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苯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

课题名称:苯的结构与性质做?大家可以往分液的角度去想。

回答得很好。

[板书](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再来说一说苯与硝酸的反应,刚才大家总结得也非常好,苯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了无色淡黄色油状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我还要告诉大家,这个产物具有苦杏仁味,而产物应该是无色液体,为什么呢?因为溶有硝酸,让产物显淡黄色。

这个反应的产物叫做硝基苯。

注意—NO2,叫做硝基,而NO2-叫做亚硝酸根离子,希望大家注意区分。

[看ppt]大家请看ppt,这就是苯与硝酸的反应装置图,根据图我们要注意,水浴加热的温度要控制在50~60℃之间,如果温度过高,苯容易被炭化,变黑,而且硝酸容易挥发,温度过高会挥发掉;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这个反应要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否则溶液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太多,使硝酸挥发。

混合均匀后,冷却到50~60℃,再加入苯,否则苯容易被炭化。

[板书](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苦杏仁味)注意事项:①水浴加热的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②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③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冷却到50~60℃后,再加入苯。

[导入]苯虽然不像烯烃那样有典型的碳碳双键,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仍能发生加成反应。

[板书]3.苯的加成反应:Ni+3H2△通过今天的知识,应该很容易就能选出来。

希望大家回去好好复习,注意用对比的方法去学习和记忆。

【板书设计】苯的结构与性质一.苯的物理性质:无色的、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易挥发,有毒。

二.苯的结构:1.苯的分子式:C6H62.苯的结构式:3.苯的结构简式:或三.苯的化学性质:点燃1.苯与氧气的反应:2C6H6+15O212CO2+6H2O(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发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2.苯的取代反应:a. 苯与溴的反应:(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b.苯与硝酸的反应:(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苦杏仁味)注意事项:①水浴加热的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

高中化学人教版苯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苯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苯教案
主题:苯的结构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苯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2. 掌握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苯的重要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
1. 苯的分子结构和芳香性。

2. 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1. 确定苯的芳香结构。

2. 解释苯分子的化学反应机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苯的历史及重要性。

2. 讲解苯的分子结构和芳香性:讲解苯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强调芳香性的特点。

3. 展示苯的物理性质:进行苯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实验,让学生感受苯的特殊性质。

4. 探讨苯的化学性质:讲解苯的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机理,引导学生理解苯分子中的不饱和性。

5. 拓展应用领域:介绍苯在染料、药品和合成材料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6. 总结:总结苯的结构和性质,强调苯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苯的合成方法。

2. 研究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报告。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围绕苯的结构和性质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苯分子的特点和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拓展应用领域,培养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认识。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_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姓名班级小组组评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刘芳审核:审批:时间: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知识,划出重要知识,完成学案自主学习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讨论。

3.小组组长负责收齐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提高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掌握苯的典型的化学性质,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3.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介绍,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习惯。

【学习重点】1.苯的结构特点。

2.苯的化学性质【问题导学】1.苯的发现:。

2.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或空间构型。

3.物理性质: 苯在通常情况下,是色、带有气味的体,毒性,溶解性,密度比水,熔、沸点比较。

4苯的化学性质(1)苯在空气中点燃产生的现象为;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反应。

(2)苯与(液溴、溴水)在作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3)苯与浓硝酸在作用下发生反应,(温度为),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

(4)写出苯与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课前预习检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不溶于水且比水轻B.苯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香料C.用冷水冷却苯,可凝结成无色晶体D.苯属于一种烃2.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主要是以石油分馏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D.苯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苯在溴化铁存在时与溴的反应B.苯在镍作催化剂时与氢气的反应C.苯在空气中燃烧D.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分层4.(多选)科学家对物质性质的推断一般要基于一些实验事实。

苯的导入说课稿

苯的导入说课稿

苯的导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点——苯的结构与性质。

苯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它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们应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理解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2. 掌握苯的命名规则和分子式;3. 了解苯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工业和实验室中的应用;4.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苯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安全操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苯的环状结构、化学性质及其与单双键的关系。

2. 难点:苯的共振论解释,以及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苯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内容(一)苯的发现与基本性质苯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由英国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首次从照明煤气中分离出来。

苯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液体,具有易燃的特性,且具有较高的沸点。

在介绍这些基本性质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强调实验室中对苯的安全操作,比如远离火源、避免吸入蒸汽等。

(二)苯的结构苯的分子式为C6H6,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

这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平面的六元环,每个碳原子之间通过交替的单键和双键连接。

