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集成电路的认识与检测PPT课件

集成电路直接代换时,集成电路的功能、性能指标、封装形式、引脚用途、引脚序号和间隔等几 方面均相同。其中应该注意逻辑极性相同,即输出输入电平极性、电压、电流幅度必须相同。代换时 若输出不同极性AFT电压或者输出不同极性的同步脉冲的集成电路都不能直接代换,即使是同一公司 或厂家的产品,都应注意区分。性能指标是指集成电路的主要电参数、最大耗散功率、最高工作电压、 频率范围及各信号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要与原集成电路相近。
集成电路的认识与检测
精选ppt课件2021
1
什么是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将一个单元电路或者是多个单元电路的主要元器件或者全部的元器件 集成在一个单晶硅片上,并封装在特制的外壳中,具备一定功能的电路,其在结构上 已经组成了一个整体。
精选ppt课件2021
2
集成电路的分类
1、按功能结构分类
集成电路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数/ 模混合集成电路三大类。
安装集成电路时,要注意方向不要搞错,否则,通电时集成电路很可能被烧毁。而且要注意,有 的单列直插式功放集成电路,虽型号、功能、特性相同,但引脚排列顺序的方向是有所不同的。
不同型号的集成电路,若型号前缀字母相同、数字不同集成电路的代换,只要相互间的引脚功能 完全相同,其内部电路和电参数稍有差异,也可相互直接代换;若型号前缀字母不同、数字相同的集 成电路,一般情况下,前缀字母是表示生产厂家及电路的类别,前缀字母后面的数字相同,大多数可 以直接代换。但也有少数,虽数字相同,但功能却完全不同,这样的不能代换。
模拟集成电路又称线性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模拟信号,其输入信号 和输出信号成比例关系。目前,在家电维修中或一般性电子制作中,所遇到的主要是 模拟信号。而数字集成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数字信号。
第七章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概要

(1) 参数型故障:一个或多个直流、交流参数不满足功能定 义的技术指标。
直流参数故障表现在输出逻辑电平、噪声容限、功耗等 不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
交流故障可表现在存储器的存取时间过长,存储单元的 建立、保持时间不够长等。
(2) 功能型故障:表现在电路功能与设计不符的现象。如写 入的数据与读出的不同等。
22
(1) 布尔差分法
布尔差分法(Boolean difference method)是 一种测试向量的生成方法。它不依赖路 径传播等技巧,而是依靠布尔代数的关 系,通过运算来确定测试向量。设xi为输 入变量,则布尔差分式定义:
df (xi ) xi
=
f
(x1, x2,, xi ,, xn ) ⊕
测试扫描路径本身 移入测试序列,电路进入正常工作,测试与扫描路
径相连的部分电路 移出扫描路径,检查状态的正确性
2014/12/9
33
7.4.1 扫描设计技术
Register Register
ScanIn In
Combinational Logic A
ScanOut
Combinational Out Logic B
检查不出s-a-1故障
a b
f
a,b = [0, 1]
f=0
检查出s-a-1故障
图7.3 单固定型故障举例
7.2.2 短路和开路故障
VDD
2014/12/9
Z
A
S2
C
B
D
S1
图7.4 MOS电路中的故障
12
7.2.3 桥接故障(bridging fault)
随着集成电路密度的升高,电路中两根或多根信 号线搭接在一起而引起电路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增 大,这类信号线搭接在一起的故障称为桥接故障。
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

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检测和电性检测两种方式。
物理检测主要是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对芯片表面和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判断芯片的质量和可靠性。
电性检测主要是通过测试仪器对芯片的电性参数进行测试,如电流、电压、功耗等,来评估芯片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正常。
常用的电性检测方法包括无机格栅阻抗测试、静态、动态功耗分析、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无机格栅阻抗测试主要用于测试芯片中的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
性能,可用于判断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静态功耗分析主要用于测试芯片在静止状态下的功耗消耗情况,可用于评估芯片的功耗性能和节能效果。
动态功耗分析主要用于测试芯片在运行状态下的功耗消耗情况,可用于评估芯片的性能和功耗情况。
功能测试主要用于测试芯片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可用于评估芯片的性能和功能实现情况。
可靠性测试主要用于测试芯片在不同环境下的耐受性和可靠性
情况,可用于评估芯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 1 -。
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技术研究

