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_许健)

合集下载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讲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讲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讲课程体系01 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与索洛增长模型02无限期界与世代交叠模型03新增长理论04RBC模型不完全名义调整的微观基础•与索洛模型相似:•本章的这两个模型依旧把劳动与知识当作外生的。

•与索洛模型不同:•模型从竞争性市场的最大化家庭与厂商的相互作用中引出资本存量的演化,因而,储蓄不再是外生的。

•在这两个模型中,经济总量的动态学由微观层次的决策决定。

θρg t r t c t c −−=)()()( θρ−=)()()(t r t C t C 3、家庭最优化家庭在预算约束限制下,选择消费的路径来最大化其终身效用(通过构造拉格朗日函数计算)。

每单位有效劳动消费的最优增长率: 每个工人的消费C(t)等于A(t)c(t),其增长率为: 欧拉方程 该式意味着,如果实际报酬超过了家庭用于贴现未来消费的速率,每个工人的消费将上升。

三、经济的动态学θθρg t r t c t c −−=)()()( )()()())(()(t k g n t c t k f t k+−−= 消费的动态学 资本的动态学k=k k* c 与k 的动态学:系统是鞍点路径稳定k*小于资本的黄金律水平:由ρ-n-(1-θ)g>0得到:ρ+θg >n+g稳定臂 要求:推导相位图和上述结论。

非稳定臂稳态 k G c*四、平衡增长路径•经济行为一旦收敛于稳态点,它就等同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索洛经济的行为。

•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产出与消费不变;总量以n+g的速率增长;每工人产出、资本与消费以g的速率增长。

•索洛模型与拉姆齐-凯斯-库普曼斯模型的平衡增长路径之间的惟一显著的差异是,在后者不可能出现动态无效率。

五、贴现率下降k c E E’ =0=kρ下降与索洛模型中的储蓄率上升相似。

c在冲击时刻发生向下跳跃,然后与k一起逐渐上升到其初始水平之上。

与索洛模型不k*。

全套教学课件《高级宏观经济学》-2024鲜版

全套教学课件《高级宏观经济学》-2024鲜版
17
货币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政策协调的方式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 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为了 实现更好的政策效果,需要货币政策 和财政政策相互协调配合,形成政策 合力。
政策协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 政策目标的协调、政策工具的协调和 政策时机的协调等。同时,还需要加 强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沟通和协 作,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金融市场结构
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 等,各市场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金融机构
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 者。
24
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
2024/3/27
金融风险类型
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需要针对 不同风险类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024/3/27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宏观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将 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更 准确地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规律

气候变化、环境经济学等跨学 科领域将与宏观经济学更紧密 地结合,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2024/3/27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宏观经济 问题将持续受到关注,如国际 经济政策协调、全球金融市场 稳定等。
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依 据。在失业率较高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或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而在通货膨 胀率较高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 策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然而,需要注意 的是,长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可能不成立,因为预期通 货膨胀率的变化会影响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
引入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因素,对索洛模型进行

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萨金特(Sargent)版本,北京大学版lecture1

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萨金特(Sargent)版本,北京大学版lecture1

I
We will …rst study the second set of conditions and go back to the complete market later.
The CRS Production Function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Aggregation
1I
The Representative Agent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Aggregation
Gorman Form Complete Market
I
In the Macroeconomic Theory I, we have solved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s of a imaginary single household/…rm. It does not mean that we ignore the heterogeneity among households/…rms in Macroeconomics. It can be a powerful simpli…cation to some research questions under some assumptions. In this section, we will learn some su¢ cient conditions which guarantee the existence of the Representative Agent.
Gorman Form Complete Market
Suppose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f ki , ni is strictly concave and CRS. fk r+δ MPK = = w MPN fn

讲义-第三讲__乘数理论(new(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_许健))

讲义-第三讲__乘数理论(new(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_许健))

