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进校园
诗词进校园诗意润童心

诗词进校园诗意润童心
“诗词进校园,诗意润童心”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带入校园,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诗意情怀。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
通过学习诗词,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校园中开展诗词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诗词创作比赛等,让学生们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诗词水平;可以开设诗词选修课,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诗词的知识和技巧;还可以邀请诗词专家到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诗词的文化内涵。
除了教育活动,还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诗词元素。
例如,在校园中设置诗词展板、悬挂诗词标语等,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诗词的存在;可以开展诗词主题班会、诗词社团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交流诗词心得,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
总之,“诗词进校园,诗意润童心”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能够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营造出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
运河小学诗词进校园总结

诗香飘逸满校园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运河小学二0一一年十月诗香飘逸满校园----大吴镇运河小学诗词进校园活动总结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优秀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
它们破土而出后,和芳香的空气融合,长久地弥漫大地。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咀嚼、体会、感悟,心驰神往,仍然能徜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嗅到它们散发出来的芳香。
”由此可见,古诗文对于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为孩子们开辟了一个充满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释放着他们无尽的智慧和梦想。
所以,近年来,我校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诗词进校园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
做法如下:一、活动概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目标,三个措施,四个坚持,五条途径,六个阶段。
(一)一个中心:积极创建诗词进校园先进学校(二)两个目标:1.小学阶段背诵古诗文200篇(低年级每学期背诵10篇,中高年级每学期背诵20篇)。
2.编写《古代名诗名句诵读范本》系列校本教材。
(三)三个措施:1、营造诵读环境,熏陶人格情操。
2、诵读诗文作品,积淀人文修养。
3、尝试特色活动,培养个性才能。
(四)四个坚持:1、坚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2、坚持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3、坚持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相结合。
4、坚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五)五条途径:1、听; 2、看;3、读; 4、抄; 5、讲(六)六个阶段:【背诗】【配诗】【演诗】【赏诗】【写诗】【做人】二、具体举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三个措施1、营造诵读环境,熏陶人格情操(做到班5校6)(1)班级环境布置:彰显特点,表达个性,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班级氛围营造方法:①开展竞赛,激发热情。
利用每周一节的古诗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抽十来分钟时间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方案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意义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诗词文化渐渐淡化,学生们对于诗词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越来越少。
为了提高学生对中华诗词的认识和文化水平,让学生了解和感悟诗词的美,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诗词学习和创作,增进对中华诗词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意识。
二、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1.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将在学校的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期间组织实施。
2.活动内容:(1)诗词讲解。
选取一些能够代表中华诗词文化的精品诗词,由专业的老师讲解,以增加学生对中华诗词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诗词朗诵。
引领学生一步步开展朗诵练习,由学生们自己朗诵,让学生在娴熟掌握诗词之后,通过实践运用,深刻感受诗词的内涵和美好。
(3)诗词创作。
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悟、体验,结合所学诗词知识,编写一些能够展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才能的诗词作品。
(4)诗词比赛。
在学校内开展一系列学生诗词比赛活动,以增加学生对中华诗词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和展示诗词文化的平台。
3.组织形式:(1)学校内开设诗词学习课程。
学校可以安排专业老师给学生上课,结合著名诗人的故事和诗词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华诗词文化。
(2)学校内开展诗词朗诵比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自准备、自己朗诵,参赛作品评选不仅根据诗词的内容和口音,还考虑学生病理情感表达的独特性。
(3)学校内开展诗词创作比赛。
学校可以开展学生创作比赛,探索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力;同时,以此促进诗词创作技能发展。
三、活动预算预算主要用于购置活动所需的教材、奖品、装置等,预算如下:1、诗词教材:1000元2、奖品:2000元3、装置(如MV、背景音乐):1000元4、其他:1000元预算合计:5000元四、活动效果和考核标准1、活动效果:(1)增强学生对中华诗歌文化的了解和崇尚。
书香满洞天——诗词进校园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教案:书香满洞天——诗词进校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基本知识,感受诗词的魅力,培养对诗词的兴趣。
2. 通过诗词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诗词的基本知识介绍:诗词的分类、特点、表现手法等。
2. 诗词欣赏:选取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诗词进行教学,分析诗词的意境、情感等。
3. 诗词创作指导:教授学生诗词的创作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基本知识,感受诗词的魅力。
2. 难点:分析诗词的意境、情感,培养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诗词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诗词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诗词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词基本知识介绍:讲解诗词的分类、特点、表现手法等,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诗词欣赏:选取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诗词进行教学,分析诗词的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
4. 诗词创作指导:教授学生诗词的创作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书香满洞天——诗词进校园2. 板书内容:- 诗词基本知识介绍- 诗词欣赏- 诗词创作指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背诵,并简单分析其意境、情感。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表述清晰,严禁抄袭。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词的基本知识介绍、诗词欣赏和诗词创作指导,让学生对诗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使学生在书香满洞天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诗词进校园

