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寒战》论香港的法治精神
寒战的观后感

寒战的观后感电影《寒战》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动作悬疑片,它不仅令人屏息,还通过复杂的情节和出色的演技带来了许多思考。
影片展现了警察与罪犯之间的较量,以及政府机关内部的斗争,呈现了一个充满危险和谜题的世界。
首先,电影展示了现代警察面临的挑战。
主要角色之一的警司(演员A)在阻止一起劫持事件时无意间获得了犯罪分子的支持。
他必须在保护市民的同时,处理来自上级警官的压力和自己内心的挣扎。
这种内外夹击的情况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个警察常常面临的困境。
其次,电影展现了政府机关内部的权力斗争。
高级警官和政府官员之间的阴谋不断浮出水面,他们不顾法律和道德规范,只关心自身的利益。
这种体制内的腐败和权力斗争令人感到恐惧和愤怒。
观众在电影中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最高层次的决策中,道德和公正也常常被置于次要的地位。
此外,电影中的悬疑情节令人屏息。
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猜测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动机和秘密,剧情的复杂性和转折令观众保持紧张和专注。
这种紧张感使得观影体验更加引人入胜,让人全神贯注地思考和解读每个细节。
影片还通过出色的演技为观众呈现了真实而有力的角色。
演员们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主角警司的犹豫和坚持,还是反派角色的狡猾和冷酷,都让观众感受到每个角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他们的表演为影片增添了层次和魅力。
总而言之,电影《寒战》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真实的角色和演技,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成为一部值得观赏和思考的电影作品。
它提醒了观众关注政府机关的腐败和权力斗争,以及警察面临的挑战。
这部电影让人深思,也点醒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觉醒和思考。
通过观看《寒战》,我深有所感,对这部电影的情节和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它提供了一个反思现实的机会,让我意识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警惕政府机关内部的不公与腐败。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动作悬疑片,更是一次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警醒。
我相信,这样的作品将会持续引导观众思考并反思社会问题,以期我们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透明的社会。
《寒战2》解说文案影评观后感_《寒战2》:冰冻三尺

《寒战2》解说文案_《寒战2》:冰冻三尺中国| 中国香港动作/剧情/犯罪电影《寒战2》,于2016年上映,由梁乐民陆剑青导演,吴炜伦梁乐民编剧,影片讲述了冲锋车案件主谋李家俊设计逃脱警方控制,与幕后黑手汇合,联手策划更大阴谋。
而现警务处长刘杰辉,前警务副处长李文彬,和资深大律师简奥伟被卷入其中,香港将面临更加大的危机……。
表面上是一部警匪犯罪片,但陆梁二位导演却并不安于拍摄传统的警匪题材,毕竟有无间道系列珠玉在前,再怎么拍都不免与其作比。
于是无论是惊艳亮相的寒战1或者完成度不高的赤盗,都无一例外的把视线移向了高层,具有较大视野,在传统警匪角力之外,加入了政治斗争,令影片具备了政治惊悚题材的特点。
寒战1的关注点在警务处两位副处长之间的权位争夺,同时把在其他港片中容易看到的廉政公署拉了进来参与调查寒战行动背后真相。
该片文戏出彩,在香港法治精神与法制框架内斗的人眼花缭乱,对于不熟悉香港政治的观众比如笔者来说,容易被各种高层职称职能搅乱思维。
但全片斗匪的成分仍然居多,并且虎头蛇尾,在结局处收紧格局,拉回到最传统的警匪斗路线。
