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巨刺及龙虎交战法的针刺手法合并温针灸治疗致密性髂骨炎50例

合集下载

巨刺法联合运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巨刺法联合运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巨刺法联合运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巨刺法联合运动针刺治疗对于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疗效。

方法:将成都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与针灸科门诊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施以巨刺法联合运动针刺治疗,对照组静息状态下施以巨刺法治疗。

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活动度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运动针刺法联合巨刺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关键词:运动针刺;巨刺法;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1],又叫“冻结肩”、“五十肩”、“漏(露)肩风”、“肩凝风”等,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的急性或慢性无菌性炎症[2],关节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所致,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

其主要表现为:1、肩关节周围持续或间歇性疼痛,肱二头肌结节间沟、三角肌止点处按压痛;2、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背伸为著,常见梳头试验阳性;3、肌肉萎缩,病程长者,常见三角肌废用性萎缩,肩峰突出。

肩关节分期:在临床上常常分为疼痛期、冻结期、恢复期。

疼痛期以进行性加重的肩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此时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多是因为疼痛引起的肌肉痉挛所致。

冻结期又叫粘连期,在此期间,肩关节疼痛较前稍减轻,但由于肩关节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活动范围严重受限,表现为主、被动活动均受限,以外展、外旋、后伸运动最为明显,最常见梳头试验阳性。

肩关节临床常用治疗: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较多[3][4],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局部封闭注射等缓解急性疼痛。

但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肠道刺激性大,易诱发或加重消化道疾病;糖皮质激素药物类药物使用过频也易导致肌腱、韧带脆性增加。

采用运动针刺法联合巨刺法治疗肩周炎,其价格便宜、副作用小,易于被患者接受,从而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致密性髂骨炎18例

针灸治疗致密性髂骨炎18例

针灸治疗致密性髂骨炎18例致密性髂骨炎是一种发生于髂骨、靠近关节边缘的骨质硬化性疾病,临床报道不多。

笔者以针灸治疗18例,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8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小24岁,最大38岁,平均28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9年。

下腰部疼痛者12例,耻骨联合处疼痛者4例,疼痛向臀部膝部放射者6例,疼痛随月经周期或妊娠加重者14例。

全部病例均经X线拍片检查,主要病理改变是骶髂关节在髂骨处有致密三角区,阴影均匀,内侧沿关节边缘分界,不侵犯关节面。

有15例患者经CT排除脊柱疾患。

2治疗方法取穴:肾俞、秩边、次、委中、阿是穴。

患者俯卧,穴位常规消毒后,用28号2寸毫针泻肾俞、次、秩边穴,其中肾俞、秩边向腰椎方向斜刺15寸,次直刺15寸,用提插泻法;委中常规进针,阿是穴(即感应点,疼痛最明显处)直刺1针,从两旁斜刺2针,使3针并列。

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留针的同时,用药艾条雀啄灸阿是穴、肾俞、次,每穴3~5分钟。

以上治疗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2疗程后观察结果。

随访半年后总结疗效。

3治疗效果痊愈(症状完全消失)12例,好转(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但劳累或月经来潮时有疼痛)6例。

本组18例全部有效。

4典型病例苏××,女,28岁,农民。

1998年9月14日初诊。

主诉:腰骶部疼痛4年,加重半月。

患者述1994年生育一女,后无明显原因出现腰骶部疼痛,有时疼痛向臀部放射,并随月经来潮而加重。

曾在当地医院拍腰椎X线片及CT 片,未发现异常。

4年来到处求医,并用牵引、按摩、理疗、中药等治疗,但症状时好时坏,效果不甚理想。

经查体发现腰椎曲度存在,腰骶部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跟臀试验(-),骨盆分离与挤压试验(+)。

