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合集下载

软件视频会议和硬件视频会议对比分析

软件视频会议和硬件视频会议对比分析

软件视频会议和硬件视频会议对比分析:一、软件视频会议所谓软件视频会议即在PC(或笔记本电脑)上安装视频会议软件,安装摄像机(摄像头)、视频采集卡、麦克风、音箱、投影仪等实现和远程面对面视频和音频的互动。

优点:成本低缺点:1、图像效果较差:软件视频系统运行在普通PC上,其编解码运算由通用的CPU来完成,由于通用CPU是串行处理结构(某一时刻只能处理一项任务),加上它本身还要服务于操作系统(WINDOWS)以及许多其他程序,因此很难达到高质量的视频音频处理要求。

2、安全性、稳定性较差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服务器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一般都是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运行,同时,软件视频会议一般都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很容易受病毒的攻击和感染,特别是客户端是基于IE 浏览器的软件视频会议,更容易受到病毒的破坏,因此,软件视频会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是较差。

3、声音质量无法保障、回音问题明显PC机的音频采集依赖主机中的普通声卡,这种业余级别的声卡采集变换后的音频数据保真度低、附加噪声大,使用耳机还能勉强使用,但使用在会议室,进行多人会议的时候,就无法解决大功率音频输出和灵敏的音频拾音造成的回音问题;所以采用软件召开视频会议系统很难保证系统回音问题。

4、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懂一定电脑技术的人才可以完成操作二、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所谓硬件视频系统是指专用硬件设备的视频会议终端,目前市场上90%的政府、事业单位采用纯硬件结构模式。

硬件视频会议虽然费用较高,但是其在性能、安全性、稳定性等等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硬件视频会议是基于嵌入式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硬件视频会议主要有以下4大优势:1、视音频效果好由于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和高效编解码技术,硬件视频会议产品的视频质量普遍高于软件产品,视、音频同步也很容易实现。

2、操作灵活硬件视频终端一般集成了遥控功能、无线键盘,对电脑不熟悉的人员可通过遥控器和OSD菜单进行视频会议的各项设置和操作。

软件和硬件视频会议的区别

软件和硬件视频会议的区别
音频格式
G.723.1 6.4kbps失真比较多。
G.711300-3400Hz64kbps
G.722 50-7000 Hz48/56kbps
G.72850-3400 Hz16kbps
外接设备扩展性
不可扩展
可外接音视频设备
辅助功能
功能比较强大,可支持电子白板,文件传输。
功能简单,可以传输电脑桌面的内容。
连接设备较多,故障点较多
集成设备,方便连接
支持线路
LAN
LAN / ISDN
支持协义
TCP/IP
H.323 , H.320
视频协议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多采用采用MPEG4,一般只支持一种协议
国际标准:H.261/263/263++/H.264
视频分辨率
最高640×480
4CIF 704×576(清晰度更高)
软件和硬件视频会议的区别
对比内容
软件
硬件
适用范围
应用于桌面为主
应用于会议室为主
应用群体
中层工作人员
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阶层
声音
如用MIC和音箱容易产生回音,加回声消除器可以改善
设备本身有回音消除功能,没有回音
麦克风
只能接一个麦克风,适合一个人发言,如需多人发言,需再接调音台
自带高性能的全向数字麦克风,适合多人发方,有效距离4米。
只能同厂商的软件可以互通,很少支持国际标准的。
支持国际标准协议的不同厂商之间设备均可互通
终端处理能力
共用CPU和系统总线资源,音视频编解码效率低,性能较差,延迟较大,唇音基本不同步,回声抑制差,一般要借助外界设备
专用硬件处理,性能稳定,视频清晰度高,语音连贯性好,延迟小,唇音同步,音频回声抑制好

视频会议软件硬件比较

视频会议软件硬件比较

视频会议软件硬件比较
视频会议软件硬件比较,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视频会议做为企业内部沟通的工具,视频会议软件硬件比较哪个好,视频会议软件硬件如何选择.
如何选择视频会议软硬件,软件视频会议在音,视频的稳定性方面可能与硬件系统有一定差别,但是软件在数据操作和速度方面是硬件视频会议无法比拟的,软件的资金投入消耗也远远低于硬件视频会议,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软件的使用环境和条件越来越简单,因此软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要优于硬件视频会议。

在前期准备方面,软件视频会议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架构服务器,适当的网络带宽,安装软件,有摄像头及耳麦即可开会,硬件视频会议,需要基于传统专线网络,需要一次性高昂的采购成本,需要长期支付带宽接入费用。

