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形容一样的成语 精品
形容两个东西很像的成语

形容两个东西很像的成语
1. 似是而非:指表面看起来虽然像,但实际上并不相同或正确。
2. 如出一辙:形容两件事物、言语、文章等完全相同或十分相似。
3. 一模一样:形容两种事物完全相同。
4. 双喜临门:形容两件吉利的事情同时发生。
5. 神似:形容两个人或物非常相像,几乎一模一样。
6. 右近左近:形容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几乎一样。
7. 双燕齐飞:形容两件事情同时进行,非常协调。
8. 骑虎难下:形容进退两难的境地,两种选择都有风险。
9. 化为一体:形容两个事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10. 趋之若鹜:形容许多人都向某个事物热情向往,非常追捧。
11. 同床异梦:形容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理
解不同。
12. 一针见血:形容解决问题非常精准,将问题点直接揭示出来。
13. 大同小异:形容两件事物相差不大,最本质的部分基本相同。
14. 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的景象,鸟儿在唱歌,花香飘散。
15. 土龙刹火:形容两件事物完全相反或相互排斥。
16. 草木皆兵:形容在战争中对每个影响的事物都警惕,办事
成果不佳的状态。
17. 前思后想:形容细致考虑事情的不同方面,包括事情的前
因后果。
18. 笔耕墨耘:形容勤奋工作,刻苦学习,不断进步。
19.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状态非常好,非常兴奋。
以上是常见的形容两个东西很像的成语。
这些成语非常形象生动,可以很好地表达出我们的意思,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表示结果相同的四字词语

表示结果相同的四字词语
以下是一些表示结果相同的四字词语:
1. 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2. 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3. 大同小异:形容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存在差异。
4. 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5. 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像从同一车辙印出来的一样。
6. 千篇一律:形容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7. 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8.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的遇见,指意外碰见。
9. 不谋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10. 不约而同地: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11. 同归殊途: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12. 如出一辙的: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13. 一致百虑:即使各人思考方式不同,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14. 一路货色:表示同一类型或性质的人或事物,有贬义含义。
15. 异涂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16. 同工异曲:比喻方法不同但效果一样。
17.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18. 不期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19. 异路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20. 千人一面:多用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这些词语都表示尽管方式或路径可能不同,但最终的结果或效果是相同的。
形容一模一样的四字词语

形容一模一样的四字词语
一毫不差:完全一样、完全相同、如出一辙、完美无暇、痕迹毫无、
不可能再相似、完全相似、正视无异、完全相等、比比皆是、绝对一样、
同模两样、颇为惊人、毫差不离、完全能等、不可分辨、形似极了、完完
全全、如出一口、非比寻常、丝毫无异、极为雷同、百看不厌、同源相同、精益求精、百折不挠、无法超越、完美如初、微不足道、无差别、几毫无差、一模一样、一视同仁、完全相同、完全保持、完全复制、形影不离、
如出一辙、无可挑剔、同樣的形式、原滋原味、就差一毛、完全一樣、一
丝不苟、没有区别、相当准确、完全精确、极其相似、雷同程度、完完全全、如在一起、准确无误、毫无出入、无线之分、完美无瑕、完美绝伦、
一毫不差、一点不差、一样面孔、一致相同、无可挑剔、无可非议、无可
比拟、彼此相同、绝无可比、百分百一致、完全重合、细微无差、完全没有、完全重合、完全无缝。
样子完全相同的成语

样子完全相同的成语1【成语】:一模一样【拼音】:yīmúyīyàng【解释】:样子完全相同。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举例造句】:这两件衣服从颜色到款式虽然一模一样,但质量却有很大差别。
2【成语】:如出一辙【拼音】:rúchūyīzhé【解释】:辙:车轮碾轧的痕迹。
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举例造句】:遥远相隔的民族有着这样如出一辙的民族传说。
3【成语】:毫无二致【拼音】:háo wúèr zhì【解释】:二致:两样。
丝毫没有什么两样。
指完全一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
”【举例造句】: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4【成语】:毫发不爽【拼音】:háo fàbùshuǎng【解释】: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
形容一点不差。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便是心中许多道理,光明鉴照,毫发不差。
”【举例造句】: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
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5【成语】:别无二致【拼音】:biéwúèr zhì【解释】: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出处】:郭沫若《海涛集·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
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举例造句】:两件作品别无二致,让人难以区分。
形容相同的四字成语

