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牡丹亭》

合集下载

牡丹亭文言文全文

牡丹亭文言文全文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全文如下:【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尾声】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牡丹亭》的翻译如下:【绕地游】梦中莺歌婉转,一片春意盎然,然而深院小庭,却寂静无人,只有那春光美景令人陶醉。

沉香已燃尽,绣线也抛散,今年的春色与去年相比又有什么不同?【步步娇】袅袅晴丝吹拂着庭院,摇曳着春天的气息,我停下脚步,整理着花钿。

不经意间看到菱花镜中的自己,竟然如此美丽动人,引得那彩云也偏头偷看。

【醉扶归】你瞧那翠生生、娇艳欲滴的裙衫,花簪上镶嵌着八宝,可知我天生就喜爱这自然的美。

正值三春妙龄,却无人欣赏我这美丽的容颜。

真担心这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的容貌会消逝。

【皂罗袍】原来这姹紫嫣红的春色已开遍,可如今却只有断井颓垣相伴。

这良辰美景啊,与我无关!朝飞暮卷的美景,云霞翠轩的繁华,雨丝风片的细腻,烟波画船的优雅——我这个锦绣屏风之徒真是太看重这春光的珍贵了!【好姐姐】放眼望去,青山啼红了杜鹃,野外烟雾缭绕,茶蘑飘香。

春香啊,牡丹虽美,但春天已过,它又怎能占得先机呢?【尾声】观赏不够啊,这令人陶醉的春色。

即使游遍了十二亭台也枉然。

倒不如趁兴而归,把玩这闲暇时光。

《牡丹亭》全文及译文

《牡丹亭》全文及译文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记”。

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汤显祖著。

《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另一说是《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汤显祖万历二十六年被罢免还家,绝意仕途,笔耕以终老。

其一生四部传奇杂剧比较著名,《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 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

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

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 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迤逦而来。

第七讲《牡丹亭》

第七讲《牡丹亭》

• 杜丽娘事先精心准备,临行前又细细梳妆,极尽 千娇百媚之态。
• 带着春闷万种,一入花园便如痴如醉。对春光之 美的赞美和叹息,由此又引发出对自身之美无人 怜惜的感喟。 • 靠梦中世界来体贴关怀,来实现情。
昆曲《牡丹亭》
• 汤显祖同年进士吕玉绳为了使《牡丹亭》便于用昆腔演唱 ,按昆腔音律作了改定。汤显祖不止一次对吕改本表示异 议:“其吕家改的,切不可从。虽是增减一二字,以便俗 唱,却与我原做的意趣大不同了。”
• 后来改本更多,多系名人所为,如臧懋循和冯梦龙都曾更 定、删削。冯梦龙还把他的删改本改名为《风流梦》。 • 汤显祖和他家乡一带的宜黄腔艺人交往颇多,他所写传奇 当是便于用宜黄腔演唱。由于昆腔盛传,近代剧坛流行的 《牡丹亭》演出本大抵出于改定本。 •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九折,分 上中下三本,三天连台演完。梦中情”、 “人鬼情 ”、 “人 间情”。
《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一、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贯穿 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二、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 世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 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语言秾丽华艳,意境 第十出《惊梦》
• 对美与爱的发现和追求,充满了庄严华妙的仪式 感。
汤显祖
• 汤显祖(1550~1616) ,明代戏曲家。字 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 临川(今属江西)人。 • 汤显祖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名《还魂 记》),它和《邯郸记》、《南柯记》、 《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称 “临川四梦”。
至情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 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 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溟莫中其所 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与死, 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 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内容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内容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内容《牡丹亭》是清代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描写了西安的宅子,以及林立牡丹亭两个主要场景。

故事主要围绕男女主角盛宴、遭受困境、实现重生的爱恨情仇展开,形式多变、情节紧凑,情节宏大,饱含着浓郁的中国古典美学。

《牡丹亭》讲述的是林立牡丹亭的故事,由英雄少年阮春芳与贵族小姐凤西文的爱情故事开始,故事以阮春芳被一个叫“萧天正”的特务抓走为起点,当穷追不舍的凤西文找到他,发现他已经变成一个被毒养的彻头彻尾的,狂暴无礼的“怪物”,他们经历了三次重生,最终实现了爱情的重生并结束了故事。

