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与企业)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
(工厂管理)工厂化育苗重点

一、名词解释1、工厂化育苗: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2. 嫁接亲和力:砧木与接穗愈合和成活的能力,用嫁接成活率表示。
3.共生亲和力:嫁接成活后的共生能力,即嫁接成活后能否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
4.秧苗质量保持率)指蔬菜秧苗育成后到定植以前的贮运过程中秧苗质量保持程度的一种特定涵义的数量化指5.边际效应:在利用穴盘进行工厂化种苗生产时往往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处于穴盘边缘的植株生长势弱于中央的植株,6.逆边际效应:部分处在苗盘中央的幼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生长速度较慢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育苗期的延长,植株长势越来越弱,以致最终被周围植株全部覆盖而失去育苗价值。
1、褐变:指对于富含多酚化合物的植物,在接种时由于切割或剥离使组织收到伤害,该类物质会在多分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褐变,是培养基变黑,并严重抑制外植体生长和分化,严重时导致培养物死亡。
2、玻璃化现象:指组织培养中,呈现半透明状的畸形试管植物,这类植物被称为“玻璃化苗”。
在离体培养中,再生植株长成玻璃苗的现象,被称做玻璃化作用。
3、胚状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器官也可以产生类似胚的结构,其形成也经了一个类似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这种类似胚的结构称为胚状体4、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与方法,通常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5、植物细胞全能性:每一个植物细胞带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6、污染:污染是指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容器中滋生大量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 一二年生草花育苗技术

工厂化育苗
项目一 一二年生草花育苗技术
九、醉蝶花育苗
1、基本简介
p 醉蝶花花梗长而壮实, 总状花序形成一个丰茂的花球, 花形优
美别致, 花瓣团圆如扇, 花蕊突出如爪, 形似蝴蝶飞舞,花色娇
艳,初为粉白, 次转粉红, 后变紫红, 一花多色, 兼具蜜腺, 常
令飞蝶陶醉, 故名醉蝶花。长长的雄蕊伸出花冠之外, 形似蜘蛛,
工厂化育苗
项目一 一二年生草花育苗技术
二、常见的一二年生草花
矮
百
牵
日
牛
草
波
彩
斯
叶
菊
草
工厂化育苗
项目一 一二年生草花育苗技术
二、常见的一二年生草花
黑 心 菊
天 人 菊
三
蛇
色
目
堇
菊
工厂化育苗
项目一 一二年生草花育苗技术
二、常见的一二年生草花
瓜叶菊
孔雀草
羽衣甘蓝
茑萝
鸡冠花 美女樱
工厂化育苗
项目一 一二年生草花育苗技术
项目一 一二年生草花育苗技术
2、旱金莲育苗技术要点
p 旱金莲种子千粒重130g 左右, 可以使用2 年。每平方米苗床播 种量500g左右, 种子上面覆盖细土1.5cm 左右, 控制地温20℃左右,
播干种子5天出苗。
p 出苗后移入72孔穴盘, 当秧苗生长到互相影响时再移入直径8~ 10cm的容器中成苗, 或用直径13~15cm的塑料盆培育盆花。
p 育苗中前期白天气温控制在18℃~25℃, 后期可适当降温, 注意 防止徒长, 整个苗期要充分见光。育苗土壤要保持湿润, 苗床四周
经常洒水, 保持空气湿润。
工厂化育苗
项目一 一二年生草花育苗技术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介绍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介绍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是指在工厂化条件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花卉进行育苗和繁殖的一种方法。
工厂化育苗技术以其高效、快速和可控的特点,已经成为花卉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工厂化育苗技术主要包括试管苗繁殖、组织培养和快繁等几种方法。
试管苗繁殖是一种基于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的育苗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组织解离、植物组织培养基的配置、试管苗扩繁和试管苗移栽等。
该方法利用植物体内组织细胞的无性再生能力,在无菌条件下将花卉植株的组织解离成细胞和细胞团,再将其分别培养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最终通过细胞分裂和不定芽的形成,得到大量的试管苗。
与传统育苗相比,试管苗繁殖具有不受季节限制、繁殖速度快、育苗费用低等优点。
组织培养是一种将植物体的组织或细胞培养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以实现植物再生和繁殖的技术。
在花卉工厂化育苗中,组织培养主要用于繁殖难以通过种子繁殖的花卉品种,如兰花、菊花等。
该技术主要包括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和花药培养等方法。
通过组织培养,可以有效地解决花卉繁殖难题,节省种子和土壤资源,提高育苗效率。
快繁是指通过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和无性繁殖方式,将母株分离成多份,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让其再生成新苗的育苗方法。
在花卉工厂化育苗中,快繁主要通过分株、插花枝、垫接和叶插等方式实现。
该方法具有繁殖速度快、成本低、效果稳定等优点,适用于育苗量大、育苗周期短的花卉品种。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花卉的繁殖效率,还可以解决一些传统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如病虫害传播、生长环境无法控制等。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实现对花卉的优良品种的选择和筛选,为花卉育种和市场推广提供了新的机会。
