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XXX333教育综合真题整理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2014、2012、2010) p29答:a.狭义的教育中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组织的教育。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研究,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知识点)b.狭义的教育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有组织的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试题)2.教育制度(2014) p47答:教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种教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诲制度。

3.体育(2013)p46答:体育是指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膂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诲。

膂力和体质的发展非常紧张,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

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作基础。

所以,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诲的紧张组成部分。

4.形成性评价(2013) p69答: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5.教育目的(2012、2010)p42 答: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

2012年-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汇总

2012年-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汇总

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2012年-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汇总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教育者2、科教兴国3、活动课程4、班级授课制5、有意义学习6、记忆二、简答题1、简述“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2、简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关系3、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4、简述《国防教育法》三、论述题1、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2、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和意义3、苏格拉底方法的内容和意义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制度2、课程3、教学评价4、校长负责制5、创造性6、自我效能感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教育目的的精神。

2、简述教师的素养。

3、简述法家的数育思想4、简述明治维新教育改革。

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重要意义。

2、论述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理论3、论述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4、论述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广义的教育2、教学3、德育4、学校管理5、心理发展6、品德不良二、简答题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2、简述教师的义务3、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4、简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三、论述题1、论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2、论述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其局限性3、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4、论述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狭义教育2、知识3、教科书4、学习动机5、教育目的6、德育二、简答题1、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2、孔子的教学方法3、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4、教师劳动的特点三、论述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2、品德不良的成因和纠正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4、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2、学习动机3、德育4、教学5、教育目的6、知识二、简答题1、现代教育的特点2、科举制的影响3、班主任的素质要求4、洛克白板说三、论述题1、教学过程要处理的几种关系2、杜威思想的影响3、陶行知生活教育体系4、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目标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2、德育3、学校管理4、教育目的5、心理发展6、品德不良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4、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三、论述题1、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2、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3、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4、简述基督教教育的特点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设计教学法2、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制度4、贝尔兰卡斯特制5、心理健康6、社会规范学习二、简答题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答案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答案

2012年333真题参考答案()里面标注是指《333大纲及指南》的页码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P42)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并促进他们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

(p65)陶冶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p78)技能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躯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p229)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

简答题:1.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科学而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1)明确教学目的,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的质量要求。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内在动力。

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5)组织好教学活动,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障。

6)布置好课外作业。

(p68)2.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p82)3.培养集体的方法1)确定集体的目标2)健全组织,培养干部已形成集体核心3)有计划的开展集体活动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学风。

(p81)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1)内部条件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和年龄特点。

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

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5.学生的焦虑程度。

2)外部条件1.家庭环境和社会舆论。

2.教师的榜样作用。

(p223)论述题: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命题。

历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与资料答案

历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与资料答案

历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与资料答案一、考试解读: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333教育综合的考试情况;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华南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华南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333教育综合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根据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近年真题分析:最新真题是华南师范大学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华师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2019考试展望: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2019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华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①考研前期的准备;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罗列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华师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华南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与答案:汇编华师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的2011-2018年考研真题试卷,并配备2011-2018年真题答案解析。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 学校管理2. 学校教育3. 心理发展4. 人的发展5. 课程6. 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 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3.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 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分析论述题1. 试析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 试述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 【参考答案】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空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其构成要素主要是: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对象和学校管理手段。

2. 【参考答案】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3. 【参考答案】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反应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稳定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

4. 【参考答案】“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是指人类的发展或进化,另一种是指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主要是讨论个体发展问题,个体发展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个体发展指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

狭义的个体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出不同的分析,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二是心理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三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完整版)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1-2019

(完整版)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1-2019

华南师范大学2011年华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2、教学3、经典条件反射4、多元智力理论5、教育制度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二、简答题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3、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4、斯巴达教育的特点三、论述题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2、“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3、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一、名词解释1、学校管理2、学校教育3、心理发展4、人的发展5、课程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教师劳动的特点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三、论述题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2、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3、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4、如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一、名词解释1、受教育者2、教学方法3、道德教育4、学习策略5、心理健康6、教育目的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2、简述长善救失原则及其要求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4、简述基督教教育的特点三、论述: 1、论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3、论述《国家在危急中》的改革建议4、论述人格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一、名词解释1、设计教学法2、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制度4、贝尔・兰喀斯特制5、心理健康6、、社会规范学习二、简答题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2、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3、简述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的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的主要观点。

4、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三、论述题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发展应先于经济的发展”(即“教育先行")观点进行分析。

2、试述学校教育的特征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

4、试述科举制在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一、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2、德育3、教育目的4、学校管理5、心理发展6、品德不良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1-2020年华师333真题(整理打印版)

2011-2020年华师333真题(整理打印版)

