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 综述_发展历史
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论文网站

文献综述怎么写1) 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
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Summar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bject Abstract: The new subjec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a history of twenty years in China while 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fifty years in the worl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implemented in China, many changes have happened in society, such as the increase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flux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immigran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the appearance of cosmopolis and so on. All these make the researc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urgently necessary.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s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 on both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摘要: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上有50多年的发展史,而在我国却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
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研究综述

中医英译研究回顾:10年的发展和挑战
中医英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和发展中医。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医英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直接翻译、语义翻 译和适应性翻译等。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医的普及,中医英译研究得 到了更多的和重视。
中医要
中医文化内涵对中医英译的影响不可忽视。首先,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如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是中医的独特标识,也是中医英译的难点所在。 这些概念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中国文化表达,难以直接翻译成英 文。因此,译者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理论的内涵,用恰当的英文词汇表达,从而确 保中医特色的准确传递。
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1、翻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现代中医古籍英译项目往往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流 派,从内经、伤寒杂病论到温病学等,同时也包括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
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2、翻译的跨学科性:中医古籍英译涉及到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 领域,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
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的影响和意义
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的影响和意义
中医古籍英译对于传播中医文化、促进中外医学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 说,其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的影响和意义
1、传播中医文化:中医古籍英译是传播中医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翻译,西 方国家可以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内容,有助于提高对中 医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引言
引言
中医古籍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 床经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医古籍的英译逐渐受到重 视,成为翻译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次演示旨在综述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的 研究成果和方法,并指出研究空白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 启示。
商务英语翻译国内外研究综述

商务英语翻译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性评述,概括了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总结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定义和特点、重要性和意义、研究现状、问题与挑战、研究方法以及成果与不足。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成果,不足。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和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商务英语翻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方法、成果和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商务英语翻译是将商务领域的语言、文化、惯例等因素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以促进国际贸易和交流。
其特点主要包括专业性、跨文化性和交际性。
专业性指商务英语翻译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如经济、法律、医学等;跨文化性指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理解;交际性则指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准确、流畅地传递信息,以实现有效的交流。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和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流畅的商务英语翻译能够提高贸易谈判和合作的成功率,促进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商务英语翻译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和竞争对手,为其制定正确的商业策略提供有力支持;商务英语翻译可以推动文化的传播和理解,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近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得到了广泛。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包括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方面。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语言学和人工智能在商务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尽管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商务英语翻译涉及的专业领域众多,对译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和惯例习俗也给商务英语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还面临着口音、方言、技术术语等方面的挑战。
目前,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
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
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一、引言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始从阐释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
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目的论(sko post 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ie是德语词,意为“理论”。
目的论是将Sk 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
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
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语古诗词英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汉语古诗词的研究和传播日益受到重视。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汉语古诗词的英译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中国学者和翻译家对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研究成果逐渐显现出来。
有必要对近年来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进行综述和总结,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更好地促进汉语古诗词在国际间的传播和交流,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1.2 研究目的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e study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from 2007 to 2016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1.3 研究意义汉语古诗词一直以其优美的诗情画意深受人们喜爱,而英译古诗词则是将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对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的综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研究古诗词的英译不仅可以增进汉外文化相互理解,也有助于提升汉语外语翻译水平,促进文学翻译研究的发展。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的分析,可以探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的语言与思想碰撞,为跨文化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对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进行综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能够促进中外文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繁荣。
2. 正文2.1 汉语古诗词英译研究概况汉语古诗词英译是一门古典文学翻译的重要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
2007年至2016年间,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汉语古诗词的英译,探讨译文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问题。
西方翻译发展历史阶段研究综述

