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复习提纲】PDF.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材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材料目录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3)一.复习提纲 (3)二.复习题库 (4)(一)单项选择题 (4)(二)判断题 (11)(三)名词解释 (12)(四)简单题 (12)(五)分析题 (12)三.参考答案: (14)(一)单项选择题 (14)(二)判断题 (14)(三)名词解释 (14)(四)简答题 (15)(五)分析题 (17)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19)一.复习提纲 (19)二.复习题库 (20)(一)单项选择题 (20)(二)判断题 (24)(三)名词解释 (24)(四)简答题 (24)(五)分析题 (25) (30) (30)二.复习题库 (30)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39)一.复习提纲 (39)二.复习题库 (40)(一)单项选择题 (40)(二)判断题 (46)(三)名词解释 (48)(四)简答题 (48)(五)分析题 (48)三.参考答案: (50)(一)单项选择题 (50)(二)判断题 (50)(三)名词解释 (50)(四)简答题 (51)(五)分析题 (52)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一.复习提纲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了解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2.理解道德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作用3.了解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1.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2.理解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3.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第三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2.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3.理解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掌握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了解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复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人类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一、思想道德修养A. 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1. 定义和概念解释2. 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和意义B. 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1. 个人修养a.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b. 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2. 社会修养a. 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b. 文明礼仪和社交能力的提高C. 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 个人层面a. 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b. 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2. 社会层面a. 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b. 构建和谐社会和进步文明的必要条件二、法律基础A. 什么是法律基础1. 定义和概念解释2. 法律基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 法律基础的核心内容1. 法律知识a. 法律的分类和体系b. 法律的主要内容和要素2. 法治观念a. 法治的意义和特点b. 法治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C. 法律基础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1. 个人层面a. 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b. 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平正义2. 社会层面a. 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b. 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益的需要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A.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共同点1. 都是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 都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B.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相互作用1. 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基础的影响a. 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b. 合法合规的行为准则2. 法律基础对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a. 促使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形成b.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需要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合点1. 公民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契合2. 法治思维与道德判断的统一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A. 思想道德修养的实践路径1.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培养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3. 培养文明礼仪和社交能力B. 法律基础的实践方法1. 学习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2. 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和公益事业3. 树立合法合规的行为意识和行为准则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互动发展1. 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和完善2. 共同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福祉和进步。
【精品文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识记:大学生活的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运用: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识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确立马克思注意的科学信仰运用: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识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代精神的内涵;理解: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运用: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识记:人生观的概念;世界观的概念;理解: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人生观的三个重要方面;反对三种错误的人生观;运用: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识记:道德的本质及功能与作用;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理解: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运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识记:公共生活概念及特点;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公德主要内容;法律的作用;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运用: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正确的对待网络生活;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识记: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基本要求;爱情的本质;家庭美德的内容;理解:《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及两部法律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及几种错误的对待爱情的观念运用:结婚的条件;离婚的条件和方式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识记:法律的定义;法治观念的内容;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体系;我国法律的运行;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社会主义的法律思维方式及途径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识记:宪法的特征及基本原则;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刑法的概念和原则;犯罪的种类;民事诉讼的概念与当事人;行政诉讼的概念与参加人;理解:我国的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行政行为;刑罚制度;民事诉讼的程序;行政诉讼的程序;刑事诉讼的程序;仲裁的概念运用:民事主体制度;民事行为制度;民事权利制度;民事责任制度;犯罪构成;排除犯罪事由;故意犯罪形态;共同犯罪;仲裁庭的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绪论1. 大学生活特点: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2. 大学生应树立的新的学习理念是: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3. 大学生应培养的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4. 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主要做好以下几点: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5.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6. 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7. 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是: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③社会主义荣辱观 (基础)。
第一章1. 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2. 理想的特征:时代性、阶级性、科学性或实现可能性、超越性、多样性。
3. 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4. 信念的特征:稳定性、执着性、多样性、亲和性。
5. 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6. 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①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因它是科学的优势崇高的;他与有持久的生命力;他以改造世界为己任);②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7.如何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P35详看)8. 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什么是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如何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
