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知识点

信息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1重点知识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1.有关信息的定义和解释几种影响较大的对信息的定义和解释:(1)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2)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

(3)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信息是物质系统中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通俗地说: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是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

2. 信息的主要特征社会性、传载性、不灭性、共享性、时效性、能动性。

3. 信息的分类对信息进行分类的常见的8 种方法:内容上、存在形式上、状态上、外化结果上、符号上、信息流通方式上、信息论方法上、价值观念上。

(二)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简要掌握信息在现代中的5点作用:认知作用、管理作用、控制作用、交流作用、娱乐作用。

(三)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2. 信息技术的三个发展时期⑴以人工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术;⑵以电信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术;⑶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体系信息技术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又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技术体系。

信息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层次。

⑴主体层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

①信息存储技术;②信息处理技术;③信息传输技术;④信息控制技术。

⑵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

⑶外围层次: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信息技术的特点掌握信息技术的技术特性:⑴数字化;⑵网络化;⑶高速化;⑷智能化;⑸个人化。

5. 信息技术的功能信息技术的功能是指信息技术有利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功用与效能。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 念综述
1.什么是计算机 2.计算机的诞生 3.发展阶段 4.发展趋势 5.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7.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思想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9.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通常,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中的个人电脑.
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等处理技术为主要 研究方向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具有 典型的时代特征.
单选:信息技术主要包扣: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视听 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A:电信技术 B:生物技术 C:通信技术 D:工程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硬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
2.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存放的位置由地址确定. 3.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程序)进 行工作,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控 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以计算结果为基础,选择不 同的工作流程. 4.其核心思想是 “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单选: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以冯.诺伊曼提出的()设计 思想为理论基础.A:存储程序原理 B:布尔代数 C:超线程计数 D:二进制计数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念综述 3.信息表示
1.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的功能 4.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1.信息的概念:所谓信息,通用是指对人有用的消息.信息是
事物运动的状态变换的方式;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表示的 事物运动及其变化的形式内容和效用.并实现世界事物的存在 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

猜谜语:①它通常在学校中大显身手, 它可以有各种颜色, 它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它通常可以在其他物体上留下痕迹。
②小小绒毛轻又轻,随风飞舞像伞兵。 飞到东来飞到西,到处安家把根生。
我们可以根据事物表现的特征达到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消 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⑴香农的观点: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小结2: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是指在信息的获取、 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信息技术的本质就是就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
(基础) (核心) (支柱) (目的)
科学技术群
C、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 D、信息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的
2.“2012年初,中国飞人刘翔以 7秒41的成绩获得世界室内 60米栏冠军”的消息人 尽皆知。这说明信息具有 ( ) A.共享性 B.时效性 C.依附性 D.价值相对性
3、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报上登载的中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 B、信息技术考试成绩 C、电视中播出的奥运比赛各国金牌数 D、DVD电影光盘
(2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
多学科结合
通信与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 人工智能 计算机软件
多元化
发展趋势
网络化、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
多媒体化、操作更简便 智能化 自动化、集成化,虚拟化:即时的虚拟现实
3、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1)信息技术的应用(请同学们列举实例说明)
(2)信息技术的影响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文字的发明和使 用

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

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

防范策略和技术手段
防范策略
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安 全漏洞评估和演练等。
技术手段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手段来保障信息安全。
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01
02
03
隐私保护
如何平衡个人隐私和信息 共享之间的矛盾,确保个 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04
数字化生活与产业变革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数字化生活表现 智能手机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数字内容消费成为日常娱乐主要方式。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数字化服务广泛应用。 数字化生活影响
提高生活便利性,满足个性化需求。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互联网发展历程和现状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01
回顾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如ARPANET、
NSFNET等。
互联网的现状和趋势
02
分析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包括移动互联网、物
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03
探讨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变革,以及带
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消费者体 验。
金融业科技应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意义
1 2 3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助 于促进数据流动和应用创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 量发展。
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促 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 融合。
将人类可读的命令和数据转 换为计算机可读的二进制代 码,是计算机的“耳目”。

