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喷雾干燥法

合集下载

旋转喷雾干燥法

旋转喷雾干燥法

旋转喷雾干燥法(SDA)脱硫工艺简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途径通常可分为三种:①燃烧前脱硫,如机械浮选法、强磁分离法等;②燃烧中脱硫,如炉内喷钙以及采用CFBC等;③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GD),这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而烟气脱硫(FGD)按反应产物的物质形态(液态、固态)可分为湿式、半干式和干式三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占85%左右,其中石灰石—石膏法约占36.7%,其它湿法脱硫技术约占48.3%;喷雾干燥脱硫技术约占8.4%;吸收剂再生脱硫法约占3.4%;炉内喷射吸收剂及尾部增湿活化脱硫法约占1.9%;其它烟气脱硫形式有电子束脱硫、海水脱硫、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等。

由于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更加严格控制,我国新建大型火电厂和现役电厂主力机组必须安装相应的烟气脱硫装置以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就我国的烟气脱硫技术而言,西南电力设计院早在80年代就完成了旋转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并在四川白马电厂建立了处理烟气量为70000Nm3/h的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工业试验装置,1991年正式移交生产运行。

“八五”期间电力部门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了华能珞璜电厂2台36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法湿式烟气脱硫、山东黄岛电厂旋转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山西太原第一热电厂高速水平流简易石灰石—石膏法湿式烟气脱硫、南京下关电厂2台125MW机组的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脱硫、成都热电厂电子束烟气脱硫、深圳西部电厂300MW机组海水脱硫等不同工艺的中外合作示范项目或商业化试点脱硫项目。

国家经贸委在"九五”国家重点技术开发指南]中确定了燃煤电厂脱硫主要技术开发内容有:①石灰/石灰石洗涤法脱硫技术;②喷雾干燥法脱硫技术;③炉内喷钙及尾部增湿活化脱硫技术;④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这给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指明了方向。

其中湿式石灰/石灰石洗涤法脱硫技术已经由国家电力公司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并形成国产化;喷雾干燥法脱硫技术我国通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已基本掌握设计、制造100MW 机组烟气脱硫技术的实力。

旋转喷雾干法

旋转喷雾干法

旋转喷雾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试验研究1987年开始,为引进丹麦Niro公司旋转喷雾干法烟气脱硫设备运行积累操作经验,在北京市橡胶六厂6.5t/h锅炉上引出部分烟气,建立处理2000Nm3/h烟气量的试验装置,开展前期工艺试验。

Ca(OH)2浆液的雾化以及与烟气充分混合反应脱硫装民包括干燥吸收塔、高速离心喷算机、气流分布器和终产物收集器。

干燥吸收塔直径2m,高5m,高速离心喷雾机转速为17000—27200r/min,浆液流率为50kg/h。

Ca(0H) 2由生石灰在消化槽制成,烟气入口温度150℃.被处理S02浓度1000-2000ppm。

绝热饱和温度值为24.6℃、钙硫比1.2—1.8时,脱琉串为66%-79%。

旋转喷雾干法烟气脱硫中试1983年,在四川白马电厂建成了处理烟气量3500Nm3/h小型试验装置基础上,在该电厂进行70000Nm3/h中试装置。

经过近一年的调试和2000小时连续运转考查,使用石灰为脱硫剂,处理高硫煤(硫含量为3.5%)烟气,在钙硫比为1.4时脱硫率约为80%。

脱硫剂喷人吸收塔以后,与烟气中SO2发生反应,生成固体灰渣,固体灰渣在塔内下落时不断干燥,最终形成干燥固体粉尘,一部分在塔内分离排出,另一部分随烟气进入电除尘器除去。

