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主板知识介绍+笔记本主板知识介绍

合集下载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主板知识详解1.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一块主板的命名规范也是建立在芯片组名称上面的。

芯片组是由英特尔和AMD发布CPU时为匹配CPU而面向主板厂商发布的,因为不同平台的CPU可能针脚数(插槽类型)、结构和尺寸都不一样,需要搭载了对应的芯片组的主板才能正常工作,比如英特尔最新的八代酷睿处理器就需要搭载了300系列芯片组的主板,目前支持八代酷睿的芯片组只有Z370,换言之就是只有Z370系列主板才能使用第八代酷睿处理器。

英特尔的芯片组有四个系列,从高端到低端分别是__系列、Z系列、B系列和H系列,其中__系列和Z系列可以超频,__系列只能适配__字母结尾的处理器,而Z系列则面向i3/i5/i7带K的处理器。

B系列和H系列为中端和入门级芯片组,不支持超频,规格较于Z系列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可理解为降低了可拓展性,因为芯片组直接决定了主板可以有多少接口、有多快的接口。

需要注意的是,芯片组只是决定了主板的上限,主板有没有把芯片组支持的接口都做出来还是要看主板厂商怎么设计,比如同为微星B250系列的主板,有卖700元的也有卖500元的,除去用料成本因素,也有可能是500元的主板比700元的少了几个接口。

AMD的芯片组有三个系列,从高端到低端分别是__系列、B系列和A系列,其中__系列和B系列支持超频,A系列为入门主板不支持超频,定位类似于英特尔的Z、B、H系列。

2.常见的板型通常我们说的大板、小板和迷你板就是板型的通俗说法,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板型(已淘汰的板型和服务器主板等不常见板型不做介绍)。

AT__:俗称大板,标准尺寸305mm某244mm,充裕的空间可以保证容纳下尺寸偏大的显卡、散热器等。

Micro AT__ (mAT__):俗称小板,标准尺寸244mm某244mm,较于大板缩小了一部分尺寸。

电脑主板基础知识

电脑主板基础知识

生产芯片组的公司
• 到目前为止,能够生产芯片组的厂家有英特尔(美国)、VIA(中国 台湾)、SiS(中国台湾)、AMD(美国)、NVIDIA(美国)、 Server Works(美国)等几家,其中以英特尔、AMD和nVIDIA的芯 片组最为常见。在台式机的英特尔平台上,英特尔自家的芯片组占有 最大的市场份额,而且产品线齐全,高、中、低端以及整合型产品都 有,VIA、SiS等几家加起来都只能占有比较小的市场份额,而且主要 是在中低端和整合领域。在台式机的AMD平台上,AMD占有较大的 市场份额,NVIDIA占有AMD平台芯片组一部分市场份额,而VIA、 SiS依旧是扮演配角,主要也是在中、低端和整合领域。笔记本方面, 英特尔平台具有绝对的优势,所以英特尔的笔记本芯片组也占据了最 大的市场份额,其它厂家都只能扮演配角以及为市场份额极小的AMD 平台设计产品。 服务器/工作站方面,英特尔平台更是绝对的优势地 位,英特尔自家的服务器芯片组产品占据着绝大多数中、低端市场, 而Server Works由于获得了英特尔的授权,在中高端领域占有最大的 市场份额,甚至英特尔原厂服务器主板也有采用Server Works芯片组 的产品,在服务器/工作站芯片组领域,Server Works芯片组就意味着 高性能产品;而AMD服务器/工作站平台由于市场份额较小,主要都 是采用AMD自家的芯片组产品。
主板的主要组成
• 主板虽然档次和品牌很多,但是其组成和 技术基本一致,除CPU接口和芯片组不同 外,其组成结构几乎相同。下面我们以ATX 主板为例,如图3-1所示,看一看主板上的 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外围接口 ATX电源接口 AGP插槽 PCI插槽
CPU插槽 北桥芯片 PCB基板 IDE插槽
内存插槽
二:主板的结构及功能简介

