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感受榕树的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引导学习1、昨天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知道了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在离开的时候,产生了这样的感受:“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轻读这段感受,试着围绕感受提几个问题,让大家一块讨论讨论。
3、学生自由提问。
(课堂教学中“学什么”“怎么学”是教学的关键,此环节让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题来自学生,适合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教师小结:⑴ 作者为什么感到“留恋”?⑵ 为什么说是作者的眼睛“骗”了他?⑶ 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加引号,第二个却不加?⑷ 那儿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三、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划边注释,也可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品读感悟1、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下列句子,体会榕树的大、美,鸟的多、欢:⑴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⑵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⑶ 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两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会写“桨、榕”等10个生字,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写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感受人与自然、动物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写“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描写方法。
【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用心的听一听,看你能想到什么?多媒体出示:鸟的天堂师:你想到了什么,请你来说说,想到一些什么?生:我想到了鸟在扑翅膀,而且在唱歌。
生:我想到了有一些鸟儿,在扑翅膀,在唱歌。
师:多么快乐的鸟的世界呀,(板书:鸟的天堂)如果你看见了巴金的鸟的天堂你会有更多的感受。
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请同学们做到读准字音,把带着生字词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投影出示:请注意下面粗体字的读音。
枝干上的树木不可计数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伯伯不许人去捉他们。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注意不叫添字啊,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我相信你们把这些句子放在课文里,也会读得很好的。
你觉得课文给我们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啊!请大家读书吧。
生读。
师:我们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完了文章,谁说说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生:课文描述了鸟的天堂,里面有许多鸟儿生息繁衍。
生:这些课文在第七第八自然段描写的茂盛的榕树,第九第十写得小鸟的可爱。
师:我觉得你也很可爱,看来有一颗茂盛的大榕树。
还有很多可爱的小鸟,这美丽的景象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引来了一个特殊的小客人。
课件出示:一只小画眉招聘导游师: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导游竞聘?生:想!师: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好竞聘。
生:当好导游,必须充分理解好课文,才能吸引游客。
生:读好课文,自己先感受到天堂的美,才能吸引游客。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8则)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鸟的天堂教学实录(一):《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明白老师来自哪吗?生:广东。
师:提到广东,你最先想到什么?生:荔枝。
师:是的,唐朝有位妃子最喜欢吃荔枝,你明白是谁吗?生(齐):杨贵妃。
师: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和汪老师比比,你们看有没有相似之处。
(笑)生:我猜老师必须和她一样喜欢吃荔枝。
师:你真聪明,猜中了。
同学们,对于广东,除了荔枝,你还想到了什么?生:粤菜,吃在广州。
生:水果,特产师:老师从广东带来了一些特产。
(出示图片,学生饶有兴致的猜说水果名字,并诵读有关的诗句)生:芒果、杨桃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师:我国文学巨匠巴金曾说:南国的风物内含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
这节课汪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走进我们南国一个梦境般的地方。
上课。
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
潮退外露,潮涨水淹。
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
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
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
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构成南国一个奇观。
生:(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生1:有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湖水。
生2:没有人伤害,很安全,鸟生活得完美、快乐的地方。
生3:景色优美,舒适、依山傍水,丰衣足食。
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汪老师曾多次去过那里,每每置身于此地,都有一种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生:(美读)鸟的天堂。
师:好,昨日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二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二教学实录: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随着巴金爷爷走进鸟的天堂,去领略那里神奇而壮观的迷人景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生1:我了解各个生词的意思。
生2:明白了各个段落的段意。
