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真实感_重新解读左拉的自然主义文论

合集下载

分道而行:左拉与塞尚艺术真实观辨异—从《杰作》引发的争执谈起

分道而行:左拉与塞尚艺术真实观辨异—从《杰作》引发的争执谈起
《杰作》是一部以绘画为主题的文学文本, 它不仅标示了左拉的绘画取向,更关涉其自然 主义文论,唯有对观二者,才能把握左拉从文
[1] [法]左拉:《杰作:一部关于塞尚的小说》,冷杉、冷枞译,第 222、231、331页。 [2] [法]左拉:《拥护马奈》,谢强、马月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版,第44页。 [3] [法]左拉:《拥护马奈》,谢强、马月译,第80、22、52页。 [4] Stéphane Mallarmé, “Impressionists and Edouard Manet,” in T. J. Clark, The Painting of Modern Life: Paris in the Art of Manet and His Follower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11. [5] [法]左拉:《拥护马奈》,谢强、马月译,第92、9、23页。
“客观再现”与“科学技法”是克洛德早 年绘画理念的核心。在小说中,克洛德曾言:“创 造出真实的艺术并且赋予它以生命 —这,才
是让作品出神入化的唯一途径!”克洛德早年 追仿印象派,推崇“跑到户外露天中去”,客 观地再现“真实自然光下的人和事物”,从而 达成一种明澈、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画风,他认 为“真实”必须依靠科学的绘画技法方可达到。 克洛德的画作《在露天》描绘了一个裸女和一 名穿戴整齐的男性在草地上的情景(这里左拉 显然借用了马奈《草地上的午餐》),这幅画“色 调明媚,光影 微 妙; 银 灰 色 的 底 光 精 细 而 散 漫”[4],正是克洛德不断调整色彩明暗搭配的结 果;画中女性裸体“生命充沛丰盈”,是因为 克洛德以自己的妻子克里斯蒂娜(Christine)为 实体模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景深和透视方法。

左拉与自然主义

左拉与自然主义

左拉与自然主义作者:彭璐琪来源:《大观》2015年第10期摘要:作为法国19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左拉不仅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也是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左拉的自然主义主张用自然或生物学观点来看待人和社会,是一种坚持在文学创作上的科学性,主张单纯记录描述现实生活的客观性,同时注重对人物的精神和心理特点的生物性的文学创作方法。

它不仅反对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在继承现实主义的一些理念同时又对现实主义进行超越和拓展。

这在文学创作中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并对其他文化艺术门类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理论背景;自然主义理论;文学创作;自然主义的意义及在思考一、自然主义理论背景在19世纪生物学、遗传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及其方法技术发展迅速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

在当时法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研究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

这些自然科学与文学创作主体—人联系密切。

这就为研究人的生物性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科学条件。

吕卡斯的《自然遗传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贝尔纳《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及丹纳的《艺术哲学》都对左拉自然主义理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贝尔纳在《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中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主张在研究医学和生物学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这激发了左拉的灵感给予他启示。

在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左拉建立起文学创作与科学联系的桥梁,并在文学创作方法上创新,即用真实、客观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并提倡科学性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左拉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文学创作模式—自然主义理论。

二、自然主义理论自然主义理论是在1880年左拉发表了《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两部小说正式命名,这一概念倡导客观性和真实性,以自然科学来解释人的行为,在文学创作中事无巨细描述现实。

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表达的核心即为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尊重人的生物性,描述现象的客观性三个方面。

(一)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科学性在这一方面左拉强调的是科学精神,认为科学是对规律的掌握和对真理的追求,在文学创作中人的行为及社会现象都是有规律的,在文学中可以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左拉文学特点

左拉文学特点

左拉文学特点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的领袖,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创作上都是自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致力于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为自然主义文学鸣锣开鼓,提出了“实验小说论”等自然主义理论主张。

他强调文学的科学性、客观性,注重表现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影内,把真实感作为小说家的首要品格,把客观性作为作家应该追求的创作特色。

