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设计方案性实验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

合集下载

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茶叶中常见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等)的含量,了解不同种类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为评估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每种元素的原子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且吸光度与该元素在样品中的浓度成正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一)仪器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电子天平3、电热板4、容量瓶(100 mL、50 mL)5、移液管(1 mL、2 mL、5 mL、10 mL)(二)试剂1、浓硝酸(优级纯)2、高氯酸(优级纯)3、铁、锌、铜、锰标准储备液(1000 μg/mL)四、实验步骤(一)样品处理1、准确称取 200 g 茶叶样品于消解罐中,加入 10 mL 浓硝酸,浸泡过夜。

2、次日,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使样品初步消解,直至溶液体积减少至约 3 mL。

3、加入 2 mL 高氯酸,继续加热消解,直至溶液澄清透明,冒白烟,近干。

4、冷却后,用 2%硝酸溶液转移定容至 50 mL 容量瓶中,摇匀备用。

(二)标准溶液配制1、分别吸取铁、锌、铜、锰标准储备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逐级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 μg/mL、10 μg/mL、20 μg/mL、30 μg/mL、40μg/mL 的标准工作溶液。

(三)仪器工作条件设置根据所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型号和性能,设置合适的工作参数,如波长、灯电流、狭缝宽度、燃气流量等。

(四)测定1、依次测定空白溶液和标准工作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2、测定样品溶液,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一)实验数据记录1、标准溶液浓度与吸光度数据|元素|浓度(μg/mL)|吸光度||||||铁| 05 | 0052 ||铁| 10 | 0105 ||铁| 20 | 0210 ||铁| 30 | 0318 ||铁| 40 | 0422 ||锌| 05 | 0038 ||锌| 10 | 0076 ||锌| 20 | 0152 ||锌| 30 | 0228 ||锌| 40 | 0304 ||铜| 05 | 0025 ||铜| 10 | 0050 ||铜| 20 | 0100 ||铜| 30 | 0150 ||铜| 40 | 0200 ||锰| 05 | 0045 ||锰| 10 | 0090 ||锰| 20 | 0180 ||锰| 30 | 0270 ||锰| 40 | 0360 |2、样品溶液测定数据|元素|吸光度|||||铁| 0256 ||锌| 0125 ||铜| 0075 ||锰| 0198 |(二)数据处理1、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各元素的线性回归方程。

茶叶营养检测实验报告

茶叶营养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茶叶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2. 掌握茶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

3. 分析不同茶叶品种的营养差异。

二、实验原理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本实验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对茶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检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不同品种的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无水乙醇、乙醚、盐酸等化学试剂- 标准溶液(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2. 实验仪器:- 分析天平- 高速离心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水浴锅- 烧杯、试管、漏斗等玻璃仪器四、实验方法1. 茶多酚的检测:- 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茶多酚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茶多酚,过滤后测定吸光度。

2. 氨基酸的检测:-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乙醚提取氨基酸,过滤后测定氨基酸含量。

3. 维生素的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维生素,过滤后测定吸光度。

4. 矿物质的检测:-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质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盐酸溶解后测定吸光度。

五、实验步骤1. 茶多酚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茶多酚。

- 将提取液过滤,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茶多酚含量。

2. 氨基酸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乙醚提取氨基酸。

- 将提取液过滤,测定氨基酸含量。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氨基酸含量。

3. 维生素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维生素。

- 将提取液过滤,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维生素含量。

4. 矿物质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盐酸溶解。

- 将溶液过滤,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矿物质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茶多酚含量:绿茶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是乌龙茶,红茶含量最低。

实验二十九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与评价-叶

实验二十九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与评价-叶

实验二十九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与评价一、实验目的1.掌握茶叶样品的处理方法2.熟悉ICP-AES、AA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3.掌握茶叶中稀土元素、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的测定方法4.根据国家标准评价茶叶的质量二、实验原理我国种植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主要产茶国和茶叶出口国之一。

饮茶具有多种功效,因为茶叶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是有益,但某些元素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测定茶叶中的微量元素及对茶叶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茶叶样的前处理有干法消解、湿法消解、微波消解,对于常见微量元素均可采用,但各有特点。

