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子体温计原理图及参数说明
电子体温计工作原理

电子体温计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个人健康管理的设备,它可以非接触地测量人体温度。
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技术,它能够测量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温度数值。
一、红外传感器电子体温计内部的核心组件是红外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接收和发射红外辐射的器件,它能够测量物体散发出的红外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在电子体温计中,红外传感器负责接收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二、红外辐射测量当人体发热时,它会以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周围散发热量。
这种红外辐射的强度与人体表面的温度密切相关。
电子体温计利用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辐射强度来反映人体的温度。
在测量温度之前,电子体温计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校准的过程中,设备会对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并根据环境温度进行调整,以消除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三、温度计算和显示接收到红外辐射后,电子体温计会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根据特定的算法计算出人体的温度数值。
这个算法是由厂商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和经验确定的,并被内置在电子体温计的芯片中。
经过计算后,电子体温计将温度数值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通常,数字温度会以摄氏度或华氏度的形式呈现,以方便用户理解和参考。
四、其他功能除了测量温度外,一些电子体温计还具备其他功能,例如存储测量数据、报警功能等。
存储功能可以记录多次测量的温度数据,帮助用户跟踪体温变化。
报警功能可以在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电子体温计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并转化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通过算法计算得出温度数值,并将其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它的非接触式测温方式使得体温的测量更加便捷和卫生。
作为一种智能化的健康管理工具,电子体温计在个人家庭和医疗机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和可靠的体温监测手段。
《电子体温计》PPT课件

思考2
• 电子体温计有何优势? • 测量迅速;[由电路的特性决定] • 安全;[传统的水银温度计有打碎后水银中毒 的情况]能够连续观察和记录等优点; • 特别适用于小儿患者和失去知觉的患者; • 用途:在病人监护系统和其他时间测量中也得 到广泛应用。 • 如何利用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
普通电子体温计
儿童电子体温计
跳绳式电子体温计
国际名牌欧姆龙-耳式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模块
奶瓶式体温计
耳温枪
多重用途(大范围的测温 )
• IR1DA1提供大范围的测温功能,测量范围从0℃ 到100℃,本产品可以当作耳温枪来测量儿温, 同时也可以用来测量下列的表面温度:
• 奶瓶里的牛奶表面温度
• 婴儿洗澡水的表面温度 • 环境温度
热敏电阻(TSR)的基本知识
• 原理:电阻阻值与温度成比例 • 标定:在25 ° C时,阻值为2.252 k 至 10 k • 测量范围:测量温度可达 300 ° C
需要的信号调理
• 放大 • 低通滤波 • 线性化 • 隔离 • 电流激励 • 2线制连接 •
放大(Amplification)
• 两个原因:
– 提高信噪比 (SNR)
– 利用ADC的全部精度范围
噪音 仪器放大器
+ _ 小电压信号
导线 外部放大器
ADC
数据采集设备
生理信号
ADC:模数转化器
线性化(Linearization)
V (mV)
60 50 40 30 J K E
20
10 0 200 600 1000 1400 1800 2200 2600
+ 温度范围大
小电压 冷端补偿 精度变化 价格高 电流激励 小电阻 本身会发热 输出非线性 有限工作范围 电流激励 本身会发热
电子体温计工作原理

电子体温计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人体体温的设备,它采用了一种先进的电子技术原理。
本文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其准确性和使用方法。
一、原理概述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基于热敏电阻效应,也称为温阻效应。
它利用了人体体温变化会对电阻产生影响的原理。
二、器件构成电子体温计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构成:1. 温度传感器:一般采用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当温度变化时,电阻值发生变化。
2. 转换电路:负责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或数字信号,以便后续处理。
3. 显示屏:用于显示体温计测量结果的数字显示屏。
4. 电源:为体温计提供必要的电力。
三、工作原理详解当我们将电子体温计放在人体测量部位时,例如嘴巴、腋下或耳朵,体温传感器会感知到该部位的温度,并将温度转化为电阻值。
当体温升高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相应增加,反之降低。
传感器感知到的温度信号经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或者数字信号,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一般来说,电子体温计会内置一个微处理器,通过与一段时间内的温度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化,以提高测量准确性。
四、准确性和注意事项电子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准确度较高,但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1. 使用前,请确保电子体温计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电池电量充足。
