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学的概念与作用

合集下载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物流效劳相对于传统的运输方式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第一,它是多种运输方式的集成,把传统运输方式下相互独立的海、陆、空的各个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组织起来,从而降低客户获得最正确的运输路线、最短的运输时间、最高的运输效率、最平安的运输保障和最低的运输本钱,形成一种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效劳体系。

第二、它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行业界限,通过供给链的概念建立起对企业供产销全过程的方案和控制,从整体上完成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根底上,实现对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降低了社会生产总本钱,使供给商、厂商、销售商、物流效劳商及最终消费者到达皆赢的战略工程。

第三、它突破了运输效劳的中心是运力的观点,强调运输、效劳的宗旨是客户第一、客户的需运输效劳容和方式,在生产趋向小批量、多样化和消费者需求趋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情况下,物流效劳提供商需要开展专业化、个性化的效劳工程。

第四、在各种运输要素中,物流更着眼于运输流程的管理和商业科技信息情报,使传统运输的作业变为公开和透明的,有利于适应生产的节奏和产品销售的方案。

2、物流在兴旺国家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开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的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量数据说明。

经济兴旺国家或地区的物流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9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物流搬运中心屡次进展的全国性调查说明,物流费用占整个国民经济总支出的39%;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物流费用占总支出的63%,1996年英国物流产值占GDP 的比重到达10.63%,从1996年?劳氏航运经济学家?这一权威杂志对世界主要地区的物流费用占GDP比重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物流支出在各国GDP中的比重占到11%以上,其中欧洲工业化国家,其社会物流总本钱,虽因国家不同略有出入,但一般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2%左右,1996年美国的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也到达了10.5%,日本占11.3%。

物流 概念

物流 概念

物流概念物流概念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和服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资、信息和资金的流动,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决策、控制和活动。

物流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对物流资金和信息进行合理规划、组织和控制,保证物资、商品流通到生产和消费的过程。

物流概念主要由物流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组成,包括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策划、物流执行、物流评价等方面。

二、物流的作用1、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运转效益。

2、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3、降低企业成本,实现经济效益。

4、优化供应链,提高企业竞争力。

5、降低库存占用和流动性风险。

三、物流的流程1、采购物流。

2、供应物流。

3、生产物流。

4、销售物流。

5、逆物流。

四、物流的要素1、物流设施。

包括车辆、道路、航空港等交通设施,仓库、码头等存放设施;2、物流技术。

包括物流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物流设备和绿色物流等;3、物流服务。

包括客户服务、物流外包、物流配送、货物保险等。

五、物流的优化1、拓展物流网络,加强供应链管理。

2、优化物流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3、开展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4、开展全流程信息化,提高业务透明度。

5、推进绿色物流,降低环境污染。

总之,物流作为现代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产效率、销售绩效和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深入理解物流概念,通过优化物流流程、设施、技术和服务,以提高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运输经济学物流与交通经济分析

运输经济学物流与交通经济分析

运输经济学物流与交通经济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物流与交通等领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运输经济学物流和交通经济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运输经济学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运输经济学物流是指以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研究物流活动和运输行业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物流成本、物流效率、物流服务质量以及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运输经济学物流的发展对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运输经济学物流的发展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对物流环节的分析和优化,企业可以减少物流运作中的时间、空间和成本浪费,提高物流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运输经济学物流的发展可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物流服务质量包括物流速度、物流可靠性、物流安全等方面。

通过运输经济学物流的研究,可以优化物流网络布局、调整物流运输方式,提高物流服务的可靠性和便捷性,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

最后,运输经济学物流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物流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纽带,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运输经济学物流的发展可以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商品、资金、信息等要素的流动,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和优化,推动物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交通经济的定义和重要性交通经济是指以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研究交通运输行业和交通运输市场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交通需求、交通供给、交通运输市场的竞争与规制等问题。

交通经济的发展对于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交通服务质量、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交通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交通效率。

