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2013).

合集下载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步骤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步骤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步骤一、引言在机械制造领域中,齿轮轴是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它通常用于传动系统中的齿轮装置。

在齿轮轴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步骤,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工艺。

本文将对齿轮轴的加工工艺步骤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铣削加工铣削是齿轮轴加工的第一步,主要用于将齿轮轴的表面进行平整和平行处理。

具体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确定齿轮轴的加工尺寸和精度要求•选择适当的铣刀和切削参数•检查铣床的刀具和夹具是否安装正确2. 夹紧齿轮轴•将齿轮轴夹紧在铣床的工作台上•确保齿轮轴夹紧稳固,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3. 调整刀具位置•将铣刀移动到离工件表面一定距离的位置•通过刀具的上下调整,确定适当的铣削深度4. 开始铣削•打开铣床的电源,启动铣床•调整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开始进行铣削•按照预定的路径沿着齿轮轴的轴向进行铣削三、车削加工车削是齿轮轴加工的第二步,主要用于将齿轮轴的外径和内孔进行加工。

具体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确定齿轮轴的轴向和径向尺寸•选择适当的车刀和车削参数•检查车床的刀具和夹具是否安装正确2. 夹紧齿轮轴•将齿轮轴夹紧在车床的工作台上•使用合适的夹具保证齿轮轴的夹紧稳固3. 调整刀具位置•将车刀移动到离工件表面一定距离的位置•调整刀具的高度和偏置,确保刀具与齿轮轴的表面接触4. 开始车削•打开车床的电源,启动车床•调整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开始进行车削•沿着齿轮轴的轴向和径向进行车削,实现所需的外径和内孔尺寸四、磨削加工磨削是齿轮轴加工的最后一步,主要用于提高齿轮轴的表面质量和精度。

具体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确定齿轮轴的磨削要求和精度要求•选择适当的砂轮和砂轮参数•检查磨床的砂轮和夹具是否安装正确2. 夹紧齿轮轴•将齿轮轴夹紧在磨床的工作台上•确保齿轮轴夹紧稳固,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3. 调整磨削参数•调整磨床的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通过调整砂轮的位置和偏置,确定适当的磨削深度和砂轮与齿轮轴的接触位置4. 开始磨削•打开磨床的电源,启动磨床•沿着齿轮轴的轴向和径向进行磨削,实现所需的表面质量和精度要求五、总结通过铣削、车削和磨削等工艺步骤,齿轮轴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加工结果。

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题目: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关于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以介绍设计方法为宗旨,着重实力,力图做到内容完整、详实。

本书主要介绍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工艺规程CAD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4. 培养学生进行调整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第一章课题简介本零件主要用于减速器的传动轴,它要求的精度较高。

其原始资料如下:零件材料: 45钢技术要求:齿轮轴应经调质处理,硬度为20—30HRC 生产批量:批量生产零件数据:见零件图齿轮轴零件图第二章设计内容2.1零件分析2.1.1零件的作用本零件的作用是用于减速器内部传动用的,且要求传动平稳。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可知,主要加工表面有:(1).尺寸φ20m6圆周面(2).尺寸φ24圆周面(3).尺寸φ24圆周面(4).φ34圆周面及齿面(5).公称直径φ12螺纹(6).锥面1:20的外表面(7).二端面为基准面由上述可知,各加工表面以尺寸φ20m6圆周面、φ34圆周面及齿面为主,有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因此,拟订φ20m6圆周面、φ34圆周面及齿面为主的工艺方案。

齿轮轴零件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齿轮轴零件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1.齿轮轴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1.1 零件工艺分析和确定生产类型1.1.1拟定工艺路线由给定的零件图可以看出,该零件图的是齿轮轴类零件,部分加工表面的精度等级达到5级,粗糙度达到0.4μm,因此先大致拟定如下工艺路线:①锻造毛坯,正火②对整个毛坯件进行粗车③对整个毛坯件进行半精车④热处理⑤精车⑥滚齿⑦钻孔,攻丝⑧调质处理⑨对50mm处进行磨削1.1.2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根据下式计算--------(1-1) 式中N----零件的生产纲领Q----产品的年产量m----每台(辆)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a%----备品率,一般取2%-4%b%----废品率,一般取0.3%-0.7%根据上式就可以计算求得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在通过查表,就能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

