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挑战难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难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难题一、四则运算类。
1. 计算:360÷(70 - 4×16)-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 先计算4×16 = 64。
- 再计算70 - 64=6。
- 最后计算360÷6 = 60。
2. 125加上25乘以6的积,再除以5,商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除法。
- 先计算25×6 = 150。
- 再计算125+150 = 275。
- 最后计算275÷5 = 55。
3.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360,其中差是80,求减数是多少?- 解析:因为被减数 - 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差 + 减数。
又因为被减数+减数 + 差 = 360,即被减数+被减数 = 360,所以被减数为360÷2 = 180。
已知差是80,那么减数就是180 - 80 = 100。
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类。
4. 把1.05扩大到它的100倍后,再缩小到它的(1)/(10)是多少?- 解析:先将1.05扩大100倍,即1.05×100 = 105,再缩小到它的(1)/(10),也就是105×(1)/(10)=10.5。
5.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后是3.56,这个小数原来是多少?- 解析: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向右移动了一位得到3.56。
那么要得到原数,就需要将3.5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这个小数原来是0.356。
6. 用0、3、5、7和小数点组成符合要求的小数。
- 最大的两位小数:- 解析:要组成最大的两位小数,应把较大的数字放在高位。
所以最大的两位小数是75.30。
- 最小的三位小数:- 解析:要组成最小的三位小数,应把较小的数字放在高位,但0不能放在首位。
所以最小的三位小数是0.357。
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类。
四年级下册数学难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难题一、四则运算相关难题。
1. 题目。
- 计算:360÷(70 - 4×16)- 解析:- 按照四则运算顺序,先计算括号里的乘法:4×16 = 64。
- 再计算括号里的减法:70 - 64 = 6。
- 最后计算除法:360÷6 = 60。
2. 题目。
- 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80,减数比差小70,被减数、减数和差分别是多少?- 解析:- 因为被减数 - 减数 = 差,所以被减数 = 差+减数。
- 又因为被减数+减数 + 差 = 480,即被减数+被减数 = 480,所以被减数为480÷2 = 240。
- 设差为x,那么减数为x - 70。
- 根据被减数 = 差+减数,可得x+(x - 70)=240。
- 化简方程得2x-70 = 240。
- 移项得2x=240 + 70,2x = 310,解得x = 155。
- 那么减数为155 - 70 = 85。
3. 题目。
- 计算:125×88- 解析:- 方法一:把88分解为8×11,则125×88 = 125×8×11 = 1000×11 = 11000。
- 方法二:把88分解为80+8,则125×88 = 125×(80 + 8)=125×80+125×8 = 10000+1000 = 11000。
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关难题。
4. 题目。
- 把3.14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 把3.1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314。
- 再向左移动三位,相当于314÷1000 = 0.314。
5. 题目。
- 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3.0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解析:- 精确到百分位是3.05。
- 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时,千分位上的数要舍去,所以最大是3.054。
四年级数学难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难题大全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2瓶送1瓶。
一次买2瓶,每瓶便宜多少元?4、.学校新建了一个长35米,宽15米的花坛,如果每平方米可以栽15棵月季花,这个花坛共可以栽多少棵月季花?5、公园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6.某校有学生1028人,六年级毕业189人,一年级新招生208人,现在全校有多少人?7.小晨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30看成36,算出的商是5,正确结果应为多少?8.沿圆形的池塘一周栽75棵桃树,每两棵桃树之间栽2棵梨树,可以栽梨树多少棵?69.甲乙两种面包车,甲车可乘12人,每辆租金120元.乙车18人,每辆租金160元。
旅行团58人,怎样租最省钱?10.为了欢度元旦,步行街张灯结彩,从街的一头到另一头每隔10米挂一盏红灯笼(两头都挂),步行街全长600米,如果在街的两边挂红灯笼,那么一共要挂多少盏红灯笼?11.有两筐个数相等的苹果,从甲筐中取出12个放入乙筐中,这时乙中的个数是甲的3倍,问甲乙原来各有多少苹果?12.马路边每隔5米有1棵杨树,小平乘车3分钟看到杨树121棵,则汽车每小时行多少米?13. 4794是什么数的47倍?甲数是850,比乙数少50,乙数是多少?14、食堂买来一些大米,吃了240千克,还剩160千克。
买来大米有多少千克?15、四年级115人去秋游,大客车每车限坐44人,每辆租金50元;小面包车每车限坐9人,每辆租金12元。
你能设计一个合理而且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吗?(写出你的方案)16. 爷爷今年72岁,正好是小冬年龄的6倍。
小冬今年几岁?17. 一个周长是240分米的正方形水池,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四年级数学上(难题)

四年级数学上(难题)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挑战一些数学难题。
