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融让梨中学会谦让与分享_四年级作文

合集下载

孔融让梨读后感300字8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300字8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300字8篇读完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首先我们做什么要敬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同时也要谦让别人,做到祖先后己,自己的收获才会更多更丰富。

下面我带来了孔融让梨读后感300字范文,欢迎参考借鉴!孔融让梨读后感300字1我读了《孔融让梨》以后,我觉得孔融是一个听话、懂事和好学的孩子。

小小的孔融知道在一筐大梨中选择一个最小的,而把其它的“大个子”全部让给别人,从中使我学到了孔融的优良的品质和心胸,平常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有与别人共同共享的意识,与别人共同共享快乐,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都不能只先想到自己,要先想到别人,要主动去理睬他人的感受,我会像孔融一样在选择东西的时候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别人,自己选择他人最不愿选择的东西。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貌礼节。

我要向孔融学习,从小多背一些诗赋,多看一些书,多学一些学问,多懂一些道理,长大为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还学到从小就要学会待人礼节,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平常大人或别人在与我说话的时候要虚心倾听,不卑不亢,要懂得敬重别人。

家有客人到来时,要主动招呼客人,为客人倒茶、洗水果。

在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人让座。

遇到熟识的人要主动打招呼,表示问候……总而言之,今后我要永久牢记《孔融让梨》的精神,我确定要做一个听话、懂事和好学的好孩子。

孔融让梨读后感300字2大家确定听说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自从我听说过这个故事之后,就有点眼馋,我就在家里上翻翻下找找,最终找到了这个故事。

于是,我把这故事认认真真的品读了一下。

这个故事讲了四岁的小孔融在家排名第六,有一次孔融一家在吃梨,他把大梨依次分给了兄长们,而自己则吃最小的梨。

我读后十分感动,小小的孔融竟然有那么大的孝心,更何况我们比他大很多,当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吵架的时候,想到了孔融吗?自己不觉得惭愧吗?在如今这个社会里有一对兄弟为了一套房子,打得头破血流,反目成仇。

有些人为了一套父母的房子,使用了许多恶毒的招式。

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五篇

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五篇

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五篇篇一:孔融让梨的启示今天我读了一个名叫《孔融让梨》的文言文小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一个名叫孔融的小男孩,他才四岁,就很懂得谦让。

有一天他和哥哥们一起分梨吃,大家都拿个头大的梨,只有孔融独自选择最小的梨。

父亲问他,为什么要选小梨吃。

孔融说:“我最小,应该把大梨留给哥哥们吃。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示。

记得我六岁时,奶奶烧了一大盆鸡,奶奶对我说:“我把这只鸡的两个大鸡腿,都分给你吃。

”我心想:“两个大鸡腿,不能我一个人独享,应该先给姐姐吃。

想着,我就把鸡腿放进了姐姐的碗里。

奶奶问我:”你那么喜欢吃鸡腿,为什么你不吃,反而给姐姐吃呢?“”因为我年纪小,不能独享,应当先给姐姐吃。

“大家听了我的话,都纷纷赞扬我。

这篇古文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应当学会谦让,学会与别人分享,这样才能与人和平相处,永远快乐。

篇二:孔融让梨的启示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篇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孔融小时候,有两个梨,他把大的给了哥哥,小的留给自己,爸爸走过来,问:”你为什么不吃大的呢?“孔融说:”我年龄小,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给哥哥吃。

“孔融长大了,妈妈拿过来两个梨,他把大的梨给了小弟弟,小的留给了自己,妈妈问:”你怎么不吃大的呀?“孔融笑着说:”弟弟是小孩,应该吃大的。

“我想:孔融真像黄香(香九龄,能温席)尊老爱幼,总是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奉献。

在想想我自己,总是和弟弟抢东西,不像当姐姐的样子,总是被妈妈批评。

我想:我不仅没有把弟弟都照顾好,还老是把弟弟弄哭,真的很惭愧。

我要向孔融和黄香学习,当一个好姐姐,做一个好榜样。

篇三:孔融让梨的启示有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读了以后很让我感动。

孔融是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从小不仅聪明机灵,而且做人的人品也很好。

有一天,孔融家里有一些金灿灿的嫩梨,父亲让孔融来分梨,他将大梨依次分给父母和哥哥姐姐,把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