阮春芳是一个勇敢,充满热情,有梦想的少年,他是一个读书人,也是一个武术大师,但他的梦想受到了众多的限制。

最初,他只是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料却被特务抓走,并被药物毒养,被迫变成一个无赖。

然而,他内心依然坚定,无畏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凤西文救出他,但他却成了一个又痴又傻的“怪物”。

凤西文给他注射一株禁草,使他慢慢恢复了理智,两人最终彼此相爱,共同实现了梦想。

此外,《牡丹亭》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萧天正,他是一个暴君,他强迫少年接受毒养,并为自己搞坏事。

但在最后,凤西文用牡丹的力量使他重新恢复了心智,并变回了正派,最终完成了大善的使命。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通过故事情节,突出了仁慈、美德、忠诚以及大善等传统价值观,藉此宣扬古代社会伦理准则。

他以艺术形式表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绚烂,以及古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突出了人们坚持正义的重要性。

在《牡丹亭》中,汤显祖的作品也体现了爱情的重要性,突出了以爱为基础的夫妻生活,体现了古代人们强烈的家庭观念。

通过这部作品,汤显祖把中华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无穷的意趣,他用一个美丽的故事表达了仁慈、忠贞、大善等传统价值观,让人们深受鼓舞。

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消息就是,只要有心,就能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的重生,走向理想的终点。

《牡丹亭》原文全文是什么?

《牡丹亭》原文全文是什么?

《牡丹亭》原文全文是什么?《牡丹亭》全部内容如下:[绕地游]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深院。

注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瑱。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尾声〕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

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

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著湖山石边。

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稍儿揾著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

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

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

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

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闪的俺心悠步嚲,意软鬟偏。

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忺?则待去眠。

[尾声]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看薰诱被眠,春那,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寻梦》〔懒画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天,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原来春心无处不下悬。

是睡荼蘼抓住裙钗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

〔忒忒令〕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这一答是牡丹亭畔,嵌雕栏芍药芽儿浅,一丝丝垂杨线,一丢丢榆荚钱。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1. 引言:1.1 概述:《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为著名和重要的戏剧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以其深邃的哲理思考、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描写而享誉百世,影响至今。

本文将围绕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展开探讨,旨在深入了解汤显祖的生平背景、《牡丹亭》的创作与内涵、以及该作品对明代戏曲史和中国戏剧艺术史所做出的贡献与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除引言外,还包括:汤显祖及其时代背景、《牡丹亭》的创作与内涵、《牡丹亭》的影响与评价以及结论部分。

通过逐步展开来全面探讨关于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几个重要方面,并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和解读该作品在明代戏曲史以及后世文学艺术中的地位。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进行深入研究,揭示汤显祖的创作特点、思想内涵以及其在明代戏曲和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同时,借助对《牡丹亭》影响与评价的探讨,呈现该作品对后世文学艺术以及学术界所带来的启示和意义。

通过展现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在中国戏剧史上的贡献与价值,以期读者能够全面认识到这一历史时期和人物形象所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

2. 汤显祖及其时代背景2.1 汤显祖的生平汤显祖(1550年-1616年),字子厚,号竹坡,是明代著名的戏剧家。

他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文化世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汤显祖早年曾参与郎潜学习,并担任过一些官职。

然而,由于个人政治观点与当时朝廷不合,他被贬为官员。

尽管遭受了政治打击,但这段贬谪经历对他的戏剧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2.2 明代戏曲的特点明代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明代戏曲以话本、传奇和杂剧为主要表演形式。

在此期间,皮影戏和手把花鼓等地方民间艺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运用,并对后来的戏曲演出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明代,《南洋商报》刊载了大量关于各种话本、杂剧和传奇剧本的报道,并对其进行评论和批评。

18《牡丹亭·游园·醉扶归》

18《牡丹亭·游园·醉扶归》

《牡丹亭·游园·醉扶归》
汤显祖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
茜,艳晶晶花簪z ān
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醉扶归】主要写写杜丽娘梳妆完毕,春香夸她打扮得好而引出丽娘顾影自怜的那种神态,珍惜青春却又无人赏识的那种孤单情怀。