这些题目可能有些难度,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就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让我们一起来加油吧!第一题:计算题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红5个,然后又给了小刚3个。
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计算小明给了小红和小刚的苹果总数。
小明给了小红5个苹果,又给了小刚3个苹果,所以总共给了8个苹果。
然后,我们用小明原来的苹果数量减去给出去的苹果数量,就可以得到小明剩下的苹果数量。
答案:小明剩下2个苹果。
第二题:应用题小华去超市买水果,苹果的价格是5元/千克,香蕉的价格是3元/千克。
小华买了2千克的苹果和3千克的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计算小华买苹果的总花费。
苹果的价格是5元/千克,小华买了2千克的苹果,所以苹果的总花费是5元/千克× 2千克 = 10元。
接着,我们计算小华买香蕉的总花费。
香蕉的价格是3元/千克,小华买了3千克的香蕉,所以香蕉的总花费是3元/千克× 3千克 = 9元。
我们将苹果和香蕉的总花费相加,就可以得到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小华一共花了19元。
第三题:逻辑题小刚、小红和小明是三个好朋友。
他们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是15岁。
已知小刚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小明的年龄是小刚的3倍。
请问小红、小刚和小明各自的年龄是多少?解答思路:我们可以设小红的年龄为x岁。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小刚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所以小刚的年龄是2x岁。
小明的年龄是小刚的3倍,所以小明的年龄是3 × 2x = 6x岁。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他们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是15岁,所以我们可以得到方程式 x + 2x +6x = 15。
解这个方程式,就可以得到小红的年龄,进而得到小刚和小明的年龄。
答案:小红3岁,小刚6岁,小明9岁。
通过解答这些难题,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不要害怕困难,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够找到答案!加油!四年级数学上(难题)亲爱的同学们,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年级下册最难十大难题数学沪科版

四年级下册最难十大难题数学沪科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科版)最难十大难题分别如下:1. 问题:一个正方形地板边长是5米,上面铺满了1米边长的正方形地砖,需要几块地砖?请画图解答。
解析:首先,求正方形地板的面积。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面积=边长×边长=5米×5米=25平方米。
其次,求正方形地砖的面积。
同样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面积=边长×边长=1米×1米=1平方米。
最后,将地板面积除以地砖面积即可得到需要的地砖数。
25平方米÷1平方米=25块地砖。
2. 问题:小南去菜市场买菜,她买了3斤鸡蛋,每斤鸡蛋3元,她给了卖鸡蛋的大妈100元,请问她要找回多少钱?解析:首先,将鸡蛋的总价钱计算出来。
3斤鸡蛋,每斤3元,总价=3斤×3元/斤=9元。
接下来,计算找回的钱。
找回的钱=大妈收的钱-总价=100元-9元=91元。
所以小南要找回91元。
3. 问题:一条长绳子剪成3段,第一段是整条绳子的1/2,第二段是第一段的1/2,第三段是第二段的1/2,求这三段绳子的总长度。
解析:首先,求第一段绳子的长度。
由题意可知,第一段是整条绳子的1/2,所以第一段的长度=整条绳子的长度×1/2。
然后,求第二段绳子的长度。
同样由题意可知,第二段是第一段的1/2,所以第二段的长度=第一段的长度×1/2。
最后,求第三段绳子的长度。
由题意可知,第三段是第二段的1/2,所以第三段的长度=第二段的长度×1/2。
将第一、二、三段绳子的长度加起来就是总长度。
4. 问题:三个数字2、3、4,可排列出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解析:三个数字可排列出的两位数共有6个。
分别为:23、24、32、34、42、43。
5. 问题:一张纸的长度是10厘米,宽度是8厘米,纸上有一个10厘米长2厘米宽的小长方形,纸上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形状?解析:首先,纸上的小长方形面积=10厘米×2厘米=20平方厘米。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引言在四年级学习数学时,学生将面临各种解决问题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四年级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难题。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反复解决问题学生应该通过反复解决问题来提高技能,并增强问题解决的能力。
请尝试以下方法:•推理和推测:通过观察问题中的模式和规律,推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通过观察一系列数值的变化来找出规律。
•试错法: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不断调整和改进,直到达到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促使学生勇于尝试,同时培养了坚韧和毅力。
•分解问题: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更简单的子问题,逐步解决。
这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问题,思考解决方法。
利用图表和图形图表和图形是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非常有用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方法:表格利用表格可以整理和比较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制作表格来记录一个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移动距离。
图形绘制图形是另一个有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绘制柱状图来比较不同国家的人口数量。
