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染色

合集下载

神经元的高尔基染色法(protocol)

神经元的高尔基染色法(protocol)

神经元的高尔基染色方法(protocol)针对神经元的Golgi-Cox染色方案和处理制作人:T racey Wheeler(George Mason Univesity)1.配置高尔基溶液(1L容量)A溶液:5%重铬酸钾溶液——重铬酸钾5g+蒸馏水200ml(最好在通风的情况下,用玻璃棒在烧杯中搅拌均匀)。

B溶液:5%升汞——升汞10g+蒸馏水200ml(最好在通风的条件下,用玻璃棒在烧杯中不断搅拌,适合加热直至溶解。

C溶液:5%铬酸钾溶液——铬酸钾8g+蒸馏水160ml(最好在通风情况下,用玻璃棒在烧杯中搅拌均匀)。

将A溶液和B溶液倒入500ml烧杯中搅拌均匀,C溶液倒入1000ml烧杯中,用400ml 蒸馏水稀释,在不断搅拌中缓慢将A、B混合溶液倒入C溶液中,保存在带有棉花塞子的玻璃瓶中熟化5天(黑暗中)。

备注:根据下面的比率以及需要配置溶液的量加以配置5体积的5%重铬酸钾5体积的5%升汞4体积的5%铬酸钾10体积的蒸馏水加入C溶液中2.将高尔基同业转入小玻璃瓶中用塑料吸管从大玻璃瓶中吸取高尔基溶液(尽量避免吸入红色沉淀物)放入小玻璃瓶中,大约为整瓶体积的3/4(剩下的容积足够容纳一只动物大脑)。

3.用盐水注射技术处死动物动物麻醉后,绑在空饲养盒子上(可以让血流入盒子中),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将0.9% 盐水60ml注入右侧心室底部(即动物的左心室),剪开左侧,心室底部(即动物的右心室),缓慢注入盐水,直至左侧的心室的血液全部消除(可能需要注射三次),断头取脑,放入配置好的高尔基溶液中,在黑暗中储存14天,2天后更换新鲜高尔基溶液。

4.将脑组织转入蔗糖溶液中蔗糖溶液:300g蔗糖+10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在烧杯中不断搅拌,适当加热直至溶解),然后放入冰箱中冷藏(一旦变冷即可使用)倒掉高尔基溶液,将脑组织在滤纸上轻轻吸干,用蒸馏水冲洗广口瓶,放入3/4蔗糖溶液(有足够空间容纳脑组织),然后将脑组织放入广口瓶中(脑组织会漂浮起来),放入冰箱储存。

高尔基染色中文说明书

高尔基染色中文说明书

下面是FD 快速高尔基染色试剂盒(PK401)中文版的说明书,仅供参考:FD Rapid GolgiStain TM KitFD快速高尔基染色试剂盒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学研究的完整Golgi-Cox染色体系使用手册中文版PK401/PK401A仅用于体外研究不能用于诊断或其它用途I. 介绍Golgi-Cox浸染法是研究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正常和非正常形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使用Golgi 技术,在药物处理过的动物脑中和因神经疾病死亡的病人脑中发现了神经树突和树突微小的形态改变。

然而Golgi染色法的不可靠性且费时已成为这种方法广泛应用的障碍。

FD Rapid GolgiStainTM Kit(FD快速高尔基染色法)是根据Ramón-Moliner,Glaser和Van der Loos所阐述的方法原理设计的。

该试剂盒不仅极大地改进并简化了Golgi-Cox技术,而且被证实在显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尤其是树突棘的形态细节极为灵敏可靠。

启维益成的FD Rapid GolgiStainTM Kit已被广泛测试并用于数种动物脑及去世病人的脑。

II. 试剂盒组分室温保存PK401A PK401溶液A 125 ml 250 ml溶液B 125 ml 250 ml溶液C 125 ml x 2 250 ml x 2溶液D 125 ml 250 ml溶液E 125 ml 250 ml琉璃样品回收器 2 2天然毛画笔 2 2滴瓶 1 1塑料镊子 1 1使用手册 1 1III. 需要但未包括在试剂盒里的物品1. 双蒸水或Milli-Q水2. 塑料/玻璃管或瓶3. 组织学耗材:明胶包被的显微镜载玻片(Cat.#PO101)盖玻片染色罐乙醇二甲苯树胶封片剂Permount®光学显微镜IV.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 FD Rapid GolgiStainTM Kit仅用于体外研究,不能用于诊断或其它应用。