反观这部寒战2,真可谓对寒战1的全面升级。
一方面是说,剧情中的危机升级,从而影片中的文戏武戏全都相应升级以适应扩大的格局。
本片剧情基本涉及香港高层拿寒战行动做文章扳倒警务处长刘杰辉以全面夺取香港最高权力的阴谋。
立法会、司法处、议会等更多最高权力层人士卷入这场事件中,格局异常之大。
而影片的动作戏、枪战戏,反倒呈现出短小精悍的特点。
由于本片几乎主打政治与文戏,动作戏特别不能喧宾夺主以免影响节奏,在有限的框架下,其阵仗仍旧超出前作许多,比如第一次在香港地铁站拍摄的爆破戏、隧道中的枪战、结尾废车场剿匪等全都和剧情融洽的结合,并配合角色间关系的出色处理,很好的为剧情服务,没有第一部中结尾大战的略突兀和格局收拢的感觉。
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反过来看,影片仅仅是对前作的升级,却完全没有跳出之前的套路,就令当初的新鲜感顿失。
从《寒战2》看香港警匪电影的融合路径

从《寒战2》看香港警匪电影的融合路径作者:罗娜来源:《电影评介》2016年第14期从《无间道》以来香港警匪片往往离不开“证人”“线人”“卧底”这几个关键词,《寒战》也是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进行创作,但是《无间道》的成功实在很难超越。
《寒战2》的编剧可谓另辟蹊径,将个人之间的斗争扩展到势力集团的斗争,电影中的个人也变成了利益集团的棋子。
香港警匪片大部分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表面上警察代表正义,匪徒代表邪恶,但是《寒战2》中匪徒和警察之间是交融的,不仅是和警察还有更高层的行政机构。
《寒战2》赋予一个人正邪两种属性,它放弃简单的正邪之争,而专注于揭示复杂事件背后的利益纷争以及在环境压力下的人性挣扎和改变。
一、人物塑造的多个层次在《寒战2》中人物的行为常常会有超越表层的涵义。
第一个具有深意的动作是李家俊一边看书一边打响指的动作,它揭示了隐藏的人物关系。
这是《寒战》最后的镜头也是《寒战2》的开篇镜头。
在这里必须要简单提及一下《寒战》的结局,即李文斌为维护法治大义灭亲。
李家俊的这一动作曾经出现在和父亲李文斌最后的对峙中,当时李文斌在同样的书上折页,暗示李家俊事件败露,李家俊用响指回复明白父亲的意思。
所以李家俊在监狱中依然能悠闲地看书、打响指就反映他内心相信父亲李文斌一定会来救他,书的名字是《影子武士》,这更加暗示出李家俊只是一枚棋子,他背后有更大的操纵他的利益集团。
第二个具有深层含义的人物行为是何国正与李文斌对峙时的动作。
李文斌和何国正的这一场对手戏被观众认为经典,因为在两人之间的对峙中包含了太多隐藏的情感。
两个人的对峙没有一句台词,所有的内涵全由一系列的动作来表达。
何国正是李文斌曾经的部下,两人情同父子,他为李文斌甘愿背黑锅假死隐姓埋名。
刘杰辉看透李文斌的心思,故意安排李文斌作为这次缉捕行动的总指挥,因此按理来说,他必须缉捕五名罪犯,但是这些罪犯都是对他忠心耿耿的部下,李文斌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
李文斌与何国正隔着玻璃相望,李文斌的身后是浩大的香港警察部队,何国正的身边是倒下的战友。
《寒战》能否拯救香港电影[论文]
![《寒战》能否拯救香港电影[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b4d660af1ffc4ffe47ac9d.png)
《寒战》能否拯救香港电影摘要:在前不久落幕的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12项提名的《寒战》将其中9尊奖杯收入囊中,被誉为继《无间道》之后最好的香港电影。
《寒战》获奖,仿佛给如今香港不景气的电影业打了一剂强心药。
但《寒战》真的能够拯救香港电影?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这里想通过与《无间道》的对比,来探讨一下其在意境、物镜、情境以及人文气质方面还有哪些缺失。
关键词:香港电影;《寒战》;《无间道》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24-02一、相同的题材不同的意境《寒战》是为拯救香港电影而作的。
同样是救市之作,梁乐民、陆剑青导演的这部片子却比1997年的那部救市之作——《无间道》,就境界而言,相去甚远。
这里提到的境界,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我觉得套用中国古代的诗境论来解读电影,也是行得通的,而且也非常的通俗。
