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案例分析题目
二级建造师《矿业实务》案例分析题

二级建造师《矿业实务》案例分析题【案例一】1、背景某新建矿井共有主井、副井和中央风井三个井筒,预计主井井筒施工准备时间为20个月,矿井建设关键线路是:主井井筒工程(18)→主井重车线(2)→水平运输大巷(10)→采区下部车场(2)→采区巷道(12)→工作面准备巷道(2)→工作面设备安装(2)→矿井试运转(2)→矿井投产移交。
以上括号内数字为工程的施工工期,单位为月2、问题(1) 该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推算?答:该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关键线路来进行推算,具本可根据井巷工程,土建和机电安装工程或主要生产设备订货、到货和安装时间来进行推算。
(2) 该矿井建井工期和总工期分别是多少?该矿井的建井工期是18+2+10+2+12+2+2+2=50(月)(3) 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请预测一下该矿井的建井工期答: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这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有:1) 主井施工进度正常,矿井建设的关键线路不变,这时矿井建设的工期不会发生变化。
副井提前到底可提前进行主副井贯通工程施工工作,可加快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施工进度。
2) 主井施工进度拖延,矿井建设的关键线路不变,这时矿井建设的工期会发生拖延。
副井到底不会耽误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进度,可提前安排部分工程施工。
3) 副井比计划工期提前较多,如果考虑在完成主、副井贯通工程施工后主井仍没有到底时,可提前安排原关键线路上主井重车线等工程施工,这种安排有可能使进度提前,即有可能缩短矿井建设工期。
【案例二】1、背景某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G320030-3所示,,图中箭头线下方数据为工作时间,单位为月。
施工中,工作E由于业主修改设计,使其耽误或工期2个月,为维持原工期不变,经业主同意,施工单位增开了一辅助巷道,安排在D工作后面,G、H工作前面,工作名称为L,时间为1个月,可使工作G的施工时间缩短到3个月。
(见图103页,图2320030-3)2、问题(1)该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计划工期是多少?施工中重点应控制哪些工作?答:该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计划工期是18个月,施工或重点应控制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具本是:A、C、E、G、K。
建造师案例分析(强烈推荐)

一、简答题1.案例一背景资料:某大厦装修改造工程由某市建工集团承包,该建工集团将建筑物的局部拆除工程转包给某建筑工程处(房建二级资质),该建筑工程处又雇佣了一无资质施工队做劳务分包。
2004年4月20日,作业人员在拆除大厦17层④~⑩轴外檐悬挑结构时,采用先拆除⑤~⑨轴的外檐,然后再拆除④轴和⑩轴处的局部外檐。
该悬挑外檐结构由悬挑梁和外檐板组成,总长21.6m,轴间距3.6m。
上部结构为悬挑梁,外檐板在悬挑梁下部(板厚80mm,板高5.0m),由悬挑梁承力。
但是在拆除之前,施工负责人没有讲明悬挑结构的承力部位,也没有说清楚拆除程序,作业人员错误的先凿除了⑤~⑨轴与柱相联接的悬挑梁混凝土。
下午4时左右,主楼工长、安全员和监理人员检查时,对作业人员的危险施工口头进行了批评指正后离开。
次日,作业人员继续凿除④轴和⑩轴处与柱相联接的悬挑梁混凝土,并切断其连接钢筋,此时外檐板失去承力结构向外倾倒,砸坏外脚手架后整体塌落,造成裙房门厅支模人员4人死亡,5人受伤。
2.问题(1)请简要分析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请简要分析这起事故的性质。
承包该项目的市建工集团是否负有责任?(3)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有即发性事故危险的隐患时,安全检查人员应如何进行处置?(4)对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安全检查人员应如何进行处置?(5)项目经理部进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处理应坚持哪“四不放过”?标准答案:(1)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1)总包单位对拆除工程进行分包时,未认真审查分包单位资质,拆除过程中疏于管理。
2)实施拆除作业的队伍在不具备拆除作业资质和对工程结构和施工方案不清楚的情况下违法、违章指挥施工。
3)作业人员不懂拆除作业技术要求,拆除程序错误,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4)现场检查流于形式,检查人员对发现的严重安全隐患没有进行有效的制止和采用必要的整改措施。
(2)这是一起因非法转包、违法施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和现场管理失控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实务案例分析题26例剖析

[背景材料]某公路一路段为高填方土方路堤,该路段路线从大片麦地中间穿过,并经过三处墓穴。
清除沉积物后,施工方外运砂性土回填了三处墓穴,并分层压实,压实度控制在92%;清除20cm 厚的原地土,平整后进行压实;最小压实度要求按路床压实度减两个百分点加以控制。
随后填筑路基,填高1m,路槽38cm。
将清除出的原地土用于边坡表层作为种植土使用。
施工组织设计中填土路堤的施工方法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要求每层填料布料均匀,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施工程序为:取土→运输→推土机初平→压路机碾压→平地机整平。