笔记本基本架构简介分析

笔记本基本架构简介分析

北桥、南桥在主板上的位置
CPU
笔记本电脑专用的CPU英文称Mobile CPU(移动 CPU),它除了追求性能,也追求低热量和低耗电,最早 的笔记本电脑直接使用台式机的CPU,但是随CPU主频 的提高, 笔记本电脑内部狭窄的空间开始无法迅速的散 发热量,笔记本电脑小得可怜的电池也无法负担台式 CPU庞大的耗电量, Mobile CPU的制造工艺往往比同 时代的台式机CPU更加先进,因为Mobile CPU中会集成 台式机CPU中不具备的电源管理技术,而且往往比台式 机CPU先采用更高的制造工艺。笔记本电脑的刚面世时 直接使用台式机的CPU。
LCD的相关名词解释
VGA:英文全称是Video Graphics Array,这种屏幕现在一般在本本里面已经绝迹了, 是很古老的本本使用的屏幕,支持最大像素为640×480,但现在仍有一些小的便携设备 还在使用这种屏幕。
SVGA:全称Super Video Graphics Array,属于VGA屏幕的替代品,最大支持 800×600像素,屏幕大小为12.1英寸,现在仍有部分本本还在使用
“蓝牙”接口 它是一种传输范围在10米左右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与红外技术不同的是它没有方向的限制,比较广泛的应用于手机与计算 机的连接。可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全方位特性,如果设备过多, 识别和速度就会出现问题。假如你带着一台装有蓝牙模块的设备来到一 个装备无线网卡的局域网络环境中,就会发生干扰。
“S-Video”接口 想在更大的屏幕上看影碟吗?S-Vedio接口可以很方 便的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这个接口,你就可以把游戏和DVD传输到更大 的显示屏幕上

“USB”接口 Windows 98系统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都内置了对USB 接口的支持。很多设备,比如优盘,移动硬盘,数码相机,摄像机,鼠 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都广泛的采用USB接口,它已经是台式机和 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置了。

了解电脑主板的功能和作用

了解电脑主板的功能和作用

了解电脑主板的功能和作用电脑主板是电脑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承载着连接和管理各个硬件设备的重任。

只有了解电脑主板的功能和作用,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电脑的运作原理,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硬件配置。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脑主板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帮助读者对其进行全面了解。

1. 插槽和接口电脑主板上的插槽和接口是连接各类硬件设备的重要通道。

它们可以连接处理器、内存、显卡、声卡、硬盘等重要组件,实现数据传输和信号转换。

插槽和接口的种类繁多,如CPU插槽、内存插槽、显卡插槽等等。

每种插槽和接口都有其特定的标准和规格,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硬件兼容性进行选择。

2. 电源管理电脑主板上的电源管理功能负责供电与电源的连接。

通过电源管理,主板能够对电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电源的稳定输出和能耗的控制。

电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源插槽,通过插入电源线与主板连接,实现电能的输入和分配。

合理的电源管理可以提高电脑的稳定性和节能效果。

3. 数据总线电脑主板上的数据总线是各组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桥梁。

它主要包括前端总线和后端总线两部分。

前端总线连接了处理器、内存和芯片组等重要组件,承担着快速传输数据的任务。

后端总线则与硬盘、光驱、USB等设备相连,实现数据的读写和输入输出。

良好的数据总线设计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提升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4. 芯片组芯片组是电脑主板上的核心芯片,负责控制和管理电脑系统的运作。

它通常由北桥和南桥组成,北桥负责处理器和内存等高速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南桥负责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和控制。

芯片组的性能和功能直接影响到电脑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因此在选择主板时,芯片组的性能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

5. BIOS设置BIOS是主板上的固件系统,负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初始化和配置。

通过BIOS设置,用户可以调整电脑的启动顺序、时钟频率、硬件参数等。

BIOS设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计算机的稳定性和性能。

同时,BIOS还提供了一些安全性设置,如密码保护和系统启动顺序等,保护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和个人信息。