形容相同的四字成语一视同仁:【基本解释】: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拼音读法】:yīshìtóngrén【采用举例】:对于去我国参观旅游的各国朋友,我们都就是~,以礼相待。
【近义词组】:天公地道、等量齐观、相提并论【反义词组】:另眼相看、厚此薄彼【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平等对待【成语原文】:唐朝韩愈《原人》:“就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将近而握离。
”【歇后语】:待人不分厚薄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
象这类的各种事物。
元方季方东汉陈实有子陈纪字符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
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意谓两人难分高下。
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未超过一间曰没能通达,只差一点。
如出一辙辙:车轮碾轧的痕迹。
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毫无二致二致:两样。
丝毫没什么两样。
指全然一样。
大同小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什么什么相同成语:不尽相同不尽相同,汉语词汇,指多个事物之间不完全相同。
尽:全、都的意思。
例句:每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都不尽相同。
用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尽相同。
存有非常杰出的,存有通常的,也存有自学较困难的,因人而异。
含有相和同的成语:同病相怜、同恶相济、同声相呼、同道相益1、同病相怜就是一个汉语成语。
婉:仁慈,同情。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译者:你没听闻黄河上的歌吧?同样的病父女,同忧相救。
2、同恶相济:tóngèxiāngjì,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
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原文:《三国志·魏志·武帝操录》:“马超、李堪,同恶相济,滨据河、潼,谋成所欲。
表达相同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表达相同的四字成语有哪些1. 形容对每个人都一样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一视同仁:【基本解释】: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拼音读法】:yī shì tóng rén【使用举例】:对于来我国参观旅游的各国朋友,我们都是~,以礼相待。
【近义词组】:天公地道、等量齐观、相提并论【反义词组】:另眼相看、厚此薄彼【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平等对待【成语出处】:唐朝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歇后语】:待人不分厚薄2. 表示“样子完全相同”的四字词语有哪些1【成语】:一模一样【拼音】:yī mú yī yàng【解释】:样子完全相同。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举例造句】:这两件衣服从颜色到款式虽然一模一样,但质量却有很大差别。
2【成语】:如出一辙【拼音】:rú chū yī zhé【解释】:辙:车轮碾轧的痕迹。
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举例造句】:遥远相隔的民族有着这样如出一辙的民族传说。
3【成语】:毫无二致【拼音】:háo wú èr zhì【解释】:二致:两样。
丝毫没有什么两样。
指完全一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
”【举例造句】: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4【成语】:毫发不爽【拼音】:háo fà bù shuǎng【解释】: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
形容一点不差。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便是心中许多道理,光明鉴照,毫发不差。
表示同一类的四字成语

表示同一类的四字成语1【成语】:一模一样【拼音】:yīmúyīyàng【表述】:样子完全相同。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举例造句】:这两件衣服从颜色至款式虽然一模一样,但质量却存有非常大差别。
2【成语】:如出一辙【拼音】:rúchūyīzhé【解释】:辙:车轮碾轧的痕迹。
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原文】: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举例造句】:遥远相隔的民族有着这样如出一辙的民族传说。
3【成语】:毫无二致【拼音】:háowúèrzhì【表述】:二致:两样。
丝毫没什么两样。
指全然一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
”【举例造句】: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成白话文的,真的就是毫无二致。
4【成语】:毫发不爽【拼音】:háofàbùshuǎng【解释】: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
形容一点不差。
【原文】: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就是心中许多道理,光明鉴照,毫发不差。
”【举例造句】: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
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5【成语】:别无二致【拼音】:biéwúèrzhì【表述】:指区分不出来两者的差别。
【出处】:郭沫若《海涛集·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
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举例造句】:两件作品别无二致,使人难以区分。
1、无穷无尽:穷:完。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2、不可胜举:指无法一一枚举,极言其多。
3、眼花缭乱:缭乱:纷乱。
形容一模一样的成语