为保证施工质量,对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为:(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2)路基原地面处理;(3)路基横坡要满足要求;(4)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问题]1、请逐条分析施工单位对原地基处理的几条措施的合理性。
2、下列完全不能用于路堤填料的土有()?A.含草皮土B.含有腐朽物质的土C.强膨胀土D.碳渣E.煤渣3、路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4、完善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的内容。
[参考答案]1、①外运砂性土回填了三处墓穴,压实度控制在92%,合理;②清除20cm厚的原地土,平整后进行压实,合理;③最小压实度要求按路床压实度减两个百分点加以控制,不合理。
因为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④将清除出的原地土直接用于边坡表层作为种植土使用,不合理。
应予以捣碎后方可用于路堤边坡表层。
2、ABC3、存在的问题有:①每层填料布料的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是错误的,应该为不超过30cm;②施工程序中平地机整平应该在压路机碾压之前4、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还有: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正确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每层松铺厚度要满足要求。
[背景材料]某新建一级公路土方路基工程施工,该工程取土困难。
K10+000~K12+000段路堤位于横坡陡于1:5的地面,施工方进行了挖台阶等地基处理,然后采用几种不同土体填料分层填筑路基,填筑至0~80cm,施工方选择细粒土,采用18t光轮压路机,分三层碾压。
一级建造师案例分析题(有答案)

案例分析题(一)三、案例分析题(共5题,(一)、(二)、(三)题各20分,(四)、(五)题各30分)(一)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高速公路路基H合同段工程施工,该区段设计车速100km/h,平均挖深19m,路基宽度26m,其中K20+300~K20+520为石质路堑。
该区段岩石为石炭系硅质灰岩,岩石较坚硬,多为厚层构造,局部呈薄层状构造,裂隙发育。
要求路堑采用钻爆开挖,爆破石碴最大允许直径为30cm,对开挖石碴尽可能提高利用率。
施工单位编制的爆破设计方案摘要如下:(1)边坡采用预裂爆破,路基主体尽量采用深孔爆破,局部采用钢钎炮、烘膛炮等方法。
(2)采用直径8cm的钻头钻孔,利用自行式凿岩机或潜孔钻一次钻到每阶平台设计标高位置。
(3)爆破顺序采用从上至下的分台阶、顺路线方向纵向推进破,控制最大爆破深度不超过10m,纵向每40~50m为一个单元,边坡和主体采用微差爆破一次性完成。
(4)边坡预裂爆破孔间距为lm,采用“方格型”布置,按水平方向控制炮杆位置。
路基主体内炮孔间距4m,采用“梅花型”均匀布置。
爆破设计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批时未通过,退回后由施工单位重新修改。
在确定爆破安全距离时,施工单位按《爆破安全规程》中安全距离不小于200m的规定,将安全距离设为200m,并布置警戒线。
爆破结束后,未出现安全事故。
K20+300~K20+520段需开挖石方140000m ,采用2台装载机(每台作业率720m /台班)和6台自卸汽车(每台作业率300m /台班)配合装运石方,其他机械均配套,将石方调运到两端的填方路段。
施工完成后,对路基工程进行了质量检验,其中针对K20+300~K20+520路段,实测了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
问题1.指出并改正爆破设计方案中的错误之处。
2.施工单位确定爆破安全距离的做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3.在不考虑加班的情况下,K20+300—K20+520路段石方调运工作需要多少天 (列式计算) 4.K20+300—K20十520段路基施工的质量检验,还应实测哪些项目参考答案:1、(1)“利用自行式凿岩机或潜孔钻一次钻到每阶平台设计标高位置”错误,应改为:利用手风钻或潜孔钻钻到每阶平台设计标高位置。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案例分析题精选20例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案例分析题精选20例【精选案例 1】(道路基层结构施工)某道路工程属城市次干路,长 3800m,路宽 16.5m,位于城市环路以内,设计结构为:30cm 厚9%石灰土处理土基,12%石灰土底基层,35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cm 厚沥青混凝土面层。
施工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后,做了一些必要的技术准备工作,经技术交底后开始道路施工。
受城市交通管制和环境保护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拌合站设在郊区,采用夜间运输、白天摊铺方式,碾压成型后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局部表面松散。
由于拆迁延期,有一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延至十二月上旬摊铺,项目部选择白天气温较高,约在 5~8℃时段,采取提高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到180℃,运输中覆盖保温等措施,摊铺碾压沥青混凝土成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竣工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外观检查,沥青表面平整,没有脱落、推挤等现象,经过检测弯沉值、平整度、中线高程、横坡等项目,合格率达到 98%,施工单位认为工程质量检验合格。