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已经成为了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集成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测试和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常用技术和应用实践。
一、基本概念集成电路测试和分析是指对集成电路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故障分析,在保证一定质量下提高生产效率的一项技术活动。
集成电路测试和分析是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它不仅可以测试出存在的问题,更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生产、开发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
二、常用技术1.板级测试板级测试是对整板进行测试,主要包括生产测试、故障分析和可靠性测试。
生产测试是对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是否质量合格进行测试,它可以分为原材料测试、工艺测试、成品测试三个层次。
故障分析是为了排查整板工作出现问题用的,分为激活故障和隐性故障。
可靠性测试主要是为了保证整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和故障率不会增加。
2.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对集成电路进行的关键测试,主要是测试它的逻辑和计算性能。
功能测试是全面性的测试,通常需要用到自动测试设备来完成。
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可以为产品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
3.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对集成电路进行的另一个重要测试,主要是测试集成电路的性能,包括速度、功耗、精度等等。
性能测试是根据设定的测试用例来进行的,通常需要相对较长时间。
4.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为了检测集成电路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分为短期可靠性测试和长期可靠性测试。
短期可靠性测试是为了检测集成电路在使用初期表现。
长期可靠性测试是为了检测集成电路在长时间使用条件下的表现。
5.故障分析故障分析是对集成电路工作出现问题时进行的分析,最终目的是确定故障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法。
故障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测试设备和工具,比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针仪等。
三、应用实践集成电路测试和分析技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和可测试性设计

2,功能测试法
– 验证被测电路的功能;
– 适于LSI、VLSI以及微处理器等复杂数字系统 的测试。
三、测试的步骤
分三个重要方面:测试生成、测试验证和测 试设计。 测试生成:产生验证电路的一组测试码,又称为 测试向量; 测试验证:一个给定测试集合的有效性测度; 测试设计:提高前两种工作的效率
全球最大封装 测试厂:台湾日月光
半导体测试设备企业: 安捷伦、泰瑞达、爱德万、科利登
为何封测能够独立?
1、芯片运输成本低 2、芯片封测难度高
一、测试主要目标
◆故障侦查/检测(Fault Detection)
--- 判断被测电路中是否存在故障,或称为合 格/失效测试;
◆故障定位(Fault Location) ---查明故障原因、性质和产生的位置。
10.2 测试基础
10.2.1 内部节点测试方法
测试思想:假设在待测节点存在一个故 障状态,然后反映和传送这个故障到输出 观察点。
测试矢量的作用是控制待测节点的状态, 并将该节点的状态效应传送到输出观察点
失效和故障
◆缺陷---构造特性的改变 ◆故障---缺陷引起的电路异常,缺陷的逻 辑表现。
◆失效---故障引起的电路错误动作 失效的根源是故障,但故障并不等于失效。
X1 X2
1 0
X3 1
X4 1
G1
1A
s-a-1
G2 0C/1
G3
B1 G4 0D/1
0/1 z
假设存在C:s-a-1故障,求测试矢量
第一步 反映故障 C=0,即 X3 =0 第二步 传播故障,敏化C→z的路径 X4=1,B=1 第三步 确定原始输入 X3=1 又A=1,∴X1+X2=1 结论:X1X2X3X4=0111,1011,1111
集成电路测试

第一章集成电路的测试1.集成电路测试的定义集成电路测试是对集成电路或模块进行检测,通过测量对于集成电路的输出回应和预期输出比较,以确定或评估集成电路元器件功能和性能的过程,是验证设计、监控生产、保证质量、分析失效以及指导应用的重要手段。
.2.集成电路测试的基本原理 输入X 输出回应Y 被测电路DUT (Device Under Test )可作为一个已知功能的实体,测试依据原始输入x 和网络功能集F (x ),确定原始输出回应y ,并分析y 是否表达了电路网络的实际输出。
因此,测试的基本任务是生成测试输入,而测试系统的基本任务则是将测试输人应用于被测器件,并分析其输出的正确性。
测试过程中,测试系统首先生成输入定时波形信号施加到被测器件的原始输入管脚,第二步是从被测器件的原始输出管脚采样输出回应,最后经过分析处理得到测试结果。