孔融懂得尊敬父母,先人后己,而且不因为自己聪明就骄傲。

孔融让梨的启示演讲稿作文5篇

孔融让梨的启示演讲稿作文5篇

孔融让梨的启示演讲稿作文5篇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孔融为家人让梨,自己吃小的,给家人吃大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知道了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孔融让梨的启示演讲稿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孔融让梨的启示演讲稿作文1谦让就是互相退一步,互相谅解,互相体谅。

在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孔融让梨》,写出了年仅4岁的弟弟把大梨让给了哥哥,把小的留给了自己,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在蔺相如这一文中,以体谅的胸怀谅解了廉颇廉大将军,廉颇将军也已负荆请罪的方式来到了蔺相如的家门口,后来,便和好了。

在《论语》中,曹操说过“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

”是啊!年仅4岁的弟弟让给了哥哥,不是谦让吗?记得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在回家的途中,看见了有两个男士骑着自行车,一个逆行,一个直行,但那条小路只能通过一辆自行车。

但他们两个谁都不让,他吵一句,他说一句,听得令人头疼。

过了一会儿,两个人吵得更加激烈了,你踢一下,我打一拳,两个人始终不肯退一步。

我走上前去,对他们说:“叔叔们,别吵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嘛!别吵了!”过了一会儿,他们聊了一下,决定逆行者退步,就这样,这个问题解决了。

时光流去,我们也长大了不少。

转眼间,我就读六年级了,多快啊!在这些年里,有许许多多谦让的事儿,其中有一事儿令我记忆犹新。

那是个晴朗的天气,我们小区举行了一个比赛,每栋派一个代表来比赛,我和五楼的圆圆是好朋友,她的手工与我不分上下,所以很难选。

这次比赛也一样,但只能派一个代表去参赛,我们没办法,只好自己先比赛。

我准备了一张纸,剪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马,寓意马年吉祥。

“观众们”看后,连连叫好。

圆圆也不甘落后,剪了个蛇,那蛇简直令人难以忘怀。

后来,“评委们”左思右想,抓耳挠腮,最终还是得不到一个结果。

后来,我对他们讲:“圆圆剪得蛇栩栩如生,看后令人难以忘怀,我的呢,平凡乏味。

我选择退出。

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写一篇作文

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写一篇作文

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写一篇作文“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这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

孔融让梨,一个简单却蕴含深刻道理的典故,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闪耀着智慧与美德的光芒。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到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满心疑惑。

为什么孔融要把大梨让给别人,自己吃小的呢?那时候的我,只知道大的东西总是好的,多的东西总是让人更满足。

对于孔融的选择,着实有些费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经历了一件小事,让我对孔融让梨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一家人决定出去野餐。

妈妈准备了丰富的食物,有我最爱吃的三明治、水果沙拉,还有爸爸喜欢的烤鸡翅和寿司。

一家人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公园的草坪上,铺开野餐垫,准备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装着三明治的盒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里面有两块三明治,一块大一些,里面的火腿和蔬菜都塞得满满的;另一块小一些,看起来就没有那么诱人。

我下意识地伸手去拿那块大的,就在我的手快要碰到它的时候,我看到了弟弟渴望的眼神。

弟弟比我小几岁,平时总是跟在我身后,像个小跟屁虫。

那一刻,孔融让梨的故事突然在我脑海中浮现。

我犹豫了一下,缩回了手,拿起了那块小的三明治,然后笑着对弟弟说:“弟弟,你吃这块大的,我吃小的。

”弟弟先是一愣,然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兴奋地说:“哥哥,你真好!”看到弟弟开心的样子,我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接下来,我们开始分水果沙拉。

水果沙拉装在一个透明的大碗里,里面有红彤彤的草莓、黄澄澄的芒果、水灵灵的葡萄,看上去让人垂涎欲滴。

妈妈把碗递给我,让我先挑。

我看了看,那些大颗饱满的草莓特别诱人,可我想起了刚刚让三明治的事情,便故意挑了一些芒果和葡萄,把草莓留给了弟弟和爸爸妈妈。

爸爸注意到了我的举动,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儿子,长大了,懂得谦让了。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心里美滋滋的。

在接下来的野餐过程中,我发现因为我的谦让,整个氛围变得更加温馨和愉快。

弟弟不停地跟我分享他的鸡翅,妈妈也把她最喜欢的寿司递给我。

《孔融让梨》读后感四年级范文7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四年级范文7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四年级范文7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孔融为家人让梨,自己吃小的,给人家吃大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知道了要团结友爱,尊敬长辈。

