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01物流概论

萌芽阶段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物流对于盟军的胜 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当时被称为-- 后勤管理(后勤学经营)。 二战后,后勤学的运作方法及理念在企业 中广泛采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 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 过程中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 的物流概念。
综合物流阶段
1962年,著名管理大师彼德· 德鲁克(逐渐消失 Druker) 《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领域 的黑暗大陆》的文章。这篇文章首次提出物流领 域的潜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企业的决策者 对物流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并开始把寻求成本 优势和差别化优势的视角转向物流领域,物流成 为了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从此,企业物流管 理领域正式启动。 不久,人们又认识到原材料这段物流也同样存在 巨大潜力,并且产品物流与原材料物流可以综合 起来,大大改进了对物流系统的管理。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 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 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使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 化的功能。
(6)配送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
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 物流活动。
(7)物流信息活动
物流信息包括上述各种活动的有关的计划、预
物流的核心价值
(1)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连续进行的前提条 件; (2)物流是保障商流顺利进行、实现商品价 值和使用价值的基础(配送); (3)物流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物流是继企业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 产率之后,又一增加利润的源泉)。
2.物流的作用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 (1)一方面(宏观),它不仅支撑着 人类社会的生产,而且也支撑着人类社会的 消费,并与交易特别是有形商品的交易活动 息息相关; (2)另一方面(微观),物流效率的 高低,成本大小,也直接影响着其它经济活 动(生产、消费、流通)的效率与成本,影响 着其它经济活动(生产、消费、交易)的实现 程度。
现代物流的基本内涵

物流,已成为现今的一个热门词汇,《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修订版)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这里讲的是三层含义:第一,物流的对象是物品,物品即工业品、农产品、回收品、包裹信函品等。
为什么不叫商品,因为物流的大部分是商品,即为卖而生产的产品,但像单位与家庭的包裹与信函不是商品,客运严格讲也是一种物流,运送的是人,这是一种特殊的物流。
所以我们讲“物品”比较科学,符合实际。
第二,物流讲的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供应地与接收地是全球性的,流动过程可能很短,很简单,也可能很长,很复杂,特别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做到门到门的物流显得十分困难。
第三,现代物流讲的是多功能一体化服务,涉及到8个方面,即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谁来一体化运作,这就是物流的专业服务商,国际上统称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即3PL.物流运作的核心是: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这个既定的目标就是用最合理的方法、最合理的路线、最合理的时间、最合理的费用满足用户要求,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物流有八大功能要素,即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包装所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装卸搬运可以把物流功能中的装卸与搬运一起来讲。
在商品的物流过程中,离不开装卸与搬运,包括装车(船)、卸车(船)、入库、出库、堆垛、拆垛等。
在同一地域或地点(如工厂、车站、机场、码头、货场、仓库等)范围内,以改变物品的存放地点或支撑状态为目的的活动称为装卸。
在同一地域或地点范围内,以改变物品的空间位置(通常指短距离的空间住移)为目的活动称为搬运。
简述物流的内涵与物流管理目标

简述物流的内涵与物流管理目标物流是指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将物资、信息和资金等要素从供应商传递给用户,并实现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物流管理目标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服务水平。
一、物流的内涵物流的内涵主要包括物流的基本定义、物流的范围和物流的要素。
1. 物流的基本定义物流是指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将物资、信息和资金等要素从供应商传递给用户,并实现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物流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涉及到物资的流动、信息的传递和资金的流转。
2. 物流的范围物流的范围包括物流管理的范围和物流活动的范围。
物流管理的范围涵盖了物流计划、物流组织、物流控制和物流评价等方面,旨在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和优化。
物流活动的范围包括物流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配送和物流售后服务等方面,涉及到物流的各个环节。
3. 物流的要素物流的要素包括物资要素、信息要素和资金要素。
物资要素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产品、零部件、原材料等。
信息要素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订单、库存、运输信息等。
资金要素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资金、库存资金、运输资金等。
二、物流管理目标物流管理目标主要包括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物流效率的提升和物流质量的保证。
1. 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采购成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等。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是指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水平。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包括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物流效率的提升物流效率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进行。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设施利用率、提高物流操作效率等手段,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 “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 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见 Donald J. Bowersox 1986出版《物流管理》)
第三、物流无论从实物供应(Physical Distribution) 还是后勤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
物流的概念
