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基丙烯醛78-85-3

合集下载

丙烯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丙烯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丙烯醛[抑制了的]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醛[抑制了的]化学品英文名:acrolein(inhibited);allylaldehyde; 2-propenal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供应商电话:邮编:供应商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为合成树脂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也大量用于有机合成与药物合成。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致命,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致命,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经口-类别2;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1;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00:吞咽致命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30:吸入致命H314: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4:戴呼吸防护装置。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应急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

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美国高危化学品对应危化品序号

美国高危化学品对应危化品序号

10025-78-2
136 1786
三氟氯乙烯 [稳定的]
R1113;氯三氟乙烯 79-38-9
137
三甲氧基硅烷
2487-90-3
250 250 1000 1000 250 5000 5000 1000 250 100
2500
5000
10000 1500
28
1769
五氟化氯 三氟化氯
13637-63-3 7790-91-2
备注
TQ 质 量阈值 (磅)
2500
150
250
1000
剧毒 剧毒
1000
5000
10000 15000 7500 7500
100
100
剧毒
2500
250
1500
1500 2500 15000 100 5000 7500 100 2500
105
340
二氟化氧
一氧化二氟
7783-41-7 剧毒 100
106
臭氧
10028-15-6
100
107 2177
戊硼烷
五硼烷
19624-22-7 剧毒 100
108
926
过氧醋酸 (≥60%醋 酸) 过乙酸
79-21-0
1000
109
798
高氯酸[浓度>60%重 量]
7601-90-3
5000
三氯硫氯甲烷;过氯
70
2191
硒化氢
7783-07-5
150
71
1289
硫化氢
7783-06-4
1500
72
羟胺
7803-49-8
2500
73

重点监管危化品名录及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清单

重点监管危化品名录及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清单
易燃气体
5
28
硫酸二甲酯
77-78-1
急性毒性
50
29
氰化钠
143-33-9
急性毒性
50
30
1-丙烯、丙烯
115-07-1
易燃气体
10
31
苯胺
62-53-3
急性毒性
50
32
甲醚
115-10-6
易燃气体
50
33
丙烯醛、2-丙烯醛
107-02-8
易燃液体\急性毒性
10
34
氯苯
108-90-7
易燃液体
10
重点监管危化品名录及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清单
序号
化学品名称
别名
CAS号
危险类型
重大危险源临界量
1

液氯、氯气
7782-50-5
急性毒性
5
2

液氨、氨气
7664-41-7
易燃气体\急性毒性
10
3
液化石油气
68476-85-7
易燃气体
50
4
硫化氢
2148878
易燃气体\急性毒性
5
5
甲烷、天然气
74-82-8
35
乙酸乙烯酯
108-05-4
易燃液体
10
36
二甲胺
124-40-3
易燃气体
10
37
苯酚
石炭酸
108-95-2
急性毒性
50
38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584-84-9
急性毒性
50
39
六氯环戊二烯
77-47-4
急性毒性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1、适用范围为了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和技术要求,本标准对介质的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进行了分类。

本标准旨在对化工压力容器中使用或储存的化学介质(包括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的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并据以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和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以下简称“容规")3、分类原则3.1 本标准所确定的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系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

3。

2 化学介质的毒性危害程度是以GB5044所规定的六项分级指标为基础进行分类的。

根据毒性危害程度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和中度危害(注1)。

3。

3 用于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时,应根据事故状态,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所引起的危害进行毒性危害程度分类。

为此,本标准系以急性毒性和最高容许浓度两项指标为主,并考虑其它指标的归属,综合分析,全面权衡后进行分类。

表1至表4列出了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和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3。

4 用于确定化工压力容器的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除应根据事故状态外,尚应计及经常性的泄漏而引起的慢性潜在危害。

为此,以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致癌性三项指标为主,并考虑其它指标的归属,综合分析,全面权衡后进行分类.对某些介质,则按其某一突出危害程度(如致癌性)进行分类。

所以表中所列的少数介质的类别归属有所调整,详见注解。

3。

5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划定爆炸危险介质的类别(注2)。

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与下限的差值大于、等于20%的介质.3。

6 使用中涉及多种化学介质时,应按介质组份中毒性危害或爆炸危险程度最大的介质考虑;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少时,应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按照本标准的分类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类别。

常见的毒性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氯乙烯、α—萘胺(列入本表,作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入本表,作为高度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密封性,致密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为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化学介质:氯乙烯、α—萘胺应列为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