2. 在使用时,最好将体温计放在身体的测量部位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3. 不同的测量部位可能会有轻微的温度差异,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建议选择一种固定的测量部位来进行连续测量。
4. 在测量前,确保测量部位足够清洁和干燥,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五、总结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安全、准确、方便的测量人体体温的设备。
它利用热敏电阻效应实现温度测量,并通过转换电路和显示屏将结果呈现给用户。
使用电子体温计时,请确保仔细遵守使用说明,并注意确保测量部位的清洁和干燥,以获得准确的体温测量结果。
电子体温计测量工作原理

电子体温计测量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它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原理来准确地测量体温,为医疗保健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
一、红外线测温技术电子体温计采用的主要测温原理是红外线测温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在可见光的下方。
当物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其分子会不断振动和旋转,产生红外辐射。
电子体温计通过测量这种红外辐射的强度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二、传感器电子体温计内部配备了一个红外传感器,负责测量红外辐射。
该传感器通常是一种叫做热电偶的器件,其原理基于热电效应。
当红外光照射到热电偶上时,光能将被转化为热量,使得热电偶两端产生微弱的电压信号。
通过测量这个电压信号,电子体温计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三、温度校准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电子体温计通常会进行温度校准。
在制造过程中,会将体温计放置在已知温度下,比如水浴中,然后根据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与该温度的关系,通过微调和校准电路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四、显示和处理电子体温计内部还搭载了显示和处理部分,用于显示测量结果和进行相应的处理。
传感器捕捉到红外辐射后,会将测量得到的电压信号传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通过内部算法和校正参数来计算出体温,并将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
五、额温和耳温的不同原理电子体温计可以通过额温和耳温两种方式来测量体温,其原理略有不同。
1. 额温测量:额温测量是通过将电子体温计的传感器对准额头,测量额头表面的红外辐射来计算体温。
额头的皮肤经过热量传递后,传感器可以获取到辐射的强度并转化为温度。
2. 耳温测量:耳温测量是通过将电子体温计插入耳道,测量耳膜内部的温度。
由于耳膜的温度与体内核心温度关系密切,这种测量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人体的体温。
六、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电子体温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环境:尽量选择在室内环境下测量体温,以免受到室外温度、风力等因素的干扰。
2. 使用方法: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电子体温计,确保传感器与测量部位紧密贴合,避免产生漏气或漏光的情况。
单片机 控制数字温度计原理图

单片机数字温度计1、电路原理图在这份原理图中,较之以前的版本作了一些修改,增加了温度报警所用到的蜂鸣器和LED。
这就需要我们在软件变成时,作一些改进。
增加的功能如下:1、设置高温报警:当温度大于等于警戒问题T0时,蜂鸣器鸣响,发光二极管LED闪烁或常亮。
当温度恢复到警戒温度以下时,取消报警。
2、设置低温报警:当温度小于等于警戒问题T1时,蜂鸣器鸣响,发光二极管LED闪烁或常亮。
当温度恢复到警戒温度以下时,取消报警。
高温报警和低温报警在蜂鸣器鸣响的频率或节奏上可以不同,LED闪烁的频率可以不同。
2、主要元器件说明(1)DS18B20传感器DS18B20具有体积更小、精度更高、适用电压更宽、采用一线总线、可组网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测温效果[7]。
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在其内部使用了在板(ON-B0ARD)专利技术。
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
“一线总线”独特而且经济的特点,使用户可轻松地组建传感器网络,为测量系统的构建引入全新概念。
现在,新一代的DS18B20体积更小、更经济、更灵活。
使你可以充分发挥“一线总线”的优点。
同DS1820一样,DS18B20也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为-55°C~+125°C,在-10~+85°C范围内,精度为±0.5°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与前一代产品不同,新的产品支持3V~5.5V的电压范围,使系统设计更灵活、方便。
而且新一代产品更便宜,体积更小[8]。
1. DS18B20的特性 [9](1)适应电压范围更宽,电压范围:3.0~5.5V,寄生电源方式下可由数据线供电。
电子体温计

系统结构整个系统主要包括测温模块(电子体温计)、发射模块、接收模块、计算机终端,如图1所示。
测温模块由热敏电阻、放大器、微处理器构成。
测得人体的体温后,该模块将温度数据送至发射模块。
数据在发射模块内被调制,并由发射天线进行发射。
接收天线收到信号后,将信号送至接收模块进行解调,解调后的数据通过异步串行口送入计算机。
计算机可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将多名患者的体温。
测温模块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本设计中的温度传感器采用高精度热敏电阻。
单片机采用TI公司的微控制器MSP430F435。
该款微控制器内带有8路12AD。
我们使用其中的一路作为温度信号采集通道。
微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温度信号的幅度来确定被测样本的温度。
此外微控制器还带有LCD驱动电路,可以直接与LCD屏相连而不需要额外的驱动电路,它最多可以显示96段。
微控制器计算出温度数据后,分两路输出,其中一路送给LCD用于温度的显示。