但对于易挥发元素,高温(5500℃以上)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必须采用湿法消解或微波消解。

湿法消解时,要注意HNO3、HClO4的使用安全,试剂用量较大带来的空白偏高等问题。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具有多元素分析、检测限较低的优点,作为茶叶分析的重要仪器,尤其对于稀土元素的分析,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火焰原子吸收(FAAS)作为常见微量元素的检测仪器,具有灵敏度较高、精密度好、测定成本低的特点,可用于茶叶中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有着试样用量小、灵敏度高的优点,在茶叶的有毒痕量元素,如镉、铅等元素的分析具有很好的作用。

通过对茶叶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按照国家标准,对茶叶进行质量分析和安全评价。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电子天平、250 mL容量瓶、吸量管、电热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空心阴极灯。

2.试剂:HNO3、HClO4、Ar、C2H2、高纯水,铁、锌、铜、锰、镉、铅及稀士的标准溶液:由相应的国标或光谱纯试剂配制并稀释而成。

四、实验步骤1.茶叶样品的预处理与标准溶液配制将干燥的茶叶样品置于粉碎机中粉碎均匀,装于棕色试剂中保存。

防止样品发霉或者虫蛀,导致成分变化。

准确称取1g左右试样于30mL瓷器坩埚中,在电炉上小心炭化,直至样品冒完黑烟,盖上盖子,放入高温炉,于550℃灼烧4h。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研究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研究

摘要:茶叶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其药效与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各种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溶样和分析测定的方法,溶样如微波制样,悬浮制样法,灰化法制样,酸消化法预处理;分析测定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等。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研究1.茶叶简介茶叶用其作饮料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三大饮料之首. 茶叶中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和微量元素,经过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约500 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有机物主要有茶多酚、咖啡碱、茶色素、茶多糖、维生素、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等. 构成这些化合物或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基本元素50 多种,其中宏量元素是C、H、O、N、P、K、S、Ca 、Mg、Al 、Cl 、Na 、Ba 、Br 等. 茶中矿物质(以灰分算含量) 占有4~ 6 % ,其中钾盐约占有50%、磷酸盐占1 5 %. 人体必需的14 种微量元素,茶叶中都含有. 茶叶的药用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现代中药有效化学成分新学说为依据,茶叶的药效是因为其含有生物碱、维生素、多羟基化合物、茶多酚等和Mn、Zn、Cu、Fe 、Se 、Ge 等微量元素,两者呈配合状态存在<16 17 >并起协同作用所致.可见,其中的微量元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茶叶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2. 1. 1 微波制样微波溶样,不经分离富集,用标准加入ICP - MS 法,直接测定茶叶中15 种痕量稀土元素. 对微波溶样和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用本法测定了国家一级茶叶标准物GBW0760S 中的单一稀土元素,测得值与标准值吻合好.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利用原子吸收法和单频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法测定茶叶和中药中的Ba 、Ca 、Cu、Fe 、K、Mg、Mn、Na 、Sr 、Ti 和Zn. 用四种国家标准参考样品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这是一项安全可靠且快速无污<18>染的技术.2. 1. 2 悬浮制样法将悬浮液进样技术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茶叶(茉莉花茶、湘青茶) 及中草药(当归、川、川乌) 中的钾、钙、镁、锰、铜、铁、锌,并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茶叶中的铁和锌,测定结果都与灰化法吻合,检验表明两方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用悬浮制样和微波制样法测定茶叶中Ba , Cu , Fe , Pb和Zn 的含量,并比较了两种原子光谱技术:悬浮进样电热原子吸收光谱( ETAAS) 和液体进样ICP- AES 法. 研究结果表明,ETAAS 法和ICP - AES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1 - 99 %和92. 5 % - 102 % ,ETAAS 法的优点是制样简单、灵敏、快速,但若测定同一个样品中的几个元素时,ICP - AES 省时.2. 1. 3 灰化法制样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茶叶中锂元素的含量.比较了两种消解茶叶方法的测定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干法比湿法效果要好得多,干法消解的回收率在92. 2 %~96. 1 %之间.用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镉中, 以0. 2mg/ mLPdCl2 + 0. 2mg/ mLMg(NO3) 2 的混合液作基体改进剂,能有效的消除生物样品的基体效应,测得茶叶中镉含量为1. 41ng/ g ,相对标准偏差为6. 2 %. 该法简单,精密度好,回收率在95 %~105 %间,利用标准曲线即可测定茶叶样品中镉.2. 1. 4 酸消化法预处理借助尺寸排阻色谱法用ICP - AES 和ICP - MS 测量了红茶和其浸液中约40 种元素,从萃取效率来看,红茶中的元素分三种情况, (1) 容易可萃取元素( >55 %) :Na 、K、Co 、Ni 、Rb 和Tl ; ( 2) 中等可萃取元素( 20 ~55 %) : Mg、Al 、P、Mn 和Zn ; (3) 难可萃取元素( <20 %) : Ca 、Fe 、Cu、Sr 、Y、Zr 、Mo 、Sn、Ba 和镧系元素,此外,还发现茶浸液中的微量元素都是与有机大分子配合的.用微波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 测定茶叶中的锰和磷并与ICP - AES 方法对照表明,钾、钙、镁等元素对MPT 法测定锰和磷有基体干扰, 但可用在线标准加入法消除干扰,实验证明:30 倍的钾、10 倍的钙、10 倍的镁对锰和磷的测定不产生干扰。