制定计划和解决步骤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理解问题:首先,仔细阅读问题,并确保理解问题的要求和限制。
2.制定计划:根据问题的要求,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制定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3.执行计划:按照计划一步步解决问题。
在解决过程中,学生应该记录下每个步骤和结果。
4.检查答案:解决问题后,学生应该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和限制。
如果答案不正确,可以重新审查解决步骤。
结论通过反复解决问题,利用图表和图形,并制定解决步骤,四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这些建议将帮助他们培养好奇心,扩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讨论其他的解决问题方法。
使用模型和图形化解决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使用模型和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制作模型学生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制作模型,来模拟数学问题中的物体、形状或场景。
四年级突破数学难题的解题技巧

四年级突破数学难题的解题技巧在四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数学难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挑战。
然而,通过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数学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助于突破数学难题的解题技巧。
一、理解问题第一步解决任何数学难题都是理解问题。
学生们应该仔细阅读问题,并确定问题要求他们做什么。
在阅读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划下关键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然后,他们可以尝试将问题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以确保他们正确理解了问题。
例如,假设有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计算三个数的总和。
学生可以在纸上写下这三个数,并用自己的话描述问题,例如:“我需要计算这三个数的总和。
”二、寻找已知条件在理解问题之后,学生需要找出已知条件。
已知条件是问题中给出的,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
学生们应该仔细阅读问题,找出其中的数字、关键词或其他重要提示。
例如,假设有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计算两个数字的乘积,其中一个数字是2,而另一个数字是未知数。
学生可以将这些已知条件写下来,例如:“我知道一个数字是2。
”三、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在理解问题和找出已知条件之后,学生需要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
选择解题方法的关键是根据问题的要求和已知条件,将问题归类到相应的数学概念或技巧中。
例如,如果学生需要计算两个数的和,他们可以使用加法来解决问题。
如果学生需要找出一个缺失的数字,他们可以使用代数方程来解决问题。
学生们应该根据问题的要求和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
四、利用图表、图形或模型辅助解题在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难题时,学生们可以利用图表、图形或模型来辅助解题。
这些视觉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假设有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计算一个矩形的面积。
学生可以在纸上画一个矩形,并将其划分为相等的小方块。
然后,他们可以数一数每个小方块的数量,从而确定矩形的面积。
五、反复练习和复习最后,为了突破数学难题,学生们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复习来巩固解题技巧。
数学大挑战之旅小学四年级数学难题解析与实际应用

数学大挑战之旅小学四年级数学难题解析与实际应用数学大挑战之旅——小学四年级数学难题解析与实际应用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实用的学科,在小学四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数学难题。
这些难题既考验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够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析一些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难题,并探讨这些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加法与减法1. 小明有5个苹果,他又从果篮里拿出3个苹果放到自己的口袋里,那么他手上共有多少个苹果?解析:这是一个加法问题,我们可以用算式5 + 3来表示。
计算得出:5 + 3 = 8。
所以小明手上共有8个苹果。
实际应用:加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统计物品的数量等等。
2. 小明有8个橙子,他吃掉了3个橙子,那么他手上还有多少个橙子?解析:这是一个减法问题,我们可以用算式8 - 3来表示。
计算得出:8 - 3 = 5。
所以小明手上还有5个橙子。
实际应用:减法也经常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计算时间差、计算找零等等。
二、乘法与除法3. 一盒饼干里有4个小包装,每个小包装有6块饼干,那么一盒饼干共有多少块?解析:这是一个乘法问题,我们可以用算式4 × 6来表示。
计算得出:4 × 6 = 24。
所以一盒饼干共有24块。
实际应用: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到的场景很多,比如计算身高体重的指数、计算购买商品的总价等等。
4. 一共有30个苹果需要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个苹果?解析:这是一个除法问题,我们可以用算式30 ÷ 5来表示。
计算得出:30 ÷ 5 = 6。
所以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6个苹果。
