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外实验大全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高中化学实验汇总一、《必修一》1、粗盐提纯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

试剂的添加顺序应按照规定顺序添加。

实验操作包括:加水搅拌、过滤、再结晶等步骤。

2、溶液中SO42-检验方法这个实验介绍了检验溶液中SO42-的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检验溶液中Ag+的方法。

3、蒸馏这个实验介绍了蒸馏的仪器和注意事项,如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等。

4、萃取分液这个实验介绍了萃取分液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查漏和观察溶液颜色。

同时还介绍了溴水、溴的CCl4溶液、液溴、溴蒸气、碘水、碘的CCl4溶液、碘、碘蒸气和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等知识点。

5、电解水这个实验介绍了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等知识点。

同时还解释了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个实验介绍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1)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将FeCl3加入NaOH溶液中,搅拌并加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2) 丁达尔效应:将NaCl加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白色沉淀,说明Ag+离子被Cl-离子取代,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3) 浊液和胶体过滤后:浊液可以通过滤纸过滤,而胶体则需要使用特殊的过滤器,例如著名的___-赫维法。

补充:利用半透膜实验可以区分浊液、溶液和胶体。

半透膜只允许溶剂通过,而不允许悬浮物通过。

因此,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浊液和胶体则不能。

4) 电泳:带正电的胶粒会向阴极移动,而带负电的胶粒则会向阳极移动。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分离胶体中的不同成分。

8、离子反应1) Na2SO4 + KCl → 无明显反应。

2) Na2SO4 + BaCl2 → 生成白色沉淀,表明SO42-离子与Ba2+离子反应生成BaSO4.3) NaOH + HCl → 生成水和氯化钠。

4) CuSO4 + NaOH → 生成蓝色沉淀,表明Cu2+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Cu(OH)2.5) NaOH(酚酞)+ HCl → 酚酞指示剂的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表明OH-离子被H+离子取代。

高中理化生实验大全

高中理化生实验大全

高中理化生实验大全
一、物理实验大全
1、杠杆平衡实验
2、弹簧伸长实验
3、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实验
4、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实验
5、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实验
6、万有引力实验
7、电阻的测量实验
8、电容的测量实验
9、磁场的测量实验
10、光的衍射实验
11、洛伦兹力实验
12、电子电荷的测定实验
13、光电效应实验
14、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实验
15、光电池的实验
二、化学实验大全
1、观察物质的性质实验
2、铜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沉淀反应实验
3、酸碱滴定实验
4、氢氧化钠和氢氯酸反应的热效应实验
5、硫化氢的制备实验
6、浓硫酸的稀释实验
7、蔗糖和硫酸反应实验
8、葡萄糖防腐实验
9、氢氧化钠的沸点实验
10、氧气氢气燃烧实验
11、醋酸铁离子反应实验
12、醇的酯化反应实验
13、酒精的蒸馏实验
14、石灰水吸收碳酸气实验
15、铁离子水解实验
三、生物实验大全
1、草履虫的观察实验
2、酵母菌的生长速度实验
3、糖在果蔬中的测定实验
4、酶反应实验
5、鸡蛋的化学成分实验
6、DNA的提取实验
7、细胞的裂解实验
8、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
9、蛋白质的测定实验
10、鲑鱼成长速度实验
11、灰藻藻体大小变化实验
12、蚯蚓的目视反应实验
13、细菌的培养实验
14、果蝇的交叉实验
15、DNA的浓缩实验
以上便是高中理化生实验大全,不同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实验是更具有操作性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锻炼了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高一化学趣味实验

高一化学趣味实验

高一化学趣味实验一、“魔棒点灯”实验。

1. 实验原理。

- 浓硫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氧化性很强的七氧化二锰(Mn_2O_7),它可以氧化乙醇,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乙醇的着火点而燃烧。

化学方程式为:2KMnO_4 + H_2SO_4(浓)=Mn_2O_7 + K_2SO_4+ H_2O,C_2H_5OH +3O_2{点燃}{===}2CO_2+3H_2O(这里的氧气由Mn_2O_7分解等过程提供)。

