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20190820224837)
中药热奄包的科学研究

中药热奄包的科学研究1. 简介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药材与热源结合,用于局部治疗疾病。
该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如关节炎、肌肉疼痛、扭伤等。
2. 中药热奄包的组成中药热奄包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药药材和热源。
2.1 中药药材中药热奄包所用药材一般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常用的药材包括:- 川芎- 独活- 桂枝- 羌活- 艾叶- 花椒- 细辛- 乳香- 没药2.2 热源热源可以是各种形式,如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
热源的作用是使中药药材发挥温热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中药热奄包的治疗原理3.1 温热效应温热效应可以通过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等方式缓解局部疼痛和不适。
3.2 中药成分的作用中药成分可以通过局部渗透、吸收,发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药理作用。
3.3 神经反射作用中药热奄包的局部刺激还可以通过神经反射途径,产生全身性调节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 科学研究4.1 药效学研究发现中药热奄包中的药材成分具有明显的药效学作用。
例如,川芎和乳香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桂枝和羌活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4.2 药理学研究发现中药热奄包的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等多种生物活性。
这些生物活性可能与其有效成分密切相关。
4.3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显示,中药热奄包可以有效治疗关节炎、肌肉疼痛、扭伤等疾病。
此外,中药热奄包还应用于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5. 结论中药热奄包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
探究中药热奄包治疗的具体步骤

探究中药热奄包治疗的具体步骤
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用于治疗疼痛、肿胀和炎症等症状。
以下是中药热奄包治疗的具体步骤:
1. 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类型,选择适合的中药材。
中药材可以是单味药材或中药复方,具体选择要根据中医师的建议。
2. 准备中药煎剂:将选择好的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
根据中药的特点和病情,煎煮的时间和火候会有所不同。
3. 浸泡热奄包:将煎好的中药煎剂倒入容器中,放入热奄包内浸泡。
热奄包是一种可以保温的袋子或包裹物,可以将热能长时间保持,使中药煎剂保持温热状态。
4. 检查温度:在使用热奄包前,确保中药煎剂的温度适宜。
应该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5. 敷贴热奄包:将浸泡好的热奄包敷贴在患者的患处,如关节、肌肉或其他疼痛部位。
热奄包可以通过保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和肿胀。
6. 保持时间:根据中医师的建议和患者的病情,决定热奄包的
敷贴时间。
一般来说,保持敷贴时间在20到30分钟左右为宜。
7.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过度压迫患处,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避免热奄包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 患者在敷贴热奄包期间应保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中药热奄包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仍需在中医师
的指导下进行。
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以获
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热奄包(妇科)使用说明1

中药热奄包使用说明书秉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之博大精深,发扬中国传统医学之浩瀚深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热奄包,是由多种中草药及大青盐组成,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具有穿透肌肉组织,直达机体病灶,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散肿,温经通络,激发正气,抵御病邪的功效。
适用范围:慢性盆腔炎、痛经、人流术后、术后尿潴留等。
使用方法:将中药热奄包内胆置于微波炉平放,以中小火加热3-5分钟,加热至50℃--60℃取出,隔一条毛巾或直接敷于病痛需要治疗部位20-30分钟即可。
热敷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注意事项:1.在加热过程中只可以用中火加热,在使用3-5次后请先用清水喷湿布袋,然后再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2.加热时必须取出外包装,把内胆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加热后放置患病部位时,必须先试温度,以免烫伤。
3.热敷后半小时内避免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热敷后要喝杯温开水,绝对不可以喝冷水或冰水。
5.孕妇、过饥、过饱、意识不清者、身体发炎部位、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等患者禁用。
中药热奄包使用说明书秉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之博大精深,发扬中国传统医学之浩瀚深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热奄包,是由多种中草药及大青盐组成,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具有穿透肌肉组织,直达机体病灶,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散肿,温经通络,激发正气,抵御病邪的功效。
适用范围:慢性盆腔炎、痛经、人流术后、术后尿潴留等。
使用方法:将中药热奄包内胆置于微波炉平放,以中小火加热3-5分钟,加热至50℃--60℃取出,隔一条毛巾或直接敷于病痛需要治疗部位20-30分钟即可。
热敷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注意事项:1.在加热过程中只可以用中火加热,在使用3-5次后请先用清水喷湿布袋,然后再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6.加热时必须取出外包装,把内胆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加热后放置患病部位时,必须先试温度,以免烫伤。
7.热敷后半小时内避免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8.热敷后要喝杯温开水,绝对不可以喝冷水或冰水。
中药热奄包组成

