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1)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译文】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骇,
采用了进言。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 师愈骄。
【译文】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 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
202X新高考卷Ⅰ
课堂小练
(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 及者。”
【译文】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与他交谈,那人勇猛而 有智谋,众将少有能赶得上的。
(2)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译文】吴汉回来,批评他们说:“军队出征在外,官兵们用 度不足,为什么多买田地房产呢?”
202X全国卷Ⅱ
课堂小练
2023新高考卷Ⅱ
课堂小练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 乎!”
【译文】请你带军稍向后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追逐交战, 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而观战,不是很快乐吗!
(2)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
(2)古人在临阵之前出奇制胜,出人意料地攻击敌人,这也
2023全国甲卷
课堂小练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尽力,复可得乎?”
• (1)他泪流满面地回答说:“过了今天,即使以后我想要 像现在这样竭尽全力,还能有机会吗?”
(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 (2)杨纭到达县里后,不再另行访查,只是将听到的情况 上报来推举他。
202X新高考卷Ⅱ
课堂小练
课前小练习
高三一轮复习
2023·河南洛阳5月模拟
• 而倭至者日众,始犯邵武,杀指挥齐天祥。转掠罗源、连江。 遂攻玄钟所城及宁德县,入之。乘胜直抵兴化府城,不克,乃 合兵薄城下,围之且匝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
张昭,字潜夫。自言汉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县。祖楚平, 寿张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调长安,值巢寇乱, 不知所终。直幼避地河朔,既寇,以父失所在,时盗贼蜂起,道 路榛梗,乃自秦抵蜀,徒行丐食,求父所在,积十年不能得。
译1:张昭的祖父是楚平,给张县令祝寿。 楚平生了楚直 (改姓为张),楚直就是张昭的父亲。
新题展示: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 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 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 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 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 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 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 天下不能一朝居也。”(2006福建卷) [注]①桀:夏桀,暴君。 ⑴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 能一 朝 居 也



时,要意译。如“东曦既驾”,如直译成“日神 东君已经乘着六条龙驾驭的车子出来了”就不好, 不如意译成“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准确通顺。 2、处理借代、互文、委婉、讳饰等修辞格,一 般要意译。比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借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 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委婉) “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指帝王死。
( 5 ) “ …… 孰 与 ……” 表 示 “ 与 …… 相 比 , 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6)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 为“大概……吧?”、“难道……吗?”; ( 7 ) “何 …… 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8)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 “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 什么可以拿(用)来……”; (9) “有所……”、“无所……”,其中“所” 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 者可译为“有 …… 的”,后者可译为“没有 ……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基本原则1.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2 字字有着落,保持原文语气和句式1.3 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1.4 掌握文言文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二章:一词多义2.1 词义辨析的方法与技巧2.2 常见一词多义例句解析2.3 练习题:一词多义的应用第三章:词类活用3.1 词类活用的类型及特点3.2 常见词类活用例句解析3.3 练习题:词类活用的识别与翻译第四章:通假字4.1 通假字的定义及分类4.2 常见通假字例句解析4.3 练习题:通假字的识别与翻译第五章:特殊句式5.1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特点5.2 常见特殊句式例句解析5.3 练习题:特殊句式的翻译与应用第六章:省略现象6.1 省略的类型及翻译方法6.2 常见省略现象例句解析6.3 练习题:省略现象的识别与翻译第七章: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7.1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识别与翻译7.2 常见修辞手法例句解析7.3 练习题:修辞手法的翻译与应用第八章: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与词类活用8.1 通假字与词类活用的关系8.2 通假字与词类活用的例句解析8.3 练习题:通假字与词类活用的识别与翻译第九章:文言文翻译实践9.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段落进行翻译练习9.2 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9.3 练习题:文言文段落的翻译与应用第十章: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与提升10.1 回顾前述章节内容,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10.2 分析文言文翻译中的难点与重点10.3 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方法与建议第十一章:文言文翻译中的词义推测11.1 依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方法11.2 常见词义推测例句解析11.3 练习题:词义推测的应用第十二章:文言文中的难句解析12.1 难句的识别与分析12.2 常见难句类型及解析方法12.3 练习题:难句的翻译与解析第十三章:文言文翻译中的文化背景13.1 文言文中的历史、文化常识13.2 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13.3 练习题: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应用第十四章:文言文翻译评价与反思14.1 翻译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4.2 翻译过程中的反思与修正14.3 练习题:翻译评价与反思的实践第十五章:文言文翻译综合测试15.1 综合测试的内容与结构15.2 测试题型及解题策略15.3 练习题:文言文翻译综合测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文言文翻译专题进行复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技巧和方法。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 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 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齐王终 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 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 必不出。”
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 国,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 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 很难再出来。”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 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强暴 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 廷内寻思对策,最终君臣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 实在不如送给贵国。
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 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 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美名传扬,赢得天下人的认 同和赞誉;如果能得到九鼎这样的国之珍宝,也确实 是国家的大幸。但愿大王能努力争取!”齐王一听非 常高兴,立刻派遣5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 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 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 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君又一 次忧心忡忡。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齐国解 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仰赖 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心甘情愿 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 周运回到齐国?”