当然,如果您采用好视通视频会议系统进行部署的话,您只需要准备一台带有音视频设备并且能够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就可以快速部署一套视频会议系统了,其他的工作交给好视通就可以了!。

网络视频会议选择硬件好还是软件好

网络视频会议选择硬件好还是软件好

网络视频会议选择硬件好还是软件好
网络视频会议选择硬件好还是软件好,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与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比较起来有什么区别?硬件视频会议比较适合开会地点固
定的会议应用,效果比较有保证,使用也方便。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就是在电脑上装一个软件就可以开会,灵活性更好、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好视通视频会议系统软件是目前最流行、最普及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会议硬件好还是软件好,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的构成是MCU,会
议室终端以及软件的终端,还有会议室的周边设备,比如摄像头,音响设备、话筒、视频播放设备等等。

网络视频会议选择硬件视频和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必须根据使用者的
人数、预算和使用目的等方面综合判定。

虽然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总的来说显得会比较专业,而且视觉感受会更好、另外就是系统安全性相对更好,但硬件视频会议的移动性和使用灵活性比不上软件视频会议,需要安装在固定会议室中,选择哪种主要看公司的使用要求和投入预算。

硬件视频会议和软件视频会议那个性价比高,硬件是放在会议室里面的,地点比较固定,费用比较高点;软件是放在电脑桌面上的,地点比较随便,只要能上网的地方,拿着笔记本可以到处用,费用比较低,当然不论性价比还是操作性,软件完胜硬件的!。

视频会议软件与硬件的差别

视频会议软件与硬件的差别

视频会议软件与硬件的差别任何软件都是要运行在一定的硬件之上,硬件是基础。

硬件系统的稳定性、运算速度等直接影响软件系统的运行效果。

所谓软件是指运行在普通桌面PC上面的视频会议系统;所谓硬件是指专业的视频会议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MCU和视频终端。

其差别:1.编解码设备不同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是将摄像头采集到的模拟视音频进行编码压缩和前后处理,这是因为模拟的视频音频信号量太大无法直接进行网络传输,不经过前后处理的图象和声音质量也会比较差。

越优秀的压缩算法、越好的图象声音前后处理算法其运算量就越大,资源的开销就越大,这个资源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并行处理能力、总线吞吐能力等等。

视频软件运行在普通PC上,其编解码运算由通用的CPU来完成,由于通用CPU 是串行处理结构(某一时刻只能处理一项任务),加上它本身还要服务于操作系统(WINDOWS)以及许多其他程序,因此很难达到高质量的视频音频处理要求。

硬件SM运行在专用硬件平台上,这个专用的硬件平台包括一颗通用的CPU和一颗专用的CPU(EQUA TOR-BSP15),这颗专用的CPU为并行处理结构(,能够很好的适应编解码的大数据量和实时运算要求,它有超强的编码运算以及并行处理能力,因此可以很好地保证高质量视音频处理的需要:所处理的图象会更清晰、更流畅、色度更饱满、亮度更高。

2.视频采集设备不同视频采集就是把摄像机摄入的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PC机本身不具备视频采集功能,用PC做视频会议终端的时候需要外配这种设备;有的用USB的采集卡,有的用PCI的采集卡,这些市面上采购回来的采集设备性能和质量都难以保障,表现在图象轮廓不清晰、不流畅、色度不饱满。

硬件SM终端中采用了我们自主的视频前处理和专业的视频采集芯片,采集变换后的码流纯净,能够保证图象的清新自然。

3.音频采集和处理不同PC机的音频采集依赖主机中的普通声卡,这种业余级别的声卡采集变换后的音频数据保真度低、附加噪声大,使用耳机还能勉强使用,但使用在会议室,进行多人会议的时候,就无法解决大功率音频输出和灵敏的音频拾音造成的回音问题;硬件SM终端中采用专业音频处理芯片组成声音采集和输出系统,整套音频系统包含了自动增益控制、自动电平控制、降燥处理、回音消除、音频纠错和低频补偿等处理环节。

视频会议系统软件与硬件对比技术报告

视频会议系统软件与硬件对比技术报告

视频会议系统软件与硬件对比技术报告随着通信业和IT界的迅速发展,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必由之路,全球各大中小型企业及政府机关对视频会议通信的都有所需求。