他这样定义自然主义文学:“文学自然主义就是返回自然,返回生括,返回人本身,即在对现实的接受中,经由直接的观察和精确的剖析达成对人世真相的描写。

”他不但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小说创作上也收获左边的自然主义文学里现出一种不同于前自然主义文学的独特的品格与风貌,这独特之处可能源自其作品内容与创作手法上的一系列革新。

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叙事手法就体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叙事特征;一方面他追求叙述的客观性,放弃离奇的情节的建构,在搜集真实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场景的展现显现自然、再现日常生汤他打破叙事上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现念的统摄,采用限知视角进行场景描述,体现了其叙述上的“非个人化”的主张,实现作家主体的隐匿,避免观念的统摄、道德的说教,开启了作家、叙述者、人物、读者之间多元化、对话型的平等关系。

另一方面,在文本客观化叙述特征之下,还显现出极强的感受性,在瓦解观念统摄的叙事模式的同时,作者建构的是情感体验与客观现实相融通的叙事模式,在运用限知视角进行场景的描述上,在文本中存在的大量象征化叙述中都可以看到这种主客相融的叙事特征。

在左拉的作品中,情节性的叙述减少了而场景化的描述增多了,我们把这种倾向简单称之为叙事场景化。

在他的作品中,主题意义不是从人物的行动连贯而成的因果性的情节中表达出来的,而是在共时性的场景描述中展现出来的:他以场景描述直接呈现某一领域的生活真实,而不侧重以离奇的情节编排来说明某个人生道理;不采用因果相继的线性逻辑,而是重视对断面生活的空间性地展现,叙述由传统的历时性(持续的、反复的、点状的)向共时性(把事件化为场景,抽取断面的生活)过渡,叙事场景化从而成为左拉作品叙事的客观性的突出表现。

自然主义文学与其代表左拉

自然主义文学与其代表左拉

《萌芽》
概要
主人公:埃尔蒂安
无政府主义这:苏瓦林
参加罢工被解雇的工人:赖塞纳 剥削工来自的矿井:沃勒矿井《萌芽》
人物形象
艾蒂安:是这次罢工的领导人。他原是工场的机器工人,在经 济危机中被解雇。他到处寻找工作,落脚在沃勒矿井。 他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的会员,对资产阶级的剥削有清楚 的认识。他对资产阶级是不妥协的,对社会主义怀着坚 定的信心。他刻苦钻研社会主义的理论,向工人发表演 说,用先进的思想鼓动工人。在罢工斗争中,他英勇无 畏,肯于献身。 不足:他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理解不深,也受到了非无产 阶级思想的影响,工人阶级的意识不够纯洁。由于思想 比较混乱,所以在罢工高潮时刻群众走向盲动时,他便 显出无力领导群众的弱点。艾蒂安身上虽然反映了早期 工人运动某领导人不够成熟的特点,但他身上的缺点也 反映了左拉本人对工人运动领袖的了解还不够深刻。
1902年,他在巴黎的寓所煤气中毒,不幸逝世。
《卢贡——马卡尔家族》
概况:这部包括20部作品的大型巨著是左拉自然
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从构思之完成,前后经历25年, 共计600万字。
内容:主要描写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史
与遗传问题、家族的谱系及遗传。社会史主要通过 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盛衰再现第二帝国从政变阴谋 到色当投降的历史全貌。
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
80年代,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对自 龚古尔兄弟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19 然主义文学理论做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 世纪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 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 成为自然主 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的诞生。他们二 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人和写的小说《日尔米尼·拉塞德》是一部 除左拉外,莫泊桑也是自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 典型的自然主义作品。

背景材料:自然主义文学与实证主义、实用主义、进化论、斯宾塞哲学的关系

背景材料:自然主义文学与实证主义、实用主义、进化论、斯宾塞哲学的关系

自然主义文学背景材料一、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性与实证主义哲学法国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为美国作家提供了一种全方位处理丰富复杂的生活素材的方法,自然主义是最能够接近生活的创作方法。