二、恰当应用乘数

哈耶克说:“我从来不相信、也永远不会相信, 总需求与就业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函数关系。我的 看法是,如果你把整个生产活动比作一条河流, 那么这条河的上游部分与下游部分的状况在很大 程度上没有关系。有一次,我几乎让凯恩斯明白 了我的这个观点,当时我拚命向他解释,在某种 条件下,最终需求的增加,反而会抑制投资,因 为这时重要的是迅速产出以获取利润,即使成本 上升也在所不惜,而在需求下降的时候却会迫使
第三讲 乘数理论
天狼
主要内容

乘数是测度影响因素变动之影响程度的工 具,它是一种倍增放大效应,因产生倍增 效应的路径之不同,影响对象之不同,存 在多种乘数。
一、凯恩斯的乘数 二、恰当应用乘数
一、凯恩斯的乘数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政府 支出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的关系的理论。 乘数理论的含义是,当投资增加时,收入 将增加,且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k倍 (k>1), k就是投资乘数。
2
一、凯恩斯的乘数
C+I 对角线 AD1 AD0
△I Y
二、恰当应用乘数
(1)要有剩余生产能力 如果生产能力已达到极限,那么新增的对 投资品、消费品的需求都是无法得到满足 的。所以,乘数效应一般会在有效需求不 足的经济环境下存在。
二、恰当应用乘数

“破窗理论”的是与非 “一个顽童,打破了邻居的窗户,邻居就 得更换新的窗户,于是带动了玻璃工人和 木匠就业,而他们又进一步带动了更多原 材料提供者就业,整个社会便得以欣欣向 荣,所以,顽童打破窗户是有益于经济发 展的”
二、恰当应用乘数
(4)乘数效应属于需求决定论的一部分,适 用于短期,从长期看,应更多从供给能力 角度着眼。如若不加区分,滥用乘数思维 决策,有可能损害长期增长能力。

高级宏观经济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许健)

高级宏观经济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许健)

(三)GDP指标的基本特征和优点
1. GDP的价值构成
任何一个产品的价值都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固定资产 折旧(C1),中间消耗(C2),新创价值(V+M)。 GDP的度量目标是增加值,其价值构成是C1+V+M
2. GDP是流量指标,而非存量指标 流量指标是指某个时期的发生额,存量指标则 指某个时点的拥有额,所以GDP不是国民财富 3. GDP是价值量指标,而非实物指标

会计中的利润
项目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 其他业务利润(转让无形资产) 减:经营、管理、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现金捐赠)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二)GDP的计算方法

增加值核算的第二种方法——收入法: 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 余+固定资产折旧(消耗)

生产补贴主要包括生产价格补贴或亏损补贴
(二)GDP的计算方法
c 营业盈余(混合收入)
生产单位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 产折旧、生产税净额以后的剩余,对于自营职 业者,营业盈余常包含劳动者报酬,所以称为 混合收入。 营业盈余不同于通常财务报表上的企业利润, 它不包括投资收益等利润来源。

(二)GDP的计算方法

只有这两类自给性活动需要进行虚拟来统 计其产出,原因在于其规模较大,所以:
a 有统计的可能性; b 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 c 消耗的通过市场交换得到的货物较多,只有统 计其产出,才能保证核算体系的一致性

按照这个原则,家务劳动是不计入GDP的,而同样的工作, 如果请保姆来做,便要计入GDP了

高级宏观经济学1(2024)

高级宏观经济学1(2024)

引入劳动市场从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 的影响后,分析总供给曲线AS和总需 求曲线AD的交点决定国民收入和价 格水平。
2024/1/29
9
乘数效应在国民收入中作用
2024/1/29
投资乘数效应
当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数倍。投资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 资乘数越大。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如何通过影响经济中的各
种变量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传导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3
利率渠道
通过调节市场利率水平来影响投资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21
货币政策目标设定及传导机制

