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准备考中科院研究所的你
考中科院的建议和看法(转载) - 中科院 - 共享天下考研论坛 2010考研交友,2009考研复试,招聘信息,考研资料

考热门所的同学,我想说请你们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报中科院。如果想多发点钱的话,告诉你,好学校发的钱更多而且不用太费力。另外就是风险的问题,在研究所保送了这么多学生的情况下,你是否保证自己一定能考上,因为你同样的努力可能上得了清华北大却不一定能上你考的所。
另外我考的普物,有些人可能选高数A吧。科大出题都不简单吧,普物这种我感觉风险也挺大的,一共六七个题,每个分值都那么高,其实就是说你最多只能错一个题,再错估计就100以下了。今年的题目出的跟往年也不一样,计算量挺大,问了一起复试的都说没算出结果。有个题目单位都给错了。往年都给的常量也没给(专业课里面也没给)。所以有考的注意一下吧,记记常量,下年也可能这样。原子物理部分变化也不小,出的题目不是往年的常规题型,不过学的透的话也没问题。能找到科大近代物理学的书最好,我上课用的是杨福家的,书挺有特色就是有点乱,科大这本我觉得还是很清晰的。反正科大出题按老师的讲课的思维出吧,他们用什么书自然出题也很像了。力学电磁书后面有的习题就是这两年的题。
友情提示1:比较热的地方改卷一般非常严,和你估的差很多。
友情提示2:热的所都是自己定分数线,根本不会等国家线,虽然他们按理应该依照国家线。一些所的分数线大家可以看看,英语政治数学都比国家线高很多吧,比绝大部分34所也高得多。总分高出40-70不止吧。
政治我看得考试分析,看了几遍后也是感觉什么都没看进去,可能就是这样吧。然后做了30多套还是40多套模拟题。就是这样了,政治把理论弄完后就差不多了,不用耗时间,作模拟题都是只做选择,10来分钟就一套题,不过对答案,然后看大题的答案怎么答得这个比较慢一点。总之政治就是考低考高都不容易,我这样复习考了67,中等吧。
中科院考博英文作文

中科院考博英文作文英文:When I first heard about the opportunity to pursue a Ph.D.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 was both excited and nervous. On one hand, I was thrilled at the prospect of conducting research at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institutions i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I was anxious about the challenges that lay ahead.I remember the day I received my acceptance letter. I was over the moon and couldn't wait to embark on this new journey. However, as the reality of the workload and expectations set in, I began to feel the pressure. There were times when I doubted whether I was capable of meeting the high standards set by the academy.Despite the initial doubts, I soon found my footing and began to thrive in the stimulating academic environment. The guidance and support from my professors and peers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helping me overcome my insecurities. I also learned to embrace the rigorous demands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to push myself beyond my perceived limits.One of the most rewarding aspects of my experience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been the opportunity to collaborate with scholar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Through these collaborations, I have gained valuable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that have enriched my own research.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the spirit of intellectual curiosity have been instrumental in shaping my academic journey.中文:当我第一次听说有机会在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我既兴奋又紧张。
我的中科院考研经历