➢ 一、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 Baker)认为, “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 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 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这一举动被一 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
军事后勤的理念和方法后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 部门,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
20世纪50年代中叶,日本在经济恢复中,十分重视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向美 国派出了“搬运专业考察团”(也有称为流通技术考 察团),此举动对日本未来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日本于60年代正式引进了“物流”这一 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通”,“实物流通” 的简称。
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LA: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物流是在一个系统 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 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 的。”
从上述介绍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 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 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
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运输 采购 仓储 信息 活动 流通 加工
31
配送 包装
2018/8/1 Ch01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六)柔性化
柔性,通俗是讲就是“灵活”。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物流需 求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高频次的特点。造 成订货周期变短、时间性增强,物流需求的不 确定性提高。 物流柔性化就是要以顾客的物流需求为中心, 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及时调整物流作 业,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
2018/8/1 Ch01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20
2.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 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现代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
2018/8/1 Ch01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3
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对物流的定义 现代物流理念和特征
2018/8/1
Ch01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4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二十 世纪初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概念的产 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个阶段是物流概 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主要有两种意见、两个提法: 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Arch W. Shaw) 于1915年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的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
11
随着服务理念的深化,物流服务出现了层 次性变化.
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发展

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发展哎呀,说到物流,这可真是个超级有意思的话题!你知道吗?物流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血管一样,把各种各样的东西运送到需要它们的地方。
以前啊,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物流。
直到有一次,我过生日,爸爸在网上给我买了一个超级酷的玩具。
我天天盼着它能快点到,那种期待的心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行!结果,没过几天,快递叔叔就把玩具送到了我家。
那时候我就在想,这东西是怎么从那么远的地方一下子就到了我手里呢?这难道不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吗?其实啊,物流的历史可长啦!就像人类的成长一样,它也在不断地变化和进步。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要运输东西,可能就得靠自己背着、扛着,累得要命!这就好比我们在学校跑长跑,跑啊跑,累得气喘吁吁,还不一定能把东西送到目的地。
后来呢,有了马车、牛车,运输变得稍微轻松了一些。
但是,这速度还是很慢,而且路上也不安全,万一遇到个刮风下雨,或者遇到坏人,那可就麻烦啦!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考试的时候,题目很难,还总是有各种干扰,让人头疼?再到后来,有了火车、轮船,物流的规模一下子就变大了。
好多好多的东西都能一下子运走,这可真是太棒啦!就好像我们从走路变成了坐汽车,速度快了好多好多。
现在呢,物流简直太厉害了!有飞机运输,那速度快得像闪电!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设备,能让货物准确无误地送到目的地。
而且,还有那些聪明的物流工作人员,他们就像一群魔法师,把复杂的物流流程安排得井井有条。
有一次,我跟着妈妈去超市买东西。
我看到货架上满满的商品,就好奇地问妈妈:“这些东西都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呀?”妈妈笑着说:“这可都是物流的功劳呀!”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通过物流才来到我们身边的。
你想想,如果没有物流,我们怎么能吃到来自远方的水果?怎么能穿上漂亮的外国衣服?怎么能用上各种各样新奇的文具?物流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纽带,把全世界都连接在了一起。
物流的发展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多便利呢!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网上买到世界各地的东西,不管是好吃的零食,还是好玩的玩具,只要轻轻一点,就能等着它们送上门来。
第一章 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现代物流概念
(四)物流系统化理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 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 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 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理念:佳能(共生),华为(狼) 物流运行中的“二律背反”,也称“效益背反”:物 流功能间或物流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 一方、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研究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关系,实质上是研究企业物 流的经营管理问题,即将管理目标定位于降低物流成 本的投入并取得了较大的经营效益。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 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用户 用户 用户
批发
用户 工厂 用户
思考:有没有只有商流,没有物流的现象?
