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护保养规则完整版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定(5篇)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活动的监督管理,保障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质量和安全,避免和减少电梯事故,根据____《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活动,是指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以下简称电梯维保单位)受电梯使用单位委托,对在用电梯进行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以及新安装交付使用后,在保修服务期内对电梯进行的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的总称。
第四条在本省从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活动,电梯监督检验以及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活动实施安全监察应当遵守本规定。
个人或者单个家庭自用的电梯,不适用于本规定。
第二章一般要求第五条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
禁止无电梯维修许可资格和超许可范围开展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活动。
对无证单位套用或借用其他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合法手续开展业务,一经举报、发现,经查证属实将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处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在本地(设区的地、市)注册或设有分支机构(维保组、队)的、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
电梯维保单位的分支机构应为其“法人”的《许可证》上注明的分支机构。
第七条电梯维保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电梯维修许可资格,并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业务。
电梯维保单位只能在注册登记地或设有分支机构的地、市承担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应纳入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并向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许可。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一、电梯的使用
1、准确的操作。
使用电梯时,要准确地按下所需楼层的
按键,对于安全应紧急停车按钮应当了解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及时按下。
2、禁止无故按闸门。
在电梯门打开后,不要无故按住闸
门按钮延迟结构的关闭。
3、禁止超载。
在电梯内载人超市是非常危险的,上面标
示着允许的最大载重,在电梯搭车时,对于人员及物品数量应做出限制,以免损伤电梯的运行设备。
4、禁止乱动控制柜。
控制柜是电梯运行的控制核心,任
何人员不得随意摆弄,以免影响电梯正常的运行。
二、电梯的管理
1、日常监督。
电梯的日常管理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定期
对电梯运行的时间表和记录进行检查,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维护工作。
2、操作提示标牌。
在电梯门及调度室内应有明显的操作
提示标牌,以便乘客了解该电梯运行的相关信息,如:各层楼、维修单位电话等信息。
3、电梯登记表。
对于每个电梯运行的记录,以便跟进调度,该表应当包括电梯编号、停放楼层、上下客人数、上下口渠等内容的记载。
三、电梯的维护和保养
1、定期检查。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对于电
梯的操纵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预防性维修。
2、保养设备。
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如:润滑轮回、深度清洗机房等。
3、及时维修。
电梯出现故障时应及时维修,若出现危险情况应马上停止运行,并通知电梯的维修机构进行处理。
电梯维修保养规程(4篇)

电梯维修保养规程电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乘坐,保持电梯的正常运行,有效的维修保养电梯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电梯维修保养规程,详细介绍维修保养的各个方面。
一、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电梯维修保养的首要原则是保障人员的安全,任何维修保养活动都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2. 规范操作: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维修保养,不得擅自改变维修保养方式或方法。
3. 记录完备:维修保养人员应认真记录维修保养情况,包括维修保养的内容、时间、维修保养人员等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和统计。
二、维修保养责任分工1. 物业单位:负责组织和协调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包括与电梯维修保养公司签订合同、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协调维修保养事宜等。
2. 电梯维修保养公司:负责具体的维修保养工作,包括定期巡检、故障排除、日常维护等。
3. 电梯使用单位:负责按照规定的要求使用电梯,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三、定期巡检和日常维护1. 定期巡检:电梯维修保养公司应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定期巡检,包括机房、井道、电气系统等各个部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日常维护:电梯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定期清洁电梯,保持电梯的整洁和卫生。
四、故障排除1. 故障报修:电梯使用单位在发现电梯故障时应及时向电梯维修保养公司报修,详细描述故障现象,以便维修保养人员能够更快速地定位故障。
2. 故障维修:电梯维修保养公司应及时派遣维修人员进行故障维修,修复故障,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五、安全维护1. 安全检查:电梯维修保养公司应定期进行电梯的安全检查,包括对电梯的各个部件进行维护、检修,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 安全演练: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电梯安全演练,提高人员应急逃生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电梯。
六、记录与报告1. 维修保养记录: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应认真记录每次维修保养的情况,包括维修保养内容、时间、维修保养人员等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和统计。
电梯维修保养安全规定范本

电梯维修保养安全规定范本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为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维修保养工作必须按照本规定进行。
无论是维修保养单位还是使用单位,都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中的各项规定。
第二条: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必须具备专业维修人员和必要的维修设备,并负责组织维修保养工作。
同时,维修保养单位必须向使用单位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第三条: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故意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四条: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必须按照维修保养计划进行,并及时记录维修保养工作的具体情况。