目前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和硬件视频会议系统。

过去基于互联网带宽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多使用软件视频会议系统。

但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和互联网的发展,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已经赶上甚至超过软件视频会议系统音视频效果,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也能提供的数据交互功能。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在网络带宽良好情况下可以得到更清晰连续的视频图像,但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比较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更容易实现升级、维护、使用灵活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

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对比AVCON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和POLYCOM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之间的优劣势,如下:1. 系统架构软件架构由于主要依赖PC的计算能力,并通过厂商提供的软件来实现视频编解码和会议控制功能,同时需要另外附加单独的视/音频输入和输出设备。

软件架构由终端(用户端)、服务器端(MCU)组成,分为C/S模式或B/S 模式,部分产品可兼容硬件MCU,但多数为安装于服务器之上的软件系统,稳定性稍差。

硬件以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硬件为主,少部分产品会采用内嵌的Windows操作系统。

硬件架构包含了终端、MCU、网闸、网关等组件,并且以MCU为主,配合必要的网闸和网关,兼容性好,运行稳定。

2. 协议和标准:软件构架以H.323, T.120协议为主,部分产品还采用了非标准的自有协议。

视频编码采用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SO的MPEG4标准规范。

MPEG4的带宽适应范围广,支持码率从9.6Kbps到8Mbps;压缩率更高;在相同的网络带宽情况下具有更好的视频图像效果。

软件视频会议率先使用MPEG4的视频编码技术,以相同的网络带宽提供更好更清晰的视频图像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硬件视频会议也在效仿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正在研究开发基于MPEG4的硬件视频会议,如H.323协议家族的H.264视频编码就是采用MPEG4的技术规范。

软硬件视频会议优缺点对比

软硬件视频会议优缺点对比

安全性和稳定 具有良好QoS保障机制,支持RSVP、Diff Serv等各项QoS技 性 术 穿透防火墙 会议管理 客户定制 价格因素 穿透能力弱,终端需要固定IP 功能很简单,不适用 不能满足个性化客户定制 昂贵
软件视频会议 通过键盘鼠标控制,使用灵活,增加了操作难度 非常灵活,只要有连网的PC机就可以开会,移动网络会议 也可支持 160k便有清晰流畅音视频质量 随时更新,非常方便;无需额外投入即可进行更新,扩容 丰富的数据协作功能,如文档共享,电子白板,协同浏览, 影音播放,程序共享,即时聊天等 带宽要求很低,自适应带宽 容易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QoS保障机制不健全 可穿透大部分NAT、防火墙等 功能强大、灵活,能适应不同的会议模式 根据客户的需求随时进行定制 较低,多种资费模式 联系电话:010-82885564
性能指标 操作使用 灵活性 音视频质量 技术更新 数据协作 网络适应
硬件视频会议 使用方便,符合用户传统习惯,可以通过遥控器直接操作 不灵活,必须在部署硬件终端的会议室召开会议 良好的音视频质量 无法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更新,而且维护、更新、扩容代价昂贵 不提供数据协作模块,需要第三方软件, 增加成本和系统复杂性 带宽要求很高

视频会议系统分几种

视频会议系统分几种

视频会议系统分几种
视频会议系统分几种,视频会议系统按照产品的性质分:硬件视频会议和软件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系统分哪几种,硬件、软件视频会议核心载体:软件视频会议安装的载体是服务器和计算机,还需要摄像头、麦克、音箱等外设;硬件视频会议包括MCU和硬件视频会议终端。

硬件:可扩展性差,不能灵活地按客户需求进行调整。

硬件价格和网络价格昂贵,使基于专用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难以普及。

基于软件:实现对客户的限制,灵活性强,可以按客户需要改变参数,比较便宜,适用范围广,满足了个人和中小型企业的需要。

基于软件视频会议和硬件视频会议的各具其优缺点,正在软件和硬件视频会议选择上面犹豫的用户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
的视频会议系统。

