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42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与CT诊断分析

42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与CT诊断分析

别采用x 线与C T 技术 进 行 检 查并 对 影 像 学 检查 结 果 进行 对 比分 析 。结 果 : I 级 、 Ⅱ级 显示 结 果 两 种检 查 方 法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而在 Ⅲ一Ⅳ级显示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骶髂关节面的侵蚀、硬化及囊性病变的敏感性 、特异
女1 2 例 ;年 龄2 l 一6 4 岁 ,平 均3 2 . 5 岁 ;病 程5 个 月 一1 O 年 ,平均 3 . 1
由于强 直性 脊柱 炎骶 髂关 节病 变病 因较 为复杂 ,因此 为了提 高 临床 治疗 的有 效性 及 改善 预后 ,则 必须 做到 早诊 断 、早治 疗 。 早 期 的强直 性脊 柱炎 病 变部位 主要 集 中在 骶髂 关节 ,但 是骶 髂关 节 结构 较为 复杂 ,而 目前 临床 诊 断则 主要 采用x线 、C T 检查 。其 中x线平 片 在骶 髂关 节 检查 中虽应 用 较为 普遍 ,但 是 由 于其在 关 节 面的清 晰度 及分 辨率方 面仍 然与 C T 检 查存 在较 大差距 ,行 常规 C T 检查 可清 晰显示 脊柱 小关 节 、骶 髂关 节病 变 的位 置 、数 目、大 小 、形态 以及 韧带 钙化 情 况 ,其 中可发 现较 多 的病变 细节 ,从 而 准确 显示 病 变 的范 围 ,为 后期 治疗 提 高必 要 的依 据 [ 2 ] 。在 本文 研 究 中 ,笔者 尝试 在 强直 性脊 柱 炎骶 髂关 节 病 变诊 断 中分别 采 用x 线和C T 扫描 进行 检查 ,其 检查 结果 显示 , I Ⅳ级别 中x线检 出 率 分别 为2 8 . 6 %、3 3 _ 3 %、2 8 . 6 %、9 . 5 %;而 C T 扫描检 出率 分别 为 1 6 . 7 %、5 0 %、2 3 . 8 %、9 . 5 %, I 级 、 Ⅱ级显 示结 果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而 Ⅲ ~Ⅳ级显示 结果 两种检 查方 法差异 无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通 过对检 查结果 进行对 照分析 ,C T 扫描在骶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比较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比较

影像与介入 ・
2 9 第 卷 l 0 年 月 2 第 1 2 7 期
早期 强直性 脊柱 炎骶 髂关节病变 的 x线 、C T和MRI 比较
李振 明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 河南焦作 4 4 0 50 2
[ 要 】目的 探讨早 期强直 性脊 柱炎 骶髂关 节病 变的 x线 、 T M I 摘 c 和 R 影像 中的表现 特点及 其临床 意 义。 方法 对 于
sg a n T 1 Ia d T2 Ia d t e d s p e rn ft e n r lln a n e me i t i g lc ri g ma e .Co l i n i n lo n W n h i a p a i g o h o ma i e r i t r d a e sn a a t a e i g s W l nc us o
c n e n X- a , T a d MRIa d e p o e t e c i i a in f a e ha g s i r y C n n x l r h ln c lcg i c n .M e ho ee t g 4 a e fAS p t n s w o w r i t ds S lc i 2 c s s o a i t h e e n e
c ria e a n r l isa n e w i h man y ma i s o h p e r n eo r g l r h c e i go it re n e me i t a tl g b o ma i e mo gt m h c i l n f t n t ea p a a c f r e u a i k n n r so t d i t r d a e t h e i t d
级, 1个 I , 4 有 5 级 有 6个 Ⅱ级 , 6个 Ⅲ级 , 4个Ⅳ级 。其中有 1 例 患者的 2 个 骶髂 关节 出现 软骨异 常表 现 , 有 有 l 2 主要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和CT诊断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和CT诊断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和CT诊断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x线以及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摘取4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x线以及ct检查。