在创作之前,作家首先要进行科学考察,收集丰富的生活素材,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素材分类归纳整理,作为文学创作的依据。

在这个过程中,作家是一个观察者、记录员,不放过任何生活细节,观察每一个细小角落,记录每一个人物的言行。

其次,在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基础上进行创作,作家根据直觉选择生活细节,形成具有整体感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将真实的人物放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科学实验,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给读者提供人类生活的真实片断。

自然主义这种高度写实的创作方法根植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

孔德认为,人类进化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神学阶段,人类信仰神灵,宗教神学在人类精神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用神学解释自然现象,神灵主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

其次是玄学阶段,人类具有了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万事万物是这种绝对的形而上的本体的显现,用形而上的玄思探索宇宙的本质。

第三个阶段是科学阶段,人类用科学实证的精神研究具体事物具体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和推理,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就是将科学实证的方法引入艺术创作之中。

左拉的《萌芽》《娜娜》《小酒店》《金钱》等一系列作品创作过程,是实践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的过程。

《娜娜》创作之前,要实地考察了解妓女的生活,观察妓院环境中的各个角落,积累第一手经验素材,并对素材进行详细的记录,分类、归纳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小说的基本的场景、人物和事件。

他还要研究不同人物在不同场景中的情绪反应和思想变化,也就是说,实证材料和实证经验是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的前提。

美国诺里斯吸收了法国左拉的创作方法,是用实证主义哲学指导文学创作的,他认为文学不需要虚构的想象,只需要在掌握大量的实证材料和实证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和拼贴,通过对素材的选择、细节的拼贴达到对生活认识的深度。

左拉自然主义真实观辨析

左拉自然主义真实观辨析

宁 波大 学学 报 (人 文科 学版 )
学降低到实用的 目的,也从来不把科学与文学划等号 ,相反 ,它是把科学的思维引入文学 的领域 , 让科学为文学服务 ,从而使文学 的表现方法更加多样 ,使文学的内容更加真实丰富,使人的主题得 以更 加深刻 的表达 。关 于这 一点 ,左 拉 就 曾明确 表示过 :“我们 既 不是化 学 家 、物理 学家 ,也不是 生 理学家 ;我们仅仅是依靠科学的小说家’'o 豁 换句话说 ,左拉只不过是借用当时流行 的科学求真 的精神与思维形式 ,去进行文学创作 ;也就是说 ,它是用科学去说明他的 自然主义理论 ,是为了在 文学创作 中贯彻科学精神 ,而绝不是要把文学等 同于科学 ,要不我们怎么理解左拉的这句话 :“当 然 ,小说家还是要虚构的 ;他要虚构 出一套情节 、一个故事”。… 国内的学者蒋承勇对此的把握 就很 到位 ,对于左 拉 科学 意义 上 的真实 观 ,他说 :“必须 特别 指 出 的是 ,科学 主义 的认识 路 线 ,并非 仅仅指借用具体学科 (比如生理学 )的成果 ,他 同时强调科学的精神 ,即主体在对对象的认识过程 中所 具有 的理 性 品质 、求 实态度 ,对 真理 的热 爱和 探求普 遍 规律 的坚 韧 ’,c
第 22卷 第 3期 2009年 5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UBERAL ARTS EDITION )
V01.22 No.3 May 2009
左拉 自然 主义真实观辨析
沙家强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严格说来 ,科学与文学是两种不 同的话语 ,有着不 同的 目的 ,科学的目的是实用 ,文学的 目的 是审美 ,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左拉 的 自然主义真实观多遭人诟病 。但是 ,事实上左拉并非要把文

18878-西方文学理论-课件-L8.1巴尔扎克和左拉——论文摘要

18878-西方文学理论-课件-L8.1巴尔扎克和左拉——论文摘要

文献资料库:论文摘要8.1 巴尔扎克和左拉==================================================================论文摘要:1.黄晋凯:《巴尔扎克文学思想探析》,载《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内容提要:作为一位具有执著美学追求的作家,巴尔扎克的文艺思想丰富而辩证。