然而,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该技术对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培养基的无菌和环境污染的预防等。
其次,在育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退化现象,如试管苗生长弱、组织培养苗遗传变异等,这对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概况综述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091班曹开伯学号:0918010134前言随着人类精神物质世界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精神上的需求也不断的提高,但是仅凭一些传统的生产方式是部门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因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发展是必然的。
我们每天吃的植物,所观赏的植物,以及许多用于其它方面的生产的植物,大多都是在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下产生的,例如我们吃的大米,是经过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加工而产生的优质米,有如荷兰的郁金香的生产,那些都是在现代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发展的情况下才有生产规模。
我们经常都会接触到一些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所得的一些成果,但是我们是否了解工厂化育苗技术呢。
工厂化育苗技术是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的一种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人们就在尝试把工业应用于各方面,大到运用于航运,农业等,小到一些日常用品的生产,我们离不开工业化,而工厂化育苗技术也是在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和提升而产生的,但由于兴起比较晚,因此还有许多方面的不成熟,还很少被人所了解,但却对人们有重大的意义。
我想这一技术的发展应该得到跟多人的理解,以及支持,让它们能够快速健康发展,跟好的为人民服务。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历史,应用,以及其取得的成就和它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了解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是怎样对我们的生产产生影响的,工厂化技术于传统的育苗方法有什么区别,以及工厂化育苗技术作用于我们生活的那些方面。
工厂化育苗管理方案技术

工厂化育苗管理技术(一)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流程工厂化育苗的基本程序为:准备、播种、催芽、成苗培养、出苗等阶段。
s 基质准备及混淆图优秀品种6-2序种子消毒、丸粒化优秀砧木基质装盘育苗容器准备、消毒工厂化育苗程表示图(二)育苗基质的选择及要求穴盘育苗对基质的整体要求是有优秀及稳固的化学性,尽播种机播种的物理性可能使幼苗在水分、氧气、温供给方面获得满质理化性状的指pH 值、阳离子交度、容重等。
有机恒温、恒湿温、光、 CO2、营养液管理生长发育调理催芽室催芽出苗成苗培养度和养分足。
影响基标主要有:换量、孔隙基质的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以及吸附商品种苗性与缓冲性,分解程度越高,容重越大,总孔隙度越小,一般以中低平分解程度的基质为好。
不一样基质的pH值各不同样,泥炭的 pH值为 ~,蛭石的 pH值秧苗包装为左右,珍珠岩的pH值为左右,多半蔬菜、花优良优良市场销售原苗成苗卉幼苗要求的 pH 值为微酸至中性。
阳离子互换量是物质的有机与无机胶体所吸附的可互换的阳离子总量,高位泥炭的阳离子互换量为1400~1600 mmol/kg, 浅位泥炭为 700~800 mmol/kg,腐殖质为 1500~5000mmol/kg,蛭石为 1000~1500 mmol/kg,珍珠岩为 15mmol/kg,沙为 10~50mmol/kg 。
有机质含量越高,其阳离子互换量越大,基质的缓冲能力就越强,保水与保肥性能亦越强。
较好的基质要求有较高的阳离子互换量和较强的缓冲性能。
孔隙度适中是基质水、气协调的前提,孔隙度与大小孔隙比率是控制水分的基础。
风干基质的总孔隙度以 84%~95%为好,茄果类育苗比叶菜类育苗略高。
此外,基质的导热性、水分蒸发蒸腾总量与辐射能等均对种苗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常用的有机基质主要有:(1)泥炭依据泥炭的形成地纬度、天气条件和分解程度的不一样,可将泥炭分为低位泥炭、中位泥炭和高位泥炭 3 大类。
花卉工厂化育苗的现代播种技术

花卉工厂化育苗的现代播种技术
播种育苗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播种所需要的设备
大型种苗场安装的播种流水线包括:介质混合机、介质运输机、介质填充机、播种机、覆料机以及淋水机等。
全自动的播种流水线,播种效率可提高几十倍,且播种质量高、一致性好。
半自动化播种则由人工完成介质混合、装盘、播种、覆土、淋水等工作,再人工操作配合机器播种。
播种机按设计样式不同分为针管式、板式和滚桶式。
半自动播种机有:手持管式播种机、板式(简易板式、改良型板式)播种机;全自动播种机有:针式精量播种机、滚筒式播种机。
种苗生产者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播种机。
滚筒式播种流水线适用于特大型种苗场;大中型的种苗场可选择平板播种机或自动针式精量播种机;小型种苗场或一般的花卉生产者可选择简易管式播种机。
播种机工作原理
播种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即真空吸附原理。
采用真空马达或气压泵,利用真空把种子吸附到针管口、面板小孔或滚筒小孔上,将吸附有种子的针管口、面板小孔或滚筒小孔对准各个穴孔,关掉真空马达或气压泵,吸附的种子落到穴孔中。
应注意的问题
播种机播种的精度与种子的大小和类型、操作人员技能以及每天播种的数量有关。
目前已有可以播种小至秋海棠种子、大至西瓜种子的各类播种机,生产者可根据生产规模、种子类型和数量、使用穴盘的规格型号等选择合适的播种机。
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播种机的清洁、保养和维修。