爆炸危险介质。

HG20660、GB5044、GBZ230介质危害等级对比

HG20660、GB5044、GBZ230介质危害等级对比

HG20
660
表3.0.3-2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名称
序号
名称
二甲腈(不对称)
32 肼(联氨)
二异氰酸甲苯酯(TDI)
33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
二氟化氧(一氧化氟)
34 环氧氯丙烷
二硝基苯(间、邻、对)
35 速灭威
二硝基氯化苯
36 臭氧
1,2—二溴乙烷
37 倍硫磷
1,2—二溴氯丙烷
38 敌百虫
四甲基铅
266
四甲基锡
267
名称 苯胺(阿尼林油) 乳酸乙酯 乳酸甲酯 1-庚烯 正庚烷 异庚烷 氢 1-癸烯 癸烷 烟碱(尼古丁) 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 联环已基 硝基乙烷 1-硝基丙烷 2-硝基丙烷 硝基甲烷 硝基苯 硝酸乙酯 硝酸正丙酯 硫化氢 喹啉[氮(杂)萘] 氰 氰化氢(氢氰酸) 氯乙烯
序号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续表3.0.5
名称
序号
2-甲基丙烯醛
244
2-甲基戊二醇-2,4
245
2-甲基戊烷
246
3-甲基戊烷
247
219 四氢呋喃 220 四氢糠醇 221 四羰基镍 222 发生炉煤气 223 亚硝酸乙酯 224 杂醇油 225 道生(联苯与联苯醚混合物) 226 呋喃[氧(杂)茂] 227 吡啶[氮(杂)苯] 228 1-辛烯 229 正-辛烷 230 汽油 231 环丁烷 232 环已烷 233 环已酮 234 环丙烷 235 环戊烷 236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恶烷) 237 1,2-环氧丁烷 238 环氧丙烷 239 环氧氯丙烷 240 苯 241 苯乙烯 242 苯(甲)酸乙酯 243 苯甲醛(苦杏仁油)

2.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2.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TDI
584-84-9
40
过氧乙酸
过乙酸、过醋酸
79-21-0
41
六氯环戊二烯
77-47-4
42
二硫化碳
75-15-0
43
乙烷
74-84-0
44
环氧氯丙烷
3-氯-1,2-环氧丙烷
106-89-8
45
丙酮氰醇
2-甲基-2-羟基丙腈
75-86-5
46
磷化氢

7803-51-2
47
氯甲基甲醚
107-30-2
10
碳酰氯
光气
75-44-5
11
二氧化硫
7446-09-5
12
一氧化碳
630-08-0
13
甲醇
木醇、木精
67-56-1
14
丙烯腈
氰基乙烯、乙烯基氰
107-13-1
15
环氧乙烷
氧化乙烯
75-21-8
16
乙炔
电石气
74-86-2
序号
化学品名称
别名
CAS号
17
氟化氢、氢氟酸
7664-39-3
18
氯乙烯
75-01-4
30
1-丙烯、丙烯
115-07-1
31
苯胺
62-53-3
32
甲醚
115-10-6
33
丙烯醛、2-丙烯醛
107-02-8
34
氯苯
108-90-7
35
乙酸乙烯酯
108-05-4
36
二甲胺
124-40-3
序号
化学品名称
别名
CAS号
37

异丁醛78-84-2

异丁醛78-84-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2045
国际海运危规 : 2045 国际空运危规 : 2045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Isobutylaldehyde 国际海运危规:Isobutylaldehyde 国际空运危规:Isobutylaldehyde
2.1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OxidizingLiquids:Ox.Liq.2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Irrit.2 环境危害 急性水生毒性:AquaticAcute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
GHS02:易燃物; GHS07:感叹号;
0.77
p) 自燃温度(°C / °F)180 °C 在 1,013. Nhomakorabea5 hPa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极端温度和直接日晒。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6.2 环境预防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 燃性物质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进一步的说明: 无数据资料
5/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美国)或EN166(欧盟)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 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 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 理.请清洗并吹干双手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376标 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阻燃防静电防护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 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 送风防毒面具。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 件。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 以防止泄漏。建议的贮存温度:2-8°C对光线敏感对空气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https:// 2/5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水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戴呼吸罩。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移去所有火源。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谨 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GHS02:易燃物; GHS05:腐蚀性物质; GHS06:急毒性物质;
信号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的液体和蒸气。
代码
无数据资料
H314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以及眼睛损伤。
警告申明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接地,以防静电。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灯/… 等设备。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2-甲基丙烯醛 CAS No.: 78-85-3 别名: 甲基丙烯醛;α-甲基丙烯醛;异丁烯醛;2-甲基-2-丙烯醛;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无数据资料
2 危险性概述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液体
颜色 : 无色, 淡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81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68 - 70 °C - lit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2396
国际海运危规 : 2396 国际空运危规 : 2396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ethacrylaldehyde,stabilized
https:// 4/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国际海运危规:ethacrylaldehyde,stabilized 国际空运危规:ethacrylaldehyde,stabilized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3 (6.1)
国际海运危规 : 3 (6.1) 国际空运危规 : 3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II
国际海运危规 : II 国际空运危规 : II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
特殊明确的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代码
无数据资料
P363
被污染的衣物洗涤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P378
在发生火灾时:使用...灭火。
P403+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凉爽。?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P501
根据…来处理容量/容器。
RS
Hazard symbol(s)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368.763 hPa 在 20 °C 926.388 hPa 在 55 °C
l) 相对蒸气密度
2.42 - (空气= 1.0)
m) 相对密度
0.85 g/cm3 在 25 °C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6.2 环境预防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 部分)。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140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兔子 - 366 mg/kg 亚 急性毒性
https:// 3/5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吞咽 误吞会中毒。 引致灼伤。 皮肤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OZ2625000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痉挛,发炎,咽喉肿痛,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肺水肿,灼伤感:,咳嗽,喘息,喉炎,呼吸短促,头痛,恶心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2.1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FlammableLiquids:Flam.Liq.2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3 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3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Dam.1 皮肤腐蚀/刺激:SkinCorr.1B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
P242
只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以防静电放电。
P264
在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或 …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得诱导呕吐。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