中药热奄包组成一、背景与意义中药热奄包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属于外治法范畴。
它通过热力和药物的共同作用,达到疏通经络、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和慢性病。
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的认可和中药研究的深入,中药热奄包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关注。
了解和掌握中药热奄包的组成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对于推广和应用这一传统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热奄包的历史与现状中药热奄包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经过历代的实践和发展,热奄包疗法逐渐完善,成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中药热奄包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国内外的许多医疗机构和研究者对热奄包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其疗效和作用机制,推动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三、热奄包的成分与制作中药热奄包的成分通常包括中药材、食用植物油和粗盐等。
其中,中药材是热奄包发挥疗效的关键成分,常用的中药材包括桂枝、花椒、艾叶、附子等。
这些药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等功效,能够通过皮肤吸收发挥治疗作用。
制作热奄包的过程并不复杂。
首先,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状,然后与适量的食用植物油和粗盐混合搅拌均匀。
接下来,将混合物置于纱布或棉布中包裹成球状或扁圆形,用棉线扎紧封口。
最后,将制作好的热奄包放入锅中蒸煮一定时间,以使药物成分充分渗透到包内。
煮好后取出晾干,即可使用。
四、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中药热奄包的主要成分包括中药材、食用植物油和粗盐等。
这些成分在药理作用方面各有特点,共同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中药材的药理作用:中药材是热奄包发挥疗效的关键成分。
不同的中药材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如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等。
通过皮肤吸收,中药材能够深入到经络和脏腑中,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食用植物油的药理作用:食用植物油在热奄包中起到润滑和渗透的作用。
它能够使中药材的成分更好地渗透到皮肤深层,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强皮肤的组织代谢和免疫力。
中药热奄包对慢性咽炎症状的改善效果