花卉工厂化育苗的现代播种技术

运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 测育苗环境,自动调节温度、光照、湿度 等条件,创造适宜种苗生长的环境。
生物技术应用
信息化管理
引入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组织培 养等,改良花卉品种,提高种苗抗逆性和 产量。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育苗过 程全程可追溯、可查询,提高管理效率。
花卉产业发展趋势
多元化品种需求 随着消费升级和审美观念变化, 市场对花卉品种的需求日趋多元 化,要求花卉产业不断创新和丰 富品种。
跨界融合 花卉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 如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结合,创 造更多商业模式和增长点。
绿色生产 环保意识的提高促使花卉产业向 绿色生产转型,注重资源节约和 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种子引发
通过浸泡、冷藏等处理方 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 发芽势,缩短发芽时间。
基质选择与配制
基质类型
选择适合花卉生长的基质,如泥 炭、珍珠岩、蛭石等,确保基质
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基质消毒
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病原 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等有害物质。
基质配制
根据花卉的生长需求,将不同类型 的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以满 足花卉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条件 。
发芽期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发芽期管理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种子发芽。定期检查发芽情况,及时移 除覆盖物,防止徒长。
病虫害防治
发芽期易受病虫害侵袭,应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措施防治。可 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04
苗期管理技术
温度与光照控制
温度调节
根据花卉生长需求,调节育苗环境的温度,确保种子正常发 芽及幼苗健康成长。
家庭园艺市场崛起 家庭园艺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花卉 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要求花卉 产业提供更多适合家庭种植的花 卉品种和配套服务。
工厂化育苗的新技术

工厂化育苗的新技术
工厂化育苗的新技术是指通过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将育苗过程纳入工厂化生产流程中,从而实现育苗的自动化、高效化和规模化。
这种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育苗的质量和产量,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从而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效益和利润。
在工厂化育苗的新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是自动化控制、环境调控和生物技术等手段。
自动化控制包括自动化喷水、肥料投放、光照调控等,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的育苗过程。
环境调控则通过控制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环境因素,来保证育苗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组织培养和遗传改良等手段,可以实现高效率的育苗和优良品种的育种。
工厂化育苗的新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中,其优势更加显著。
同时,这种技术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一,工厂化育苗的含义工厂化农业是世界农业继原始的采集业进入现代种植业之后,具有华时代意义的农业革命.这是人类适应环境,利用自然,挖掘资源,满足物质需要的高科技行为.工厂化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环境控制技术,现代新材料不断创新和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结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荷兰,以色列,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工厂化农业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出最佳的人工栽培环境,从而打破了水,土,季节等环境限制,大幅度提高了园林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工厂化农业定义为:利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在可控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集成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工厂化育苗是近年来园艺中出现的新概念,就是在人工建造的设施(光,温,水,气可控制)内,进行园林植物育苗(成批量,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方式。
