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肌理

合集下载

色彩肌理构成名词解释

色彩肌理构成名词解释

色彩肌理构成名词解释
色彩肌理构成是指在设计或绘画中,通过不同的色彩和纹理表现手法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色彩肌理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色彩和肌理。

其中,色彩指的是颜色和色调,而肌理则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

在色彩肌理构成中,色彩和肌理的相互作用会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如对比、和谐、动感、冷静、热情等。

在色彩肌理构成中,色彩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因此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色彩的作用。

在色彩选择上,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颜色和色调,以达到特定的效果。

例如,如果想要创造出温暖、柔和的氛围,可以选择柔和的色调,如暖色调的黄色、橙色和红色等;如果想要创造出冷静、清新的氛围,可以选择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紫色等。

除了色彩外,肌理也是色彩肌理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创造。

例如,可以采用平涂、渲染、素描、水彩等手法来表现物体的肌理。

在肌理选择上,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肌理效果,如光滑、粗糙、硬、软等,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色彩肌理构成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和肌理表现手法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色彩和肌理的作用,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色彩的肌理

色彩的肌理

色彩的肌理色彩肌理是指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与相应的处理塑造手法所造成画面的组织纹理。

肌理可看作是制作手法(塑造、用笔)与材质两个因素的综合表现。

如画家特定的塑造方法、用笔;各种笔痕墨迹皴擦与渗化的细微变化;画布、扁笔、画刀及颜料所产生的笔触、刀痕、布纹等效果。

它们生动自然、奇妙,能唤起作者和观者内心深处的幻想和联想。

给人们独特的美感享受。

色彩肌理决定了画面的细节。

一、画面肌理在美术作品上的审美表现1 、具象的反映物象——状物这是色彩肌理存在的客观依据之一。

例如:在写意的中国画中以干涩的含有许多飞白肌理的枯笔 , 象征性的表现干枯的树干 , 以渗化的湿墨肌理去表现鸡雏的羽毛 , 以各种皴法肌理去表现不同的山石地貌。

在印象派的绘画里利用点彩的细碎肌理去摹拟光与大气粒子的闪烁感。

印象派画家莫奈,他在白画布上直接用不透明的颜色厚涂,采用跳跃、活泼的小笔触,形成斑斑点点、粗糙不平的画肌结构。

这种画肌,是随着油画工具材料的改进,及户外写生方式的兴起,以及新的色彩学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才产生的。

2 、悦目人类视觉对装饰美的要求是审美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装饰美的内涵也就是具有意味的形式美,而色彩肌理正是具备了较强的肌理形式美感。

如各种用笔的肌理效果;各种不同的塑造手法;水、色、纸自然融合的墨韵趣味;都满足了人们俱有“愉悦性”的形象感受。

3 、传情色彩肌理的表象也正是一种形象。

这种点线面、浑浊与清楚、突出与凹进、光滑与粗糙等等的组织纹理,经过人们感官唤起了人们的记忆与联想。

如垂直的肌理可以造成静穆崇高的感觉,倾斜的肌理可以产生冲击与运动的联想,破碎的肌理使人想到残破与杂乱,整齐的肌理能表现秩序与条理。

线型肌理有方向感、粒状肌理有着沉静与自若 , 曲线肌理象征着优美、流动与不安 , 水平的肌理又可表现稳定与宽广。

4 、色彩肌理对形成个人风格具有明显作用在名家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色彩肌理结构:塞尚的作品色彩肌理,多如泥水刀刷墙,厚涂重抹。

色彩肌理的表现形式

色彩肌理的表现形式

色彩肌理的表现形式一、颜色的表现形式颜色是色彩肌理的基础,它可以通过明暗、冷暖、饱和度等方面来表现。

明暗方面,颜色可以通过色调的浅深来展现不同的质感。

浅色给人一种轻盈、柔和的感觉,而深色则给人一种厚重、稳固的感觉。

冷暖方面,颜色可以通过色调的冷暖来传达不同的氛围。

冷色调给人一种清凉、冷静的感觉,而暖色调则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

饱和度方面,颜色可以通过色彩的鲜艳程度来表现不同的活力。

高饱和度的颜色给人一种鲜明、活跃的感觉,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给人一种柔和、温和的感觉。

二、纹理的表现形式纹理是色彩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线条、斑点、条纹等形式来表现。

线条纹理可以通过不同粗细、长度、方向等来展现不同的肌理感。

细线条给人一种柔和、细腻的感觉,而粗线条则给人一种粗犷、有力的感觉。

斑点纹理可以通过大小、形状、分布等来传达不同的肌理质感。

小斑点给人一种细腻、精致的感觉,而大斑点则给人一种粗犷、有力的感觉。

条纹纹理可以通过宽窄、间距、重复等来展现不同的肌理效果。

窄条纹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感觉,而宽条纹则给人一种粗犷、有力的感觉。

三、光线的表现形式光线是色彩肌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可以通过明暗、投射、反射等方式来表现。