使用时间
每次使用时间不宜过 长,一般建议每次敷 用20-30分钟,每天
1-2次。
皮肤护理
使用中药热奄包后, 应注意皮肤护理,保 持皮肤清洁干燥,避
免感染。
饮食禁忌
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期 间,患者应注意饮食 清淡,避免辛辣、刺
激性食物。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中药热奄包对慢性咽炎症状有显著改善 效果。通过临床试验和数据分析,发现 使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的患者在咽部疼痛 、干燥感、异物感等症状上均有明显减
加强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咽炎的机理研究。从分 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角度深入研究中药热奄包治 疗慢性咽炎的作用机制,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理 论依据。
拓展中药热奄包在其他上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探讨中药热奄包在鼻炎、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中 的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
开展多中心、大本的临床试验。通过多中心、 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中药热奄包治疗 慢性咽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在临床推广应 用提供有力支持。
案例二
患者慢性咽炎病史多年,曾多次使用 西药治疗但效果不佳。尝试使用中药 热奄包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未 出现不良反应。
效果评估与总结
根据临床观察和患者反馈,中药热奄包在改善慢性咽炎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比传统西药治疗,中药热奄包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前应咨询专业 医生意见。同时,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04
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估
临床应用情况介绍
01
中药热奄包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慢性咽炎治疗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
02
通过将中药热奄包敷于患者咽部,利用药物渗透和热效应,达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1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材的患病部位或身材的某一特定地位(如穴位上).经由过程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大,血液轮回加快,应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折衷气血.祛湿驱寒为目标的一种外治办法.1.评估①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形.③心理状态.2.目标经由过程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感化.削减疾病发生发火次数或减轻发生发火的程度.3 .禁忌症①妊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②轻微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泛等感到神经功效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偏向者禁用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制止热敷4.告诉①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烫伤等情形②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到,应立刻停滞治疗③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水泡5.物品预备治疗盘.药桶.设置装备摆设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须要时备屏风等.6.操纵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说明,查对医嘱,评估病人.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吐露热奄部位,再次检讨局部皮肤情形,温水擦净.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④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取舒适体位.⑤清算用物,记载并签字.7.护理及留意事项①讯问病情面形,有无不适,实时处理.②留药20-30分钟,勿激烈运动.留药时光停滞,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③温度合适,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光每次应距离5小时.④冬季留意患者的保暖.中药热奄包评分尺度目标:经由过程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感化.动力灸动力灸疗法既有艾灸的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感化,有具备按摩的疏浚经络.活血调气的积极感化,是一种把灸法和手段这两种不合的治疗手腕有机的联合在一路的治疗办法.1.评估①评估当前症状,既往史.②痛苦悲伤部位皮肤感到,有无破损.③心理状态.2.目标经由过程点.按.揉.摩.抖.震颤等动力灸手段,使热力向深层渗入渗出,解除软组织充血.水肿,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轮回,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清脑的目标.削减疾病发生发火次数或减轻发生发火的程度.3.禁忌症①妊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②轻微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泛等感到神经功效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有湿疹.破溃疮疡.水泡等皮肤毁伤处.禁用.⑤腹部.胸部心脏区域,颈部喉结肌颈动脉处不宜施灸.4.告诉①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烫伤等情形.②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到,应立刻停滞治疗③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水泡5.物品预备艾条5-10条.红布.中药汤液.皱纹纸.打火机.弯盘.须要时备屏风.6.操纵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说明,查对医嘱,评估病人.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一般根据不合病情,采纳响应姿态,吐露患部,留意保暖.③将备用的艾条点燃用中药汤液浸泡过的红布裹紧,用有韧性的皱纹纸做为艾火与药布之间的隔垫纸.④将红布包裹点燃的艾条趁热在须要治疗的部位施治以:点.按.揉.摩.抖.震颤等手法,使热力向深层渗入渗出,患者感到舒适为宜.⑤操纵完毕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取舒适体位.⑥清算用物,记载并签字.7.护理留意事项①操纵规程中讯问病情面形,有无不适,实时处理.②动力灸应应用在脊柱及其两侧四肢关节肌肉丰富处,不宜在腹部.胸部心脏区域及动脉处.③不宜在皮肤上摩擦,以免毁伤皮肤,艾过烫时不宜在皮肤概况逗留时光过长,以免造成烫伤.④每次用5-8支艾条,每条艾条可灸约3分钟,共施手段15-20分钟.⑤在这治疗时应以经络为基本,穴位为根据,实施点或相联合的治疗程序,在治疗中应留意循经取穴的感化,灸治规模应向四周扩展,更好的起到疏浚经络的感化.动力灸评分尺度目标:经由过程动力灸手段,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感化.。
中药热奄包

饮食护理
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的食物, 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 鱼虾、海带、黑木耳等,这些既能补充蛋 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 骨及关节的润滑液,使骨骼、关节更好的 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中药热奄包治疗颈、腰椎间盘突 出症的优点
中药热奄包是药物外敷疗法的一种,是将加热 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是身体的 某一个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热奄包的热 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利 用其药效和温度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 驱寒作用的一种体外疗法。通过中药热奄包外敷 可以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肿利湿、通筋 活络的作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和减轻发作程度。
中药热奄包治疗
骨伤科 熊月圆
中药热奄包制作方法
将红花、透骨草等中药碾成粉沫装入透气布包, 用水浸泡半小时左右(水没过药包即可)。将 泡好的药包放到电饭锅内隔水蒸30min左右, 温度达到70℃以上。外敷于患处,每日2次, 每次30min,2周为一疗程。
操作注意事项
治疗前详细评估患者状况,包括有无出血倾向、皮肤 有无伤口、皮疹或炎症等,有上述情况者禁用;中药热奄 包治疗时暴露治疗部位应注意保暖,且热奄包温度不宜超 过70℃以上;使用时要观察皮肤对热的反应,避免发生烫 伤,对老年人、皮肤知觉迟钝者尤应注意。如果治疗过程 中发现局部治疗皮肤出现皮疹、瘙痒应立即停止治疗。在 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及出汗情况,若患者出现头痛、 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谢谢大家 再见
热奄包 ppt课件