结果 ct检查能够更准确检出早期病变,ⅲ、ⅳ级诊断中,x线以及ct检查的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ct检查能够更加准确诊断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并且还能够准确判断出患者的病变分期。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诊断[中图分类号] r816.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0616(2012)22-114-02ankylosing spondylitis sacroiliac joint lesions x-ray and ct diagnosis of observationwang?yami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inner mongolia forestry general hospital,yakeshi 02215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x-ray,ct appearances and their values in th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sacroiliac joint. methods gather 40 case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sacroiliac joint disease patients with x-ray and ct examination. results ct inspection can more accurate detection early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ⅲ,ⅳ leveldiagnosis,x-ray and ct examination are no obvious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t inspection can more accurately diagnose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sacroiliac joint early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also can accurately tell patients lesions installment.[key words] ankylosing spondylitis;sacroiliac joint pathological changes;x-ray;ct diagnosis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主要作用于患者的中轴骨关节、脊柱、骶髂关节以及髋关节等。

CT和X线用于骶髂关节炎病变诊断的比较

CT和X线用于骶髂关节炎病变诊断的比较

CT和X线用于骶髂关节炎病变诊断的比较目的:评价X线与CT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AS确诊患者50例,分别采用匈牙利NEO-DIAGNOMAX型500毫安X线机摄片检查和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synergy螺旋CT检查,根据骶髂关节炎的X 线诊断标准对50例患者的100个骶髂关节病变的主要征象进行比较、总结和分析。

结果:X线对骶髂关节炎Ⅰ级病变不敏感,检出率较低;X线诊断为Ⅲ~Ⅳ级骶髂关节病变与CT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差异不明显。

结论:CT对0~Ⅰ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比常规X线检查更敏感,对AS骶髂关节炎早期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临床意义;X线与CT对非早期骶髂关节炎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相同。

标签:骶髂关节炎;X线;CT;诊断骶髂关节炎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ong spondylitis,AS)诊断的必要条件,但由于骶髂关节特殊的解剖结构,特别是早期的骶髂关节炎改变,早期诊断常有一定困难。

为此,2007年2月~2009年2月笔者对50例临床确诊的AS患者分别进行了X线与CT诊断的比较,以便评估两种方法在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在本院就诊的AS确诊患者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8~39岁,病程1mo~4 a。

1.2方法50例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匈牙利NEO-DIAGNOMAX型500毫安X 线机摄片检查和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synergy螺旋CT检查。

骶髂关节炎的分级依据1966年纽约骶髂关节炎的X线诊断标准:0级:正常;Ⅰ级:可疑(是否存在侵蚀、硬化);Ⅱ级:轻度异常,有明确的侵蚀和硬化,但关节间隙变化不明显;Ⅲ级:中度异常,关节面的侵蚀、硬化明显,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表现为大部分或完全强直、融合[1]。

根据以上标准对50例患者的100个骶髂关节病变的主要征象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早期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早期诊断
例。
3 讨 论
为主的全 身性疾病 , 主要 累及 骶髂关 节 、 髋关 节 、 问关 节 、 椎 肋 椎关节 , 以骶髂关 节病变为最常见 。其主要 的病理改变是 关 节软骨 的破坏和关节周 围组织 、 韧带 、 问盘的钙化 , 椎 最终 导致 骨性 强直 。由于本病起病隐 匿, 进展 缓慢 , 全身症状 轻 , 以往 所 往诊 断延 缓。本 文 旨在分析 1 例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 关节 1
诊。适度充盈膀胱后 有利于腹 腔内隐睾的显示 , 因腹腔 内隐睾 在排空膀胱后 , 往往在 耻骨联 合上 方探 到, 于正 中线 与患侧 位
内 环 口之 间 , 盈 膀 胱 后 往 往 位 于 膀 胱 周 围 , 充 紧贴 前 腹 壁 。腹
性多呈 圆形 。腹股沟 区肿大 的淋 巴结多 分布于股 动脉 , 静脉 股 周 围, 常多发 , 大小不 等 , 形 多呈类 圆性或椭 圆形 , 外 高频超声
肾形声像 , 与腹股沟区的隐睾易分辨 , 位于腹股膜后 , 腹股 沟区 发育 不 良或患儿 的隐睾 与淋 巴结 较难 分辨 。隐 睾 的主要并 发 症是 生育力下 降或不育及恶变 , 一岁以后睾 丸下降 的可 能性 且 极小 , 睾丸适宜于低 温环境 , 隐睾患者 由于睾丸位于腹 股沟 区,
特 别 是 在 腹 腔 和腹 膜 后 的温 度 大 于 阴囊 内 , 引 起 恶 变 。 隐 容
总 之 , 频 超 声 探 测 方 法 简 单 、 全 、 济 、 复 性 好 、 辨 高 安 经 重 分
率高、 无痛苦 , 特别 是对 d J 可 重 复定 期检 查 , ,L 监测 隐 睾的 大 小、 位置变化 , 临床 应用激 素治 疗和疗 效追踪 观察及 术前定 对 位很有 价值 。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_李自强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_李自强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李自强,葵 旭,肖恩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 湖南 长沙 410011) 【摘 要】 目的:评价CT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鉴别价值。