记录必须真实、完整、准确。
第五条: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维修保养档案,包括有关维修保养人员的资格证书、维修保养记录、维修保养计划等。
第二章维修保养人员的要求第六条: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获得国家认可的相应资格证书,且持证上岗。
未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电梯维修保养工作。
第七条: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维修保养单位必须定期对维修保养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技术水平持续提高。
第八条: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遵守岗位职责,不得擅自篡改及修改电梯的设计和参数。
第三章维修保养工作的要求第九条: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必须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
维修保养人员在进行维修保养工作时,必须仔细阅读电梯的技术资料,并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第十条: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必须按照维修保养计划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维修保养计划。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维修保养计划,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并及时进行记录。
第十一条: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必须保持工作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维修保养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四章维修保养记录和档案第十二条: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电梯维修保养记录和档案,并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
维修保养记录必须真实、完整、准确,包括维修保养的时间、内容、人员等。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3篇)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一、应对机房的电器和机械设备做定期的巡视检查,清理轿厢机房卫生检查司机交接班记录。
二、应至少每日按照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一次维护保养。
三、每月对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和电控部分进行详细检查,更换各种易损部件。
四、每季度对重要的机械部件和电器设备进行详细检查,调整和修复以下内容:曳引机注油、导轨打蜡、油杯注油、更换门导靴、轿厢导靴衬板、更换破损烧蚀的安全开关和继电器等。
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技术检验,确定电梯运行状态及不安全因素,制定整改计划(更换曳引机、清洗导轨工作面、控制柜除在检修安全回路、更换磨损和不可靠机械电器部件)。
六、根据电梯性能和使用频率,可在三至五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大修(清洁曳引机、更换摩擦片、检修控制柜、更换钢丝绳、做平衡系数实验等)。
七、电梯长时间停用或发生火灾、地震、水淹等情况应做好纤细记录并报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八、建立《电梯运行记录》并详细填写对故障及原因尤其是安全部件安全装置维修及调整后的数据记录在案。
为日后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2)是指为了保证电梯的顺畅运行和安全使用,制定的一系列日常维护和保养的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的示例:1. 定期巡查:每天对电梯进行巡查,包括检查电梯的各项运行指标是否正常,如电梯运行是否平稳,电梯门是否打开顺畅等。
2. 清洁维护:定期对电梯进行清洁和卫生维护,包括清洁电梯内外的地面、墙壁、门扇等部位,并进行消毒。
3. 润滑保养:定期对电梯的润滑部件进行检查和保养,如电梯门的导轨、电梯轿厢的导轨等,保证其顺畅运行和减少噪音。
4. 定期检修: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电梯进行全面检修,包括检查电梯的各个部件是否损坏或磨损严重,如电动机、电梯轿厢、钢丝绳等,并进行维修、更换。
5. 故障处理:对于电梯故障,需要及时处理和修复,避免对用户的使用造成影响,并做好故障记录和维修报告。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细则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细则电梯是大楼中必备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细则。
一、清洁维护1.1电梯井道和机房应保持清洁,严禁乱堆乱放杂物。
1.2电梯内部地面和墙壁应定期清洁,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
1.3电梯玻璃门和不锈钢门应定期擦拭,严禁使用粗糙的清洁剂,以免对门体造成损害。
1.4电梯按钮和显示屏应定期清洁,以保持良好的观感和使用效果。
1.5升降机井道顶部的防火卷闸门应定期清洁,并检查防火卷闸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二、电梯机房的维护2.1电梯机房内应保持通风畅通,定期清理通风设备和排风口。
2.2定期检查电梯机房中的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3定期检查电梯驱动系统和传动设备,包括电动机、减速器、传动链条等,保持其运行良好。
2.4定期检查电梯悬挂装置和导轨系统,确保其无异常磨损和松动现象。
2.5定期检查电梯安全装置和限速器,保持其灵敏可靠。
三、电梯井道的维护3.1定期检查电梯井道壁面,如有裂缝或渗水现象,应及时修复。
3.2定期检查电梯井道内的绳梯和楼梯,保证其完好无损,便于维修和应急救援。
3.3定期检查井道中的电缆和线路,确保其无磨损和漏电现象。
3.4定期清理井道底部的坑道,清除堆积的垃圾和杂物。
3.5定期检查井道上部的顶面和防护罩,确保其完好无损,防止外来物品的侵入。
四、电梯使用注意事项4.1严禁超载使用电梯,避免引起电梯故障和安全事故。
4.2乘客进入电梯前应先查看电梯运行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物业或维修单位。
4.3乘客进入电梯时应注意不要过度拥挤,以免导致电梯故障和垂直差距不均的情况。
4.4乘客进入电梯时应注意个人行李,避免挤压到其他乘客和电梯内部设备。
4.5如乘客在电梯内发生紧急情况或异常状况,应及时按下紧急报警按钮,寻求帮助。
综上所述,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细则包括清洁维护、机房维护、井道维护以及乘客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
电梯维护保养规范

电梯维护保养规范一、维护保养人员要求1、维护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
2、熟悉电梯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掌握维护保养的方法和操作规程。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二、维护保养周期1、日常维护保养:每 15 天进行一次。
2、季度维护保养: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
3、半年维护保养:每半年进行一次重点部件的检查和调整。
4、年度维护保养:每年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全面检查和维护。
三、维护保养内容1、机房设备检查控制柜内的电器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等,确保其接触良好,无松动、烧焦等现象。
清洁控制柜内的灰尘和杂物,保持通风良好。
检查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和电气开关的动作可靠性。
检查曳引机的运行状况,包括油温、油位、噪声和振动等,及时补充或更换润滑油。