生3:我知道榕树所在的位置。
师:在哪呢?生3: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村。
师:知道了它的位置,那有机会我们就可以到实地考察一番。
还有什么收获?生4:学到了许多词语和句子。
师:对于你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是吗?非常棒!你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象过电影一样在脑中呈现一遍,这对今天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第二次预习当中大家又有了许多新的想法,郑老师把它总结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幻灯:1、有对字词提出问题的;2、也有对句子提出问题的;3、还有就表达方法提出问题的。
)师:我想先问一下你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生:我发现课题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可是在第九自然段却加了引号。
师:你读书非常仔细。
还有没有其他同学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有大部分同学举手)非常好,认真读书就会有新的发现。
有个问题我觉得挺奇怪,你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生:因为文中的这里阳光照在水上、照在树梢一切都显得光明了,我觉得光明磊落很少用来形象亮餍。
师:你觉得这里光明的用法有些特别是吗?还有没有其他同学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怪不得他的文章写的这么好,大家应多向他学习,认真去体会作者用词的与众不同之处。
师:在预习提纲中有的同学提出要仔细观察榕树,观察了吗?生:我觉得鸟的天堂这棵榕树有很多的特点,你看这棵树非常的大,是鸟栖息的最好的地方。
因为福州被称为榕城肯定也是以榕树的特点出名,我想看一下福州的榕树与鸟的天堂的榕树有什么区别。
师:榕城之人应该对榕树有更多的了解,那么你观察之后了解了吗?还有谁也观察了榕树呢?(生纷纷出示图片福州的榕树形态各异,人们把它称作慈祥的老者。
)生:我补充,福州的榕树有着长长的胡须,粗粗的干,象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爷爷。
师:非常好,你还能用上比喻,想象出是一个慈祥的老者。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优秀6篇)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优秀6篇)《鸟的天堂》课堂实录篇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认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3,感情朗读课文。
(二)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
潮退外露,潮涨水淹。
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
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
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
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老师每次读到这篇文章时,都会被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美读)——鸟的天堂。
师: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到底是六年级的学生,能在预习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师: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师: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这感慨地味道再读的浓一些。
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师:你怎样理解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
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
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二、三两段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区分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8、12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和留恋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前往广东省新会市,追随巴金爷爷去鸟的天堂感受那美丽和谐的景象。
二、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提供帮助(时间依生实际确定)1、出示问题:作者先后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色却截然不同。
第一次去看到了什么?第二次又看到了什么?请你读一读这部分内容,说说课文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联想?2、小组同学相互交流,谈谈你的想法。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点拨。
三、组织交流这是一株怎样的大榕树?你是怎么知道的?1、介绍大榕树:⑴大:许多棵叶:多、密、绿(堆、簇、缝隙)枝干:枝上生根、数不清(投影,指出根、枝、干、叶联系生长特点)生命盎然:全部展示、颤动(看录象)⑵有感情朗读相关的语句:你喜欢作者描写榕树的那些句子,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优秀7篇)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优秀7篇)《鸟的天堂》教学实录——汪秀梅篇一《鸟的天堂》一课,脉络清晰,记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述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情景。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
教学这样的课文,就是要通过朗读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教学中我就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没想到想象不仅产生了丰富的画面,还产生了我所没想到的。
一、在想象中丰富画面学习课文时,我以作者的心情为线索组织教学。
在第一部分,学生不难体会作者惊讶、赞叹的心情。
我先让孩子们找到形容树的词句体会,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惊讶,重点放在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描写树的部分。
这一段话语句非常生动: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也许是文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是很远,除了感受到一些美丽与生机之外,似乎没有深深地打动他们。
或许是心还没有沉静下来,所以很难感受到作者这份在宁静中的美吧。
一直以为看景读景,是非要带着这颗善感宁静的心才能品味到其中的美丽的。