另一路作为无线基带信号送给无线收发芯片TRF6900,用于调制载波信号。
4 无线收发模块的设计收发射模块均由德州仪器(TI)公司的无线收发芯片TRF6900、微控器MSP430F435、收发天线以及其他周边电路组成。
TRF6900是TI公司推出的单片射频收发芯片,其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
芯片内集成了完整的发射电路(功率放大器、锁相环、压控振荡器、直接数字合成器、串行接口)和接收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FM/FSK 解调器),适合在ISM频段内进行数据的双向无线传输。
传统的频移键控(FSK)是利用基带数字信号去控制电子开关,使之在不同振荡频率的振荡器之间进行切换,从而输出不同频率的信号,再与载波进行混频,从而实现频率调制。
与传统的方法不同,TRF6900采用DDS和PLL技术。
该技术直接由基带数字信号0,1产生相应两种不同频率的正弦波。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是基于数字域,直接产生相应频率的正弦波。
它具有频率范围宽,频率分辨率高,可用软件方便地控制输出频率、频率切换速度快且切换频率时相位保持连续等优点。
电子体温计测量原理

电子体温计测量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和家庭的测量设备,通过电子技术实现对人体体温的快速准确测量。
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原理,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测量原理。
一、温度传感器电子体温计内部配备了温度传感器,常见的类型有热敏电阻和热电偶。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温度,同时也可以接触人体皮肤进行测量。
在测量原理中,温度传感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温度变化与电阻变化热敏电阻是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之一,它的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热敏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反之电阻值增加。
因此,当电子体温计的温度传感器接触到人体皮肤时,会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相应的电阻变化。
三、电流和电压的测量为了测量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变化,电子体温计通常会输出一个恒定的电流或电压。
当电流通过传感器时,通过测量电压可以计算出传感器的电阻值,进而得到温度的变化。
同时,电子体温计还内置了一个AD转换器,用于将转换后的电压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于显示和记录温度数值。
四、温度突变的处理有时候,人体的体温会出现突然的变化,这对于电子体温计来说是一种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子体温计通常会采用滤波算法来平滑温度信号。
滤波算法的原理是通过对连续测量的数值进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突变点,从而得到相对平稳的体温数值。
五、显示和记录电子体温计一般配备了液晶显示屏,用于直观地显示测量得到的体温数值。
同时,一些高级电子体温计还具有记录功能,可以储存多次测量结果,并提供日期和时间的记录,方便患者和医生进行参考和比对。
总结:以上就是电子体温计测量原理的介绍。
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电阻值的变化进行测量,结合电流和电压的测量以及滤波算法的处理,电子体温计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的体温。
电子体温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温度测量的精确性和便捷性,为医疗行业和家庭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电子体温计测量原理

电子体温计测量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准确测量人体温度。
它具有简单、安全、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家庭保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
一、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主要由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基于热敏电阻的特性,即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电子体温计中,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和红外线传感器等。
其中,热敏电阻是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
热敏电阻材料的电阻值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即温度升高时电阻值降低,温度降低时电阻值升高。
当我们将电子体温计放置在体温测量部位(如口腔、腋下或额头)时,温度传感器会感知到体温区域的温度变化。
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通过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最终显示在显示器上。
二、电子体温计的测量方法1. 口腔测温法口腔是最常用的体温测量部位。
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口腔测温时,应确保电子体温计探头清洁,并在测量前等待一段时间以使体温计适应口腔温度。
将电子体温计舌下置于舌根处,闭口呼吸,保持安静。
等待几秒钟后,显示器上将呈现出测得的体温值。
2. 腋下测温法腋下是适用于婴儿和幼儿的体温测量部位,也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
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腋下测温时,应确保腋下干燥清洁。
将电子体温计插入腋下,使其贴合皮肤表面,待测量完成后,即可读取显示器上的体温值。
3. 额头测温法额头是一种非接触式体温测量部位,适用于儿童和成人。
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额头测温时,将电子体温计对准额头,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电子体温计的使用说明),触发测量按钮,等待几秒钟后,即可读取显示器上的体温值。
4. 其他测温方法除了口腔、腋下和额头测温方法之外,电子体温计还可以通过耳朵或直肠进行测温。