汇率渠道
通过影响汇率水平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和国际资本 流动。
资产价格渠道
通过影响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来影响企业和个 人的投资决策。
通货膨胀率
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个合理范 围内,避免物价波动过大对经济 和民生产生不良影响。
经济增长率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等手段,促 进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内。
2024/1/29
20
货币政策目标设定及传导机制
01
就业水平
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通过货币政策措施促进充分就业。
2024/1/29
02
传导机制
信用渠道
通过调节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条件来影响企业和 个人的融资行为。
2024/1/29
22
05
国际贸易与金融市场影响
2024/1/29
23
贸易平衡原则及政策调整方向
贸易平衡原则:追求进出口基本平衡, 避免长期贸易顺差或逆差带来的经济风 险。
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推动贸易伙伴多元 化。

《高级宏观经济学》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讲义

《高级宏观经济学》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讲义

《⾼级宏观经济学》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讲义《⾼级宏观经济学》考研罗默版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讲义第1章索洛增长模型第⼀部分重难点解读“⼀旦⼈们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他将很难再顾及其他问题。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1988)1.1 模型假设投⼊与产出⽣产函数采取如下形式:其中,:时间,:有效劳动——劳动增加型的或哈罗德中性。

⽣产函数⽣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对于所有规模不变结合两个不同的假设:第⼀是经济规模⾜够⼤,以⾄于专业化的收益已被全部利⽤。

第⼆是除资本、劳动与知识以外的其他投⼊相对不重要。

把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写成单位有效劳动的函数:定义,以及,得:关于的假设:(1),,(如何推导?⽐较重要!)(2)稻⽥条件(Inada condition):,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根据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整理可得:,图⽰如图1.1所⽰。

图1.1 柯布-道格拉斯⽣产函数⽣产投⼊的演化给定资本、劳动与知识的初始⽔平,劳动与知识以不变的增长率增长:其中,与是外⽣参数。

求解以上两微分⽅程,可得:假设:⽤于投资的产出份额是外⽣且不变的,则有资本动态积累⽅程:其中,为资本折旧率。

1.2 模型动态学1.2 模型动态学的动态学由于,利⽤链式法则:结合如上关于技术进步率与⼈⼝增长率的假设,可得:由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有:第⼀项为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实际投资:每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为,该产出的投资份额为;第⼆项为持平投资——为使保持在现有⽔平上所必须进⾏的投资量。

当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实际投资⼤于持平所需的投资时,上升;当实际投资⼩于持平所需的投资时,下降;当⼆者相等时,不变,如图1.2所⽰。

图1.2 实际投资与持平投资⼀个重要问题:试证明图1.2中实际投资曲线与持平投资曲线只相交⼀次。

资本与其增长率的图⽰可表⽰如下:图1.3 索洛模型中的相图平衡增长路径平衡增长路径下,劳动与知识分别以速率与增加。

中国社科院高级宏观经济学[1]

中国社科院高级宏观经济学[1]
• 1, 英国加速增长期为1955-1977年,22年时 间,在此之前为经济起飞前期;
• 2,英国减速增长期为1978-2004年,26年时 间,在此之后为经济停滞期.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社科院高级宏观经济学[1]
3、美国经济增长的阶段
• 我们由麦迪森(Maddison,2010)数据库 得到美国1870年-200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在这基础上,计算得到以1952年=1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见下图)。由图可知 ,美国人均GDP增长线呈现出“S型”曲线形 状。除了1930年期间的经济危机外,美国 的人均GDP增长率较为平稳,至2005年增 长率开始下降,美国的增长曲线出现拐点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社科院高级宏观经济学[1]
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动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社科院高级宏观经济学[1]
• 采用1870-2008年的人均GDP数据,我们采 用非参数估计法来估计t的拐点,得到了以下 结果:
• 1, 美国加速增长期为1954-1990年,46年时 间,在此之前为经济起飞前期;
• 为便于处理,将上式写为:
• 式中:
,且设: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社科院高级宏观经济学[1]
• 从数学角度看,这是一个反应——扩散型 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这类方程存在行波 解。求行波解是将方程的解写为如下形式 ,即令:
式中c为常数,相当于波的传播速度。将上式 代入偏微分方程得一个二阶常系数常微分 方程: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社科院高级宏观经济学[1]
法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动趋势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社科院高级宏观经济学[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失业率:长期中各种资源都充分利 用情况下(充分就业)、价格灵活变动、 信息充分时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状况的失业率也会大于0(一般 4%属正常)

