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物质的比热容和密度
比热容和密度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比热容和密度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热容和密度是物质的两个重要性质,它们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而密度则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
热容和密度都是描述物质性质的量度,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重点探讨比热容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在正文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比热容和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涉及到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以及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而密度的计算方法涉及到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通过了解比热容和密度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比热容和密度的关系。
比热容和密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具体的关系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
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和密度关系,并探讨这种关系对于实际应用和工程领域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总结,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比热容和密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来说,理解比热容和密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实验设计和工程运算,也有助于改进材料性能和优化工艺流程。
例如,在热工领域,比热容和密度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高效的热传导系统;在材料科学领域,比热容和密度的关系可以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特定的应用。
总之,比热容和密度是描述物质性质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比热容和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介绍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和意义,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
通过明确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有助于他们更加有效地阅读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论点。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Section 1)主要提供了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和背景介绍。
引言部分由三个小节组成。
1.1 概述(Subsection 1.1)将简要介绍比热容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该关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常见物质比热容

常用液体、固体比重-比热表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避免导热油变质的措施1.保证导热油质量对有机热载体的性能指标严格控制,主要有粘度、闪点、残碳、酸值、水分等。
2.控制导热油的流速导热油在热油炉中的流动应为稳定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流速。
流速越慢,边界层越厚,该处介质温度与主流温度之差越大,就会造成管壁超温,加速导热油变质、失效。
主要措施为循环油泵的流量与杨程应保证导热油在热油炉中必要的流速。
热油炉运行中,循环油泵不允许停止,泵的应定期维护保养。
3.控制导热油的温度应保证热油炉出口处导热油的温度不得超过最高使用温度,热油炉的最高膜温应小于允许油膜温度,膜温与导热油主流体温度应始终存在一个温度差(一般20~30℃左右)。
为防止膜温过高,避免导热油分解、聚合、结焦及老化,主要措施有:(1)开始点火升温时,因油温低,粘度大,油膜较厚,必须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一般应在40—50℃/h以下,火焰应均匀,避免局部热负荷集中;(2)在热负荷降低或暂时停用时应打开旁路回油调节阀,调节系统流量,使热油炉管内的导热油具有足够的流量和流速;(3)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超负荷运行。
(4)正常停炉时,循环泵要继续运转一段时间,打开旁路,以使导热油继续流动,停止送风、引风,待油温降至100℃以下时,循环油泵方可停转。
(5)有机热载体炉应定期清灰。
(6)定期检查、检验、维护热油炉监测仪表,使其灵敏、准确、可靠。
4.避免导热油氧化通常设置高位膨胀槽,用以隔绝高温热载体直接与空气接触。
高位槽可充氮保护,无充氮保护的,应保持一定液位,并装有最低液位报警器。
5.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滤芯材料应能滤去悬浮状态的聚合物。
过滤器应便于拆卸、更换。
6.停电保护突然停电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导热油超温、受热面金属发生过热,主要措施有:(1)打开所有炉门,迅速将炉膛内的燃料取出,使大量冷风进入炉膛,迅速降低炉温。
同时迅速关闭出油总阀,打开放油阀门,将高温油缓慢放人储油槽,并让膨胀油槽中的冷油慢慢流入锅炉,及时带走热量。
常见物质比热容

常用液体、固体比重-比热表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避免导热油变质的措施1.保证导热油质量对有机热载体的性能指标严格控制,主要有粘度、闪点、残碳、酸值、水分等。
2.控制导热油的流速导热油在热油炉中的流动应为稳定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流速。
流速越慢,边界层越厚,该处介质温度与主流温度之差越大,就会造成管壁超温,加速导热油变质、失效。
主要措施为循环油泵的流量与杨程应保证导热油在热油炉中必要的流速。
热油炉运行中,循环油泵不允许停止,泵的应定期维护保养。
3.控制导热油的温度应保证热油炉出口处导热油的温度不得超过最高使用温度,热油炉的最高膜温应小于允许油膜温度,膜温与导热油主流体温度应始终存在一个温度差(一般20~30℃左右)。
为防止膜温过高,避免导热油分解、聚合、结焦及老化,主要措施有:(1)开始点火升温时,因油温低,粘度大,油膜较厚,必须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一般应在40—50℃/h以下,火焰应均匀,避免局部热负荷集中;(2)在热负荷降低或暂时停用时应打开旁路回油调节阀,调节系统流量,使热油炉管内的导热油具有足够的流量和流速;(3)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超负荷运行。
(4)正常停炉时,循环泵要继续运转一段时间,打开旁路,以使导热油继续流动,停止送风、引风,待油温降至100℃以下时,循环油泵方可停转。
(5)有机热载体炉应定期清灰。
(6)定期检查、检验、维护热油炉监测仪表,使其灵敏、准确、可靠。
4.避免导热油氧化通常设置高位膨胀槽,用以隔绝高温热载体直接与空气接触。
高位槽可充氮保护,无充氮保护的,应保持一定液位,并装有最低液位报警器。
5.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滤芯材料应能滤去悬浮状态的聚合物。
过滤器应便于拆卸、更换。
6.停电保护突然停电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导热油超温、受热面金属发生过热,主要措施有:(1)打开所有炉门,迅速将炉膛内的燃料取出,使大量冷风进入炉膛,迅速降低炉温。
同时迅速关闭出油总阀,打开放油阀门,将高温油缓慢放人储油槽,并让膨胀油槽中的冷油慢慢流入锅炉,及时带走热量。
常见物质比热容 (2)

14.32
硫化氢
气
1.2
1.05
甲烷
气
0.55
2.51
氮
气
0.97
1.06
汽
气
1.1
0.94
丙烷
气
1.5
1.93