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
严谨。
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
创新。
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求实。
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如何认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何重要意义?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引导大学生做“四有’新人;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走好将来的人生道路;激励大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祖国的经济建设而学习;坚定大学生的意志品德。
•2,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怎样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理想是观念的,是当下的,是完美的,二现实是客观的,有缺陷的,是当下的。
另一方面,理想源于现实,包含现实的因素,而现实孕育理想,是理想实现的条件。
思修与法基复习提纲

思修与法基复习提纲一、思想道德修养1.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和意义a.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b.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b.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3.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特点与任务a.青年学生的特点b.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任务4.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a.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c.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的养成d.社会实践与实际行动的结合二、宪法与法律意识1.宪法的概念与作用a.宪法的定义与特点b.宪法的作用与地位2.法律意识的内涵与重要性a.法律意识的定义与特点b.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与作用3.宪法与法律意识的培养a.宪法与法律意识的涵养b.学习法律知识与案例分析c.参与法律实践与公益活动4.法律文明建设与法治社会构建a.法律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目标b.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与特征5.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行为规范a.法律职业道德的内涵与要求b.法律行为规范的含义与作用三、思修与法基的联动1.思修与法基的关系a.思修与法基的共同点与区别b.思修与法基的互动与影响2.思修与法基的相互促进a.思修对法基的促进作用b.法基对思修的参与价值3.思修与法基的实践应用a.思修与法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b.思修与法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四、实践案例分析1.民生案例分析a.安全生产案例b.环境保护案例2.司法案例分析a.社会公正案例b.法治建设案例以上是思修与法基复习提纲,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思修与法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并进一步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的复习提供帮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一、思想道德修养: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1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1.2历史唯物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途径。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人生观、价值观与修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道德修养与社会公德:-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心理素质与人际关系;-社会公德的内涵与要求。
6.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内涵;-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法律基础:1.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法律的基本特征与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的衔接、适应和反映。
2. socialist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四个基本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法律的层级与体系:-国际法与国家法;-立法与行政法规;-法律的等级与适用。
-立法机关及其职能;-法律层级与法律条文的表述方式;5.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法人和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性质与种类;-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6.婚姻法与继承法基本规定:-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和禁止行为;-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婚姻法与继承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7.民事责任与救济:-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救济的种类与形式;-责任法的构成要件与责任的限制。
8.刑法基本概念与犯罪与刑罚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任务与原则;-刑法犯罪与刑罚的基本概念;-犯罪法与刑法的基本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要求都不同了。
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学业上不断进步,而且要在素质上不断提高。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
它要求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它承认一切学习的价值与作用。
不能只局限在一个专业,甚至一个领域,要自觉地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更新知识或获取知识。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吸收前人留下的知识,而又不受这些知识的约束,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一般说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维持性学习,也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即“学会”。
另一种就是创造性学习,也称自主性创新性学习。
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明创造、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以迎接未来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变化。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首先要坚持脚踏实地,打下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又要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努力从事探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事业,要求同学们在大学阶段就自觉培养创新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知识,而且要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勇敢地追求真理,掌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进入十倍速度的学习理念的时代。
电话从发明到1000万用户。
用了30年;inter网发展到1000万用户,只用了3年。
现在有手指文化,大拇指经济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知识框架绪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P3-P7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P6【区别和联系】第一段4、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含义。
P6最后一段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P7第二段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1、人的本质。
P9最后一段2、人生观的含义。
P10第三段3、人生目的。
P10最后一段]4、人生目的的重要性。
P10-P11首先、其次、再次。
5、人生态度的含义。
P11第二段6、人生价值的含义。
P12第二段7、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P12第二段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的含义。
P13第二段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P13第三段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13-14【对立统一。
最根本的是?】4、科学高尚的人生最追求是什么?P15第三段为什么?4点(4个才能)5、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P16-17 四点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P18第二段7、如何评价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P18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P19 三点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P20-21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P21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P21-22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P22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P22-23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P23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8、个人主义。
P25第二段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
P23-25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25-26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1、理想的含义及特点P292、信念的含义及特点P30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P31-32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P33-3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P35第二段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P35-364、四个自信。