本设计中,Q=5000,m=1件/台,备品率和废品率为3%和0.5%,将数据代入上式得N=5176件/年,查表可知该零件为轻型零件,本设计中齿轮轴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1.2毛坯的选择,绘制毛坯图1.2.1选用锻件为毛坯,采用模锻成型的方法制造毛坯。

1.2.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余量本锻件采用普通级,根据零件图的基本尺寸查表可初步得粗车,半精车,粗磨和精磨外圆的单边加工余量分别为6mm,1.1mm,0.4mm 和0.1mm。

又粗精加工分开时,对于粗车外圆的余量允许小于原表中余量的70%,故可取粗车余量为4.8mm,总的的余量为6.4mm。

再根据手册即可得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为:单边加工余量半径a=6r=5±2。

于是,可初步得锻件图的尺寸,如图1-1所±2,长度方向aL示(图中粗实线表示锻件的外形,双点划线表示零件轮廓)。

1.3毛坯图的确定1.3.1计算毛坯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⑴根据图1-1和计算式---------------(1-2)设锻件最大直径为100mm,长为230mm,则图1-1 齿轮轴零件的锻件图根据上述计算数据,查表可确定零件的形状复杂系数为s,属于简单级别。

齿轮轴工艺设计方案论文

齿轮轴工艺设计方案论文

常州信息学院毕业设计齿轮轴的加工工艺学生姓名:李文涛指导教师:高飞所系与专业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班级数控104所在学期 2010—2013学年学号 10040334462013年3 月 27 日摘要本设计是关于输出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总体介绍所追踪的典型零件的加工流程,包括毛坯-初检-粗加工-精加工等步骤。

所加工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及重要配合参数,并完成工件的三维造型。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过程主要包括:分析零件图纸、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程序、程序校验。

确定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包括使用设备、装夹方法、工装夹具、加工方位、刀具选择、加工参数选择等。

关键词:零件、工艺、数空加工程序目录摘要 (1)前言 (3)第一章:零件图分析 (4)1、零件图分析 (4)2 零件在生活中的作用: (5)第二章:毛坯的选择 (6)二(1)设计毛坯图 (6)二(2)确定毛坯 (6)第三章加工过程 (8)三(1)1.刀具选择: (8)(1)2.切削用量的选择 (8)三(2)齿轮的加工过程 (9)根据图示数据计算齿轮参数: (9)三(3)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10)1. 设计基准 (10)2. 工艺基准 (11)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1)4.粗基准的选择 (11)5.精基准的选择 (11)三(4)加工工艺路线 (12)1 加工阶段的划分 (12)2 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12)3 加工顺序的安排 (12)4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的区别 (13)5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13)6. 数控编程的过程 (14)(1) 分析零件图纸 (14)(2 )确定工艺过程 (14)(3)数值计算 (15)(4)编写程序单 (15)(5)制备控制介质 (15)(6)程序调试和检验 (15)7. 程序编制方法 (15)8. 编制程序 (16)制作完成效果图 (18)总结 (19)致谢 (20)前言零件的加工需要有步骤的进行,首先对要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齿轮轴类件的工艺特点首先是它的形面特征多,在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描述中可以把它分为主特征:内外圆柱面、齿轮表面等;辅助特征:键槽、小平面、等。

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毕业设计

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一、设计题目齿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 夹具装配图1张(5) 夹具体零件图1张(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四、进度安排(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4) 编写说明书3天(5) 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次设计的是主动齿轮,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

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主动齿轮。

了解主动齿轮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主动齿轮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夹具体零件图。