二氧化硫
气
/
0.68
水蒸汽
气
2.3
1.9
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化学符号
模型
相态
比热容量(基本) J/(kg·K)
比热容量(25℃)
J/(kg·K)
氢
H
2
气
14000
14300
氦
He
Aroclor
液
1.44
1.17
石棉板
固
0.88
0.8
沥青
液
1
1.76
固体沥青
固
1.1-1.5
0.92-1.67
苯
液
0.84
1.72
砖墙
固
1.0-2.0
0.92
盐水-氯化钙25%
液
1.23
2.89
盐水-氯化钠25%
液
1.19
3.29
干粘土
固
1.9-2.4
0.94
煤
固
1.2-1.8
1.09-1.55(4℃)
丝绸
固
1.25-1.35
1.38
烧碱50%
液
1.53
3.27
烧碱30%
液
1.33
3.52
豆油
液
0.92
1.0-1.38
钢
固
7.9
常见物质比热容

常用液体、固体比重-比热表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避免导热油变质的措施1.保证导热油质量对有机热载体的性能指标严格控制,主要有粘度、闪点、残碳、酸值、水分等。
2.控制导热油的流速导热油在热油炉中的流动应为稳定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流速。
流速越慢,边界层越厚,该处介质温度与主流温度之差越大,就会造成管壁超温,加速导热油变质、失效。
主要措施为循环油泵的流量与杨程应保证导热油在热油炉中必要的流速。
热油炉运行中,循环油泵不允许停止,泵的应定期维护保养。
3.控制导热油的温度应保证热油炉出口处导热油的温度不得超过最高使用温度,热油炉的最高膜温应小于允许油膜温度,膜温与导热油主流体温度应始终存在一个温度差(一般20~30℃左右)。
为防止膜温过高,避免导热油分解、聚合、结焦及老化,主要措施有:(1)开始点火升温时,因油温低,粘度大,油膜较厚,必须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一般应在40—50℃/h以下,火焰应均匀,避免局部热负荷集中;(2)在热负荷降低或暂时停用时应打开旁路回油调节阀,调节系统流量,使热油炉管内的导热油具有足够的流量和流速;(3)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超负荷运行。
(4)正常停炉时,循环泵要继续运转一段时间,打开旁路,以使导热油继续流动,停止送风、引风,待油温降至100℃以下时,循环油泵方可停转。
(5)有机热载体炉应定期清灰。
(6)定期检查、检验、维护热油炉监测仪表,使其灵敏、准确、可靠。
4.避免导热油氧化通常设置高位膨胀槽,用以隔绝高温热载体直接与空气接触。
高位槽可充氮保护,无充氮保护的,应保持一定液位,并装有最低液位报警器。
5.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滤芯材料应能滤去悬浮状态的聚合物。
过滤器应便于拆卸、更换。
6.停电保护突然停电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导热油超温、受热面金属发生过热,主要措施有:(1)打开所有炉门,迅速将炉膛内的燃料取出,使大量冷风进入炉膛,迅速降低炉温。
同时迅速关闭出油总阀,打开放油阀门,将高温油缓慢放人储油槽,并让膨胀油槽中的冷油慢慢流入锅炉,及时带走热量。
常见物质比热容

液
1.07
2.34
磷酸20%
液
1.11
3.56
磷酸10%
液
1.05
3.89
邻苯二酸酐
液
1.53
0.97
硫化橡胶
固
1.10
1.74
SAE-SW(8#机油)
液
0.88
/
SAE-20(20#机油)
液
0.89
/
SAE-30(30#机油)
液
0.89
/
矽
固
1.45-1.35
0.8
海水
液
1.03
3.94
1
气
5190
5193.2
氨
NH3
4
气
2055
2050
氖
Ne
1
气
1030
1030.1
锂
Li
1
固
3580
3582
乙醇
CH3CH2OH
9
液
2460
2440
汽油
混
混
液
2200
2220
石蜡
CnH2n+2
62至122
固
2200
2500
甲烷
CH4
5
气
2160
2156
油
混
混
液
2000
2000
软木塞
混
混
固
2000
2000
/
1.13
硫酸90%
液
1.84
1.47
硫酸60%
液
1.5
2.18
硫酸20%
液
常用物质的比热容和密度