2. 实验用品。

- 仪器:玻璃棒、酒精灯、表面皿。

- 药品:浓硫酸、高锰酸钾固体、乙醇。

3. 实验步骤。

- 在表面皿上放一些高锰酸钾固体,然后滴加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该混合物。

- 将蘸有混合物的玻璃棒靠近酒精灯的灯芯,会发现酒精灯被点燃。

4. 注意事项。

-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要特别小心,避免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物上。

- 该实验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因为反应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自制汽水”实验。

1. 实验原理。

- 碳酸氢钠(NaHCO_3)与柠檬酸(C_6H_8O_7)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从而制成汽水。

化学方程式为:3NaHCO_3 +C_6H_8O_7 = C_6H_5O_7Na_3+3H_2O + 3CO_2↑。

2. 实验用品。

- 仪器:塑料瓶(带盖)、小勺子。

- 药品:碳酸氢钠、柠檬酸、白糖、食用香精、凉开水。

3. 实验步骤。

- 在塑料瓶中加入约2 - 3g碳酸氢钠、1 - 2g柠檬酸、适量白糖(约5 - 10g)和几滴食用香精。

- 向瓶中加入凉开水至瓶子的三分之二处,迅速拧紧瓶盖,摇晃瓶子。

- 可以看到瓶内产生大量气泡,自制汽水就制成了。

4. 注意事项。

- 加入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的量要适中,过多可能导致反应过于剧烈,使汽水喷出。

- 塑料瓶要选择质量较好、密封性强的,防止在反应过程中气体泄漏。

三、“彩色温度计”实验。

1. 实验原理。

- 钴的水合物在加热时会逐步失水,不同的水合状态颜色不同。

高中化学趣味实验

高中化学趣味实验

高中化学趣味实验(一)鸣炮庆祝用品:研钵、玻璃片、滴管、玻棒、纸。

氯酸钾、红磷、酒精、浆糊。

原理:氯酸钾为强氧化剂,红磷为易燃物,两者之间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用药匙将它们相混时会发生燃烧。

将混和物撞击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

5KClO3+6P=5KCl+3P2O5操作:将2克氯酸钾晶体放在研钵里研成粉末,倒在玻璃片上。

取0.6克红磷放在氯酸钾粉末旁。

用滴管吸取酒精滴到两种药品上,使药品潮湿,然后用玻棒将它们混和均匀调成糊状,分成三等分。

等它们干燥后分别用纸包紧粘牢。

庆祝开始时,把三个纸包先后用力朝水泥地或砖头上掼,就会发出三声炮响。

(二)玻棒点火用品:玻棒、玻璃片、酒精灯。

98%浓硫酸、高锰酸钾。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棕色油状液体七氧化二锰。

它一碰到酒精立即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2Mn2O7=4MnO2+3O2↑C2H5OH+3O2→2CO2+3H2O操作:用药匙的小端取少许研细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在玻璃片上并堆成小堆。