2. 试剂盒所包含有试剂是有毒的,吸入或接触皮肤是有害的,如果吞咽可能是致命的。

高尔基染色切片厚度

高尔基染色切片厚度

高尔基染色切片厚度高尔基染色切片厚度,顾名思义,是指在高尔基染色过程中,切片所承受的厚度。

高尔基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主要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切片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到观察结果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尔基染色的基本原理。

高尔基染色是一种针对细胞内蛋白质的染色方法,通过染色剂与蛋白质的结合,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呈现出特定的颜色,从而暴露出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切片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染色剂进入细胞的能力,以及染色效果的呈现。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切片厚度对高尔基染色效果的影响。

如果切片厚度过大,染色剂进入细胞的速度和范围会受到限制,导致染色效果不均匀,甚至无法观察到细胞内部的结构。

反之,如果切片厚度过小,染色剂容易进入细胞,但过多的染色剂可能会导致染色过度,使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变得模糊不清。

因此,掌握适当的切片厚度是获得良好高尔基染色效果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合适的高尔基染色切片厚度呢?首先,切片时要保持刀片的锋利,避免因刀片不锋利导致的切片厚度不均匀。

其次,切片速度要适中,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影响切片厚度。

此外,染色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也会影响染色剂的渗透能力,进而影响到切片厚度。

因此,在染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染色剂的均匀渗透。

总之,高尔基染色切片厚度是影响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

要想获得清晰、准确的染色结果,就需要掌握适当的切片厚度,并严格控制染色过程中的各种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尔基染色技术在组织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在我国,高尔基染色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不断推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对高尔基染色切片厚度的深入研究,我们将为细胞和组织的观察提供更加精确、高效的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贡献力量。

高尔基染色法原理

高尔基染色法原理

高尔基染色法原理
高尔基染色法是一种能够使细胞核染色的重要方法,它是由德国生物学家高尔基于1870年发明的。

该方法使用的染色剂是甲基绿和碘化苏丹红。

甲基绿首先将细胞染成绿色,然后用碘化苏丹红使部分细胞染成红色。

这样做减少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区别,使得检测它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容易。

高尔基染色法的主要原理是,组成细胞核的DNA和RNA会与甲基绿结合形成绿色复合物,而细胞核的蛋白质会与碘化苏丹红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允许观察到细胞核中的细节结构,它只能看到一个细胞核是否已经在细胞中,以及相邻细胞之间的关系。

此外,染色还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例如时间、温度和甲基绿和碘化苏丹红的浓度等。

高尔基染色法在生物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也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癌细胞的研究中,高尔基染色法能够检测到细胞核的异型性,帮助诊断癌症和确定治疗方案。

总之,高尔基染色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能够提供细胞核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

在合适的条件下使用,它可以促进生物学研究和促进医学进步。

高尔基染色法原理

高尔基染色法原理

高尔基染色法原理
高尔基染色法是一种用于细胞核和染色体的染色方法,它是通过特定的染色剂将细胞核和染色体染色,从而使其在显微镜下能够清晰可见。

这种染色法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能够帮助科研人员观察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为细胞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高尔基染色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尔基染色法利用了染色剂的亲和性。

染色剂是一种具有特异性亲和性的化学物质,它能够与细胞核和染色体中的特定成分结合,从而使其着色。

在高尔基染色法中,常用的染色剂包括甲苯胺蓝、伊红等,它们能够与DNA、RNA等核酸成分结合,使细胞核和染色体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其次,高尔基染色法利用了酸碱性的原理。

细胞核和染色体中的DNA、RNA 等核酸成分具有不同的酸碱性,而染色剂对不同酸碱性的物质有着不同的亲和性。

通过调节染色剂的pH值和染色时间,可以使其选择性地染色细胞核和染色体中的特定成分,从而实现对细胞核和染色体的染色。

另外,高尔基染色法还利用了显微镜下的观察原理。

染色后的细胞核和染色体能够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通过对其形态、数量和结构的观察,可以获取关于细胞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重要信息。

这种染色方法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种直观、可靠的手段,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细胞核和染色体的性质和功能。

总的来说,高尔基染色法是一种基于染色剂的亲和性、酸碱性原理和显微镜观察原理的染色方法,它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清晰地观察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为细胞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今后的生物学研究中,高尔基染色法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探索提供有力的支持。

