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篇】

合集下载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5篇)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5篇)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5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15月中旬我们来到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称为“生命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参观学习红旗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历史上的林县十年九旱,水是这里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在林县,走几里甚至几十里去取水,是每个家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为一担水,有的要耗费一个劳动力半天、乃至大半天时间。

曾经为争夺河水、井水而引发的械斗在这里并不罕见。

面对这样的情形,林州人民决定要改变现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州的山河。

然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当中开凿一条长1500公里长的红旗渠,特别是在60年代,其面对的困难是我们今天所无法想象的。

可是英雄的林州人民做到了,创造了新中国的一个奇迹。

在参观学习的这几天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红旗渠精神”,也为林州人民的这种精神所折服。

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青年洞的开凿。

青年洞是一条六百多米长的隧洞,而且是开凿在悬崖绝壁上。

太行山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可想而知青年洞的开凿是多么的艰巨。

可是林州人民做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大山中开凿出了一条总长度616米,高5米,宽6.2米的隧道。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

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队员们,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还有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吴祖太的母亲病故时,他仍然在工地上。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四篇)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篇一通过学习红旗渠将神使我体会到: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就越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

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局面。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必将在亿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改革开放的40多年,让我们沐浴春风,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幸福生活。

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部分党员,尤其是部分党的领导干部,不愿再做艰苦的工作,不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了,不能密切联系群众了,甚至有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现象。

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现象,党的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甚至会遭受挫折。

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不断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与目前进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弘扬正气、抵御邪气、廉洁从政的有力武器。

每个共产党员和国家公务人员,都应当把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的成事之基、立身之魂。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保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党就有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就能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干事创业,就能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

当前,面对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袭,更需要积极倡导、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红旗渠精神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我们要充分发掘和运用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使红旗渠精神不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发扬红旗渠精神踔厉奋发心得感想

发扬红旗渠精神踔厉奋发心得感想

发扬红旗渠精神踔厉奋发心得感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发扬红旗渠精神踔厉奋发心得感想“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是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39号口门配套工程处取水,将水送至林州市第三水厂。

“弘扬红旗渠精神 争做新时代先锋” 学习体会三篇

“弘扬红旗渠精神 争做新时代先锋” 学习体会三篇

“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先锋”学习体会三篇一朝闻道余恨晚,为有红旗立精贞。

几天的参观考察,首先深切感受到了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四个词有个统一的味道朴素、自强、协力、奉献。

再有就是对红旗渠切身的震撼,这震撼来自这太行山1500公里,只靠双手和肩挑斧凿出的,看似普通的河道。

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一锤一凿,真真切切用血汗滴就的精神财富。

今天的经济社会,物力丰达,不再是60年代的艰苦环境,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还要不要,还有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答案是肯定的。

创业也好,做人做事业也好,都离不开红旗渠这样的朴素自强精神。

尤其是我们做教育的,没有自强精神何以育人,没有奉献之念何以护育民族未来的重托。

中华民族不缺精神粮食,无论是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还是新__的革命传统精神,都是我们大中华的人文瑰宝。

要传承,要力行。

习总书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__梦,我想无论哪行哪业,要想有为于这个时代的感召,都一定离不开红旗渠这样的自强精神和为民族复兴奉献的热忱、执着。

成人之体,当修圣道,成业之体,当考圣地。

红旗渠真的没有白来,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感受民族真正的力量,不断充实自己矫正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有所作为。

10月16日至20日,我参加区委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红旗渠精神教育专题培训班,在观看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访谈纪录片和关于红旗建设的讲解后,个人感到深受教育鼓舞,我被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天斗地、气吞山河的精神折服,受到一次红旗渠精神的洗礼。

林县人民把红旗精神归纳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正是当前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当时县委领导下不向国家要钱要物,自力更生生产修渠物资,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十几万林县人民用肩挑手扛,硬是在太行山深处的山腰上修筑了一条天河这就是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自己的全部,只要横下一条心,任何困难都打不垮,向着确立的目标前进的红旗渠精神。

2023红旗渠精神主题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

2023红旗渠精神主题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

2023红旗渠精神主题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2023红旗渠精神主题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篇一】周五,部里组织全体干部学习,观看了红旗渠电教片,通过影像深化的学习了红旗渠精神,被那种____人自力更生、艰辛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

林县人民十年奋战,愚公移山,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21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修建了总长近2000公里的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绝引漳河水入林县。

在60年代,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纯靠人力,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工程,林县人民在____领导下一锤一钎战太行,表达出的这种不畏困难、自强不息、改天换地的气魄和精神,是值得我们铭刻和学习的。

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撼,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县党员干部的敬业、为民、务实的精神更令人折服。

敬业、为民、务实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带给当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强化敬业精神,用更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宗旨,树立“权为民所用、请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

要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的韧劲、旺盛的工作热情,保质保量的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

2023红旗渠精神主题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篇二】坚决的信念是支撑我们不断前进的理念,无论多么困难,走一走____老路,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体会,走进红旗渠,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昭示____先辈的不易。