分析设计方案性实验茶叶中微量元素鉴定与定量测定工科

分析设计方案性实验茶叶中微量元素鉴定与定量测定工科

实验四十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鉴定茶叶中某些化学元素的方法。

2. 学会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

3. 掌握配合滴定法测茶叶中钙、镁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4.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茶叶中微量铁的方法。

5.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 实验原理茶叶属植物类,为有机体,主要由C ,H ,N 和O 等元素组成,其中含有Fe ,Al ,Ca ,Mg 等微量金属元素。

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从茶叶中定性鉴定Fe ,Al ,Ca ,Mg 等元素,并对Fe ,Ca ,Mg 进行定量测定。

茶叶需先进行“干灰化”。

“干灰化”即试样在空气中置于敞口的蒸发皿后坩埚中加热,把有机物经氧化分解而烧成灰烬。

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生物和食品的预处理。

灰化后,经酸溶解,即可逐级进行分析。

铁铝混合液中Fe3+离子对Al3+离子的鉴定有干扰。

利用Al3+离子的两性,加入过量的碱,使Al3+转化为 离子留在溶液中,Fe3+则生成 沉淀,经分离去除后,消除了干扰。

钙镁混合液中,Ca2+离子和Mg2+的鉴定互不干扰,可直接鉴定,不必分离。

铁、铝、钙、镁各自的特征反应式如下:33Fe KSCN()Fe(SCN)()K n n n n +-++→+饱和血红色3Al OH ++→-铝试剂+红色絮状沉淀2Mg OH ++→-镁试剂+天蓝色沉淀HAc 222424Ca C O CaC O +-+−−−−→介质(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特征反应的实验现象,可分别鉴定出Fe ,Al ,Ca ,Mg 4个元素。

钙、镁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配合滴定法。

在pH=10的条件下,以铬黑T 为指示剂,EDTA 为标准溶液。

直接滴定可测得Ca ,Mg 总量。

若欲测Ca ,Mg 各自的含量,可在pH>12.5时,使Mg2+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钙指示剂、EDTA 标准溶液滴定Ca2+离子,然后用差减法即得Mg2+离子的含量。

Fe3+, Al3+离子的存在会干扰Ca2+,Mg2+离子的测定,分析时,可用三乙醇胺 掩蔽Fe3+与Al3+。

茶叶中的微量元素化学分析

茶叶中的微量元素化学分析

2016年12月茶叶中的微量元素化学分析蔡跃(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摘要:作为全球三大饮料之一,茶叶具备着一定的药理与保健功能,而这种保健功能的实现与茶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有着较大关联,为此本文通过对茶叶样品的灰化处理、酸浸溶后,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锰、铁、锌、铜和镉的含量,并进行了茶叶中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茶叶;微量元素;化学分析茶叶在我国栽培及饮用的历史有着上千年之久,我国民众自古以来便认为茶叶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为了验证这一点,笔者从茶叶中所蕴含的微量元素入手,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茶叶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化学分析,希望这一分析能够为开发与人体生命相关的微量元素对茶叶的食疗与保健功能方面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1实验1.1仪器与试剂本文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并选择了Z-8000型偏光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公司)支持这一技术。

