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聚醚产品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年产xx吨改性聚醚项目立项报告

年产xx吨改性聚醚项目立项报告

年产xx吨改性聚醚项目立项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说明—聚醚改性硅油是采用聚醚与二甲基硅氧烷接枝共聚而成的一种性能独特的有机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制作产品时,通过改造硅油链节数或改变聚醚Eo与Po之配比及改变其链节数和末端基团可获得性能各异的各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以满足多种行业的需要。

目前,国内有机硅产品多数消费用于国内,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包括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其中硅橡胶和硅烷偶联剂的需求占比占到87%。

根据《中国有机硅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预计2020年我国硅氧烷表观消费量将达145万吨,“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约9%;硅橡胶、硅油、硅树脂产量分别达到210万吨、40万吨和3万吨(注:为统一统计口径,上述结果为折合100%硅氧烷(有机硅中间体)后的数据),分别较2015年产量增加50%、67%和88%。

建筑、纺织、家用电器行业是有机硅深加工产品的传统应用领域,约占硅氧烷总用量的一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有机硅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且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该改性聚醚项目计划总投资17063.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177.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23%;流动资金3886.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77%。

达产年营业收入30319.00万元,总成本费用24242.78万元,税金及附加304.38万元,利润总额6076.22万元,利税总额7218.70万元,税后净利润4557.1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61.5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5.61%,投资利税率42.31%,投资回报率26.71%,全部投资回收期5.24年,提供就业职位634个。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是在传统聚硅氧烷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多功能的表面活性剂,具有独特的优点:表面张力低、润湿和铺展性好、热稳定性优越、乳化作用强、配伍性能好,并具发泡、稳泡和抑泡作用,且温和、无刺激、无毒、无副作用。

2024年PTMEG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PTMEG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PTMEG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聚四氢呋喃醇醚(PTMEG)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聚氨酯、聚酯弹性体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本文将对PTMEG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供相关发展建议。

2. 宏观环境分析2.1 经济环境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然而,尽管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对PTMEG的需求仍呈增长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新兴市场的崛起和发达国家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增加。

尤其是汽车、纺织、涂料和塑料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PTMEG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增长机会。

2.2 政策环境各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推动了PTMEG市场的发展。

政府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促进了PTMEG替代传统材料的趋势。

此外,政府还通过财政激励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PTMEG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市场的成熟与壮大。

3.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3.1 行业内竞争分析PTMEG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道康宁(DowDuPont)、巴斯夫(BASF)和托塔尔(Total S.A.)等国际巨头,以及如鼎盛集团和万华化学等国内企业。

这些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多元化的市场营销策略,争夺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3.2 潜在竞争对手分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加入PTMEG市场。

这些潜在竞争对手具有成本优势、技术优势或其他优势,在市场上争夺份额,增加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因此,现有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持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4. 消费者环境分析4.1 消费者需求分析消费者对PTMEG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汽车、纺织和电子等行业。

他们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环境友好性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企业应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满足消费者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4.2 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在选择购买PTMEG产品时会考虑诸多因素,如品牌声誉、价格、售后服务等。

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

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

第一章总论概述项目名称年产30万吨聚醚物多元醇(PPG)项目,年产10万吨聚合物多元醇(POP)项目。

研究结论综合结论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净现值(NPV)(全部投资,税前)为3205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33.8%,所得税后为24.1%。

投资回收期为4.02年。

盈亏平衡点43.38%,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经济指标可行说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利润率20.69%,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分别为24.48%和18.73%,借款偿还期为5.72年(含建设期)。

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为52.55%,在产品和原料的价格增加或减少10%时,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改变思想、抓住机遇,占领市场,这需要我们借鉴经验,大胆改革,尽快形成优势,认真研究聚醚市场如何形成突破,从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确定合理稳定的产品结构。

建议组建PU研究小组,与下游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了解用户的生产习惯,生产用户所需的牌号,并且在下游用户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及时协调解决,该小组还要负责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性能保持在稳定的期望值内,同时负责新牌号、热门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第二章行业分析2.1.概述聚醚多元醇(以下简称PPG)和聚合物多元醇(以下简称POP)是聚氨酯(以下简称PU)工业的重要原料,聚氨酯制品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汽车、火车、家具、家电、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是目前仅次于PE、PVC、PP、PS 而位居合成树脂消费和生产量的第五位。