红旗渠原来是一块旱地,因为地处太行山的腹地而导致了山多水少,为了将这一块儿开展起来,开山引水,修建水库,与天斗,将山河重新归位。

这就是一种大无畏精神吧,面对大自然的恶劣环境,在不伤害自然的条件下,利用自己手中的一锤一锹,甚至是用自己的双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经过数年的剑客奋斗们终于引流成功,解决了这块干旱地区的用水难题。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通用6篇)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通用6篇)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通用6篇)第一篇: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最早知道林县红旗渠,是在初中的时候,历史书上有一段关于红旗渠的文字,面对干巴巴的文字,那时红旗渠给我的印象并不深。

今年夏天,我跟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先进精神助力十三五”社会团队来到林州市。

经过几天的调研后,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对红旗渠有了新的认识。

7月13号,队长决定让队员们观看《红旗渠》影片,结合影片理顺自己近几天来对红旗渠精神的思路。

看完《红旗渠》这部影片,我认为这么一部拍摄于__年多前的老影片,让我们重温了那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当时的人们靠着怎样的一种精神动力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

今天,红旗渠精神似乎日渐模糊,然而,红旗渠精神在变革中的现代中国,仍然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队员们纷纷表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学习红旗渠精神,做一个时代的楷模,肩负起自己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第二篇: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10月30日至11月3日,我参加了自治区机构编制系统2023年党性教育培训班,专程赴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培训。

短短几天时间,通过现场实景教学、专家讲座、专题片播放、与当年劳模交流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我对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

这种精神永不过时,值得在新时期学习践行,也值得各个地方学习借鉴。

这次学员们首先进行了体验式教学,走红飘带,水长城;实地参观了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仰望峻峭陡立的悬崖,看到水渠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穿腰而过,观摩“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等重现的场景;零距离与红旗渠亲密接触,亲身感受和体验了那流淌在半山腰中、悬挂在绝壁上,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间天河”的红旗渠;我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们苦战10年,用苦和累、智与慧、;血和汗,用铁锤、钢钎,硬生生地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全长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回想他们当年工程建设的艰苦卓绝,使我深刻感受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真谛;体会到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群众关心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是第一任务。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1为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谋发展”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建设活动,净化、升华党员干部的党性情操,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执政水平,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县委办公室思想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赴红色基地参观学习。

10月27日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

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州。

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州的领导集体“敬业、为民、踏实、奉献”的党风正气更令人折服。

“敬业、为民、踏实、奉献”,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当代党员干部的的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

在新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激发我们净化党性、纯洁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

学好红旗渠精神,就要做好四个“弘扬”。

一、弘扬爱岗敬业态度。

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

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

林州的领导集体正是因为拥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的态度,才能不畏艰难险阻,打破地域理念,勇敢正确制定引漳济林的鸿篇巨制;才能克难攻坚,带领林州人民脱贫致富,创造繁荣富强的新生活。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精选【三篇】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精选【三篇】

【导语】红旗渠精神以独⽴⾃主为⽴⾜点,以艰苦创业、⽆私奉献为核⼼,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当代中国⼈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今天为您分享了学习红旗渠精神⼼得精选【三篇】,欢迎⼤家的品鉴。

【篇⼀】 7⽉12⽇,队党委组织我队30余名党员同志前往有中国⽔长城之称的河南林州红旗渠进⾏红⾊教育。

“蓝天⽩云做棉被,⼤地荒草当绒毡。

⾼⼭为我放岗哨,漳河流⽔催我眠!”50多年前,林县⼈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的豪迈⽓概,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锤,⼀铲,两只⼿,⽤鲜⾎、汗⽔和⽣命在太⾏⼭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的红旗渠,劈开了太⾏⼭,引来了漳河⽔,滋养了林县⼤地,也孕育了“⾃⼒更⽣,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伟⼤的事业铸就伟⼤的精神。

“光岭秃⼭头,⽔缺贵如油。

豪门逼租债,穷⼈⽇夜愁。

”描述的就是林县⼈民⾃古以来的悲惨⽣活,但他们并没有对贫困的⽣活环境低头,更没有向贫瘠的⾃然环境屈服。

在新中国成⽴不久的1960年2⽉,他们将看似天马⾏空的“引漳⼊林”⽅案付诸实施。

他们住⼭洞,睡窝棚,吃咸菜,啃窝头,凭着不畏艰险、敢想敢⼲的劲头,奋战在悬崖绝壁之上,拼搏于险滩峡⾕之中,逢⼭凿洞,遇壑搭桥。

青年洞、神⼯铺等⼀个个响亮的名字就是红旗渠精神的现实体现,渠道上⼀块块有棱有⾓,*露着道道凿痕的青⽯就是红旗渠精神的真实写照。

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炎黄⼦孙开天辟地、战天⽃地的豪迈壮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民群众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创造⼒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化与⾼尚品质,⼜展现了当代中国⼈民崇⾼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学习红旗渠精神,不忘初⼼,牢记使命。