拍骨盆正位X线片,发现髂骨耳状面结构不清,均匀性密度增高。

诊断为致密性髂骨炎。

给予上述治疗2个疗程,患者症状消失,体征阴性,随访半年未复发。

5讨论致密性髂骨炎首先由Braisford在1924年发现,其发病率并不太低,有统计认为占腰骶部病变的22%。

围刺法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临床研究

围刺法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临床研究

围刺法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经围刺法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及V AS评分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2013年2月~2015年9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围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性与V AS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前两组V AS评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分数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的V 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通过采用围刺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感及对日常生活的不良影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围刺法;治疗效果;V AS评分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的症状为慢性腰腿痛,并且于臀部、两侧大腿放射,局部可感觉到肌肉痉挛或者轻度压痛。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在20~40岁的女性中比较常见,特别好发于经产妇,对于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并未彻底明确。

目前,临床通常采用免疫抑制剂、拔火罐、针灸、推拿、理疗、中药内服等方法进行治疗,严重情况下,可采用手术治疗。

本研究主要探讨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经围刺法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病患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2月-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男25例,女23例,年龄31~52岁,平均(38.5±3.4)岁。

观察组给予针灸围刺法治疗,男26例,女22例,年龄30~53岁,平均(38.7±3.1)岁。

巨刺与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108例疗效观察

巨刺与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108例疗效观察

巨刺与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108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巨刺与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对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巨刺与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2例使用美洛昔康为主治疗,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并在疼痛局部予以盒灸,1次/d,30min/次左右。

结果治疗组中临床治愈21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2%;对照组中临床治愈8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1.54%;两组结果之间采用χ2检验,P<0.05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结论巨刺与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美洛昔康为主的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s needing and acupoint injection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OAK.Methods We collected 108 patients with the diagnosis of OAK.The patients collected for the clinical resear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luded 56 cases with the treatment of Needing and Acupoint injection,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52 cases with the treatment of Meloxicam. Two groups have the same foundation treatment and we do moxibustion where the patients feel pain for about 30 minutes per day when necessary.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we found 21 patients have clinical crue,33 effective,2 invali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6.42%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8 patients have clinical crue,24 effective,20 invali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61.54%.We use χ2-test and there are man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improving the symptom of the OAK(P 5年者61例。

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

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

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李如祥;黄璇;邱江红【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临床疗效.方法在病痛部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10mL注射器针头刺破皮肤,放血1mL,刺血后选用针刺疗法,具体用穴为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丰隆、内庭、三阴交、阴陵泉、太溪以及阿是穴,毫针泻法,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50例,痊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毒副作用小,疗效佳,临床中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年(卷),期】2016(037)010【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针刺放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作者】李如祥;黄璇;邱江红【作者单位】云南省禄丰县中医医院,云南禄丰651200;云南省禄丰县人民医院,云南禄丰651200;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6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引起的无菌性炎症。

本病属于中医的痹证、痛风、历节等范畴,是指因湿热内蕴,脉络瘀阻引起的关节肌肉肿胀疼痛、重着、屈伸不利的病症。

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抗炎镇痛的方法,常首选秋水仙碱以缓解疼痛症状,虽然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多,患者会因此中断治疗,使症状不易控制或导致复发。

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所有50例患者均为2012年5月—2015年12月楚雄州禄丰县医院中医科的患者。

其中男45例,女例5例;年龄35~72岁;病程1~3 d,平均2 d。

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77年制定的9条标准:(1)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次以上并在1天内达到高峰。

(2)急性炎症局部限于个别关节。

(3)整个关节呈暗红色。

(4)第一跖趾关节肿痛。

龙虎交战针法古今浅谈_张学伟_贾红玲

龙虎交战针法古今浅谈_张学伟_贾红玲

形为基础的,而“肺藏气,气舍魄。

”那么当肺自病或其功能失司时,则“肺藏魄”不能,五脏不安,就会出现精神情志病变。

4结论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知从肺立论AD的发生收稿日期:2013-06-09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ZR2011HM088);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J08LG66];山东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1-129)作者简介:张学伟(1987-),男,山东安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学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通讯作者:贾红玲(1969-),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针灸学基础和临床应用,E-mail:jiahongling2008@aliyun.com。