专题05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

专题05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导学案班级:姓名:【真题演练】(2023新高考卷Ⅰ)襄子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2022新高考卷Ⅰ)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方法指导】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雅、达;二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留、补、删、换、调、贯一、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⒈赵惠文王十六年⒉庐陵文天祥⒊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点小练: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D.韩愈为孟东野鸣不平,韩愈认为:处在下位的孟东野努力创作并 用自己的诗鸣于当世,他的诗赶得上甚至超过杜甫等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吾游者,李翔、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5分) (2)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5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吾游者,李翔、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5分) (2)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5分)
1、你咋不上天呢? 2、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4、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一、知识架构
1、文言文翻译的三个标准是:
信——准确 达——通顺 雅——文采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
夯 基
3.温故知新:翻译下列句子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有删改)
A.文章阐述了“物不平则鸣”的道理,即事物得不到平衡会发出声音 :草木受风吹而发出声音,水和金石受外力的影响而发出声音。
B.文章也阐述了“人不平则鸣”的道理,指出出于人之口的声音大概 都是因为有所不平,还指出人的声音的精华是语言。
C.要选择那些善鸣的来发声,在尧、舜时,咎陶、禹是当时善鸣的 ;当周朝衰微的时候,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影响大。
才而武”是句中谓语,“才”应该活用为动词,翻译为“有才干 ”
三、技法探究
1.(2020新高考2)海瑞…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 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帷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 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人 的特殊句式
角 度
语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
一致
翻译时难住你的地方,往往就是采分点。
02.学会抓得分点
强化得分意识 一个句子4分
①一词多义 ②古今异义 ③词类活用 ④通假字 ⑤偏义复词 ⑥重点虚词 ⑦文言句式 ⑧固定结构(句式/词语) ⑨单音节词
突破二 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
文言文翻译作为一道主观题,在高考阅卷时,是按照每一句中的关键 得分点给分的。因此,翻译题得高分的关键是能够捕捉到句子中的有效采 分点。有时,所翻译的句子中会包含一些生僻的词语,这些生僻的词语一 般不会是得分点,因此翻译时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耽搁过多时间。 采分点一 重要实词
04.掌握翻译方法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保留法 在文言文翻译中,原文的一些词语可以直接保留到译文中,不用翻译。
古今意义 例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同的词 译文: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人名、物名、地名、朝代、帝号、国号、官职、典章制度等。 专有名词 例句: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译 文 :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 子。“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壶盛黄金,以餐 充之”,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加璧其上”省略介词“于” 。
文言文翻译的“尴尬”
1、该背的背了,该做的做了,提高不明显; 2、翻译总是拿不到高分,感觉白练了; 3、有的字明明认识,放到句子里却无法解释; 4、有的字压根就不认识; 5、有的字认识,意思也大概知道,但翻出来就是不得分 …… …… 空白——不够时间是最好的理由 对你有千言万语——但就是说不出口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七)题型分类之文言翻译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七)题型分类之文言翻译
他。 【解析】(2)“邑”,名词,县;“察”,考察、调查;“第”,只,只是。 【2023年新高考全国乙卷语文真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答案】(1)这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责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是第
一个了。 【解析】(1)“若”,如果;“反”通“返”,返回;“诛”,责罚; “其”
古代汉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英语:People blieved that the earth was flat.
文言文神翻译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皆服紫。 译:齐桓公喜欢吃紫菜,整个国家的人都喜欢吃紫菜。 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皇帝在阴间养了三千个死人,散落在人间。在一天之中把他们召
2024年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七)题型分类之文言翻译
古汉语里有状语后置,而现在的英文,不也是把各类 状语(on…… in…… by…… at…… under……)放 在主干成分的后面?
古汉语里常常用“之”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让一部 分内容充当宾语或者主语,而在英文里,不也有“that” 加一个主谓句来充当宾语从句?
唤出来,众人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那个死去的人好像是我的丈夫,白天晚上看着都像!(白天
晚上都念念不舍。) 旦日,沛公从百余骑见项王。 第二天,沛公骑着一百多匹马来见项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一个流氓吭哧吭哧地抱着布想来换我的真丝,结果这个土匪不仅
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 【解析】(1)“却”,动词,后退;“得”,得以,能够;“周旋”,动词,
辗转、追逐;“缓辔”,放松缰绳,骑马缓行。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答案】(2)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 【解析】(2)“出奇”,出奇兵,用奇计;“不意”,意料不到;“斯”,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儿种实用的技巧一一留、删、换、调、补、贯。