“你道是翠生生出落的裙衫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翠生生”,形容色彩的鲜艳。

“出落”,显出、衬托出。

“茜”,降红色。

“艳晶晶”,指光彩夺目。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是这支曲子中的“曲眼”,是关键句,意思是说天生的本性就是爱美。

“好”,美也。

这是杜丽娘自然升腾的青春憧憬的直言告白,也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的否定与挑战。

“沉鱼落雁”,形容女子有惊人之美。

“羞花闭月”,也是说人美的使花羞,使月闭。

这里都用了拟人化手法。

我们看,在这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里,尽管有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可又有谁来赏识呢?这里把“三春好处”比喻青春姣好的容貌。

【醉扶归】曲意是:你说我穿着绛红色的裙衫多么艳丽光彩,颈上戴的宝石鋃嵌的花簪多么光彩夺目,可知爱美是我的天性。

恰恰这美好的春天却无人赏识。

杜丽娘纵然有沉鱼落雁之美,羞花闭月之貌,这青春之美又有谁来赏识呢?。

汤显祖《牡丹亭》注释、分析

汤显祖《牡丹亭》注释、分析

牡丹亭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右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出生于江西临川,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

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①。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②,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③,宿妆残④。

(贴)你侧著宜春髻子恰凭兰⑤。

(旦)剪不断,理还乱⑥,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罗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⑦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⑧,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⑨,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⑩。

(行介)步香闺女怎便把全向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⑪,亮晶晶花簪八宝填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⑬。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⑭。

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⑮,则怕的羞化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襦⑯,异花疼煞小金铃⑰。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上白+下十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⑱,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⑲!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倦⑳,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㉑!(贴)是花都放了㉒,那牡丹还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 唱道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 垣。 林黛玉听了,到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 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 “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 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 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 “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 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
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tián) 。 杜丽娘: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二人同唱)恰
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
花闭月花愁颤。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春香: 来此已是花园门首,请小姐进去。
杜丽娘:进得园来,看画廊金粉半零星。
春香:这是金鱼池。 杜丽娘:池馆苍苔一片青。
春香: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白先勇
《玉卿嫂》
《寂寞的十七岁》
《台北人》
《游园惊梦》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闹学》 《游园》
《惊梦》 《寻梦》
《写真》 《离魂》 《拾画叫画》 《冥判》 《幽媾》 《冥誓》 《还魂》
《牡丹亭》
◆ ◆ ◆
题材渊源 思想主旨(文化警示意义) 人物冲突、浪漫主义风格
1.《牡丹亭》的题材来源
(宋)洪迈:《夷坚志》 (明)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
杜丽娘:春香。 春香:小姐。 杜丽娘: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春香:便是。
——【牡丹亭· 游园】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 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 颓垣。良臣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
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景屏人忒看得 这韶光贱。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里!〔旦作斜视不语介〕〔生〕恰好花园内,折取垂柳半 枝。姐姐,你既淹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旦作 惊喜,欲言又止介〕〔背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 〔生笑介〕小姐,咱爱杀你哩!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 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 自怜。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 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
〔旦〕“枕函敲破漏声残,似醉如呆死不难。
一段暗香迷夜雨,十分清瘦怯秋寒。”春香,
病境沉沉,不知今夕何夕?
〔贴〕八月半了。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旦〕哎也,是中秋佳节哩。老爷,奶奶,都为我愁 烦,不曾玩赏了?
〔贴〕这都不在话下了。
〔旦〕听见陈师父替我推命,要过中秋。看看病势转
沉,今宵欠好。你为我开轩一望,月色如何?〔贴开
□ □ 日常生活中的杜丽娘 独处深思时的杜丽娘

进入梦境中遣, 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
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
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 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 要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 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
怀哪处言?淹煎,泼残生除
非问天。 ——【牡丹亭 ·寻梦】
令《西厢》减价。
——沈德符《顾曲杂言》
棠村相国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 世以为知言。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 调,罔敢稍有逾越。 ——洪昇《长生殿例言》