为了能给学生营造气氛,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我开始动情地朗读这一段话,慢慢地,孩子们的脸上有了一丝沉醉的气息,好像已渐入佳境。
当我读完课文,他们开始踊跃地描述自己眼前出现的画面:生1:我看到一棵很大很大的榕树,像一片森林,树叶碧绿碧绿的,把河水都映绿了。
生2:我看到大榕树的叶子非常光滑,像涂了蜡一样,反射着那翠绿的颜色,刺得我们眼睛都有睁不开。
生3:我看到一树碧绿的叶子,树叶微微地颤动着,好像榕树正在悄悄长大。
生4听着孩子们的描述,我心中窃喜,看来这一招还真管用。
记得以前学习这种画面感很强的文章,也常用这种方法,而且屡试不爽。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优秀6篇)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优秀6篇)鸟的天堂教学实录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理解“陆续、继续”“缓缓、渐渐”“静寂、热闹”“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读准“的、应、干、禁、数”等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背诵文中描写榕树样子和鸟儿活动情景的段落。
3、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昨天我们了解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大概内容,这节课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写榕树和鸟儿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我们已经知道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生:我觉得是这句话:“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师:同学们想一想,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见到一只鸟,他看到了什么?生:他看到了一株生长得很茂盛的榕树。
师:(板书:榕树)作者在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写榕树的有关句段,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能读懂,记住它,待会儿咱们来交流,结合课后思考题第2题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读不懂,可以在旁边做上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生自由读、思、画)师:现在让我们交流一下,你自己读懂了写榕树的哪些词句或内容。
生:我读懂了这一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说明了那株榕树非常茂盛,叶子非常多。
师:读懂了这株榕树茂盛的同学还有补充吗?生:第七自然段的“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一直到“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体现了榕树的枝非常多,也体现了它的“茂盛”。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榕树的枝干多?生:我从“不可计数“和“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进泥土里”读懂的。
师:(板书:枝干不可计数)老师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读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回忆一下课文讲了怎样一个内容?
生:讲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最后发出感慨: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想一想,作者第一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是什么景象——生答:榕树,师板书。
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是什么?生答:鸟。
师板书。
师: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着巴金爷爷继续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
二:抓住重点,感悟理解,指导朗读。
(一)学习“大榕树”部分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观赏“大榕树”请同学找到书中的7、8自然段,按照学习提示进行学习。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把喜欢的句子画出来,想想喜欢的理由,并认真地读一读。
2)自己读完以后要读给你的同桌听,帮他分析一下哪里读得好?好在哪里?
生:按要求自学。
师:引导学生集体交流。
生:交流7、8自然段。
——
生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感受到了叶子的鲜绿,明亮。
师:你能读出这种翠绿、明亮的感受吗?
生:有感情朗读。
师:“新的生命”让你想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说它是“新的生命”?
生:让我想到了绿叶上还挂着露珠,晶莹透明,闪闪发亮像宝石。
因为叶子的鲜绿,饱满说它是新的生命。
师:你真是你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比喻的非常恰当。
为什么叶子还在颤动呢?
生:风儿轻轻一吹,叶子颤动;叶子多,茂密,晃动;里面可能藏着小鸟。
师:那就带着你的感受,把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吧。
个别读,齐读。
生2:“真是一棵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伸进泥土里。
”我从“不可计数”这个词感受到这棵榕树的枝干很多很多,多的都数不清了,它独木成林。
师:你知道这棵大树枝上又生根,伸进泥土里的样子吗?出示课件“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的样子”。
生:带着感情朗读这一句。
师:真是一棵大树!你能结合资料来描述一下大榕树到底有多大吗?
生:结合资料介绍榕树覆盖面积是20多亩,高15米。
师:那如果和我们的操场比较,榕树有多大呢,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前后操场长大约100米,宽大约70米,面积就是100×70,一亩地是大约667平方米,100×70÷667我们的操场面积大约相当于10亩,那么大榕树就相当于我们两个操场那样大。
我们的一层楼大约有三米高的话,那么15米,相当与我们的教学楼5层高呀,同学们,你们想象出来大榕树有多大了吗?
生:发出感叹,大榕树好大呀!师板书:大
师:假如,你乘船来到这样一棵大榕树下,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我觉得榕树真是太大了,我站下下面就像小蚂蚁一样。
师:课件出示,整个榕树的样子(覆盖着小岛)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读出对榕树大的惊讶,个别读,齐读。
生3:“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我感觉到叶子很多,堆在一起不留缝隙。
师:你知道什么样子是“堆”吗?谁愿意跟老师表演一下“堆”的样子。
生:到前面,把双手搭在老师的手上面,一双手,两双手,三双手,感受叶子“堆”的样子。
师:叶子好多呀,榕树不仅大,叶子还茂盛。
板书:茂盛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读出叶子的多,茂盛。
师:同学们,如果你来到了这棵大榕树下,你觉得它怎样?
