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非常好用)

合集下载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非常好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非常好用)

(《旧唐书·列传四十八》)
2021/10/10
12
• (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 重之。
• 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为人所 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
• (得分点:“俄”“以”“见知”,被动句。)
• (2)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 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 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 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 (得分点:“坐”“何以”宾语前置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1)初,帝即位,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指 传主宋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 如故。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濂恐事败, 乃言:“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 资?”
• (2)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 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主持公平正义,才敢告发,杀人的凶手 就是富人陈氏。
• 14年福建卷张祖传[明]张岳
• (3)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3分)
• 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2021/10/10
4
• 15年安徽卷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 (4)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 (梁皙次)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 钱而玷污了己。
• 15年湖南卷《三事忠告》二则 张养浩
• (5)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4 分)
• (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 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 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含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一、判断句练习(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答案]B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答案]D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答案]C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梁父即楚将项燕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若即若离[答案]A(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形式:……者,……也。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形式:用“为”表示判断。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

形式: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8、环滁皆山也。

[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形式:用“皆”表示判断。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形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练习(一)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答案]A2.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答案]A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2004上海高考题)[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标志:为……所……2、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

(2007年佛山一模)[答案]天监初年,他的父亲是吴兴原乡令,被奸吏诬陷,逮捕送到廷尉。

标志:为……所……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答案]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多被他重用。

标志:为……所……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我实在怕被你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跟踪小练习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跟踪小练习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跟踪小练习一、宾语前置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2014·高考重庆卷)译文:这是区区小事,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答案:有什么艰难(有何难)2.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译文:要使我们的国君长寿,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视金玉为贱物,视人民为宝贝(或: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贱金玉,宝人民)3.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2015·高考全国卷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首领当面谴责他们,或许还有成功的可能。

答案: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不索吾)4.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2015·高考湖南卷)译文:假使为了子孙而去做这些事,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不能救我)5.有滏阳人焦通……(梁)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2015·高考上海卷) 译文:有个滏阳人叫焦通……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将他带到州学,强令他到孔子庙去观摩学习。

答案:梁彦光没有治他的罪(弗罪之)6.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2015·高考天津卷)译文: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为曷)7.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2012·高考四川卷)译文:世间即使要重用我,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但我拿什么来受到重用呢(以奚)8.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2014·高考江西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答案:(大家)又为什么已经来了(为奚)9.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译文: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能有什么功效呢(有何功)二、定语后置10.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附答案)1.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XXX言于XXXB.何厌之有C.若亡XXX而有益XXXD.以其无礼于晋答案:A。

改写:哪只狐狸对XXX说过话。

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XXX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XXX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答案:C。

改写:因为对晋国不尊重,而且对楚国不忠,所以不要放弃郑国。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彼且恶乎待哉A.田园将XXX不归B.都督XXX之雅望C.背负青天,而XXX夭阏者D.今臣亡国贱俘答案:B。

改写:XXX的声望如何呢?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XXX,何厌之有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悟已往之不谏D.XXX夭阏者答案:D。

改写:没有人可以阻止死亡的到来。

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XXX放逐,乃赋《离骚》XXX《报任安书》A.请辞于军XXX《段太尉逸事状》B.XXX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大王来何操司XXX《鸿门宴》D.则告诉不许XXX《陈情表》答案:B。

改写:XXX有什么可以不满的呢?6.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高余冠之岌岌兮2)背负青天而XXX夭阏者3)之二虫又何知4)句读之不知5)莫之能御也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7)蚓无爪牙之利8)然则一羽之不举9)百姓之不见保10)构怨于诸侯11)奚以知其然也12)何厌之有答案:B。

改写:(1)(7)蚯蚓没有爪牙的好处/(2)(3)(4)(5)(8)(11)(12)背负着青天,没有人能阻止它/(6)(9)百姓爱我/(10)责怪诸侯。

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背负青天,而XXX夭阏者BXXX以知其然也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答案:D。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但是可以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简洁明了。

1、判断句练A、城北徐公是齐国之美丽者。

B、未有不王者。

C、这正是仁术。

D、这是百世之遇。

2、被动句练A、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的事情。

B、直到被谗言陷害而被杀。

C、因为他对晋国不礼貌,而且对楚国二心。

D、他的智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陷入困境。

3、宾语前置句练A、那些能够在市朝中诽谤我的人,他们听到了我的耳语。

B、听到这些道理后,我认为没有人能够超越我。

C、刘邦能够解救他人的困境吗?D、我们怎么知道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呢?4、定语后置句练A、村里的年轻人养了一只虫子。

B、秦国人是秦国人,不是天下人。

C、这块石头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D、有些绅士能够坚定不移地保持他们的志向。

5、状语后置句练A、洞庭湖的君王在哪里?B、他以勇气著称于众。

C、这种颜色是从蓝色中提取的。

D、即使用严厉的刑法来惩罚他,他仍然不屈服。

6、省略句练A、现在我们把钟和磬放在水里。

B、我跟着他研究。

C、当刘邦住在山东的时候。

D、人民看不到保护。

7、句式练A、如何能够鼓起勇气?B、否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记录?C、长安君为什么要依靠赵国?D、他失去了六个郡,他的士兵在秦国死亡。