方法:收集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69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分析其骶髂关节的CT征象。

结果:类风湿性骶髂关节炎CT表现主要以骨质疏松为主,伴有关节面下小的囊性变,关节间隙早期可增宽或正常,中、晚期变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表现主要以增生或破坏为主,关节面早期变模糊,关节间隙变窄,进展期可呈虫噬状破坏,也可骨质强直。

结论:CT检查是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593.22;R593.23;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11(2008)05-0542-03C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hanges in articulatio sacroiliacae between ankylosing spo ndylitis and rheum atoid arthritisLI Zi-q iang,KUI Xu,XIA O En-huaDepa rtment of Radiol ogy,the Second Xiangya Hos 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1,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T differential diagnos is of changes in articulatio sacroiliacae bet ween an kylosin g spondylitis(AS)and rheumatoid arthritis(RA).Methods:The CT changes in articulatio sacroiliacae between69cases of AS and31cas-es of R A were analyzed.Results:CT manifestations of articulatio sacroiliacae of RA showed osteoporosis of articular surface mainly,sub-chondral small cystic bone defect,and normal or enlarged joint space in early stage and narrowed joint space in late stage.C T manifesta-tions of articulatio sacroiliacae of AS showed sclerosis and destruction of articular surface mainly,blurred articular surface and narrowed joint space in early stage,bone destruction or ankylosis in late stage.Co nclusion:CT is high valuable o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hanges in articulatio sacroiliacae betwee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Key words】 Articulatio sacroiliacae;Rheumatoid arthritis;Ank y losing spond ylitis 类风湿性骶髂关节炎是一种结缔组织或胶原性疾病,强直性骶髂关节炎是一种关节性疾病,有关两者X线对比研究已有文献报道[1,2],而两者的CT对比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对100例经临床确诊的病例进行了CT研究,现报道如下。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 线、CT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 线、CT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 线、CT诊断陈爱丽【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骶髂关节及四肢大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1].发作时,可产生颈肩、腰背强烈疼痛,四肢麻木酸胀、肌肉萎缩,身体不能伸直行走,不可平卧,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疑难顽疾,严重的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其诊断治疗值得临床关注.本研究比较分析X线和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依据,现将相关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0(014)006【总页数】2页(P939-940)【作者】陈爱丽【作者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河南,濮阳457000【正文语种】中文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骶髂关节及四肢大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1]。

发作时,可产生颈肩、腰背强烈疼痛,四肢麻木酸胀、肌肉萎缩,身体不能伸直行走,不可平卧,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疑难顽疾,严重的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其诊断治疗值得临床关注。

本研究比较分析X线和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依据,现将相关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入选病例均为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6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共计 32例,其中男 26例,女6例;年龄 16-43岁,平均(24.5±1.4)岁;病史 3个月-20年,平均(3.8±0.9)年。

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怀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严重者劣迹大腿。

X线检查:采用日本岛津500 mA EX-Fast X光机,摄取患者骨盆正位和腰椎正、侧位片。

CT扫描:采用GE Light speed16排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两腿伸直,以骶髂关节下缘为基线,向头部作连续扫描,层厚8 mm,间隔8 mm,骨窗W1800/L300,软组织窗W250/L20。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评估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评估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分析