“历史性”与“前瞻性”,宏观的体系建构与精确的细节摹写,真实与虚构,观察分析与洞观想像……他都有精辟的论述。

本文意在以当代的眼光全面深入地揭示作家的辩证思考,从而匡正某些传统的简单化结论。

2.冀桐:《艺术、哲理、情感、想象——对巴尔扎克艺术理论的几点再认识》,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内容提要:巴尔扎克是一位被我国评论界谈论较多的作家,也是较少引起争议的作家;似乎由于这一原因,近两年人们对他的兴趣逐渐在淡化。

其实,对这位作家的研究有许多方面还应开拓或深入,如,我们对巴尔扎克艺术理论的研究就仍显肤浅。

从研究内容看,总是偏重其现实主义原则和典型化的论述,而对其艺术审美、艺术情感和艺术想象等方面的大量论述则极少涉足;从研究方法看,大都习惯于哲学认识论和文艺社会学方法的运用,很少有美学和心理学的切入。

这种研究尽管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但由于视角不够开阔,方法较为单一,因而,说不上全面和准确,甚至在某些方面背离了研究对象。

为了把研究引向深入,本文想通过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的认识。

3.郑克鲁:《左拉文艺思想的嬗变及其受到的影响》,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内容提要:左拉是公认的自然主义领袖,自然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自然主义的形成以《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创作开始形成规模和《实验小说》(1880)、《自然主义小说》(1881)这两部论文集的问世作为标志。

在此之前,左拉摸索了20年左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

毫无疑问,了解左拉的文艺思想的嬗变和所受影响,对于理解他的全部创作和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Mrs Chen外国文学课件之自然主义(左拉)

Mrs Chen外国文学课件之自然主义(左拉)