工艺流程包括:吸收剂制备,吸收剂浆液雾化,接触混合反应,液滴蒸发与SO2吸收和废渣排出。

主要设备:(1)喷雾机:RN—10T型,转速1000r/min,雾化浆液10t/h。

(2)吸收塔:φ8m,圆筒体高6m。

(3)电防尘器:双室双电场,有效截面积2×15.8m,单电场长4.5m。

(4)引风机:Y4—73NO18D型,转速960r/h,容量143920m3/h,压力3300Pa。

(5)石灰消化器:φ600×4500mm,容量3-5t/h。

(6)湿式球磨机:MXQG1500型,φ1500×3000mm,出力2-7t/h(干料)。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脱硫除尘)工艺课件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脱硫除尘)工艺课件
吸收剂中的碱性物质与烟气中的硫氧 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或亚硫酸 盐,随吸收剂一起干燥并从烟气中分 离出来。
技术发展历程
起源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技术起源 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
处理工业废气。
技术发展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进步, 该技术在8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 应用。
当前应用
目前,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技术 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烟气处理技 术,尤其在燃煤电厂等领域得到广 泛应用。
能耗较高
该工艺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如电、热能等。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 数和设备配置来降低能耗。
04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 (脱硫除尘)工艺的优缺点
优点分析
高效脱硫除尘
通过旋转喷雾干燥技术,可以 将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颗粒物 有效去除,达到高效的脱硫除
尘效果。
适用范围广
该工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烟气 净化,无论是工业锅炉、电厂 还是钢铁厂等,都能得到良好 的净化效果。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脱硫除尘) 工艺课件
目 录
•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脱硫除尘)工艺简介 •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脱硫除尘)工艺流程 •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脱硫除尘)工艺的应用 •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脱硫除尘)工艺的优缺
点 •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脱硫除尘)工艺的未来
发展
01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 (脱硫除尘)工艺简介
旋转喷雾干燥过程中,喷嘴等 部件容易磨损,需要定期更换

干燥过程需注意
干燥过程中需注意防止过热和 燃烧等问题,对操作要求较高

与其他净化工艺的比较
与湿法脱硫比较
旋转喷雾干燥工艺与湿法脱硫相比, 具有更高的脱硫效率和更低的投资成 本,但湿法脱硫的除尘效果更好。

喷雾干燥原理

喷雾干燥原理

喷雾干燥原理
喷雾干燥原理是指将液体溶液或悬浮液通过喷雾器雾化成微小液滴,然后使其与热气体接触,使液滴中的水分迅速蒸发,从而实现固体颗粒的快速干燥。

喷雾干燥原理的关键在于利用高速喷雾器将液体雾化成微小液滴,增大液滴表面积,促进液滴与热气体的充分接触。

通常情况下,喷雾器通过压力或者旋转力将液体喷入喷嘴内部,使其与高速气流形成交叉流或者旋转流动。

在喷雾器内部,液体会经历剧烈的剪切、撞击和离心力的作用,最终形成微小液滴。

随后,这些微小液滴进入干燥室,与热气体进行热交换。

热气体通过加热源加热后进入干燥室,形成逆流或者顺流的气流,使液滴中的水分迅速蒸发。

蒸发后的水分转化为水蒸气,与热气体一起被排出系统外。

在蒸发过程中,液滴的体积逐渐减小,直到水分完全蒸发,形成干燥的固体颗粒。

喷雾干燥的关键技术包括喷雾器的设计、喷雾条件的控制以及干燥室的热气体流动等。

喷雾器的设计需要考虑液滴大小的控制、均匀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喷雾条件的控制包括喷雾压力、喷雾速度、喷嘴角度等,对于不同的物料和干燥要求会有所差异。

干燥室的热气体流动需要优化,以保证热气体与液滴的充分接触,提高干燥效率。

喷雾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冶金等领域,可以处理多种物料,如液体溶液、悬浮液、乳液等。

喷雾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产品颗粒度均匀、操作灵活等优点,因此在工
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其也存在着能耗较高、设备维护困难等缺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