好视通视频会议系统软件集视频交互、音频交互、电子白板、文档共享、屏幕共享、远程控制、远程协助、文字交流、媒体共享、资料分发、会议录制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具有良好的QOS保障机制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可支持RSVP、Diff Serv等各项QoS技术,并且通过各类底层的控制和处理技术来保障视频会议在网络质量不好的环境下良好运行。
6、支持广泛的通信网络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可同时支持H.323和H.320两大体系标准,可适应专线或以太网的各类网络传输条件。
四、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劣势
1、价格略高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采用了高性能的DSP处理器和专用操作系统,技术含量要大大高于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产品价格也略高。
2、桌面扩展需要软件支持
虽然当前已经有纯硬件的桌面终端,但其价格比较昂贵,且需要在办公位置具有第二个信息点。很多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都通过软件方式扩展到桌面,既方便了桌面形式的应用,又节省了成本。
视频方面由于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比如H.320产品本身就架构在良好的DDN、ISDN、ATM等专用的网络基础之上,这种网络本身就提供了良好的音视频传输条件,所以硬件视频会议产品能够提供较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如宝利通的ViewStation 512系统,在384/512Kbps下可达到30帧/秒(NTSC)或25帧/秒(PAL),图像分辩率可达352×288,图像无抖动和延迟。而软件视频会议产品大都建于IP网络之上,和硬件产品的效果有些差异,但随着网络带宽的提高和QoS的保障,视频效果也在逐渐提高。
音频编解码标准有G.711、G.723、G.729等,视频编解码标准有H.261或H.263,数据传输标准为T.120,媒体流通信控制协议 H.245,呼叫控制信令H.225等等。H.323标准定义了几个实时媒体传输的组件:终端、网关、网守(Gatekeepers)、多点控制单元。硬件产品往往把几个功能模块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进行合并集成为一个硬件产品。如MCU可以是单独一个硬件产品,但也往往和网关、网守按用户的需求做成一个硬件产品,甚至有的用户终端内嵌了MCU部分。
传输延迟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传输延迟比较小,这主要来源于专用网络特有的功能。比如ATM、帧中继、DDN等网络本身,对传输延迟机制方面就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而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主要运行在X.25主干网络上,对于数据处理相对于上面提出的网络的延迟要大。
提供的功能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一般只支持电子白板、分屏显示等几项简单的功能;而用软件实现的会议系统可以按客户的要求提供更多的功能,比如可以同步浏览任何格式的文件、资料共享、文字交流、会议投票、方便的会议录制与回放、会议智能提醒、多种会议模式、把某人设为发言人和把某人逐出会议室等。
软件视频是基于PC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主要依靠CPU处理视、音频编解码工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软件集成方便。但软件视频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视频质量普遍无法超越硬件视频系统,它当前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个人和企业。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是软件视频的一个重要应用,主要采用服务器+PC的架构。在中心点部署MCU服务器、多画面处理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在普通桌面PC上配置USB摄像头、耳麦和会议终端软件;在会议室配置高性能PC、视频采集卡、会议摄像头和会议终端软件。在召开视频会议时,采用基于Windows的操作界面进行会议的各项设置和管理。
3、成本低
由于PC已经是办公的标准配置,桌面会议终端不需要增加很多的硬件投入。而会议室型终端也只需要购买比较高性能的PC和视频采集卡即可,其成本也低于普通的硬件视频终端。
七、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弱势
1、安全性和稳定性比较差
软件视频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和PC架构,比较容易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且不适合长时间运行。特别是基于软件的会议室终端,采用了大量插卡和外围配套设备,集成度低,故障点比较多,故障排查也比较困难。
价格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要购买特殊的终端和MCU等设备,而且还有特殊的网络运行环境,价格昂贵。让不少中小企业和个人望而却步,这也是视频会议系统没有广泛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用软件实现的视频会议系统,只需要利用现有的PC或移动PC安上普通的音视频摄录设备就可以进行交流,价格便宜,适合于中小型企业和个人。
音频方面由于音频数据对带宽要求不是很高,无论是硬件实现还是软件实现的视频会议产品,在语音不失真的情况下实现更好的压缩效果。
网络适应性硬件实现的产品为了能够实现和其价格对应的视频图像效果,往往对带宽要求严格,典型接入方式为ISDN、DDN、帧中继的专用网络,对IP网络要求很高,最小带宽要384kbps以上,而无法利用现有非宽带的Internet,运行费用高;软件产品可以对带宽灵活调整,用现有Internet或客户现成的网络,甚至在用普通56K Modem拨号上网情况下,也能达到单路远程视频4帧/秒。
安全保障硬件基于的H.323框架比较成熟,有H.235保障的良好安全机制。而自主产权开发的产品,在安全方面需要进行自行设计。