2.2.聚醚物多元醇简介聚醚多元醇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

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 的加料方式、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

产品种类聚醚多元醇的品种很多,依据不同,则分类不同。

2024年聚醚嵌段酰胺(PEBA)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聚醚嵌段酰胺(PEBA)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聚醚嵌段酰胺(PEBA)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聚醚嵌段酰胺(Polyether Block Amide, PEBA)是一种特殊的共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由于其优异的弹性、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PEBA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PEBA市场规模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PEBA市场规模PEBA作为一种功能性聚合物,在多个领域中找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PEBA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PEBA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PEBA应用领域PEBA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运动鞋和运动器材:PEBA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制作运动鞋鞋底、运动器材等。

随着人们对运动健康的重视和运动鞋市场的不断扩大,PEBA在该领域的需求也在增加。

2.医疗器械:PEB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化学品性能,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例如,在医疗导管、人工关节和脊柱支架等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工业应用:由于PEBA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它在工业应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液态密封件、橡胶制品、电子元件等领域中使用PEBA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PEBA市场地域分布PEBA市场地域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1.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是全球PEBA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是亚太地区PEBA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2.北美地区:北美地区是全球PEBA市场的重要消费地区之一。

美国的高度发达的运动鞋市场和医疗器械市场对PEBA的需求较高。

3.欧洲地区:欧洲地区是全球PEBA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消费地区。

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是该地区PEBA市场的主要消费者。

PEBA市场驱动因素PEBA市场的增长受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的推动:1.产品性能需求:随着人们对产品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PEBA作为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报告网-环氧乙烷(EO)下游产品--醚类化合物简介

中国报告网-环氧乙烷(EO)下游产品--醚类化合物简介

环氧乙烷(EO)下游产品--醚类化合物简介导读: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是由EO、环氧丙烷和含活性氢基团的疏水物质的化合物催化共聚得到的,属于EO的第二大重要衍生物,占EO消费量的3%~5%左右。

参考《中国PPG(聚醚多元醇)产业调研与市场商机分析报告(2015-2020)》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是由EO、环氧丙烷和含活性氢基团的疏水物质的化合物催化共聚得到的,属于EO的第二大重要衍生物,占EO消费量的3%~5%左右。

聚醚多元醇主要被应用于生产聚氨酯泡沫、润滑油、化妆品、匀染剂、混凝土减水剂、玻璃钢制品填加剂、农药乳化剂、气体净化剂等产品,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

主要的品种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脂肪酸聚氧乙烯醚(AE)和脂肪胺聚氧乙烯醚(AN)等,其中AEO和APE应用最为广泛。

AEO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用量最大的品种之一,是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由脂肪醇和EO反应制得的。

其价格低廉,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耐低温,作为洗涤剂使用时不受水硬度的影响,可加工成固体或液体配方,方便使用。

近年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市场发展极为迅速,易溶于水、去污力强、生物降解性好,已部分代替作为家用洗涤剂的烷基苯磺酸钠,未来可能成为家用洗涤剂中的主导产品,成为继烷基苯磺酸盐、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之后的第三代洗涤剂,同时它还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用表面活性剂和油墨分散剂,应用于纺织、医药、化妆品、食品、金属加工和矿业等行业。

APE是由EO与烷基酚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通过乙氧基化反应醚化而得,通过调节反应原料的比例,可以分别得到油溶性、弱亲水性以及强亲水性的产品,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可用作食品工业清洗剂、采油炼油中的破乳剂。

AE有良好的柔软性、平滑性和乳化性,可用作乳化剂、柔软剂、染色助剂和抗静电剂等用途。

AN属于高级脂肪胺,可以用作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和柔软剂,兼有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聚醚多元醇分类及下游发展

聚醚多元醇分类及下游发展

聚醚多元醇是分子中含有醚键(-R-O-R-),端基为OH基团的齐聚物。

它是由含活泼氢的低分子化合物如(醇类鲁廷)作起始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含有环氧结构的化合物进行开环聚合反应而成的。

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最大用途是合成聚氨酯(PU)树脂类产品,如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黏合剂、聚氨酯胶牯剂、聚氨酯弹性体等。