娄江女子俞二娘读《牡丹亭》而哀感身世,含
恨而死。 ◇ ◇ 杭州演员商小玲演《牡丹亭•寻梦》时气绝而亡。 广陵冯小青诗: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抑理
“理”是指使社会生活构成秩序的是非准
则 “是非者理也”,“爱恶者情也” , “情在而理亡”
■ 尚奇
天下文章所以有生气者,全在奇士。士 奇则心灵,心灵则能飞动,能飞动则下上天 地,来去古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 如意则可以无所不如。 ——汤显祖《序丘毛伯稿》
三、《牡丹亭》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
江西大余牡丹亭
2.《牡丹亭》的思想主旨


对“情”、“欲”的肯定
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莺莺对于张生:由“情”到“欲”。 杜丽娘对于柳梦梅:由“欲”到“情”。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西厢记》)
“则普天下做鬼的有情谁似咱。” (《牡丹亭》)
3.艺术特征 ﹡ 梦幻之美
﹡ 文辞之美
﹡ 人物之美
杜 宝
陈 最 良
四、汤显祖的其他戏剧作品
1.《紫钗记》
紫钗记
蒋昉《霍小玉传》
2.《南柯记》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3.《邯郸记》
沈既济《枕中记》

精巧的叙事结构
外结构套内结构
◆ 深刻的政治寓意 词家四种(“临川四梦”),里巷儿
童之技。人知其乐,不知其悲!
——汤显祖
五、汤显祖的影响
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
窗,旦望介〕 【集贤宾】〔旦〕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 凭谁窃药把嫦娥奉? 甚西风吹梦无踪!人去难逢,须 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
——【牡丹亭 ·闹殇】
人物之美
小春香
杜丽娘
柳梦梅
人物之美
杜丽娘:叛逆、反抗。
柳梦梅:富有才华、追求功名、爱情上专一。
春香:天真活泼、略带几分娇憨。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看介)呀,原来绝句一 首。(念介)“近睹分明 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 边在柳边。”呀,此乃人 间女子行乐图也。何言
“不在梅边在柳边”?奇
哉怪事哩!
【拾画叫画】
——【牡丹亭· 玩真】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鹊侨仙】〔贴扶病旦上〕拜月堂空,行云 径拥,骨冷怕成秋梦。世间何物似情浓?整 一片断魂心痛。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
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
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
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生持柳枝上〕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一径
落花随水入,今朝阮肇到天台。小生顺路儿跟着杜小姐回
来,怎生不见?〔回看介〕呀,小姐,小姐!〔旦作惊起
介〕〔相见介〕〔生〕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
汤显祖《牡丹亭》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王凌




汤显祖 其人
汤显祖 的文学 思想
牡丹亭
其他戏 剧创作
一、汤显祖其人
汤显祖(1550—1616):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 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 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
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则
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那处曾
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
逢无一言。 ——【牡丹亭· 惊梦】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江儿水】偶然间心似缱, 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 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
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
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倦坐介〕
——【牡丹亭 · 寻梦】
杜宝:封建家长制度的代表。 陈最良:迂腐、庸俗的道学先生。
人物之美
杜丽娘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唯唯喏喏的候门千金发展到勇于决
裂、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 (闺塾、惊梦、寻梦)
第二阶段: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冥判、幽媾) 第三阶段:对历经劫难的爱情的保护与捍卫(圆 驾)
人物之美
人物不同层面的情感活动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 ■
奇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 浓郁的抒情场面

典雅绚丽的曲文铺排(p113)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杜丽娘 :好天气也!【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 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春香 :小姐。【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
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
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
家君恒督我以儒检,大父辄要我以
仙游。
——《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序》
罗汝芳
李贽
达观
二、汤显祖的文学思想
尊情、抑理、尚奇

尊情
“情”是指生命欲望、生命活力的自然
与真实状态。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
——汤显祖《牡丹亭· 题词》
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 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 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 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 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 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正没个开交, 忽觉背上击了一下,及回头看时,原来是—— 且听下回分解。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