2011-2020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汇总2011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广义教育2.教学3.教育制度4.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5.经典条件反射6.多元智力理论二、简答题(10×4)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3.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4.斯巴达教育的特点三、论述题(20×4)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2.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3.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2012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学校管理2.学校教育3.人的发展4.课程5.心理发展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0×4)1.教师劳动的特点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4.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三、论述题(20×4)1.如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2.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3.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4.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2013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析(5×6)1.受教育者2.教育目的3.学习策略4.教学方法5.道德教育6.心理健康二、简答题(10×4)1.现代教育的特点2.长善救失原则及其要求3.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4.基督教教育的特点三、论述题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3.《国家在危急中》的改革建议4.人格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2014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设计教学法2.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制度4.心理健康5.社会规范学习6.贝尔•兰喀斯特制二、简答题(10×4)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2.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3.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的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的主要观点4.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三、论述题(20×4)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发展应先于经济的发展”(即“教育先行”)观点进行分析2.试述教育的特征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试述科举制在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4.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2015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广义教育2.教育目的3.德育4.学校管理5.心理发展6.品德不良二、简答题(10×4)1.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3.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4.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三、论述题(20×4)1.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2.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3.基督教教育的特点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2016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广义教育2.教育目的3.教学4.德育5.学习动机6.知识二、简答题的(10×4)1.现代教育的特点2.班主任素质的要求3.科举制的影响4.洛克白板说三、分析论述题(20×4)1.处理教学中的几种关系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3.杜威的教育影响4.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2017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狭义的教育2.德育3.教育目的4.教科书5.知识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0×4)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2.教师的劳动特点3.孔子的教学方法4.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三、分析论述题(20×4)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3.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教育思想4.品德不良的成因与纠正措施2018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广义教育2、教学3、德育4、学校管理5、品德不良6、心理发展二、简答题(10×4)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2、简述教师的义务3、简述科举制的影响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三、分析论述题(20×4)1、论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2、“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及意义(或历史作用和局限性)3、杜威的教育思想4、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2019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学校教育制度2、课程3、教学评价4、校长负责制5、自我效能感6、创造性(创造力)二、简答题(10×4)1、中国教育基本精神2、教师的基本素养3、法家的教育思想4、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三、分析论述题(20×4)1、教育的流动功能及其意义2、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理论3、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4、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2020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教育者2、活动课程3、班级授课制4、科教兴国5、有意义学习6、记忆二、简答题(10×4)1、简述“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2、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3、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4、简述《国防教育法》三、分析论述题(20×4)1、论述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2、论述“朱子读书法”内容及意义3、论述“苏格拉底方法”的内容及意义4、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教育综合333真题汇编——史上最全版

教育综合333真题汇编——史上最全版

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真题汇编2010--2015目录一、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四、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七、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十、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二、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五、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八、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0年十一、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三、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六、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九、西南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0年十二、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十三、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一、北京师范大学333历年真题2015年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课程标准3、教学评价4、学校管理5、社会性发展6、学习策略二、简答题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2、孟子的教育思想3、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三、论述题1、陈鹤琴的活教育2、终身教育思潮3、德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过程4、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2014年一、名词解释1、教育2、苏湖教法3、进步主义教育4、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5、最近发展区6、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二、简述题1、德育的基本途径2、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3、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内容4、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三、论述题1、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2、夸美纽斯关于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观点3、促进知识迁移的措施4、教育的社会功能2013年一、名词解释1、京师大学堂2、三舍法3、美国《国家在危机中的报告》4、洛克的白板说5、心理健康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2、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3、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的观点4、教学的任务三、论述题1、蔡元培的基本思想2、材料:《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两本著作中,针对传统派和浪漫派进行批判的若干观点,如:学生不是一块白纸,可任由老师涂抹,美国面临可怕的二元论,杜威所进行的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校管理
2.学校教育
3.心理发展
4.人的发展
5.课程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试论述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3.试论述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4.试论述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的措施。

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解析】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简言之,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2.【解析】参见2011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名词解释第1题的解析。

3.【解析】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4.【解析】参见2010年苏州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名词解释第1题的解析。

5.【解析】参见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名词解释第2题的解析。

6.【解析】参见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名词解释第6题的解析。

二、简答题
1.【解析】参考答案参见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简答题第3题的解析。

2.【解析】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发展。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制约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目的;
2.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3.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三)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四)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
2.影响教育对象;
3.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

(五)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3.【解析】参见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简答题第4题的解析。

4.【解析】参见2011年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简答题第3题的解析。

三、论述题
1.【解析】参见2011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简答题第3题的解析。

2.【解析】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他将道德教育的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前者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后者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

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养成五种道德观念。

他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道德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3.【解析】
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1.客观原因
家庭方面有:家庭是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环境中的某些不良因素,是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表现有家庭结构不良;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父母教育不当;
学校方面有: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关,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的。

但是,如果教育者思想不端正,教育措施不力,教育方法不当,都可能妨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从而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和恶化。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

如:有些学校片面抓升学率,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少数教职工的不良品德直接给学生的品德产生了不良影响。

社会方面有:社会关系、社会风尚等(广义)学校和家庭以外的学生的朋友、邻居、社区等(狭义)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不可小视。

2.主观原因
(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3)道德意志薄弱;
(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4.【解析】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实行依法治教,把教育
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需要: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

【点评】上面的参考答案只列出了大点,考生在回答该题的时候可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其加以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