我的中科院考研经历我的中科院考研经历我的中科院考研经历我202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经历了几个月的工作之后决定辞职考研,所以我考研复习完全是在家完成的。
我的家在东北的一个小镇,那里地广人稀,淡泊宁静,每天的复习就是完全的周而复始的工作。
所以,若要说这其中发生的故事,我还真讲不出来,只记得以前我从不喝咖啡,但为了能全天保持清醒,我每天早起和中午都要喝一杯咖啡。
再外加屋外寒冷无比,我从不出家门,也不活动,几个月下来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不过好在后来我又变回了正常的体重。
后来,每当有人问我考研复习期间的感受时,通常他们想得到的答案是"痛苦极了",但是说实话,不管我怎么仔细地回忆,我已经忘了那段时间痛苦的感受,我只记得我应该珍惜那段时间,因为在记忆深处,那是一段确实发生了但是以后却恐怕永远都不会再发生的阶段,所以我的回答是"我忘了痛苦,我只记得珍惜"。
下面的叙述,是我对考研岁月的回忆,希望对报考中国科学院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关于单词和复习资料:我英语六级是大二时过的,之后也考了托福和GRE,最后虽然分数都不太高,但收获就是词汇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我考研时就再没背过单词。
所以,我建议在正式复习考研英语之前应该背好单词,六级和考研单词有些不太够,最好能再背一下托福的核心单词(前提是六级和考研单词都背好了),这三个结合起来应该就足够了。
之后就开始正式的复习。
所谓正式的复习也就是做历年英语真题,别的题就没什么意思了,而真题一定要选择一本解释和分析最详细的书,而且是最好每篇阅读理解之后都有生词表的,这样做完阅读后顺便就能复习一遍重点词和难词。
关于做题顺序:有了单词基础和一本好的复习资料,那么正确的做题顺序就很重要了。
我认为英语的试卷是安排得最好的,所以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原来的顺序即完形阅读翻译写作来做,用完形来热身,之后的阅读是高潮,最后用写作来收尾。
原因在于完形可以带你找到语感,之后的阅读就会渐入佳境,到了最后的写作你甚至可以用到一些阅读中出现的好的词汇和短语,这样做题就会发挥出你最大的英语潜能。
中科院求职信

尊敬的中科院领导:
您好!我是一名热衷于科学研究的青年,通过对贵院的了解,我深知这是我国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因此,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写下这封求职信,希望能有机会加入贵院,为我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本科毕业于某某大学物理系,在校期间,我就对物理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领域的深入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报考了某某大学研究生,并顺利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材料物理。
在研究生阶段,我积极参与各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为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我始终秉持着严谨、勤奋、创新的精神,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实验技能,还具备了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我热衷于团队合作,善于沟通,能够迅速融入团队,为团队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我了解到,中科院作为我国科研事业的领军机构,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我国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贵院的研究氛围浓厚,学术水平领先,这使我更加渴望能够加入其中,与众多优秀的科研人员一起,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奋斗。
我相信,在贵院的培养和指导下,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我还注意到贵院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设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我相信,在这些有利条件的支持下,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表达对贵院的敬意和对科研事业的热爱。
如果能有幸加入贵院,我将倍加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工作,为我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希望能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谢谢。
中科院研究所推荐信范文

[地址][城市,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日期][接收方姓名][研究所名称][研究所地址][城市,邮编]尊敬的[接收方姓名]:您好!我谨以此信向您强烈推荐[被推荐人姓名],他在中国科学院[具体研究所名称]的[具体实验室或课题组名称]实习期间的表现令我印象深刻,我相信他将会是贵研究所的宝贵人才。
[被推荐人姓名]在[实习开始时间]至[实习结束时间]期间,作为[具体实习岗位],他在[具体实验室或课题组名称]的[具体研究方向]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我对他实习期间表现的具体评价:1. 专业知识与技能:[被推荐人姓名]在遥感信息领域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熟练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GIS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并在实习期间独立完成了多项数据分析任务,其成果得到了课题组的一致好评。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被推荐人姓名]在团队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合作精神。
他善于与团队成员沟通,能够迅速融入团队,共同推进项目进度。
在遇到技术难题时,他能够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并与导师和其他研究人员进行深入讨论。
3. 研究与创新精神:[被推荐人姓名]在实习期间展现出强烈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
他不仅积极参与课题组的日常研究工作,还主动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思路,为课题组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
4. 责任心与敬业精神:[被推荐人姓名]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能够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在实习期间,他经常加班加点,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
这种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5. 个人素质与潜力:[被推荐人姓名]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他的这些品质使他成为了一个值得信赖和培养的人才。
我相信,凭借他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他将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基于以上评价,我毫无保留地推荐[被推荐人姓名]加入贵研究所。
我相信,他将为贵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和贡献。
如有需要,我愿意提供更多关于[被推荐人姓名]的详细信息,并随时准备回答任何问题。
学长学姐有话说中科院考研记

