期及时供应充足的水。
种植园规划设计
1 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依据 2 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主要项目与内容 3 种植园规划设计的步骤 4 种植园规划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
a
概念
规划:长远地具体地确定种植园土地利 用及各项基本建设的布局和规模。
设计:对种植园项目或内容的具体技术 安排和操作。
2
a
1 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依据
1.1 当地的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等 1.2 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气候、土地、
大于15度的环 山行上方约10M 处挖长2M、宽 1M、深0.8M、 间距1~2M的天 沟。
34
a
2.2.4 绿篱、防牛沟:
种植园四周 种上2~3M的 刺树、刺桐、 仙人掌、露 兜等绿篱, 内侧或外侧 挖深沟。
35
a
2.2.5 植被覆盖
在种植园倾 斜部分尽可 能保留原有 的植被或种 植护坡 覆 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