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基丙烯醛78-85-3

合集下载

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精神,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监管,指导安全监管部门和危险化学品单位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在综合考虑2002年以来国内发生的化学品事故情况、国内化学品生产情况、国内外重点监管化学品品种、化学品固有危险特性和近四十年来国内外重特大化学品事故等因素的基础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对现行《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3800余种危险化学品进行了筛选,编制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见附件,以下简称《名录》),现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列入《名录》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在温度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条件下属于以下类别的危险化学品:1.易燃气体类别1(爆炸下限≤13%或爆炸极限范围≥12%的气体);2.易燃液体类别1(闭杯闪点<23℃并初沸点≤35℃的液体);3.自燃液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液体);4.自燃固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固体);5.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在环境温度下与水剧烈反应所产生的气体通常显示自燃的倾向,或释放易燃气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在任何1分钟内释放10升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6.三光气等光气类化学品。

二、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原则上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化工行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三、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将生产、储存、使用、经营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优先纳入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实施重点监管。

四、生产、储存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工艺特点,装备功能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严格工艺、设备管理。

2-甲基丙烯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2-甲基丙烯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甲基丙烯醛化学品英文名:MethacrylaldehydeCAS号:78-85-3分子式:C4H6O分子量:70.09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致命。

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急性吸入毒性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01吞咽会中毒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30吸入致命H341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H40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84[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介质危害等级确定HG 和GB

介质危害等级确定HG 和GB

乙腈(甲基腈)
54 环己酮
乙酸(醋酸)
55 异丁醛(二甲基乙醛)
乙酸酐
56 西维因(胺甲萘)
2,6—二乙基苯胺
57 杀螟松(速灭虫)
二甲胺 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二氯硅烷
58 吡啶(氮杂苯) 59 邻-甲苯胺(注) 60 邻硝基甲苯
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苯胺 N,N-二甲基苯胺
61 邻硝基酚 62 苯(注) 63 苯酚(石炭酸)
163
丁醚
164
三乙胺
165
三甘醇
166
三甲胺
167
2,2,5-三甲基已烷
168
2,2,3-三甲基戊烷
169
2,2,4-三甲基戊烷
170
3,5,5-三甲基环已烯-2-酮-1 171
1,2,4-三甲基苯
172
名称
丙炔(甲基乙炔) 丙烯 丙烯胺 异丙烯基苯 丙烯腈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正丁酯 丙烯酸甲酯 丙烯碳酸酯 丙烯醇(烯丙醇) 丙烯醛 丙烷 丙腈(乙基腈) 丙酮 丙酸乙酯 丙酸甲酯 正丙醇 异丙醇 丙醛 石油醚 异戊二烯(2-甲基丁二烯戊胺 1-戊烯 2-戊烯 正戊烷 异戊烷(2-甲基丁烷) 2-戊酮
73 偏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
丁烯醛(巴豆醛) 三氧化硫 三溴甲烷(溴仿)
74 α萘-萘胺(1-萘胺,甲萘胺)
75
(注)
76 α-萘酚(1-萘酚,甲萘酚)
1,1,2-三氯乙烷
77 硝基苯(人造苦杏仁油)
1,1,2-三氯乙烯
78 硝酸
1,2,4-三氯苯
79 硫化氢
三氯醋酸 三氯氢硅(氯硅仿) 己二腈
二氧化碳
64 苯醛
二氧化氮
65 苯乙烯

安监总管三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

安监总管三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精神,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监管,指导安全监管部门和危险化学品单位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在综合考虑2002年以来国内发生的化学品事故情况、国内化学品生产情况、国内外重点监管化学品品种、化学品固有危险特性和近四十年来国内外重特大化学品事故等因素的基础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对现行《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3800余种危险化学品进行了筛选,编制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见附件,以下简称《名录》),现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列入《名录》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在温度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 条件下属于以下类别的危险化学品:1.易燃气体类别1(爆炸下限≤13%或爆炸极限范围≥12%的气体);2.易燃液体类别1(闭杯闪点<23℃并初沸点≤35℃的液体);3.自燃液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液体);4.自燃固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固体);5.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在环境温度下与水剧烈反应所产生的气体通常显示自燃的倾向,或释放易燃气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在任何1分钟内释放10升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6.三光气等光气类化学品。

二、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原则上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化工行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三、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将生产、储存、使用、经营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优先纳入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实施重点监管。

四、生产、储存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工艺特点,装备功能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严格工艺、设备管理。

2-甲基丙烯醛78-85-3

2-甲基丙烯醛78-85-3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 燃性物质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进一步的说明: 无数据资料
5/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美国)或EN166(欧盟)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 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 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 理.请清洗并吹干双手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376标 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阻燃防静电防护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 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 送风防毒面具。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 件。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水煤气 1,2-丙二醇 丙苯 异丙苯 丙胺 异丙胺 对异丙基甲苯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氯甲烷 氯苯 焦炉煤气(焦炉气) 溴乙烷(乙基溴) 溴正丁烷 溴丙烯 溴苯 糖醇(呋喃甲醇,氧茂甲醇) 糖醛(呋喃甲醛)