我国于1996年,在北京,上海,广洲,杭州,沈阳五大城市实施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使我国自行设计的适应不同气候特点的华北型,东北型,东南型,华南型温室首现风采,其中一些新技术及配套设施达到了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可见,工厂化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与高新技术最佳结合的产物.工厂化生产育苗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先进的工业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为花卉育苗,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并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人民生活需要进行有计划,有规模,周年生产的科学生产体系,以提高花卉苗木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以获高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工厂化生产育苗的作用,意义花卉苗木工厂化生产,育苗是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变的一次革命,是花卉苗木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工厂化的目标是提高花卉冒充产品产出率,质量和档次,改善劳动环境,增加种植者和企业收入.2003年中国的花卉出口额是1,5亿美元,仅占世界花卉交易额的1%左右.而花卉种植面积仅是我国1/10的荷兰,花卉进出口创汇额却占世界的70%以上.不容置疑,花卉工厂化生产起了关键作用. 工厂化生产育苗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意义1,迅速扩大园林植物新品种的群体.工厂化生产是环境相对可控的农业生产,打破了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因此可以减轻由于干旱,冰雹,涝灾,低温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作到周年生产种苗,保证一个新品种引种成功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其群体数量,加速其产业化开发利用。
2,推动园林苗圃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我国目前的园林苗木生产大多采用传统露地栽培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出现将会推动园林苗圃在设施建设、生产技术、栽培管理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和改革。
3,创建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经济效益明显。
园林花卉苗木的工厂化生产经济效益明显,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阳光产业,如以色列创造出每公顷温室每季收获300万枝玫瑰的高产量,江苏省农林学校投资近280万元建成的彩叶苗木种苗生产基地,其工厂化生产设施投资就高达160多万元,每年生产种苗超过300万株,年产值超过350万元。
高效的工厂化育苗生产产值可达到大田作物产值的几十甚至几百倍.4,具有良好试验示范和推广辐射作用。
在目前我国园林苗圃生产技术还相对落后的形势下,园林苗圃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出现,对广大苗木生产专业户和普通苗圃提高其生产技术无疑是一种很大的促进,因此,工厂化育苗具有良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辐射作用。
5,环保,节能并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工厂化育苗所大量采用的日光温室园艺生产使我国北方地区花卉小苗不能生产的冬季变成了生产季节,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同时减少了由于温室加温造成的环境污染. 园林花卉苗木的工厂化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涉及设施,环境,种苗,建材,农业生产资料等许多方面.以日光温室为例,一般设施结构建筑投资每亩需要1,2万元(竹木土墙结构)----10万元(钢架砖墙保温板结构)不等,生产投资每年每亩需要0,5---0,8万元,因此如按现有日光温室700万亩计算,每年生产费用投入可达400亿元以上,由此可带动建材,钢铁,塑料薄膜,肥料,农药,种苗,架材,环境控制设备,小型农业机械,保温材料等行业的发展. 三, 工厂化生产育苗的概况园艺作物的工厂化育苗在国际上是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是现代农业,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后半期,人们利用玻璃温室进行了植物带叶扦插生根试验,并对植物生根的相关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934年温特(F、W、Went)等人在进行植物生长素促进插穗生根研究的同时,应用喷雾灌水法从生理方面对促进生根进行了研究。
1940年以来,有多人先后报道了应用喷雾技术促进插穗生根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世界灌溉技术开始进入一个新时代,以色列利用廉价的塑料管材大力发展微灌事业、澳大利亚研制出多种微型喷水装置、苏联的雾灌技术也有很大发展。
60年代美国康乃尔大学在定时钟和阳光控制器的基础上发明了电子叶控制间歇喷雾装置,被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从此喷雾扦插育苗技术开始进入生产应用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引入了电子叶间隙喷雾装置,对喷雾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并开始报道应用这种新技术,但都是在塑料大棚和温室内进行、没有形成专门为嫩枝扦插育苗的成套设备。
1987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制出双长悬臂自压水式扫描喷雾装置,可以在全日照条件下进行喷雾扦插育苗。
由于采用了新颖实用的旋转扫描喷雾方式和低压半面折射喷头,所以正常喷雾不需要高位水压,而且喷雾均匀,停电时还可启用备用塔进行人工控制,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和应用。
进入90年代以后,微喷灌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塑料管和塑料型喷头在花卉和农林园艺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利用微喷灌技术解决了幼苗移栽成活难的重大课题,使全光喷雾扦插育苗技术更加完美。