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本质论上的真实性原则。(重视观察、调 查和精细的描绘,但缺乏艺术的提炼和概括 。无意义的生活细节、变态心理被写进作品 ) 左拉:‚当今时代,小说家最好的品质就是 真实感‛ 追求客观的真,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特别 是细节的展示;其独特诉求在于科学意义上 的真实,即真理性的认识。
生 平 1、贫困的少年时代
生于巴黎,童年在法国南方普 罗旺斯的埃克斯度过。7岁时, 父亲去世,从此随母亲投奔外 祖父母,直至17岁,才随母亲 来到巴黎进入圣· 路易公立中 学。
1840-1902
2、与职业赛跑
到处谋职,因没有一技之长而屡屡失败,过 着赤贫的生活。直到1862年,才在父亲老朋 友的推荐下,进入阿舍特书局成为一名杂工。 后因为才华升任广告部主任,摆脱贫困,也 开始创作。
自然主义理论的科学成因
影响左拉的自然科学著作——吕卡斯《自然遗传 论》;达尔文《物种起源》;贝尔纳《实验医学 研究导论》
左拉
自然主义理论论著——《我的仇恨》(1866); 《〈戴蕾斯· 拉甘〉序言》(1867);《实验小 说》(1880);《戏剧中的自然主义》(1881) ;《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 重视分析,忽视完整的人的存在
??首先现实主义注重反映人的社会性主张要描写能反映一定时代某些本质关系的典型首先现实主义注重反映人的社会性主张要描写能反映一定时代某些本质关系的典型而而描而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自然主义只是描写人的生物本能忽视社会环境而强调先天遗传对人的影响强调先天遗传对人的影响??其次现实主义注重艺术的集中和概括主张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塑造出具有概括性的典型形象而自然主义则片面其次现实主义注重艺术的集中和概括主张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塑造出具有概括性的典型形象而自然主义则片面强调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实录生活和照相式把细节描写同典型化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以现实来代替抽象 , 以严峻的分析打破经验主义的公式 。只有这 样 , 作品中才会有合乎日常生活逻辑的真实人物和相对事物 , 而不尽是抽象 人物和绝对事物这样一些人为编制的谎言 。一切都应该从头重新开始 , 必须 从人存在的本源去认识人 , 而不要只是戴着理念主义的有色眼镜一味地在那 里妄下结论 , 炮制范式 。从今往后 , 作家只需从对基础构成的把握入手 , 提 供尽可能多的人性材料 , 并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而非观念的逻辑来展现它 们 。质言之 , 自然主义起源于第一个在思考着的头脑 。②
既然 “真实 ”即 “真实感 ”, 那也就不再存在什么绝对的 “真实 ”, 而只能 有相对的 “真实 ”。对此 , 左拉等自然主义作家曾经给出大量论述 :
在一部艺术作品中 , 准确的真实是不可能达到的 。 ……存在的东西都有 扭曲 。⑥
既然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器官里面都有着我们自己的真实 , 那再去相 信什么绝对的真实 , 是多么幼稚的事情啊 ! 我们的眼睛 、我们的耳朵 、我们 的鼻子和我们的趣味各各不同 , 这意味着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真实 。 ……我们每个人所得到的不过是对世界的一种幻觉 , 这种幻觉到底是有诗意 的 、有情感的 、愉快的 、忧郁的 、肮脏的还是凄惨的 , 则随着个人的天性而 有所不同 。作家除了以他所学到并能运用的全部艺术手法真实地描摹这个幻 觉之外 , 别无其他使命 。⑦
一 、“真实感 ”
在左拉看来 , 现代作家最重要的品质便是 “真实感 ”。“当今 , 小说家的最
3 此文系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 “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关系之研究 ” (02CWW 002) 之核心成果 。
·33·
外国文学评论 No. 4 , 2009