将玻棒先蘸一下浓硫酸,再粘一些高锰酸钾粉末。

跟着接触一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就立即燃烧起来,一次可点燃四、五盏酒精灯。

注意事项:七氧化二锰很不稳定,在0℃时就可分解为二氧化锰和氧气。

因此玻棒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后,要立即点燃酒精灯。

否则时间一长,七氧化二锰分解完,就点不着酒精灯了。

(三)钢丝点火用品:钢丝、瓶盖、蜡烛、硫粉。

原理:利用铁丝上硫燃烧时火焰很淡,白天在远处看不出来,好象真的是钢丝把蜡烛点着的。

操作:事先把自行车钢丝一端锤扁成凹槽,在槽里放一些硫粉,加热熔化着火,备用。

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桌上。

这时用瓶盖将烛焰盖灭,再用钢丝接触烛芯上升的白烟,烛火便复燃。

可再盖灭,再点燃。

这样一亮一灭,令人暗暗叫奇。

(四)手指点火用品:研钵、小木板。

蜡烛、氯酸钾、硫。

原理:蜡烛的余烬使硫燃烧。

高中化学共73个实验

高中化学共73个实验
高中化学共73个实验
从实验学化学部分共3个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碘的萃取和分液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部分共2个
离子反应的条件
丁达尔现象
金属及其化合物部分共16个
钠与氧气的反应
NaOH与氯化铝的反应
氯化铝与NaOH的反应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钠与水的反应
氢氧化铝的生成和性质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二氧化硫的性质
喷泉实验
氨气的制取三
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共6个
钾与水的反应
钾与氧气的反应
钠与氯气的反应
镁、铝和盐酸的反应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镁、铝与水的反应
化学反应与能量部分共5个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中和热的测定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盐酸与铝反应
原电池
有机化学部分共28个
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酸的酸性
乙醇的催化氧化
淀粉的特征反应
乙烯的氧化反应
乙酸的酯化反应
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蔗糖的水解 Nhomakorabea甲烷的氧化反应
苯的硝化反应
甲烷的实验室制备
苯的取代反应
甲烷的稳定性
苯的物理性质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苯酚与溴水的反应
乙醇的燃烧
苯的化学性质
甲烷的结构
苯酚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
乙醇与钠的反应
苯的燃烧
甲烷的取代反应
乙醇与重铬酸钾的反应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水溶性
铁的氢氧化物
铝和盐酸、氢氧化钠的反应
铁盐和亚铁盐
铝热反应
盐酸与NaAlO2的反应
焰色反应

高中化学所有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所有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所有实验汇总一、酸碱滴定实验酸碱滴定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滴定的方式确定酸碱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

实验中通常会用到酸碱指示剂、滴定管和酸碱溶液等试剂和仪器。

二、气体制备实验气体制备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气体。

常见的气体制备实验有制备氧气、制备氢气和制备二氧化碳等。

三、溶液浓度测定实验溶液浓度测定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出溶液的浓度。

常见的溶液浓度测定实验有酸碱中和滴定法、重量法和体积法等。

四、金属活动性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金属与酸或金属离子溶液的反应,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常见的金属活动性实验有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离子溶液的反应等。

五、氧化还原实验氧化还原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研究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

常见的氧化还原实验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过氧化氢的分解等。

六、电解实验电解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电解溶液或熔融物质,观察电解过程和产物。

常见的电解实验有电解水、电解盐溶液等。

七、颜色反应实验颜色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变化,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颜色反应实验有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金属离子与配体的配位反应等。

八、燃烧实验燃烧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的燃烧过程和产物,研究物质的燃烧性质。

常见的燃烧实验有燃烧金属、燃烧有机物等。

九、酶催化实验酶催化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研究酶的性质和作用机制。

常见的酶催化实验有淀粉酶催化淀粉的降解、脂肪酶催化脂肪的水解等。

十、沉淀反应实验沉淀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在溶液中是否生成沉淀,研究物质的反应性质。

常见的沉淀反应实验有酸碱中和反应、金属离子与阴离子的反应等。

高中化学实验(必考)超详细

高中化学实验(必考)超详细

高中化学实验(必考)超详细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一系列化学实验,帮助高中学生加深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实验材料
- 烧杯
- 试管
- 温度计
- 平衡
- 燃烧器
- 酒精灯
- 输液器
实验步骤
实验1: 酸碱滴定
1. 准备100 mL稀硫酸。

2. 将酸放入烧杯中。

3. 使用输液器,滴加碱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呈现中性。

实验2: 气体收集与测定
1. 准备氢气生成装置。

2. 在试管内加入适量的锌粉和稀硫酸。

3. 收集气体,并进行气体测量及密度计算。

实验3: 反应速率测定
1. 将一定量的亚硫酸钠和稀盐酸放入试管中。

2. 记录反应开始时间。

3. 观察反应的变化,并记录下消耗时间。

实验4: 非金属元素的检验与鉴定
1. 在燃烧器中加入适量的非金属物质。

2. 点燃燃烧器,并通过燃烧观察其特征变化,以鉴定该非金属
物质。

注意事项
- 在进行实验时,务必佩戴实验室服和护目镜,确保安全。

- 每次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正确。

- 所有废弃物应按照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可乱丢乱放。

高中化学18个必做实验

高中化学18个必做实验

高中化学18个必做实验高中化学课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列举了高中化学课程中的18个必做实验,涵盖了化学的各个主题和实验技术。

1. 确定铁的质量:通过反应铁与硫酸的实验,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铁的质量。

2. 确定镁的质量:利用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通过气体的收集和质量守恒定律计算镁的质量。