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后,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资料编制了进度控制总结,并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问题:1.项目部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3.冬季铺油作法是否妥当?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写出正确作法。
4.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是否齐全?判断为合格的依据包括哪些项目?答案解析提示1.施工技术准备包括:熟悉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现场测量放样等。
3.出厂油温不正确。
沥青混凝土应尽量避免冬期施工。
必须进行施工时,适当提高出厂温度,但不超过175℃,运输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碾压的最低温度要求。
施工中要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成型的方针。
4.不齐全。
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有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八项。
其中压实度和厚度是主要检查项目,合格率应达到 100%。
缺少主要检查项目的检测不符合验收规定。
一级建造师案例分析题超经典(有解题思路)

事例题汇编1.某工程由A、B、C、D、E 五个分项工程构成,它在平面上区分为四个施工段,各分项工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为3 天。
A、B 施工过程和B、C 施工过程同意平行搭接1 天, c、D 施工过程和D、E 施工过程之间各有 2 天技术间歇时问。
施工单位欲对该工程进行流水施工组织。
问题:(1)一般依照流水的节奏特色不一样分类,流水作业的基本组织方式可分为哪几种 ?(2)本工程宜采纳何组织方式 ?试述其特色。
(3)依据背景条件,试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
题解: (1) 答:分为等节奏流水方式、异节奏流水方式和无节奏流水方式三种。
(2)答:宜采纳等节奏流水方式。
它的特色是在流水组中,每个施工过程自己在施工段中的作业时间 ( 流水节拍 ) 都相等,各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也相等,这是最理想的一种流水组织方式。
(3)解:本工程流水步距为 K=3d ,流水工期为TP=(5+4- 1) ×3-2+4=26d ,其流水施工指示图标如表 1 所示。
等节奏流水施工图表 12 .某旅馆建筑为大厅部分16 层,两翼13 层,建筑面积11620m2,主体结构中间大厅部分为框剪结构,两翼均为剪力墙结构,外墙板采纳大模板住所通用构件,内墙为C20钢筋混凝土。
工程完工后,检测发现以下部位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1)七层有 6 条轴线的墙体混凝土, 28 天试块强度为 12.04N /mm2,至 80 天后取墙体混凝土芯一组,其抗压强度分别为 9.03N /m m2,12.15N/mm2, 13. 02N/mm2;(2)十层有 6 条轴线墙柱上的混凝土试块 28 天强度为 13.25N /mm2,至 60 天后取墙柱混凝土芯一组,其抗压强度分别为10.08N/ mm2,11.66N/ mm2,12.26N/mm2,除这条轴线上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外,该层其余构件也有近似问题。
问题:(1) 造成该工程中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由可能有哪些?(2)为了防止该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浇注混凝土时应切合哪些要求 ?(3)在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应切合哪些规定 ?题解: (1) 答:原由可能有:①混凝土原资料质量不切合要求;②混凝土拌制时间短或拌合物不均匀;③混凝土配合比每盘称量不正确;④混凝土试件没有做好,如模型变形。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1)不妥之一:采用热熔法施工。
理由: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应采用热熔法施工,但当卷材厚度小于3mm时,严禁采用热熔法,易烧穿卷材,影响防水效果。
不妥之二:采用满粘法施工。
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
(2)墙体与底板: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墙体与顶板: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板与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
(3)施工单位说法不正确。
理由: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但本工程地下结构混凝土明显为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
(4)不正确做法一:地下室顶板防水保护层厚度50mm。
正确做法:顶板防水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
不正确做法二:厕浴间防水先施工墙面后施工地面。
正确做法:先做地面,再做四周立墙防水层。
不正确做法三:地面基层采用1:2水泥砂浆找平。
正确做法:地面基层应采用1:2.5或1:3水泥砂浆找平。
32[简答题]1.背景A、B两栋相同住宅,总面积86000m2,施工分A、B两区,设两栋号经理,每人负责一区,每分区配一专职安全员。