此外,还可以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液流体、热交换流体等。

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醋户制品的主要原料。

聚醚多元醇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通称为PPG (聚醚多元醇),这种产品在PU中用量最大另一种是聚合物多元醇, 它以PPG为基础, 然后用乙烯基单体, 如丙烯睛(AN)或和苯乙烯(SN)等在多元醇中经本体聚合反应而制得, 称为POP(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POP不单独使用, 而与PPG配合使用, 可明显改善软质聚氨酯泡沫的硬度,提高其承载性,主要用于制造高承载聚氨酯泡沫。

按照用途分,聚醚多元醇可分为硬泡,软泡,CASE,POP和特征聚醚。

1.聚氨酯硬泡:由聚合MDI和硬泡PPG合成。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硬泡,它在聚氨酯制品中的用量仅次于聚氨酯软泡。

聚氨酯硬泡多为闭孔结构,具有绝热效果好、重量轻、比强度大、施工方便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具有隔音、防震、电绝缘、耐热、耐寒、耐溶剂等特点,广泛用于冰箱、冰柜的箱体绝热层、冷库、冷藏车等绝热材料,建筑物、储罐及管道保温材料,少量用于非绝热场合,如仿木材、包装材料等。

一般而言,较低密度的聚氨酯硬泡主要用作隔热(保温)材料,较高密度的聚氨酯硬泡可用作结构材料(仿木材)。

聚氨酯硬泡一般为室温发泡,成型工艺比较简单。

按施工机械化程度可分为手工发泡及机械发泡;按发泡时的压力可分为高压发泡及低压发泡;按成型方式可分为浇注发泡及喷涂发泡。

聚氨酯硬泡主要用途有以下方面:a)食品等行业冷冻冷藏设备:如冰箱、冰柜、冷库、冷藏车等,聚氨酯硬泡是冷冻冷藏设备的最理想的绝热材料。

中国聚醚多元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聚醚多元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聚醚多元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一、聚醚多元醇行业产业链
聚醚多元醇是环氧丙烷最大下游,约占环氧丙烯需求的73%,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泡沫,其主要原材料包括多元醇起始剂(甘油、蔗糖和二乙胺等)和氧化烯烃(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和环氧丁烷BO),其中用量最大原材料为环氧丙烯。

二、聚醚多元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16-2020年全球聚醚多元醇产能整体呈增长趋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聚醚多元醇产能为1309万吨,同比增长9.8%。

“十三五”期间,我国聚醚多元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量不断增加,聚醚多元醇规格、牌号基本齐全,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

据统计,2020年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达到598万吨,同比增长19.4%,占比全球产能比重为45.7%。

从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分布来看,其中华东地区占比74.86%,位居第一;华南地区占比11.01%,华北与东北地区分别占比 6.74%与
6.57%,华中地区占比0.82%。

三、中国聚醚多元醇竞争格局分析
聚醚多元醇作为聚氨酯白料的主体成分,是聚氨酯行业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国内形成了跨国化企、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生产厂家较为分散,但万华产能仍然占据全市场的7%,是全国最大的聚醚生产厂家。

四、中国聚醚多元醇产能扩增情况
聚醚多元醇消费量占环氧丙烷下游比例达70%,是拉动PO消费的主要驱动力。

我国目前聚醚多元醇有18个新建拟建项目,合计产能达到297万吨/年,如果这些项目都顺利投产,预计到2025年,对环氧丙烷的消费量将达280万吨左右。

聚醚多元醇国内外市场分析及技术进展

聚醚多元醇国内外市场分析及技术进展

■朱建芳求实聚醚多元醇国内外市场分析及技术进展2006年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达到610万吨,消费量达到467万吨,其中亚太地区需求量为182万吨,在产能不断增长的同时,产品结构优化也在不断进行,如陶氏化学的VoranolVoractiv不仅提高了产品品质,还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废物的排放。

中国聚醚多元醇产不足需,2006年产能为87万吨,表观消费量达93万吨,预计2010年将增长至116万吨,巨大的市场空间引来众多国际型企业的投资,在填补国内缺口的同时,也给国内生产企业带来挑战。

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PU)制品的主要原料,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PO)/环氧丙烷(PO)和环氧乙烷(EO)的聚合物,通称为PPG(聚醚多元醇),这种产品在PU中用量最大。