高的品格就是真实感 。”① “什么也不能代替真实感 , 不论是精工修饰的文体 、遒 劲的笔触 , 还是最值得称道的尝试 。你要去描绘生活 , 首先就请如实地认识它 , 然后再传达出它的准确印象 。如果这印象离奇古怪 , 如果这幅图画没有立体感 , 如果这作品流于漫画的夸张 , 那么 , 不论它是雄伟的还是凡俗的 , 都不免是一部 流产的作品 , 注定会很快被人遗忘 。它不是广泛建立在真实之上 , 就没有任何存 在的理由 。”② 而左拉所谓的 “真实感 ”是什么呢 ? ———“真实感就是如实地感 受自然 , 如实地表现自然 。”③
“真实感 ”3
———重新解读左拉的自然主义文论
曾繁亭
内容提要 一直被指因极端追求 “摄影般的客观真实 ”而糟蹋了文 学的左拉 , 事实上从未只把 “真实 ”与 “客观 ”联系在一起 。对他来 说 , “真实 ”就是 “真实感 ”; 而且 , 由于情感 /情绪 、意志 /意向等完 , 左拉的这种 “体验性 ”的 “真实感 ”从一出场便注定只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 是主观的而非客 观的 (事实上 , 严格说来是主客融为一体的 ) 。本文从左拉自然主义文 论之核心概念 “真实感 ”的辨释切入 , 旨在对其自然主义文学思想进行 全面的重新解读 。
关键词 左拉 自然主义 真实感
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追求 “摄影般的客观真实 ”, 这似乎是长期以来 人所共知的 “公论 ”, 也是很多人诟病自然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理由 。作为自然 主义文学的领袖和主要理论家 , 左拉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早已成为无人能 够撼动的历史事实 。这一事实提示我们 , 左拉在文学 “真实 ”问题上的见解不可 能像有人所理解的那样简单 。
·35·
外国文学评论 No. 4 , 2009
生活 “真实 ”的完整 、鲜明的意象 。 泰纳认为 , 艺术家 “要以他特有的方法认识现实 。一个真正的创作者感到必
须照他理解的那样去描绘事物 ”。① 由此 , 他反对那种直接照搬生活的 、摄影式 的 “再现 ”, 反对将艺术与对生活的 “反映 ”相提并论 。他认为刻板的 “模仿 ” 绝不是艺术的目的 。因为浇铸品虽可以制作出精确的形体 , 但却永远不是雕塑 ; 无论如何惊心动魄的刑事案件的庭审记录都不可能是真正的戏剧 。泰纳的这一论 断 , 后来在左拉那里发展成了一个公式 : 艺术乃是通过艺术家的气质显现出来的 现实 。在给好友安托尼 ·瓦拉布雷格的信中 , 左拉曾就艺术再现的真实性问题发 表看法 , 提出了其独到的 “屏幕说 ”: 在事物与作品之间 , 站着的是一个个秉有 独特个性并认同某种艺术理念或艺术方法的作家 ; 现象经过作家独特个性或气质 这道 “屏幕 ”的过滤后按特定的艺术规则以 “影像 ”的方式进入文本 。与前自 然主义 “摹仿 ”或 “再现 ”的 “真实 ”相比较 , 自然主义之 “真实感 ”, 是在 个体之人与世界的融合中达成的 , 并由此获得了它自身特有的一种 “真实 ”品质 ———它并非纯粹客观的现实真实 , 而是感觉中的现实真实 。由此 , “摹仿论 ”或 “再现说 ”的 “本质真实 ”就被颠覆了一半 , 同时也保留了一半 。同时 , “真实 感 ”也有着自己特有的 “主体 ”意识 ———它并非纯粹主观的主体情感意向 , 而 是与世界融为一体的 “真实 ”的情感意向 。这样 , 浪漫主义的 “情感表现说 ” 中那种绝对主观的 “情感主体 ”就被吞没了半侧身子 , 又保留了半侧身子 。经由 对 “真实感 ”的强调 , 自然主义在 “真实 ”这样一个在西方文学传统 ———尤其 是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中的 “常数概念 ”里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汁液 , 使之获得 崭新的质地 , 从而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由此 , 继浪漫主义激情洋溢的反叛之 后 , 自然主义对亚里士多德以降长期主导西方文学的 “摹仿说 ”理念与 “再现 式 ”叙事从内部实施了革命性改造 , 开启了 “体验主导型 ”的崭新叙事模式 。 这一新的叙事模式与象征主义所创造的新的诗歌模式一起 , 直接开启了现代主 义。
·34·
“真实感 ”: 重新解读左拉的自然主义文论