C 扫 描 对 AS骶 髂 关 节病 变 的诊 断 具 有 重要 价 值 。 T [ 键 词 ]脊 柱 炎 ; 直 性 ; 髂 关 节 ; 层摄 影 ; 线 计 算 机 关 强 骶 断 X
r 图 分 类 号 ]R 9 、 3 R 1. 2 R 4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7 —0 8 2 0 )64 90 中 532 ;844  ̄4 6 文 文 6 15 9 (0 2 0 —0 —2
F EN G u Jn
( ni g Gu o s ia , n ig,J a g u 2 0 8 Na jn lu Hop tl Na jn i n s 1 0 ,Ch n 0 ia)
Ab ta tObe tv ic s h e t r so n yo ig s o d l i i l ia n a o a o ye a n to sa dt t d sr c : jcie To ds u st efau e fa k lsn p n y is nci c l d lh r t r x miain n Osu yCT t n a
维普资讯
20 年 6 第 9 第 6 02 月 卷 期
实 匿壁垒查 ! 竺 ! !


强直性脊 柱炎骶髂 关 节病 变 的 C 评估 和 临 T
床 实 验 室检 查 的 分 析
冯 骏
( 京 市鼓 楼 医院 . 苏 南 京 20 0 ) 南 江 1 0 8
o t o ceo so a r ia on n a r wig o a r i a on p c . n lso se s lr s fc co l cj ita dn r o n fc c ol cj its a e Co cu inCT c n a dciia n fsain r fg e t i i s a n l c l n ma i t t saeo r a e o sg ic n ei h ig o i o a r ia on slso so n yo i gs o d lt . inf a c nt e da n ss fc col cj it e in fa k lsn p n yii i i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几种常见的骶髂关节病变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对100例患者行骶髂关节进行CT平扫,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6~52岁,强直性脊柱炎5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致密性骨炎6例,退行性变18例。

结果:CT表现:AS常双侧对称发病,自关节下部开始,关节面硬化与破坏,间隙狭窄或消失,骨桥形成;RA常一侧发病,易侵犯关节上半部,关节面密度减低,骨质疏松,关节面下出现周围硬化的小囊状骨缺损;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常单发,骨质疏松,破坏,增生,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关节囊肿胀,关节强直,周围软组织肿胀或钙化;髂骨致密性骨炎示髂骨面硬化区,不累及关节;退变性炎骨关节面增生、浓密,关节间隙狭窄,可伴骨性强直。

致密性骨炎不只是髂骨侧硬化。

也可经累及骶骨。

结论: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各不相同,CT能清楚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目前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最理想的检查手段。

病理改变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基础。

关键词骶髂关节病变CT诊断鉴别诊断
骶髂关节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对而构成,属于中轴关节中最大的承重关节,退变发生率高,且众多疾病均可累及,其CT表现复杂,征象间互有重叠,使诊断和鉴别诊断颇为困难。

收集100例骶髂关节的CT图像,分析各种CT征象,以总结各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资料与方法
1年来行骶髂关节或骨盆扫描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行骶髂关节扫描85例,骨盆扫描15例,30岁以下68例,30岁以上32例,强直性脊柱炎5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致密性骨炎6例,退行性变18例。

扫描方法:采用4层螺旋CT,骨盆或骶髂关节轴位扫描,或斜冠状位扫描,层面与SIJ的长轴接近平行,层厚5mm,螺距4.5。

通过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骶髂关节面及邻近软组织变化。

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AS常双侧对称发病,自关节下部开始,CT 表现为关节面毛糙不光整、关节面皮质中断、皮质白线消失或呈锯齿状、波浪状改变,软骨下骨质侵蚀或囊变,关节面轻度硬化,但关节间隙增宽变窄或消失。

骨桥形成,骶髂关节旁韧带附着点骨赘形成,骶髂关节外韧带附着点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常一侧发病,易侵犯关节上部解剖,关节面骨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关节面下出现周围硬化的小囊状骨缺损。