项目经理认为,栋号经理负责每个区的安全生产,自己就不过问安全的事了。
A区地下一层施工时,业主修改首层为底商,监理工程师通知地下一层顶板不能施工,但是墙柱可以施工。
为了减少人员窝工,项目经理安排200人退场,向B区转移剩余人员50人,A区墙柱施工完成后3个月复工,安排200进场。
向业主索赔时,业主说,A区虽然停工了,但是B区还在施工,也没有人员窝工,因此只同意A 区工期延长3个月。
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要求质量监督站组织验收。
验收过程中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发生分歧,建设单位建议质量监督站另行组成验收组,择日再次验收。
2.问题(1)该项目经理对安全的看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业主对索赔的说法是否正确?施工单位在A区停工时可索赔哪些费用?(3)项目经理向质量监督站要求竣工验收的做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1

案例分析题一【2014年考题】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45 000 m2,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2层,层高5 m,抗震等级一级,内墙装饰面层为油漆、涂料,地下工程防水为混凝土自防水和外粘卷材防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1:项目部按规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调直后HRB400E12钢筋复试报告,主要检测数据为:抗拉强度实测值561 N/mm2,屈服强度实测值460 N/mm2,实测重量0.816 kg/m(HRB400E12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400 N/mm2,极限强度标准值540 N/mm2,理论重量0.888 kg/m)。
事件2:5层某施工段现浇结构尺寸检验批验收表(部分)见表3-1。
表3-1 某施工段现浇结构尺寸检验批验收(部分)mm事件3:监理工程师对三层油漆和涂料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部分房间有流坠、刷纹、透底等质量通病,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事件4:在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时,监理工程师对防水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能和细部节点构造进行了检查,提出了整改要求。
问题1. 事件1中,计算钢筋的强屈比、屈强比(超屈比)、重量偏差(保留两位小数),并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判断该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 事件2中,指出验收表中的错误,计算表中正确数据的允许偏差合格率。
3. 事件3中,涂饰工程还有哪些质量通病?4. 事件4中,地下工程防水分为几个等级?1级防水的标准是什么?防水混凝土验收时,需要检查哪些部位的设置和构造做法?参考答案1. 钢筋的强屈比=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
钢筋的屈强比(超屈比)=屈服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标准值。
钢筋的重量偏差=(理论重量-实测重量)/理论重量。
钢筋的强屈比<1.25,该指标不符合要求。
钢筋的屈强比<1.30,该指标符合要求。
钢筋的重量偏差>7%,该指标不符合要求。
2. 事件2中,验收表中的错误:不应该包括基础的检查结果。
表中正确数据的允许偏差合格率的计算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题目类型典型题型一、合同管理与进度控制结合——网络图与索赔知识点: 1、 流水施工等节奏流水施工无节奏流水施工——大差法(累加求和、错位相减、取最大差)2、 关键线路、关键工作、工期关键线路的寻找方法:从起点节点到终点节点,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为工期。
3、 总时差某项工作的总时差=min{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之和-某工作所处线路的持续时间之和}关键线路是:①→③→⑤→⑥→⑦ 关键工作是:C 、D 、F 、G 。
总工期是:3+4+9+3=19天。
如下图给出六时标注法TF 为总时差。
总时差=早系列-迟系列,即:TF=LS-ES=LF=EF 。
4、索赔(1)分类费用索赔:要求经济补偿工期索赔:要求批准顺延合同工期(2)成立条件:实际损失已经发生损失不是承包商的责任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索赔(5个28天p203)(3)索赔内容工期索赔:业主责任造成的,超出总时差的部分可顺延,顺延天数=延误天数-总时差。
费用索赔:按合同。
工作状态费用人工费窝工状态租赁机械机械费工作状态自有机械窝工状态(4)试卷中常见索赔事件:业主的原因开挖后发现局部基础地基持力层为软弱层需处理可能索赔成立事件:设计图纸变更或者晚到业主采购的材料不合格或者晚到现场业主要求对施工方进场材料进行复验,复验后合格对已验收工程重新检验,检验合格承包商的原因施工总承包单位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事故,返工索赔不成立事件:施工单位自有机械大修租赁的施工机械大修业主要求对施工方进场材料进行复验,复验后不合格施工方采购的材料不合格(谁采购谁负责)施工方因人员调配造成延误对已验收工程重新检验,检验不合格(5)不可抗力(罕见大雨、50年一遇的大雨):工期可以顺延,费用各自承担。
(6)回答模板:索赔成立。
理由:业主的责任并且延误时间超出该项工作的总时差。
索赔不成立。
理由:承包商的责任,或者虽然是业主的责任,但延误时间没有超出该项工作的总时差。