交通效率是指在给定资源条件下,交通运输过程中的时间、空间和能源利用效果。

通过交通经济的研究,可以确定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的匹配程度,优化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规划,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

物流管理 概念总结

物流管理 概念总结

物流管理重点概念第一章概述1物流的概念: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过程。

即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

物流的意义:①实现经济高效运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②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③改善对消费者的服务,进而增强工商企业乃至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④调整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及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物流三要素:流体、载体、流向3有关物流的三种认识:①“黑大陆”说:1962年德鲁克在美国《财富》杂志发表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指出,消费者所支付的商品价格中,约50%是与商品流通活动相关的费用,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②“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

他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

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流冰山”;③第三利润源说:一些经济学者把降低生产成本中的物化劳动消耗,即原材料的成本降低,称为“第一利润源”。

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活动消耗,称为“第二利润源”。

现代物流称为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

二律悖反”或“效益悖反:指物流功能间或物流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一方,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4物流的分类:①根据物流活动范围:宏观物流、微观物流;②按物流系统的性质:企业物流、社会物流;③按物流活动的空间:地区物流、国际物流;④按物流的作用: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5物流活动的基本功能: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

6物流业的构成:交通运输业、储运业、通运业、配送业。

7物流管理: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第二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三阶段,20世纪末至今(现代物流业全面发展)
国家出台物流政策: 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2009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中,将物流业作为了需要大力振兴的第十大产业;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 厅以国办发〔2011〕38 号印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 见》;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
Physical Distribution 和Logistics比较
概念最先 出现的时
间 最先使用 的领域 当前使用 的领域 概念的外 延关系
概念的内 涵
美国物流 管理协会 使用的名

Physical Distribution
1915年阿奇•萧出版的著作《市场流通中的若干 问题》
第二节 物流与流通
一、流通 二、物流与商流 三、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
一、流通
在经济学特别是商业经济学中,流通指的是商品流通,即以 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包括商品买卖行为以及相互联系、相 互交错的各个商品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的总体。纵观其发展 历程,传统的流通承接着两大使命: 一是沟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社会间隔。(商流) 二是联结场所、时间的间隔。(物流)
二、物流与商流
(二)物流与商流的分离
分离的形式 ➢商流在前,物流在后 ➢物流在前,商流在后 ➢商流迂回,物流直达 ➢只有商流,没有物流 ➢只有物流,没有商流
三、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
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支柱, 构成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四流”互为存在,密不可分,相 互作用,既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是一个组合体。 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 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终 结和归缩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有时是互为因果关系

物流经济学的名词解释汇总

物流经济学的名词解释汇总

物流经济学的名词解释汇总物流经济学是研究物流管理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物流领域内的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还深入研究了物流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在物流经济学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我们了解和理解,下面对其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一、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在物流过程中,通过有效地管理和协调供应链各个环节,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效率、灵活性和利润的增长。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供应链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二、跨境电商物流(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跨境电商物流是指在跨境电商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流环节和相关服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跨境电商物流则成为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一环。

跨境电商物流包括了商品的仓储、分拣、包装、运输和最后的配送等环节。

三、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3PL)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与客户的合作,承担起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一系列物流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实现物流目标。

四、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物流运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物流成本包括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信息流动等方面的费用。

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在物流经营中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有效地管理物流成本,企业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五、物流网络(Logistics Network)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运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物流节点和连接关系的总和。

物流网络的构建和优化对于物流经济学的研究非常重要,一个高效的物流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

物流产业经济学

物流产业经济学

物流产业经济学
物流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物流产业的经济现象、规律和政策的学科。

它涉及到物流产业的组织、结构、行为、绩效等方面,以及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物流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物流产业的生产要素配置和效率,物流产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物流产业的政策和规制等。

通过研究物流产业经济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流产业的本质和特点,掌握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物流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也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总之,物流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学科,对于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物流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物流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物流经济学的名词解释一、物流经济学的定义物流经济学是指研究物流活动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和效益,以及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它涉及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物流供应链管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