8、句式练A、我们可能无法得到秦国的城市,只会遭受欺骗。

B、既然您已经被记录了,不久后我就能见到您了。

C、虽然他很忠诚,但他却被诽谤。

D、他的兵力被削弱,他失去了六个郡,他的士兵死在秦国。

9、句式练A、一个人的心灵代表着千万人的心灵。

B、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文化无法传承下去的原因。

C、水是聪明人的乐趣。

D、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必须按照礼节来接待他们。

10、句式练A、其他诸侯不敢救赵国。

B、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呢?C、他被封在富饶的土地上。

D、有一个客人会吹洞箫。

11、句式练A、后来他的尸体被找到在井里。

B、读这句话时我不知道该怎么读。

C、蜀道很难,难于去往天空。

(完整版)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

(完整版)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

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 翻译句子 。
9、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 10、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11、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 “最患社鼠矣。” 《韩非子》
12、曰:“奚冠?”曰:“冠素。” 《孟子》 13、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 14、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 《荀子》 15、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 策》
判断句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E、家祭无忘告乃翁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F、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E、惟命是从 F、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 5、“……者,……

也”不表示判断的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一项是
B、故木受绳则直
A、师者,所以传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道受业解惑也
D、位卑则足羞
B、所以遣将守关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 者,备他盗之出入

于非常也
ABC即、、、除郡梁哙魏之父即阉贤即带废士楚剑祠大将拥之夫项盾址请燕 入以于军葬当门之道,CD瑾、 、也君子。者瑜,者舟,也亮。兄
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 翻译句子 。
16、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 迁《报任安书》)
17、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18、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 (“不谷”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19、乔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 其位之患。《左传》
20、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 举、惟马首是瞻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古代汉语中的文言文是一门独特的语言形式,它有着严谨的句法结构和特殊的句式。

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古老而优美的语言。

一、填空题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的“天行健”是什么句式?答:倒装句。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中的“不入虎穴”是什么句式?答:省略句。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的“独在异乡”是什么句式?答:倒装句。

4.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中的“天地有正气”是什么句式?答:主谓倒装句。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是什么句式?答:反问句。

二、改错题1. 将下列句子中的错误部分改正,并指出错误的句式。

(1)“君子之交淡如水。

”答:改为“君子之交淡若水。

”,若为比拟句。

(2)“人生自古谁无死。

”答:无错误。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答:改为“夫人之相与,俯仰一生。

”,一世为一生的意思。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无错误。

(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答:改为“飘风不终日,骤雨不终朝。

”,终朝为终日的意思。

三、翻译题1.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曩者,余之所观于斯世也,皆以薄暮矣。

答:从前,我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都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2)予之不肖,亦无所取焉。

答:我这个无能的人,也没有什么可以得到的。

(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答:人生能够得到一个知己就足够了。

(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答:古代的学者是为了自己,现代的学者是为了人类。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天下的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坚持学习文言文,掌握这门古老而优美的语言。

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

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

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教学园地11-05 2326:一、省略句式练习1、医和曰:“上医医国,其次疾。

”2、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3、予将以其道觉之,非予觉之而谁也?4、人皆有兄弟,我独无?5、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6、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7、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8、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白之。

9、夫樊将军,秦王购之千金。

10、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11、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12、死马且买之,况生马乎?1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名也。

1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5、权以视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宛。

17、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18、(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9、有志者,不随以止也。

20、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心剌谬乎?二、介宾短语后置练习1、虽才高一世而无骄尚之情。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3、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裹以帷幕。

4、王语暴以好乐。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张循宪)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8、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顿踣而死者之比比乎?9、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10、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11、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1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15、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1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8、皆不可限以时月。

19、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2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定语后置练习: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3、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得平土而居。