3.集成电路故障与测试集成电路的不正常状态有缺陷(defect )、故障(fault )和失效(failure )等。
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全或制造过程中的一些物理、化学因素,使集成电路不符合技术条件而不能正常工作,称为集成电路存在缺陷。
集成电路的缺陷导致它的功能发生变化,称为故障。
故障可能使集成电路失效,也可能不失效,集成电路丧失了实施其特定规范要求的功能,称为集成电路失效。
故障和缺陷等效,但两者有一定区别,缺陷会引发故障,故障是表象,相对稳定,并且易于测试;缺陷相对隐蔽和微观,缺陷的查找与定位较难。
4.集成电路测试的过程1.测试设备测试仪:通常被叫做自动测试设备,是用来向被测试器件施加输入,并观察输出。
测试是要考虑DUT 的技术指标和规范,包括:器件最高时钟频率、定时精度要求、输入\输出引脚的数目等。
要考虑的因素:费用、可靠性、服务能力、软件编程难易程度等。
1.测试界面测试界面主要根据DUT 的封装形式、最高时钟频率、A TE 的资源配置和界面板卡形等合理地选择测试插座和设计制作测试负载板。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第一章综述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微小电子组件,将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容、电感、晶体管等硅片上的电子器件进行互连、覆盖保护,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是现代电子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
而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则是针对集成电路的良率、可靠性等关键性能进行测试和验证的一套完整技术体系,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意义、测试技术分类、测试方法和验收标准等多个方面介绍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章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意义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度不断提高,芯片制造工艺越来越精细,芯片尺寸越来越小,导致芯片间的距离变小,芯片内部的电路更加复杂,将制造出完美可靠的集成电路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变得愈发重要。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不仅可以验证芯片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关键参数,还可以掌握芯片的实际状况,为芯片的后续设计、制造、应用等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因此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成为集成电路制造质量评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另外,运用先进的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制造商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芯片的制造成本和回收率,为电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章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分类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根据其测试原理和测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模拟测试技术:即对芯片的模拟电路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主要为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物理量来判断芯片的性能是否合格。
数字测试技术:对芯片的数字电路进行测试和验证,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芯片测试与仿真,分为Stuck-At测试、布尔代数测试、路径测试等。
数字测试技术是较为广泛的一种测试方式,多用于ASIC芯片设计和复杂数字电路测试之中。
混合测试技术:模拟测试和数字测试技术的结合,主要应用于测试复杂的系统芯片,如数字信号处理器。
结构化测试技术:是一种基于芯片设计结构的测试方式,它通过对电路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合适的结构测试技术来验证芯片的质量,同时反馈结构设计中可改进的地方。
集成电路测试

求。
03
测试可扩展性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的不断扩大,测试可扩展性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高
性能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应具备高效扩展的能力,以适应大规模集成电路
的测试需求。
人工智能在集成电路测试中的应用
自动化测试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测 试,提高测试效率,降低人工干
预和错误率。
故障诊断与预测