笔记本电脑知识(内部资料)主板、接口、内存_显卡_A

笔记本电脑知识(内部资料)主板、接口、内存_显卡_A

笔依然是Intel,当然参与芯片组竞争的厂商也非常多。 芯片组的生产厂家:矽统SIS 威盛VIA 扬智ALI ATI NVIDIA
INTEL主板芯片组优点: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低能耗性的特点。 INTEL主板芯片组缺点:移动INTEL主板芯片组价格昂贵,直接导致笔记本的价格也会较高。
6、VGA接口:VGA也是视频输出接口的一种 应用:将笔记本信号输出到电视机、投影机上播放。VGA与TV-OUT 都属于模拟输出信号接口,在信号传输上会因传输距离的远近、以及 信号线的质量有所损失
笔记本电脑知识(内部资料)
有线接口
7、S端子接口:S端子也是视频输出接口的一种 优点:S端子是数字输出,具有信号好、抗干扰强、图像更清晰等特点。 应用:将笔记本信号输出到电视机、投影机等外设上播放。
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
特点:USB总线USB1.1标准传输速率是12Mbps,USB2.0标准传输速率高达480Mbps。最多可 连入 127 个 USB 设备 。某些USB产品标注为USB 2.0 Full Speed的其实就是USB 1.1,而标 注为USB 2.0 High Speed的才是真正的USB 2.0 USB接口有3种类型: - Type A:一般用于PC - Type B:一般用于USB设备 - Mini-USB: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以及移动硬盘等
SIS芯片组优点:集成程度高,价格便宜 ,中低端笔记本电脑大都具有高集成的特点, 所以矽统芯片组产品在应用的也非常广泛并且质量稳定业界口碑很好。 SIS芯片组缺点:相比INTEL性能及兼容性上稍差一些 。
ALI芯片组优点:价格低廉,集成度高,中低端笔记本电脑大都具有高集成的特点 ALI芯片组缺点:相比INTEL性能兼容性方面稍逊一筹 。 ATI芯片组优点: ATI在显卡领域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所以它所集成的图形芯片的3D功能比 起英特尔855GM中集成图形芯片要强些 NVIDIA芯片组:同全美达合作推出新的移动芯片组与处理器