此外,笔者为实验还准备了FA2004电子天平、二次蒸馏水、蒸发皿,容量瓶等玻璃仪器、Mn2+、Fe3+、Zn2+、Cu2+、Cd2+标准储备液。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实验不受外在因素影响,笔者在实验前将实验用蒸发皿,容量瓶等玻璃仪器用1∶3硝酸浸泡24h,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二次蒸馏水冲洗干净,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1.2样品的选择、处理与具体实验流程1.2.1样品的选择笔者在本文所进行的茶叶微量元素化学分析中,选择了铁观音、碧螺春、毛峰、松针、普洱、龙井等六种最为常见的茶叶,茶叶样品为笔者亲自到超市中购买而来,其中六种茶叶的原产地依次为福建、江苏、安徽、湖南、云南、浙江。

1.2.2样品的处理六种茶叶样品的处理方式相同,为此笔者在这里只详细介绍一种茶叶的详细处理流程。

在铁观音的处理中,我们首先将(铁观音)茶叶的样品在105℃的环境下烘干,并应用FA2004电子天平准确称量4.0000g 置于坩埚之中,完成这一步骤后我们需要将坩埚置于电热板上,以此实现(铁观音)茶叶样品的碳化,值得注意的是,加热至无烟冒出时便可以初步判定这一碳化已经能够满足实验需求。

拓展课题1-1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苏教版选修实验化学教案

拓展课题1-1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苏教版选修实验化学教案

拓展课题1-1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苏教版选修实验化学教案概述本实验旨在使用化学分析方法,鉴定茶叶中的某些元素。

选修化学课的同学可以通过本实验,了解化学分析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本实验将使用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如酸碱中和滴定法、沉淀法、比色法等。

实验材料•茶叶样品•多孔玻璃滤纸•烧杯•试管•热板•称量器•盐酸(HCl)•硝酸(HNO3)•氢氧化钠(NaOH)•钡盐试剂(BaCl2)•硫酸(H2SO4)•硫酸钡(BaSO4)实验步骤步骤一:样品预备1.取得有机茶叶样品约1g;2.放在烤箱中以温度95℃干燥至常温;3.取少量样品,用锤子碾成碎片备用。

步骤二:测量烧杯重量1.使用电子天平称出一个干燥的烧杯的重量精确到0.01g。

步骤三:茶叶样品预处理1.把称出的茶叶样品放入烧杯中;2.加入1.5ml浓盐酸,轻轻搅拌;3.在通风橱内,加热烧杯,使其沸腾30分钟或至溶液澄清;4.插入滤芯,液体过滤到干净无色;5.添加5ml 1mol/L氢氧化钠,用盐酸调整酸碱度,至溶液转为碱性;6.加适量酸碱指示剂,强制搅拌;7.用0.1 mol/L HCl 滴定至PH值为5.4左右,记录下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步骤四:离子分析使用下列化学分析方法鉴定茶叶样品中的离子: - 铁:用苯胺碘酸法测定; - 铝:用CPC缓冲液染色比色法测定; - 钙:用EDTA滴定法测定; - 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步骤五:结果分析1.计算使用0.1 mol/L HCl 滴定茶叶样品所消耗的体积;2.计算铁、铝、钙、镁在样品中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所有试验操作在通风橱内进行,以便及时处理有毒气体和废液;2.所有设备要保持清洁,以免污染目标分析物;3.所有试剂应从优质的试剂厂或化学公司购买;4.如无特别说明,所有容器都应为干燥和清洁;5.小心使用强腐蚀性试剂;6.防止远离火源。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操作,应能测定茶叶中铁、铝、钙、镁的含量,并计算其在样品中的含量。

分析设计性实验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共6页文档

分析设计性实验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共6页文档

实验四十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鉴定茶叶中某些化学元素的方法。

2. 学会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

3. 掌握配合滴定法测茶叶中钙、镁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4.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茶叶中微量铁的方法。