明暗方面,光线可以通过明暗的对比来展现不同的肌理效果。

强光照射下的明亮部分给人一种鲜明、突出的感觉,而阴影部分则给人一种暗淡、隐晦的感觉。

投射方面,光线可以通过光源的位置和强度来传达不同的肌理效果。

光源从上方照射下来给人一种平和、柔和的感觉,而光源从侧面照射则给人一种明亮、锐利的感觉。

反射方面,光线可以通过物体表面的反射来展现不同的肌理质感。

光线在光滑表面的反射给人一种光亮、光滑的感觉,而光线在粗糙表面的反射则给人一种暗淡、粗糙的感觉。

色彩肌理是通过颜色、纹理和光线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的。

颜色通过明暗、冷暖、饱和度等方面来传达不同的质感。

纹理通过线条、斑点、条纹等形式来展现不同的肌理感。

光线通过明暗、投射、反射等方式来表现不同的肌理效果。

色彩肌理ppt课件

色彩肌理ppt课件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中,色彩与肌理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通过模拟真实 的色彩和肌理效果,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沉浸式的体验。
跨界合作
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通过跨界合作的方式,将色彩与肌理的创新应用拓展到更 广泛的领域中。例如,将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与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相结合,创 造出更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肌理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
在平面设计中,肌理可以作为背 景、图案、文字等元素的表现手
法,增加设计的美感和质感。
包装设计
在包装设计中,肌理可以用来表现 产品的质感、品质和特点,提高产 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环境设计
在环境设计中,肌理可以用来表现 建筑物的外观、景观的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地面 的质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 氛围。
03
产品设计
在产品设计中,色彩与肌理的结合应用能够提升产品的美观度和质感。
例如,在餐具设计中,采用不同色彩和质感的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能
够使餐具更具艺术感和实用性。
色彩与肌理的创新应用
动态色彩肌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动态色彩肌理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动态的色彩和肌理变化, 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动态的视觉效果,使设计更具创新性和趣味性。
深入研究色彩肌理与 信息传达的关系
目前对于色彩肌理与信息传达的 关系仍有许多未知领域,未来可 以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其 内在规律,为PPT设计提供更有 力的理论支持。
提升用户对色彩肌理 的认知
随着用户对PPT设计要求的提高 ,未来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用 户对色彩肌理的认知,帮助用户 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肌理,提 升PPT设计的整体水平。

2.(4.5)色彩及肌理

2.(4.5)色彩及肌理

温暖的色彩附以 柔和的灯光使整 个环境变得温馨、 舒适,从而体现 了所展示服装的 高贵、精致。
在一座普通的建 筑入口前增加这 样的装置可以在 瞬间吸引附近人 群的眼球,迅速 传达信息。
2005 年 日 本 爱 知 世博会希腊馆内 奥运火炬通过色 彩和灯光的效果, 让人联想到火与 运动。
蓝色调的汽车展区凸显了高科技和现代的感觉。
自达公司的展示设计。
2、色彩与心理 色彩的审美与人的主观感情有很大的关系。马蒂 斯曾经说过:“由物质唤起和抚养并被心灵再造,色 彩能够传达每一事物的本质,同时配合强烈的激情”。 人类对于色彩的感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色彩的冷暖感 二是色彩的华丽感 三是色彩的进退感 四是色彩的形态感 五是色彩的胀缩感
1、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也就是表象特征, 是由色彩的物理性质决定的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适合于表现物
体的立体感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度、浓度、饱和度等, 纯度越高色相感越强
儿童插图“阳光与
雨水” 佐腾(U.G.Sato) 色彩的组合和简洁 自然的形态激起儿
(2)触觉肌理
用手抚 摸有凹凸感 觉的肌理为 触觉肌理。 如给人刺痛 感觉的金属、 岩石坚硬肌 理形态;给 人纯朴、亲 切感觉的木 质肌理。 ①自然 的肌理。现 有的材料(木、 玻璃、金属、 建材等)没有 加工所形成
肌理的应用
岩石与图形的对比
文字形成肌理
五 色彩
色彩也是人类视觉的一种
人类所能看到的一切视觉现象都是由光线和色彩共 同作用产生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色彩实际上 是一定光源下的色彩 牛顿——用三棱镜发现了七色光 歌德——“色彩是人产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英国心理学家格里高——“色彩感觉对于人类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它深刻地影响着 我们的情绪状态。”