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必要的、可行的研究。

临床上,从肺立论AD时,依然需遵循中医治疗疾病的最基本原则,即辨证论治。

宜根据临床特点进行辨证分型,首先,需考虑肺脏本身的辨证,是本虚为主还是标实为主,是气虚为主还是阴虚为主。

其次,需考虑肺与他脏兼病的主次辨证,以期收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然而,目前从肺立论AD的认识和研究深度远远不够,特别是没有单就肺进行研究,因此从肺立论AD 值得我们深入探析,以期为指导临床更好的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为患者造福。

参考文献[1]龙子弋.痴呆的证候分型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10):28-35.龙虎交战针法古今浅谈张学伟1,贾红玲2(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级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01)摘要:祖国医学确立的复式针刺补泻手法种类较多,“龙虎交战”针法是一种补泻兼施且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众多复式补泻手法之一,首见于徐凤《针灸大全》中,后世各代医家对其理论进行了发展和扩充,多将其用于临床镇痛以治疗各种痛症,疗效确切。

文章结合古今文献对龙虎交战针法理论渊源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要小结。

关键词:龙虎交战;针法中图分类号:R24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3)12-2458-02“龙虎交战”针法是指在医者针刺得气后,在行针过程中所施行的左转、右转反复交替进行,并配合九六频次的一种补泻兼施的复式针刺手法,首载于徐凤所著《针灸大全·梓岐风谷飞经撮要金针赋》一节中,后世医家对其理论和临床应用进行发展。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配合气海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配合气海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配合气海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发布时间:2021-12-27T09:18:04.61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8期作者: 1.赵世娜 2.张之煜通讯作者[导读] 分析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进行治疗时,应用龙虎交战针法配合气海穴治疗对于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所发挥的积极治疗价值。

方法:治疗对象确诊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急性发作期,选择如何入组条件的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的例数是34例,研究组应用龙虎交战针法,对照组应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对比指标:疼痛症状评分;腰椎功能评分。

1.赵世娜2.张之煜通讯作者1.重庆市南岸区广阳镇卫生院,4013392.通讯作者: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疼痛科,400050【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进行治疗时,应用龙虎交战针法配合气海穴治疗对于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所发挥的积极治疗价值。

方法:治疗对象确诊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急性发作期,选择如何入组条件的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的例数是34例,研究组应用龙虎交战针法,对照组应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对比指标:疼痛症状评分;腰椎功能评分。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功能改善,疼痛症状好转,各项数据与对照组形成差异,P<0.05。

结论:应用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症状,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龙虎交战针法;腰椎功能;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发病率非常高的腰椎疾病,指的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腰椎内髓核、纤维环破裂可能对相应的神经根产生压迫和刺激,使患者产生疼痛、麻木等症状,影响患者腰部疼痛,降低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方式创伤大,术后容易复发,难以被患者接受。

中医针刺治疗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期间发挥较好的效果,特别是针对急性期患者,选择龙虎交战针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帮助腰椎功能更好的恢复。

九大针灸名家的龙虎交战手法

九大针灸名家的龙虎交战手法

九大针灸名家的龙虎交战手法针刺复式补泻手法较多,名目也繁多,各医家的理论论述和临床应用也较多,且有异同。

龙虎交战针法是众多的复式补泻手法之一,系属于补泻兼施的一种复式针刺补泻法。

本法始见于《针灸大全》中之《金针赋》,后世有所发展,目前临床多宗此法治疗痛证。

命名典故“龙虎”古有传说,左青龙,右白虎;青龙蜿蜒,白虎驯兆页等,古人以龙(祥瑞物)虎(威猛物)分守左右,以苍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故左捻转针柄喻为龙、为补,右捻转针柄喻为虎,为泻。

所谓“交战”是形象手技的动作,一左一右进行。

龙虎交战法,是比喻龙虎争斗之声势,以交替操作,达到补泻兼施的一种针刺手法。

名家手法徐凤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

——《针灸大全》卷五《金针赋》徐氏是明代一位重视手法和按时选穴的针灸学家,对此法他简单而明了地指出捻转结合九六补泻,即左捻九次为龙补,右捻六次为虎泻,主治痛疼病证,但未指出左右共捻转多少次。