第一章:信息和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和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赖以生存与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是()A. 精神、物质、知识B. 财富、能量、知识C. 物质、能量、知识D. 物质、能量、信息2.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信息是具有价值的B. 信息是可以不依附于任何载体的C. 信息是永远有效的D. 信息是无法进行加工的3. 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C.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资源D. 信息既是物质,又是能量4. 关于信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不可以转换成不同载体而被存储和传播B.信息不会因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C.信息是有价值的,虽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D.信息具有共享性,因此对每个人来说,信息的价值是相同的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的是()A.语文课本B.天气预报C.上课铃声D.电视新闻6.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A、照相机B、光盘C、教科书D、上课铃声7. 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 计算机B. VCD光盘C. 报纸D. CCTV1播出的新闻8.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B. 一本书就是信息C. 网络就是信息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9.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10. 杜甫在《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真伪性C.传递性D.时效性11.张明收到同学聚会的通知时,聚会已经结束,他因此错过了聚会的时间而没能见到同学。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A.共享性B.依附性C.时效性D.价值性12. 红灯停,绿灯行,主要说明了信息的()特征A. 时效性B.共享行C. 真伪性D. 不完全性13. 关于信息共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Intel奔腾Ⅳ 2.8GHz/512M/80GB/52X
CPU型号
CPU主频 CPU
光驱读写速度为52倍速
总结反思
信 息 与 信 息 技 术
A.为得褒妃那一笑,不惜烽火 烽火戏诸侯 烽火 传语报平安 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 传语 C.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骑 D.不见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来,只见伊人泪长流 鸿雁传书
智能代理技术: 智能代理技术: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 的任务,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检索和过滤。 应用领域:Office助手、搜索引擎中“蜘蛛”程序、 应用领域 电子商务 语音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 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 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GIS系统( 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将计算机 系统 硬件、软件、地理数据以及系统管理人员组织而成的对任一 形式的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 显示的集成
11——15 B
合作探究
小组内合作讨论自己的疑难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写 在“疑难问题卡片”中。
2 1
3 4
【点击高考】 点击高考】
8 9 10 1 2 3
巩固提高
7 6 5 4
流媒体技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 流媒体技术 放在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 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 输技术。如:在线看电影、电视、听歌等 网络存储技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异地存储。如: 网络存储技术: 如 我们的邮件是放在邮件服务器,我们QQ空间中的照片、日志 放在QQ服务器上或者相关的存储设备上。
①U盘是外部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输入设备是用户和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信息的特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信息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教学素材。

学生准备:笔记本、水笔、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传递到我们眼前的?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哪些信息技术?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是指传递知识、消息、数据等内容的一种载体,信息技术是指用于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2. 信息的特点:普遍性、主观性、时效性、价值性、传递性。

3. 信息技术的分类: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

三、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网上购物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运用了哪些信息技术,并解释其作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你能列举出几种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2.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3. 请举例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改变了你的学习方式?板书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1. 概念:信息传递知识、消息、数据等内容的一种载体;信息技术用于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2. 特点:信息普遍性、主观性、时效性、价值性、传递性;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

作业设计: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你带来的便利。

答案:略2. 请列举出五种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要点]1、何为信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材料或物质、信息、能源或能量)2、信息的一般特征(注意特征的相关性)(能够从实例中分析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

引申出来的相关特征有: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等价值性。

相关特征:可增值性。

(正确处理信息的意义所在)时效性。

相关特征:价值性。

其它特征:共享性、多义性(信息挖掘的意义)、普遍性、无限性、……•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又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就是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简单的说,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

3、信息技术的概念(P6)信息技术发展过程(P6)特别注意: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等方面思考问题:出现信息技术革命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信息技术革命?近代信息技术革命产生的技术,能否完全取代古老的信息技术,为什么?4、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您在现实生活中的体会,理解并识记以下内容)●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何为“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智能代理技术”●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5、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产生的影响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巩固练习]一、选择:1.以下属于信息的是:()A、闹钟的铃声B、天气预报C、电视节目D、以上都是2.下列关于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B 信息可以不依赖于载体而独立存在C 不同的载体可以表达出相同的信息D 相同的载体能表达出不同的信息3.下面哪一项不能说明信息的价值性?()A. 读书以明理B.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C. 书中自有黄金屋D. 春雨贵如油4.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

这里体现了信息()。

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依附性5.一个公司得到了一个发明的专利使用权以后,使自己的年盈利金额上涨百分之二十,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特性。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6.社会发展至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有()A、信息、知识、经济B、物质、能源、信息C、通讯、材料、信息D、工业、农业、轻工业7.下列哪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8.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其中第五次革命是 ( )。

A.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B.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C.印刷术的发明D.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9.“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几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 )A、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B、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C、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D、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10.我们通常所说的“IT”是()的简称A、信息技术B、因特网C、输入设备D、手写板11.信息技术的发展总体趋势是()。

A.大众化、人性化 B.微型化 C.网络化、巨型化 D.多媒体化12.下面各项分别应用到哪项新的技术。

电子宠物 ( )、语音输入法 ( )、Office 助手 ( )A.虚拟现实技术 B.智能代理技术 C.语音技术13.信息技术的发展具体趋势是()。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D.越来越昂贵的价格14.2005 年 8 月 27 日,江津市两名女中学生上网被骗外地成人质,江津警方赶赴贵州,终将两少女安全解救。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是由于交友不慎造成的结果,因此,我们在上网的时候应该:()。

①不要把自己的真实住所轻易告诉网友;②不能把自己的家庭和经济情况告诉网友;③不要轻信网友的情况;不要与网友轻易会面;④网络太复杂、太不安全,不应该上网。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5.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是()。