色彩构成五色彩肌理与色彩的采集重构

色彩构成五色彩肌理与色彩的采集重构

03
色彩的采集
色彩采集的方法与技巧
直接采集
直接从自然、人造物、艺术作 品等现实生活中获取色彩。
间接采集
通过媒介如图书、图片、网络等 获取色彩。
联想采集
通过联想想象,将内心感受与色彩 结合,创造出新的色彩组合。
色彩采集的实践与应用
实践案例1
01
采集自然色彩,运用色彩构成原理,创作出自然风格的艺术作
品。
实践案例2
02
采集城市色彩,运用色彩构成原理,创作出城市风格的艺术作
品。
实践案例3
03
采集文化色彩,运用色彩构成原理,创作出文化风格的艺术作
品。
色彩采集的材料与工具
材料
画布、纸张、颜料、墨水、水彩等。
工具
毛笔、油画刷、喷枪、画板、调色板等。
04
重构色彩
色彩重构的方法与思路
直接重构
根据设计需求,直接对基本色、明度和纯度进行 调制。
五色彩肌理的分类与特点
色彩肌理的分类
根据五色彩肌理的组成,可以将色彩肌理 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明度肌理、纯度肌理 、饱和度肌理、对比度肌理和调和度肌理 。
VS
特点
五色彩肌理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明度肌 理可以调节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肌理可 以调节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度肌理可以 调节色彩的鲜艳度和饱和度,对比度肌理 可以调节色彩的对比度和反差效果,调和 度肌理则可以调节色彩的和谐度和整体效 果。
色彩构成的意义与应用
色彩构成对于艺术和设计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色彩构成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色彩的运 用规律,提高色彩搭配和运用能力。
色彩构成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提 高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色彩肌理知识点总结图表

色彩肌理知识点总结图表

色彩肌理知识点总结图表一、色彩概念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一种通过视觉感知的光线的性质,是人们对光线的感觉体现出来的一种特性。

色彩是由颜色、亮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构成的。

2. 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根据其在色谱图中的位置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基本颜色;也可以根据色彩的通透性分为明亮色和灰暗色;此外还可以根据色彩的对照性分为冷色和暖色。

二、色彩基本理论1.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分别为色相、亮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基本颜色,如红、橙等;亮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程度,即色彩的灰色成分的少多程度。

2. 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包括冷暖色对比、明暗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等。

这些对比关系可以让色彩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鲜明。

三、色彩的心理效应1. 色彩的情绪效应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红色会让人兴奋,蓝色会让人安静等。

2. 色彩的视觉效应不同颜色的对比和搭配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红色和绿色对比强烈,黑色和白色对比鲜明等。

四、色彩的应用1. 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在广告设计中,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传达产品的信息,激发购买欲望。

2. 空间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在空间设计中,色彩可以用来营造不同的氛围,比如暖色调可以让人感觉温暖舒适,冷色调可以让人感觉清新凉爽。

五、色彩搭配技巧1. 色彩的搭配原则色彩的搭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冷色和暖色不能混用,对比色的搭配要谨慎等。

2. 色彩的搭配技巧色彩的搭配有很多技巧,比如可以利用色相的颜色搭配来达到柔和过渡效果,可以利用亮度、饱和度的对比来创造强烈的效果等。

六、色彩的文化意义1. 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色彩的象征意义是不同的,比如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在西方红色象征危险等。

2. 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在艺术作品中,色彩可以用来表达画家的情感,表现画面的氛围,传达作品的主题。

色彩肌理作品欣赏

色彩肌理作品欣赏
用减色混合可得出:
品 红 + 黄 = 红(白 光 — 绿 光 — 蓝 光) 青 + 黄 = 绿(白 光 — 红 光 — 蓝 光) 青 + 品 红 = 蓝(白 光 — 红 光 — 绿 光) 品 红 + 青 + 黄 = 黑(白 光 — 绿 光 — 红 光 — 蓝 光)
注:品红、黄、青三原色在色彩学上称为一次色
色彩设计方法
类似色:
是红与橙、橙与橙 黄、黄与黄绿、绿与蓝 绿、蓝与紫蓝、紫与紫 红等二十四色相环中相 隔30度至60度左右的色 相对比。
色彩设计方法
中差色:
是黄与红、红与青紫、 青紫与绿等在二十四色相 环上间隔90度左右的色相 对比。
色彩设计方法
对比色:
在二十四色相环上间 隔120度左右的三色对比, 如品红-黄-青(三原色的 对比)、橙红-黄绿-蓝、 橙-绿-青紫(间色的对 比)、黄橙-青绿-紫等。
色彩的属性
色彩系统
当投照光、 反射光与透射光在 视觉中感觉到某色 光的特征时,我们 所看到的就是有彩 色。
当投照光、 反射光与透射光在视 觉中感觉到某种单色 光的特征时,我们所 看到的就是无彩色。
色彩的属性
有彩色与无彩色结合运用
色彩的属性
二. 色彩的三要素
明度
纯度
色相
明 度 — 色彩的明亮程度 a 在无彩色中

