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安徽专用课件:14.pptx

合集下载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中考考场
【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 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心理?
答: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 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选自《刘禹锡集》 (唐)刘禹锡 (七言律诗)
作者名片
刘禹锡(772-824),字梦得,河 南洛阳人,有中唐“诗豪”之称,唐代 文学家、哲学家。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并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 又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 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 文集》。
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 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 人生态度。
诗歌赏析
6.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 的执著追求。
诗歌赏析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 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 为什么?
朗读诗歌
行路难(其一)
zūn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z箸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理解诗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 容酒美价贵。 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 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 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因为这两句 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 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 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共7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共7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
才华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返回
思考:诗人感慨“行路难”,诗句中描写了他“难”的 哪些表现?找出对应诗句,并体会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词品读
思考:说说你对诗题“行路难”的理解,思考:诗歌的 诗眼是什么? 一语双关 表层意思:人行走之路的艰难险阻。 行路难 深层内涵:人生之路的艰难不顺。
诗歌的诗眼,暗示了诗人李白对人生的感慨。
句子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宴会的丰盛,仿 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为下文写苦闷茫然的心绪做铺垫。 修辞角度答题规范 夸张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的特点,突出表现 了……的情感。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考点 分析古诗词中的用典手法
答题 支架
①确定用典的形式 ②分析用典的作用
判断是事典(引用历史故事)还是语 典(化用前人句子)。
判断是自比、反比,还是类比,结合 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体会其意蕴。
参考答案: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
14 诗词三首
壹 了解作者、诗词以及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上的特 点,熟读并背诵诗歌。

习 目
贰 了解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把握每首诗词内容,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难点)
行 路 难李
(白
其 一 )
乐府古题,多咏叹 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 处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
3.诗中一改抑郁悲痛,尽显慷慨昂扬气概,表现新事物在发
展,社会在前进的诗句是沉___舟__侧__畔__千__帆__过__, _病__树__前__头__万__木___春_。
4.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怀的感谢,与友人共勉的诗句是
_今__日__听___君__歌__一__曲___,__暂__凭__杯__酒__长__精___神。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 士及第,贞元末,与柳宗元,陈 谏、韩晔等结交王叔文,形成了 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学习目标:1、朗读,采用四三、二二三节奏读准、读顺 本诗,理解诗题内涵。
自主感知:
(1)用四三、二二三两种停顿节奏朗读,注意停顿和节 奏。 (2)题解:理解乐天、酬、赠、初、见等词含义,说说 标题告诉我们几层意思。
兼:怀念兄弟,思索人生。
学习目标:1、自读自讲:掌握词意
自主感知: (1)生自由读词,生自由讲述词意,师从旁
点拨指导。 (2)(屏显)生集体朗读词意
结合注释帮助学生完成对词意的理解,朗读词意: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晴天。不知道天上 宫殿,今年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有恐怕返回 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清、风寒。起舞 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转过 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又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 古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 明媚皎然。
学习目标: 1、朗读,采用四三、二二三节奏读准、读顺本
诗,理解诗题内涵。 2、品析,读解首尾句,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3、合作探究微话题:刘禹锡由悲愤转为振作的
原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诗词三首 》(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诗词三首 》(教学课件)

【刘白“十年”故事】
➢ 同一年出生(772年),刘禹锡少年成名,早就考上了进士(793年),入朝为官。 ➢ 10年以后(802年),刘禹锡官至监察御史,白居易考上进士,任校书郎。 ➢ “永贞革新”失败(805年),刘禹锡贬为司马。白居易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春,他终于有机会得到了
唐宪宗李纯的赏识,同时他的诗文也开始逐渐闻名天下。 ➢ 转眼又过10年(815年),刘禹锡回到了京城,因诗刘禹锡又被贬谪到了连州做刺史了。白居易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帆远渡碧海。 用典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深入探究】
宴饮欢乐
LOREM IPSUM
内心茫然 无限惆怅
抱有幻想 奋发振作
徘徊沉郁
强烈的抒情色彩、情感起伏变化,具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以浪漫笔法抒写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 夸张 想象
乐思 观念 旷亲 达人
【知识拓展】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 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 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人举报越职言事,白居易被贬谪成了江州司马。白居易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 又过10年(825年),唐穆宗继位,白居易先后担任了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刘禹锡此时正远在四
川做官。神交已久的两个人终在扬州碰面(826年)。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共4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共4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想要振奋精神投入新生活的意愿及坚
韧不拔的意志。


理 解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和愤懑
不平的诗句是:_巴__山__楚__水__凄__凉__地___,__二__十__三__年__弃__置__身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两个典故,写自己被贬归来,故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船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诗 词

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

对酒杯的美称。
形容酒美价贵。
同“值”,价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同“馐”,美味的食物。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变化,表现出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_像_姜__尚__垂__钓__碧__溪__,__得__遇__周__文__王__赏__识__;__又__像__伊__尹__乘__舟__梦__日__,__受__聘__于__商__ _汤_。__诗__人__借__用__吕__尚__和__伊__尹__的__典__故__,__表__达__了__希__望__得__到__统__治__阶__级__的__重__视__ _和_任__用__,__得__以__施__展__才__华__和__抱__负__的__思__想__感情。
诗 词 鉴 赏
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 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 理想与现实的痛苦促使诗人发出感叹,是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 析 传达出诗人面对世事多艰,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 《诗词三首》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  《诗词三首》课件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想到旧时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
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
于是作了《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
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
艺术特色
❶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首联写诗人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文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颔联通过写向秀悼念嵇康的典故及王质回乡竟恍如隔世的情 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宕开一笔,借自然景物暗 示社会发展,由沉郁伤感的心境为慷慨激昂的气概。尾联笔 锋陡转,答谢友人并与其共勉,表现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 全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 惆怅而不颓废的独特风格。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zhù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cuō跎tuó。 亦知合被才名折zhé, 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热情拿过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们一起 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 你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可见刘 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是一首酬赠诗。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 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 三年。应召回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免和 州刺史,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与白居易相会。同是天涯 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 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 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写作此诗答谢白居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