白血病化学染色口诀

白血病化学染色口诀

白血病化学染色口诀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球恶性增生的疾病,其表现为骨髓内白血球数量异常增多和功能失调。

为了诊断和鉴别白血病的类型,化学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白血病化学染色涉及到许多染色技术和染色剂,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和记忆口诀。

一、常用的白血病化学染色技术和染色剂:1. Wright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白血病血片染色方法,常用于鉴别各类白血病的类型。

Wright染料有两种主要成分:尤氏染蓝和尤氏染红。

通过Wright染色,可以观察到白细胞的形态特点,包括核仁、核浆比例、核的形状和染色性质等。

2. 酯酶染色:酯酶染色是一种观察白细胞骨架及细胞内颗粒的方法。

酯酶染色包括酒红素染色和酸性磷酸酸酯酶染色。

酒红素染色可以用于检测巨大磷酸酸酯酶阳性颗粒,酸性磷酸酸酯酶染色则用于观察嗜酸性粒细胞。

3. 高尔基染色:高尔基染色是一种用于检测酸性糖酶的方法。

主要染色剂有PAS(Periodic Acid-Schiff)染料,可以覆盖大部分酸性糖酶。

4. 特殊染色:特殊染色是用来观察细胞内特定结构或物质的染色方法。

常用的有酸性粒细胞特殊染色、髓过氧化物酶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酶染色等。

二、白血病化学染色的记忆口诀:白血病化学染色,诊断病因图谱。

Wright染色,鉴别白血病类型。

酯酶染色,白细胞结构观察。

酒红素染色,观测巨噬细胞糖原酶。

酸性磷酸酸酯酶染色,尽在低酶肽基酯。

高尔基染色,挖掘酸性糖酶数据。

PAS染料驰名,柔软酸性糖酶。

特殊染色,细胞特征不一般。

酸性粒细胞染色,嗜酸性顶标调查。

髓过氧化物酶染色,功能变更全程懂。

髓过氧化物酶酶染色,红色颗粒黄金证。

以上是关于白血病化学染色的参考内容和记忆口诀。

通过这些方法,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和类型,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临床医生和相关专业人士来说,掌握这些知识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对白血病的认知和诊断水平。

高尔基染色法

高尔基染色法

高尔基染色法
高尔基染色法(Golgi staining)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染色技术,用于显示和研究细胞内的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

高尔基体在细胞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负责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运输。

高尔基染色法的原理是通过使用特殊的染料将高尔基体染成特定的颜色。

最常见的染料是硫酸氨基苯汞(ammonium mercuric thiocyanate),在染料处理后,高尔基体通常会呈现棕色或黑色。

步骤:
1. 样品制备:将需要染色的细胞样品固定在玻璃片上,通常使用甘氨酸或乙醇固定。

固定过程有助于保持细胞结构,以便进行染色。

2. 染色:将固定好的样品放入装有硫酸氨基苯汞的染色液中,染色时间通常为15-30
分钟。

3. 脱水:将染色好的样品放入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进行脱水,逐渐增加乙醇浓度,直到样品中的水分完全被去除。

4. 封片:将脱水后的样品放入装有覆盖剂(如加拿大树胶)的载玻片上,并盖上盖玻片。

覆盖剂用于保护样品并防止染料扩散。

5. 显微镜观察:将封好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高尔基体呈棕色或黑色。

通过高尔基染色法,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细胞内与其他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病理切片染色方法

病理切片染色方法

病理切片染色方法
病理切片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病理医师观察和诊断疾病。

常用的病理切片染色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高尔基染色法:可以染色细胞核为蓝色,细胞质为粉红色,便于观察细胞形态和排列情况。

2. 血液涂片染色:常用的涂片染色方法有吉姆萨染色法、健康那染色法等,可以帮助观察血细胞的类型和数量。

3. 组织切片染色:常用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有血红素-伊宁染色法、苏木精-伊宁染色法等,可以染色细胞核和细胞质,以及观察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

4. 免疫组化染色:通过特定抗体与组织中的特定抗原结合,来观察和诊断疾病。

常用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等。

5. 特殊染色:用于染色特定的结构或化合物,例如透明质酸染色、银染色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病理切片染色方法,根据具体需要和疾病类型,病理医师会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来进行诊断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尔基染色
一. 实验原理
重铬酸钾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铬酸银沉淀,由于组织的嗜银性而沉积于神经元中。