笔记本电脑主板详解

笔记本电脑主板详解
BGA1:NB,北桥IC;BGA2:CPU;BGA3:SB,南桥IC;(目前基本上都是南北桥集成的了,叫PCH/FCH,CPU也都是I了,不是酷睿双核了)1. TV Conn:一些老式机型会有TV,后续的逐渐演变为HDMI为,DP;2. LCD Conn:接口的PIN歪或下陷均会导致LCD色差,花屏;3. BATT பைடு நூலகம்onn:主电池接口,从左到右以此为Batt+电压,主副电池侦测,2个SMBUS,电池温度侦测以及接地脚,SMBUS主要用于侦测是否插上电池,以及侦测电池的型号,厂商,电量等相关信息;4. 空(失误,忘了用了)5. G-Sensor:HDD震动保护IC,当HDD遭受震动后该IC运行,停止HDD内资料的读取以及存储,保护HDD内资料,以防损坏,丢失等;6. HDMI,DVI转换IC:HDMI,DVI是在Docking上;7. SIO:Super input/output缩写,超级输入输出IC,功能在Docking上;8. TPM IC和其晶振:TPM具体信息可自己搜出来看,其晶振为32.768KHZ;9. LED感应小板Conn:主要是各种感应LED灯,以及大小写灯等;10. +3V电压量测电感:开机前电压,在以前的电源不开机的帖子中有说到,3.3~3.4V;11. +5V电压量测电感:开机前电压,在以前的电源不开机的帖子中有说到,5.0~5.2V;12. RJ45:有线网卡接口,支持千兆网域;13. SIM Socket:与3G网卡(WWAN)一起使用;14. LAN IC以及其晶振:有线网卡IC,晶振为25MHZ;15. LAN供电IC:上下各一个,4支脚的IC,中间的脚位和第一个脚位是共脚;16. WWAN Conn:3G网卡接口;17. 电池Charge IC:主副电池共用;18. 内接K/B:24Pin;19. 1.8V电压量测电感:开机后电压,电压值为1.8左右,DDR的供电电压之一,另一个为0.9V,主要用于DDR和NB;20. Smart Card:个人智慧卡接口;21. 1.5V电压量测电感:开机后电压,电压值为1.5~1.6V,主要用于SB;22. 1.05V电压量测电感:开机后电压,电压值为1.05~1.1V,主要用于CPU,SB,NB;23. ODD/DVD:光驱;24. 小板接口:主要是PC/SD/SM/SMC/XD/MS Card的读卡功能以及LED灯;25. BT:Blue Tooth,蓝牙;26. 内接喇叭接口:2个位一组,分左右声道;27. Audio供电电压IC:5支脚,电压值为4.8~5.0V;28. 内接MIC29. AC97:Audio IC30. 功放IC:分内接和外接的功率放大;31. CMOS电池插口:CMOS电池,3.3V;32. CLOCK IC以及其晶振:时钟IC,其晶振为14.318MHZ;33. T/P:Touch PAD,滑鼠;34. Thermal Sensor:CPU温控,CPU温度过高灭机;35. Vcc_CORE电压量测电感:开机后电压,为CPU电压,CPU发出6个高低不等的电压信号控制其电压大小,其有2路电压共同产生,以保证它的稳定性,任意一支产生都可以开机,但时间长了会灭机,挂CPU;36. 外接MIC:外接麦克风插口;37. HDD Conn:硬盘接口,SATA类型,IDE类型的为针孔型;38. 外接喇叭:外接喇叭/耳机插口,分左右声道;39. 1394 Conn:1394插口;40. Vcc_CORE分支之一:41. Vcc_GFXP电压量测电感:开机后电压,为1.1~1.2V左右,主要用于NB,相当与显卡电压;42. CPU FAN Conn:CPU风扇,分为2pin,3pin和4pin,2pin的较少见,一直转不会停,并且转速固定;3pin的中间一pin为控制端,控制运转由电压的大小控制;4pin中间2pin分别控制运转与转速;43. 开机小板接口:第4pin端接一次可开机;44. MDC:Modem,猫接口,需带RJ11接头;45. FP:Finger Printer,指纹插口,为一组USB信号;46. Knob:滑鼠,位于K/B中间的位置有一个小柱子一样的东西,能控制鼠标滑动,是K/B的附属;47. 1.25V电压量测电感:开机后电压;48. DDR:主要DDR,若只有一条内存则插次DDR Socket,否则ME/VPRO将被Disable掉;49. LAN电感:支持千兆网域,每边包括4条通道,分别连接RJ45和LAN IC,若其中有一条有问题将引起千兆不连网,或连网下载数据丢失导致数据不全;50. 电压IC:主要产生开机前的3/5V电压;51. 电压IC:主要产生开机后1.8/0.9V电压,该电压时DDR的工作电压;52. Docking:各个功能模块的扩展,包括VGA/RJ45/RJ11/电源/DVI等等;53. 副电池插口:Pin数与主电池不一,但功能Pin齐全;54. 电压IC:主要产生开机后1.25V电压;55. LCD 主电压电感:裂件会导致LCD不亮;56. CRT三基色:显示器三基色电感,共6个,每2个一组组成,若有异常会导致CRT色差;57. 电压IC:主要产生开机后电压Vcc_GFXP;58. USB供电IC:电压大小为5.2V左右;59. 外接MIC功能IC:60. Vcc_CORE分支之二:61. 电压IC:主要产生Vcc_CORE电压;62. CPU铁架:主要是固定,锁CPU散热片用,其与主板接触面有Maly贴附,防止短路;63. SB晶振:32.768KHZ;64. 内接MIC功能IC:65. DDR:内存插口之一,单内存插此插口会Disable ME/VPRO;66. 电压IC:主要产生1.05/1.5V电压;67. BIOS:不要我说是什么了吧;68. EC以及EC晶振:EC具有八大功能,其晶振是32.768KHZ69. W/L:无线网卡插口;70. USB供电IC:电压大小为5.2V左右;老的电路板上基本上都有零件的标注,新款式的厂家为了省钱就略去了零件标注的印刷,其实零件的标注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相关的零件基本上是在一块儿的,不会跑的太远。R——电阻(PR/RP为排阻)C——电容(PC为排容) L——电感(PL也是代表电感)Q——三极管,或晶闸管D——二极管或2个二极管的组合U——代指的一半为大的IC,PU一般是电压ICJP——代指接口,目前都是以接口的作用命名,如JTP——TP接口PJP——电压的Jump点,可断开分为前后PCN——电源,电池接口最后要说的是那根黑色的线,连接板子2边的,那是Audio线,损坏了内接喇叭和MIC就有可能失效了。。。。。补充说明:为了你的主板好,对于这个主板在1394接口那里不要轻易的拿那边,不然你的主板不开机了你就需要换CPU供电IC了!谨记!