形容一模一样的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汉语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成语是汉语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们短小精悍、意义深刻、形象生动,能够在很短的篇幅中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和情感,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由于成语的数量众多,有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也会有所重复,甚至有一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几乎一模一样。
那么,如何形容一模一样的成语呢?“一模一样”的成语有很多,比如:“如出一辙”和“千篇一律”、“一模一样”和“一模一样”、“雷打不动”和“一成不变”等等。
这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都非常相似,可以用“形同影印”、“千篇一律”、“雷同无异”等形容词来描述它们。
例如,“如出一辙”和“千篇一律”都是指事物的相似程度非常高,没有任何区别;“一模一样”和“一模一样”则是指事物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别;“雷打不动”和“一成不变”则是指事物的状态或情况非常稳定,没有任何变化。
除了以上几个例子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成语也可以用“形同影印”、“千篇一律”、“雷同无异”等形容词来形容。
例如,“一字不差”和“一模一样”、“不言而喻”和“显而易见”、“半途而废”和“中途而废”等等。
这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也非常相似,都可以用上述形容词来形容。
不过,虽然这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相似,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微妙的区别的。
因此,在使用这些成语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成语。
比如,在形容两个人的长相或行为举止时,我们可以说“他们俩长得一模一样”或者“他们俩行为举止雷同无异”来形容它们的相似程度;但是,在形容一件事情的情况时,我们就需要考虑到这件事情的状态和变化,选择合适的成语。
比如,如果我们要形容一个人的工作态度非常稳定,从不变化,我们可以说“他的工作态度雷打不动”或者“他的工作态度一成不变”;但是,如果我们要形容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始终如一,没有任何变化,我们就需要用到“一字不差”或者“一模一样”这样的成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一样的成语
形容一样的成语
1、大旱望云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2、白水鉴心白水清水;鉴照。
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
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3、迥然有异迥然差异很大的样子。
指彼此之间差别很大,几乎不一样的意思。
4、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5、千差万别形容各类多,差别大。
6、冰寒雪冷像冰雪一样寒冷。
比喻冷酷无情。
7、涓滴微利涓细流;滴水珠。
象小水珠一样微小的利益。
8、安堵如常堵墙壁,居所。
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9、案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
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10、碧空如洗碧空浅蓝色的天空。
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
形容天气晴朗。
11、天渊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
比喻差别极大。
12、川流不息川河流。
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3、神态各异异就是,特别,不一样的意思。
所以就是说神态各不相同。
14、持枪鹄立鹄立像天鹅一样延颈而立。
手持长枪,整齐地肃立着,形容军容严整。
15、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
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16、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
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
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17、安于盘石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
形容安定稳固。
18、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19、爱钱如命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
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20、寸心如割形容内心痛苦不堪,好像被刀割一样。
21、千人千面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面孔,深层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孔,不要把所有的人想得很坏,也不要把人全部想得很好,因为千人千面,百人百姓,个个都是有区别的!
22、大不一样两者区别存在,但是差别不很大。
23、纷纷不一各不相同。
纷纷多而杂乱。
24、比众不同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25、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
指暗中眉目传情。
26、昂昂自若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
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27、宾朋成市市街市,市场。
客人和友人如同集市上一样多。
形容主人热情好客。
28、波光鳞鳞形容波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
29、不绝如带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
30、宾至如归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
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31、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32、安之若固固本来。
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不正常的现象,视为本来就是如此一样,毫不在意。
33、冰肌雪肤像冰一样的肌肤。
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
34、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35、愁绪如麻忧愁的思虑像麻一样烦乱。
形容烦愁之极。
36、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
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
37、搓绵扯絮绵丝绵;絮粗丝绵或弹过的棉花。
形容雪下得很大,就好像搓弄丝绵,撕扯绵絮一样。
38、天差地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39、冰释前嫌释融化;嫌嫌恶、嫌隙、不愉快。
以前的种种不快都像冰融化一样消失了。
40、鼻息如雷鼻息鼾声。
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
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41、大相径庭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42、聚散浮生旧指人之聚散无常,人的一生就象水上的浮萍一样漂浮不定。
43、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
故原来的。
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44、彼此一样指两者完全一样。
45、各式各样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46、鄙吝冰消鄙吝庸俗浅薄;冰消像冰一样消融。
庸俗之念如冰雪一样消融。
47、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48、彼此彼此常用做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
亦指两者比较差不多。
49、冰消瓦解冰一样地消融,瓦一样地分解。
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50、天壤之别壤地。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51、安适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
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52、百口同声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53、迥然不同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
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54、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
形容受伤很重。
55、不齿于人齿象牙齿一样排列。
不能列于人类。
指被人看不起。
56、百里风趠趠腾跃。
百里的路,顺风而行,就象腾跃一样。
形容远程航行的迅速。
57、傲然挺立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
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
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58、百爪挠心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
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心神不定。
59、军令如山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60、安如盘石安安稳;盘石大石头。
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
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61、愁海无涯愁海愁深似海。
忧愁的尽情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形容精神上忧郁、惆怅。
62、表里不一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63、酬应如流酬应应答。
应答如同流水一样流畅。
64、按堵如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65、愁山闷海忧愁如山,苦闷似海。
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66、不成一事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
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形容毫无成就。
67、爱民如子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68、百无一成百一切。
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69、败笔成丘用坏的笔堆得象小山丘一样。
形容书法精良或着述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