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测试结果进行 分析,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并对 潜在故障进行预测,提高测试的可 靠性。
安全性测试
检测集成电路在紧急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如突然断电、过载等。
05
CATALOGUE
集成电路测试发展趋势
高性能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01
测试速度
随着集成电路复杂度的提高,测试速度成为关键性能指标。高性能集成
电路测试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测试,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02
测试精度
高精度的测试技术能够确保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各种应用需
片的准确连接和可靠的测试结果。
04
CATALOGUE
集成电路测试应用
消费电子产品的测试
总结词功能测试Fra bibliotek消费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手机、电视 、电脑等,这些产品的集成电路测试主要 关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
确保集成电路在产品中能够正常工作,满 足设计要求。
性能测试
可靠性测试
检测集成电路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 现,如温度、电压等。
检测集成电路在电磁干扰下 的性能表现。
故障注入测试
模拟电路故障情况,检测集 成电路的故障诊断和容错能 力。
航空电子产品的测试
总结词
航空电子产品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因此测试重点在于确保集 成电路在高空、高速等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a) fs-a-0冗余故障 (b) fs-a-1冗余故障 图7.6 冗余故障举例
2014/12/9 17
冗余故障举例
X 1 4 5 6 7 9 10 8 11 12 13 16 15 14
Sa-1
17 18 19
A
Y Z
2 3
B
A = X • F15 • (Y ⊕ Z )
化简后得 A = X • (Y ⊕ Z )
2014/12/9 10
固定型故障举例
a b c a, b, c = [0, 1, 1] f=1 (a) 无故障 f a b c s-a-1 f a, b, c = [0, 1, 1] f=0 (b) 有故障
图 三输入与非门
a b
f
a,b = [0, 0] f=1 检查不出s-a-1故障
a,b = [0, 1] f=0 检查出s-a-1故障
6
7.1 测试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续)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的扩大,测试码的生成变得越来越困 难,人们逐步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可测性设计上来,即在 电路设计阶段就考虑电路的测试问题。 可测试性设计受到三个方面的限制: 1) 受电路附加引出脚数目的限制, 2) 受芯片内部附加电路大小的限制, 3) 对电路性能的影响要小。 可测试性的三个重要方面: (1) 测试生成-产生验证电路行为的一组测试码 (2) 测试验证-通过故障模拟估算给定测试集合有效性测度 (3) 测试设计-从设计阶段就考虑芯片的测试问题
2014/12/9 20
测试生成示例
与正常逻辑不同
x1 0 0 1 1 0 x2 0 1 0 0 1 x3 0 0 0 1 1 x4 0 1 1 0 0 x5 1 1 1 1 1 x6 1 1 1 1 1
X1 X2 X3 X4 X5 X6 G1
1 1
G3
1
s-a-0 G4
Y2 Y1
G2
1 1
可观查
2014/12/9 31
7.4 பைடு நூலகம்测性设计(续)
可测性技术的三个要素:初始化,可观 察性和可控制性。 可观察性-直接或间接地观察电路内部任 何节点状态的能力。 可控制性-指对电路内部每个节点的置位 与复位的能力。 电路的可测性设计主要有两种手段: 针对电路的特定方法 变化电路结果的可测性设计
2014/12/9 2
7.1 测试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续)
处理器 激励 芯片 响应 结果 比较 测试样品 存储器 期望响应 存储器 通过/失败
自动测试设备
图7.1 测试过程示意图
2014/12/9 3
7.1 测试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续)
图 测试示意图
2014/12/9 4
测试术语
测试向量:加载到集成电路的输入信号称为测试 向量(或测试矢量)。 测试图形:测试向量以及集成电路对这些输入信 号的响应合在一起成为集成电路的测试图形。 测试向量的生成
2014/12/9 23
(1) 布尔差分法(续)
当xi发生变化xi时,则有F产生,如果 F=(d/dxi)f(xi)=1,则在xi上的错误能够 被检测的到,否则就不能。 差分法的性质:
布尔差分法(续)
若g(x)与xi无关,则可以简化为:
d d { f ( x ) g ( x )} = g ( x ) ⋅ f ( x) xi dxi d d { f ( x ) + g ( x )} = g ( x ) ⋅ f ( x ) dxi dxi
2014/12/9 7
7.2 故障模型
故障:集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故障的原因:设计中的错误,制造中材料的缺 陷,工艺的缺陷,外界环境的影响和长期工作 造成的电路失效等。