揉造作的笔调 , 所有形式的精华 , 都比不上一个位置准确的词 。”① “在这个世界 上 , 没有比一个写得好的句子更为真实的了 。”② 直接为自然主义提供哲学 - 美 学理论支持的泰纳也说 : “堪与想象力 、天才相比的 , 是词汇的丰富和语言上不 断的 、大胆而又几乎总是成功的创新 。”③ 这些明晰的表述证明 , 左拉的 “真实 ” 即 “真实感 ”, ——— “真实 ”存在于 “语言 ”这条将人与世界连通起来的 “绳 索 ”之上 。而法国另一位重要的自然主义作家则说得更加清楚 : “写真实就是要 根据事物的普遍逻辑给人关于 ‘真实 ’的完整的意象 , 而不是把层出不穷的混杂 事实拘泥地照写下来 。”④ 龚古尔兄弟也异口同声地说 : “小说应力求达到的理想 是 : 通过艺术给人造成一种最真实的人世真相之感 。”⑤ 在他们的表述中 , “真 实 ”或者只存在于 “意象 ”之中 , 或者只存在于一种 “人为的 ”或 “人造的 ” ( “艺术给人造成的 ”) “感觉 ”之中 , 这与左拉的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
对 “真实感 ”的追求 , 使自然主义文学叙事基本立足于 “感觉体验 ”③, 也 就是左拉所说的 “分析以感觉为先导 , 感知来自观察 , 描绘始于感动 ”。④ 感觉 , 正是 “主体 ”与 “客体 ”交汇融合之处 ; 感觉印象的叠加 , 在主体内部积淀为 独特的生命体验 , 而这是发起并主导自然主义叙事的核心元素 。拉法格曾敏锐地 指出 : “自然主义 , 在文学上它相当于绘画方面的印象派 。根据这种理论 , 作家 应当完全站在旁观的立场 , 接受某种感觉而加以表现 , 不能超过这限度 。”⑤ 在 自然主义作家那里 , 文学叙事集中指向 “人物的感觉体验 ”。作家们普遍致力于 研究并表现人的感觉与本能 , 此乃自然主义文学文本的突出特点 。关于自己的第 一部自然主义小说 《黛莱丝 ·拉甘 》, 左拉曾坦率地承认 : “只要细心读一下这 部小说 , 就会看到每一章都是对生理学上一种奇特病例的研究 。一句话 , 我只有 一个愿望 : 既然眼前是一个强壮的男人和一个欲壑难填的女人 , 那么就找出他们
从根本上说 , 左拉反复强调的 “真实感 ”, 就是要求小说文本应该给出关于
① [法 ] 左拉 : 《论小说 》, 见朱雯等编选 《文学中的自然主义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992年 , 第 252页 。 ② [法 ] 左拉 : 《致居斯塔夫 ·福楼拜 》, 见 《左拉文学书简 》, 吴岳添译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1995年 , 第 113页 。 ③ [法 ] 泰纳 : 《给埃米尔 ·左拉的信 》, 见 《文学中的自然主义 》, 第 334页 。 ④ [法 ] 莫泊桑 : 《〈皮埃尔与若望 〉序 》, 见 《法国自然主义作品选 》, 第 800页 。 ⑤ [法 ] 龚古尔兄弟 : 《日记 》, 转引自 《文学中的自然主义 》, 第 316页 。 ⑥ [法 ] 左拉 : 《给安托尼 ·瓦拉布雷格的信 》, 见 《文学中的自然主义 》, 第 265页 。 ⑦ [法 ] 莫泊桑 : 《论小说 》, 见 《漂亮朋友 》, 王振孙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3年 , 第 405 - 406页 。
正如 A1O1洛夫乔伊所指出 , “自然 ”这个词在与 “艺术 ”相对的意义上包 含两个主要的区域 : 用于描写外部世界时 , 它指的是宇宙中未经人类苦心经营而 自动形成的事物 ; 用于描述人的心灵时 , “自然 ”指的则是人身上那些与生俱来 的特性 , 这些特性 “最为自发 , 绝非事先考虑或计划而成 , 也丝毫不受社会的束 缚 ”。④ 自然主义作家所要 “返回 ”的 “自然 ”, 绝不只是有人所理解的那种的外 部的客观自然 , 而是洛夫乔伊所指出的两种 “自然 ”; 自然主义所要达成描写的 “真实 ”, 也不仅仅是有人所理解的外部的客观 “真实 ”, 而是要同时达到外部和 内部的两种 “真实 ”, 甚至首先更是一种内在的真实 。“如果我的小说应该有一 种结果 , 那结果就是 : 道出人类的真实 , 剖析我们的机体 , 指出其中由遗传所构 成的隐秘的弹簧 ……”⑤ 这里所说的其实就是两种 “自然 ”“相遇 ”中所达成的 一种 “真实感 ”。“真实感就是如实地感受自然 ”, 这是在哲学层面对所有人都成 立的一个命题 。左拉 “真实感就是如实地感受自然 , 如实地表现自然 ”这一命题 的后半句 , 即在 “如实地感受自然 ”的基础上 “如实地表现自然 ”, 则是针对作 家 (艺术家 ) 提出的一个命题 。这个命题意味着作家 (艺术家 ) 不仅要 “如实 地感受自然 ”, 而且还必须将由此得到的 “真实感 ”也即 “真实 ”本身通过语言 如实地 “表现 ”出来 , 即在文本中达成一种可以与他人分享的 “艺术真实 ”。 “在今天 , 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就是一个有真实感的人 , 他能独创地表现自然 , 并 以自己的生命使这自然具有生气 。”⑥ 在其他地方 , 左拉还谈到了 “艺术真实 ” 的鉴定标准 , 即一个作家能否 “如实地表现自然 ”的标准 : “所有过分细致而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