3. 酸碱滴定:学习使用酸碱指示剂和滴定管,定量测定酸和碱的浓度。

4. 气体收集:使用气体收集装置收集气体,例如氯气的制备和收集。

5. 电化学反应:使用电化学池观察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解质溶液的变化。

6. 酶的活性:通过观察酶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活性变化,研究酶的特性。

7. 光谱学: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8. 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颜色变化和电流变化,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性。

9. 高分子合成: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聚合物,如合成尼龙。

10. 酸碱中和反应:通过酸和碱的反应制备盐和水,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特性。

11. 蒸馏:通过蒸馏操作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

12. 沉淀反应:观察不溶性盐的形成和沉淀反应的特性。

13.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鉴定:通过观察盐溶液的化学反应,鉴定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存在。

14. 镜面反应:通过观察银镜反应,研究醛的特性。

15. 排放气体测定:通过测量排放气体中某种成分的浓度,研究环境污染和气体净化技术。

16. 茶叶中咖啡因含量测定:通过提取和测量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研究咖啡因的特性。

17. 化学动力学:通过测量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规律。

18. 锂电池制备:通过制备锂电池,学习电化学反应和电池工作原理。

这些实验都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这些实验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应用,为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用上述方法小心清洗、干燥。
( 6)用软毛笔把前面配好的彩色透明聚氨酯均匀涂在银面上,干燥后即成。
【说明】
( 1)决定制镜质量的因素除混合液的配比外, 最重要的是玻璃的清洗, 只要玻璃平整洁净,
就一定能制成光亮、均一的银镜。
( 2)洗干净的玻璃表面不能用手指去碰,手指接触过的地方不易涂上银面。
( 3)玻璃放置要保持水平,这样可以保证镀银液分布均匀。
5%鞣酸溶液、 10%氢
氧化钠溶液、 5%醋酸钠溶液、 2%苯酚溶液等,在白纸上作画,晾干后喷上氯化铁溶液,能
2
分别显出黑色、红褐色、褐色、紫色等。黑色产物是鞣酸铁、红褐色产物是氢氧化铁、褐色
产物是醋酸铁、紫色产物是一种配离子
{[Fe ( C6H5O) 6]3-} 。这些显色反应是化学实验中检
验这类物质常用的方法。
毛笔蘸取 1%的百里酚酞试液,在纸上画一些枝叶,晾干或晒干后,白纸上几乎看不出有痕
迹。表演时先展示一下白纸,然后取装有 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喷雾器,对准画过图案的地
方喷洒,瞬间,在白纸上出现红花蓝叶的画。
( 2)取一张有吸水性的白纸, 用毛笔蘸取 5~ 10%的硫氰化钾 ( KSCN )溶液, 画上几朵花,
每平方分米需要混合液约 30mL 。混合液要布满玻璃表面并积存到一定厚度。
( 4)静置约 10 分钟(时间跟室温有关, 室温越高, 时间越短) 后, 倾去玻璃上残留的试液,
再用小流量的水仔细冲洗附有银粒的表面。然后按操作(
3)的方法,重复操作 1~ 2 次。
( 5)拿起玻璃片,朝有光线的地方看,如果玻璃板已不呈透明状即可。
高中课外实验
示温溶液 【原理】 ( 1)二氯化钴所含的结晶水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存在如下平衡:
从上述平衡看出, 温度越低, 蓝色的无水二氯化钴越容易跟水结合而生成红色的六水二氯化 钴。在高温、干燥条件下,红色的六水二氯化钴容易变成蓝色的二氯化钴。 ( 2)铬离子能跟不同数量的水分子形成不同程度的水合异构体。例如,温度较高时形成绿 色的五水合铬离子,温度较低时变成蓝紫色的六水合铬离子。 ( 3)蓝色硫酸铜溶液会跟无色溴离子作用,生成绿色的四溴合铜离子。当温度升高时,该 溶液中四溴合铜离子的浓度增大, 所以溶液呈绿色。 四溴合铜离子在低温下浓度极小, 溶液 呈硫酸铜的蓝色。
在盛放 D 液和 E 液的两只烧杯里同时加入 50mLB 液。室温下 D 液约 10 秒钟左右由无色突
然变成深蓝色, E 液约在 20 秒后突然变成深蓝色。
( 2)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准备三份 E 液(各 30OmL ,配法同上) ,加入三只大烧杯里。
把一份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到 50℃左右,一份维持在室温,另一份浸在冰水里冷却到近冰点。
10%的硝酸铬溶液。 给这溶液加热变成绿色, 冷却后又变成蓝紫色。 这个实验的颜色变化能 反复进行。 ( 3)取一只小烧杯,先后加入 15mL0.2mol/L 硫酸铜和 5mL 溴化钾饱和溶液(约 5gKBr 加
5mL 热水),混合均匀后得到蓝绿色溶液。把这溶液等量分装在三支小试管中。把第一支试 管放在酒精灯灯焰上加热到接近沸点, 第二支试管放在冰水中, 第三支试管作为对照。 这时
用多少就配制多少,以免造成浪费。
自制化学暖袋
【原理】铁粉在水存在下能跟空气里的氧气反应,放出热量。
4Fe+2H 2O+3O 2=2Fe2O3·H2O+Q 【准备】取一只约 80×120mm 的自封式塑料袋,另用无纺布缝制一只略大于上塑料袋的布
袋。
【操作】
( 1)用大头针在自封式塑料袋上扎几十个针眼(袋的两层同时扎穿)
( 4)如果室温过低(冬天) ,可用电吹风微微加热。
( 5)在涂聚氨酯或有色透明聚氨酯前,银面一定要干燥,否则银面易脱落。
( 6)银氨溶液不能久存,以防转变成雷酸银(
AgONC )或叠氮化银( AgN3 )引起爆炸。
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要及时处理,不能存放。 ( 7)银氨溶液和酒石酸钠钾溶液混合后, 银即开始析出, 所以操作时应计算混合液的用量,
4
( 1)在塑料袋上扎针眼,为了能使空气进入袋内,维持氧化发热反应。搓动袋子是促使空
气流动,使氧气跟铁粉较好地接触。
( 2)搓擦 5~ 8 分钟后,暖袋温度可达 60~ 70℃。以后间断地搓动布袋,使暖袋保持该温
度达 1~ 3 小时(发热的速度和保持发热的时间跟铁粉的纯度、 ( 3)最好选用总铁量在 98%以上的多孔质还原铁粉。
( 2)两种溶液相遇会产生有色沉淀或者发生明显颜色变化的反应。只要不造成环境污染、
不危害健康,都可以设计成喷雾显色实验。
冷胀热缩的橡皮筋 【原理】 橡胶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由大量异戊烯单元形成的链状大分子组成。 当橡胶被拉 长时,杂乱而纠缠在一起的链趋于平行,即排列得比较有秩序。它在收缩时,排列的混乱程 度增大。自然界的物质能自发地朝混乱度大的方向进行,并吸收能量。对橡皮筋加热,反而 会使它缩短。 【准备】取 4~5 根橡皮筋,以双股圈结成一根橡皮筋绳,绳的一端挂在高处的挂钩上,下 端用铁丝钩子吊一些重物, 使橡皮筋绳拉长到原来长度的三四倍。 另准备一个家用热电吹风。 【操作】 在上述橡皮筋绳的下端处放一个物件, 作为高度的参照物, 或在墙上贴一张标签作 为参照。打开电吹风,把热风上上下下吹在橡皮筋绳上,逐渐加热。片刻后橡皮筋绳不因受 热而增长,反而缩短,绳下端挂的重物被提上去,现象十分明显。停止加热,橡皮筋绳在重 物作用下又慢慢伸长,直到复原。
( 6)用小流量的水小心淋去玻璃表面的残余液。再使镜面干燥(一定要完全干燥)
,最后用
软毛笔蘸取二甲苯稀释的聚氨酯胶液小心涂在银面上,待它干燥后,还可以镀一层红丹漆,
作为银镜的保护层。
方法二:用普通无色玻璃制作彩色镜子
( 1)~( 4)的操作与上述方法一相同。
( 5)拿起玻璃朝有光线的地方看,如果银面涂得均匀、完整,并且使玻璃呈半透明状即可。
加热的溶液呈绿色,浸在冰水里的溶液呈蓝色,处于室温下的试管仍呈蓝绿色。
碘时钟 【原理】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和亚硫酸钠会发生如下一些反应
反应式( 2)产生的单质碘,在反应式( 3)中被亚硫酸氢根消耗,所以当溶液中有淀粉