另一种是聚合物多元醇,它以PPG为基础,然后用乙烯基单体,如丙烯腈(AN)或(和)苯乙烯(SN)等在多元醇中经本体聚合反应而制得,称为POP(聚合物聚醚多元醇),POP不单独使用,而与PPG配合使用,以赋予PU制品优良性能。

第三种类型是聚四亚甲基醚乙二醇(PT-MEG,又称聚四氢呋喃型多元醇),是由四氢呋喃开环聚合而成,主要应用于PU弹性体和PU纤维。

根据起始剂所含活泼氢原子的数目可制得不同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

用二元醇(如丙二醇、乙二醇)制得二官能度的聚醚;用三元醇(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制得三官能度的聚醚;如用季戊四醇(四元醇)、木糖醇(五元醇)、山梨醇(六元醇)、蔗糖(八元醇),则可制得相应的多官能度的聚醚。

一、世界市场和产品技术进展(一)产能和需求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规模较大,生产也较集中,主要掌握在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和壳牌化学公司手中。

2005年全球生产能力为540万吨,消费量达到438万吨,亚太地区需求达138万吨;2006年全球生产能力达到610万吨,消费量达到467万吨,亚太地区需求达到182万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聚醚产品市场分析报告编制日期: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目录第1章聚醚多元醇市场分析 (1)1.1 产品概述 (1)1.1.1 应用领域 (1)1.2 国内外聚醚多元醇竞争格局 (1)1.2.1 国内外聚醚多元醇产能 (1)1.2.2 市场价格 (5)1.2.3聚醚多元醇消费结构分析 (5)第2章聚醚产品市场分析 (7)2.1 高性能润滑油市场分析 (7)2.1.1 聚醚多元醇 (7)2.1.2 烯丙烯基聚醚 (8)2.1.3 PO/EO无规聚醚 (8)2.2 聚醚消泡剂市场分析 (9)2.2.1 聚醚消泡剂分类 (9)2.2.2聚醚消泡剂主要应用领域 (10)2.3 聚醚消泡剂发酵行业 (11)2.3.1 玉米淀粉发酵行业 (11)2.3.2 味精 (13)2.3.3 金霉素 (15)2.3.4 维生素 (16)2.4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 (18)2.4.1 烯丙基封端聚醚在消泡剂中的作用 (18)2.4.2 烯丙基封端聚醚市场现状 (18)2.5聚氨酯发泡剂市场分析 (19)2.5.1 聚氨酯发泡剂 (19)2.5.2 聚氨酯制市场消费规模 (19)2.5.3 聚氨酯制品产品需求结构占比情况 (20)2.5.4 国内聚氨酯产能 (21)第3章聚醚产品发展前景预测 (22)3.1 聚醚产品产能预测 (22)3.2聚醚产品市场占比预测 (22)3.3 综合前景预测 (22)第1章聚醚多元醇市场分析1.1 产品概述1.1.1 应用领域聚醚多元醇最大应用领域就是用于生产聚氨酯塑料;其次用作表面活性剂,如消泡剂、润湿剂、赋形剂、分散剂乳化剂、粘度调节剂、原油破乳剂、油井酸处理润湿剂及高效低泡洗涤剂等;也用做润滑油合成油与润滑剂、液压流体、热交换流体及淬火剂、乳胶发泡剂、多种切削和牵伸剂组分及专用溶剂等。

聚醚多元醇因其原料丰富、品种易变、加工方便、价格合理等优势,一直稳步发展。

1.2 国内外聚醚多元醇竞争格局1.2.1 国内外聚醚多元醇产能1.2.1.1 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2004年全球产能520.5万吨,消费412.3万吨,2011年全球产能达到880万吨,消费608万吨。

2004~2011年全球聚醚多元醇产能年均增长率7.8%,消费年均增长率5.7%。

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2012年三年产能增速放缓,产能增速在3.5%左右,需求增速在4%左右,开工率维持在70%。

从全球的产需发展来看,处于供大于求的发展趋势,但从节能环保和技术进步对产能的淘汰及下游建材、汽车、冰箱等产业对聚氨酯的需求来看,聚醚多元醇的产需仍将保持稳步增长。