例题:2010真题:某写字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0层,当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时,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了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了装饰工程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工作E原计划6天,由于设计变更改变了主要材料规格与材质,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E工作计划改为9天完成,其他工作与时间执行网络计划。
事件二:一层大厅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一盏大型水晶灯(垂100kg)安装在吊顶工程的主龙骨上。
事件三:由于建设单位急于搬进写字楼办公室,要求提前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技术人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设计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竣工验收。
问题:1.指出本装饰工程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工作),计算计划工期。
2009真题: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5500m 2,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上设承台梁,独立柱基础埋深为1.5m ,地质勘察报告中地基基础持力层为中砂层,基础施工钢材由建设单位供应。
基础工程施工分为两个施工流水段,组织流水施工,根据工期要求编制了工程基础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并绘出施工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如下图所示: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土方2施工中,开挖后发现局部基础地基持力层为软弱层需处理,工期延误6天。
事件二:承台梁1施工中,因施工用钢材未按时进场,工期延期3天。
事件三:基础2施工时,因施工总承包单位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事故,返工致使工期延期5天。
问题:1.指出基础工程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写出该基础工程计划工期。
2.针对本案例上述各事件,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否可以提出工期索赔,并分别说明理由。
3.对索赔成立的事件,总工期可以顺延几天?实际工期是多少天?94.上述事件发生后,本工程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是否发生改变,如有改变,请指出新的关键线路,并在答题卡上绘制施工实际进度横道图。
答案:问题1:根据总时差为零的线路为关键线路的判定原则,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⑤→⑥,计划工期为:3+7+7+3=20天问题2:事件一,施工总包单位可提出工期索赔,因为属于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而且延误时间超过了工作的总时差。
事件二,不可以提出,因为虽属建设单位的责任,但延误的时间未超过总时差。
事件三,不可以提出,因为属于总包单位的责任。
问题3:总工期可顺延:6-4=2天。
实际工期为:27天。
问题4:关键线路发生变化,新的线路为:①→②→④→⑤→⑥二、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相结合知识点:1.合同的类型(固定价格合同、可调价格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p1872.合同价款的调整、预付款、进度款、质量保证金、竣工结算p1893.索赔程序(5个28天)p2034.不可抗力(工期顺延费用各自承担)p2135.承发包方式(总包、专业分包p205、劳务分包p209)6、合同文件的组成及解释顺序p2127、成本控制方法——挣值法p200分析项目目标实施与项目目标期望之间的差异,来判断项目实施的费用、进度绩效的一种方法。
三个费用值,四个评价指标主要计算公式如下:三个费用值: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程量×预算单价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程量×预算单价(挣得值)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已完工程量×实际单价四个评价指标:1.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CV>0节支;CV<0超支。
2.进度偏差SV=已完工程预算费用(BCWP)-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S)SV>0进度提前;SV<0进度延误。
3.费用绩效指数(C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CPI>1节支;CPI<1超支。
4.进度绩效(S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S)SPI>1进度提前;SPI<1进度延误。
2010真题:某小区内拟建一座6层普通砖泥结构住宅楼,外墙厚370mm,内墙厚240mm,抗震设防烈度7度,某施工单位于2009年5月与建设单位签订了该项工程总承包全同。
合同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写明:瓷砖墙面积为100m2,综合单位为110元/m2。
事件一:现场需要安装一台物料提升机解决垂直运输问题,物料提升机运到现场后,项目经理部按照技术人员提供的装配图集组织人员进行安装,安装结束后,现场机务员报请项目经理批准,物料提升机正式投入使用。
