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污水问题日益突出。
污水处理是解决城市污水排放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毕业设计选题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规划,旨在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污水处理厂,以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求。
具体内容包括:1. 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根据城市的污水排放情况和处理需求,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布局。
2.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以达到对污水进行有效分离、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3. 设备配置和运行管理:根据所选用的处理工艺,确定相应的设备配置和运行管理方案,确保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毕业设计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运营管理经验,为本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现场调查:对选定的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污水的水质特征、水量、排放标准等,为后续的设计和工艺选择提供依据。
3. 工艺设计:根据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的结果,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并进行相应的工艺设计。
4. 设备配置和运行管理:根据所选用的处理工艺,确定相应的设备配置和运行管理方案,包括设备选型、布局设计、运行参数的设定等。
5. 摹拟和评估:利用专业的污水处理摹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摹拟和评估,分析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优化设计方案。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毕业设计的预期成果包括:1. 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工艺流程图、设备配置方案等。
2.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并进行相应的工艺设计。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篇一: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清远市污水处理厂扩大初步设计课题类别:设计论文□学生姓名:孟祥宇学号: XX13040213 班级: XX-02 专业(全称):给水排水工程指导教师:谢敏XX年4月篇二: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开题报告编号: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院系班级设计(论文)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职称职称日期年月日学生姓名同课题人员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场厂初步设计开题简介(课题来源,设计或论文的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或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和提纲、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工作进度安排,所具备的条件等)1234篇三:污水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东营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远期2.4万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系土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随着东营市的快速发展,新建城镇拟建一污水处理厂。
污水厂位于新镇东北神仙沟与卫东河交汇处,征地25049米2,设计地面标高用黄海2.3米。
经过处理的水至神仙沟,初沉池与二沉池剩余污泥浓缩处理后用泵输送至处理厂南面的苗圃作为肥料用。
规划人口,近期40000人,2020年发展为70000人,生活污水标准为180L/cap.d,其总变化系数为1.5,工业最大日污水量为5000m3/d,排水采用分流制。
要求经过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进出水水质如下所示:因为该镇人口较多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如果不处理直接排放到神仙沟和卫东河,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因为污水中含氮磷较多,也可使水体富营养化,所以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镇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
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以防水体的富营养化。
据此,需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和污水厂各构筑物以及各种管渠等总体布置。
生活污水处理的开题报告

(1)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式并存。大部分新建污水厂开始采用计算机集散式控制系统,但在大量的现有和改造的污水厂中控制系统仍然延续着巡检和人工方式。
(7)PLC梯形图的编制;
(8)系统接线及调试。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选择和设计;
(2)系统的接线和调试;
(3)掌握PLC的选择、安装、接线、调试;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选用西门子公司S7300PLC作为现场控制单元即控制主站。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在现场信号采集点和电控设备较集中的地方设立分布式远程子站,将现场监测仪表信号及控制、采集信号接人各远程子站。
(4)污水处理厂控制系统的监控和通讯功能在硬件和软件开发利用方面存在极大不足,妨碍了处理过程的高效、经济运行。
(5)许多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际工艺不相符,软件汉化比较差,给系统正常运行造成困难。
(6)国产自控系统、仪表、设备的质量、成套和系列化急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国内一些复杂高效新工艺的出现,对相应的自动控制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题名称
基于S7-300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课题类型
指导教师
职称
课题来源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目前,国外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厂区分布情况分设数个分控站,设置中央控制室,有完善的工业监视系统,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和通讯网络管理生产过程.实现生产现场无人值守。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广东省F市城市排水工程院(系)市政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生钟铭学号1062710121班号0627101指导教师丁杰开题报告日期2010.3.16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制2010年3月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课题来源城市概况:该市位于广东省,地处我国南部经济发达地区,气候炎热,人口密度大,因此污水定额相应也就较大。
地形多为丘陵,水系发达,便于污水排放。