诗境论是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的,历经皎然(唐代中期的诗人)的发展和司空图(晚唐诗人)的完善,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理论。
诗境论旨在强调物镜情境和意境这三境的相互结合,其讲究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是针对在形象构设基础上所形成的诗歌境界而言的。
诗歌形象要真切而又不流于浮浅,诗境则要深远而富于意味。
“近”是针对形象的具体性和可感性而言的,“远”是针对意境的深著沉浑、余味不尽而言的。
电影如同现代的诗歌,虽篇幅短小,却精致凝练,意境深远。
以诗境论的角度来看《寒战》和《无间道》两部电影,也会非常有意思。
两部电影有诸多相同点,首先在篇幅方面。
尽管对于电影来讲,一分钟内的很多镜头就可以交代很多事情,但两部电影都是在1小时35分左右进入片尾曲。
其次,题材比较一致。
都是警匪片,都有内鬼。
最后,两部影片都出现了相同的演员,刘德华和林家栋,两部电影都获得了金像奖的多个奖项。
以上是电影的相同点。
但是这些相同点却不能决定两部电影相同的命运,而以下的不同点,则最终决定了二者境界的高低。
《寒战》解说文案影评观后感_《寒战》:香港安全部门教科书式的电影

《寒战》解说文案_《寒战》:香港安全部门教科书式的电影中国香港动作/剧情/犯罪电影《寒战》,于2012年上映,由梁乐民陆剑青导演,梁乐民陆剑青编剧,影片讲述了午夜的警队,报案中心接到匿名电话称一辆前线冲锋车被胁持。
车内五位警员及武器装备成为贼人谈判筹码。
事件惊动警队,不知是巧合还是意外,冲锋车内其中被劫持的警员,竟为现任行动副处长李文彬独子﹝彭于晏饰﹞!适逢警队一哥外访未返,下任处长选举的两大热门:鹰派人物李文彬﹝梁家辉饰﹞与年轻的警长刘杰辉﹝郭富城饰﹞都开始大施拳脚。
李立即指挥营救,并将此次行动代号为「寒战」。
可贼人竟对警队内部一切了如指掌、洞悉先机,警队精英尽出,行动依然无功而返,处处受制,众同袍均开始怀疑他的决策,推举刘杰辉接手整个行动,危急时刻,二虎相争,刘杰辉毫不示弱,不同与李的激进手法,他选择主动与贼人沟通,并答应交予贼人赎金。
整个交收赎金过程中,刘设法令赎金留下线索,以便追查贼人位置。
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刘非但找不着贼人踪迹,还将巨额赎金失却,跟刘出生入死的同袍徐永基﹝钱嘉乐饰﹞更在交收赎金过程中殉职,刘内疚不已,香港警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与威胁…整场行动令库房失却八千万现金,两位警员殉职。
事件不但惊动了政府内部,也惊动了廉政公署,因廉署收到匿名人士举报,怀疑两位副处长,其中一人在此危急关头以权谋私…香港的安全瞬时沦陷,警队及香港的管治漏洞被抖出,威胁直逼警队内部,矛头直指警队高层。
原来,香港被称为「最安全的城市」的原因,只是未遇上真正的敌人!。
这部被广大的港片爱好者成为近十年来“继无间道之后最好的警匪片”,魂牵梦萦了这么久终于一口气看完,不禁有点小震撼。
编剧做足准备功夫,引用的法律条例也确实很真实,一点都不水,也丝毫没有唬人和愚弄观众的成分参杂;导演的拍摄倒不是非常经典,但是几处细节和人物的表情处理的非常好;这一次的演员阵容可谓是强大而华丽,仅仅是一个华仔的客串也能如此有分量,年轻演员的上阵,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当然前浪还是很稳稳地站在沙滩上,且是屹立不倒,虽然这些新人们足够有实力,却不足以取代任何一个优秀的中坚演员。
寒战观后感精选

寒战观后感精选《寒战》是一部由郭富城、梁家辉和李治廷等主演的动作犯罪电影,影片剧情精彩,画面精致,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相对不错,一起来看看吧!在电脑里搁置了许久的《寒战》,终于今夜做个了断。
其实是因为电影路人评价一直都不错,再加上明星云集,总想找个良辰美景焚香沐浴然后欣赏,其实现实是就着刚学会的番茄鸡蛋炒面搞定的。
这部电影看角色是警匪片,其实更像是一部男人间"权利的游戏"。
两位警署副处长在面临升职竞争的关键时候,以大香港为背景,以劫匪劫持警车为借口,明暗手段轮番上阵进行了一场"宫斗"大戏。
所以电影里面的警察和匪盗是一个身份下的两种面孔,演给不同的人看。
如今香港电影式微,从前的小打小闹高朋满座,现在一拍电影往往港星云集,眼花缭乱,好像努力维持《无间道3》那场回光返照的狂欢。