12
热奄包的作用机理
内含大青盐和中药成分, 加热后,借助温热之力, 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 毛腠理循经运行,内达 脏腑。
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增强,促进 局部代谢废物的吸收和排泄,具有疏通经络、畅通气 机、调整脏腑阴阳等作用。
13
热奄包的适应症
可用于中医内科、外科、 疼痛科、骨伤科、针灸科、 理疗科、妇科等。 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性 疾病,四肢关节痛,腰椎肩 颈部疼痛、肌肉劳损等疾 病。
14
热奄包的使用方法
7
热奄包的中药成分
伸筋草:苦辛温,入肝经。祛风散寒,除 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 拘挛疼痛。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8
热奄包的中药成分
艾叶:辛、苦,温。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 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 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 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采用中药灌肠及热奄包综合治疗慢性盆腔 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19
热奄包在临床上的应用
热奄包辅助治疗痛经
痛经病位在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 多因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中医认为,痛经 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经血亏虚,导致胞宫的 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因此导致痛经。 常见证型有气血 虚弱、气滞血瘀、湿热阻络和寒湿凝滞。
1.将药包表面用喷壶均匀喷洒 少许水(约10ml),置入微波 炉 , 中 高 火 加 热 2-5 分 钟 后 取 出,外裹干毛巾,根据需要敷 患处20-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中药热奄包
(一)目的:
温中止呕、散寒止痛、消痞降逆、活血祛瘀、行气除湿。
(二)适应症:
气滞型、虚寒型腹胀腹痛,肠梗阻,胃痛等。
(三)禁忌症:
阴虚内热、实热者禁用,有消化道出血危险者慎用。
(四)注意事项:
1、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及局部无知觉处禁用;麻醉未清醒者禁用;孕妇
禁用;中医辨证阴虚内热、实热者禁用,有消化道出血危险者慎用。
2、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注意保暖,体位舒适。
3、药熨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不宜超过50℃。
操作前先让病人试温,以能耐受并感到舒适为宜。
4、药熨过程中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温热度,有无烫伤。
药熨后擦净局部
皮肤,观察皮肤有无烫伤,如果有,及时对症处理。
5、药物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重新加热反复利用,可连续使用 1 周。
(五)操作流程:
服装、鞋帽整洁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态度和蔼可亲
中药热奄包,胶布,棉签,自热式敷贴
素质要求
了解患者病情,疼痛部位,疼痛情况
评估治疗部位皮肤情况
解释治疗目的,告知患者配合事项,
心理意识状态,认知及合作程度。
洗手、带口罩
准备用物
称量药物(气滞型腹痛:莱菔子 +小茴香;虚寒型腹痛:吴
茱萸+小茴香;胃痛:丁香)。
放置于微波炉加温,装入小布袋中装好,制成热奄包。
将热奄包放
在热熨部位,热奄包上覆
盖自热式敷贴。
每日 1 次,每次 12h ,视症
状缓解程度而定。
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
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达到治疗效果,无并发症
病员准备
中药热奄包
健康宣教
整理
评价
解释、核对
熨烫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根据穴位取合适体位
药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局部皮肤
情况、热温度,有无烫伤。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躺卧舒适
处理用物
(六)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奄包操作评分标准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项目要求
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服装、鞋帽整齐。
护士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操
洗手,戴口罩。
作
前物品中药热奄包,胶布,棉签,自热式敷贴,根
据患者症情准备相应药物。
准
备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患者配合。
嘱患者排空小便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热敷部位,保暖。
定位再次核对;遵医嘱取穴位
准确药物手法娴熟,不外泄,不遗漏。
操热敷
将装好药包置于微波炉加温,加热温度适宜
作准确敷在已选定的部位,热奄包上覆盖自热流式敷贴。
程随时检查熱奄包固定情况,局部皮肤发红的观察
程度,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留包时间
12h ,视症状缓解程度而定。
询问患者的感
觉。
去包去包方法正确,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整理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操
用物处理符合要求。
作
热敷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热奄后评价
包固定情况、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记录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技能熟练操作熟练;热敷部位取穴正确,手法轻柔
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
合计
注:若有皮肤烫伤,热奄包脱落均为不合格。
应得分扣分说明
5
10
5
5
2
625
6
6
5
5
5
10
35
5
5
3
5
15
5
2
5
15
1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