党的根基在⼈民,党的⼒量来⾃⼈民,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古以来,“⼗年九旱、⽔贵如油”,能吃上⽔、⽤上⽔成为了林县⼈民的梦想。

党坚持把⼈民群众的需求放在⾸位,紧紧抓住吃⽔⽤⽔这⼀主要⽭盾,领导开渠挖塘,劈⼭饮⽔,解百姓之疾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
2020年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篇】
1/ 8
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 篇】 1. 以史为镜明志对标看齐聚力用红旗渠精神锤炼坚韧拼搏的干事创业作风 4 月 15 日至 18 日,我随县党政考察团前往河南省林州市考察,现场学习产业转型、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全域旅游等方面先进做法。

期间,有幸亲临红旗渠观摩,看到了那流淌在半山腰中、悬挂在绝壁上,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了解了那段凝结苦和累、智与慧、血和汗,用铁锤、钢钎在悬崖绝壁上凿出 1500 千米“人工天河”的震撼人心历史,也见识了林州人民“重新安排河山”的过人气魄和“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深刻感受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这一真谛。

日前,90 岁的功勋书记、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杨贵同志与世长辞,其奋斗的一生也成为历史,但是留下宝贵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

新时期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以史为镜明志,对标看齐聚力,努力用红旗渠精神锤炼坚韧拼搏的干事创业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追赶超越。

一要传承红旗渠敢想敢干的胆识。

水是生命之源。

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土薄石厚,凿井无泉。

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干旱缺水岁月给林州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长久的贫穷。

红旗渠建设前的苦难林州,每逢干旱,老弱妇幼抱瓮提罐,十余里外远道取水;每逢降雨,居民悬釜待水,接续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党政班子深刻认识到,要想改变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引水进村、引水上山。

在财政十分紧张、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敢于提出“劈开太行、引漳入林”的思路、敢于带领群众战天斗地,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

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这种敢于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勇气和胆识永不过时,值得我们在新时期学习、践行、发扬。

二要传承红旗渠发动群众的理念。

群众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国内遭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没有也不可能靠奖金和物质刺激干部群众建渠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县各级领导干部模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解决难题。

正是共产党人这种身先士卒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使广大群众认
3/ 8
识到他们在为谁修渠,充分激发了广大群众不等不靠、再苦再累也要换来长久幸福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人间奇迹。

红旗渠的修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执政理念,也证明了“人民群众是修建红旗渠的真正功臣”。

这种领导群众、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树牢“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思想,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要传承红旗渠党员干部的正气。

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为官底线。

修渠过程中,指挥部对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一并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劳力、定工具、定工段。

干群一道辛辛苦苦出力,精打细算花钱,修建红旗渠十年,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现象,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建渠资金,反而涌现出了一批坚持真理、实事求是、顶着压力的好党员、好干部,正是他们的这种浩然正气,使得每一分钱、一袋水泥、一根钢筋头、一根锤把子都做到了物尽其用,正是红旗渠党员干部这种不计个人得失的气节和品行凝聚了人心,形成了亲如鱼水的党群干群关系,保障了修渠工程的顺利开展和最后胜利。

我们必须学习传承红旗渠党员干部的这种浩然正气,坚守清正廉洁的人生底线,始终保持一颗干净的心灵、一个清白的名声,以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形象做好表率。

四要传承红旗渠坚韧拼搏的斗志。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落后困难时期,林州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

新技术、新工具为我们注入了新动力,新时代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新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身示范,扑下身子、甩开膀子,认认真真地
5/ 8
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创造出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要紧盯 30 万亩山地苹果目标,进一步扩规模、强管理、提效益,加快发展壮大以苹果为主导、蔬菜和畜牧为补充的“一主两翼”的产业体系,筑牢群众增收基础。

要紧盯脱贫攻坚政治任务,下足绣花功夫,全面配齐脱贫产业,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加强干部群众教育引导,全面强化组织、纪律、资金保障,坚决啃下年内整体脱贫这个硬骨头。

要紧盯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三权分置”,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能人志士返乡创业,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要紧盯生态保护使命,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水源地、节水、治污等水保项目建设,全力营造天蓝水清地干
净的人居环境。

要紧盯安全生产底线,扎实抓好防汛、防火、防疫工作,坚决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按照县委安排,4 月 18 日—21 日,我随县党政考察团赴林州市实地考察学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通过听、看、问等形式,使我对红旗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我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学会用红旗渠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是要求真务实。

修建红旗渠,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的林县财政只有 300 万元储备金,全县只有 3000 万斤粮食,水利技术员只有 28 名,最高学历仅为中专,劳动工具是最原始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以及自制的炸药、土炮,要从 70 公里以外的山西浊漳河经过地势险恶、石头坚硬的太行山,通过削山架槽、凿洞砌墙引水,可以说是要劳力没劳力、要财力没财力、要物质没物质、要技术没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就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林县的干部群众干在工地、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历时近十年完成了现在看来根本完不成或者很难完成的一项浩大工程,原因就是当时的林县干部群众作风务实。

7/ 8
反观我们现在的志丹,人力、物力、财力状况这么好,全县财政供养人员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