一甲胺(甲胺) 一氧化碳 一氯二氟乙烷 乙二醇(甘醇) 乙炔(电石气) 乙胺(一乙胺) 乙基乙二醇 乙基丙基醚 乙基丙酮 5-乙基-2-甲基吡啶 乙基环丁烷 乙基环己烷 乙基环戊烷 乙苯 乙烯 乙烯基乙炔 乙烯基乙基醚 乙烯基甲苯 乙烷 乙硫醇 乙腈(甲基氰) 乙酰乙酸乙酯(乙酸醋酸乙酯) 乙酰二甲胺 乙酸(醋酸) 乙酸乙烯酯 乙酸乙酯(醋酸乙酯) 乙酸乙酯 乙酸异丁酯(醋酸异丁酯) 乙酸仲丁酯 乙酸叔丁酯 乙酸丙酯 乙酸异丙酯 乙酸甲酯(醋酸甲酯) 乙酸戊酯 乙酸异戊酯 乙酸环己酯 乙酸酐 乙醇(酒精) 乙醇乙酸乙酯 乙撑亚胺 乙醛 乙醚(二乙醚) 二乙氧基乙烷 二乙胺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重点监管危化品名录及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清单

重点监管危化品名录及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清单
易燃气体
5
28
硫酸二甲酯
77-78-1
急性毒性
50
29
氰化钠
143-33-9
急性毒性
50
30
1-丙烯、丙烯
115-07-1
易燃气体
10
31
苯胺
62-53-3
急性毒性
50
32
甲醚
115-10-6
易燃气体
50
33
丙烯醛、2-丙烯醛
107-02-8
易燃液体\急性毒性
10
34
氯苯
108-90-7
易燃液体
10
重点监管危化品名录及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清单
序号
化学品名称
别名
CAS号
危险类型
重大危险源临界量
1

液氯、氯气
7782-50-5
急性毒性
5
2

液氨、氨气
7664-41-7
易燃气体\急性毒性
10
3
液化石油气
68476-85-7
易燃气体
50
4
硫化氢
2148878
易燃气体\急性毒性
5
5
甲烷、天然气
74-82-8
35
乙酸乙烯酯
108-05-4
易燃液体
10
36
二甲胺
124-40-3
易燃气体
10
37
苯酚
石炭酸
108-95-2
急性毒性
50
38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584-84-9
急性毒性
50
39
六氯环戊二烯
77-47-4
急性毒性

常见的毒性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氯乙烯、α—萘胺(列入本表,作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入本表,作为高度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密封性,致密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为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化学介质:氯乙烯、α—萘胺应列为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

爆炸危险介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环境预防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 部分)。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 以防止泄漏。建议的贮存温度:2-8°C对光线敏感对空气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美国)或EN166(欧盟)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 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 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 理.请清洗并吹干双手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376标 准。 身体保护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 燃性物质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进一步的说明: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极端温度和直接日晒。
无数据资料

S-phrase(s)
无数据资料
2.3 其它危害物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分子式 - C4H6O 分子量 - 70.09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
1/5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物理性危害: FlammableLiquids:Flam.Liq.2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3 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3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Dam.1 皮肤腐蚀/刺激:SkinCorr.1B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
GHS02:易燃物; GHS05:腐蚀性物质; GHS06:急毒性物质;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痉挛,发炎,咽喉肿痛,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肺水肿,灼伤感:,咳嗽,喘息,喉炎,呼吸短促,头痛,恶心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采取措施以防静电放电。
P264
在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或 …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得诱导呕吐。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
特殊明确的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代码
无数据资料
P363
被污染的衣物洗涤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P378
在发生火灾时:使用...灭火。
P403+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凉爽。?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P501
根据…来处理容量/容器。
RS
Hazard symbol(s) 无数据资料
R-phrase(s)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4/5
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Powered by TCPDF ()
5/5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2396
国际海运危规 : 2396 国际空运危规 : 2396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ethacrylaldehyde,stabilized 国际海运危规:ethacrylaldehyde,stabilized 国际空运危规:ethacrylaldehyde,stabilized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3 (6.1)
国际海运危规 : 3 (6.1) 国际空运危规 : 3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II
国际海运危规 : II 国际空运危规 : II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水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戴呼吸罩。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移去所有火源。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谨 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信号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的液体和蒸气。
代码
无数据资料
H314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以及眼睛损伤。
警告申明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接地,以防静电。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灯/… 等设备。
P242
只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液体
颜色 : 无色, 淡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81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68 - 70 °C - lit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368.763 hPa 在 20 °C 926.388 hPa 在 55 °C
l) 相对蒸气密度
2.42 - (空气= 1.0)
m) 相对密度
0.85 g/cm3 在 25 °C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1 化学品基本信息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2-甲基丙烯醛 CAS No.: 78-85-3 别名: 甲基丙烯醛;α-甲基丙烯醛;异丁烯醛;2-甲基-2-丙烯醛;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无数据资料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140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兔子 - 366 mg/kg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3/5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吞咽 误吞会中毒。 引致灼伤。 皮肤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OZ262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