设计原始资料1地形与城市规划资料a.城市地形与总体规划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b.城市各区人口密度与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标准(平均日):区域人口密度(人/公顷)污水量标修(升/人*日)Ⅰ区450460Ⅱ区500410c.城市各区中各类地面与屋面的比例(%):区域各种屋面混凝土与沥青路面碎石路面非铺砌土路面公园与绿地Ⅰ区362410921Ⅱ区3624109212收纳水体水文与水质资料最小流量时(月平均)最高水位时常水位时水位标高m 2.19.3 6.63地质资料土壤性质冰冻深度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m 排水管网干管处一般性资料粘土无8.5污水总泵站与污水处理厂址处粘土无8.54气温等资料(℃)年平均气温21.8月平均最高32.6年最低气温0.0月平均最低9.7年最高气温38.7月平均气温无温度在-10℃一下的天数(天)无温度在0℃一下的天数(天)无降雨量(㎜/年)1004.1年蒸发量(㎜/年)常年主导风向西北最大风速(m/s) 3.65工业企业与公共建筑的排水量和水质资料企业或公平均排最大排水SS(mg/L)COD(mg/L)BOD(mg/L)总氮总磷共建筑名水量量(m3/h)(mg/L)(mg/L) 称(m3/d)A厂4903716067020648 6B厂3200291267191050162 41.2课题目的及意义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能使自己将大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全部结合起来,掌握城市排水工程的基本设计方法及工艺的选择,并使出水水质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河北省某城镇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学科部:理工学科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班级:给排水131学号:***********名:***指导教师:***填表日期:2017 年1月4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类对水资源、水污染认识上存有一些误区,使得许多城市原有水资源不敷所用,许多地区进入水资源的污染物超过其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污染。
而我国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并呈发展趋势,每年有近300亿立方米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使水环境的污染量大大超过了自净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从而破坏了水的良性循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加剧,进而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重,使人们已警觉到污水再生处理已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生存。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新政策下,环境保护已受到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重视,对污水进行彻底的治理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高效节能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已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结合我国环境保护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环境保护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提出一套合理、经济、运转效率高的工艺流程对污水进行处理,以达标排放。
对于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降解,它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方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法等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城镇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其中BOD5:COD=0.828,该比值大于0.3,比较适合选用生化方法进行处理,因此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二级处理方案[1]。
污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污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污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污水处理领域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问题陈述本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处理效率和运行成本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研究和改进现有的技术和方法,寻找更加高效和经济的污水处理方案。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优化处理工艺和增加附加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并减少运行成本。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和评估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和方法,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研究和改进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3. 设计和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参数和控制策略,实现自动化运行和优化调节;4. 开展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试验,验证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5. 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估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投资回报和运行成本。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验室模拟、现场试验和经济性分析等。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和分析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和方法,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其次,根据问题陈述,设计和改进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3. 然后,设计和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参数和控制策略,实现自动化运行和优化调节;4. 接着,进行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试验,验证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5. 最后,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估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投资回报和运行成本。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对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和方法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2. 提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和更低的处理成本;3. 设计出一种优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和优化调节;4. 验证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为其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5. 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估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投资回报和运行成本,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污水处理工艺毕设开题报告

污水处理工艺毕设开题报告1. 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成为当务之急。
本毕设旨在研究污水处理工艺,以提出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案,从而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和净化。