这就是我设计的基本过程。

AbstractAfter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urriculum project was we studies university's complete basic course, the technical basic course as well as the majority of professio nal courses, carried on. This is we before carrying o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o studies various curricula a thorough comprehensive total review, is also a apply theory to reality training, therefore, it hold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we four year university life.. What this design is a driving gear, has the detail drawing, the semifinished materials chart, assembly drawing each, the machine-finish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card and with designs the jig to correspond that working procedure operation card each. First we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which the topic gives are the driving gear. Understands driving gear's function, then on basis components nature and detail drawing various end surfaces' roughness determination semifinished materials size and machining allowance. Then we determine the fine datum first again according to the localization datum, latter determines the thick datum, finally draws up driving gear's craft road map, works out this work piece clamp plan, draws the jig assembly drawing.This is the unit process which I design.目录摘要 .......................................................................................... I I Abstract ....................................................................................... I II 1.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1.3审核齿轮轴的工艺性 (1)1.4确定生产类型 (2)2.确定毛坯并绘制毛坯简图 (2)2.1确定毛坯种类 (2)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2)2.2.1.公差等级 (2)2.2.2锻件质量 (2)2.2.3. 锻件的材质系数 (2)3.制定工艺路线 (3)3.1定位基准的确定 (3)3.1.1. 粗基准的选择: (4)3.1.2.精基准的选择: (4)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4)3.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5)3.4工序顺序的安排 (5)3.5确定工艺路线 (5)4.夹具的设计 (7)4.1问题的提出 (7)4.2夹具的设计 (7)4.2.1定位基准的选择 (7)4.2.2.定位误差的分析 (7)小结: (8)参考文献: (9)1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齿轮轴。

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常州信息学院毕业设计齿轮轴的加工工艺学生姓名:李文涛指导教师:高飞所系与专业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班级数控104所在学期 2010—2013学年学号2013年3 月 27 日摘要本设计是关于输出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总体介绍所追踪的典型零件的加工流程,包括毛坯-初检-粗加工-精加工等步骤;所加工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及重要配合参数,并完成工件的三维造型。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过程主要包括:分析零件图纸、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程序、程序校验。

确定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包括使用设备、装夹方法、工装夹具、加工方位、刀具选择、加工参数选择等。

关键词:零件、工艺、数空加工程序目录前言零件的加工需要有步骤的进行,首先对要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齿轮轴类件的工艺特点首先是它的形面特征多,在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描述中可以把它分为主特征:内外圆柱面、齿轮表面等;辅助特征:键槽、小平面、等。

另外,齿轮轴类件加工所使用的机床多,材料及热处理种类也较多。

再者,它的工艺特征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也要求较高。

在机械加工中,每一种零件都有几种加工工艺方法与之对应,根据生产规模、零件整体形状和轮廓尺寸、制造资源等,针对每一特征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及不同材料选择不同加工方法。

画出零件的设计图纸,根据要求进行编程,把程序输入数控机床,通过数控机床把零件加工出来基本工艺过程 1、下料----锯床 2、粗车----车床 3、热处理----箱式炉4、精车----车床5、铣键槽----铣床6、齿面淬火---高频淬火机床7、磨---外圆磨床8、成品检验第一章:零件图分析1、零件图分析2 零件在生活中的作用:本零件为汽车变速箱中输出齿轮轴,其功用是传递动力和改变输出轴运动方向。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2013).

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2013).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班级:10机械本B班学号:2010210279姓名:云大宝指导教师:支新涛日期:2013.06.161齿轮轴的分析 (1)1.1齿轮轴的作用 (1)1.2齿轮轴的工艺分析 (1)2零件的生产类型 (1)2.1生产纲领 (1)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1)3工艺规程的设计 (2)3.1毛坯的确定 (2)3.2选择定位基 (2)3.3制定工艺路线 (3)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3.5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5)4设计总计 (7)附录: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卡 (8)参考文献 (17)课程设计说明书1、齿轮轴分析1.1齿轮轴的作用齿轮轴是传动系配件,作用是指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

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

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1.2零件工艺分析1)工序安排热处理调质处理后,再进行精车、磨削加工,以保证加工质量稳定。

2)精车、粗磨、精磨工序均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其定位基准统一,可以更好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以工件两中心孔为定位基准,在偏摆仪上检查,φ60021.0002.0++mm 、φ141.780063.0-mm 、φ60021.0002.0++mm 三处轴径外圆对公共轴心线A —B 的圆跳动0.025mm 。