・教育理论研究・西方翻译发展历史阶段研究综述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李晓燕 王志雄摘 要: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等各方面交流日益频繁和加深, 在各国间的交流中,翻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际途径,翻译活动越来越频繁。
因此,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 对中西翻译发展的历史阶段有正确、清楚地认识是极为重要的。
本文对西方翻译历史阶段做了简洁地概括, 旨在能对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西方翻译 历史阶段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2-0057西方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笔译活动之一则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50年罗马人里维乌斯・ 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用拉丁语翻译的荷马史诗《奥德赛》,距今有2200多年。
从古至今,翻译活动不仅深受政治、文化、宗教、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变迁而即刻发生着新的变化。
根据翻译历史上主要翻译对象与内容的不断变化,并结合人们对翻译具体活动认识的发展阶段过程以及翻译活动的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与影响,研究学者们把西方翻译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以宗教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翻译阶段、以文学经典名著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和以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非文学翻译阶段。
翻译界对西方翻译史上主要阶段的划分也是各不相同。
严格而言,公元前250年,译界开始对《七十子希腊文本》进行翻译,从这个翻译活动开始,一直持续到16世纪,即译界对《圣经》的翻译,译界将这段时间称为宗教典籍翻译历史时期,而后开启了以文学名著、社科经典为主要翻译内容对象的文学作品翻译阶段;而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译界对实用文献的翻译活动逐渐成为翻译的主要部分,翻译活动从而不断地发展成为了一个专门的职业,与此同时,翻译理论意识也伴随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方翻译历史开始了实用文献翻译的阶段。
第一个历史时期与阶段即对宗教典籍《圣经》的翻译阶段。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小练(1)