喷雾干燥法的原理

喷雾干燥法的原理

喷雾干燥法的原理引言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常用于将液体转化为粉末的技术。

它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如制药、食品、化工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喷雾干燥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喷雾干燥法的概述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将液体通过喷雾器雾化成小液滴,并在热空气中迅速干燥的过程。

该方法可以将液体中的溶质转化为固体微粒,达到干燥和粉末化的目的。

二、喷雾干燥法的原理喷雾干燥法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液体雾化在喷雾干燥法中,首先需要将液体通过喷雾器雾化成小液滴。

这可以通过机械喷雾器、压缩空气喷雾器或旋转喷雾器等设备实现。

液体雾化的目的是增大液体表面积,方便热空气与液滴的接触。

2. 液滴与热空气接触雾化后的液滴将与热空气接触,热空气可以通过加热装置提供。

在接触的过程中,热空气将传递热量给液滴,使其迅速蒸发。

液滴在蒸发过程中会逐渐减小,直到完全干燥。

3. 干燥后的微粒收集当液滴完全干燥后,会形成微粒状的固体物质。

这些微粒可以通过收集器进行收集,常见的收集器有旋风分离器、静电除尘器等。

收集后的微粒可以进一步加工和利用。

三、喷雾干燥法的应用喷雾干燥法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制药工业在制药工业中,喷雾干燥法可以将药物溶液转化为粉末,方便制备片剂、胶囊等药物剂型。

此外,喷雾干燥法还可以用于制备微胶囊、纳米药物载体等。

2. 食品工业喷雾干燥法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将液态食品如果汁、奶粉等通过喷雾干燥法转化为粉末,可以延长其保质期,提高运输和储存的方便性。

3. 化工工业在化工工业中,喷雾干燥法可以用于制备颜料、催化剂等化工产品。

通过控制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可以获得所需的产品性质。

4. 其他领域除了以上几个领域,喷雾干燥法还可以应用于涂料、粉末冶金、环境保护等领域。

其广泛的应用性使得喷雾干燥法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技术。

结论喷雾干燥法通过将液体雾化成小液滴,并在热空气中迅速干燥,实现了将液体转化为粉末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

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

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
在当今工业生产中,环保和节能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
要议题。

特别是在化工和能源行业,大量的废气中含有硫化物等有
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脱硫工艺成
为了重要的环保措施之一。

在脱硫工艺中,旋转喷雾干燥脱硫技术
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脱硫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是利用旋转喷雾干燥器对含硫废气进行
处理的一种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将含硫废气通过喷雾器喷入干燥器内,与热载体进行充分接触和混合,通过高温干燥和化学反应,使
废气中的硫化物得以分解和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湿法脱硫工艺,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采用干法处理,无需大量的水资源,避免了废水处理和再循环的问题,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该工艺能够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处理,有利于硫化物的分解和转化,
提高了脱硫效率。

此外,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还具有设备占地面
积小、投资成本低、运行稳定等特点,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生产企业。

然而,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对于高含硫量的废气处理,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复杂的干燥设备,
增加了投资和运营成本。

同时,干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设备和环
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危害,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控制。

总的来说,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脱硫
技术,为化工和能源行业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随着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将在环保领域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旋转喷雾干燥法在火电厂脱硫废水中的应用

旋转喷雾干燥法在火电厂脱硫废水中的应用

旋转喷雾干燥法在火电厂脱硫废水中的应用随着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政策的深入落实,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降低自身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做好脱硫废水零排放,是当前火电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鉴于此,对当前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旋转喷雾干燥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阐述从当前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情况来看,湿法脱硫废水的成分较为复杂,水质变化大,杂质多来自烟气、工艺水所用的石灰石,其中的物质以硫酸盐、悬浮物、氯化物及重金属为主,其中的多数物质是当前国家明确要求控制的第一污染物。