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1,结算程序引起的分流形式 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物流在前、商流在 后;商流迂回、物流直达。 2,购销方式引起的分流形式 预购;赊销;分期付款 3,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分流形式 4,电子商务条件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精益物流的目标可概括为:企业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 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现代物流概念
(六)物流一体化理念
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是根据商品的市场营销动向决定商品 的生产和采购,从而保证生产、采购和销售的一致性。 物流是被看作使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相联系的能力,这个能 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虽然内部物流一体化 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它并不 足以保证厂商实现其经营目标。要在今天的竞争中达到充分 有效,厂商必须将其物流活动扩大到顾客和供应商相结合方 面,这种通过外部物流一体化的延伸被称作为供应链一体化。 要获得供应链理论所要求的这种企业内外的广泛合作,需要 一种与传统组织观念不一样的创新的组织定位,从而形成一 套科学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物流、商流、信息流的 统一体系。
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五)废弃物物流:是指生产和流通系统中所产生的
无用废弃物的处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编辑ppt
28
供应物流
原材 料供 应地
材料 仓库
生产物流
生产 工厂
狭义的物流概念
销售物流
成品
批发
零售
消
仓库
商
商
费
者
退货物流
废弃物流
周转包装物流
回收 废弃 物流
广义的物流概念
编辑ppt
29
物流与环保( Green Logistics)
编辑ppt
13
2.物流管理的概念(logistics management)
▪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为了以合适的 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 物流活动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 控制。
▪ 物流管理: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 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 制。[GB/T 18354-2001 3.8] 引自《物流术语 GB/T18354-2001》
是从军事后勤的角编度辑p提pt 出的。
7
物流概念产生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80年代中期)
1、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继续在美国得到发展和 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物流管理学。1961年
世界上第一本物流管理的教科书。
过程:服务
编辑ppt
对象:扩展到信息
12
▪ 物流是研究对系统(企业、地区、
国家、国际)的物料流及有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 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 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美国的韦勃斯特大词典,在1963年把军事后勤定义 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 输”。
第四、物流的功能主要以运输、储存、装卸、包装、 以及信息等所构成。
➢ 二、现代物流理念
➢ (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
➢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物流 动的过程。 在20世纪20年代,物流还是被 作为流通的附属机能。30年代起,人们主 要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愿望出发,探讨如 何进行“物资的配给”和怎样加强对“物 质分布过程”的合理化管理,其核心部分 正如日本学者羽田升史所说:“物流被看 成是市场的延伸。”
• 精益物流的内涵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其基本原则是:
• (1)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 什么可 以产生价值;
• (2)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须 的步骤和活动;
• (3)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
• (4)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
总之,物流和商流构成了商品流通 的两大支柱。
物流活动的构成
➢ 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 流通加工、配送、物流情报等项工作构成。 上述构成也常被称之为“物流活动的基本 职能”。
➢ 一、包装活动 包装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 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 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 包装大体可分为商品包装与工业包装。
1985年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定义物流“物流是对原材料、 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 费地的有效率的、成本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 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
商品交换中必然包含商流、物流和信息 流。
在商品流通的原始阶段只能采取“以物 易物”的方式进行产品交换,从三流来 看主要以物流为主而商流、信息流紧紧 伴随其间。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货币的产生,在商 品流通的第二阶段出现了“以钱买物” 的方式,但人们遵守的交货原则是“一 手交钱,一手交货”。
。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在商品流通的第四 阶段,信息流已明显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对 整个商品的流通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图1-1表 现了三流地位的演变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当 今社会的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商流、物流、信息 流的互相依存关系。
(四)物流系统化理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 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 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 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背反”。
整个物流合理化,需要用总成本评价,这 反映物流是整体概念的重要性。
物流的概念
➢ 一、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 Baker)认为, “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 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 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这一举动被一 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
• (5)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
• 精益物流的目标可概括为:企业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 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六)物流一体化理念
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是根据商品的市场营销动向决 定商品的生产和采购,从而保证生产、采购和销售的 一致性。