校园七律
明媚阳光当空照,鲜艳国旗迎风飘。
待到春风又吹抚,新小校园更妖娆。
书香校园
绿树环绕花儿香,景色怡人心欢畅。
翰墨书香溢校园,师生共谱新辉煌。
校园所见
桃红映三月,青松翠两行。
往来皆学子,健步入课堂。
树下闻笑语,隔窗诵诗章。
校园多静雅,玉宇溢书香。
校园新风
八礼四仪记心间,勤学善问敢创新。
德智体美齐发展,校园奏响和谐歌。
校园七律
百般红紫竞芳菲,累累硕果惹人羡。
注目红旗冉冉升,莘莘学子豪情燃。
满怀安国兴邦梦,书声琅琅传校园。
以身作则铸师魂,三尺讲坛献青春。
共创中国梦
东方红,太阳升。
生我材,为兴邦。
立大志,做栋梁。
谱和谐,国运昌。
中国梦,民族兴。
颂新小
秋风送爽落叶飘,书香校园展新貌。
遵纪守法人人赞,齐心合力奔向前。
诗词进校园

• 5.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教室图书角, 要摆有《中华诗词》、《东坡赤壁诗 词》等诗词刊物;
•
6. 要组建诗词兴趣小组、诗词欣赏 或创作的社团,配有指导教师,定期 组织活动。要有诗词教学校本教材 (普及型、提高性);
• 7.积极参加镇江市“京江明月中秋韵”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校园诗教 的示范学校等活动。
• 3.学生诗社、兴趣小组和社团还未形 成规模,活动次数少,学生诗歌发表 的阵地还未真正建立。 • 4.诗歌教学、赏析、创作的指导教师 队伍还不够壮大。
• 5.诗词普及的校本课程(教材)还比 较少 • 6.过程性资料严重缺乏。
总体要求: 加大推进“诗词进校园”的力度, 把诗教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 划,利用校园阵地,展示学生创作成 果,引导学生读诗、赏诗、写诗,营 造良好的校园诗词文化氛围。
“全国诗词之 市”省级创建
(整体) (局部)
诗词文化进校园是创建的基础和 重点
1.诗词进校园活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 视,或者说口头上讲重视,实际上并 未真正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2.教学活动尤其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应 试的倾向还比较明显,重诗歌阅读, 轻基础普及,重诗歌赏析,轻诗歌创 作,重古典诗歌分析,轻现代诗歌把 握的现象还相当严重。
• 8.要在学校设立与诗词有关的展板、橱窗 和历代著名诗人、词人文化走廊等。充分 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通过校园电视台、广 播站、电子滚动屏幕、积极开展诗词知识 的普及学习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网、黑班 报、校报、校刊等载体,开辟诗词专栏, 发表学生作品刊印学生作品或作品集,形 成物化成果
“诗词进校园”活动阶 段性总结交流暨“全国 诗词之市”省级创建迎 检工作会议
“全国诗词之市”创建
2013年3月26日,我市就颁布《关于成 立创建“全国诗词之市”领导小组的通 知》(镇办发【2013】40号) 4月18日,镇江市创建“全国诗词之市” 现场动员会在扬中召开。
中国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进校园