图1-1 世界聚醚多元醇供需情况1.2.1.2 全球聚醚多元醇区域产能近年来受全球聚氨酯工业产能转移的影响,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势头较好,带动了原料聚醚多元醇需求的增长,其产能迅速扩张。

2017年全球聚醚多元醇产能增长73.5万t/a,新增的产能主要分布在亚洲:一方面是沙特阿拉伯Sadara化学公司新增产能为40万t/a的装置,主要产品为软泡聚醚多元醇和高回弹聚醚多元醇,50%的产品面向亚太市场,其他主要出口至欧洲、非洲国家,印度以及中东地区国家;另一方面的产能增长归因于中国聚醚多元醇项目的扩产。

表1-2 全球聚醚多元醇产能统计年均增长率(%)区域占比(%)区域2017年产能/(万吨/年)亚洲737.9 6.961.3欧洲260.30.221.6北美192.50.516.0南美7.5-16.00.6其他区域 5.5 3.90.51.2.1.3 国内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国内聚醚多元醇产量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其中2015 年出现了增长停滞,一方面由于国内经济环境处于下行压力,下游终端需求增速放缓,甚至部分行业出现萎缩;另一方面由于2015年进口聚醚货源流入市场,抵消掉部分国内市场供应量。

2016 年相对于2015年增长速度显著加快,主要体现在下游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因政策利好需求量迅速增长所致。

我国聚醚多元醇产需在2004年之后增长明显加速,2004-2011年产能年均增长18%,产量年均增长12.5%,需求年均增长15.9%。

产能增长虽然很快,但是有效产能并不太高,开工率仅为70%左右,在2011年底至2012年达到供需平衡,但是受产能结构以及技术实力的限制,我国在硬泡和特种聚醚方面继续需要进口补充。

表1-3 我国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和需求(万吨/年)年份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5 产能79.5 113 128.5 140 160 184.6 226.8 256 276.3 300增长42.1 13.7 8.9 14.3 15.4 22.9 12.9 7.9率(%)产量64 75 82 90 100 118 155 180 190 225增长17.2 9.3 9.8 11.1 18 31.4 16.1 5.6率(%)需求78.5 88.9 97.8 98.3 110 161.6 170 180 190 225增长率(%)13.2 10 0.5 11.9 46.9 5.2 5.9 5.61.2.1.4 国内聚醚多元醇区域产能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市,其中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集中了全国80.6%的产能,这些地区生产聚醚多元醇的企业多,且产能位居行业内领先的厂商也分布于该区域。

图1-3 2017年国内各省市聚醚多元醇产能分布1.2.2 市场价格聚醚多元醇品牌型号繁多,国内市场详细价格难以统计,但从历年进口价格情况可推测聚醚多元醇历年平均价格。

多年来进口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2011年~2014年年均进口价格分别为2680、2736、图1-4 进口聚醚多元醇年均价格和数量1.2.3聚醚多元醇消费结构分析目前,我国硬泡聚醚的消费仍然集中在制冷行业,约占硬泡总消费量的58%,建筑行业仅有22%左右。

在欧美国家,硬泡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比例高达50%以上。

未来几年,随着我国冷藏保温、太阳能热水器快速发展期的结束,建筑节能市场将成为聚氨酯硬泡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

图1-5 我国聚醚多元醇的消费结构第2章聚醚产品市场分析2.1 高性能润滑油市场分析根据2018年以来对中国润滑油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表明:高端润滑品牌将是未来市场主力,我国润滑油进口数量远远大于出口数量,由于我国汽车销量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车用润滑油需求加大,带动我国润滑油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趋势。

从进出口数据来看,我国润滑油进口数量远远大于出口数量,进口产品主要以高质量、高效能的润滑油产品为主;而出口润滑油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由于地缘优势和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润滑油进口国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地区。

图2-1 2013-2018年中国润滑油表观消费统计及增长情况2.1.1 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具有表面活性剂性质,其中聚丙二醇由于具有增溶、润滑、消泡作用,可用作清洗分散剂、消泡剂,聚丙二醇吸附增溶作用,可将润滑油能将其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不溶物悬浮在油中,形成稳定的胶体状态而不易沉积在部件,聚丙二醇分散作用,可将已沉积在发动机部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通过润滑油洗涤作用洗涤下来。

聚丙二醇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可用作清净分散剂它能吸附油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并使污染物悬浮于油的表面,以确保参加润滑循环的油是清净的,以减少高温与漆膜的形成。