时不会显蓝色。当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离子消耗完以后,反应式(
3)不再继续,于是单质碘
的浓度突然增大,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如果亚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大于碘酸钾溶液浓度的
20 小时以上,平均发热温度是
50~ 60℃。本配方会产生醋酸亚铁, 醋酸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水加热至沸,趁沸腾时倒入淀粉悬浊液并迅速搅拌,使淀粉糊化、溶解。到溶液冷却后边搅
拌边慢慢加入 12.5mL 浓硫酸,最后也稀释到 500mL 。
【操作】
(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两只大烧杯,配制混合液 D 和 E。
溶液 D: 200mL 水 +50mLA 液 +50mL C 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溶液 E: 225mL 水 +25mLA 液 +50mL C 液
( 2)在操作( 2)中, E 液和 B 液混合后的温度不宜超过 50℃,否则会出现蓝色到橙色的
变化。
喷雾显色
【原理】
( 1)酚酞和百里酚酞试液都是酸碱指示剂,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呈无色。酚酞遇碱会变
红色,在室温下它的变色范围是 pH8.2~ 10。百里酚酞遇碱则变蓝色,它在室温下的变色范
围是 pH9.4 ~ 10.6。
得到另一种彩色镜子。
【准备】
( 1)银氨溶液的配制 在 5%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浓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消失为止。再
滴加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毫升硝酸银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
,再逐滴加入浓氨水,到沉
淀再次消失为止。 再用硝酸银溶液回滴到溶液略显浑浊为止。 最后加入 2 倍体积的蒸馏水稀
释。如改用桃胶的稀溶液稀释,做成的彩色镜质量更好。
粒度及其他试剂的配比有关) 。
( 4)还可以预先将铁粉作如下处理:称取 50g 铁粉放在蒸发皿中,加热到铁粉微热,再加
入 3mL3 %的醋酸,搅拌几分钟后铁粉呈现灰黑色,这时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冷却后的产
物立即装入瓶内封存。使用时将这产物加入自封塑料袋内,再装入
12g 活性炭和 5g 蛭石,
搓揉袋内物料,几分钟后袋内温度明显上升。该暖袋能持续
自制彩色镜子 【原理】 平面镜是由化学镀银的方法, 在平板玻璃表面沉积一层银膜而制成的。 理是银离子在有机物的还原性基团作用下以金属银结晶析出。
它的化学原
为了获得细致光亮的银膜,必须控制好银的析出和沉积速度。
普通镜子的镜面呈银白色。制作镜子时,在镜面上析出少量银(呈半透明状)
,然后在银膜
上复涂一层彩色涂料, 就得到彩色镜子。 选用透明的有色平面玻璃进行通常的银镜反应, 能
然后用蒸馏水淋洗 2~ 3 次,除去氯离子。把清洗好的平板玻璃放在桌面或其他支架上,使
3
玻璃保持水平,吸掉挂在边缘上的水滴,但不能再触及洗干净的平面。
( 3)把银氨溶液和 4%的酒石酸钠钾以 1∶ 1 的体积比混合,立即小心倾倒在玻璃上(没有
酒石酸钠钾,可以用 0.2mol/L 葡萄糖溶液替代) 。混合液的量可以根据制镜面积计算,一般
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 5~10%的亚铁氰化钾( K 4[Fe( CN ) 6] )溶液在纸上画些枝叶,晾干
或晒干后,白纸上也看不出痕迹。表演时取装有
5~ 10%的氯化铁溶液喷雾器,对准用试剂
画过的白纸喷洒,瞬间,白纸上出现红花和深蓝枝叶。
【说明】
( 1)氯化铁还能跟不少物质起反应而显色。例如,分别用毛笔蘸取

( 2)称取 15g 小颗粒状活性炭、 40g 还原铁粉、 5g 细木屑,都放在一只烧杯中,再加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