常用物质的比热容和密度常用物质的比热容和密度常用液体、固体密度-比热表物质相态密度/15.6℃至21℃(g/cm3)比热/15.6℃时(kJ/Kg?℃)水液 1 4.19 冰固0.9 2.09 盐酸31.55%(氯化)液 1.15 2.51 盐酸10%(氯化)液 1.05 3.14 烧碱50% 液 1.53 3.27 烧碱30% 液 1.33 3.52 硝酸95% 液 1.05 2.09 硝酸60% 液 1.372.68 硝酸10% 液 1.053.77 磷酸20% 液 1.11 3.56 磷酸10% 液 1.053.89 硫酸110%(发烟)液无 1.13 硫酸98% 液 1.84 1.47 硫酸60% 液 1.5 2.18 硫酸20% 液 1.14 3.52 盐水-氯化钠25% 液 1.19 3.29 盐水-氯化钙25% 液 1.23 2.89 海水液 1.03 3.94 氧化镁85% 液0.2081.13 氨100% 液0.61 4.61 氨26% 液0.9 4.19 乙酸100% 液 1.052.01 乙酸10% 液 1.01 4.02 乙二酸液 1.11 2.43 Aroclor 液 1.44 1.17 丙酮100% 液0.78 2.15 醇含乙醇95% 液0.81 2.51醇含乙醇90% 液0.82 2.72 苯液0.84 1.72 酚(碳酸)液1.07 2.34 甲苯液0.86 1.76 四氯化碳液 1.58 0.88 松木油液0.86 1.76 邻苯二酸酣液 1.53 0.97 脂肪酸-软脂液0.85 2.73 脂肪酸-硬脂液0.84 2.3 汽油液0.73 2.22 甘油100%液 1.26 2.43 (丙三醇)1#燃油(煤油)液0.81 1.97 2#燃油液0.86 1.84 3#燃油液0.88 1.8 4#燃油液0.9 1.76 5#燃油液0.93 1.72 6#燃油液0.95 1.67 API中部原油液0.85 1.84 API汽油液0.88 1.76 SAE-SW(8#机油)液0.88 无SAE-20(20#机油)液0.89 无SAE-30(30#机油)液0.89 无铝固 2.64 0.96 铜固8.82 0.42 铅固11.34 0.13 镍固8.9 0.46 钛(商用)固 4.5 0.54 锌固7.05 0.4 钢固7.9 0.46不锈钢300系列固8.04 0.5 煤固 1.2-1.8 1.09-1.55(4℃)煤焦油固1.2 1.47固体焦固 1.0-1.4 1.11 耐热玻璃固 2.25 0.84玻璃绵固0.072 0.66石棉板固0.88 0.8沥青液 1 1.76 固体沥青固 1.1-1.5 0.92-1.67 棉固 1.5 1.34纸固 1.7-1.15 1.88石腊固0.86-0.91 2.6 熔融石腊液0.9 2.89 砂固 1.45-1.76 0.8硫磺固 2 0.85 硫化橡胶固 1.1 1.74干淀粉固 1.486-1.507 1.13砖墙固 1.6-2.0 0.92干粘土固 1.9-2.4 0.94软木固0.25 2.01导热姆A 液0.99 2.64导热姆C 液 1.1 1.747-2.72 鲜鱼固无 3.14-3.43 鲜水果固无 3.35-3.68 胶,2份水1份干胶液 1.09 3.73 蜂蜜液无 1.42冰淇淋固无 2.93牛奶液 1.03 3.77-3.89 果酒液 1.03 3.77皮革固0.86-1.02 1.51枫树浆液无 2.01 鲜猪肉固无 3.27丝绸固 1.25-1.35 1.38豆油液0.92 1.00-1.38 猪油固0.92 2.68 亚麻油液0.93 1.84 棉籽油液0.95 1.97 蔗糖60%糖浆液 1.29 3.1 蔗糖40%糖浆液 1.18 2.76 糖、甘蔗及甜菜固1.66 1.26 鲜蔬菜固无3.06-3.94 木材固0.35-0.9 3.77羊毛固 1.32 1.36常用气体比热-比重表(空气的1 1密度是1.29kg/m3)空气氨0.6 2.26苯无 1.36丁烷 2 1.91 二氧化碳 1.5 0.88一氧化碳0.97 1.07氯 2.5 0.5乙烷 1.1 2.09乙烯0.97 1.88 氟利昂-12 0.07 0.67氢0.07 14.32硫化氢 1.2 1.05甲烷0.55 2.51氮0.97 1.06汽 1.1 0.94 丙烷 1.5 1.93 二氧化硫 1.5 0.68 水蒸汽 2.3 1.9。
最新常见物质比热容

气
5190
5193.2
氨
NH3
4
气
2055
2050
氖
Ne
1
气
1030
1030.1
锂
Li
1
固
3580
3582
乙醇
CH3CH2OH
9
液
2460
2440
汽油
混
混
液
2200
2220
石蜡
CnH2n+2
62至122
固
2200
2500
甲烷
CH4
5
气
2160
2156
油
混
混
液
2000
2000
软木塞
混
混
固
2000
2000
0.07
14.32
硫化氢
气
1.2
1.05
甲烷
气
0.55
2.51
氮
气
0.97
1.06
汽
气
1.1
0.94
丙烷
气
1.5
1.93
二氧化硫
气
/
0.68
水蒸汽
气
2.3
1.9
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化学符号
模型
相态
比热容量(基本) J/(kg·K)
比热容量(25℃)
J/(kg·K)
氢
H
2
气
14000
14300
氦
He
1#燃油(煤油)
液
0.81
1.97
2#燃油