不同的体温测量部位有不同的测量准确性和适用人群。
总结:电子体温计通过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的配合,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人体体温。
口腔、腋下、额头等部位都可以用电子体温计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说明总体方案设计(1)根据温度范围和精度选择NTC热敏电阻,确定其型号,根据电阻特性设计采集放大电路,利用运算放大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设计电路时,因为单片机采集电压在0~2.5V,所以输入的测量范围为35~42℃,对应输出0~2.5V。
(2)采集完成以后输入单片机ATmega16的A/D口,对模拟量进行采样,转化为数字信号,单片机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根据采集的信号与温度的数学关系,将电信号转化为温度值[2]。
(3)用液晶屏显示出温度值。
(4)所需的电源功率足够小,能够利用开关电源供电。
电子体温计系统大多主要使用3V直流电源。
总体方案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1所示。
一.测温电路的设计(1)NTC热敏电阻介绍1.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这一热性而制成的,分为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两大类。
PTC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TC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
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着PTC热敏电阻本体温度的升高呈现出阶跃性的增加,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大。
3.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着NTC热敏电阻本体温度的升高呈现出阶跃性的减小,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小。
4.NTC是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思是负的温度系数,泛指负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
通常我们提到的NTC是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NTC 热敏电阻。
5.N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典型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减小。
6.NTC热敏电阻是以锰、钴、镍和铜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材料,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的。
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导体性质,因为在导电方式上完全类似锗、硅等半导体材料。
温度低时,这些氧化物材料的载流子(电子和孔穴)数目少,所以其电阻值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载流子数目增加,所以电阻值降低[6]。
7.NTC热敏电阻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分为:功率型NTC热敏电阻、补偿型NTC热敏电阻、测温型NTC热敏电阻。
NTC热敏电阻的测温范围:低温型号为-100~0℃,中温型号为-50~+300℃,高温型号为+200~+800℃,主要材料为Mn、Ni、Co、Fe、Cu、Al等,用于温度测量、温度补偿和电流限制等。
图2-8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7]:R T=R0e-B(1/T0-1/T) (2-2)其中R T—NTC在热力学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R0—NTC在热力学温度为T0时的电阻值,多数厂商将T0设定在298.15K(25℃)B—热敏电阻的常数,它代表热敏电阻的灵敏度(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与热敏电阻的制造材料有关。
热敏电阻R0与常数B的关系如表所示[8]。
表2-3 热敏电阻R0 与常数B 的关系使用温度范围(℃)标准电阻值R0 标称常数B -50~1006(T0=0℃) 3390 0~15030(0℃) 3450 50~2003(100℃) 3894 100~2500.55(200℃) 4300 150~3004(200℃) 5133 200~3508(200℃) 5559计算端基线性度误差: Lmax L max min100% Δy y γ=⨯- (2-3) 式中 ∆ Lmax ——最大非线性偏差;y max ﹣y min ——输出范围。
图2-9 传感器线性度示意图a )端基线性度这图要改为你自己的真实的曲线1-端其拟合直线y =a +K x 2-实际特性曲线线性化处理多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被测量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误差γ,如图2-10中的曲线1和曲线2。
图2-10 输出信号与被测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1-类似于指数型非线性特性2-类似于对数型非线性特性3-线性化后的特性在非线性情况下,将严重影响测量准确度。
因此必须先将实际曲线1或曲线2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曲线3。
线性化处理的方法:线性化处理可以由硬件实现,但线性化电路往往较复杂,也会增加检测系统的成本。
在计算机系统处理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用软件实现线性化处理。
设传感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的特性为y=f(x),是非线性的,则可以通过查表法、线性插值法,以及二次抛物线折线法等几种线性化方法,得到线性的结果:y=Kx。
查表法虽然简单,但需逐点测量输入-输出对应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时,划分的段数越多,得到的结果就越精确,但计算所需时间就越长,即仪器稳定时间就越长;二次抛物线折线法的计算就更加复杂。
本设计采用对数计算的方法。
利用T=3950/(log(R T/R O)+3950/298.15)-273.15公式来计算温度与热敏电阻的关系。