高武天降真龙从此起,克木白虎真全体,反复离宫向北飞,消息阴阳九六里。

——《针灸聚英》高氏之龙虎交战歌中亦指出本法以捻转和九六补泻结合操作。

汪机下针之时,先行龙而左转,可施九阳数足;后行虎而右转,又施六阴数足,乃首龙尾虎以补泻。

此是阴中引阳,阳中引阴,乃反复其道也。

又云:先于天部施青龙摆尾,左盘右转,按而添之,亦宜三提九按,令九阳数足;后于地部行白虎摆动,右盘左转,提而抽之,亦宜三按六提,令六阴数足。

此乃阴阳升降之理,住痛移痛之法也。

——《针灸问对》汪氏在徐氏的基础上作了发展,论述较详。

前段所述的操作虽与徐氏法相同,但其指出这是阴阳相引的反复操作手法,以达阴阳数足;后一段所述分天地两层结合青龙摆尾,白虎摇头操作,但对左盘几次和右转几次或右盘几次和左转几次,以及如何分三提九按和三按六提未具体指出。

李梴龙虎交战,治疟疾先寒后热,一切上盛下虚等症,先浅入针,行四九三十六数,气行觉热,深入行三六一十八数。

如疟疾先热后寒,一切半虚半实等症,先深入针,行六阴数,气行觉凉渐退,针九阳数,引龙虎交战法,俾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气也,盖邪气常随正气而行,不交战,则邪不退而正不胜,其病复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巨刺及龙虎交战法的针刺手法合并温针灸治疗致密性髂骨炎50例
作者:张保球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巨刺、龙虎交战法的针刺手法合并温针灸治疗致密性髂骨炎的方法。

方法:使用具有中医特色的巨刺、龙虎交战法的运针手法合并温针灸治疗致密性髂骨炎,对患者症状缓解作治疗前后的对照以检查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1~2个疗程,50例患者中,症状完全消失30例,占60%;明显减轻15例,占30%,无效5例,占10%。

结论:运用巨刺、龙虎交战法的针刺手法合并温针灸治疗致密性髂骨炎有较高的疗效。

[关键词] 致密性髂骨炎;温针灸;巨刺;龙虎交战法;X线检查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c)-097-02
致密性髂骨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病变位于髂骨、靠近骶髂关节边缘的骨质硬化性病变的疾病,临床比较常见。

但容易发生误诊,一般作骶髂关节的X线检查可见骶髂关节在髂骨处有致密三角区,阴影均匀,关节边缘分界,不侵犯关节面[1]。

早期患者X线检查可未见异常,但作骶髂关节CT检查可确诊,一般可见髂骨侧关节面下斑片状局限性骨质硬化区[2]。

本症发病比例女性高于男性,一般好发于青年女性,多在20~35岁之间发病。

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了,既可能与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妇女怀孕生产可导致骶髂关节损伤而引发本症。

笔者2009~2010年针刺治疗本病50例,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40例为女性,10例为男性,年龄最小20岁,最大45岁,平均32.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

40例女性患者疼痛随月经周期或妊娠加重者有14例。

全部患者均经X线片或定期关节CT检查,主要病理改变是骶髂关节的髂骨处有致密三角区,阴影均匀,关节边缘分界,不侵犯关节面。

作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测定(HLA-B27:免疫法),提示为阴性。

本病需与强直性脊柱炎相鉴别,强直性脊柱炎先侵犯双侧骶髂关节,关节面狭窄、不平整,多发于男性,并有逐步侵犯脊柱病史。

本次观察50例患者通过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未见骶骨关节面破坏、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测定(HLA-B27:免疫法),提示为阴性,可排除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骶髂关节炎。

