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轴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齿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机械传动设计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食品工程专业班级 17食品学号设计人杨某人指导老师李党育完成日期 2019 年 6 月 21 日南阳理工学院目录设计任务 (1)1.设计题目 (1)2.设计任务 (1)3.具体要求 (1)电动机的选择 (2)1.拟定传动方案 (2)2.选择电动机 (3)3.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各级传动比 (4)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学参数 (4)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5)1.V带传动 (5)2.减速箱内的单级圆柱齿轮传动 (6)齿轮参数的计算 (8)1.小齿轮的计算 (8)2.大齿轮的计算 (8)设计小结 (10)参考资料 (10)1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运动见图如下:(1)带式运输机数据(见数据表)(2)工作条件:用于锅炉房运煤,三班制工作,每班工作4小时,空载启动,单向、连续运转,载荷平稳。
(3)使用期限:工作期限为10年,每年工作300天。
(4)生产批量及加工条件:小批量生产,无铸造设备。
2.设计任务(1)选择电动机型号;(2)确定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尺寸; (3) 确定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尺寸;;3.具体要求(1)零件(齿轮)图二张(A3); (2)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2000字。
电动机的选择1.拟定传动方案为了估计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范围,以便合理的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和拟定传动方案。
可先由已知条件计算出驱动卷筒的转速,即一般常选用转速为1000r/min或1500r/min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因此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约为8.1或12,根据总传动比数值,可初步拟定出以二级传动为主的多种传动方案。
先考虑有以下集中传动方案进行选择,如图所示带式运输机传动方案比较传动方案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而且要求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操作维护方便。
通过分析比较最后选择其中较合理的一种。
a.方案:宽度和长度尺寸较大,带传动不适应繁重的工作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但有过载保护作用,还可以缓和冲击和振动,因此这种方案得到广泛应用;b.方案:结构紧凑,若在大功率和长期运转条件下使用,则由于蜗杆传动效率低,功率损耗大,很不经济;c. 方案:宽度尺寸小,适于在恶劣环境下长期连续工作,但圆23锥齿轮加工比圆柱齿轮闲难;d.方案:与b 方案相比较,宽度尺寸较大,输人轴线与工作机位置是水平位置。
齿轮轴零件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1.齿轮轴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1.1 零件工艺分析和确定生产类型1.1.1拟定工艺路线由给定的零件图可以看出,该零件图的是齿轮轴类零件,部分加工表面的精度等级达到5级,粗糙度达到0.4μm,因此先大致拟定如下工艺路线:①锻造毛坯,正火②对整个毛坯件进行粗车③对整个毛坯件进行半精车④热处理⑤精车⑥滚齿⑦钻孔,攻丝⑧调质处理⑨对50mm处进行磨削1.1.2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根据下式计算--------(1-1) 式中N----零件的生产纲领Q----产品的年产量m----每台(辆)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a%----备品率,一般取2%-4%b%----废品率,一般取0.3%-0.7%根据上式就可以计算求得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在通过查表,就能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
本设计中,Q=5000,m=1件/台,备品率和废品率为3%和0.5%,将数据代入上式得N=5176件/年,查表可知该零件为轻型零件,本设计中齿轮轴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1.2毛坯的选择,绘制毛坯图1.2.1选用锻件为毛坯,采用模锻成型的方法制造毛坯。
1.2.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余量本锻件采用普通级,根据零件图的基本尺寸查表可初步得粗车,半精车,粗磨和精磨外圆的单边加工余量分别为6mm,1.1mm,0.4mm 和0.1mm。
又粗精加工分开时,对于粗车外圆的余量允许小于原表中余量的70%,故可取粗车余量为4.8mm,总的的余量为6.4mm。
再根据手册即可得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为:单边加工余量半径a=6r=5±2。
于是,可初步得锻件图的尺寸,如图1-1所±2,长度方向aL示(图中粗实线表示锻件的外形,双点划线表示零件轮廓)。
1.3毛坯图的确定1.3.1计算毛坯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⑴根据图1-1和计算式---------------(1-2)设锻件最大直径为100mm,长为230mm,则图1-1 齿轮轴零件的锻件图根据上述计算数据,查表可确定零件的形状复杂系数为s,属于简单级别。
机械制造工艺学专业课程设计--CA6140车床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专业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发展专业知识解决时间生产问题的依次实践训练。
通过这次设计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自己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中能逐步掌握查阅手册,查阅有关书籍的能力。