可扩展性自行设计的软件优势很明显。自主开发的视频会议系统一般完全用软件实现的,所以可以方便地做成组件或中间件产品,以便进行二次开发和移植。比如把其中的四路视频改成两路视频就可以方便地嵌入网页改造成视频电话和在线咨询系统以及其他的视频应用。而硬件产品一经投入,可扩展的范围要小得多,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纯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产品大部分是按自己的体系结构基于IP网络开发的。这种软件系统按C/S或C/W模式,基本上由Client端、Server端和网络传输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软件产品中是按照H.323标准实现其部分模块,如网关、MCU、Gatekeeper软件。近几年,软件实现的视频会议系统在市场上出现得越来越多,市场上的软件视频会议产品有南京腾商、威速、东大秦皇岛软件的Vmeeting系统、山大联润视频会议系统,以及龙软基业的AC Meeting等,以下是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与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比较。
3、投入风险比较高
由于采用了专用系统,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完全是一次性投资,不能像软件系统采用的服务器那样可以用作其它应用。所以用户在选择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时一定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比如对未来更高带宽网络的支持和新功能的支持。在这个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硬件设备要好于一体化的硬件设备。
五、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及其特点
3、音视频效果好
由于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和高效编解码技术,硬件视频会议产品的视频质量普遍高于软件产品,视、音频同步也很容易实现。硬件视频会议产品可集成视频预处理、视频优化、音频优化技术,进一步提高视音遥控功能,对电脑不熟悉的人员可通过遥控器和OSD菜单进行视频会议的各项设置和操作。当然,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也可以通过PC进行设置和操作,方便大型会议的控制和管理。
六、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
1、部署方面
当前主流配置的PC一般都能够作为视频终端,这些PC安装好摄像头、耳麦及相关软件,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接入到中心MCU服务器,即可参加会议。
2、可集成数据会议
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实现电子白板、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数据会议功能,作为会议的辅助工具。
4、对不同网络的支持能力比较差
由于基于通用PC架构,软件视频解决方案一般只能支持以太网线路传输,无法支持基于专线的H.320网络架构。
基于软件视频和硬件视频的各项优缺点,正在软件和硬件视频会议选择上面犹豫的用户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视频会议系统。
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产品基本上都遵循了H.323的基本框架。H.323标准是ITU组织定义的基于包交换网络的视频多媒体会议通信的一个标准,现在应用广泛的LAN和WAN都属于包交换的网络。同时,该标准还兼顾了传统的PSTN呼叫流程和IP网络的特点。 H.323涵盖了一系列的标准,比如网络为基于包交换的无QoS保障的分组交换网,但可以通过网关和基于ISDN的H.320系统相连,与低比特率的 H.324终端相连等等。
2、视、音频效果一般
桌面软件终端采用的USB摄像头一般只能提供低于CIF品质的视频质量,帧率低、色彩还原度不好。会议室软件终端虽然可配置专用会议摄像头,但其经过视频采集和软件编码等处理后,视频延时比较大,视、音频信号无法同步。
3、QoS保障机制不健全
当前大部分软件视频解决方案无法提供完善的QoS保障机制,当网络传输条件比较差时,会出现视频马赛克、延时,音频失真、抖动等情况。
2、具有极高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嵌入式架构天生具备良好的抗病毒能力,网络上流传的99%以上的病毒无法攻击嵌入式系统。基于DSP处理器的设计让硬件视频会议设备具有很低的功耗和良好的稳定性,一些中高档的硬件视频会议设备还具备关键处理单元备份、冗余散热、硬件AES加密、防火墙等功能,进一步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网络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硬件视频是基于嵌入式编程构架的通信方式,依靠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简称)+嵌入式软件实现音视频处理,网络通信和各项会议功能。其最大特点是性能高、可靠性好,大部分中高端视讯应用中都采用了硬件视频方式。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包括嵌入式MCU、会议室终端、桌面终端、IP电话等设备。其中MCU部署在网络的中心,负责码流的处理和转发;会议室终端部署在会议室,与摄像头,投影机,话筒,音响,电视等外围设备互联;桌面终端集成了小型摄像头和LCD显示器,可放在办公室桌面进行视频通信。
三、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
1、集成度高
硬件视频终端可提供多种音视频接口和网络通信接口,有些还内置了视频矩阵功能,在使用时只需联接外围视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并接入网络,即可使用。硬件多点控制单元(MCU)可集成多画面分割、T.120数据服务、GK、数字混音等各类硬件模块,其集成度大大优于软件系统中采用的多台服务器共同运行的方式。
视频会议系统软硬件终端的区别
一、视频会议的背景
目前市场视频会议行业日趋火爆,视频会议系统也由硬件视频会议统一天下的局面变成软硬平分秋色,许多用户在选择视频会议系统时不懂选择。现对目前行业视频会议的介绍和区别进行如下整理,供参考(不过我们公司主卖硬件产品,固在了解两种特性后尽量推荐硬件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