中国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进校园——实施校本课程几点做法诗词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润泽了我们中华民族儿女。
我们望奎县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是黄河以北第一个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诗词之县”称号的东北小城。
我们学校坚持把诗词教育与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统一纳入语文课程体系,列入课程计划,以诗词阅读、鉴赏、背诵和创作为主,在逐步扩大诗词教育覆盖面的同时,把诗词进校园作为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努力打造校园诗词精品,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思想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为了给全镇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诗词文化环境,我们把诗词进校园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
在学校教室内外墙壁上、校园的围墙上都挂起了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诗词图版,使学生在浓厚的诗词氛围中感受中华诗词的独特魅力。
下面结合“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谈几点我们的具体作法:一、科学利用时间。
充分利用学生上早自习的时间。
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诗词背诵,或齐背或领背或自由背,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来分钟。
每节课课前的二三分钟也要充分利用,由指定同学领诵。
这样点点滴滴的挤时间,日积月累我校的学生每人都能出口是诗。
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
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全方面运用。
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古诗文的意蕴,增进学生背诵诗词的兴趣,降低学生诵读的难度,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一些配乐动画、诗词课件、视频等。
让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美妙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词的艺术魅力。
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所描绘的景物进行再想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文中所描写的的意境,从而增进了学生背诵和学习诗词的兴趣,也体验到了学习古诗文的乐趣。
三、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进行辅导。
为了全面开展好这样的活动,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开展了一帮一的活动,结成对子互帮互助。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方案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活动简介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是为了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艺术而开展的一项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让学生感受和领悟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的艺术形式、灿烂的文化遗产,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究热情。
二、活动内容与方式
1. 诗词晚会
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的诗词晚会,展现在校学生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
学生选取经典诗词或自己的作品进行朗诵或演唱,或是用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展现。
晚会还可以邀请专业诗人或人文教育专家现场点评,增强学生的学习交流与互动。
2. 诗词比赛
以诗词朗诵、创作、表演等方式进行比赛,并邀请专业评委进行评分。
比赛结束后,可进行颁奖仪式,鼓励学生在诗词艺术上不断努力与创新。
3. 朗诵大赛
以学生个人或团队形式,选取一首或数首经典或现代诗词进行朗诵。
评分标准包括朗诵技巧、语音语调、感情表达等。
此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语言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进校园”计划方案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座高峰。
唐诗宋词滋养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培育了一代又一代闪耀着文明之光的人才,是优秀的文化瑰宝,如何将这优秀传统形式有效地传承下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社会上年轻一代已经很少有人问津传统诗词了,再不考虑此事,恐怕我们这一优秀的传统会失传,因此此事也是一件急待解决的问题。
中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接班人,学校作为教育单位,理应承担这一重任。
怎么样在教学任务完成之余让学生感悟诗词的魅力,让诗词熏陶孩子的心灵,这是对语文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学期,我们还是摸索中前进,具体计划如下:
一、成立学校诗词小组。
由学校领导任组长,由懂传统诗词的教师任副组长,其他语文教师任组员。
语文老师肯定在这次活动中要挑大梁,这也是展示语文老师的一个新课堂。
二、以“诗词进校园”此机会为桥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能力。
以爱好传统诗词的学生为主要对象,不定期给学生作讲座,传授传统诗词创作知识和方法。
诗词的欣赏本来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学生更全面接触诗歌。
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了解诗歌发展史,学习吟诵、欣赏、演唱古诗,提高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写作编辑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学习名家高尚的道德情操,品味作品中蕴涵的情感,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这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
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中,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编辑作品,并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诗词教学相整合,旨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和综合语文能力。
三、课程设置。
校本课程,第一学期以初唐诗歌为主,选取初唐四杰等作为学习的载体。
四、课时计划。
学习的课内活动每周一课时。
课外活动两周一次。
利用学校刊物和墙报不定期发表师生相关作品,促进交流及相互学习。
举办传统诗词创作、朗诵比赛等活动,培养与提高学生对传统诗词的兴趣。
可以推行一些探究性活动,例如自由赏析诗词,讨论诗词赏析的方法等。
五、具体实施人员安排。
1,按时间段来划分。
初唐,王欣,曲兆秋,张婷娜老师负责。
了解诗歌体例,诗歌结构。
中唐,朱涛,徐进,孟璇璇老师负责。
按照诗歌内容例如山水田园,闺怨,咏史怀古来赏析诗歌。
盛唐,张琳,张蓓蓓,刘君负责。
主要探讨似的技巧。
晚唐,刘霖,陈晓东,朱峰老师负责,主要探讨诗歌的情感。
六,成果展示。
1.古诗词的编辑: 用打印文稿或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小组编辑成果。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策划及口语表达等进行评分。
2.古诗词的朗诵: 配乐小组合诵或推选代表朗诵一首或几首诗歌。
活动评价: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分。
3.综合展示: 诗配画,画配诗、为诗谱曲,唱诗词等。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内容、作品的选择画与诗是否相配、是否有意境等进行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