在设计中逐步培养了我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我们今后参加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一.零件分析1.零件的作用零件图:零件是CA6140卧式车床齿轮,它位于车床变速箱传动轴,主要作用是传递力矩,改变速度进而实现调速作用。
1.11审查零件的工艺性齿轮零件的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
但基准孔φ68K7mm 要求Ra0.8μm有些偏高。
本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并不困难。
关于4个φ5mm的小孔,其位置是在外圆柱面上6mmX1.5mm的沟槽内,孔中心线距沟槽一侧面距离为3mm。
由于加工时不能选用沟槽的侧面为定位基准,故要较精确地保证上述要求比较困难。
分析该小孔是做油孔之用,位置精度不需要太高,只要钻到沟槽之内,即能使油路畅通,因此4个φ5mm的孔加工亦不成问题。
1.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ø68K7外圆表面精度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0.8。
并且槽相对ø68K7孔的轴线成90度均匀分布。
2、16mm宽槽口相对ø68K7孔的轴线成90度均匀分布,其径向设计基准是ø68K7mm 孔的轴线,轴向设计基准是ø106.5mm外圆的左端平面。
3、4×ø5mm孔在6×1.5mm沟槽内,孔中心线距沟槽一侧面的距离是3mm。
圆锥角度为90度。
4个ø5mm孔分别与16mm槽宽错开45度均匀分布。
4、由于加工时不能选用沟槽的侧面定位基准,故要精确地保证上述要求比较空难,但这些小孔为油孔,位置要求不高,只要钻到沟槽之内接通油路就可,加工不难。
5、ø90外圆表面精度等级为IT14,表面粗糙度为Ra3.2.6、左端外圆表面ø106.50-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42775

工艺过程设计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该产品为一个壳体零件。
该产品年产量为2400台,设其备品率为10%,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现制订该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βα++=Qn N)(%%112000βα++⨯=年件/2220= 齿轮零件的年产量为2220件,现已知该产品属于中型机械,根据表1.1-2生产类型和生产纲领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2.审查零件图样的工艺性该零件作外壳用。
铸件符合IB/T 5939-91之规定。
铸件尺寸公差:Q/SDL30001-03 CT10材料为:ZG310-570成批大量生产砂型铸造型及壳型 铸钢CT10 、MA-H非加工内表面涂防火材料,外表面涂两遍消防红旗,涂漆厚度均匀且无漆滴;水压密封试验,水压2.0MPa ,持续5min ,各处不允许泄露。
零件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
3.定位基准的选择该零件为带孔的盘装零件,孔是其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原则。
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该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内孔、端面、锥面、槽等。
参考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φ5.0-0.1-1300的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 3.2m μ,经粗车、半精车(表1.4-6)。
(2)φ500的内圆孔: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 6.3m μ, 经粗镗(表1.4-6)。
(3)φ25的圆孔:公差等级为IT11,位置度0.5mm, 经钻、扩(表1.4-6)。
(4)φ27的圆孔:公差等级为IT11,位置度0.5mm, 经钻、扩(表1.4-6)。
(5)φ660的外圆:公差等级IT12,表面粗糙度为Ra 12.5m μ,经粗车即可(表1.4-6)。
(6)左端面: 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为Ra 3.2m μ,经粗车、半精车(表1.4-6)。
齿轮轴设计课程设计

齿轮轴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1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设计题目:进给箱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孔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班级:机制101班设计者:韩乾坤指导教师:***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12月14日2 2020年4月19日目录第一章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第二章零件分析……………………………………………………………………………………………… .32.1 零件的结构分析 (3)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第3章毛坯的确定 (4)3.1 毛坯的选择 (4)3.2外圆尺寸的确定 (4)3.3外圆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加工余量及公差的确定 (4)3.4毛坯图的设计 (5)第4章工艺规程的确定 (6)4.1 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6)4.2进给箱轴的基准选择 (6)4.3制定工艺路线 (7)3 2020年4月19日第5章拟定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9)第6章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11)6.1机床的选择 (11)6.2 刀具的选择 (11)6.3量具的选择 (11)第7章确定工序尺寸 (13)7.1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 (13)7.2确定轴向工序尺寸 (13)7.3 确定铣槽的工序尺寸 (13)7.4磨外圆至工序尺寸 (13)第8章切削用量的选 (14)第9章夹具的设计 (15)9.1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5)9.2夹具的特点 (15)4 2020年4月19日9.3夹具的设计要点 (16)9.4钻床夹具的总体设计 (16)9.5夹具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 (17)9.6夹具装配图总尺寸 (23)总结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第1章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生产纲领的大小对生产组织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各个工序所需的专业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决定了所应选用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