二、失业的经济解释

研究的对象是自然失业率,要解释长期 内平均失业的存在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如果存在失业,则 工资会立刻压低,直至供求平衡,为什 么这样一个机制会失灵?
(二)失业的测度

国际上通常采用调查失业率 根据ILO的标准,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可 以被归入这样三种状态之一: 就业者:那些在过去一周中从事一个小时 有收入的工作或者暂时离开了工作岗位 (例如休假)的人; 失业者: 非经济活动人口:那些不工作而又不能满 足ILO失业标准的人,他们不属于劳动力
(二)失业的测度
第五讲 失业理论
一、失业的含义与测度 二、失业的经济解释
一、失业的含义与测度
(一)失业的含义 失业的基本定义是: 在目前工资水平下,想工作而找不到工 作的情况 但如果要使定义具有可操作性,则并非 易事
(一)失业的含义

领取退休金的老人
长期患病不能工作者 每星期只工作三小时且正在寻找全日工 作者


(一)失业的含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 失业者则是指那些不工作、积极寻找工 作且能够立即工作(到岗)的人 三要素: 不工作; 积极寻找; 能够到岗
(一)失业的含义


不工作 过去的一周中是否从事一个小时以上有 收入的工作 能够到岗 时间问题:美国、加拿大:一周内;欧 盟:两周内 例外问题:生病、度假等
(二)失业的测度
(2) 登记失业率 通过就业部门工作记录获得。失业人员 是指在调查期末到就业机构求职登记的 人员。
失业率=登记失业人数/(登记失业人数十 从业人数)
(二)失业的测度
(3)通过社会保险工作记录获得,主要 是依据失业保险发放情况来了解失 业人数。
失业率=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参加 失业保险人数

通过调查,将所有某年龄以上(美国: 16岁以上,加拿大、欧盟:15岁以上) 的调查对象归入上述三类之一;
进一步就可计算失业率

(三)中国的失业率测度

有三种失业率数据 城镇登记失业率:主要指标; 调查失业率:从未公布; 普查失业率:结合人口普查进行,10年 一次
(三)中国的失业率测度

城镇登记失业率: 作为分子的登记失业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非农业户口; (2)在一定年龄内(男性为16-50岁,女性为 16-45岁); (3)有劳动能力; (4)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 进行求职登记。
(三)中国的失业率测度

普查失业率 失业: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失去工 作正在找工作的人; 就业:在调查周从事1小时以上有收入工 作者;在职休假、培训和季节性歇业者。
(三)中国的失业率测度

与ILO标准不同之处: 判断失业未考虑能否到岗; 对于找工作,只要主观认为在找工作, 就满足标准,没有考虑客观行为 有高估倾向
(三)中国的失业率测度

城镇调查失业率 失业的定义为: 年龄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 内未从事有收入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 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三)中国的失业率测度

调查的范围确定为城镇的常住人口 何为城镇: 设区的市的区、不设区的市的街道以及镇的居 委会; 何为常住人口: 常住本地半年以上且户口在本地的人口;常住 本地半年以上户口不在本地的人口;常住本地 不到半年但离开户口所在地已半年以上的人口; 常住本地半年以上户口待定的人口。
(一)失业的含义