物流是被看作使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相联系的能力, 这个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的定义:“物流是制品从生 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 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 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认为:物流是“商品 从卖方到买方的场所转移过程”。
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于1976年在定义物流 管理中指出:“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用 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 料搬运,订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 的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换货、废物利用 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
二战后,后勤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到工业部门 和商业部门后,其定义中包括下列一些业务活动:原材 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贮存, 用户服务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84年对物流重新定义为:“为了 符合顾客的要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以及相 关的信息从发生地向消费地流动的过程,以及为保管 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 为。”
(三)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
1962年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 ,他 将物流比做“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原 材料、设备和劳动力成本压缩的空间趋于饱和后, 对成本的控制将转为物流领域。
美国经营学家彼.特拉卡指出:物流是“降低成本 的最后边界”。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在《主 要社会的物流战》一书所阐述的:“现在的物流费 用尤如冰山,大部分潜在海底,可见费用只是露在 海面的小部分。”
➢ 四、储存活动
储存活动也称为保管活动,是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在 时间上的距离而形成的。物品通过储存活动产生了商 品的时间效用。保管活动是借助各种仓库,完成物资 的保管、保养、堆码、维护等工作,以使物品的使用 价值下降到最小的程度。
➢ 五、流通加工活动
流通加工活动又称之为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流通加 工是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 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 使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功能。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教材)
➢ 物流领域的内涵 ➢ 过去将物流认作是"把生产的商品送交消费
者"或"将所需要的东西在所需要的场所和所 需要的时间以适当价格送交消费者"的各种 活动。也就是说以前人们指的物流,主要 指的是销售物流域(包含公司内部物流)。 以后随着物流现代化和效率化的需要,物 流的内涵也随之拓展
虽然内部物流一体化 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 它并不足以保证厂商实现其经营目标。要在今天的竞 争中达到充分有效,厂商必须将其物流活动扩大到顾 客和供应商相结合方面,这种通过外部物流一体化的 延伸被称作为供应链一体化。
要获得供应链理论所要求的这种企业内外的广泛合作, 需要一种与传统组织观念不一样的创新的组织定位, 从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物流、 商流、信息流的统一体系。
➢ 六、配送活动
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 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
➢ 七、物流信息活动
物流信息包括上述各种活动的有关的计划、预测、动 态信息以及相关联的费用情况,生产信息、市场信息 等。对物流信息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 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和情报收集、汇总、统计、使 用方法,以保证指导物流活动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现 代信息采用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处理手段,为达到 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高效率化提供了技术条件。
➢ 二、装卸活动
装卸活动包括物资在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 等物流活动中进行衔接的各种机械或人工装卸活动。
在全部物流活动中只有装卸活动伴随物流活动的始终。
➢ 三、运输活动
运输活动是将物品进行空间的移动。物流部门依靠 运输克服生产地与需要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商 品的空间效用。
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因而在很多场合,把它作为整个 物流的代名词。
W—W交换
W—G
W—中介—G W—电子中介—G
物流含 商流及 信息流
物流 商流 含信息流
物流 商流 信息流
信 商流 息 流 物流
图1—1 商品流通过程中三流的演变
➢ 二、商流的概念
以产品的所有权转移为前提,通过买卖活动而 发生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叫作商业流通,简 称商流。
➢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 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结合,又互相分 离。
(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究其根本原因 世上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 流运动的实体——物资,两者具有 相对独立性。
在商品交易中,也存在只有商流而 没有物流的特殊现象。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
(五)精益物流理念
精益物流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物 流管理思想,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 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 方法。
物流管理学家则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比进行了 大量的借鉴工作,并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密切 融合起来,提出了精益物流的新概念。
(七)联盟与合作理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为了物流复兴, 将“基于物流的联盟做为最可观的合作”理念, 发展物流联盟和广泛开展合作关系的思想已成 为物流实践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 业务关系的特点是建立在权利的基础上的对手 间的谈判。而今,合作最基本的形式是发展有 效的组织间的联合作业,形成多种形式的业务 伙伴关系。一方面促使企业从外部资源寻求物 流服务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促使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供应商与物流需求商组 织联合起来。
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 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
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 “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 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见 Donald J. Bowersox 1986出版《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