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主要讲授机械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技巧。

本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机械结构设计能力,旨在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本文档旨在提供机械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以便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授课目标1.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2.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能够运用机械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分析。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主要内容第一章:机械结构设计基础•机械结构设计的概念和作用•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结构的材料选择与应用第二章:机械结构设计工具与软件•AutoCAD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SolidWorks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ANSYS在机械结构分析中的应用•MATLAB在机械结构优化中的应用第三章:机械结构设计实例分析•基于里兹图的机械结构设计•基于强度计算的机械结构设计•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械结构设计•基于性能优化的机械结构设计第四章:机械结构设计项目案例•学生团队拟定机械结构设计项目•设计项目分组和任务分配•机械结构设计项目的实施与成果展示教学方法1.授课:通过讲授基本理论和应用技巧,使学生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

2.实践:通过机械结构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实际设计与分析的能力。

3.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机械结构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

4.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加深对机械结构设计的理解。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参与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

占总评成绩的30%。

2.课程设计:根据学生完成的机械结构设计项目进行评分。

占总评成绩的40%。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机械结构设计基础理论的理解进行考核。

占总评成绩的30%。

参考书目1.《机械结构设计基础》李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pdf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pdf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孔直径42MM 专用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刘艳娜班级 2014秋学号 1451001255806指导教师孙伟学号1451001255806 学生姓名刘艳娜专业(班级)设计题目拔叉工艺规程编制及孔直径42MM夹具设计设计技术参数图一所示是CA6140车床拨叉型号831002的简图。

毛坯材料为铸钢。

中批量生产,采用通用机床进行加工。

试完成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φ25H7孔钻床夹具设计。

设计要求一、设计者必须发挥独立思考能力,禁止抄袭他人成果,不允许雷同。

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流,每一进展阶段至少与指导教师交流二次。

二、设计成果:1、夹具装配图一张, A1;2、设计说明书一份;3、工艺规程卡一套,工序卡若干张。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封面(2)目录(3)摘要和关键词、(4)设计任务书(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详细过程主要包括:1)零件的结构分析2)生产类型的确定3)毛坯的选择与毛坯简图的绘制4)工艺路线的拟定5)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6)切削用量的计算和确定7)时间定额的计算和确定(6)专用夹具设计的详细过程1)明确夹具的功用,选择夹具的类型2)定位方案的选择、分析、比较和确定3)夹紧方案的选择、分析、比较和确定4)对定方案的选择、分析、比较和确定5)夹具各部分元件的选择6)夹具的精度分析7)夹具的特点(7)参考文献(要包含资料的编号、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

三、定稿完成后,按照学校要求打印、装订,装袋,并和电子稿一起交给老师,并准备答辩。

工作量1、夹具装配图一张, A1;2、设计说明书一份;3、工艺规程卡一套,工序卡若干张。

工作计划序号环节时间分配备注1 设计准备工作0.5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1.03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0.54 专用夹具设计 25 撰写设计说明书0.56 答辩0.5小计5天参考资料1、《金属切削加工手册》;2、《机床夹具设计手册》;3、《机械制造工艺学》;4、《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新)201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新)2014

Y angtze University课程设计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械姓名:序号: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陈义厚、吴修德设计时间: 2014年6月9日至2014年6月20日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设计的题目和内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定为:制定某一零件成批或大批生产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也可针对一组零件进行成组工艺和成组夹具设计。

设计应完成的内容:)制定指定零件(或零件组)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和计算;)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主要表面的总余量;)确定主要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对主要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设计工作量(课程设计完成后应交的资料)1.绘制零件图一张(手绘A4或者机绘)。

2.绘制毛坯-零件合图一张(计算机绘图A4或者手绘)。

3.设计说明书1份(手写20页左右--采用“A4纸”)。

4.说明书中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5张以上。

5.重要工序的夹具设计。

设计题目设计"********"零件(图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年产5000件。

1、连杆螺钉,毛坯为锻件技术要求1.调质处理28~32HRC。

3.Φ340-0.016mm圆度、圆柱公差为0.008mm。

2.材料40C r4、磁粉探伤,无裂纹,夹渣等缺陷。

尾座体 -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尾座体 -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课程名称机制工艺课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6机电二班学生姓名学号34116??设计地点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2019 年2 月18 日至2019 年3 月8 日目录1 基本要求及内容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 课程设计课题 (1)1.3 课程设计要求 (2)1.4 课程设计工作量 (2)2 零件分析 (3)2.1 零件的特点 (3)2.2 毛坯尺寸计算 (4)2.3 零件的工艺分析 (5)3 工艺规程设计 (6)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3.2 基准的选择 (6)3.3 制订工艺路线 (7)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8)3.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4 夹具设计 (12)4.1 问题的提出 (12)4.2 夹具设计 (12)5 参考文献 (14)6 课设总结 (15)1 基本要求及内容1.1 课程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群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相关手册和数据库。

1.2 课程设计课题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

尾座体零件图(课本P316)如图所示:图1-2-1 尾座体零件图1.3 课程设计要求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问题,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安排。