4)工序14对组合夹具应要求备有键槽对称度检查基准,可供加工对刀及加工后检查使用。

2、零件的生产类型2.1生产纲领根据任务书已知:⑴产品的生产纲领为379台/年,每台产品齿轮轴数量2件 ⑵齿轮轴的备品百分率为%,废品百分率为0.4%。

齿轮轴生产纲领计算如下: N=Qn(1+a)(1+b)=379x2(1+4%)(1+0.4%) =791.47≈792(件/年) 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查表确定齿轮轴属于大批量生产零件,工艺特征见表(如下):379台/年大量生产(1)毛坯采用铸造,精度适中,加工余量相对较大 (2)加工设备采用车床、铣床、钻床、锯床 (3)加工设备采用组合夹具(4)工艺需编制详细的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5)生产效率低,对人工的技术要求高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特点3、工艺规程的设计3.1毛坯的确定1)零件材料为45钢。

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设计方案1.加工方法选择:齿轮轴的加工可以采用车削、铣削、磨削等多种方法。

根据齿轮轴的材质、加工量、加工难度和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选择。

2.切削刃具选择:齿轮轴采用头尾杆式加工,初粗磨、精磨采用相应的车刀、铣刀和磨料磨具。

3.工艺方案设计:根据齿轮轴加工的需要,设计出完整的工艺流程和必要的加工治具,确定加工路线和操作方法,保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二、工艺操作1.准备工作:选用符合要求的加工设备,清理加工平台和工具,检查加工刀具和夹具的状况。

2.粗加工:车削加工和铣削加工顺序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采用小进给、较大切削深度进行粗加工。

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3.精加工: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条件和加工方式,采用多道次、小进给进行精加工操作,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4.磨削:在完成精加工后,进行磨削操作。

采用磨料磨具进行外圆和内孔的磨削,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三、工艺参数1.精度保证:齿轮轴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工的精度,车削和铣削一般精度等级不低于IT8,磨削精度等级不低于IT6。

2.表面光洁度:齿轮轴加工表面要求光洁,表面粗糙度应满足加工要求,一般粗糙度Ra不高于1.6μm。

3.切削条件:根据齿轮轴的材质、硬度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

4.加工液:选择合适的加工液,提高加工效率和工件质量。

如冷却液等,有助于降低加工热量和保持加工表面光洁度。

四、加工设备1.车床和铣床:齿轮轴的加工可以采用车床和铣床两种设备。

车床主要用于齿轮轴的轴身加工,铣床主要用于齿轮轴的端面加工。

2.磨床:齿轮轴磨削可以采用内圆磨床、外圆磨床和中心磨床。

内圆磨床主要用于齿轮轴的内孔磨削,外圆磨床主要用于齿轮轴的外圆磨削,中心磨床主要用于齿轮轴的中心孔磨削。

五、工装设计1.夹具设计:齿轮轴加工中,为了保证工件的安全固定,需要设计制作专门的夹具。

夹具的选择与设计应根据加工要求和工件的形状进行综合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班级:10机械本B班学号:***********名:***指导教师:***日期:2013.06.161齿轮轴的分析 (1)1.1齿轮轴的作用 (1)1.2齿轮轴的工艺分析 (1)2零件的生产类型 (1)2.1生产纲领 (1)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1)3工艺规程的设计 (2)3.1毛坯的确定 (2)3.2选择定位基 (2)3.3制定工艺路线 (3)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3.5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5)4设计总计 (7)附录: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卡 (8)参考文献 (17)课程设计说明书1、齿轮轴分析1.1齿轮轴的作用齿轮轴是传动系配件,作用是指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

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

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1.2零件工艺分析1)工序安排热处理调质处理后,再进行精车、磨削加工,以保证加工质量稳定。

2)精车、粗磨、精磨工序均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其定位基准统一,可以更好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以工件两中心孔为定位基准,在偏摆仪上检查,φ60021.0002.0++mm 、φ141.780063.0-mm 、φ60021.0002.0++mm 三处轴径外圆对公共轴心线A —B 的圆跳动0.025mm 。