但是,因为水质成分的复杂性,导致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难度。

从当前我国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使用情况来看,当前最常用的2种工艺包括烟道蒸发和传统蒸发结晶,传统蒸发结晶工艺可以分为预处理蒸发结晶和浓缩蒸发结晶两种方式,而按照浓缩工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浓缩蒸发结晶分为正渗透膜浓缩、反渗透分盐浓缩及电渗析分盐浓缩等方式。

烟道蒸发处理工艺主要有旁路烟道蒸发和三联箱预处理后直接烟道蒸发2种方式。

烟道蒸发和传统蒸发结晶2种工艺方式均可以最终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目的,不同的是,传统蒸发结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增加火电厂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对火电厂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火电厂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烟道蒸发虽然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渐发展为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的主体工艺,但是,不可避免的是,烟道蒸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烟道结垢、烟嘴堵塞及排放温度过低等问题,对实际的处理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对烟道蒸发处理工艺的逐步重视,新出现的旋转喷雾干燥法在解决道结垢、烟嘴堵塞及排放温度过低等问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得到了一致认可,其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二、旋转喷雾干燥法的原理和特点介绍2.1 旋转喷雾干燥法技术原理介绍作为一种新型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旋转喷雾干燥法在工作时,可以将溶液、乳浊液及浆料在热风中喷雾成为细小的液滴,当液滴下落时,其中的水分可以被蒸发,进而促使废水中的盐类形成粉末状或颗粒状干燥物。

丹麦Nrio旋转喷雾干燥法(SDA)脱硫工艺系统应用及问题讨论

丹麦Nrio旋转喷雾干燥法(SDA)脱硫工艺系统应用及问题讨论

丹麦Nrio旋转喷雾干燥法(SDA)脱硫工艺系统应用及问题讨论丹麦Nrio旋转喷雾干燥法(SDA)脱硫工艺系统应用及问题讨论文章摘要:于上个世纪80年代,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国内外几乎同时起步试验研究工作。

20多年过去了,目前国内对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的认识和了解,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应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别,实际上该工艺在欧美已经成为应用在大型机组高脱硫率的成熟工艺。

本文介绍了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的基本原理、化学过程、主要设备、控制、脱硫副产物、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并与石灰石-石膏湿脱硫工艺、烟气循环流化床工艺进行了特点比较。

给出了脱硫系统投资及运行费用的简单计算比较。

针对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在中国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思考。

期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这一先进的脱硫工艺。

正文:1、前言喷雾干燥吸收工艺源于浆液的喷雾干燥加工工艺。

在过去的75年里,喷雾干燥被广泛应用于液态进料固态粉末出料的几乎所有现代加工工业中,如化工、制药、食品等。

丹麦Niro公司是专业制造旋转雾化器的厂家,其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

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应用,使该脱硫工艺成为一项十分成熟的、在世界范围应用业绩仅次于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的脱硫系统。

其脱硫效率与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相当,但其占地面积、投资和运行费用却低的多。

因此,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在中国电站脱硫市场应当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选择。

国内,1984年在四川白马电厂建立了容量为1MW的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小型试验装置,处理烟气量为34,000Nm3/h。

之后进行了容量为25MW、处理烟气量为70,000 Nm3/h的中试,作为国家科委“七五”攻关项目,从1989年起运行了约10年。

该试验装置的主要参数为:燃煤含硫3.5%,在Ca/S为1.4的条件下,脱硫率可达80%。

攻关项目通过了国家的验收。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日合作在山东黄岛电厂建设了100MW级的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试验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转喷雾干燥法(SDA)脱硫工艺简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途径通常可分为三种:①燃烧前脱硫,如机械浮选法、强磁分离法等;②燃烧中脱硫,如炉内喷钙以及采用CFBC等;③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GD),这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而烟气脱硫(FGD)按反应产物的物质形态(液态、固态)可分为湿式、半干式和干式三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占85%左右,其中石灰石—石膏法约占36.7%,其它湿法脱硫技术约占48.3%;喷雾干燥脱硫技术约占8.4%;吸收剂再生脱硫法约占3.4%;炉内喷射吸收剂及尾部增湿活化脱硫法约占1.9%;其它烟气脱硫形式有电子束脱硫、海水脱硫、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等。