积极寻找工作 在最近四周以内有如下行为: 在就业或者职业介绍部门登记 向雇主申请工作 到工作场所寻找工作 寻找或者应聘报纸招聘广告 寻求亲戚朋友的帮助 为自己创业寻找地皮、厂房设备等 申请和就业有关的执照等 其他一些情况



(一)失业的含义


美国略有不同,将找工作分:主动、被 动,主动找工作是指能够直接导致得到 工作机会而不依赖后续行为的找工作行 为,认为只有主动找工作才能视为失业 者 仅在家里读招聘广告,不算失业者
(一)失业的含义

暂时下岗人员 根据ILO的标准,如果“暂时下岗人员” 和原工作有着很强的附着关系(如仍然 领取部分工资或者有明确的召回日期), 则应该被视为在业者;如果和原工作有 弱的附着关系,则应被视为失业者。在 后一种情况下,“是否找工作”不是失 业的必要条件,但要求“能够到岗”。
(一)失业的含义
5.政策原因 失业保障;最低工资等
二、失业的经济解释

效率工资理论 厂商支付更高的工资既会有成本也会有 收益,主要的收益有如下三个方面: 1.更高工资能增加工人的消费,改善其 健康状况,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2.在不能完美监督工人努力程度的情况 下,高工资能增加工人的努力程度;
效率工资理论
3.高工资能培育出工人对厂商的忠诚,低 工资可能造成愤怒和报复的想法,并导 致偷懒、蓄意破坏。

二、失业的经济解释
1.厂商不想降低工资,高工资会有好处 效率工资理论 2.厂商不认为失业工人和现有工人各方面 均相同 工人和工作具有异质性,工作需要搜寻、 匹配 3. 厂商希望降低工资,但现有合同或协议 不允许这样做
二、失业的经济解释
4.短期波动的长期影响 劳动力需求的中短期的下降,可能使得部分劳 动者在失业期间由于缺乏在职培训等技术相对 退化,当需求回升时也无法找到工作;
(三)中国的失业率测度
2000年中国的失业率(200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
年龄组(岁) 15-19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 岁及以上 总计 全国 11.63 6.98 3.68 2.76 2.97 3.16 2.12 1.22 0.6 0.18 0.22 3.58 城镇 合计 22.6 13.12 7.89 6.76 7.17 7.71 5.96 3.91 2.29 0.82 1.01 8.27 市 22.78 13.73 8.8 8.02 8.81 9.55 7.35 4.72 2.81 1 1.32 9.43 镇 22.32 12.03 6.27 4.58 4.15 3.91 3.4 2.61 1.59 0.62 0.71 6.24 农村 7.32 3.02 0.93 0.43 0.32 0.28 0.25 0.23 0.14 0.06 0.11 1.15
(一)失业的含义

不计报酬的家务劳动者 ILO看作在业者 美国则排除每周工作时间少于15小时者, 认为他们不算就业,如果满足失业条件 则属失业
(二)失业的测度

测度失业的指标是失业率:
失业率=(
)/(

(二)失业的测度
(1)调查失业率 通过劳动力抽样调查和住户抽样调 查得到失业人数和从业人数(失业和 从业数字产生于同次调查) 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十从业 人数)
(三)中国的失业率测度
作为分母的城镇劳动人口包括: (1)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 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 外方人员); (2)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 (3)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 (4)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 (5)城镇失业人员。

(三)中国的失业率测度

据有关部门对无锡市进行的典型调查发 现,有60%的登记失业者从事着有收入 的劳动,还有相当于登记失业者40%的 失业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登记。

欧盟的标准认为:暂时下岗者必须具备 “找工作”和“能够到岗”这两个条件 才算失业者,否则,这些人应该被视为 退出劳动力市场者。
(一)失业的含义

学生 ILO不将学生看作特殊群体,只有满足上 述条件就算失业 加拿大将学生看作特殊群体,寻求全日 制工作的全日制学生不算失业者; 美国:只要声称能够到岗就算失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