事件二:现场施工工程中为了材料运输方便,在内墙处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内墙上留直搓。
并沿墙高每八皮砖(490mm)设置了2¢6钢筋,钢筋外露长度为500mm。
事件三:由于工期紧,装修从顶层向下施工,给排水明装主管(无套管)从首层向上安装,五层卫生间防水施工结束后进行排水主管安装。
事件四: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调换了瓷砖的规格型号,经核算综合单位为150元/m2,该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实测确认瓷砖粘贴面积为1200m2,但建设单位尚未确认该变更单位,施工单位用挣值法进行了成本分析。
备注:BCWS-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预算费用A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CV-费用偏差问题:1.事件一中,物料提升机使用是否符合要求?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砖墙留搓的质量控制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五层卫生间防水存在什么隐急?说明理由。
4.计算墙面瓷砖粘贴分项工程的BCWC,BCWP,ACWP,CV,并分析成本状况。
答:1.不符合要求。
因为针对提升工艺和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编制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装搭设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
技术、安全、作业班级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经验收并进行核载试验,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P1722.不正确。
理由:现场留搓处,拉接钢筋的进入长度不符合现行规范规定“埋入长度从留搓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的要求。
P573.存在漏水隐患。
理由:因为后进行排水主管道安装会在已经施工完成的防水层上开洞穿管,修补防水层,不能保证防水层的整体性,如果管道根部与防水交接处处理不好,将会留下质量隐患,而发生渗出漏现象。
P1544.计划瓷砖粘贴面积1000㎡,预算价格110元/㎡,实际价格150元/㎡,实际瓷砖粘贴面积1200㎡;则BCWS=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1000㎡×110元/㎡=11万元;BCWP=已完工作量×预算单价=1200㎡×110元/㎡=13.2万元;ACWP=已完工作量×实际单价=1200㎡×150元/㎡=18万元;CV=BCWP-ACWP=13.2-18=-4.8万元费用偏差为负值,表示实际费用超预算费用。
三、安全控制——与现场管理结合2A320071掌握施工现场防火要求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P102~P105)2A320072掌握现场文明施工要求脚手架工程(P156~P157)2A320073掌握现场成品保护要求洞口、临边工程(P161~P163)2A320074掌握现场环境保护要求模板工程(P166~P167)A320075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施工用电(P168~P170)2A320076了解临时用电、用水管理规定垂直运输机械(P172~P173)2A320077了解安全警示牌的布置原则高空作业(P175~P176)2A320078了解施工现场综合考评分析拆除工程(P178~P179)基坑工程(P180~P182)施工机具(P183~P184)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常见工程事故: 机械伤害坍塌事故触电\中毒\火灾\爆炸典型题型:某工程的某事故发生(与现场管理相结合)问题:1.分析事故的原因及责任2 .采取什么措施[2010真题] 背景资料p162案例2A320042-1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3723m2,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2层,首层高4.8m,标准层高3.6m,顶层房间为有保温层的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
工程结构施工采用外双排落地脚手架,工程于2007年6月15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9年5月1日。
事件一:2008年5月20日7时30分左右,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瓦工陈某不慎从9层未设门槛的管道井竖向洞口处坠落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上,当场死亡。
事件二:顶层吊顶安装石膏板前,施工单位仅对吊顶内管道设备安装申报了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提出申报验收有漏项,应补充验收申报项目.问题:1.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说明理由。
P1032. 事件一中,从安全管理方面分析,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P1623.地的竖向洞口应采用哪些方式加以防护? P1624.吊顶隐蔽工程验收还应补充申报哪些验收项目? P68答:1.本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理由: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分项工程安全整理办法》规定:脚手架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