主板常用基础知识讲解

主板常用基础知识讲解

主板常用基础知识讲解主板就是PC(个人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

英语:Motherboard, 又称主机板、系统板、逻辑板、母板、底板等,是构成复杂电子系统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中心或者主电路板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主板常用基础知识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电脑基础知识主板主板作为电脑的主体部分,提供着多种接口与各部件进行连接工作,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主板上的各种接口与规范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更新换代。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CPU接口,Intel方面,有奔腾、酷睿2系列的LGA 775,酷睿i7的LGA 1366接口,i5、i3的LGA 1156;AMD方面也从AM2升级到了AM2+以及AM3接口。

其他如内存也从DDR升级到最新的DDR3,CPU供电接口也从4PIN扩展到8PIN等。

面对主板上如此多的接口,你都知道它们的用途吗?主板中如此繁多的接口,你全都认识吗?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主流主板上的各种接口进行介绍,使用户能清楚、明白主板上各种接口的作用。

1、CPU接口首先是CPU接口部分,目前PC上只有Intel和AMD两个公司生产的CPU,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接口,而且同品牌CPU也有不同的接口类型。

Intel芯片组主板分为:Intel的LGA 775接口;IntelLGA 1366和LGA 1156接口Intel的CPU采用的是LGA 775、LGA 1366和LGA 1156这三种接口。

除了酷睿i7系列采用的是LGA 1366接口,酷睿i5和i3采用的是LGA 1156,市面上其他型号的CPU都是采用LGA 775接口,可以说LGA 775仍是主流,各种接口都不兼容。

在安装CPU时,注意CPU上的一个角上有箭头,把该箭头对着图中黄色圆圈的方向装即可。

IntelLGA 1366和LGA 1156接口AMD芯片组主板分为:2009年2月中,AMD发布了采用Socket AM3接口封装的Phenom II CPU和AM3接口的主板,而AM3接口相比AM2+接口最大的改进是同时提供DDR2和DDR3内存的支持。

笔记本维修教程第课主板基础知识

笔记本维修教程第课主板基础知识

4816
G1
G2
S2
D2
D1 4814
G2
S1 G1S2
4235
第七页,共23页。
▪ 6脚中功率MOS管〔有N沟道和P沟道〕
▪ N沟道MOS的导通条件:VG> VS;
▪ P沟道MOS的导通条件:VG< VS;
▪ VGS< VT〔开启电压〕:MOS管工作在截止区,漏源电流IDS ≈0,输出电压 VDS≈ VDD ,MOS管处于“断开〞状态;
第三页,共23页。
▪ 三极管的作用:放大、开关和稳压作用。
▪ 三极管的检测与代换:用

▪ 找基极:用一个表笔接任意一脚,另一表笔分别接另外两脚, 如果两次都有400~600的数值,则不动的表笔接的就是基极b;
▪ 集电极与发射极:两次阻值中,较大的一次接的是发射极e,小 的一次是集电极c;
▪ 红表笔接基极b,能测出两组数值的是NPN管;
虚线表示
实线表示

衬底中箭头的方向说增明强是型N沟道还是P沟道:箭头朝里耗的尽是型N沟
道,箭头朝外的是P沟道。
▪ 实物外形:
第五页,共23页。
▪ N沟道MOS管〔单管〕
▪ P沟道MOS管〔单管〕
▪ 复合MOS管
SS6I9I4484683S535
第六页,共23页。
▪ 特殊脚位MOS管
D2/S1
D1
笔记本维修教程第课主板基础知识
▪ 晶体三极管:电流控制型器件,按导电类型分为PNP管和NPN管;
▪ 电路符号及常见型号:

