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仿真实习》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火电厂仿真实训”教学研究

“火电厂仿真实训”教学研究

科技风2020年12月水利电力D01:10.19392/ki.1671-7341.202035091火电厂仿真实训”教学研究郭瑞芳胡海伟银川能源学院宁夏银川750105摘要:实践性教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环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银川能源学院为例,通过分析火电厂仿真实训的教学现状,找到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应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法,希望能为本校及同类院校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仿真实训;教学改革我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该专业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专业实践技能,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影响较大,但作为该专业综合性最强的火电厂仿真实训课程教与学的效果一直不甚满意,故本文结合当下教学形势就如何提升火电厂仿真实训教学效果展开讨论。

1《火电厂仿真实训》教学现状分析我院能动专业火电厂仿真实训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此时学生完成了本专业所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具备开展该实训课程的基本条件,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扎实掌握,出现了遗忘和混淆的情况,理论不能较好的指导实训操作,实训效果不佳。

该实训课程内容系统复杂,涉及参数多,要求学生必须协作完成,由于一个工况4-5人参与,故部分学生不亲自操作,蒙混过关,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带实训教师大多缺乏现场实践经验,知识面不够宽,进行仿真实训教学时,难以与现场实际相结合,不能够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仿真度和重点难点。

2建立仿真实训内容体系我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经过校内老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了火电厂运行仿真实训内容体系,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

图1仿真实训内容体系该实训课程内容模仿现场生产实际,最大限度的将校内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训中,体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目标,锻炼学生运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学生营造实训操作就是现场生产的一种学习氛围。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电厂运行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电厂运行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电厂运行综合实习教学大纲一、电厂运行综合实习的性质和任务电厂运行综合实习是高职火力发电厂集中控制运行专业的一门提高操作技能的实践课程。

是学生在学完了教学大纲中全部课程后,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的根底上,再进一步稳固、提高集控运行操作技能的必修课。

电厂运行综合实习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场定岗运行实习,使学生掌握中级集控运行值班员应掌握的根本运行理论及操作技能。

实习要求在300MW以上机组上进行。

具体内容如下:(一)锅炉局部1.掌握锅炉设备的冷态、热态启动和停炉操作。

2.掌握保持锅炉稳定燃烧的方法。

3.掌握运行中监视和控制汽压、汽温、水位等参数的方法。

4.具有判断、处理事故的能力,并能分析其原因。

(二)汽轮机局部1.掌握汽轮机启动,停机操作,在运行中能进行监视调正。

2.熟悉经济指标意义,内容及提高热经济效率措施。

3.具有判断、处理事故的能力,并会采取预防措施。

(三)电气局部1.掌握发电机的启停操作及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步骤。

2.熟悉电气系统标准运行方式。

3.了解电气系统倒闸操作的一般规定。

4.熟悉锅炉、汽机、电气运行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通过上述学习,使学生熟悉运行人员应知的规章制度,填写运行日志及检修的验收工作。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到达集控中级运行值班员水平。

二.毕业定岗运行实习各单元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第一章锅炉运行主要实习内容:锅炉的启动、停止、正常运行监视及调整、锅炉事故处理。

第一节锅炉的启动、停止、正常监视及调整实习目的1.掌握锅炉启动、停止的程序操作及考前须知。

2.熟悉锅炉变工况运行的监视及调整。

3.了解变工况对锅炉运行平安、经济的影响。

实习目标1.会进行锅炉机组冷态、热态、滑参数、额定参数启动和停运的操作。

2.知道紧急停炉条件、会进行紧急停炉的操作。

3.能在各种运行工况下,正确进行燃烧调整,使燃烧保持最正确状态。

4.会调整蒸汽温度。

5.能配合热力试验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将设备调至最正确试验运行工况。

《电厂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电厂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电厂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电厂认识实习》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学生在校内实践基地及校外火电厂现场进行学习。

通过实践学习,巩固已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增强对电厂相关设备、系统及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

同时通过实习锻炼,使学生对电厂的生产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组织纪律性和工作态度,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分项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火力发电厂的整个生产流程,熟悉火力发电厂三大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及掌握各系统主要设备的作用、工作原理等内容,进而了解汽轮机在整个发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使学生对发电厂各系统的主要设备有直观的认识,理论结合实际;(3)了解火电厂的生产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等。

2.能力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2)具备对电厂主要设备的认识、操作能力;(3)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协调与管理团队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具有节能环保、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和规范;(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表达技巧,能够控制自我,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节能环保意识,能自觉承担有关相应的社会责任;(3)具有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课程内容设计1.教学项目设计思路:学生掌握火电厂的生产过程;掌握主要动力、电气及控制设备的工作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等;初步掌握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电气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布置;熟悉相关设备的主要结构;了解火电厂的生产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等。

本课程共分为五个项目,主要在校外电厂实习,结合现场讲解、实地参观、系统与设备考察、教师指导、问题讨论、学生自学等穿插进行。

2.教学项目课时分配3.教学项目描述:教学项目1:电厂概况教学项目2:锅炉设备及系统教学项目3:汽轮机设备及系统教学项目4:发电机及电气系统教学项目5:仪表及控制系统三、实践时数及内容四、课程考核(一)总成绩构成及比例总成绩=平时成绩50%+实习报告50%。