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开始研究穴盘育苗技术,70年代欧美等国在各种蔬菜,花卉等的育苗方面逐渐进入机械化,科学化的研究,由于温室业的发展,节省劳动力,提高育苗质量和保证供应时间的工厂化育苗技术日趋成熟。
目前发达国家的种苗业,已成为现代设施园艺产业的龙头。
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了组装式镀锌管棚架生产技术,使我国塑料薄膜大棚在结构上出现一次飞跃,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建立了一批温室生产厂家。
80年代中期从美国引进了轻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和设备,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辐射推广,给我国花卉,蔬菜育苗带来了重大的改革,采用轻基质穴盘育苗已成为花卉,蔬菜生产现代化的切入点。
95期间大型温室引进出现一次高潮,从96---2000年花费大约1亿美元从法国,荷兰,西班牙,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引进全光大型温室,面积达175公顷,特别是北京和上海的几个园区从荷兰,以色列,加拿大引进温室的同时还带来了配套品种和专家。
近几年来,在工厂化农业示范园里先后引进了连栋玻璃温室,连栋塑料温室,连栋PC板温室及与之配套的遮阳,内覆盖,水廉降温,滚动苗床,行走式喷水车,补光系统,加光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等。
由此,园艺作物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也已迅速推广开来。
但目前工厂化生产育苗也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次性投入大,能耗成本高:现年引进,仿制,自行研制的大型温室,尤其是引进的温室,多数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亏损原因主要是,建造投资高,能源消耗大,产品质量低,产品价值难以实现。
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工厂化农业发达国家,建立有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完全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管理体制和机制。
温室内环境控制水平及设备配套能力不够:如大棚,温室结构简易,设备简陋,难于进行温,光,气,水等环境的综合调节控制。
覆盖材料在透光性,防老化,防尘性能方面亦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或虽然硬件装备水平并不低,但生产管理和运行水平远不及国外。
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低:以人均管理温室面积比较,只相当于日本的1/5,西欧的几十分之一。
缺乏系列化温室栽培专用品种:目前温室种植品种大部分是从常规品种中筛选出来的,还少有专用型,系列化特别是国内自己选育的温室栽培品种。
四,工厂化生产育苗的特点为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工厂化生产育苗必须有保护设施,这是工厂化生产的最根本特征。
大部分生产活动都在室内进行,配套的保护设施有温室,大棚,高架荫棚等。
一般工厂化生产育苗车间配置有增温降温,补光,自动喷淋设备。
生产手段先进,改善了苗木生长发育的条件,苗木的生产受季节的影响小。
但温室的光,温,水,气控制系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这些都必须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完成,技术含量高,稍有失误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节省能源,容器育苗比重大。
目前,工厂化育苗大多采用穴盘育苗(种苗)和纸袋育苗,成品苗的容器栽培也正成为发展方向。
培养容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与苗木一起定植的容器,如纸杯、黏土营养杯、营养砖、泥炭容器、纤维质压模容器等;另一类是不能与苗木一起定植入土的容器,如乙烯膜袋或营养杯以及可拆式种植钵、穴苗盘等。
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现比较,育苗效率由每平方米100株提高到700——1000株。
能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种苗产量,节省电能2/3以上,显著降低育苗成本。
工厂化生产育苗能实现种苗的标准化生产,育苗基质,营养液等采用科学配方,实现肥水管理和环境控制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穴盘育苗一次成苗,幼苗根系发达并与基质紧密粘着,定植时不伤根系,易成活,缓苗快,能严格保证种苗质量和供苗时间。
工厂化育苗由于采用机械精量播种的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大大提高了播种出苗率,节省种子用量,其生产的苗木无论在色质、株型、生长势及苗木包装运输,还是在定植等方面,均比露地培育的苗木在质量上有很大的优势,市场竞争力强。
五,工厂化育苗的场地,设施,方法1,场地工厂化育苗的场地由播种车间,催芽室,育苗温室及附属用房(包装间,组培室等)组成。
播种车间占地面积视育苗数量而定,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主要放置播种流水线,绞拌机及一部分基质,肥料,育苗盘,推车等。
催芽室一般15平方米左右,设有加热,增湿和空气交换等自动控制和显示系统,室内温度,光照可调,相对湿度能保持在85%——90%范围内,室内的温湿度,照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对一致。
另外还有育苗温室。
2,设备设施(1)穴盘精量播种设备和生产流水线为工厂化育苗的重要设备,它包括以每小时40——300盘的播种速度完成拌料,育苗基质装盘,刮平,打洞,精量播种,覆盖,噴淋全过程的生产流水线。
(2)育苗环境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指育苗过程中的温湿度,照度等的环境控制系统。
加温系统:以燃油热风炉为宜,水暖加温往往不利于出苗前后的温度升温控制。
育苗床架内可埋设电加热线以保证秧苗根部温度的任意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