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本课设计意图@在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悟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感受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壮大所具有的极其重要作用,振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培育"四有"公民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今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西方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以控制和占领别国的思想文化阵地,消解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对广大中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内在需要。

@面对严重失衡的国际力量对比,世界各国特别是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要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有必要大力加强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素质特别是民族精神素质既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促使其他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

把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爱党之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文化教材特意设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课。

从整体上看,该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教育整个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全书的核心和落脚点。

(一) @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word说课教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word说课教案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说课方案将乐四中项燕敏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第五课第二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这部分内容是中考考纲要求。

学生在全面了解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后,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操。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懂得新时期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②理解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懂得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④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2.能力目标①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引导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时政分析法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②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2、教学难点:怎样结合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说设计思路: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由教师讲解会显得很枯燥,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时政新闻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分析时政热点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一)时政热点钓鱼岛事件导入新课9月7日,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同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发生相撞。

我国被撞渔船“闽晋渔5179号”遭到日方扣押。

船长詹其雄及14名船员被日方逮捕,中华儿女群起抗议…(二)讲授新课第二框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板书)【环节一】:民族精神我感知(内涵)列举五千年发展中,”中国脊梁”以及他们身上流淌着什么品质和气节? 注:1.学生列举并感知,师生共同归纳完成P69表格;2.根据师生共同归纳完成P69表格后, 能否概括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p69爱国主义(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过渡)不同时期,民族精神有着不同表现,尤其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环节二】:民族精神我感悟(体现)老师展示不同时期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展示,归纳那时期民族精神体现的以及实质注:采用启发式、讲授法,边展示边启发,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材料(7图).二: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2)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抗洪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世博志愿者精神…(过渡)正是伟大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中,虽历经无数考验,面临巨大的灾难—自然灾害外敌入侵,但中华民族在大难面前从未退缩过、屈服过,而是知难而进,在挫折中奋进,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是【环节三】民族精神,我领悟(地位、作用、意义)注:先请同学们独立阅读课本P68-69,然后参与讨论并归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是什么?三、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p68)。

初中版弘扬民族精神教案

初中版弘扬民族精神教案

初中版弘扬民族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内容:1. 民族精神的概念与内涵2. 我国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3. 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民族精神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民族精神?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二、讲解民族精神的内涵(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

2. 举例说明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分析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如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振兴等。

2. 讨论:为什么说弘扬民族精神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10分钟)1. 教师提出建议,如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勤奋学习、锻炼身体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民族精神,互相借鉴和学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如何做一个有民族精神的人?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民族精神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精神的实际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或相关资料,介绍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渊源。

2. 视频或图片素材,展示我国民族精神在历史和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教案设计

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教案设计

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是一件易事,更是一份神圣的责任。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甚至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都十分的浅显。

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精神。

为此,本文将从教案设计的角度来讲述一下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学习并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育过程中,掌握古代经典文化的精髓,加强文化自信心的培养,坚定中国梦的信念,是必然的正确之举。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民族精神、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尺八与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国学经典等方面。

这样,学生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渊博的文化底蕴,更容易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获得成功。

三、教学策略1.以讲解、举例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2.注重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设计诸如读书报告、绘画、演讲等多种形式的作业,从而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自身文化底蕴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3.实践活动和体验式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和体验式教育,寓教于乐,更容易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四、课程案例针对中学生,本教案提出了一个短期课程的设计,从民族精神、优秀文化、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等方面为学生开展综合性的学习。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介绍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让学生通过慕课等方式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帮助学生在了解其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明白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应该怎样去传承。

2.接下来,学习优秀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学习当代文化名家的经验与心路历程,增强学生的文化鉴赏和领悟能力,并且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为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铺路。

3.以京剧、尺八等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了解尺八、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悠久历史、文化价值、品牌影响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其中的文化底蕴和思想,从而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全局认知。

高二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政治教案设计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教师钻研教材的结晶。

为此,下面店铺整理了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一、教学设计说明1、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

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七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弘扬民族精神初中教案

弘扬民族精神初中教案

教案主题: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视频、文章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提问:“你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

二、讲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2. 教师讲解民族精神的含义和重要性,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

3. 教师举例说明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如岳飞、林则徐、鲁迅等民族英雄的事迹。

三、小组讨论和分享(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观点。

四、案例分析和思考(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关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案例,如奥运会上的中国代表团、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

2. 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这个案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什么意义?”。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3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3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课程分析本框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3第七课第二框,。

本框题主要阐述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与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完整的小知识体系,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本框题在这个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重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使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确立依据:因为这一框题的内容思想教育性较强,因此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教育作为重点。

(2)难点: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确定为难点。

确立依据:这是因为这个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学生缺乏高度概括的能力,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此前学生学习了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有所了解,而对于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理解的还不是很深,那么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三、设计思路本课以诱思探究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打造高效课堂。

本课围绕着中华民族精神展开探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节课的设计总体思路是:首先是“创设情境,探索感知”其中,在“情境创设”上,先让学生说出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以加深理解;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先通过课件设影展示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去自学课本,通过自学、探究、计论,得出结论,教师再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明确答案;再通过理论联系学生们所列举的事例引导学生去思考,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在学生对教材的整体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一步的解读,以便深入地理解教材的主旨。

最后是“迁移深化,有效训练”,在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手基础上趁热打铁,精心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通过迁移,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得提高,并增强竞争合作意识。

高中政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教学设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程标准3.11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二)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教学内容分析今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框分为三目,第一目,从中华世纪坛的熊熊圣火引申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奋斗的历程中。

教材分别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个阶段进行论述。

第二目,主要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任务。

分别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三个方面说明要求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本课时重点。

第三目,从当前现实出发,说明要立足新的实践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书写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

教学活动:一、情景导入长征胜利70周年了,让我们再一次重温毛泽东的《长征》,感受一下光芒四射的长征精神。

(出示长征图片,播放歌曲《长征》。

)听完歌曲,提出问题:是什么让这支部队一次次从近乎毁灭的打击中转危为安?是什么照耀了两万五千里漫漫征途,将一段段千难万险的路途化为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

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还有哪些突出表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意义?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3)
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课标要求]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力量。

¨讨论或撰文:"我看民族精神的
伟大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分析: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
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
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难点]: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课时]: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锐气
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原因。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支
撑和推动作用,中华民族才显示出其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
大的民族活力,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那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呢?她是
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板书)
第一目"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学生看书,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
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
个时期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
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垂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
性和先进性。

②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
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
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
新水平。

向学生展示各时代的民族精神:
井岗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
忍不拔、敢于胜利
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其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不畏难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团结奉献、敢于胜利
女排精神:团结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第二目"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让学生结合学案,明确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的原因.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在学生明确原因的基础上,用一道练习巩固.
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便于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

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
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
民族精神。

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
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
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
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
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②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说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
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
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A、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
石和根本。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
路的需要。

③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
想的作用。

有了"主心骨",才有了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全
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
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
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汲取世界
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
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才能博采众才、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只有坚
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概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
作用。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
传统。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课堂小结:①明确重点、难点
②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考≧试═题≈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