致密性骨炎:髂骨耳状面呈均匀性密度增高硬化,骨结构不清,骨梁间隙消失,其骨硬化区表现为三角形,新月形或梨形,尖端向上,宽基底向下,可累及耳状面全部或中下2/3,亦可仅限于中1/3或下1/3,内缘以骶髂关节为界,外缘边界模糊不清,可逐渐移行于正常骨质中。

不累及骶髂关节。

退行性变:关节面骨质硬化,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关节腔内积气,间隙正常或变窄,关节面光整;韧带可见骨化或韧带附着处可见骨赘形成。

讨论
骶髂关节位于骨盆后部,由骶骨和髂骨耳状面构成。

属中线最大的承重关节。

骶髂关节由滑膜部和韧带部两部分[1]:滑膜部位于骶髂骨间隙的前下部,在骨盆正住片上占骶髂骨间隙之下1/2~2/3。

韧带部住于骶粗隆和髂粗隆之间,占据
骶、髂骨间隙之后上部。

滑膜部关节软骨骶侧较厚,2~4mm,主要为透明软骨;髂侧较薄,不足1mm,主要为纤维软骨。

软骨下骨板含有不同数量走向與软骨表面平行的成熟哈佛氏系统,其排列与主要受力面呈直角,可变形性几乎是骨干皮质的10倍,其细胞对异常刺激可产生反应,形成反应性骨组织,导致软骨下硬化,而硬化使其变形性减弱。

髂侧软骨下骨板比骶侧厚。

髂骨松质骨密度较骶侧高。

韧带部住于骶粗隆和髂粗隆之间,其中最强厚的是SIJ后部的骶髂骨间韧带。

它填充了SIJ上面和后面骶髂骨间不规则彤的间隙[2]。

CT、MRI均可采用水平横断位或斜冠状位扫描的水平断层,自上而下滑膜部在骶髂骨间隙的比例逐渐增加,至中下1/3处最大,再向下滑膜部占据整个骶髂骨间隙,中1/3骶髂间隙大多为滑膜部[3]。

自中1/3上缘向上,韧带连结部分逐渐延长。

上1/3则大部为韧带连结,仅前段不足1/3的间隙为滑膜部占据。

斜冠状位时,扫描层面与骶骨长轴平行。

前部层面骶髂骨间隙全部为SIJ的滑膜部,滑膜部自前向后逐渐增长,至中部层面达高峰,以后又逐渐缩短,至接近后部层面完全消失,韧带部逐渐延长。

正常CT表现为关节面光整平滑,关节间隙清晰,邻近骨纹理清晰。

由于骶髂关节属承重关节,在关节中部,骶髂关节由前上至后下转向前下,此层面属承重点,部分正常人员可于此层面见骨质密度稍显增浓,同时在骶侧缘韧带附着处可见局限性限性凹陷,此乃正常表现,易与骶髂关节病变相混淆,需引起重视。

脊柱炎常为双侧同时发病,病变程度较为一致,而类风湿常为单侧性,如双侧累及,则两侧病变程度往往轻重不同。

强直性脊柱炎最早累及骶髂关节,末端指间关节不累及;类风湿常最早累及末端指间关节,骶髂关节累及较晚。

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均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

从骶髂关节下1/3处开始。

AS早期骶髂关节炎病理改变以滑膜炎及关节旁骨髓炎为主要特点[4]。

因髂侧软骨下骨板较厚,邻近骨松质密度较骶侧高,其反应性硬化髂侧明显,同时导致其变形性减弱,因此关节面及邻近骨质的破坏以髂侧为显。

类风湿的病理改变开始为滑膜充血水肿,滑膜增厚,关节渗液,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滑膜血管翳形成。

骨端部可由于充血和局部新陈代谢障碍而发生骨质疏松。

因此其为关节面骨皮质密度减低,与强直性脊柱炎相比较,类风湿的骨质疏松范围和程度大于骨质硬化的范围和程度。

类风湿血管翳沿软骨表面逐渐向内侵入,覆盖整个关节软骨表面,从而影响软骨的正常营养,于是发生变性和破坏[5]。

侵入骨内形成骨质缺损。

因此其关节面下小囊状透光区,周围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

以关节上部为主[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