2、运用方法翻译文言文语段。

3、让学生逐步体验竞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体验竞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更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儿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为中考做准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

二、热身运动
1、朗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文。

2、小组讨论翻译,派出代表发言。

3、给出错误译文,改正错误。

4、错误主要在两个方面:
1)关键词不落实
2)特殊句式翻译错误
这些都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其至鼎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

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
三、小试牛刀(明确标准、方法指导):
“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二标准”呢?我们可以用“六方法”,“六方
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就是六个字,一个标准三个字,两个标准六个字,简言之,就是“留删换”、“调补贯”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四、典型例题解析
(-)字字落实留、删、换
翻译下列的句子(女士优先,女生必答)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方法:留一一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B、翻译下列的句子)(男生必答)
1、夫战,勇气也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方法:删一一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C、改错题(抢答题)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错误译文:率领妻子来到这走投无路的地方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错误译文:用属于我的作文记这件事
方法:换——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单音词 __双音词,古义——今义,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
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小结:对文句的每个字,我们运用这三个方法,就不会有遗漏和增多了,能做到“字字落实” 了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正如战国宋玉笔下描绘的绝世美女。

一般增一分则太长、减
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就是美。

(二)文从句顺调、补、贯
A、抢译题
1、何陋Z有?
2、甚矣,汝之不惠。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方法: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其实,要想所翻译的句子做到“文从句顺”,单单一个“调”字,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补”字。

B、抢译题
1、一鼓作气,再而衰。

2、可以一战。

方法: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C、看来,用了以上五种方法,好像翻译已不存在问题了,事实上也并不尽然我们试着用前五种方法翻译下面的句子看看:(抢答)
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用前五种方法是无法翻译的,幸好的是,我们还有第六个方法——
方法: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一般说来,最后一个方法总是最有用的,有些同学看了这个方法就很高兴了,以为前五个都不行了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个“贯”不能随便使用,否则容易像廿头所讲的《东施效颦》的翻译一样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
(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不过,这种情况在中考时,不大可能会遇到,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小结: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文从句顺”,较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贯”虽然作为备用方法,但它的“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为要紧的简言之,“文从句顺调补贯”。

(三)总结:打个比方,如果说留删换是看看有没有少了零件的话,那么调补贯
就是怎样把这些零件重新组装成一台机器
五、翻译口诀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通假古本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六、实战训练
泸州市近三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题。

总结:
就文言文翻译而言,留、删、换、调、补、贯一一这六个字并不是根本所在, 而只是一种技巧文言文翻译的根本还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尤其是实词的积累和辨析,这是硬道理古文功底好的人,他未必要学习什么“留删换调补贯”,却仍然能翻译得很好。

但是,对文言功底有限的我们而言,尤其针对考试来说,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无疑是很有用的,特别是遇到较难的题目和译成之后校对时
今天所学的文言翻译的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祝同学们中考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