烟花那么灿烂,可背后是落寞。
可叹。
作为一个女汉子,男人间的权利相争真真比过家家怨妇间的宫斗戏强百倍,后者争的头破血流也就为一个把你看轻的男人,前者纵横捭阖图的是整个天下!这格局,这风景,即使风再大,那也要站在200多米高的警署大楼观景台上。
所以电影的框架设定是我喜欢的,演员也是走心的,前半段梁家辉和郭富城两位老戏骨飙戏很爽,后半截李治廷、彭于晏明暗交替一波三折过瘾。
不过一部电影能成为经典,拿做饭类比的话,它还需要刚合适的配料以保证味道恰好的层次感。
可惜《寒战》一个半小时的时长,中间加了太多不相干的配角人物、情节,逻辑上有头没尾,观感会因为这些多余的琐碎丧失了中心流畅度。
比如开头酒驾的男子,比如莫名其妙逼供情报科总监等等。
其实反过头来想想,现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电影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双方都更多的聚焦于碎片化信息和表达,而其实真正打动人心的往往是花时间铺垫起来的冲突。
演员演技都很棒!这个片子中那种同事的信任以及执法人员刚正不阿敢于反抗权威的精神打动了我,大到香港最有权力的人,小到一个小小的巡逻警察,全心全力服务于工作的态度是让人动容的。
《寒战》影评

非常棒的片子,感觉每个人的表情、台词,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推敲,然后抽丝剥茧,得出真相,我来来回回看了三遍,还用心去查了很多相关的功课,脑细胞死了一大半。
最有感觉的是香港的法治精神,连内斗都严格遵循游戏规则。
陆明华(刘德华饰)强调香港是实施普通法,普通法的精神有三大要点:一、法官造法和遵循先例;二、法律至上;三、司法独立和司法审查。
后两点片子中一直有体现。
正是因为法律至上,所以两个派系即使争个你死我活都不得不饶这么大一个圈子,而司法独立和司法审查这一点就是体现在ICAC 上,ICAC可以不经过保安局长直接向特首汇报,即使是面对警务处副处长这么大的级别,一个ICAC首席调查主任也都可以毫不客气,连唬带吓地威逼真相。
这在我等天朝是绝对不行的吧。
看的时候想到了今年3月份的一些事,感叹啊,时代啊,差距啊。
片子的结尾那么明显的续集嫌疑,因为如此有着强烈剧透强迫症的我才看了第二遍第三遍,不看个结果出来不安心。
因为看的时间比较晚了,网上已经有各种版本的剧情解析,其中有一个版本非常之牛,从电影的背景到电影里每个人物分析,连心理活动都有。
个人感觉影评嘛,本来就是观众自己的YY,续集剧本估计还在制作当中呢,所以怎么想只要能自圆其说都不为过吧。
片子里不是有句话嘛,假设如果不大胆,什么时候大胆呢。
我的感觉倾向于boss是李文斌及他背后的集团,大boss当然不可能是他一个人,但是他绝对有份参与,并且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现警务处长曾向荣和李文斌(梁家辉)应该是一伙的,而保安局局长陆明华和刘杰辉(郭富城)是一伙的。
从后面记者提问中,我们知道陆明华曾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刘杰辉担任警务处处长,作为处长的上司既然看好刘杰辉,然而处长出差的时候,为什么署理处长是李文斌而不是刘杰辉呢,我想原因只有可能是曾向荣是支持李文斌的吧。
一开始的片头就暗示了这次不是个人之战而是集团之战,蓝色系的行动派,李文斌、邝智杰、石文高;红色系的管理派:刘杰辉、梁紫薇、徐永基、杜文。
寒战影评

寒战影评篇一:《寒战》影评法制与规则——解析影片《寒战》寒战,初一听到这个词你有可能以为是一种疾病的名称,由于感觉寒冷的同时伴有全身不由自主的颤抖的表现。
其实不然,现在有一部很火的的香港电影也叫“寒战”。
这是一部以片中香港警方特别行动代号“寒战”为名的电影。
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被称作“最安全的城市”,岂料警局接到一通匿名电话,对方声称劫持了警队的一辆前线冲锋车以及车内的五名警员和武器装备。
此次事件引起了香港警队高层的高度重视,适逢处长(王敏德饰)出访国外,此时由鹰派人物行动副处长李文彬(梁家辉饰)与年轻的管理副处长刘杰辉(郭富城饰)一起负责这次案件,并将行动命名为“寒战”,李文彬任总指挥。
李文彬的儿子(彭于晏饰)也是人质之一,刘杰辉因此对李文彬父子产生怀疑。
与此同时,匪徒展开了进一步行动:警察被杀、爆炸案频发……到底是谁在将整个警队玩弄于鼓掌之中?香港真的是“最安全的城市”吗?这是一部题材非常好的警匪片,或者也可以说是一部悬疑片更为准确一些,从一开始导演就开始埋伏笔,既能让观众紧跟电影的节奏,吸引观众的眼球,又能引人深思。