4)工序14对组合夹具应要求备有键槽对称度检查基准,可供加工对刀及加工后检查使用。

2、零件的生产类型2.1生产纲领根据任务书已知:⑴产品的生产纲领为379台/年,每台产品齿轮轴数量2件 ⑵齿轮轴的备品百分率为%,废品百分率为0.4%。

齿轮轴生产纲领计算如下: N=Qn(1+a)(1+b)=379x2(1+4%)(1+0.4%) =791.47≈792(件/年) 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查表确定齿轮轴属于大批量生产零件,工艺特征见表(如下):379台/年大量生产(1)毛坯采用铸造,精度适中,加工余量相对较大 (2)加工设备采用车床、铣床、钻床、锯床 (3)加工设备采用组合夹具(4)工艺需编制详细的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5)生产效率低,对人工的技术要求高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特点3、工艺规程的设计3.1毛坯的确定1)零件材料为45钢。

零件的最大和最小的尺寸相差比较大。

由于零件为大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也较简单,故采用棒料。

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且有台阶轴,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精度较高且要进行大量生产,其加工余量小,表面质量好,机械强度高,生存率高。

工件材料选用45#钢,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1—12级。

2)绘制产品毛坯图:毛坯图3.2选择定位基准1)精基准的选择由零件的工艺分析可以知道,此零件的设计基准是φ60021.0002.0++mm 、φ141.780063.0-mm 、φ60021.0002.0++mm 三处轴径外圆对公共轴心线,根据基准重合选择,应选择设计基准为精基准,即以φ60021.0002.0++mm 、φ141.780063.0-mm 、φ60021.0002.0++mm 三处轴径外圆对公共轴心线为精基准,由于多数工序的定位基准都是中心孔,符合基准统一原则,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

所以精基准选择中心孔。

2)粗基准的选择选择左端Ø65mm 的未加工外圆柱面作为粗基准。

3.3制定工艺路线1)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工序2 尺寸Ø60mm : 粗车 尺寸φ141.78063.0-mm: 粗车→半精车→精车工序3 尺寸Ø60mm: 粗车工序4 尺寸φ80021.0002.0++mm : 粗车→精车→磨削 工序5 尺寸φ75021.0002.0++mm : 粗车→半精车→精车工序6 尺寸宽为18mm 深为7mm 长为70的键槽:粗铣 工序7 大径为Ø57的斜齿轮:滚齿→剃齿或粗滚齿→精滚齿根据先粗后精,基准先行,以及先主后次的原则,加工顺序:两端面和中心孔的加工,粗车各外圆表面,精车外圆φ60021.0002.0++mm ,φ60021.0002.0++mm 表面,铣键槽,斜齿轮的加工,磨削两φ141.780063.0-mm 外圆面。

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本零件的毛坯为棒料,待加工面有端面,键槽等。

材料为45钢.公差等级及粗糙度要求参考零件图。

其加工方法的选择如下:(1) 端面 本零件的端面大部分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很大部分无需去除材料。

待加工的主要端面有零件的右端面和左端面,经车削即可获得。

(2)键槽 本零件主要加工键槽,铣键槽(3)外圆 主动齿轮上有较多的外圆,根据不同的公差等级及粗糙度要求,选择粗车,半精车,精车等加工方法,保证不同的技术要求。

3)确定工艺路线工序I 下棒料φ150mm x320mm工序II 夹紧毛坯一端外圆,粗车外圆尺寸至φ60mm ,并控制长度为 35mm;保证端面平整,继续车外圆尺寸至φ141.78mm ,粗糙度为Ra1.6μm 。

工序III 倒头夹已加工外圆φ60mm ,车另一端各部,保证总长度308mm 外圆为50mm 。

工序IV 以φ60mm 外圆定位夹紧车内圆φ141.78mm 尺寸至φmm021.002.075++,控制长度为13mm 。

工序 V 以φmm021.002.075++外圆定位夹紧(垫上铜皮,防止磨损),车φ141.78mm ,外圆处长度为mm4.03.078++,使其外圆为mm060.0041.065++。