零件生产纲领能够按以下公式计算:N=Q n(1+a)(1+b)N:零件的年产量(件∕年);5 2020年4月19日Q:产品的年产量;a:零件的备品率;b:零件的废品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齿轮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直齿圆柱齿轮设计姓名(学号):)教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教务处制目录引言 (1)1.齿轮零件结构分析 (1)1.1 齿轮零件图分析 (1)1.2 齿轮零件结构分析 (2)1.2.1零件表面组成 (2)1.2.2确定主要表面与次要表面 (2)1.2.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2)2.毛坯的确定 (2)2.1毛坯的确定原则 (2)2.2毛胚的选择原则 (2)3.选择定位基准 (3)3.1以内孔和端面定位 (3)3.2以外圆和端面定位 (3)4.拟定齿轮的工艺路线 (3)4.1确定加工方案 (3)4.1.1齿坯加工方案的选择 (3)4.1.2齿形加工 (4)4.2划分加工阶段 (4)4.3选择定位基准 (4)4.4加工工序安排 (4)5.确定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 (4)5.1背吃刀量的选择 (4)5.2进给量的选择 (5)5.3切削速度的选择 (5)6.设计工序内容 (5)6.1确定工序尺寸 (5)6.2选择设备工装 (6)7.夹具设计 (6)7.1机床夹具的定位误差 (6)7.1.1心轴 (6)7.1.2定位套 (7)7.2机床夹具的对刀装置 (7)7.2.1确定插床夹具对刀块位置尺寸的步骤 (8)7.2.2精度校验 (8)7.3机床夹具的选择原则 (8)9.附件 (9)参考文献 (10)致谢词 (10)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惊醒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课程设计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教学单位: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械09C(本)学号: …………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 XXX(讲师)完成时间:2013年5月5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摘要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能力是从事机械制造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教学的基本科目,在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工艺流程设计在加深对专业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加强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本设计是齿轮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其结构虽然规则,但是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工艺要求比较复杂。
需要粗车、精车、铣车、磨销,其中精车是加工关键。
车床加工工艺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车床的特点,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车床加工过程中面临的工艺问题。
工艺规程是保证机械产品高质量、低成本的一种重要的工艺依据,工艺规程设计在机械加工中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中小型零件加工的规程设计常被选作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关键字:工艺规程;齿轮轴I目录1绪论 (1)1。
1引言 (1)1.2 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2 零件分析 (3)2.1齿轮轴的概述 (3)2。
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4)2.3零件的校核 (5)3齿轮轴的工艺规程分析 (10)3.1毛坯的选择 (10)3。
2制定工艺路线 (11)3。
2。
1 基本加方案 (11)3。
2.2 工艺路线的设定 (11)3.2。
3 加工工艺过程内容 (12)3.3基准的选择 (13)3.3。
1 粗基准的选择 (13)3。
3.2 精基准的选择 (14)3。
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5)3.4.1 加工阶段的划分及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15)3.4。
2 加工顺序的安排 (15)3.4。
3 机床的选择 (16)3.5 切削用量 (16)3.5。
1 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6)3。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带-齿轮)

五. 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一)高速轴滚动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1. 初选轴承的类型和型号
(在轴的结构设计时进行)
类型选择:
载荷条件;转速条件;装调性能;调心性能;经济性
型号选择:
轴颈尺寸:(推荐初选轻系列轴承)
2. 计算轴承径向载荷
Fr RV2 RH2
说明
五. 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3. 计算轴向载荷Fa1,Fa2
一般可取:
nd (6∼ 12)nw
一.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列出符合转速、功率要求的多种电机(多方案)
电机转速
方 电动机 额定
电机 参考 总传
案 型号 功率 同步 满载 重量 价格 动比
转速 转速
1
2
3
一.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对满足要求的电机 的重量、价格、外形尺 寸、传动比进行比较, 选择一种电机。