合理的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工艺设备及装备,正确选用切削用量,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学会使用各种资料,掌握各种工艺数据的查找方法及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合理的确定工件的加工公差。

3)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对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及专用夹具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主离合器分离叉加工工艺及M10底孔,φ11孔工序工装设计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主离合器分离叉加工工艺及M10底孔,φ11孔工序工装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9-2020学年)题目主离合器分离叉加工工艺及M10底孔,φ11孔工序工装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20.5.28机械制造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主离合器分离叉加工工艺及M10底孔,φ11孔工序工装设计一、任务要求根据各组分配的课程设计的零件图纸,进行该零件的加工工艺及选择某一个工序工装设计。

二、主要技术参数1、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生产;2、零件图(见各组分配的图纸)。

三、主要完成任务:1、绘制设计零件图1张;2、绘制零件毛坯图1张;3、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1套,绘制综合工艺卡片图样1张;4、设计某一工序专用夹具(总体结构三维造型,二维工程装配图1张,夹具体零件图1张)5、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内容包括工艺规程编制、夹具设计)。

四、提交成果1、相关图纸一套;(电子文档和打印稿各一份)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规范。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本。

(电子文档和打印稿各一份)要求:内容完整,图表完备,条理清晰,分析有据,计算精确。

1、集中时按时进入设计室,注意公共卫生,按学校要求做好防疫;2、集中时不准用笔在桌子等设施上乱写乱画,否则按零分计;3、注意安全。

4、按照时间安排的每个节点完成任务,按教师指定时间线上线下答疑、检查。

目录1 零件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1 零件的作用 (1)1.2 结构特点 (2)1.3 结构工艺性 (2)1.4 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 (3)1.5 审查工艺性 (3)1.6 生产类型 (3)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4)2.1 选择毛坯 (4)2.2 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4)2.3 绘制铸造毛坯简图 (5)3 拟定工艺路线 (6)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3.11 精基准的选择 (6)3.12 粗基准的选择 (6)3.2 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6)3.3 确定工艺路线 (7)3.4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8)3.5 确定工序尺寸 (11)4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2)4.1 工序05(扩φ25mm)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2)4.2 工序10(锪φ25mm孔两端倒角)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4.3 工序15(粗铣四个叉口平面)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4.4 工序20(半精铣四个叉口平面)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4.5 工序25(粗铣两个叉口槽)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4.6 工序30(半精铣两个叉口槽)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4.7 工序35(拉键槽)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7)4.8 工序40(切槽)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7)4.9 工序50(钻2×M10底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8)4.10 工序55(攻2×M10螺纹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4.11 工序60(钻2×φ11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5 钻2×M10底孔及φ11孔专用夹具的设计 (20)5.1 零件分析 (20)5.2 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21)5.3 确定夹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 (21)5.4 确定导向方案和选择导向元件 (22)5.5 钻模板结构类型的确定 (22)5.6 夹具体的设计 (22)5.7 夹具精度分析 (23)5.8 夹具设计图 (24)分工安排 (27)总结 (28)参考资料 (30)1 零件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图1-1 主离合器分离叉零件图1.1 零件的作用该零件主要用于离合器和减速器中,起拔动作用,需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

轴套设计说明书

轴套设计说明书

篇一:接轴套设计说明书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接轴套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8-φ17孔夹具设计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11级先进制造1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2014年 12 月 10 日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摘要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接轴套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孔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

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i篇二:带铜衬轴套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制定带铜衬轴套件的加工工艺,设计铣20台面的铣床夹具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陶福春机械工程系2012年11月15日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制定带铜衬轴套零件(图5-17)的加工工艺,设计铣设计要求: 1、中批生产;设计内容: 1、绘制加工工件图,计算机绘图;2、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填写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张和铣34两侧面工序的工序卡。

3、设计指定的工序夹具,绘制夹具全套图纸;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并交电子文稿。

设计时间:2012答辩时间:年11月12日至11月23日班级:陶福春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系主任:2012年11月6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许文强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许文强

2.4 制订工艺路线................................................................................................... 7 2.5 1 毛坯尺寸余量表.......................................................................................... 10 2.5 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11 2.6 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13
0.046 0.046 (2)以 60h5( 0 )孔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尺寸为 78 与 60H8( 0 )中
心线垂直度为 0.012,表面粗糙度为 0.4 凸台面。
0.046 (3) 以 60H8( 0 )孔中心均匀分布的 12 孔,6-ф13.5,4-M10-6H 深 20 孔深
24 及 4-M10-6H。
0.036 0.20 (4)以 100f8( 表面粗糙度 0.090 )的外圆面和左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 7.50
为 3.2 的密封环槽。
4
第2章
2.1 确定毛坯类型与铸造方法
图2 根据零件材料 HT200 确定毛坯为铸件, 据零件结构特征和保证零件加工质量 及便于加工原则, 采用整体半实体铸造毛坯, 分型面通过 60 孔中心线并垂直与 端面, 铸造后对铸件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以免工件加工后因内应力产生较大变形。 零件年产产纲领为为 6000 件/年, 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 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 故选用砂型机器铸造。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及经济性等角度考虑,铸造 方案也可行。