二、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协调和管理各种物流活动和资源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实现有效的物流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物流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管理、零售商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等。

三、运输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它涉及货物从供应商到顾客的运输过程。

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

运输的选择应该根据货物特性、运费成本、时效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决策,以达到最优的运输方案。

四、仓储仓储是指存储货物的过程和设施。

在物流供应链中,仓储起着货物集散、保管、保护和分拣的作用。

仓储管理包括货物分类、存储设备管理、库存管理等。

合理的仓储管理能够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货物损耗和丢失,降低仓储成本。

五、包装包装是指将货物进行适当的包装,以便于存储、运输和销售。

包装不仅可以保护货物不受损坏和污染,还能提高货物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不同的货物需要不同的包装材料和方式,因此包装设计和选择需要考虑到货物属性和市场需求。

六、配送配送是指将货物从仓储地点送到客户的过程。

配送的目标是按时送达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配送服务。

配送的方式和时间应根据顾客需求和物流成本来确定。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配送变得越来越高效和智能化,如使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车辆进行配送。

七、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库存成本、订单处理成本等。

降低物流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加强供应链协作、提高物流效率等手段实现。

八、物流效率物流效率是指在保证一定质量水平下,以最小的物流成本和时间完成物流活动的能力。

物流效率与快速响应、准时交货、减少库存和降低运输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1
B2
B3
B4
产地
A1
3
11
3
10
A2
1
9
2
8
A3
7
4
10
5
调运表
调运量 销地
产地
B1
B2
B3
B4 供应量(吨)
A1
X11 X12 X13 X14
70
A2
X21 X22 X23 X24
40
A3
X31 X32 X33 X34
90
需求量
30
60
50
60
200
初始调运方案
调运量 销地
产地 A1 A2 A3
根据上表资料可估计2000年居民收入为21亿元,试利用回 归方程预测2000年支出。
符合一元线性回归规律和方程式 Y=aX+b
a y bx, b xi yi nx y xi2 nx2
x
1 n
xi ,
y
1 n
yi
资源分配
在物流过程中,如何将有限的资源(人 力、物力、财力等),分配给多项任务 或工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益的 目的.
4
11 0
11
50
0
12 12
1
5
12 17
2* 10 11 21*
3
11 6
17
4
11 4
15
5
11 0
11
将设备分配给甲,乙,丙时
阶段 X X1 P1 F2 P1+F2
5 0* 0
21 21*
1
3
16 19
3
2* 7
14 21*
3
9
10 10
4
12 5
17
5
13 0
13
设备分配结果
1: 工厂甲0台, 工厂乙2台,工厂丙3 台
2: 工厂甲2台, 工厂乙2台,工厂丙1 台
运输成本最小化
假设供应量和总需求量相等, 用最小元素 法解决此问题.
最小元素法: 是按运价表依此挑选运费最小 (如最小运费不止一个时, 可以任选一个) 的产销点优先安排它们之间的调运,同时 兼顾各产,销地的供需平衡, 最终得到一 个初始方案.
运价表
单位运费 销地
指数平滑法
预测值=前期预测值+a(前期实际值-前期预测值)
月份 实际销售值 预测值,a=0.1 预测值,a=0.5
1
180
175
175
2
168 175+0.1(180-175)=176
178
3
159 176+0.1(168-176)=175
173
4
175 175+0.1(159-175)=173
166
季度 销售量
一 3500
二 3000
三 3650
四 4000
用指数平滑法计算,预测2001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量(平 滑系数为0.1)
计算过程: 0.1×3000+(1-0.1)×3500=3450 0.1×3650+(1-0.1)×3450=3470 0.1×4000+(1-0.1)×3470=3520
19
(12+13+16)/3=13
23
(13+16+19)/3=16
26