学长学姐有话说中科院考研记字数:1415字阅读时间:约3min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15级应用物理专业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拟录取2019考研之路磕磕绊绊,所幸最终成功上岸。
在过去一年的备考过程中,从前人的经验里获得了不少对备考有益的信息。
现在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写下来,希望能够对正在备考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在考研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01共同考研大多数人都是每年三月份开始备考,次年三月份复试结束。
当时算是比较幸运,寝室几个室友都准备考研,室友自然也就兼任研友,自己的初试之路算是有了很好的考研环境。
因为理工类考研大都是三门公共课加一门目标院校的专业课,所以上半年几乎都是在利用课余时间准备数学和英语。
买书的话也都是和室友在网上看一下评价,大家一起买,这样也使自己省去了很多在选择资料上的不必要麻烦。
白天的课余时间大家都是各自去图书馆复习,晚上回寝后交流一下复习经验,互相看一下复习进度,这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复习效率。
因此,三五个复习内容差不多的好研友应该会对你的复习之路大有裨益,如果是室友的话最好不过。
交流可以让你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而且会让自己目标感更强,大体知道自己的复习效果和所处位置,对后面正式敲定自己适合报考的院校也能够有所帮助。
02确定学校自己当时正式确定报考院校大概是在六七月份。
当时最先确定的是自己要去北京这所城市,但在选考专业课上犹豫不决。
最后综合考虑兴趣和报考难度,选择了光电子作为选考的小方向,专业课也就随之确定下来。
半导体所是中科院的京内所,算是光电子方向比较好的院校,而且每年统考录取人数几乎不怎么变动。
每年招110人(统考和推免各占55),专业课选择的灵活性也比较大。
因此,现在还没确定下来院校的同学不必着急,在七八月份换目标学校的也大有人在。
03租房、研友&复习规划考试周结束后,也就到了空余时间最多,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半年,大部分人选择在校外租房。
当然,如果自己一个人复习效果更好的话,建议校外租房。
中科院研究生面试