图中箭头的方向是发射极e加正向电压时电流的方向
▪ 型号T04、SIA、IAM、KIN、IP、IAP都是NPN型三极管;
▪ 型号T06、2B、2A、都是PNP型三极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圖是PCI和PCI-E的對照表,大家可以看到兩者的區別 , PCI-E比傳統的PCI 匯流排的PIN數要少太多
PCI和PCI-Express
Audio線路連接 7. Audio線路連接
- AC‘97是Audio Codec’97的縮寫,它所定義的是一種在主流PC中實現音頻 特 性的方法,後來又擴展了實現Modem的功能。AC'97利用核心晶片組的功能和 週邊的類比設備共同實現音頻卡/Modem的功能。下圖AC97介面是示意圖:
下圖是實際的IDE介面,左邊是HDD接口共有44PIN,右邊筆記本光區的接口 共有50PIN,比硬碟的PIN數多是因為CD-ROM上需要引出音頻信號以及一些 控制信號。 雖然光區和硬碟的介面並不一樣,但其本質上其實是相同的, 都屬於IDE範疇 。
-SATA 全稱是SerialATA,即串列ATA硬碟介面規範。第一代SATA硬碟的 寫入速度為150MB/s,第二代SATA硬碟的寫入速度則高達300MB/s。 下圖是ICH6M的硬碟部分的功能塊,有四組SATA和一組的PATA介面。
5. PATA(IDE)與SATA PATA(IDE)與
IDE界面:早期硬碟一般都通過IDE通道與南橋建立連接。在ICH4上, 有兩個IDE介面,所以我們一般硬碟用IDE0,光碟機用IDE1 。IDE通道 有16根[0..15] 資料線,還有一些相關的控制信號。 如圖是硬碟和南橋通過IDE來連接HDD的示意圖:
PATA 硬盤
6. PCI與PCI-EXPRESS PCI與PCI- PCI,外设组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是外設的最 主要通道,幾乎所有的週邊設備都能通過PCI來實現其功能。對筆記本通 常而言,主要掛有CARDBUS、MINI PCI、網卡,或者電視卡。最早提出 的PCI总线工作在33MHz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133MB/s (33MHz * 32bit/s),后來提出了66MHz、64bit/s的PCI。 - PCI Express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列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 的電腦匯流排的共用並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向 整個匯流排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資料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 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相對于傳統PCI匯流排在單一時間週期內只能 實現單向傳輸,PCI Express的雙單工連接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和品質 ,它們之間的差異跟半雙工和全雙工類似。 2002年7月23日,PCI-SIG 正式公佈了PCI Express 1.0規範,並於 2007年初推出2.0規範(Spec 2.0),將傳輸率由PCI Express 1.1的 2.5GB/s提升到5GB/s;目前主流的顯卡介面都支援PCI-E 2.0
2. FSB–CPU與NB的連接 FSB–CPU與NB的連接
圖中,DATA是FSB的 64位元資料線, ADDRESS則是32位的 位址線。左上腳的L3代 表的是第三層PCB。由 於在同一層中不可能把 資料線和位址線全部走 完,所以其實第三層僅 僅走了一部分的FSB, 餘下的在第六層中。 同樣,L6代表的是第六 層的PCB。
4.HUB4.HUB-LINK/DMI
- HUB-LINK,這是Intel的規範,其作用是提供南北橋的高速資料連接,其運 作頻率是66MHZ,速度為266MB/s。Hub-Link有12根的資料線,以及2根 差分的時鐘線,以及數根的控制線。 以往的南北橋連接都是直接套用PCI匯流排,速度慢不說,還有一堆 的信號線要你排。 在這種情況下,INTEL提出了Hub-Link以改變這種情況。而HUBLINK對佈線的簡化確實有相當的幫助,當然對提升速度也有很多的好處 (相對應的也有VIA提出的V-LINK,ALI提出的A-LINK等)。從915平臺 開始,這部分稱為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連接,以最大2GB/s的 數據傳速率遠遠超過266MB/s的Hub Link。 下圖是Hub-Link的連
DDR–NB與RAM的連接 3. DDR–NB與RAM的連接
- Double Data Rate雙倍倍速內存 嚴格的說DDR應該叫DDR SDRAM。人們習慣稱為DDR. 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縮寫,是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即 存儲器的意思。 最初855GM/PM支援到266MHZ,到目前的965芯片的 DDR2已经支援到667/800MHz,甚至1024Mhz或更高。和FSB一樣,都 是高速的,大量信號線的集合。在布線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它們。 如下圖,Intel建議的DDR佈線圖 ,其中資料線與地址線不再同一層。 圖中我們看到的Series Dampening resistors和Parallel Termination on both layers則是在DDR RAM那邊特有的。其意思分別是串列衰減電阻和 終端並行電阻。