段落翻译A1-工艺美术-瓷器-发展-4中文:中国的制瓷(porcelain)技术从东汉(the Eastern Han Dynasty)以后发展很快,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别具特色的制作瓷器的名窑(kilns)和瓷器新品种。
元代(the Yuan Dynasty)以后,制瓷业迅速发展起来的江西景德镇,被称为中国的“瓷都”。
中国瓷器不仅是精美的日用品,也是珍贵的艺术品。
自汉唐(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以来,中国瓷器就大量销往国外,中国的制瓷技术也逐渐传遍世界各地。
语言要点:manufacture; with unique features; the Capital of Porcelain; precious arts and crafts译文:The techniques of manufacturing porcelain have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Famous kilns producing porcelain products with unique features and new porcelain varieties constantly came forth in the following dynasties. After the Yuan Dynasty, the porcelain industry rose swiftly in Jingdezhen of Jiangxi Province, which became known as the Capital of Porcelain. Chinese porcelain wares are not only delicate daily necessities, but also precious arts and crafts. Since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Chinese porcelain wares were exported abroad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gradually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A2-工艺美术-风筝-传承-4中文:风筝,古时候也叫纸鸢(Zhiyuan),是中国人发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大英百科全书》将翻译定义为“将用 一种语言或者一套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内容 用另一种语言或者一套语言符号进行转换 的行为或过程。”
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界定翻译,我们采用范仲 英的定义: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与情 感交流过程。它通过把一种语言(即原语 source language,简称SL)表达的信息用另一 种语言(即译语 target language, 简称 TL) 再现出来的方式帮助译语使用者了解原作者 意欲传达的信息内容并获得与原语使用者大 致相同的感受,以达到帮助操不同语言的交 际者进行信息与情感交流的目的。
3 校核 校核是对理解和表达质量的全面检查,是纠正 错误、改进译文的极好时机,切不可认为是多 余之举。优秀的译者总是十分重视校核的作用, 总是利用这一良机来克服自己可能犯下的错误, 初学翻译的人就更应该如此了。
翻译的方法:直译与意译
• 直译:为了把原文的意思完整而又正确地 表达出来,如果基本上保留原文的语言形 式(词语、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同 时译出的文字又明白易懂、符合语言规范, 这种翻译方法称之为“直译”。
当然,直译与意译的方法并不是绝对独立的,有些 句子需要直译与意译结合,需要综合处理。 But a broader and more generous, certainly more philosophical, view is held by those scientists who claim that the evidence of a war instinct in men is incomplete and misleading ,and that man does have within him the power of abolishing war. 这个句子的主句部分可以意译,从句部分可直译。 "有些科学家的观点更开阔,更富有普遍性和哲理性。 他们指出,有关人类战争本能的证据尚不完全,而 且容易引起误解,事实上,人类自身具有消除战争 的能力。
翻译的过程
• 翻译过程主要包括 Step 1 理解 即阅读并分析原文 Step 2 表达 即将原文转换成译入语 Step 3 校核 即对译文进行修改
1 理解 理解(comprehension)可分为广义理解和 狭义理解。广义理解指对原文作者的个人、 原文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品的内容以及原文 读者对该作品的反映。狭义的理解仅指对原 作文本的理解。这种理解主要包括语法分析、 语义分析、语体分析和语篇分析 (grammatical analysis, semantic analysis, stylistic analysis and text analysis)。理解 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步骤,务 必正确可靠,杜绝谬误。
翻译标准
I 国外 早在1792年,英国著名学者Alexander F. Tytler在 《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翻译三原则: i)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译文应完整地复述出原作的思想。
直译法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某些习语和短语的翻译 . 例如:cold war 冷战 hot line 热线 chain stores 连锁商店 black market 黑市 pillar in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try 支柱产业 traffic light 交通灯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ii)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特点相符。
iii)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译文应和原作一样流畅。
II.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r 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动态对等的标准就是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 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这个标准实际上 就是以翻译实践的效果来检验翻译的准确 性。可以说是翻译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3) Although I don't visit it often now, it was once the center of my life. 尽管我现在不常去那儿,但那里曾经一 度是我生活的中心。
意译:英语和汉语毕竟是两种不同语言, 有时候直译往往行不通。在这种情况下,译 者就要考虑怎样摆脱原文句子结构,用不同 的汉语语言形式来表达原文的意思。为此, 译者必须吃透原文,在正确理解原意的基础 上,重新遣词造句,把原文的意思用通顺的 汉语表达出来。这种翻译的方法称之为“意 译”。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今天向克林顿政府伸出了 橄榄枝,要求在发展外交政策上合作。 橄榄枝
3) In the court action, Alain sprang his trump card by calling a surprise witness. 在法庭诉讼中,阿兰突然打出了他的王牌 王牌— 王牌 —请出一位意想不到的证人。
2)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today extended the olive branch to the Clinton Government by pleading for cooperation in developing foreign policy.
3) The spirit of the Thanksgiving holiday promotes life, friendship, closeness and family unity. 其实,感恩节的宗旨就是提升生活,增进友谊、亲 密关系和团结家庭。 4) They seemed to be perfectly compatible, both intellectually and spiritually. 他们才情并茂,精神融洽。 5) Then, in September, 1846, in a secret marriage ceremony, Elizabeth Barrett became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1846年9月,他们举行了婚礼,仪式是秘密进行的, 于是伊丽莎白•巴雷特变成了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 宁。
3.英语句子结构与中文较为接近时,直译 .英语句子结构与中文较为接近时, 例如: 能通顺自然 例如 1) “Merry”, as you may know, has two meanings: happy and drunk. 你可能知道“MERRY”有两层意思:快乐和 醉酒。 2) I'll always remember Thanksgivings as the times we ate good food, sang oldfashioned songs, and shared a lot of love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我将永远记得,感恩节是我们吃美食、唱老 歌、与家人朋友分享爱的时刻。
2 表达 表达是理解后能否保证译文成功的又一重要 关键步骤,是理解的深化和体现。在这一过 程中,译者要注意恰到好处地再现原文的思 想内容和语体色彩,使译文既忠实于原作又 符合译入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要做到这一 点,译者就必须在选词用字、组词成句、组 句成篇上下工夫,在技巧运用上下工夫。能 直译时尽可直译,不能直译时则可考虑意译, 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1.英语和中文表达的语义有较大差异,需 .英语和中文表达的语义有较大差异, 要按照汉语习惯进行表达, 要按照汉语习惯进行表达,以避免违反文化 习惯 例如: 1) It rains cats and dogs. 大雨滂沱。 2) 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都有得意的 日子。
2.英译汉时能找到汉语的对等含义,但是 .英译汉时能找到汉语的对等含义, 语义有所差异, 语义有所差异,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表达 例如: 1)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2)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3)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 尚没水吃。
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奈达(Nida)提出在翻译 中改变形式,使用意译的五个条件: 1)直译会导致意义上的错误时; 2)引入外来语形成语义空白,读者可能自己 填入错误的意义时; 3)形式对等引起严重的意义晦涩时; 4)形式对等引起作者原意所没有的歧义时; 5)形式对等违反目的语的语法或文体规范 时;
英汉两个民族在历史渊源、文化传统、风俗 习惯、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 差异反应在语言表达上,翻译时应该不拘泥 于原文的语法结构,需要根据汉语的习惯进 行调整,使意思得以较为完整地转换。 意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英语翻译 English Translation
翻译的定义(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1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 给翻译作出如下定义: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 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达到词义对等,其次达到文体 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