4、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5、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6、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7、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8、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5年浙江卷 (太平州学记 宋
张孝祥)
• 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 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 14年安徽卷(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 先生认为经学的根本在于文字词句的解释,在安徽刊印发布许 氏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
咸平二年夏天,张咏以工部侍郎出任杭州知州。 正值当年歉收,百姓有很多人私自贩卖盐来自给。 (官府)捕获了几百个犯法的人,张咏全都减轻刑罚 然后遣散他们。部下属官请求说:“不严加制裁,恐 怕无法禁止此事。”张咏说:“钱塘一带十万家民众, 饥饿的人有八九万,(这些人)如果不靠贩卖私盐来 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焦起来成为强盗 (或:一旦蜂拥而起做强盗),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 祸害。等秋天收获了,当会依旧按旧法办事。”
• 11年江苏卷(陈公弼传 苏轼)
• 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 (陈公弼)拆毁几百处滥建的祠堂,强制巫师务农的人有 七十多家。
• 14年重庆卷(记丐侠)
• 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 供先生食。(4分) • 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 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杜暹(xiān),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 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 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 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 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 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 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 何以劝矣?”
• 14年天津卷《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
•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3分) • 徐君逐条列举了赋税中的弊端呈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打着 拍子赞赏说:“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 14年广东卷(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 (2)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 分) • 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主持公平正义,才敢告发,杀人的凶 手就是富人陈氏。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
• 下面的小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特征作 判断,有语言标志词的指出来。
• 岳飞诉冤
• 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②为奸人秦桧所杀, 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飞曰:“⑤吾事君 以忠,事亲以孝。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 中,未敢自恤?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 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⑨士民之有识者, 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 竭诚,人神共鉴。⑩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⑪ 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⑫则良善何恃?”帝命 拘桧,庭杖而死。
• 14年江苏卷《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
• (7)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 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 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 14年四川卷节选自《梁书·王筠传》
• (8)筠性弘,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 见重当世。 • 王筠天性宽弘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 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世人 看重。
• 4.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 入朝见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 “美好者不祥之器”,若仓公(人名)者,可谓近之 矣。(《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 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若仓公者,可谓 近之矣。 • 译文:所以老子说“美好的东西都是不吉祥之 物”,像太仓公这样的人,也和这句话所的意思 接近啊。 • 得分点 “美好者不祥之器”为意念判断句。
岳飞是南宋时的抗金名将。岳飞被奸人秦桧杀害,(岳飞的) 魂魄来到天庭,在凌霄宝殿诉说自己的冤屈。岳飞说:我用忠诚 来对待君王,按照孝义来对待亲人。用血肉之躯在战场上拼杀 (在像树林雨点一样密集的刀箭里面穿梭,意译成在战场拼杀), 从来没有自己爱惜自己的生命的时候(意译成不贪生怕死)。我 在用人方面只要有才能的人就举荐,在朝廷大事上对皇帝唯命是 从。我把朝廷从即将跑灭中扶起,使得黎明百姓免于死亡,那些 有远见卓识的人,都像云彩一样聚集在我的麾下。我想用绳子捆 缚金国大将兀术,打破金国首都黄龙府,迎回靖康二帝。我想法 的诚恳,人神都可以做鉴证。哪里会料到自己忠诚却被小人诽谤, 诚信却被君王猜疑,被奸人害死。这是正气没有得到伸张的结果, 那么那些心性良善的人以后有什么可以凭借的东西呢? 天帝听了这些,命人捉拿秦桧,把秦桧廷杖打死了
• (3)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 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 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 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 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 当仍旧法”
• 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 译文:(这些人)如果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 将来一旦像蜜蜂一样聚集在一起做盗贼,那么成 为祸患就严重了。
• (1)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 答案: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 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 • (被动句;“走”,跑。)
• (5)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4 分) • (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 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 13年安徽卷(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 (6)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 南越人当中没有一个值得(我)和(他)交谈,等你来到这 里之后,才使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所未曾听到的事情。
• 13年江苏卷(节选自《三国志》)
• (9)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4分) • 李丰的儿子李韬因为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 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 2016全国1卷
(10)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 亲临,处之安乎? 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 却一点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1)初,帝即位,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指 传主宋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 如故。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濂恐事 败,乃言:“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 用何资?”
• 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
• 译文: 银两、布匹和丝绸,诏书上没有写明(可以免 除),如果一概减免,国家开支依靠什么?
• (2)始夫人(指苏轼之母)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 “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 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 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
• 译文: 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 嫁女娶妻,救济他们,使他们有产业。
• 3.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 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 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 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 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 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 为相,而国大治。 (刘向《说苑· 尊贤》)
• 15天津卷《淮南子·修务训》
• 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 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 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 1、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 何也? • 别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有不称赞自己的。而你的 功劳这么大,却不说一句话,为什么呢?
• 2、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 • 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 自己。
• (3) 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
• 答案:(他)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是他不受大家欢 迎。 • (“居乡三逐”,意念被动句;“是”,表示判断; “不容众”,省略了“于”的被动句。)
参考译文: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 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 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 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 “(他)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 侍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 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 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 的君子,是为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为邪恶 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 国家治理得很好。
• 15年重庆卷(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揭傒斯)
• 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 得乃止。
• (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 解,必定携重金不远几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 16年上海卷(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 有要献那些诡诈计策的将领.他就把好酒给他们喝,使献计 者醉不能言。
• 14年福建卷张祖传[明]张岳
• (3)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3分) • 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 15年安徽卷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 (4)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 (梁皙次)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 钱而玷污了己。
• 15年湖南卷《三事忠告》二则 张养浩
• 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 入朝见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 “美好者不祥之器”,若仓公(人名)者,可谓近 之矣。 • 参考译文 • 太史公说:女人无论美与丑,住进宫中就会被人 嫉妒;士人无论贤与不贤,进入朝廷就会遭人疑 忌。缇萦上书皇帝,她的父亲才得到后来的平安。 所以老子说“美好的东西都是不吉祥之物”,像 太仓公这样的人,也和这句话所说的意思接近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