(16+19+23)/3=19
30
(19+23+26)/3=22
28
(23+26+30)/3=26
18
(26+30+28)/3=28
16
(30+28+18)/3=25
14
(28+18+16)/3=20
加权综合判断预测法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中期预测
时间跨度三个月到三年
中期预测应用于: 销售计划 生产计划 现金预算
长期预测
时间跨度三年以上
长期预测应用于: 新产品开发 资本花费 工厂扩展和选址
预测是编制计划的基础图
markets
Demand forecasts
workforce
Ordered quantity
Aggregate plan
X12
X12→X32→X34→X14→X12
X22 X22→X32→X34→X14→X13→X23→X2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24
X24→X14→X13→X23→X24
X31 X31→X34→X14→X13→X23→X21→X31
X33
X33→X34→X14→X13→X33
响应的检验数
3-1+2-3=1 11-4+5-10=2 9-4+5-10+3-2=1 8-10+3-2=-1 7-5+10-3+2-1=10
1,2,3 是权数
实际销售额 10
加权预测值
12
13
16
(1*10+2*12+3*13)/6=12
19
(1*12+2*13+3*16)/6=14
23
(1*13+2*16+3*19)/6=17
26
(1*16+2*19+3*23)/6=20
30
(1*19+2*23+3*26)/6=23
28
(1*23+2*26+3*30)/6=27
表13-12 闭回路法
调 运 量 /运 费 销 地 产地
B1
3 A1
B2
B3
B4
11
40 3
10 30
供应量 70
1
A2
30
9
2
10
8
40
7
4
10
5
A3
60
30
90
需求量
30
60
50
60
200
挑选标准是拣最小的变量作为调出变量
空格的闭回路和检验数
空格
相应的回路
X11
X11→X21→X23→X13→X11
例题: 将5台设备分配给甲(1),乙(2),丙(3)三个工厂, 问如何才能使收益最大化? 已知条件如下:
甲(1) 乙(2) 丙(3)
0
0
0
0
1
3
5
4
2
7
10
6
3
9
11
11
4
12
11
12
5
13
11
12
将设备全部分配给丙时
阶段 3
X
X3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P3(X3) 0 4 6 11 12 12
5
190 173+0.1(175-173)=173
170
6
205 173+0.1(190-173)=175
180
7
180 175+0.1(205-175)=178
193
8
182 178+0.1(180-178)=178
186
9
?
178+0.1(182-178)=179
184
指数平滑法的特点
也是平均法 无法体现发展趋势 使用较少的历史记录
18
(1*26+2*30+3*28)/6=28
16
(1*30+2*28+3*18)/6=23
14
(1*28+2*18+3*16)/6=18
销售量 30 25
加权综合法
20 实际量
15
10 综合法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综合判断预测法的缺点
缺点 1,需要原始记录。 2, 综合判断预测法是平均法,无法体现 某些产品的发展趋势。 3,消除了波动点,无法体现实际情况的 改变。
物流经济学的作用
缩短流通时间 降低流通费用 减少物品库存 降低资金积压 节约运输能力
计划预测
预测是人们对某一不确定的未知事件的表述。
物流系统预测就是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生产资 料的流向,流量,所占用的资金的周转速度及 供求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取得各种资料和信息,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预计和推测未来一定 时期的生产资料的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化趋势。
综合判断预测法
综合判断预测法使用历史的实际数据来 确定预测值。
综合判断预测法的使用前提: 市场的需求量在某一时期内被假定为保持 相当的稳定性。
综合判断预测法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实际销售额
预测值
10
12
13
16
(10+12+13)/3=11
分批连续进货的EOQ模型
分批连续进货的EOQ: 是指订货批量Q在 一段时间内按一定速度进库,且供货速 度也是一定的。即在补充库存过程中 (包括自制产成品)不是整批瞬时完成 进货,而是分批连续进货,且边补充边 供应,一直达到最大库存量M为止
运用分批连续进货的EOQ模型的条件
定单之后, 货物在一段时间内再次分成若 干批送到目的地.
因此2001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量的预测值为3250件。
回归分析预测
变量间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不能用精 确的函数关系式准确地表达,但在统计 学意义上,根据观测数据统计分析,来 描述变量间的关系,进而再根据自变量 取值预测因变量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