突出正义的力量,诠释一个城市的法制健全对社会的影响。
也是在向观众述说社会的规则,就是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明夜好暗也好,都是需要人们去掌握的。
不然你就跟不上社会的节奏,终将被社会抛弃。
这部电影的节奏很紧凑,从影片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废弃情节,紧跟主线,一层一层的推进。
片中演员演技非常好,梁家辉就不用说了,郭富城的进步很大;拍摄非常好,整篇的镜头,剪辑,配乐已在原来水平上取得质变(这里原来的水平是指以往的港片)。
影片大概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影片开始到冲锋车被劫持;第二部分是李文彬任‘寒战’行动总指挥期间;第三部分是刘杰辉任‘寒战’行动总指挥开始到徐永基(钱嘉乐饰)死亡;第四部分就是高潮部分了,一步一步的解开影片前面埋下的伏笔。
而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有一个过渡,也是影片中的一个低潮,大家都为徐永基的死而伤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寒战》论香港的法治精神周五晚上,新开业的横店影视城放映最新港片《寒战》,被好朋友拉去观看,全场包括院线的值班经理只坐了四个人,据说是刚刚试营业,环境和奥斯卡不相上下,有兴趣大家也可以去享受一下“专场”。
其实以前每次看电影,都是票快过期了,去了也是闭着眼打盹陪媳妇。
因为我个人骨子里不大接受新生事物,更偏爱纸质书籍,很少看电视,更别说电影了。
包括数码相机的出现,我始终认为那照片不是真正的照片,直到近些年才被迫改变。
言归正传,这次的电影,我是睁大了眼睛从头看到尾,回到家还上网查了两天剧情的解析,才有了许多恍然大悟,因为剧情太复杂,当然也可能是我不常看电影所以理解能力比较差吧。
不过通篇看下来,警匪之间的对决只是必须要借助的辅材,而最振聋发聩的当属本片对香港法治精神的拆解和宣讲。
换句话说,我更觉得它像是一部香港社会的宣传片。
印象最深的是香港保安局长说的一句话:“香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最安全的城市,法治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法治是个重要而抽象的概念,但通过该影片的剧情,便能使人有进一步的了解。
香港警务处副处长李文彬,因为儿子被劫持,在担任“寒战”行动总指挥后救子心切,擅自宣布香港进入一级戒备,这时被下级科员当面指责:你这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另一位副处长刘杰辉立刻组织宪委会人员当场表决,将李处长解职。
这种做
法,相当于一个公安局副局长指挥过于冲动,一个办公室的科员就能出来当面指责,另一个资历浅的副局长可以召集几个科长将副局长当即免职,也只有香港,才能做到这看似天方夜谭的事情。
随着故事层层推进,香港行政部门的内部运作机制和彼此的监督关系跃然眼前。
警务处长是由保安局任命和管理的,掌管着全香港所有的警务人员。
保安局对下属官员进行品行鉴定,品行不合格者能力再强也得不到任用。
廉政公署则对所有的警员实施监督,一旦发现妨碍司法公正的行迹,可以不经过保安局直接请人“喝咖啡”。
警务处、保安局和廉政公署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总经理、董事长和监事会的三角关系,互为犄角,彼此制约。
实际廉政公署更类似检察院,但他们相对于其它执法机关,是高度独立的,只对香港特首负责,这样高度独立性,足以让贪官污吏像明代官僚看到了锦衣卫一样,闻风丧胆。
法治社会不是光喊口号就能达到的,需要严密的制度设计,烦琐的运行程序,以及高昂的维护成本。
在这套严密的体系下,没有人可以一手遮天,没有人可以一错再错,更没有人可以把个人思想转化为公权意志,法治可以保障人权,法治还能改善人性。
谁头脑中都有偏侠自私,但总是被刚性规矩约束,总是绷紧守法的意识,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随心所欲不逾法的人。
电影的结尾,李文斌和刘杰辉两位副局长相互敬礼,点明了主题,人与人的性格固然不同,但只要信仰法治精神就能共事合作。
动机固然不同,只要执守本分就能各得其所。
愿我们的香港
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