由于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更加严格控制,我国新建大型火电厂和现役电厂主力机组必须安装相应的烟气脱硫装置以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就我国的烟气脱硫技术而言,西南电力设计院早在80年代就完成了旋转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并在四川白马电厂建立了处理烟气量为70000Nm3/h的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工业试验装置,1991年正式移交生产运行。

“八五”期间电力部门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了华能珞璜电厂2台36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法湿式烟气脱硫、山东黄岛电厂旋转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山西太原第一热电厂高速水平流简易石灰石—石膏法湿式烟气脱硫、南京下关电厂2台125MW机组的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脱硫、成都热电厂电子束烟气脱硫、深圳西部电厂300MW机组海水脱硫等不同工艺的中外合作示范项目或商业化试点脱硫项目。

国家经贸委在"九五”国家重点技术开发指南]中确定了燃煤电厂脱硫主要技术开发内容有:①石灰/石灰石洗涤法脱硫技术;②喷雾干燥法脱硫技术;③炉内喷钙及尾部增湿活化脱硫技术;④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这给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指明了方向。

其中湿式石灰/石灰石洗涤法脱硫技术已经由国家电力公司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并形成国产化;喷雾干燥法脱硫技术我国通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已基本掌握设计、制造100MW 机组烟气脱硫技术的实力。

纵观当今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

目前世界上大机组脱硫以湿法脱硫占主导地位,选用湿法脱硫装置的机组容量占总数的85%,但湿法脱硫一次性投资昂贵,设备运行费用较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形势越来越严重,为适应这些国家脱硫市场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在致力开发高效干法、半干法脱硫技术。

喷雾干燥法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种脱硫技术,80年代开始成功地用于燃用低、中硫煤的锅炉,目前在脱硫市场中列第二位,由于该技术可以灵活应用于烟气脱硫技术中,已经在世界各地有了广泛应用。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消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

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烟气中的SO2被脱除。

与此同时,吸收剂带入的水分迅速被蒸发而干燥,烟气温度随之降低。

脱硫反应产物及未被利用的吸收剂以干燥的颗粒物形态随烟气带出吸收塔,进入除尘器被收集下来。

在湿态的吸收剂喷入吸收塔之后,一方面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另一方面烟气又将热量传递给吸收剂使之不断干燥,完成脱硫反应后的废渣以干态形式从吸收塔的锥体出口排出,因而称为半干法烟气脱硫。

脱硫后的烟气经除尘器除生后排放。

为了提高脱硫吸收剂的利用率,一般将部分脱硫灰加入制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该工艺有两种不同的雾化形式可供选择,一种为旋转喷雾轮雾化,另一种为气液两相流雾化。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工艺流程较为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特点,脱硫率可达到80%以上,但吸收剂利用率较低(50~65%)。

该工艺在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有一定应用。

在美国,应用的最大单机容量为52万千瓦,机组燃煤含硫量为1.5%。

在欧洲主要应用在小型电厂或垃圾焚烧装置。

脱硫灰渣可用作制砖、筑路,但多为抛弃至灰场或回填废旧矿坑。

旋转喷雾干燥吸收脱硫工艺(SDA)基本原理旋转喷雾干燥法是美国JOY公司和丹麦NIRO公司联合研制出的工艺。

这种脱硫工艺相比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而言,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而且具有75%-90%的烟气脱硫率。