《虚拟仿真实习及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虚拟仿真实习及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虚拟仿真实习及实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x1103601 1周/1学分适用专业:能源化学工程开课单位:化工学院一、大纲说明(一)适应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二)适应教学计划版本:2018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实习(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1.对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1)熟悉能源化学工程主干课程专业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操作和生产检测工程实践;(2)具有工业实践工程或科研背景,能够根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知识结构特征,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3)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并能正确引导学生遵守相关职业规范和道德。

2.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基本掌握化工模拟工厂的工艺流程及操作;在指导下,初步能理解能源领域化工生产和装置操作的工程实践;(2)了解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特征,初步具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能力;(3)认真遵守实习单位的作息时间、各项规章制度、实习考勤制度,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具备记录、归纳实习日记记录,独立总结完成实习报告,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和请教。

四、实习(实训)内容本课程总学时数为1周,实习单位包括: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虚拟仿真中心。

实习内容如下:1.准备好实习服装及用具,在企业人员带领下,参观并了解模拟工厂装置流程。

(支撑毕业要求9-3)2.学会利用电脑3D软件模拟的工厂操作。

3.学会内外操配合进行装置的开工、运行和停工。

(支撑毕业要求9-3,10-1)4. 笔试及实习报告撰写(支撑毕业要求10-1)(1)笔试采取开/闭卷考试形式;(2)学生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作业、笔试成绩等五、实习(实训)方式和时间安排实习学生应服从统一的安排,在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

第一周:(1) 实习动员;(2) 厂方安全教育;(3) 学生分组到各个实习院所实习;(4)实习考核与测试六、实习(实训)考核和成绩评定1.实习考核(支撑毕业要求9-3、10-1)(1)实习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实习任务,并提交实习日志、实习总结(报告)、平时作业、实习笔试,方可参加实习考核。

仿真机培训计划及大纲

仿真机培训计划及大纲

仿真培训计划及大纲一、培训目的通过仿真机培训,使受训学员了解火电机组生产全过程,掌握亚临界机组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理论培训和进厂实习培训的效果能得以体现,为我厂300MW CFB机组顺利投入商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时间及要求1、培训时间:2008年11月---2008年12月2、培训要求:通过本次培训,使被培训人员基本掌握300MW CFB机组的整机启停的各项操作,能顺利地进行加减负荷和正常工况下的参数调整,并对典型事故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析和处理。

三、培训目标:1、熟悉300MW火电机组DCS控制系统操作界面、操作特点、熟练掌握操作方法。

2、熟悉3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及电气系统。

3、熟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原理和运行调节方法。

4、熟悉汽轮机及其主辅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熟悉全厂辅机启、停操作,全厂各个系统的启停操作。

6、熟悉锅炉、汽机、电气正常运行监视的参数及各参数调节方法和调整注意事项。

7、掌握机组冷态启动、温热态启动的操作方法及启动要求、注意事项,参数控制限值。

8、掌握机组正常停运、压火停运的操作方法及停运要求,注意事项,参数控制限值。

9、熟悉发电机并列的条件、并列的方法及操作步骤。

10、熟悉我厂变电站线路的停送电操作、倒闸操作等各种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11、熟悉机组典型事故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四、培训方式采用理论讲授与仿真机实际操作交替方式进行培训。

五、培训内容:1、熟悉系统及相关逻辑:熟悉DCS操作界面、操作特点,熟悉DCS 画面上各热力系统、电气系统及系统相关逻辑。

1)、熟悉以下系统及操作界面:风烟系统、物料燃烧系统、点火油系统、石灰石输送系统、除渣系统、主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给水、除氧系统、抽汽系统、凝结水系统、辅助蒸汽系统、辅机循环水系统、润滑油系统、EH油系统、发电机冷却系统、发变组主接线系统、6KV 及380V厂用电系统、变电站一次接线系统、保安系统。

《运行实习(热动核电)》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运行实习(热动核电)》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运行实习(热动核电)》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7200226环节类别:实习英文名称:Operational Practice学分:3总周数:3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电方向)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核动力设备及装置、核电站安全管理、核电站检测技术、核电站热力系统、核反应堆物理、核动力装置控制。

一、目的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电方向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在理论课学完后,进行一次电厂跟班运行实习和仿真机仿真运行实习,通过运行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1.加深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的认识,熟悉核电站生产、设备运行、生产管理、核安全管理等知识,使学生具有反应堆控制、运行操作和测试的基本技能;具有核电厂核动力部分运行操作、回路巡检和测试的基本技能和处理反应堆常见事故的初步能力。

2.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1.了解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系统布置的主要设备及热力系统。

2.掌握压水堆核电厂运行的一般原理;3.掌握核电厂带基本负荷运行的控制变量和控制参数;4.掌握反应堆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5.了解仿真机系统软、硬件构成及基本功能,熟悉机组启动、运行调整、停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模拟仿真操作步骤;熟悉常见故障模拟及运行处理方法等。