并车φ141.78mm 外圆处长度尺寸为8mm ,保证定位锁轴总长为308mm ,另一端外至φ80mm 。

工序VI 车刀槽70mm 距内圆φ80mm 的距离5mm ,热处理28~32HRC 。

工序VII 车螺纹 229︒=β 左旋。

工序VIII 以φ60mm 外圆定位夹紧(垫上铜皮,防止磨损)将内圆φ65mm 车斜角距外圆φ60mm 距离14mm 。

工序IX 按图样要求检验各部分尺寸,精修尺寸,光整度等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毛坯外圆表面直径的确定外圆φ141.780063.0-mm 、只要粗精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而外圆Ø65和Ø60mm 锻一样的直径,查参考文献可知直径加工余量为2mm ,考虑实际加工时,因锻造表面较硬而加工余量少可能难加工,所以取毛坯直径为Ø70mm。

φ60021.0002.0++mm 、 φ141.780063.0-mm 、φ60021.0002.0++mm 要经过粗加工和精加工,参考文献可知直径加工余量为2mm+1.5mm=3.5mm,考虑实际加工时,因锻造表面较硬而加工余量少可能难加工,所以取毛坯直径为Ø65mm。

长度方向的余量查参考文献,其余量值规定2.0-2.5mm ,取2.0mm 。

2)、加工余量3.5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工序1:粗车外圆φ141.780063.0-mm :1) 背吃刀量:单边余量Z=4.6mm,可三次切除。

背吃刀量为1.8mm 。

2) 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取r mm f /4.0=。

3) 切削速度:根据参考文献取min /65m v c =。

4)确定主轴转速:min /4.591min /3514.36510001000r r d v n w c s =⨯⨯==π按机床选取min /710r n =。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 min /03.78min /1000710351000m m dn =⨯⨯==ππυ5)验证机床功率:主切削力按《机械工艺手册》所示公式计算Z CF ZF ZF Z F n cY X pF c K v fa C F =式中,2650=ZF C ,0.1=Z F X ,,15.0-=Z F n , 所以 75.0=Z F YN N F C 6.98489.094.057.734.05.1265015.075.0=⨯⨯⨯⨯=- 切削时消耗功率c P 为 kW kW v F P c c c 0.110654.616.98410644=⨯⨯=⨯=由CA6140机床说明书可知,CA6140的主电机功率为7.8kw ,当主轴转速为560r/min 时,主轴传递最大功率为5.5kw ,所以机床功率足够,可以正常加工。

6)切削工时:nfl t 总=所以 min 0845.1min 4.0710308=⨯=t工序2:滚齿1) 背吃刀量:根据参考文献可知,mm Z 7.6=。

2) 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取r mm f /0.2=。

3) 切削速度:根据参考文献取min /28m v c =。

根据修正公式:4321v v v v c k k k k v v = 式中4321,,,v v v v k k k k 查参考文献可得: 1,75.0,1,8.04321====v v v v k k k k 所以m in /8.16m in /175.018.0284321m m k k k k v v v v v v c =⨯⨯⨯⨯==4) 确定主轴转速: min /5.53min /1008.161000100000r r d v n c =⨯⨯==ππ 按机床选取min /50r n =5) 切削工时:Kf n z l l b t a m 021)(++=式中,2,17,0,0,12421=====K Z l l b min 54.10min 225017)00124()(021=⨯⨯⨯++=++=K f n z l l b t a m4、设计总结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使我真正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这次设计将我以前学过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公差与配合、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工艺等知识很好的串联了起来,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作用。

在课程设计中,首先是对工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这样在加工工件就可以知道用什么机床加工,怎样加工,加工工艺装备及设备等,因此,工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程设计中还用到了CAD制图和一些计算机软件,因为学的时间长了,因此在开始画图的时候有很多问题,而且不熟练,需参阅课本,但不久就能熟练的画了。

CAD制图不管是现在,对以后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因此,这次课程设计真正将以前所学的联系到实际应用中来了。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一点更是重要,就是我能作为一个设计人员,设计一个零件,也因此,我了解了设计人员的思想,每一个零件,每件产品都是先设计出来,再加工的,因此,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一点不能马虎,每个步骤都必须有理有据,不是凭空捏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