然而,这种结构并不能解释苯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将引入共振论的概念。

通过共振论,我们可以了解到苯的电子结构是多个结构的混合,这些结构通过共振保持了系统的稳定性。

(三)苯的化学性质苯的化学性质是其结构特点的直接体现。

由于其稳定的电子结构,苯不像其他烯烃那样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相反,苯更倾向于发生取代反应,如卤代、硝化和磺化等。

我们将通过实验演示苯的溴化反应,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性质。

(四)苯的命名与应用苯的命名遵循了IUPAC的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

在命名时,我们将苯视为一个基础结构,其他取代基则附加在苯环上。

苯在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染料、香料等多种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同时,苯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溶剂。

高中化学《苯》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苯》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比较苯与甲烷、乙烯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的概念。

(2)以苯的分子式的确定入手,展开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对比学习苯与甲烷、乙烯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3)煤的综合利用、苯等苯的同系物来自煤干馏的产物以及在各个方面的用途,提高学生“变废为宝”环保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苯的结构以及主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

教学过程:[幻灯片展示]生产生活中以苯为原料的制成品,引起学生关注、思考[苯的发现史介绍](1)法拉第发现苯(2)米希尔李希命名为“苯”(3)热拉尔提出分子式(4)凯库勒提出结构式[板书] 苯教师:联系已经学习的有机物结构请猜测苯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试写出几种苯的结构。

学生:讨论、练习、书写[板书]一、苯分子的结构1.分子式:C6H6[思考]根据分子式C6H6 ,苯是一种饱和烃还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学生活动]写出可能的几种结构简式。

[幻灯片展示]C H2=C H-C H=C H-C≡C HHC≡C-C H2-C≡C-C H3[板书]二、苯的物理性质[展示]苯样品[板书]1.物理性质(1)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演示实验]观察与思考[实验1-苯溶于水实验][板书](2)比水轻、不溶于水。

(3)沸点是80.1℃,熔点是5.5℃教师:结构决定性质,性质预测[问题思考]苯是否具有烯烃类似的化学性质?可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①能否使溴水褪色?② 能否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演示实验]观察与思考[实验2-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实验]实验结论: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

教师:所以不存在双键现代物理和化学技术证实苯有这样的结构——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①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均在同一个平面上。

②6 个碳原子完全形同,平均化的碳碳间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高中化学苯的性质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苯的性质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苯的性质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苯的化学性质,包括稳定性和亲电取代反应等;
2. 了解苯的结构、命名及简单的合成方法;
3.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苯的特性、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
难点:学生对苯的芳香性质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苯分子的结构和特性,引导学生想象苯环上的六个碳原子全部是sp2杂化,具有芳香性质。

2. 授课(15分钟):
A. 苯的稳定性:解释苯环上的π电子全部共轭,形成一个稳定的芳香环,不易发生加成反应;
B. 亲电取代反应:介绍苯对亲电试剂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涉及亲电试剂的结构和反应条件等。

3. 实验演示(10分钟):
进行苯的硝化反应实验,观察硝基苯的生成过程,说明苯分子对亲电试剂的取代反应。

4. 实验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分析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探讨苯的芳香性质和对亲电试剂的反应规律,引发学生思考苯分子的结构特性与反应性之间的关系。

5. 课堂练习(5分钟):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苯的性质和反应的理解。

四、教学反馈:
1. 对学生提问,检查他们对苯的特性和反应机理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及想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苯的性质。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教材,加深对苯的性质和反应的理解;
2. 完成布置的练习题目,做好复习准备。

高中化学苯的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苯的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苯的结构教案主题:苯的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苯的分子结构及其特点;2. 掌握苯环的共振现象;3. 能够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苯的稳定性。

教学内容:1. 苯的分子结构及其特点2. 苯环的共振现象3. 分子轨道理论与苯的稳定性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提问引入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你们知道苯分子的结构吗?- 苯环为什么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二、教学内容讲解及示范(15分钟)1. 苯的分子结构及其特点:- 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组成- 六个碳原子呈六角形排列,每个碳原子上还连接有一个氢原子- 苯环呈平面结构,具有共轭双键结构2. 苯环的共振现象:- 苯环中的每个碳原子通过共轭双键结构形成共振混成结构- 共振使得苯环中所有碳-碳键都变得等价,增强了苯环的稳定性3. 分子轨道理论与苯的稳定性:-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苯环中的电子通过共振作用形成“芳香性”分子轨道- 这种芳香性分子轨道比反芳香性分子轨道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苯环更加稳定三、讨论与思考(10分钟)- 让学生讨论苯环的共振现象如何影响其稳定性,以及如何将这种现象应用到化学实践中- 引导学生思考苯环共振现象与其他有机分子的结构稳定性之间的联系四、课堂练习(10分钟)- 提供苯环及其他有机分子的结构式,让学生比较它们的稳定性并解释原因- 提出一道分子轨道理论的计算题,让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求解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苯环的共振现象和分子轨道理论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苯环及其他有机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六、课后作业(自主学习时间)- 阅读相关教材,加深对苯环的共振现象和分子轨道理论的理解- 完成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注:以上教案范本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2章第3节 苯的同系物教学设计下学期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2章第3节 苯的同系物教学设计下学期