检查制动系统的工作情况,调整制动闸瓦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确保制动可靠。
2、井道设备检查轿厢和对重导轨的润滑情况,及时添加润滑油。
检查导轨的固定情况,有无松动和变形。
检查各层门的门锁装置,确保其动作灵活、可靠,门锁电气开关接触良好。
检查门滑块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滑块。
检查随行电缆的固定情况和有无破损。
3、轿厢设备检查轿厢内的操纵按钮和显示装置,确保其功能正常。
清洁轿厢内的卫生,检查轿厢照明和通风装置。
检查轿厢的称重装置,确保其准确可靠。
检查安全钳的动作可靠性,清理安全钳导轨上的杂物。
4、底坑设备检查缓冲器的固定情况和工作性能,及时更换损坏的缓冲器。
检查底坑的照明和急停开关,确保其正常工作。
清理底坑内的杂物和积水。
四、维护保养记录1、维护保养人员应如实填写维护保养记录,包括维护保养的日期、项目、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2、维护保养记录应保存至少 4 年,以备查阅。
五、安全注意事项1、维护保养人员在工作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2、在机房和井道内工作时,应切断电源,并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电梯维修保养安全规定(3篇)

电梯维修保养安全规定是为了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电梯维修保养安全规定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电梯维护保养:每辆电梯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工作必须由专业的电梯维护保养服务机构进行,并且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2. 定期检查: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验收,并定期进行年检和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包括对电梯外观、井道设备、轿厢内部设备、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3. 设备配备:电梯应当配备常备器材和工具箱,以备发生故障时进行维修和抢修使用。
维修人员必须配备安全带和其他安全装备,确保维修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4. 责任分工:维护保养人员和维修人员应设专人负责,明确分工,维护保养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和偏差调整,维修人员负责涉及电梯停运和维修的工作。
5. 处理故障:电梯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将电梯停止运行、清空乘客等,保证乘客的安全。
6. 培训和考核: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证书,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能够熟练地进行电梯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
7. 紧急救援: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必须迅速到场,并进行救援。
同时,他们必须熟悉电梯故障解决的常见方法,能够迅速处理各类电梯故障。
8. 保养记录: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必须记录在案,包括维护保养的时间、方式、内容等,以备日后参考和查阅。
同时,还要建立电梯维护保养档案,记录电梯的日常运行情况和故障处理情况。
9. 个人保护措施:维修人员在进行电梯维护保养和维修时,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特别是在井道内进行维修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10. 安全培训:对于新员工或者轮岗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电梯维护保养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并确保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维保单位负责)
一、维保单位按照《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有关安全技术规
范以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维保计划与方案。
二、按照本规则和维保方案实施电梯维保,维保期间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
施工安全;
三、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针对本单位维保的不同类别(类型)电梯
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四、设立 24 小时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
人故障报告后,维保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
五、对电梯发生的故障等情况,及时进行详细的记录。
六、建立每台电梯的维保记录,及时归入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并且至少保存 4年;
七、协助电梯使用单位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八、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自行检查,自行检查在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之
前进行,自行检查项目及其内容根据使用状况确定,但是不少于本规则年度维保和电梯定期检验规定的项目及其内容,并且向使用单位出具有自行检查和审核人员的签字、加盖维保单位公章或者其他专用章的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
九、安排维保人员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电梯的定期检验;
十、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及
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十一、电梯的维保项目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等四类,各类维保的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分别见附件 A 。
维保单位应当依据各附件的要求,按照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维保计划与方案,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使电梯达到安全要求,保证电梯能够正常运行。
十二、现场维保时,如果发现电梯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加维保项目(内容)予以解决的,维保单位应当相应增加并且及时修订维保计划与方案。
当通过维保或者自行检查,发现电梯仅依据合同规定的维保内容已经不能保证安全运行,需要改造、修理(包括更换零部件)、更新电梯时,维保单位应当书面告知使用单位。
十三、维保单位进行电梯维保,应当进行记录。
记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电梯的基本情况和技术参数,包括整机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单位名称,电梯品种(型式),产品编号,设备代码,电梯型号或者改造后的型号,电梯基本技术参数(内容见第八条);
(二)使用单位、使用地点、使用单位内编号;
(三)维保单位、维保日期、维保人员(签字);
(四)维保的项目(内容),进行的维保工作,达到的要求,发生调整、更换易损件
等工作时的详细记载。
维保记录应当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十四、维保记录中的电梯基本技术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包括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驱动载货电梯、强制驱
动载货电梯),为驱动方式、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层站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