NTC热敏电阻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简介热敏电阻具有尺寸小、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它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热敏电阻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根据产品型号不同,其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具有以下方面[9]:(1)热敏电阻测温作为测量温度的热敏电阻一般结构较简单,价格较低廉。
没有外面保护层的热敏电阻只能应用在干燥的地方;密封的热敏电阻不怕湿气的侵蚀,可以使用在较恶劣的环境下。
由于热敏电阻的阻值较大,故其连接导线的电阻和接触电阻可以忽略,在热敏电阻测量粮仓温度中,其引线可长达近千米。
热敏电阻的测量电路多采用桥路,热敏电阻体温表原理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 模拟指针式电子体温计电路调试电桥电路时,必须先调零,再调满度,最后再验证刻度盘中其他各点的误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上述过程称为标定。
具体做法如下:将绝缘的热敏电阻放入32℃(表头的零位)的温水中,待热量平衡后,调节RP1,使指针指在32℃上,再加入热水,用更高一级的数字式温度计监测水温,使其上升到45℃。
待热量平衡后,调节RP2,使指针指在45℃上。
再加入冷水,逐渐降温,检查32℃~45℃范围内刻度的准确性。
如果不正确:①可重新刻度;②在带微机的情况下,可用软件修正。
虽然目前热敏电阻温度计均已数字化,但上述的“调试”、“标定”的概念是作为检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技术,必须在实践环节反复训练类似的调试基本功。
(2)热敏电阻用于温度补偿热敏电阻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某些元件进行温度补偿。
例如,动圈式表头中的动圈由铜线绕制作而成。
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引起测量误差。
可以在动圈回路中串入由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组成的电阻网络,从而抵消由于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
在三极管电路、对数放大器中,也常用热敏电阻组成补偿电路,补偿由于温度引起的漂移误差。
(3)热敏电阻用于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嵌入突变型热敏电阻并与继电器串联。
当电动机过载时钉子电流增大,引起发热。
当温度大于突变点时,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由十分之几毫安突变为几十毫安,因此继电器动作,从而实现过热保护。
热敏电阻在家用电器中用途也十分广泛,如空调与干燥器、电热水器、电烘箱温度控制等都用到热敏电阻。
(4)热敏电阻用于液面的测量给NTC热敏电阻施加一定的加热电流,它的表面温度将高于周围的空气温度,此时它的阻值较小。
当液面高于它的安装高度时,液体将带走它的热量,使之温度下降、阻值升高。
判断它的组织变化,就可以知道液面是否低于设定值。
汽车油箱中的油位报警传感器就是利用以上原理制作的。
热敏电阻在汽车中还用于测量油温、冷却水温等。
利用类似的原理,热敏电阻还可用于气体流量的测量[10]。
热敏电阻的优点是可测量到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率较大,固有电阻大,无需延长导线时的误差补偿;其缺点是变化率非线性,不适合测量高温区。
(2)放大电路部分LM324系列运算放大器是价格便宜的带差动输入功能的四运算放大器。
可工作在单电源下,电压范围是3.0V~32V或最大±16V[13]。
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优点。
该四运算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 3.0伏或者高到32伏的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
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
LM324的特点[14]:(1)短路保护输出;(2)真差动输入级;(3)可单电源工作:3V~32V;(4)低偏置电流:最大100nA;(5)每封装含四个运算放大器;(6)具有内部补偿的功能;(7)共模范围扩展到负电源;(8)行业标准的引脚排列;(9)输入端具有静电保护功能。
图2-12 LM324的引脚图图2-13 温度传感器经过LM324放大电路温度传感器LM35输出的电压经过LM324反相端输入放大电路将电压放大5倍。
(3)恒流源电路图2-15用PROTEL画的恒流源电路这是最简单的偏置电路,偏置电流I B自电源V CC(取V CC=5V)经过10kΩ,电阻流通。
即这一电路的偏置电流I B可用下式表示:I B=(V CC-U BE)/10=(5-0.7)/10=0.43mA (2-4)式中U BE的值对锗晶体三极管而言约为0.2V,对硅晶体三极管而言约为0.6~0.7V。
因此,一旦给定V CC的值,由该电路中的I B就基本决定,所以该电路称为固定偏置电路。
它虽电路简单且功耗小,但由于对温度的稳定性能差,故用于像玩具那样的放大倍数不高、保真度要求低的场合。
对于NPN管来说,三个电极的电位关系是:U C> U B > U E;对于PNP管来说,三个电极的电位关系是:U C< U B < U E。
对于三极管,它由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组成。
其中三者关系可以用一下公式来表示:I E= I C+ I B (2-5)当I B=0(将基极开路)时,I E= I C此时电流由集电区穿过基区流入发射区[12]。
上图中I E=(1.2-0.7)/4.3K=0.1mA (2-6)所以,I E= I C=0.1 mA,而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 RT=10K×0.1mA=1V,然后再将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输送到单片机的AD转换器的C1口。
图2-16 总电路原理图上图为本设计电子体温计的总原理图,以单片机为核心,温度传感器和1602LCD液晶显示屏为辅件,完成整个电路图的搭建。
二.ATmega16单片机ATmega16图3-1 ATmega16引脚图引脚功能VCC:电源正GND:电源地端口A(PA7..PA0) :端口A做为A/D转换器的模拟输入端。
端口A为8 位双向I /O口,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
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
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
在复位过程中,即使系统时钟还未起振,端口A处于高阻状态。
端口B(PB7..PB0) :端口B为8位双向I/O口,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