液
0.86
1.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6
1.26
鲜蔬菜
固
无
3.06-3.94
木材
固
0.35-0.9
3.77
羊毛
固
1.32
1.36
常用气体比热-比重表(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空气
1
1
氨
0.6
2.26
苯
无
1.36
丁烷
2
1.91
二氧化碳
1.5
0.88
一氧化碳
0.97
1.07
氯
2.5
0.5
乙烷
1.1
2.09
乙烯
0.97
1.88
液
0.81
1.97
2#燃油
液
0.86
1.84
3#燃油
液
0.88
1.8
4#燃油
液
0.9
1.76
5#燃油
液
0.93
1.72
6#燃油
液
0.95
1.67
API中部原油
液
0.85
1.84
API汽油
液
0.88
1.76
SAE-SW(8#机油)
液
0.88
无
SAE-20(20#机油)
液
0.89
无
SAE-30(30#机油)
1.13
砖墙
固
1.6-2.0
0.92
干粘土
固
1.9-2.4
0.94
软木
固
0.25
2.01
导热姆C
液
1.1
1.747-2.72
鲜鱼
固
无
3.14-3.43
鲜水果
固
无
3.35-3.68
胶,2份水1份干胶
液
1.09
3.73
蜂蜜
液
无
1.42
冰淇淋
固
无
2.93
牛奶
液
1.03
3.77-3.89
液
0.82
2.72
苯
液
0.84
1.72
酚(碳酸)
液
1.07
2.34
甲苯
液
0.86
1.76
四氯化碳
液
1.58
0.88
松木油
液
0.86
1.76
邻苯二酸酣
液
1.53
0.97
脂肪酸-软脂
液
0.85
2.73
脂肪酸-硬脂
液
0.84
2.3
汽油
液
0.73
2.22
甘油100%
(丙三醇)
液
1.26
2.43
1#燃油(煤油)
1.23
2.89
海水
液
1.03
3.94
氧化镁85%
液
0.208
1.13
氨100%
液
0.61
4.61
氨26%
液
0.9
4.19
乙酸100%
液
1.05
2.01
乙酸10%
液
1.01
4.02
乙二酸
液
1.11
2.43
Aroclor
液
1.44
1.17
丙酮100%
液
0.78
2.15
醇含乙醇95%
液
0.81
2.51
醇含乙醇90%
常用物质的比热容和密度
常用液体、固体密度-比热表物质
相态
密度/15.6℃至21℃
(g/cm3)
比热/15.6℃时
(kJ/Kg•℃)
水
液
1
4.19
冰
固
0.9
2.09
盐酸31.55%
(氯化)
液
1.15
2.51
盐酸10%(氯化)
液
1.05
3.14
烧碱50%
液
1.53
3.27
烧碱30%
液
1.33
3.52
硝酸95%
0.84
玻璃绵
固
0.072
0.66
石棉板
固
0.88
0.8
沥青
液
1
1.76
固体沥青
固
1.1-1.5
0.92-1.67
棉
固
1.5
1.34
纸
固
1.7-1.15
1.88
石腊
固
0.86-0.91
2.6
熔融石腊
液
0.9
2.89
砂
固
1.45-1.76
0.8
硫磺
固
2
0.85
硫化橡胶
固
1.1
1.74
干淀粉
固
1.486-1.507
液
0.89
无
铝
固
2.64
0.96
铜
固
8.82
0.42
铅
固
11.34
0.13
镍
固
8.9
0.46
钛(商用)
固
4.5
0.54
锌
固
7.05
0.4
钢
固
7.9
0.46
不锈钢300系列
固
8.04
0.5
煤
固
1.2-1.8
1.09-1.55(4℃)
煤焦油
固
1.2
1.47
固体焦
固
1.0-1.4
1.11
耐热玻璃
固
2.25
氟利昂-12
0.07
0.67
氢
0.07
14.32
硫化氢
1.2
1.05
甲烷
0.55
2.51
氮
0.97
1.06
汽
1.1
0.94
丙烷
1.5
1.93
二氧化硫
1.5
0.68
水蒸汽
2.3
1.9
液
1.05
2.09
硝酸60%
液
1.37
2.68
硝酸10%
液
1.05
3.77
磷酸20%
液
1.11
3.56
磷酸10%
液
1.05
3.89
硫酸110%(发烟)
液
无
1.13
硫酸98%
液
1.84
1.47
硫酸60%
液
1.5
2.18
硫酸20%
液
1.14
3.52
盐水-氯化钠25%
液
1.19
3.29
盐水-氯化钙25%
液
果酒
液
1.03
3.77
皮革
固
0.86-1.02
1.51
枫树浆
液
无
2.01
鲜猪肉
固
无
3.27
丝绸
固
1.25-1.35
1.38
豆油
液
0.92
1.00-1.38
猪油
固
0.92
2.68
亚麻油
液
0.93
1.84
棉籽油
液
0.95
1.97
蔗糖60%糖浆
液
1.29
3.1
蔗糖40%糖浆
液
1.18
2.76
糖、甘蔗及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