5.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茶叶属植物类,为有机体,主要由C,H,N和O等元素组成,其中含有Fe,Al,Ca,Mg等微量金属元素。

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从茶叶中定性鉴定Fe,Al,Ca,Mg等元素,并对Fe,Ca,Mg进行定量测定。

茶叶需先进行“干灰化”。

“干灰化”即试样在空气中置于敞口的蒸发皿后坩埚中加热,把有机物经氧化分解而烧成灰烬。

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生物和食品的预处理。

灰化后,经酸溶解,即可逐级进行分析。

铁铝混合液中Fe3+离子对Al3+离子的鉴定有干扰。

利用Al3+离子的两性,加入过量的碱,使Al3+转化为离子留在溶液中,Fe3+则生成沉淀,经分离去除后,消除了干扰。

钙镁混合液中,Ca2+离子和Mg2+的鉴定互不干扰,可直接鉴定,不必分离。

铁、铝、钙、镁各自的特征反应式如下:根据上述特征反应的实验现象,可分别鉴定出Fe,Al,Ca,Mg 4个元素。

钙、镁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配合滴定法。

在pH=10的条件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EDTA为标准溶液。

直接滴定可测得Ca,Mg总量。

若欲测Ca,Mg各自的含量,可在pH>12.5时,使Mg2+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钙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离子,然后用差减法即得Mg2+离子的含量。

Fe3+, Al3+离子的存在会干扰Ca2+,Mg2+离子的测定,分析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Fe3+与Al3+。

茶叶中铁含量较低,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在pH=2~9的条件下,Fe2+与邻菲啰啉能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的配合物,反应式如下:该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

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成Fe2+,其反应式如下:显色时,溶液的酸度过高(pH<2),反应进行较慢;若酸度太低,则Fe2+离子水解,影响显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设计性实验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
实验四十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鉴定茶叶中某些化学元素的方法。

2.学会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

3.掌握配合滴定法测茶叶中钙、镁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4.掌握
分光光度法测茶叶中微量铁的方法。

5.提高综合运
用知识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茶叶属植物类,为有机体,主要由C, H,N和O等元素组成,其中含有Fe, Al,Ca,Mg等微量金属元素。

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从茶叶中定性鉴定Fe,Al,Ca,Mg等元素,并对Fe,Ca,Mg进行定量测定。

茶叶需先进行干灰化"干灰化"即试样在空气中置于敞口的蒸发皿后坩埚中加热,把有机物经氧化分解而烧成灰烬。

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生物和食品的预处理。

灰化后,经酸溶解,即可逐级进行分析。

铁铝混合液中Fe3离子对AI3离子的鉴定有干扰。

利用AI3离子的两性,加入过量的碱,使AI3转化为离子留在溶液中,Fe3则生成沉淀,经分离去除后,消除了干扰。

钙镁混合液中,Ca2离子和Mg2的鉴定互不干扰,可直接鉴定,不必分离。

铁、铝、钙、镁各自的特征反应式如下:Fe3
nKSCN饱和FeSCN3 n血红色nK n Al3铝试剂OH -红色絮状沉淀Mg 2镁试剂OH -天蓝色沉淀Ca 2 C2 O2 CaC2 O (白色沉淀)4 HAc介质4根据上述特征反应的实验现象,可分别鉴定出Fe,Al ,Ca,Mg 4 个元素。

钙、镁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配合滴定法。

在pH10 的条件下,以铬黑T 为指示剂,EDTA 为标准溶液。

直接滴定可测得Ca,Mg 总量。

若欲测Ca,Mg 各自的含量,可在pH12.5 时,使Mg2 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钙指示剂、EDTA 标准溶液滴定Ca2 离子,然后用差减法即得Mg2 离子的含量。

Fe3 Al3 离子的存在会干扰Ca2,Mg2 离子的测定,分析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Fe3与AI3。

茶叶中铁含量较低,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在pH2〜9的条件下,Fe2 与邻菲啰啉能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的配合物,反应式如下:该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

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成
Fe2,其反应式如下:4Fe3 2NH 2 OH4Fe 2 H 2 O4H N 2 O 显色时,溶液的酸度过高(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