P36第二段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P36第三段6、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P37-38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如何理解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放飞梦想?P38-442、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P39第二段3、如何理解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P39-404、为什么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P405、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P416、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P42-43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1、为什么说重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P45-552、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46-47五点3、民族精神的含义。
P48第三段4、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P48-50 1+45、时代精神的含义。
P50-516、时代精神的体现。
P517、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P528、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P53-54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含义+要求】P55-562、爱国主义的特点。
P56 最后一段3、新时代爱国主义有什么要求?P57-61 四个方面4、为什么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P57-585、为什么要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P596、如何看待立足民族和面向世界的统一?P60-617、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P61-668、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P65第三段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1、怎样理解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66-722、为什么说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P68-693、如何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P70-72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P74最后一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P75第一段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P75第二段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P76-78第二节坚定价值观信念1、为什么要坚定价值观自信?P78-8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特征?P82-833、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84-87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1、道德的含义。
P89第一段2、道德的起源。
P90-913、道德的本质。
P91-924、道德的功能/主要功能。
P93-945、道德的作用。
P946、道德的变化发展/历史类型。
P95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
P97-982、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
P99-1003、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P102-1034、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P104-1055、如何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P105-106 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P107-109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P109-1103、集体主义的三个层次道德要求。
P111 第一段4、公共生活的特点。
P112第二段5、公共秩序的范围、重要性。
P112第三段6、社会公德的含义。
P112最后一段7、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P1138、网络道德要求。
P114-1159、树立劳动的观念。
P114-11510、职业道德规范。
P117-11811、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P117-1181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P118-1191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P12014、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P121-12215、恋爱道德。
P12216、家庭美德。
P12317、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P12418、个人品德的含义。
P12519、个人品德的作用。
P12620、道德修养的方法。
P127-12821、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
P129-130第四节向上向善、知行合一1、为什么要向道德模范学习?P130-1322、志愿精神。
P1323、大学生与志愿活动。
P1334、大学生如何引领社会风尚?P133-134第五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1、法律的含义。
P138-1392、法律的强制性含义。
P138第二段3、法律的制约因素/根本因素。
P138第三段4、法律的阶级性。
P138-1395、法律的历史发展。
P139-140 四种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P140-142 三点7、我国法律运行的几个环节。
P142第二段8、不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P142-143【难点】A、宪法、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E、条例F、军事法规G、自治条例、单行条例H、特别行政区法律与2015版相比,增加了中央军委制定军事法规;设区的市人大及常委会----以前是省会城市、其他较大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比原来有扩大范围)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注明: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的权限有所不同。
课本没指出。
9、法律执行的主体。
P143第二段10、法律适用的主体。
P143 第三段11、司法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
P143-14412、法律遵守的含义。
P144第二段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我国宪法的地位。
P148三点2、我国宪法的形成发展【临时宪法、1954年宪法、1982年现行宪法、其后五次修正案】3、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P146-147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P149-151注:党的领导原则【原因】、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5、四个自信。
P151第二段6、我国的国体。
P151第三段注明:现阶段人民的范围没指出???7、我国的政体。
P151 第四段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P152 第三段9、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P152第四段1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P15311、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每一个部门法包括哪些法律?】P154-16012、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P155第二段【民法总则】13、社会保险的种类。
P158第一段1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P158第三段15、我国刑罚的种类。
P158第三段16、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包括哪些?P159-160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P161 三点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P161第二段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P162-164 五点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P164-166四点第四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方面。
P166-167五点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三个统一、具体体现】P1673、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的形式P168第二段、具体要求】4、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要性四点P169第二段、具体要求两点】5、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P170-171 四点6、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点 P172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P172第一段第五节培养法治思维1、法治思维的含义。
P173第三段2、法治思维的特征。
P173第三段四点3、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区别。
P173-174 四点4、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P174-175 五点难点:法律至上的3点表现。
权力制约的4点要求。
公平正义的四层含义。
权利保障的四个方面。
正当程序的5个特点。
5、法律权威的含义/取决因素。
P177最后一段6、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P178-179 四点7、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P179-180 四点8、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P181-182 五点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1、法律权利的含义。
P183 最后一段2、法律权利的特征。
P184 第二段四点3、法律义务的含义。
P184 第三段4、法律义务的特点。
P185 第二段四点5、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P185 第三段三点6、怎样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P186 第一段三点7、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P187-1888、政治权利的内容。
P187第三段四点注:选举权、表达权的叙述过于简单。
9、人身权利的内容。
P187-188 五点10、财产权利的内容。
P188第二段两点11、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
P188-189 四点12、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P189 第三段注:我国的宗教政策没有很好地表达???注:其他基本权利没有指出【比如特定主体的权利】。
13、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
P189-190 四点14、公民的基本义务。
P191第三段15、违反法律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P193 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