中科院研究生面试作为一名申请中科院研究生的学生,面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面试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学习,下面是我个人的面试经历。
面试前,我对中科院的研究方向和招生要求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我阅读了相关的论文和书籍,对自己的研究兴趣做了深入的探索,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兴趣编写了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
我还通过模拟面试的方式,提前进行了几次口头演讲和答辩,以提高我在面试中的表现。
在面试当天,我身着正式的服装,整齐划一地出现在面试地点。
我注意到面试官们的态度非常认真和专注。
面试以一个自我介绍开始,我向面试官们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背景和经历,并重点强调了我的研究兴趣和动机。
面试官们听得很仔细,有时会进行一些追问,我努力回答,展示出我对研究领域的了解和思考。
接下来,面试官们开始对我的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的探讨。
他们关注的重点主要是研究问题的科学性、创新性以及可行性。
他们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以检验我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我尽量回答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并且在回答问题时,我也会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预期结果。
此外,面试过程中也涉及了对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的考察。
他们对我在团队项目中的角色和贡献进行了询问,并询问了我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论文的经历。
我详细介绍了我的经验,强调了自己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整个面试过程约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
在结束时,面试官们对我的表现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我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能更加深入和创新。
面试结束后,我感到既紧张又兴奋。
我意识到面试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对自己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的一次考验。
通过这次经历,我学到了很多,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对中科院的研究环境和要求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面试后的几天里,我继续对自己的研究兴趣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调整了研究计划的一些细节。
我也继续关注中科院的最新动态和相关研究工作,以期待未来能够加入到这个优秀的研究团队中,并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科院考研励志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考研心得,并为大家带来一场中科院考研的励志演讲。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即将踏上考研之路的同学们,向在座的老师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考研,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条充满挑战和艰辛的道路。
而中科院,作为我国科研领域的最高学府,更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梦想之地。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知识,更能够培养出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卓越的科研能力。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科院考研的励志世界。
一、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考研之路,是一场信念的考验。
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1. 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在考研之前,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即为什么考研,为什么选择中科院。
只有明确目标,我们才能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念,不断努力,勇往直前。
2.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考研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压力和挑战。
这时,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这样才能更好地战胜它们。
二、科学备考,高效学习考研备考,是一场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我们要学会科学备考,高效学习,为考研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确保学习进度。
2.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我们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要学会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 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注重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1)制定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
(2)善于总结归纳,提高记忆效果。
(3)多做习题,巩固知识点。
(4)与他人交流,取长补短。
三、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在考研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为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还是做一些比较吧,拿研究所和一般大学比较下,这里的大学不是指清华,北大这类一等一的高校,而是稍微普通点的大学。
当然成不成才还是看个人的,环境不是唯一的因素。
我只是说说我的一点看法。
一己之见,还是请大家轻拍!
Q1:报考单位选择问题:很多人在纠结到底是考大学好还是研究所好?
A1: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很多课余活动,而研究所生活相对单调。
所以这个
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你是安安静静的人,可以选择考研究所。
如果你想课余生活多姿多彩点,可以考大学。
大学读书人多,和本科没有很大的差别。
研究所人少,相对冷清点。
Q2:研究所好考吗?
A2:我感觉研究所比一般的大学还是难考的,我这次去复试,看到很多都是211,985的院校的,学生档次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我也是毕业于一所普通师范大学,也算是通过自己努力考上的。
所以关键看个人努力程度,我感觉只要是正儿八经的上了个本科的同学,都应该有实力考的。
不过也不排除很多研究所歧视非重点大学的学生。
所以还是自己斟酌,研究所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考,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Q3:研究所待遇怎样?
A3:中科院所有硕士(包括专业型的硕士)都是公费的,读硕期间每人每月
还有1K左右的生活补贴。
对于家境不是很好的同学,这是很不错的选择。
Q4:中科院研究所的专业课好复习吗?
Q4:从07年开始中科院各研究所大多是统一交总院统一命题了,也就是只要是相同专业,每个研究所基本考试试卷都是一样的。
每个研究所虽然是同一个专业,每个所得专长不同。
其实这恰恰是总结命题规律的依据。
我举例:自然地理学:成都山地所专长是山地灾害与环境,兰州寒旱所专长的冻土,冰川,沙漠,其他所等等吧。
所以要命一份题给拥有不同专长的研究所考,这份题必然不会有深度,而是重视基本的东西,具有普遍基础的题目。
深度不会很大的。
把课本搞透,应对初试足够了。
复试时再去搞这些专长。
Q5:读大学的研究生和研究所的有什么不同?
A5:众所周时很多大学研究生培养都走上了批量化生产,一个导师带了10几个学生的也是常见的。
但是研究所一般导师一两届只招一个,所以对你来说。
这是个学习的绝佳机会。
拿我们所来说,招生指标有限,很多导师就是两届招1个的。
对你重视程度可见一般。
Q6:读大学与研究所各方面能力有什么差别?
A6:大学里面与人交流的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素质还是有优势的,对人的
综合素质会好点。
研究所生活相对单调,寒暑假可能都有做不完的事,更别提周末了,与人接触的也少点。
科研能力上还是研究所好点,研究所项目很多,我今年报
考的导师,虽然是副研究员,由于所里招生名额限制,只有2个学生,但是手上有蛮多项目。
这次去复试,一个研二的师姐吧,她介绍,基本上她自己一个人负责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W的项目,导师只是大方向上把把关。
都是她一个人弄的,有这么个机会,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而且她自己还申请了一个3W的项目,有钱好办事嘛。
很多大学老师没有项目,写文章也就是图书馆里查查资料什么的。
没有第一手数据,所以没有什么机会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当然去研究所,还是要求锻炼自己笔上功夫的,数据有,怎么样才能写出文章来,就是自己的事情的。
Q7:大学与研究所辛苦程度比较
A7:这次见到往届的研究生,包括导师。
都说研究所里压力大,稍不留神就
会掉队。
基本上暑假什么的都有事要做,周末也是。
就我同学来说,在大学读的,(他们也快研究生毕业了),都说大学里面还是相对较松的。
不过想要干出点成绩的,还是要刻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