色彩的产生
一. 光 与 色
(一)光与色的关系
光线是感知色彩的前提条件
(二)可见光
色光的可见性取决于光的波长
380mμ-780m μ 小于380m μ 大于780m μ
可见光 紫外线 红外线
应用到医学X光 应用到无线电波
(三)光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擦印法 擦印法是将干笔或纸揉皱成团,然后蘸上颜料, 在画纸上擦,可以改变揉皱的效果,也可以改变颜色, 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3、流淌法 流淌法将颜料稀释,放置在画面上,使其自然流淌, 形成流淌痕迹。
4、滴溅法 滴溅法用笔等工具蘸饱颜料或墨汁,从高处自然滴 溅到画面上,或者甩落到画面上,会形成颜色绽开的偶 然效果。
二、触觉肌理 触摸肌理是利用材料的物质属性,有效的进行 加工处理,是一种在触觉上能够让人明显感受到 的一种肌理效果,并通过表面凹凸不平的特性, 引起人的一种心理联想,可以满足人对物质的感 知,形成心理愉悦,满足的感觉。
视觉肌理制作方法通常有以下十种: 1、拓印法 拓印即将物质表面的真实肌理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转 移到画面上来,其原理和碑帖的拓印雷同。
二)、触觉肌理制作方法通常有以下四种: 1、刮刻法 刮刻法源于油画创作,利用刮刀、刻刀等工 具,在画面上进行刮刻,得到凹凸起伏的沟壑效果, 触摸起来非常坚硬、崎岖,视觉效果和触觉效果均 非常明显。
2、拼贴法 拼贴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纸张、布料、废旧木片、 刨花、绳子、毛线、玻璃碎片等)剪裁好后粘贴在画面上, 平铺或者层叠铺都会得到不同的效果,是一种即可视也可 以触摸的综合肌理构成。此方法在服装设计中应用较多。
5、吹彩法 吹彩法以吸管为工具,吹动流淌的颜料,使其 改变方向和形状,宜表现树枝、树杈等自然现象。
6、喷绘法 喷绘法是用牙刷或喷笔将稀释好的颜料喷洒在画面 上,喷洒的过程中自主控制各种疏密、聚散的变化,使 画面形成层次感、空间感。
7、抗水法 抗水法是利用蜡烛等油性材料在画面中绘制图案, 然后在画面上涂色,利用水油不溶原理,有油脂的地 方颜色自然晕开,形成复杂,多元,具有民族风格的 艺术特点。
3、编结法 编制法源于传统中的编织席子,竹筐等生活用品, 需要用带状或条状的材料,运用编席子的方法,反复穿 插,形成骨骼线造型,具有极强的秩序美感。如图7-36 为用皮草编结形成的肌理,具有一种古朴的艺术气息。
4、堆积法 堆积法是将大小,形状不同物质在画面中 堆积,形成强烈的视觉和触觉对比。
案例赏析:肌理原理的艺术作品 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 华·蒙克的绘画作品 《呐喊》,该作品带有 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 抑的情调,画面应用肌 理线条和色彩完成了奇 特的造型、动荡的线条、 燃烧的血红色彩云,以 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 现出他的恐惧情感。
8、撒盐法 撒盐法是先在画面上用水粉画出想要的图案,然后 将盐洒在画面上,撒的时候要注意画面的疏密效果, 此法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
9、挤压法 挤压法将颜料滴落在比较平滑的物体表面,如玻璃、金 属板等,然后将纸覆盖在上面,可以拉动也可以不动,再 掀起来,纸面会呈现丰富、自由的肌理效果。
10、熏灸烙烫法 熏灸烙烫法以使用热能源为工具,进行熏烤或者火烧、 烙烫,产生自然、原始的肌理感觉。
第七章、色彩的肌理
一.认识肌理及概念 二.色彩肌理的分类
一.概念
•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如:大理石、树皮、 年轮等。“肌”指物体表面的皮肤,“理”指物 体表面的纹理特征、质感、质地。
• 色彩肌理:指色彩在物体表面的变化方式或由物 体表面的凹理的分类
一 )视觉肌理 视觉肌理也是一种平面肌理效果,这种肌理 形式多用于绘画作品中,虽然也会产生一定的三 维立体效果,但相对于触觉肌理来说是不明显的, 大多在视觉上造成的一种视觉感受。在视觉肌理 创作时,需要把握肌理特征,来进行模仿、借用、 重新组合。
该作品在制作中需要利 用蜂蜡绘制图案,并对 其染色,有蜡的地方无 法上色,并形成自然的 冰纹,整体效果原始、 自然。
服装设计中使用的 肌理效果,模仿色 彩的拓印法,大胆、 张扬,设计感极强。
苗族扎染作品,苗族的 扎染非常出名,属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 部分,利用“扎”的工 艺进行染色,出现各种 肌理效果,为大众所喜 爱,出现的肌理效果总 是独一无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