2. 研究目标本毕设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和开发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具体目标如下:•分析不同类型的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的特点和组成成分;•调研和分析目前已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探索和选择适合本项目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开发和设计具体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实验验证所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并进行结果分析;•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增强污水处理工艺的效率和净化效果。
3. 研究方法与步骤本毕设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1.文献研究:对已有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其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为本项目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研究:根据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实验,验证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和净化效果。
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3.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所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研究步骤如下:1.收集并阅读与污水处理工艺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研究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2.研究不同类型的污水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其处理需求和目标。
3.调研已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分析其优缺点。
4.选择适合本项目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并进行初步设计。
5.设计实验方案,安排实验进程,收集相关实验数据。
6.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所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并进行结果讨论。
7.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增强污水处理工艺的效率和净化效果。
4. 预期成果及意义本毕设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其净化效果。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邓州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系别:城市建设系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 ****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 职称: *** 填表日期: ******课题来源导师课题课题类别工程设计一、论文资料的准备1.跟随指导老师去图书馆借设计所需书籍,查找相关资料。
2.学习设计要求和各种规范。
3.图书馆查阅给水排水方面的期刊杂志,学习本行业最新技术。
4.学习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
5.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外运工艺流程图中格提升 细格初沉A 2二沉接触污泥提升沉砂浓缩贮泥消化脱水五、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2013.2.25~3.3 1周设计准备,查阅熟悉资料、设计任务,并写出开题报告。
2013.3.4~3.10 1周方案确定2013.3.11~4.15 6周设计计算,并画出计算草图2013.4.15~5.26 5周设计、绘制图纸(含毕业实习)2013.5.27~6.9 2周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2013.6.10~6.16 1周交图2013.6.17~6.23 1周完善修改毕业设计成果,准备毕业设计答辩六、主要参考文献①给排水设计手册(1、3、5、6、8、9、10、11)②室外排水设计规范③给排水标准图集④给排水制图标准⑤排水工程教材⑥实际工程设计图纸及标准设计图纸⑦其它参考资料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日期:系盖章系意见:系领导签名: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勋江等采用SBR 工艺对校园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系统 对COD、TP、NH4+-N的去除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运行 工况为:瞬时进水,厌氧1 h,曝气3 h,沉淀1 h。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时,COD、TP、NH4+-N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5 %、85.7 %、68.1 %左 右,且通过20d 稳定运行试验,处理效果一直保持良好,为校园生活 污水的中水回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数。
杨铨大等研究了适合中小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结果证明软 性填料淹没式生物膜序批式(SBR)是适合中小规模城镇生活污水脱氮 除磷行之有效的技术之一;可使COD 去除率达90%以上,BOD 去除 率可达98%以上,氮去除率75%以上,磷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
葛丽英等采用两级SBR1工艺对小城镇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先通过SBR1反应器对污水起到平衡、均化作用,再通过 SBR2反应器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使出水CODCr浓度为21~43mg/L, 去除率达到85%~93%;出水NH3-N 浓度为3.3~9.5mg/L,去除率达到 65%~81%;出水TP浓度为0.32~0.63 mg /L,去除率达到87%~95%。
研究意义:对生活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能大大降低氮磷对水体的 污染,从而避免水体因氮磷超标而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通过结合实 际情况而找到一种高效经济的处理方法,从而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 果,降低污水脱氮除磷的成本。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 领域等 1. 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生活污水的产生量在不断的增加,污水处理厂建设速 度也很快,所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多已摆脱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而是 引进了发达国家更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污水处理技术,如经典 SBR、CAST、CASS、UNITANK、MSBR、ICEAS、Carronsel氧化沟 等,这些技术在己实现分流制排水体系的城镇和计算机操作管理水平 高的大城镇,都能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1.1 城镇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
周松颖等通过改变SBR工艺的运行方式,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校园 生活污水中CODCr,NH3-N,TP的去除率,从中确定最佳运行参数; 进水搅拌时间45min,进气量0.5m3/h,曝气时间5h,停曝搅拌时间 75min,沉淀时间75 min。实现CODCr高去除率的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 目的,并且氮和磷的去除率稳定在70%和35%左右。
题目
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工程设计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目的:寻找一种适合的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并设计
出一套能高效经济的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增加对各种生活污水处 理工艺适用情况的了解,更加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提高调查研 究、查阅文献、收集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制定设计方案的能 力;并进一步提高计算、绘图、运用工具书和编写说明书的技能,以 及运用计算机计算、绘图和进行外语翻译的能力。