过去SDA法只适合中、低硫煤,现在已研制出适合高硫煤的流程。

因此,这种脱硫工艺在我国是有应用前景的。

烟气脱硫喷雾干燥吸收工艺非常简单,工艺系统基本组成为:吸收剂浆液制备系统、喷雾干燥吸收塔、布袋除尘器或电除尘器等。

未处理的热烟气通过气体分布器进入喷雾干燥吸收塔,与细小的石灰浆液/吸收剂液滴(平均液滴直径约50微米)接触。

烟气中的酸性组分迅速被细小的碱性液滴中和,同时,水分被蒸发。

合理的控制烟气分布、浆液流量和液滴尺寸,以确保液滴在接触喷雾干燥吸收塔塔壁之前被干燥。

一部分干燥产物,包括飞灰和吸收反应产物,落入吸收塔底部,进入粉尘输送系统。

处理后的烟气进入颗粒收集器(布袋除尘器或电除尘器),固体颗粒被收集下来。

从颗粒收集器出来的烟气通过引风机送入烟囱排放。

大多数喷雾干燥吸收工艺设一个脱硫灰循环回路,将部分回收的干燥颗粒作为吸收剂送回吸收塔。

尽管物料循环回路具有诸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喷雾干燥吸收工艺都采用。

物料循环虽然可减少石灰的消耗,但是根据烟气量和烟气中SO2含量的不同,有时回路的设计增加了投资和维护的成本,使得脱硫系统并非经济合理。

通常在SO2排放浓度要求严格的情况下,多采用脱硫灰循环回路。

旋转喷雾干燥法系统相对简单、投资低、运行费用也不高,而且运行相当可靠,不会产生结垢和堵塞,只要控制好干燥吸收器的出口烟气温度,对于设备的腐蚀性也不高。

由于其干式运行,最终产物易于处理,但脱硫效率略低于湿法。

山东黄岛电厂引进了此套装置,运行良好。

旋转喷雾干燥法(SDA)脱硫工艺流程图该系统有石灰浆制备、喷雾干燥塔和布袋除尘器(或静电除尘器)三部分组成。

该系统通过高速旋转喷雾头将石灰浆喷入喷雾干燥塔,与烟气中酸性物充分接触并起中和反应,利用烟气中的余热使石灰浆液中的水分蒸发,脱硫后的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排放。

旋转喷雾干燥法(SDA)脱硫技术特点喷雾干燥法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种烟气脱硫技术,该工艺以石灰浆为吸收剂,浆液雾化成细小液滴(小于100μm)与热烟气相互接触,液滴蒸发干燥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目前全世界约有130套装置应用于燃煤电厂,市场占有率仅次于湿法.根据运行情况的研究分析,该工艺有如下特点。

1.此方法与其他类型的烟气脱硫技术相比,其系统流程简单,投资较少,运行时能耗较低,运行费用也不高。

我国四川白马电厂曾做过实验,从一台200MW机组的锅炉烟道抽1/4烟气量(约7000m3/h)进行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试验,燃煤含硫量为3.5%,煤中灰份小于30%。

采用石灰浆作为脱硫剂,钙硫比Ca/S=1.4时,可达到80%的脱硫效率和57%的钙利用率,其初投资150元/kW,厂用电增加1%,运行费用增加1分kW/h。

2.脱硫产物呈干态,无废水排放,如将该脱硫工艺用于现有电厂的改造,电厂原有的除尘和灰处理设备可以继续使用。

3.运行可靠,不会产生结垢和堵塞,只要运行中控制好干燥吸收器的出口烟气温度,对设备的腐蚀性不大,运行安全。

4.以石灰浆作为吸收剂,品质要求严格,价格高。

旋转喷雾干燥(SDA)脱硫工艺的缺点和局限性和所有脱硫工艺一样,SDA也存在诸多缺点,在应用上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主要缺点有:副产品利用价值不高吸收塔塔体直径大,有时受到场地的限制适用于燃用中低硫煤(硫含量不超过3%)的电厂脱硫可以看出,在脱硫石膏利用前景较好的地区,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的副产品石膏是一种可有效利用的资源,因此在以副产品利用为重点考虑的情况下,这类地区应优先选用湿法脱硫;SDA吸收塔直径偏大,在一些场地偏紧的老厂改造项目上,吸收塔后再布置除尘器、增压风机就非常困难。