相對PATA來說,SATA的設計就 顯得簡單的多,只需4根/2組差 分信號和一個電源即可
SATA和PATA(IDE)
下圖是SATA和PATA的筆記本硬碟 介面比較。我們看到實際上SATA的PIN腳 還是有很多,但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地線,用來保證信號品質用的,當然, 也有一部分是空PIN來做保留。
SATA 硬盤
筆記本主板知識
1. 主板架構 2. FSB 3. DDR HUB4. HUB-Link/DMI PATA(IDE)與 5. PATA(IDE)與SATA PCI與PCI6. PCI與PCI-Express Audio線路連接 7. Audio線路連接 USB線路 8. USB線路 主板Clock Clock與筆記本超頻 9. 主板Clock與筆記本超頻 10. SMBus 2.0/I2C Bus 11. 充電保護電路 12. 熱保護電路
Bus,前端總線, 或者稱為Host Bus,有64位元的資 - Front Side Bus 料 線和32位元的位址線。是系統中最高速、最複雜的連接 。正是通過FSB,CPU和北橋才能完成通信。 FSB對其他信號的干擾非常嚴重(EMI電磁干擾很嚴重),而 - FSB 且其本身也 比較容易受到干擾(EMC電磁相容性很弱)。 為了減少EMI/EMC的影響,在實際的佈線中,通常將這部分 線路放在內層(一般筆記本電腦主板都有6~8層,6層在 Centrino平臺勉強可以,到了Sonoma平臺就幾乎不可能了) ,以防止高速信號對其他信號造成的串繞。所以一般情況下 ,我們在主板上是看不到FSB的。 下面的圖片是INTEL的設計指南裏關于FSB布線的建議。
1. 主板架構
迅馳1 迅馳 Carmel 迅馳5 迅馳 Montevina
Intel 最新平臺Calpella與傳統Montevina對比:
傳統「CPU-北橋-南橋」三晶片架構,在Capella平台剩下「CPU-PCH」 兩顆晶片。新的處理器採用Nehalem微架構,將繪圖功能(GFX)與記憶體控制 器(IMC)整合進來,並且直接與PCI-E繪圖卡、DDR3記憶體相連。過去這兩 部分是放在北橋晶片中,整合到CPU的好處是可大幅提升效能。 除了GFX與IMC之外,北橋跟南橋的功能結合成一顆PCH,負責顯示功能 (Display)、Management Engine(ME)、輸入/輸出系統 (I/O) 。並新增NVM控 制器、時脈緩衝器 (Clock Buffers) 兩個功能。Robson(也就是Turbo Member) 在上圖中被拿掉了。 CPU與PCH之間的連接,除了本來的DMI之外,還多了一條FDI,主要負責將 繪圖功能產生的畫面,傳遞到連接在PCH的顯示螢幕。 iGFX --- 集成显卡模块, IMC --- 内存控制器模块 Display --- 显示接口模块 ME --- intel 主动管理技术模块
- 采用“Z”字型的線路,確保FSB信號線長度一致。 由於FSB是絕對的高速信號,所以在佈線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到信號 線長度的一致性。 比如,INTEL要求每一根的FSB的長度需要一致,所以,在PCB步線 的時候,就免不了要走“Z”字型的線路來滿足長度的一致性。為了滿足長 度的一致性,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像CPU芯片內部的線路長度),然後加 上外部走線(即在PCB上的走線)的長度,才是整個一個信號線的長度 當然這個長度是由INTEL提供給各個OEM/ODM廠商的。 下圖是DDR那邊的走線示意圖,其中MCH Pkg Route就代表著北橋晶片內部 的走線長度。
BMDC介面的線路圖
-Azalia 最新的音頻解碼器(AZALIA),隨著ICH6M的推出,最新的Azalia(Intel稱之 為High Definition Audio)相信大家也聽說過。以其多聲道,高保真的效果正在逐步替 代傳統的AC97。 Azalia音效晶片最大的特色在於能夠進行自動設備檢測和介面定義功能,可以自行 判斷哪個埠有何種設備插入;還能為介面定義屬性,利用這個功能,我們可以重新分 配音頻插孔的定義,之後就可以播放不同的音頻、視頻檔,聽不同的歌曲 。
南橋輸出7個信號,從上到下 分別是復位、輸出、同步、時鐘 ,以及三個輸出信號。按圖中的 意思,AC97介面至少可以接3個 設備,共用重定、輸出、同步、 時鐘四個信號,但輸入信號各自 獨用。
下圖是筆記本上AC97的介面,
筆記本上的Modem(AC97)介面
IBM的Modem/藍牙Combo卡
-BMDC卡 , 一些筆記本上使用的Modem/BlueTooth的Combo卡 ,其實是利用在AC97 的接插件上空餘的pin,接上了USB的線路(2根而已),然後通過USB匯流排來連接 BLUETOOTH,這根我們常用的USB藍牙其實是一樣的,可見其成本並不高。 下圖是AC97介面的PIN腳功能圖,我們看到左邊部分的PIN是連接到南橋的AC97 介面,而右邊則是藍牙的功能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空餘的PIN腳,BMDC正是通過 這些空餘的PIN實現Modem、藍牙二合一的。
衰減電阻和終端電阻的實物圖
上圖中,藍色框是北橋,紅色框內是衰減電阻,而黃色框內則是終端電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