分散剂则能将低温油泥分散于油中,以便在润滑油循环中将其滤掉。

聚丙二醇它同时还具有洗涤、抗氧化及防腐等功能。

因此,也称其为多效添加剂。

从一定意义上说,润滑油质量的高低,主要区别在抵抗高、低温沉积物和漆膜形成的性能上,也可以说表现在润滑油内清净分散剂的性能及加入量上,可见清净分散剂对润滑油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2.1.2 烯丙烯基聚醚聚醚的化学结构决定其摩擦系数低、粘度指数高、高压粘度依赖度小、对剪切应力敏感低。

这些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润滑剂生产,分子量在400g/mol及以上的纯聚醚乙二醇熔点在0℃之上,因此不宜作润滑使用,与环氧丙烷发生共聚反应之后,熔点(流动点)能降至零下40~50℃,因此,部分改性的型聚醚可用作润滑剂、水液压液体和金属加工液的基础油主要成分,如丁醇无规共聚醚和丁醇聚氧丙烯基醚。

2.1.3 PO/EO无规聚醚PO/EO无规聚醚是目前销售量最大的一种合成油。

目前,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主要是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或者是环氧丙烷的均聚物。

环氧乙烷均聚醚具有很高的粘度指数,良好的抗氧化性性能,但是环氧乙烷均聚物凝点较高。

环氧丙烷均聚物难溶于水、粘度指数较高、热稳定性好、凝点较低。

2.2 聚醚消泡剂市场分析2.2.1 聚醚消泡剂分类我国的聚醚型消泡剂生产起始于1969年,是首先应用于抗生素发酵的消泡剂,聚醚型消泡剂根据合成所用的起始剂不同可分为多元醇型、脂肪酸酯型和胺醚型,其中应用较为广泛当属多元醇型和脂肪酸酯型。

大部分的聚醚类消泡剂都是按照成分来划分,目前市场上主要产品有GP型、GPE型和GPES型着三类聚醚消泡剂。

(1)GP 型聚醚消泡剂以甘油为起始剂,由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混合物进行加成聚合而制成的,GP型的聚醚消泡剂亲水性差,在发泡介质中的溶解度小,所以适合稀薄的发酵液中使用。

它的抑泡能力比消泡能力优越,适宜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以抑制整个发酵过程的泡沫产生。

(2)GPE型消泡剂在GP型消泡剂的聚丙二醇链节末端再加成环氧乙烷,成为链端是亲水基的聚氧乙烯氧丙烯甘油,也称泡敌。

按照环氧乙烷加成量为10%,20%,50%分别称为GPE10,GPE20,GPE50。

GPE型消泡剂亲水性较好,在发泡介质中易铺展,消泡能力强,但溶解度也较大,消泡活性维持时间短,因此用在粘稠发酵液中效果较好。

(3)GPES型消泡剂在GPE型消泡剂链端用疏水基硬脂酸酯封头,形成两端是疏水链,当中间隔有亲水链的嵌段共聚物。

这种结构的分子易于平卧状聚集在气液界面,因而表面活性强,消泡效率高。

2.2.2聚醚消泡剂主要应用领域聚醚型消泡剂因其具有无毒、无气味、无刺激并在水中易分散的特点,聚醚消泡剂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消泡、抑泡功能,可单独使用,也可配成乳液使用,除了一般工业应用外,还可应用于食品、发酵、化妆品和医药等行业中,是含硅消泡剂所无法取代的。

发酵过程产生少量的泡沫是正常的,但是泡沫过多就会严重影响发酵的正常进行。

消泡可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加入消泡剂。

目前,制药发酵、味精发酵、长链二元酸发酵等发酵行业,在发酵生产过程中,发酵需要有大量的营养,因此添加蔗糖、淀粉等许多高分子物质,同时由于发酵使用的菌种是好氧菌种,因此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在搅拌情况下进行鼓风,提高发酵液中氧含量,提供菌种发酵时需要的氧;所以好氧菌种发酵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泡沫,由于大量的泡沫出现,如不进行消泡,将导致部分发酵液溢流出去,为了减少物料损失,提高设备的有效容积,工业生产过程中在一级发酵罐和二级发酵罐都进行消泡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