6.在参加跟班运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并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组织纪律性和劳动观念。

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表1 运行实习时间分配表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实习现场有具体实习安排和联系的专门人员,最好有实习基地;仿真中心要有较先进的仿真软件和具有相关资质的教师。

2. 实践地点建议湖南省内大型火力发电厂、校内仿真中心。

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1. 能力培养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关于反应堆控制、运行操作和测试的基本技能;使其具有核电厂核动力部分运行操作、回路巡检和测试的基本技能和处理反应堆常见事故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火电机组集控运行教案(锅炉灭火与烟道再燃烧)》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火电机组集控运行教案(锅炉灭火与烟道再燃烧)》
2、在300MW、600MW仿真系统完成锅炉烟道再燃烧处理。
组建一个模拟单元机组〔4-5人〕,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实操进行教学
30
小结
锅炉灭火原因分析、现象描述及处理,预防措施;烟道再燃烧原因分析、现象描述及处理和预防措施。
归纳总结
5
学习资源
1教材:?火电机组集控运行?电力出版社,尹静、谢新主编
2学材: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仿真系统
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电力出版社,于国强主编
课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
1、说明锅炉灭火的现象、原因及预防措施。
2、说明锅炉烟道再燃烧的现象、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
课后记载
单元名称
锅炉灭火与烟道再燃烧
授课次序
教学地点
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仿真实训室
教学时间/课时
2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锅炉灭火原因分析、现象描述及预防措施;
〔2〕掌握烟道再燃烧原因分析、现象描述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1〕会进行锅炉灭火事故的处理。
〔2〕会进行锅炉烟道再燃烧事故的处理。
3素质目标
〔1〕养成遵守平安规程的习惯。
〔3〕烟道再燃烧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处理
提问
10
讲解概念
1、锅炉灭火的原因;
2、锅炉灭火实际案例发生原因分析;
3、锅炉灭火的现象;
4、灭火处理方法;
5、锅炉灭火的预防措施;
6、烟道再燃烧的原因、现象;
7、烟道再燃烧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动画
仿真展示
45
实训练习
1、在300MW、600MW仿真系统完成锅炉灭火事故处理。
〔2〕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表达意识。

火电厂仿真培训计划

火电厂仿真培训计划

火电厂仿真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火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其在电力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火电厂的运营管理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而传统的培训方式可能无法满足现代火电厂运营的要求。

因此,通过火电厂仿真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同时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从而提高火电厂的运营管理水平。

二、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火电厂仿真培训,培养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提升员工对火电厂运营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协作能力和风险意识,从而提高火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三、培训内容1. 火电厂基本知识:包括火电厂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设备运行特点等。

2. 火电厂操作技能:包括火电厂设备的操作、维护、故障处理等技能。

3. 火电厂安全管理:包括火电厂的安全生产标准、安全操作流程、应急处理方案等。

4. 火电厂仿真培训:通过火电厂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训练,包括设备运行、故障处理、应急处置等。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课件等方式进行火电厂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2. 实践培训:通过实地操作、模拟练习等方式进行火电厂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故障处理等实践培训。

3. 仿真培训:通过火电厂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训练,包括设备运行、故障处理、应急处置等。

五、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共计3个月,每周5天,每天8小时,包括理论培训、实践培训和仿真培训。

2. 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内容进行分阶段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安全管理培训和仿真培训。

3. 培训考核:培训结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和仿真训练考核。

六、培训评估1.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核结果、员工技能提升情况等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2. 培训满意度评估:通过员工反馈、意见调查等方式进行培训满意度评估。

七、培训保障1. 师资保障:培训教师具有丰富的火电厂运营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

2. 设备保障:提供火电厂仿真软件,保障培训设备的有效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电厂集控运行仿真实习》教学大纲
实习编号:0714916723
课程名称:火电厂集控运行仿真实习
英文名称:Practice Centralized Control in Power Plant
实习周数:1周 1 学分:
实习地点:校内
开设学期:第7学期或者第8学期
实习类型:生产实习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一、目的及意义
火电厂集控仿真运行实习是相关专业学生非常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电站仿真运行实习能够将学生所学的比较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对电厂的生产流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最新的电力信息,从而不至于由于教材的滞后而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及要求
三、实习方式
1 内容介绍;
2 指导教师演示操作;
3 学生分组、分阶段进行实际操作。

四、时间分配
五、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每人分别在仿真机上进行操作考核,或者采用笔试,成绩为百分制,按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

六、日志、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本实习一般不需要填写实习报告,但按照下列思路学习:
(1)实习目的;
(2)各个操作阶段的操作步骤;
(3)各个操作阶段的注意事项;
(4)机组各个主要事故的现象、处理步骤。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与仿真运行实习相对应的《电站集控运行规程》
参考书:《单元机组自动控制技术》,林文孚,胡燕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

《电站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上海新华控制公司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电站锅炉原理》,容銮恩等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年。

《热力发电厂》,郑体宽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年。

《汽轮机原理》,沈士一等编著,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年。

大纲制订人:李乾军
大纲审定人:谭文轶
制定日期:2010-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