转向臂夹具设计说明书

转向臂夹具设计说明书

江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阮明伟学号:0401070321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题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转向臂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指导教师:李楠纪小刚目录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2.1求最大轮廓尺寸 (3)2.2选取公差等级CT (3)2.3求铸件尺寸公差 (4)2.4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4)2.5求RMA (4)2.6求毛皮尺寸 (4)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5)3.1定位基准的选择 (6)3.2拟定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6)4、工序设计 (7)4.1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设备 (7)4.2确定工序尺寸 (7)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8)5.1工序号02 (9)5.2工序号03 (10)5.3工序号04 (11)5.4工序号05 (13)5.5工序号06 (14)5.6工序号07 (15)6、夹具设计 (16)7、心得体会 (17)8、参考文献 (17)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作用据资料所示,该转向臂的作用和方向盘、转向拉杆一起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控制转向轮的转向角度。

2、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可知:φ16、φ9.3的孔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2.1、以φ16mm孔的中心线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铣φ26mm单侧端面、钻φ16mm的孔、倒角1×45°、钻φ8.5mm的孔。

2.2、以φ9.3mm孔的中心线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铣φ20mm两端面、钻φ9.3mm的孔、锪φ16mm的沉头。

概括:由于φ16、φ9.3的孔中心线位置精度不高,又φ16mm内孔的精度比φ9.3mm内孔的精度较高。

所以由以上分析可知,对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先加工第一组,再加工第二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一、题目及来源
该设计选用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40-3140-8 2010年5月第一版2016年1月第12次印刷),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题目选编。

图3-1支座(刘武昌1616160005—柴冠鹏1606170014)、图3-2吊耳(刘亚伦1606170016—林开源1606170027)、图3-3拨叉(卫笑天1606170028—李渊博1606170039)、图3-4法兰盘(吴光辉1606170040—黎启洋1606170055)、图3-8托架(裴晨1606170056—王广1626090055)。

第一组图3-1支座(刘武昌1616160005—柴冠鹏1606170014)
第二组图3-2吊耳(刘亚伦1606170016—林开源1606170027)
第三组图3-3拨叉(卫笑天1606170028—李渊博1606170039)
第四组图3-4法兰盘(吴光辉1606170040—黎启洋1606170055)
第五组图3-8托架(裴晨1606170056—王广1626090055)
二、设计计算书内容
撰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字数不少于8000字),说明书内容包括:零件图分析;确定毛坯种类、制造方法、加工余量;拟定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定位基准的选择、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加工阶段的划分、热处理和辅助工序的安排、工序顺序的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具)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工序切削用量选择;工序时间定额计算。

1. 本设计选取了为该设计的核心
2. 零件分析
2.1 零件图的绘制情况
2.1.1 图样
2.1.2 关键尺寸
2.1.3 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技术要求(条件)2.14绘制零件图(图框的填写)
2.2 零件的作用(功用、功能)分析
2.3 零件的工艺分析
2.3.1 对零件的表述(描述)
2.3.2 零件的主要结构、功用的工艺性分析
3.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路线、工艺过程、工序卡)
3.1 生产纲领的计算与选择
3.2 毛坯的选择与分析
3.2.1 毛坯选择方案与确定
3.2.2 毛坯余量的选定
3.2.2绘制毛坯图
3.3 基准的选择与分析、确定
3.3.1 以工艺分析、生产纲领、基准选择原则为纲领,重点描述选择哪些为粗基准,哪些为精基准。

3.3.2 本设计的核心工艺(工序、工步)的基准、定位及夹紧方式
3.4 工艺路线(工艺过程、工艺规程)的选择
3.4.1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指出各自优缺点、工艺难点(量刃辅检具)
3.4.2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切削用量选择
3.4.2.1 加工余量、毛坯余量、工序余量、切削参数(切削用量)的选择、计算与确定
3.4.2.2 核心工艺(工序、工步)尺寸链设计计算及尺寸链图的绘制3.4.3 切削方式(切削机床)的选择
3.4.4 切削刀具的选择与计算
3.4.5 工时定额等选择计算
3.4.6 工序图及工序卡的填写
4.图样质量
4.1 设计输入图样质量
4.2 毛坯图质量
4.3 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工序卡)质量
三、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
1. 资料的装订与归纳
1.1 装订封装方式与页序
1.1.1 封面(封皮)
1.1.2 设计任务书
1.1.5 目录
1.1.6 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1 零件的分析 (1)
1.1 零件的功用和材料选用 (1)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1.3 零件的尺寸图 (1)
2 确定生产类型 (2)
3 毛坯的确定 (2)
3.1确定毛坯类型 (2)
3.2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2)
3.3确定毛坯表面加工余量及公差 (2)
3.4绘制毛坯尺寸图 (3)
4工艺规程设计 (3)
4.1定位基准的选择 (3)
4.2拟定工艺路线 (3)
4.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5)
4.4切削用量的计算 (6)
4.5时间定额的计算 (7)
小结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