二. 药品、试剂、仪器
药品和试剂:水合氯醛、重铬酸钾、40 %甲醛、硝酸银、火胶棉、二甲苯、梯度酒精、树胶、明胶
仪器设备:输液器、染色缸、手术器械、Leica震荡切片机、毛笔
三. 实验步骤
1. 10 %水合氯醛以0.1 ml/10 g体重经腹腔麻醉小鼠。

一般2-3 min 后出现麻醉效应。

若个别小鼠麻醉效果不好,可少量追加麻药。

2. 灌注与固定用0.5 %亚硝酸钠的生理盐水溶液(现配现用)从小鼠左心室灌注,同时打开右心耳,至从右心耳流出的液体无血色(5-10 min),遂将灌注液换成l0 %甲醛生理盐水溶液继续灌注进行固定。

这一过程中前液使血管扩张,后液使组织充分固定。

因此,在灌注固定液时,宁可多用固定液使之充分将前液置换。

3.固定液灌注充分(约需200-300 ml)后,用血管钳夹住右心耳,静候1—2小时。

4. 打开血管钳,用下列媒染液灌注,至流出液显浓厚桔红色,再夹住右心耳静待1—2小时,至此已完成灌注过程。

媒染液配方;
水合氯醛50 g
重铬酸钾50 g
蒸馏水400 mI
待以上成分溶解后加40 %甲醛液100m1摇匀,最后加蒸馏水1000m1。

5.开颅取出所需组织。

用刀片将组织冠状切为厚约5 mm 的小块,仍用媒染液浸泡,置暗处避光,室温3天。

6.换瓶用1.5%硝酸银水溶液浸泡镀银,置暗处3(7)天。

每日换新银液一次(换新的瓶子,用锡箔纸包好,不能用镊子,用长的棉签杆),并及时摇动瓶,使镀银充分。

7.用火棉胶包埋组织块(1 min)后用Leica震荡切片机切为厚度为50μm (100-150um,50um效果不太好)的切片。

切片再浸于2%(3.5%)重铬酸钾水溶液漂洗10 min。

如果不长期储存,可以直接将组织放在载玻片,盖一个盖玻片,直接观察,但是必须当天做完,如果长期保存按下面操作进行。

8.流水漂洗后贴片于预先涂有1 %明胶并烘干的载玻片上,沾干水分。

9. 快速经酒精梯度脱水:70 % - 80 % - 90 % - 95 % - 95 %- 100 %-100 %,每次5 min,用漏斗回收酒精。

10. 经二甲苯漂洗10 min,树胶封片,晾干。

11、普通显微镜(1501),1000倍。

四. 评价指标、统计方法
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均呈棕黑或黑色。

此法的成功率较高。

这类方法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1.所显示的细胞成分,色调浓重,易于分辨;2.未被染出的细胞无色,致背底清澈色调很淡,对比度极好;3.操作过程比较简单。

下图是用806实验室的正置显微镜配备的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可以黑白或彩色照片输出。

统计方法: 在100倍油镜下对感兴趣区域的神经元的树突棘进行计数,以单位长度树突上的棘数量作为指标进行t-test (两组)或方差分析(多组),以考察某因素对神经元的形态可塑性的影响。

五. 注意事项
1. 开胸时注意保持心脏的完整性。

2. 灌流时最好将输液器针头置于主动脉中(从心尖垂直进针),要注意区别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用动脉夹将针头连同心脏一道夹牢后进行灌注。

下图为心的正面观。

3. 用0.5 %亚硝酸钠的生理盐水灌注时先快后慢,快时液体流动如线状。

约需100 ml。

4. 配制甲醛溶液和灌流都在通风橱中操作。

5. 固定液灌注充分的标志为动物肢体僵硬。

6. 配制媒染液时,重铬酸钾常温下较难溶,可于37 OC浴槽中搅拌配制。

7.硝酸银水溶液每次现配现用。

用媒染液浸泡和镀银时用锡纸将瓶完全包住。

8.震荡切片时使用双蒸水。

9. 在涂有1 %明胶的载玻片上贴片时经常出现脱片的现象,可尝试在载玻片上涂0.01 %多聚赖氨酸并烘干再用于贴片。

防滑玻片制备:
明胶硫酸铬钾法是将2.5g明胶加热溶于500mL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冷却后加入0.25g硫酸铬钾搅匀充分溶解后,将玻片浸泡溶液中30min,取出载玻片控尽液体后置入温箱烤干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