1.2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分两步:①针刺治疗。

嘱患者站立体位,选穴飞扬,左病右取,右病左取。

即患者右侧疼痛取左侧飞扬穴,左侧疼痛取右侧飞扬穴。

以0.24 mm×40 mm毫针进针,穴位得气后运用龙虎交战法的手法运针。

其具体手法如下:进针得气后,先以左转为主,即以大拇指向前用力捻转9次;再以大拇指向后用力捻转6次;如此反复施行3次,每次按针刺的浅、中、深进行。

运针的同时,嘱咐患者反复向上活动患侧髋关节。

运针完毕即可拔针。

②温针治疗。

患者侧卧位,取穴,双侧秩边、环跳为主穴。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不同证型搭配不同的穴位,肾虚加肾俞、腰阳关、命门,气虚加关元、气海,脾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血瘀者加次髎、合谷、曲池,湿盛者加三阴交、太溪、足三里。

在主穴双侧秩边、环跳上,以0.35 mm×75 mm毫针进针,穴位得气后在针柄上插入约2 cm长的燃烧艾柱,每穴烧2~3壮。

每天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疗效观察
痊愈:局部及放射性疼痛症状消失;显效:局部及放射性疼痛症状减轻、静止时疼痛不明显,较长时间行走活动后症状加重;无效:治疗后疼痛症状无明显变化。

2结果
50例患者中,症状完全消失30例,占60%;明显减轻15例,占30%;无效5例,占10%。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2岁,于2010年9月27日入院。

入院诊断为:双侧髂骨致密性骨炎。

入院时症见:腰痛,双髋疼痛,向双侧大腿前方放射、活动后疼痛加剧,转侧活动困难,双下肢有乏力感,无晨僵,无肢体麻木。

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变直,双侧腰肌稍紧张,腰骶部压痛,腰椎活动受限。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双“4”字试验(+),骨盆挤压试验(-),双骨盘回旋试验(+)。

2010年9月29日作骶髂关节CT(CT机型号:飞利浦MX8000 ID7)提示:两侧骶髂关节下部髂骨侧关节面下可见斑片状局限性骨质硬化区,密度均匀,边界较为清楚;两侧骶髂关节面光滑,两侧骶髂关节间隙未见异常。

关节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肿胀。

予患者运用龙虎交战法的针刺手法合并温针灸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患双侧髋部疼痛消失,转侧活动灵活、行走活动自如,予患者出院。

出院后于2010年12月27日复查骶髂关节CT(CT机型号:飞利浦MX8000 ID7)提示:骨盆诸骨、骶髂关节、双髋关节未见异常。

4讨论
本病属祖国医学“腰痛”“痹证”范畴,其发病机制即可由风、寒、湿、瘀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也可因素体先天不足、脾肾亏虚、无力运化气血、气血瘀阻,留滞于局部、引起
疼痛[3]。

就发病部位而言,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最密切[4]。

因此膀胱经穴秩边、环跳为主穴。

巨刺为《内经》九刺法之一,“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

由于经脉在人体大多右左右交汇的腧穴,脉气能贯穿左右,故左经有病,取右边的腧穴能治疗,右经有病,取左边的腧穴而有效。

飞扬穴足太阳膀胱经,主治腰痛部疼痛,其名“飞扬”,意为针之能行走如飞之意。

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

龙虎交战法为运针手法当中治病八法中的一种,是通过反复交替捻转以镇痛的手法[5]。

《针灸大成》说:“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往痛之针,乃得返复之道,号曰龙虎交战,以得邪尽,方知其所,此乃进退之阴阳也。

”故取飞扬穴,行龙虎交战之法,治疗足太阳膀胱经之疼痛,确有奇效。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要施灸的疾病。

秩边、环跳穴位于患处,在其施行温针灸治疗,其具有温散寒邪、温经通络、活血逐瘀之功效。

综上所述,通过患者自主感觉及部分患者前后影像学检查对照表明,运用巨刺、龙虎交战法的针刺手法合并温针灸治疗致密性髂骨炎具有起效快速、疗效明显的良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农轩,范清宇.实用骨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62-663.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87-888.
[3]袁辛照,李书勤,钱铭辉.髂骨致密性骨炎(附23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59,1:42-44.
[4]曾庆馀,许杰洲,刘源.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与致密性髂骨炎的鉴别[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3):159-161.
[5]杨兆文,郭恩吉.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收稿日期:2011-02-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