实际应用:除法也是我们日常中经常使用的运算方式,比如计算人均消费、计算平均速度等等。
三、逻辑推理5. 下面有一些数字,请找出规律并填入空白处:2, 4, 6, __, 10。
解析:根据已有数字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从2开始,每次增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挑战难题竞赛题
姓名:班级:
一、填空(40分)
1、进入知识宫的密码是○□□○,请先破译密码,13+81-○=87,□×6+9=57,知识宫的密码是()。
2、已知被减数、减数和差三个数的和是680,被减数是()。
3、159×3+159×5+159×2=()×(),49×7+5×49-49×2=()
4、用3、0、8、6这几个数字和小数点,写出下面各数,每个数字都要用上,并且只能用一次。
(1)小于1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一共能写()个。
(2)大于8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一共能写()个。
(3)0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一共能写()个。
5、把4.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把3.1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把0.03扩大到它的()倍是30。
6、一个数扩大100倍,比原来增加297,这个数是()。
7、小红和小芳的邮票一样多,若小红给小芳6张后,小芳邮票数是小红的4倍,则两个人原来的邮票各是()张邮票。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使等式成立
1()-9()=1(),1()-99()=1()
1()-999()=1(),1()=0.1()
9、小糊涂在做一道有余数的除法时,把除数5看成了4,这样算出的商是135,余数是3,你能知道小糊涂计算的题目正确的商是(),余数是()。
10、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小27,这个数是()。
11、在一个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与和合起来是300,其中第一个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的4倍,这个加法算式是()。
12、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约等于7.99,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13、160+()×25=560,480-360÷()=45614、一根绳子长80厘米,将它对折三次后,每段长()分米。
15、今年小明9岁,爸爸39岁,再过()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明的2倍。
16、至少用()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稍大的正方形。
至少用()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稍大的正方体。
17、21.5分米=( )米700平方米=( )公顷 2千米8米=( )千米
二、计算(25分)
1、给下面的算式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每小题2分,共4分)
(1)864-12×6÷9=88(2)3500÷86-21+15=702、用合适的方法计算(每小题2分,共6分)
(1)1+2+3+…+28+29+30= (2)11+12+13+…+39+40=
(3)2000-90-80-70-60-50-40-30-20-10=
3、将1—9这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的方框中,每个数字恰好使等式成立,现已将8填入,则最左边的两个方框中所填的两位数是多少呢?请你把方框填写完整。
(4分)□□÷□□=□□-□□=8
4、将0、1、2、3、4、
5、6填入下面的□内,使等式成立。
(每个空格只填入一个数字,并且把填的数字不能重复)(3分)
□×□=□□÷5=□2
5、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4分)
4○4○4○4=0 4○4○4○4=2
6、在1、2、3、4、5、6、
7、
8、9这9个数字之间加上“+”、“-”两种运算符号,使其结果等于100。
(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0
7、在下面等号左边的数字之间添上一些加号,使其结果等于于99。
(2分)
9 8 7 6 5 4 3 2 1=99
三、应用题(35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3分)
2、一根竹竿长3米,垂直插入水池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3米,露出水面部分是0.6米,水深多少米?(3分)
3、一辆汽车10分钟可以行驶6800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了3.8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长多少千米?(3分)
4、乐乐的书桌长90厘米,宽50厘米,如果书桌的长不变,宽延长20厘米,那么延长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3分)
5、五滴眼药水为1亳升,小明每天早上在双眼中各滴一滴,多少天用完一瓶14亳升的眼药水?(3分)
6、学校买了190棵树苗,其中水杉树苗是松树苗的2倍,柏树苗比松树苗多10棵,这三种树苗各有多少棵?(3分)
7、兄弟两人共有40套邮票,哥哥拥有的邮票的套数比弟弟的2倍还多4套,哥哥和弟弟各有多少套邮票?(3分)
8、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原来梨和筐各多少千克?(3分)
9、一个木匠加工一根长15米的木条,他先锯下一头损坏3米的部分,然后锯了5次,把木条锯成一样长的短木条,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呢?(3分)
10、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并且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是多少厘米?(4分)
11、有5盒一样的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茶叶中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质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4分)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