图7.2 集成电路故障举例
7.2 故障模型(续)
故障模型:物理缺陷的逻辑等效。
可分为固定故障和间歇故障。为了有效地对故障 进行测试和分析,需要构造合适的故障模型。
2014/12/9
得: 满足此条件的测试码为: [1 0 0 x x], [0 0 x x x], [0 x 1 1 x]
28
(2) 路径敏化法
启发式方法常用的是路径敏化法。若电路中存 在一个故障,为了生成测试码,必须满足下列 两个条件: 构造的测试向量应能够使得故障点的函数值f 在正常情况下与故障情况下的状态不同。 要使输出端Y的正常值与有故障时的值不同, 即输出的测试向量应能使故障点f的逻辑错误 通过一条或几条路径传输到电路的输出端Y。 这样的路径称为敏化路径。 在找到了敏化路径并给路径上的门的其它输入 端加了限制之后,还需要从输出端向输入端回 推,以最后确定输入端的测试码。有时,回推 不成功,还要选其它路径计算。
与x1无关
= ( x2 + x3 + x4 )( x2 + x4 ) • ( x2 x3 )
布尔差分法(续)
x1 x2 x3 x4 x5 F 9 H 8 s-a-0 6 G 10 E 11 7 G F
图7.8 国际ISCAS’89C17电路
2014/12/9
27
布尔差分法(续)
要想测试benchmark电路c17的线网x8上的故障s-a-0, Fx8 = x8 + x2 ⋅ ( x3 + x4 ) 有:
2014/12/9
13
7.2.3 桥接故障(续)
x1 x2 x3 x1 y x2 y
x3
(a) 原故障电路
x1 x2 x3
(b) 正逻辑等效故障电路
y
(c) 负逻辑等效故障电路
图7.5 桥接故障的等效电路
2014/12/9 14
7.2.4 存储器故障
存储器故障分为两类:
(1) 参数型故障:一个或多个直流、交流参数不满足功能定 义的技术指标。 直流参数故障表现在输出逻辑电平、噪声容限、功耗等 不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 交流故障可表现在存储器的存取时间过长,存储单元的 建立、保持时间不够长等。 (2) 功能型故障:表现在电路功能与设计不符的现象。如写 入的数据与读出的不同等。
x8 = x1 x3 Fx8 (1) = x2 ⋅ ( x3 + x4 ) Fx8 (0) = 1 dF ( x) / dx8 = Fx8 (1) ⊕ Fx8 (0) = x2 + x3 x4 dF ( x) x8 ⋅ = [( x1 + x3 ) ⋅ x2 + x1 ⋅ x3 ⋅ x4 ] = 1 dx8
路径敏化法(续)
错误的敏化 1
1 1 错误的传递 1 0 s-a-0
G 1 H
1
E
0
Out
回溯
所用的方法:D算法和PODEM算法 图7.9 错误敏化举例
2014/12/9
30
7.4 可测性设计
可测性设计就是在电路的设计阶段就考虑电 路的可测性,使设计出来的电路容易测试。 可测性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测试向量尽可能少 (2) 容易产生测试向量 (3) 测试码生成时间尽可能少 (4) 对电路其他性能的影响最小
故障模型有:
固定故障 — 固定为1或0的故障 短路或开路故障— 模仿短路或开路的故障 桥接故障 — 模仿可编程器件交叉点的故障 存储器故障 — 模仿存储器读/写的故障。
7.2.1 固定型故障
固定故障(stuck-at fault)
逻辑电路中某一信号连线的逻辑值固定不变,可以 用固定故障来表示。 由被固定的逻辑值不同,又可将固定故障分为固定 为1的故障(stuck-at-1,简称s-a-1)和固定为0的故障 (stuck-at-0,简称s-a-0)。 电路中的元件损坏,连线的开路和相当一部分短路 故障都可以用固定型故障模型比较准确地模拟出来。 电路中有且只有一条线存在固定型故障,称为单固 定型故障,否则,称为多固定型故障。
测引线xi发生单故障s-a-1的充要条件是:
xi ⋅ df ( x ) / dxi = 1
xi ⋅ df ( x ) / dxi = 1
测引线xi发生单故障s-a-0的充要条件是:
25
2014/12/9
布尔差分法(续)
d d (x1 x2 x3 + x2 x3 x4 + x2 x4 ) f (X ) = dx1 dx1 d (x1 x2 x3 ) = ( x2 x3 x4 + x2 x4 ) • dx1 = x2 x3 x4
2014/12/9 32
7.4.1 扫描设计技术(续)
扫描路径法是一种规则的可测试性设计方法,适用于时 序电路。其设计思想是把电路中的关键节点连接到一个 移位寄存器上,当作为扫描路径的移位寄存器处于串入/ 并出状态时,可以用来预置电路的状态。当作为扫描路 径的移位寄存器处于并入/串出状态时,可以把内部节点 的状态依次移出寄存器链。 扫描路径法的工作过程: 测试扫描路径本身 移入测试序列,电路进入正常工作,测试与扫描路 径相连的部分电路 移出扫描路径,检查状态的正确性
人工法 程序自动生成 自测试
2014/12/9
5
故障覆盖率
测试的可靠性取决于测试信号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测试码生成后,要检验其正确性,通常需要用模 拟的方法分析故障覆盖率,称之为故障模拟。
故障覆盖率=已测故障数/可测故障总数 一般来说,故障覆盖率达到95%即可满足要求。
2014/12/9
2014/12/9
18
7.3 测试向量生成
电路的可测试性反映在可控制性和可观察性上。 可控制性 - 对电路内部每个节点的置位与复 位的能力。 可观察性 - 直接或间接地观察电路内部任何 节点状态的能力。
7.3 测试向量生成(续)
测试向量:加载到集成电路的输入信号称为测试 向量(或测试矢量) 测试图形:测试向量以及集成电路对这些输入信 号的响应合在一起成为集成电路的测试图形。 测试输入激励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提出一组输入向量,然后由故障模拟程序检查 芯片内部的故障并给出故障模型的检测几率。 二、由测试算法产生检查芯片内特定故障的一组测 试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