小编在此为大家介绍《孔融让梨》读后感,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孔融让梨》读后感1读后感《孔融让梨》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孔融让梨》。

里面说:一天,孔融的父亲买了一些梨回家。

父亲给孔融挑了一个最大的梨给他,孔融却摇摇头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就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

读了这个故事,我非常吃惊。

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有东西吃的时候,总是为自己挑选好的、大的,很少愿意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别人。

甚至有些孩子为了争抢,打起架来。

而孔融那么小,就懂得谦虚礼让,为他人着想,真让我自叹不如。

这个故事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好例子。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谦虚礼让,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现在的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

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谦虚礼让的好孩子,为他人着想,与他人分享快乐。

《孔融让梨》读后感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内容是这样的:一天爸爸拿了一个大梨给孔融,而孔融给了哥哥,爸爸问:“为什么要给哥哥呢?”孔融说:“我的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说完他便拿起小的梨吃了起来。

读了之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想到每次吃饭都把好吃的往自己的碗里送,找到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就藏起来。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新鞋,我的不小心被树枝划了一道痕迹。

于是我把我的鞋与弟弟的鞋换了,因妈妈买的鞋一样的,所以弟弟也不知道这件事。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读了《孔融让梨》后真后悔。

我一定要学习孔融谦让的品质。

无时无刻都要当一个为他人着想、谦让别人的好学生。

《孔融让梨》读后感3这天我和母亲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

故事里面讲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

他四岁一天,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

大家都好奇的问他,你为什么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们比我大,就应吃大梨,我是小弟弟,就应吃小的啦。

孔融让梨作文(通用20篇)

孔融让梨作文(通用20篇)

孔融让梨作文(通用20篇)孔融让梨作文(通用20篇)孔融让梨作文篇1大家一定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没听说过的,也不要怕,今天我来讲给你们听。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

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这个故事的原意是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

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

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而经过几百年後的今天同样的词却改变成了另外不同的意义了。

以下是我编的小故事,请笑纳。

孔融是龙堤中心幼儿园的大班二组组长。

算起来也是中层领导。

一天清晨,有人敲孔家大门,来着提着个黑色的塑料袋,孔融定睛一看,原来是班里刘涛的爷爷刘姥姥,孔融让他进来坐坐。

刘姥姥一把抓住孔融的手说:“听说你们班班长要去别的学校了,那班长的位置肯定是你的了。

你当上了班长能不能把我们家刘涛提拔一下。

不管怎么说,他也是看你脸色说话的呀。

“孔融刚要说些什么,刘姥姥已经扔下东西走了。

孔融只好把东西提到家里。

孔爷爷一看这袋子梨都有点坏了,就让孔融和兄弟们把它们分了吃。

兄弟们看见梨都催孔融快点分梨。

他先那了一个大的给大哥,弟弟看了问:”凭什么大的给大哥?“孔融说:”因为他是老大。

“他又拿出一个比大哥的小一点的梨给了二哥。

”孔融问弟弟:“为什么我把这个梨给二哥呢?”弟弟说:“因为他是老二。

”“至于这第三个大的梨。

”孔融说。

“当然是给你啦!你老三。

”弟弟说。

“错,给你。

”孔融说。

“为什么?"弟弟说。

《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10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10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1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孔融让梨》读后感1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名天文学家,在他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要谦让,在他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买了梨让大家吃,结果哥哥姐姐都来抢梨吃,孔融却没有动,因此爸爸让他来分梨,孔融先把两个最大的梨给爸爸妈妈,然后把稍微小一点的给哥哥姐姐们,留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爸爸问:“你为什么只吃小的梨子,而把大的梨子给我们呢?”孔融说:“我是年龄最小的,应该吃小的梨子,而大的梨子,应该给你们吃。

”一次,爸爸带着孔融和弟弟一起去郊外玩,走着走着,他们都渴了,于是爸爸就去买了一兜梨子让他们吃,这次爸爸还让孔融分梨子,心想:这次孔融要吃大梨子了吧。

谁知,孔融挑了两个大梨子,分别给了爸爸和弟弟,而给自己挑了一个小梨子。

爸爸问:“这次你比弟弟大,为什么你给弟弟一个大梨子,而自己吃了一个小梨子呢?”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应该让着他,让他吃大梨子。