1.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2. .初步计算最小轴径
d C3 P n
注意:轴径的圆整(键槽、联轴器、标准直径)
四. 轴的结构设计与强度校核
(一)高速轴的设计
3. 轴的结构设计
(1). 轴上零件装配、定位和固定 画轴系结构图(教材P214:图9.15)
(2). 确定各段直径和长度 综合箱体、轴承盖的设计统一考虑
二.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带轮结构设计
带轮轮缘宽度: 带轮轮毂宽度:
B=(Z-1)e+2f L=(1.5~2)d 当B<1.5d时,L=B
注意: 带轮直径确定后,应验算带传动实际传动比 和大带轮转速,并以此修正减速器传动比和输 入转矩。
i2 i / i1实
三.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三.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老师
目录
一、零件加工技术安排 (1)
二、分析零件毛坯 (1)
三、关键工艺步骤分析 (1)
四、工艺过程 (2)
五、工艺计算 (3)
一、零件加工技术安排
由零件的工艺分析可以知道,此零件的设计基准是Ø25k6mm和Ø15r6mm 的轴线,根据基准重合选择,应选择设计基准为精基准,即以Ø25k6mm和Ø15r6mm的轴线为精基准,由于多数工序的定位基准都是中心孔,符合基准统一原则,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
所以精基准选择中心孔,选择左端Ø30mm的未加工外圆柱面作为粗基准。
图1 齿轮轴二维图
二、分析零件毛坯
零件材料为45钢。
零件的最大和最小的尺寸相差比较大。
采用棒料浪费材料,而且零件在工作中经常承受较大的冲击性载荷,因此应选用锻件。
由于零件为大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也较简单,故采用模锻成型。
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且有台阶轴,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精度较高
生存率高。
工件材料选用45Cr,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1—12级。
三、关键工艺步骤分析
加工零件过程中,根据先粗后精,基准先行,以及先主后次的原则,加工顺序:两端面和中心孔的加工,粗车各外圆表面,精车外圆Ø25k6mm,Ø15r6mm 表面,铣键槽,斜齿轮的加工,磨削两Ø25k6mm外圆面。
四、工艺过程
方案一
1、下料:成型铸件,棒料尺寸为φ120mm×300mm
2、热处理:正火处理
3、粗车:①夹一端车,另一端及端面(见平面即可),车外圆,直径与长度均留加工余量5mm
②倒头装夹,车另一端端面及余下外径各部,直径与长度均留加工余量5mm,保证总长尺寸为315mm
4、热处理:调质处理28~32HRC
5、精车:①夹一端,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312.5mm,钻中心孔B6.3
②倒头装夹,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310mm,钻中心孔B6.3
③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精车右端各部尺寸,其直径方向留磨量0.6mm,倒角2.3×45°
④倒头,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精车余下各部尺寸,其直径方向留磨量0.6mm,倒角2.3×45°
6、磨:①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精磨各部及圆角R2至图样要求尺寸
②倒头,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精磨余下外圆及圆角R5,至图样要求尺寸
7、划线:划键槽线
8、铣:以两φ60K6mm轴颈定位装夹工件,铣18N9mm 键槽至图样尺寸及精度要求
9、滚齿:以φ65r6mm轴颈定位装夹工作,滚齿。
10、钳:去毛刺
方案二
1、下料:成型铸件,棒料尺寸为φ120mm×300mm
2、热处理:正火处理
3、粗车:①夹一端车,另一端及端面(见平面即可),车外圆,直径与长度均留加工余量5mm
②倒头装夹,车另一端端面及余下外径各部,直径与长度均留加工余量5mm,保证总长尺寸为315mm
4、热处理:调质处理28~32HRC
5、精车:①夹一端,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312.5mm,钻中心孔B6.3
②倒头装夹,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310mm,钻中心孔B6.3
6、磨: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精磨各部及圆角R2至图样要求尺寸
7、精车:①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精车右端各部尺寸,其直径方向留磨量0.6mm ,倒角2.3×45° ②倒头,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精车余下各部尺寸,其直径方向留磨量0.6mm ,倒角2.3×45°
8、磨:倒头,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精磨余下外圆及圆角R5,至图样要求尺寸 9、划线:划键槽线
10、铣:以两φ60K6mm 轴颈定位装夹工件,铣18N9mm 键槽至图样尺寸及精度要求 11、滚齿:以φ65r6mm 轴颈定位装夹工作,滚齿。
12、钳:去毛刺
方案优缺点:
方案一较方案二工件装夹次数减少,易于保证表面间位置精度,还能减少工序间运输量,缩短生产周期。
工序数目少,可减少机床数量、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还可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
五、 工艺计算
粗车外圆Ø25k6mm:
1) 背吃刀量:单边余量Z=4.6mm,可三次切除。
背吃刀量为1.8mm 。
2) 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2表1.1-47取
r mm f /4.0=。
3) 切削速度:根据参考文献2表1.1-46取min /65m v c =。
4) 确定主轴转速:
min /4.591min /35
14.36510001000r r d v n w c s
=⨯⨯==π
按机床选取min /710r n =。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
min /03.78min /1000
710
351000
m m dn
=⨯⨯=
=
ππυ
6)切削工时:
nf
l l l t 21++=
式中,,4,5.2,1521===l l l
所以
m in
076.0m in 4
.071045.21521=⨯++=++=nf l l l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