从这个意义上看,SDA并不一定适合老厂改造项目;由于受到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等条件的限制,烟气中能够容纳的吸收浆液量受到限制。

因此,SDA系统同其它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一样不适合高硫煤烟气脱硫。

旋转喷雾干燥吸收(SDA)脱硫工艺流程喷雾干燥脱硫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主要分为脱硫浆液的制备、脱硫浆液的雾化、雾滴与烟气接触、SO2吸收和水分的蒸发、灰渣的再循环与排除五个步骤。

1、脱硫浆液的制备喷雾干燥烟气脱硫系统多采用CaO含量尽可能高的石灰做脱硫剂。

石灰仓内的粉状石灰经螺旋输送机送入消化槽,并制成高浓度浆液,然后进入配浆槽,并过滤去除大颗粒的杂质。

在配浆槽内用水将浓浆稀释到20%左右。

制备好的石灰浆液用泵送到吸收剂罐,再用泵送到高位槽备用。

2、脱硫浆液的雾化制备好的石灰浆液从高位槽自动流入旋转离心雾化器内,经分配器进入高速旋转的雾化轮,浆液被喷射成石灰乳雾化微滴。

3、雾滴与烟气接触烟气沿切线方向进入喷雾干燥吸收塔顶部的蜗壳状烟气分配器,正好与吸收剂形成逆向接触。

4、SO2吸收和水分的蒸发烟气与吸收剂在吸收塔内接触后,即发生热交换和化学反应。

烟气中的SO2与Ca(OH)2反应生成CaSO3与CaSO4粉粒。

在吸收塔内,SO2的吸收与水分的蒸发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恒速干燥阶段,主要是浆液表面谁的自由蒸发。

由于浆液表面水分的存在为吸收SO2的反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属于气-液反应过程,约有50%的吸收反应发生在该阶段,所需时间约为1-2S。

随着水分的蒸发,浆液中固含量增加。

当浆液滴表面出现明显的固体物质时,便进入第二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于SO2必须穿过固体颗粒表面向内扩散,才能与内部的吸收剂发生反应,因此反应速率减慢。

5、灰渣的再循环与排除部分颗粒在喷雾干燥吸收塔内被收集,剩余部分颗粒和烟气中的飞灰随气流进入袋式除尘器或电除尘器而被分离。

为提高脱硫剂利用率,吸收塔和除尘器排出的灰渣部分被再循环使用,其余部分则进行综合利用。

旋转喷雾干燥法(SDA)脱硫工艺特点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分别与石灰石/石膏湿法和烟气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吸收脱硫工艺技术特点比较SDA工艺特点(与石灰石/石膏湿法比较)脱除SO2效率同样可达95%以上SO3几乎全部去除系统非常简单,可用率更高,通常可达97%-99%投资费用低得多(低20%以上)没有腐蚀,吸收塔及后部设备、烟囱不用防腐不用GGH加热烟气没有废水排放运行、维护费用低得多(和湿法相比低30%以上)低水耗低电耗(30%以上)占地面积小SDA工艺特点(与CFB/GSA-FGD比较)两段吸收过程:气/液反应;气/固反应液滴在绝热温度条件下反应区域大适应锅炉负荷的变化,无须烟气循环负荷适应能力大于8%/分种,能在烟气量20%-120%负荷下安全运行系统启/停速度快,过程安全可靠对吸收剂石灰质量敏感度低低压降吸收塔出口烟尘浓度低,后部除尘器可采用标准设计,滤袋磨损小石灰湿消化后可获得更高的颗粒细度,增加比表面积可用率更高更适合在大机组上应用,到目前为止在大机组上应用业绩更多,单机达450MW最大机组为900MW旋转喷雾干燥法(SDA)脱硫技术主要设备介绍喷雾干燥吸收塔喷雾干燥吸收塔在脱硫系统中同时兼有反应吸收和干燥两项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