生:高大、美丽,壮观……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咱们这棵大榕树吧。
生:激情朗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个别读,齐读。
师。
你们想不想把大榕树的样子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中,课件出示7、8自然段的提示词。
生:大声,激情地背诵描写榕树的部分。
(二)学习“鸟”部分。
师: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鸟的天堂里面的鸟儿吧。
请同学们找到书中的12、13自然段,同时出示屏幕12、13自然段的文字。
请同学听老师来朗读12、13自然段,听听老师哪里朗读的好?好在哪里?
生:倾听老师朗读。
师:引导学生一起交流。
生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有的……有的在扑翅膀”从这里我觉得老师朗读的特别好,让我感受到了鸟特别多,什么颜色都有,干什么活动的都有。
师:那就请你朗读出鸟儿多的这种感情吧。
生:个别读,齐读。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鸟的天堂里这么多的鸟,它们有的可能还在做什么呢?
生:有的在捕食给自己的宝宝。
有的再练习飞翔;
有的在和伙伴一起做游戏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好丰富呀,这么多的鸟儿,都有各自的活动,那就请你再来读出这种感受吧。
生:个别读,齐读。
生2:“我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应接不暇……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我觉得这里老师读得好,从“应接不暇”这个词我感受到了鸟儿太多了,我的已经都看不过来啦。
师:请你朗读出这种感受。
生:个别读,齐读,读出鸟儿的多。
师:同学们,那你们想不想看看鸟的天堂里的鸟儿呢?
生:想!(兴奋期待!)
师:播放动画课件,第一幅画面:鸟儿鸣叫着一只一只从榕树里飞出来。
带领学生一起拍手。
接着播放第二幅动画面:百鸟在榕树上快乐欢腾场景。
生热烈鼓掌(高兴,兴奋,快乐)
师:看到这样的场景,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鸟儿真多呀!
我们真的是看不过来!
它们干什么的都有!
师:是呀,鸟的天堂里的鸟可多呢,老师查阅了资料,有2万多只鸟呢。
师:还有一只鸟呢,你们瞧它来了。
出示“小画眉”站在树枝上的动画(无声)。
想象一下小画眉在唱什么呢?
生:我觉得画眉鸟在唱:“你看我们生活在这里多快乐呀,请你也一起来玩吧!”
师:你可以直接站起来就唱,你就是小画眉。
生: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师和生一起打着节拍共同唱着。
生:“你好!早晨好”生回答。
师:带领生一起用《春天在哪里》的曲子共同唱“Goodmorning 你好~~ Goodmorning你好~~ Goodmorning 你好~~——”
生:老师,我也想出小画眉唱的歌曲啦!”
摇头晃脑,开心地唱起:“我是一只小画眉,我天天住在榕树里,榕树高大又繁茂,伙伴多来又欢乐,就像天堂一样美,一样美!”
师:你真是一个富有创新的孩子呀,奖励你一个小图标,把它贴在“成长足迹本”上。
师:是什么原因让小鸟们如此的快乐?
生:因为大榕树很大,叶子茂盛,它们在这里得到了幸福快乐。
师:这让你想到了那个词。
生:“天堂”。
师:出示字幕: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指名读,齐读。
师:为什么这句话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不加引号呢?
生:前一个指的是榕树,后一个指的就是鸟儿真正的天堂,在这里寻找到了幸福快乐!
师:让我们一起朗读这句话。
生: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拓展总结。
师:说说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生:(说不准)
师:引导,在描写大榕树的时候傍晚,这里很安静,这叫做什么描写?
生:静态描写。
师:那么关于鸟儿呢,热闹欢腾的样子叫什么描写呢?
生:静态描写。
师:是的,这篇课文作者采用了写作方法最突出的就是“动静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着巴金爷爷走进了鸟的天堂,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壮观茂盛,也感受到了鸟儿们热闹快乐的场面。
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有什么感受想告诉同伴。
请你们就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