A.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B.不要把 U 盘和有病毒的 U 盘放在一起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D.给计算机安装上防病毒的软件16. 下面那哪些是属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例子()①三维动画游戏②网上购物③电子邮件④个性化手机⑤语音输入A、①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17.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家书”在古代都是用来传递信息的,而现在可用电话,电子邮件传递信息,这说明()A电子邮件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信函B类似烽火一样的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将会消失C古老的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不用了D古老的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一起继续发挥作用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要点]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定位信息需求(三个要素)2、选择信息来源(信息来源的分类)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4、评价信息二、因特网信息的查找1、搜索引擎:概念、分类、具体网址、历史2、搜索技巧:关键词提炼、强制搜索……三、文件下载1、文件及其类型相关概念文件路径、URL、UNC的概念、文件名称规范、属性2、文件类型类型规范、常见文件类型及其扩展名3、文件下载途径和方法途径:FTP(概念)、专题网站、厂商网站方法:直接下载、使用下载工具软件(常用下载工具、断点续传、多线程)四、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1、网络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2、网络数据库检索的一般过程3、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及其实例网址4、网络数据库的评价[巩固练习]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称为( ) 1946.2.15A.ENIAC B.ACINE C.NIACE D.INACE14、下列存储格式属于文字类型的有:()。

A. .txt B. .jpg C. .mp3 D. .gif15、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也称为()。

A.分类搜索 B.关键词查询 C.检索程序 D.“蜘蛛”程序16、如果你的朋友参加“开心辞典”有奖问答节目,他碰到了一个难题“更新后的珠穆朗玛峰的具体高度”,他通过电话向你求助,你会选择以下哪种方法迅速找出准确的答案( ) 。

A. 阅读书刊B. 收看电视C. 上网目录类搜索D.上网全文搜索17、下列信息来源属于媒体类的是()A.网络B.老师 C.同学D.活动过程18、下面哪种现象不属于计算机犯罪行为()A.利用计算机网络窃取他人信息资源B.攻击他人的网络服务C.私自删除他人计算机内重要数据D.消除自己计算机中的病毒19、郑华敏利用电子表格对校运会中的各项比赛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

请问,这属于信息加工一般过程的()阶段。

A.记录信息B.加工信息C.发布信息D.存储信息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特网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可信的,可以直接使用。

B.在因特网上,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C.有效获取信息后,要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保存。

D.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和损坏的。

21、专用于因特网上文件传送的协议,特别适合于大数据量、多个文件的批量交流,是下列的()协议。

A.WWWB.HTTPC.TCP/IPD.FTP22、关于很多下载工具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FTP服务器是专门为文件传输服务的,可用于多个文件及大文件的下载。

B.一般下载工具都支持自动、批量、定时下载。

C.网际快车(FlashGet)具有断点续传的功能。

D.若下载中途断电,则需重新进行下载。

23、下列路径中哪个是URL路径()A./index.htmB.\教师机\共享资源\期末考试成绩.xlsC.c:\windows\notepad.exeD.\服务器\共享音乐资源\七里香.mp324、小张是电脑初学者,他现在想访问百度这个网站,以下网址输入正确的是()A、B、C、www,baidu,comD、www@25、人们把人造卫星发射上天,得到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情报,这是()过程。

A.信息处理B.信息储存C.信息加工D.信息采集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知识要点]1、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再造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3、计算机信息加工主要涉及到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基于大众化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三种类型。

4、信息的编程加工过程:算法设计、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调试运行、输出保存5、人工智能技术应用:1、模式识别(主要有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扫描仪>、手写识别)2、机器翻译3、其他应用(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博弈、智能代理、专家系统、机器证明、数据挖掘)[巩固练习]1、裁判员政权对运动员比赛成绩进行排名,这是信息加工的()环节,然后把结果送到广播员处,广播员播出成绩,这是()环节。

A.记录信息 B.加工信息 C.发布信息 D.存储信息2、高二(1)班和高一(3)班进行蓝球比赛,记分员在地板上画了许多“正”号,这是手工处理的()方法。

A.抄录法 B.划记法 C.卡片法 D.折叠法3、我国有34个省市和2个港澳自治区,我们可给各省、各治区、直辖市编码,如01代表北京,02代表天津,这是电子计算机加工信息的()环节。

A.数据录入 B.选择计算机 C.数据加工 D.信息存贮 E.资料编码4、信息技术老师在电脑里写了一篇教案,他通过“打印预览”查看文章排版效果,这是()。

A.数据加工 B.信息输出 C.信息存贮5、VB是一种()工具,用Excel设计工资表,Excel是一种()工具。

A.人工智能化 B.大众信息技术 C.编程6、信息的编程加工里面( )是编程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A,算法设计 B,界面设计 C,代码编写 D,调试运行7、浙江省公安厅使用北大自动指纹识别系统,这是模式识别的()。

A.指纹识别 B.语音识别 C.光学字符识别8、Handingit-Recog是一种()软件,扫描仪是一种()识别。

A.语音识别 B.光学字符识 C.手写识写9、Office软件中有一个“大眼夹”,有时它翻跟头,表明它有()特性;用户插入图片,它会提示信息,表明它有()特性。

A.自主性 B.反应性 C.适应性 D.智能性 E.社会性F.主动性10、金山杀毒软件里有一只金毛狮子,它在()情况下发出警报提醒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