我比弟弟大,应该吃小梨子。

”爸爸说:“孔融哟,真是一个好孩子哦!”我们要向孔融学习,做一个谦让、谦虚的人!《孔融让梨》读后感2今天,我做完作业后,闲得无聊,便拿起《美德故事》读了起来。

不一会儿,《孔融让梨》这篇文章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篇文章赢记叙了孔融从小就尊敬兄长的美德,赞扬了孔融是个好孩子。

这个故事发生在孔融四岁的时候,孔融兄弟七个,他排行第六。

有一次,全家人围座在一起品尝邻居送来的梨。

母亲从中挑选了一个最大的梨,递给孔融,孔融却没有接受,而是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吃了起来。

父亲非常好奇地问孔融:“你为什么不吃大的而吃小的呢?”孔融一本正经的回答道:“我年纪小,应当吃小的。

哥哥们年纪大,理所当然吃大的。

”众人听了,都连连称赞,没想到他这么小便懂得尊敬兄长,友爱谦让的道理。

小学生作文:孔融让梨的启示

小学生作文:孔融让梨的启示

小学生作文:孔融让梨的启示小学生作文:孔融让梨的启示第一篇:我诵读过很多中华国学经典,印象最深的是出自《三字经》里的一句话,“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意思是说:“汉代人孔融,四岁就知道要把大的梨给哥哥吃,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这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

有一次,妈妈在水果店里买回了三个梨,让我挑一个,另两个给姐姐和妈妈吃。

我沉思片刻选哪个好呢?我决定把最小的留给自己,把那两个大的分给姐姐和妈妈吃。

妈妈笑着说:“真乖。

”我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我都八岁了,我觉得孔融比我乖一百倍,我还要多多学习。

”妈妈听了,笑的更甜了。

读了《三字经》我感悟深刻,不知不觉书中人的言行举止已刻在我心中了。

第二篇:这个暑假,我妈妈教我复习背诵《三字经》。

当我背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话时,我想到了去年寒假我和妹妹一起玩的时候,就是因为懂得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才能和妹妹相处得那么好。

以前,我只是简单的背背,可是妈妈说,我长大了,应该了解这些话的含义,才能学得更好。

妈妈买来了漫画版《三字经》故事,当我看到这句话后附着的故事时,我才知道原来这简单的几个字时含着不简单的意义,那就是“爱”。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要尊敬兄长,宁愿自己吃小的梨子也不愿让兄长吃,其实这小小的梨子却隐藏着他对兄长的深深的`爱。

而要做到这些,却真的不容易,那要有多大的胸怀呀。

可是我呢,想想以前从没有好好地和妹妹相处过,总是又打又闹的,妈妈说妹妹远在他乡,来一趟很不容易,怎么能留下遗憾呢。

而这一次,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和妹妹相处,让妹妹对我这个姐姐刮目相看。

我主动要求把自己的房间让给姨娘和妹妹住,还答应妈妈带好妹妹,让姨娘舒心地过个春节。

盼呀盼,总算在机场接回了妹妹,看到她长得像洋娃娃一样的小脸,我开心极了,我每天带着她一起写作业、教她弹琴、一起游戏。

特别是有一次,妈妈不在家,姨娘正好有事也要出门,就嘱咐我和妹妹两人在家,要我带好妹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孔融让梨中学会谦让与分享“融四岁,能让梨”,这是《三字经》里的一句话,指的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是讲:东汉时期,有位名叫孔融的小朋友,他非常聪明懂事。

他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兄弟七人。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把一盘梨摆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小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梨,发现梨有大有小,他想:“我比哥哥小应该吃小的,我又比弟弟大应该把大的给弟弟”。

于是他就拿起了一只最小的梨,吃了起来。

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

当妈妈给我讲完成这个故事后,我在想,我要向小孔融学习什么呢?我的姥姥已经快七十岁了,她一低头就容易犯晕。

所以当有东西掉地下的时候,我都会说“姥姥不要捡,我来捡”,姥姥说我知道关心她。

我们家每天都是姥爷做饭,姥爷做完饭后,我会去厨房帮忙拿碗拿筷子。

每当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舍不得吃,他们总会留给我让我吃。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主动地和他们一起吃,我觉得这样吃起来才会更香甜。

……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我学会了谦让与分享,我会向孔融学习,做一个尊老爱幼、谦让别人、为他人着想的孩子。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一年级二班张思颖指导老师韩宝红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