闫茂群等探讨了高岭土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搅拌转速等 因素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同时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去 除最优组合为10g、50min、30℃、300rpm,TP 去除最优组合为10g、 50min、40℃、300rpm;两种组合下高岭土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氨氮及 TP的去除率分别为46.02%、83.04%和44.65%、84.02%;并研究了高 岭土对生活污水中氮磷吸附动力学及机理,为开发高效、廉价的脱氮 除磷矿物材料提供借鉴。
2.2 SBR 王营章等利用丝瓜络填料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LS-SBBR)处理生
活污水,研究了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NH3-N、TN、TP 的去除效果以 及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等。试验结果表明:丝瓜络填料SBR 对生活污水 中NH3-N、TN、TP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78%、88%。说明丝瓜
络填料SBR 适用于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 王霞研究了有机多孔一金属微孔复合填料(PFMF)在生活污水脱
王云龙等以硅藻原土作为微生物载体处理城镇生活污水,进行连 续流小试试验。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19h,好氧段溶解氧2.0~3.0mg /L,回流比200% 的情况下,出水COD、总氮、氨氮及总磷的浓度分
别为27mg/L,9.5mg/L,0.7mg /L,1.1mg /L。试验表明:缺氧与好氧 的总停留时间在1.6h时装置即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装置有着一定的 除磷作用,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对总磷的去除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但提高的空间有限。 1.2 农村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
童晶晶等利用粉煤灰、锯末和铁矿石等废弃物,经造粒和高温烧 结,自行开发了两种高效功能陶粒,并将其与沸石以“砖墙”式嵌套填
充,构筑了高效功能陶粒生物滤池。采用该生物滤池,研究对农村生 活污水(COD:200 mg/L,NH3-N:20 mg/L,TP:4.0mg/L)的深度 脱氮除磷作用。结果表明:高效功能陶粒具有表面粗糙,比表面积 大,机械强度高,耐酸碱性能好和无重金属溶出等优点。该生物滤池 上下部分分别形成好氧区和厌氧区,从而达到深度脱氮除磷效果。在 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15~5.73 h,水力负荷为2.8~7.5 m3·m-2/d 时,两个生物滤池对氨氮(NH3-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 (COD)均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两个功能陶粒生物滤池的去除率分 别达到83.6%~98.3%、89.1%~99.7%和84.4%~95.2%,优于普通生物滤 池。 1.3 校园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
李德豪等研究了新型一体化OCD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脱氮除 磷效果,结果表明:在污泥龄为15天,进水流量为20L/h,水力停留时 间为12h的条件下,一体化OCD生物反应器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氮 (TN) 和总磷(TP) 的去除率分别在95%、80%和90%以上。对中心岛多 斗式沉淀池进行观察研究,表明沉淀池具有较好的分离作用,出水悬 浮性固体(SS) 的质量浓度基本维持在15~20 mg/L。同时对系统内活性 污泥进行连续监测,发现本装置系统中生物种类数量丰富,微生物优 势种群及其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李娜等采用自行设计的A/O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脱氮 除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化菌受pH值影响较大,通过投加小苏 打来控制硝化O段pH值为6.5~7.0,使其满足硝化菌生长的范围,此 时,NH+4-N 的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浓度基本稳定在0.5 mg/L以 下;由于反硝化A 段的DO值较高, 使反硝化细菌受到抑制造成了系 统出水TN值较高,但也能达到80%以上的去除率;TP的去除是由于取 样污泥带出了部分磷以及微生物生长消耗了部分磷。
黄翔峰等研究了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污水脱氮除磷效 果及其强化措施。高效藻类塘和水生生物塘HRT分别为8d和4d,出水 溶解CODCr的浓度低于100mg/L。高效藻类塘系统的总氮和氨氮的全 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6.6%和90.4%。两级高效藻类塘内氨氮的去除途 径主要包括生物同化、氨氮的挥发和硝化作用等,其中硝化作用为主 导作用;水生生物塘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为颗粒有机氮的沉淀去除和 硝态氮的反硝化。出水总磷浓度全年平均值为3.33mg/L,高效藻类塘 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欠佳。通过降低水生生物塘内水深、采用废弃石 膏作为填料构建了新型复合水生生物塘,HRT=1.6d条件下,复合水生 生物塘出水总氮和总磷可分别保持在5mg/L左右,可达到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帖靖玺等采用二级串联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 水进行了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当进水容积负荷 为400 L /d时,人工湿地系统对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 、80% 和83% ,相应的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4772、5463和524mg/d; 在冬季,当进水容积负荷为240 L /d时, 人工湿地系统对NH4+-N、TN 和TP 的去除率分别为90% 、90% 和 94%, 相应的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7751、8893和732mg/d;降低进水 容积负荷可延长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保持人工湿地系统的除 污效率;二级湿地采用粒径较小的填料有助于维持系统对NH4+-N、 TN 和TP去除效果的稳定性,该工艺可有效去除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 水中的氮、磷污染 物。
杨凯等采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对碳源 相对不足的校园实际生活污水进行中试,旨在为社园区生活污水的低 耗高效脱氮除磷SBR运行控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通过对厌氧、好 氧时段进行合理设置,在无需外加碳源条件下,实现了COD和NH3N、TN、PO43--P 的高效去除,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3%和94%、70%、 97%,出水中有机物和氮的含量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要求,而 且TP的质量浓度也低于0.5mg/L。DO的质量浓度在好氧段末端维持在 2mg/L,可实现DO含量梯度和好氧硝化反硝化、反硝化聚磷,达 到“一碳两用”的效果,表明合理控制污泥龄和DO是实现SBR 同步脱 氮除磷的关键。 2. 发展趋势
唐旭光等采用UniFed SBR 工艺试验装置处理低CPN、CPP的实际生 活污水, 通过改变传统运行模式优化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结果表 明:将进水时间由2h延长至3h、4h,在处理无外加任何碳源的生活污 水时(CPP=30.18) ,系统磷平均去除率由59.93%增至88.45%, 使出水磷 维持在1 mg/L以下。在另一种缺氧-好氧运行模式中,使CPN 为2.57 的原水中有限有机底物得到充分利用,使出水TIN 有了明显的降低, 去除率由49.54%提高至60.75%。在缺氧- 好氧交替模式运行中,N、P 去除效率均有大幅提高,此种运行模式不仅充分利用原水中的有机底 物,并在缺氧搅拌段2 发生了反硝化吸磷现象,达到了一碳两用的目 下,出水N、P 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适用于低碳源的实际生 活污水的处理。 3. 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