第二章 烃 第三节 芳香烃 2.3.2 苯的同系物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教科书在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后,重点介绍了苯和苯的同系物。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

要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点: 苯的同系物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 苯的同系物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质讲义 教具【新课引入】复习引入:苯的结构与性质 【学生活动1】 1. 苯的同系物的定义 2. 苯的同系物的通式3. 书写分子式为C 8H 10,且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 阅读表2-2,总结苯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讲解】一、苯的同系物1.苯的同系物是指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所得到的一系列产物,其分子中有一个苯环,侧链都是烷基。

2.苯的同系物通式为C n H2n-6(n≥7)。

3.分子式为C8H10且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4.苯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1)苯的同系物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的小。

(2)三种二甲苯的熔、沸点与密度①熔点:对二甲苯>邻二甲基>间二甲苯。

①沸点: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①密度: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实验2-2】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1)向两支分别盛有2 mL苯和甲苯的试管中各加入几滴溴水,静置溴水沉到液体底部溴水的密度大于苯和甲苯的密度(2)将上述试管用力振荡,静置两支试管中液体均分层,均是上层为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苯、甲苯与溴水均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但能够萃取溴甲苯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甲基,因此其化学性质与苯和甲烷有相似之处。

同时,由于甲基与苯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甲基使苯环上与甲基处于邻、对位的氢原子活化而易被取代,而苯环也使甲基活化,因此甲苯的化学性质又有不同于苯和甲烷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苯教学教案
一、苯
1.苯的物理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①苯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______的火焰,有浓烟产生。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______。

(2)苯的取代反应
①与Br2反应
在Fe或FeBr3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的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HNO3反应(硝化反应)
在浓H2SO4作用下,苯在50~60 ℃时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反应在____条件下进行。

(3)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1)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______(键长相等)。

(2)苯______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______反应。

(4)和为__________物质。

5.苯的发现及用途
(1)__________是第一个研究苯的科学家,德国化学家__________确定了苯环的结构。

(2)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___。

二、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
1.芳香烃: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______的烃。

2.苯的同系物:分子结构中只含有______苯环且取代基为__________的芳香烃,其分子通式为
C n H2n-6(n≥6)。

知识点一苯的分子结构
1.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2.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的是()
A.CH2===CHCl
D.CH3—CH===CH2
知识点二苯的物理性质
3.下列各组物质,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溴与溴苯B.溴苯与水C.酒精与水D.苯与硝基苯4.苯加溴水后,振荡,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
A.溴挥发了B.发生了取代反应
C.发生了萃取D.发生了加成反应
知识点三苯的化学性质
5.下列物质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苯B.甲苯C.乙烯D.乙烷
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在溴化铁存在时与溴(液)的反应
B.苯在镍作催化剂时与H2的反应
C.苯在空气中燃烧
D.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分层
练基础落实
1.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 t苯泄入路边300 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害,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苯溶于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2.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3.通常情况下,苯的化学性质较稳定,这是由于()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不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是由苯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
D.苯是芳香烃
4.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5.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6.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酒精、四氯化碳
C.硝基苯、四氯化碳D.酒精、醋酸
7.苯分子实际上不具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有()
①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②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③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④苯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③④B.③④⑤
C.②③⑤D.①③⑤
练方法技巧——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
8.已知二氯苯有3种同分异构体,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9.物质A的分子式为C12H12,结构简式为,已知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测A的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A.9种B.10种C.11种D.12种
练综合拓展
10.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如:
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甲烷、乙烯、苯三种有机物中具有下列性质的是
(1)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

(2)见光能跟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

(3)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加水生成酒精的是________。

11.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溴苯,并验证其中一种产物。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管b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管c的下口可否浸没于液面中?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在导管c的下口附近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________出现,这是由于反应
生成的________遇水蒸气而形成的。

(5)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加AgNO3溶液有________________生成,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